海柏利昂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9862130209
作者:[美] 丹.西蒙斯
页数:614页

作者简介

内容介绍
宇宙努力地走進未來,未來卻在無意間走進詩裡……
一八一八年,詩人約翰‧濟慈寫下<海柏利昂>一詩,藉由希臘神話中泰坦諸神的衰亡,探究生命的真正面貌,了解改變與痛苦也屬於宇宙的永恆定律。但是,他並未完成這首詩,而後,將此詩改寫為<海柏利昂的殞落>。詩的創作,對他來說,就像人類尋求救贖,必須親自走完這段旅程。
改變的必然與隨之而來的痛苦是宇宙恆常的定律,人類世界終將無能避過這樣的結果。於是,小說家探問人類如何尋求救贖,他想到了詩,借用詩題而成《海柏利昂》一書。一段人類尋求救贖的旅程,於焉展開。
在七百年後的人類世界裡,地球已經成為傳說,人類卻已成為統御宇宙的主要力量。在科技文明發展到極至的時候,變化與衰頹隨之而來,末日之勢隱隱浮現,整個銀河硝煙瀰漫,七名朝聖者,踏上朝聖征途,他們要前往時塚,尋找他們生命中未解之謎的答案。
這七名朝聖者,都只是泛泛之輩,即使曾有過顯赫威名卻都早已成為歷史,他們帶著自身的問題,承擔此一看來毫無希望的重擔。在這段旅途中,他們逐一訴說自己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其未解的生命課題,對於教士來說是信仰,對上校來說是生命,對詩人來說是創作,對學者來說是親情,對偵探來說是愛情,對領事來說是承諾。在這六段故事中,每個人都是一座時間的島嶼,橫跨不同的時空,而「愛」正是他們得以存在的憑藉,無論是對親人的細心呵護;對神、對信仰的質疑或執著;從患難與共、情感交流抑或肉慾傾洩而生成的男女之愛,是他們生命的動力,也是他們面對考驗的支撐,唯有愛,才是可以跨越時空的永恆存在。
丹‧西蒙斯(Dan Simmons)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一九七一年在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取得教育碩士學位之後,隨即展開長達十八年的小學教師生涯。西蒙斯將自己的寫作興趣和專業工作結合地天衣無縫:每日課程當中,他必須對全班學生講述整整半個小時的故事。他發現小朋友是十分精明而狂熱的編輯,毫不留情地指出情節上前後矛盾、不連貫的錯誤。這些在課堂上所編織成的幻想情節與背景資料,成為日後「海柏利昂詩篇」(Hyperion Cantos)系列的核心原型。
他從恐怖出道,同時撰寫科幻及主流文學,之後又跨足間諜小說、冷硬派偵探犯罪小說、歷史小說、動作冒險小說等類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必定獲得各文類資深讀者與評論家的好評,屢屢榮獲具有代表性的獎項。無怪乎幻想文類權威報導刊物《軌跡》(Locus)雜誌會在二○○二年十月的專訪中,借用羅伯‧波特(Robert Bolt)名劇《良相佐國》(A Man for All Seasons,1960)的標題,盛讚西蒙斯是「橫跨眾文類之上的作家」(A Man for All Genres)。
他的長篇小說處女作《迦梨之歌》(The Song of Kali)一舉為他拿下一九八六年的世界奇幻獎(World Fantasy Award)。之後的恐怖小說《腐肉解饑》(Carrion Comfort)等三部重量作接連摘下恐怖類型最高榮譽──布拉姆‧史鐸克獎(Bram Stoker Award)、《軌跡》雜誌讀者票選獎恐怖小說類,以及英倫奇幻獎(British Fantasy Award)的桂冠。而《海柏利昂》更是展現了旺盛的企圖心,整部小說擬仿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的結構,娓娓道盡荊魔神朝聖者身上所背負的故事。敏銳的科幻讀者可以從字裡行間嗅出自黃金時期至八○年代中葉所探討過的種種主題元素。此書也獲得一九八九年的雨果獎。
林翰昌
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科幻國協公民 以成為科幻專致讀者為畢生職志。。編纂並維護《臺灣科幻全書目》資料庫,譯有《火星紀事》一書。個人部落格:科幻國協在臺辦事處 http://danjalin.blogspot.com
李漢聲
美國柏克萊大學分子暨細胞生物學博士,目前在柏克萊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專研分子神經科學,對科幻小說多有涉獵,《海柏利昂》是他與胞弟李漢威合作翻譯的第一本科幻小說。
李漢威
政大英語系畢,美國蒙特瑞國際學院口筆譯碩士。雖喜小說卻非科幻迷,經漢聲介紹而翻讀《海柏利昂》,心有戚戚,遂決合筆譯之。


 海柏利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用“伟大”二字形容《海柏利昂》并不过分。《海柏利昂》是美国全才作家丹-西蒙斯在1989年推出的科幻巨作,时隔二十年后中文译本才面世,然而时至今日回头看这本书,一点都不觉得过时,其中的想象力、专业性和文学性,依旧让人震撼不已。《海柏利昂》所描绘的是七个世纪后的世界,人类在23世纪、地球死去后,移民至广袤无垠的星系,展开全新的生活。在历经了四百多年的经营,宇宙的面貌不再是空虚与寂静,千百个星球被纳入人类的生存版图,形成一张绵密交织的万星网。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对于人类进入未来世界后所面对的:历史的蜕变轨迹、星系的空间样貌、科技的飞跃进程、以及宗教、战争、亲情、爱情、文学、环境、政治与生态中的变迁与冲突,都应该有完整而合理的描绘。但是,一个出色的小说作家,不能以报告的形式,借由枯燥的长段说明,来呈现心中的未来世界,必须运用高超的写作手法,将这些元素编织进充满吸引力与趣味性的故事当中,让读者在看故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走进这全新的天地。面对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以及这么多的小说元素,一个出色的小说作家会用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架构,来构造一部堪称“伟大”的科幻小说?“宇宙努力走进未来,未来却在无意间走进诗里”是《海柏利昂》书封上的一段话,这句话概括了《海柏利昂》的架构与内容,但绝不是说《海柏利昂》是一部诗歌文体的作品,而是指《海柏利昂》在架构上借用了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晚年的长诗作品《坎特伯利故事集》,而内容是则代入了英国浪漫诗人济慈的诗作《海柏利昂》。乔叟出生于十四世纪,在晚年时创作了《坎特伯利故事集》,这部诗集是由三十个朝圣者在朝圣的途中,轮流所讲的故事而构成的。《海柏利昂》的故事也是由七名朝圣者远赴海柏利昂星朝圣,在到达目的地前,分别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构成的。在太空航行的过程中,人类必须进入冬眠的状态,时间随之停滞,加上延寿技术的发展,这几名朝圣者尽管相聚于当下,但各自出生和成长的时间、环境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各自的故事便串接起了万星网的全景,而每个人的经历,也进一步刻画出未来世界中,宗教、战争、爱情、亲情、文学、政治和生态等面向的形貌与变迁。济慈出生于1795年,26岁便去世。留下了许多浪漫诗作,以及未完成的诗篇<海柏利昂>。“海柏利昂”是希腊神话中的十二泰坦神之一,济慈的<海柏利昂>是借由泰坦诸神的衰亡,来探讨生命的真实面貌,陈述改变和痛苦是宇宙不变的定律。在小说《海柏利昂》中,丹-西蒙斯不仅借用了济慈诗篇的名称,更引用了该诗篇的主旨。“海柏利昂”是一个星球,其上存在某种不可解的力量,是未来世界中唯一无法预测的变数。在人类数百年间向宇宙无限扩张后,一场有预谋的星际战争即将在此爆发。七名朝圣者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分别受到海柏利昂星上神秘力量的影响,如今齐聚航向这颗即将陨落的星球,找寻神秘力量的真相以及生命的救赎,而各自说出自己的故事,将其拼凑在一起,是解开谜团、拯救自己的唯一机会。于是,六个故事、一个谜团将整个未来世界细密生动地刻画在眼前,也成就了《海柏利昂》这部巨作。--------------在《海柏利昂》中的未来世界,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人类霸联掌握万星网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各个成员星球在万国议会中都有席次。在万星网中,包含了正式加入的成员星系、拥有一定自治权的殖民星系,在万星网之外则有所谓的边疆星系,不受霸联的管理。在政治力量上,同时存在霸联、智核和驱逐者三股势力。霸联是万星网的最高统治单位,智核是由人工智能所构成的系统,是霸联的顾问与参谋,驱逐者则是独立于霸联之外的反抗势力。在霸联的成员星球上,装设有许多的传送门,借由传送门,星球上人们可以快速地在星球之间移动。对于没有装设传送门的殖民星球和边疆星球,人类必须达成太空船,借由“量子跳跃”进行超时空航行。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进入冷冻神游状态,暂停各种生理机能的运作,也因此,会停止相应的老化过程,出现所谓的“时债”,与星球上的人们之间出现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年龄差距。这些事实都散落在《海柏利昂》的各处,读者必须一边阅读,一边自行构造出未来世界的运作模式。海柏利昂星原属于边疆星系,后来受到霸联的殖民统治。海柏利昂上的群山以北,有个受强风席卷的不毛之地,这颗星球最神秘的部分--荆魔神和时塚就存在于此。荆魔神是一个体型巨大、出没不定的怪物,时塚则是一片散发特殊力场和时间潮浪的塚群,荆魔神的由来、时塚的原理和作用,始终无法查明。获得荆魔神教批准,到此地朝圣的人,大多都有去无回。如今,驱逐者正准备对海柏利昂进行大规模的攻击,由于正在建造的传送门尚未完成,霸联的军队可能无法及时抵达,因此霸联组织了最后一批朝圣者,希望赶在海柏利昂陷落之前,破解荆魔神与时塚的秘密,或是将之彻底摧毁。七名朝圣者中包括海柏利昂的前领事、退役上校、教士、教授、诗人、侦探、圣堂武士,这些人都不信奉荆魔神教,也不懂相关的科学研究,在此之前彼此更不认识。为何会被选为这次的朝圣成员,派来破解海柏利昂上的秘密,似乎隐藏了某种玄机。既然在朝圣的漫长旅途上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大家于是决定按照抽签的顺序,各自说出自己与海柏利昂的关联,然后共同拼凑出可能的真相。不过在出发前,霸联总裁告诉了每个人,他们之间可能有一个人是驱逐者的间谍。1、教士的故事--<哭喊上帝的人>雷纳-霍依特神父的故事其实更多是杜黑神父的故事。杜黑神父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由于忧心于基督教的日渐没落,因此在一次的考古行动中对出土的资料进行篡改。在事件东窗事发后,杜黑神父决定自我流放到海柏利昂上,探寻传说中的毕库拉族,而当时还很年轻的霍依特神父便是随行人员之一。霍依特神父在将杜黑神父送抵海柏利昂后,便搭乘太空船离开,关于杜黑神父在那里的一切遭遇,都是从事后取得的两本日记本上得知的。在历经千辛万苦后,杜黑神父确实找到了行踪极为隐蔽的毕库拉族。他们的成员一共有七十位,自称是“三廿有十”。毕库拉族人的外貌丑陋,没有性别之分,不会老化,也不会死亡,但思想和语言极为空洞。他们信奉“十字形”教派,在简陋居所所在的山崖下,存在一个巨大、庄严的教堂,里面存在神奇力量,能将如同活物的十字架依附到人的身上,透过这个十字架,死去的人可以不断的复活。然而这个十字架也限制了人们离开这个地方,只要走得稍微远离这神秘地方,锥心的疼痛就会驱使他们往回走。杜黑神父也是在这个教堂内部被植入十字架的。最初因为杜黑神父佩戴着十字架,毕库拉族人以为他也是属于十字形的。但当杜黑神父在河边洗澡时,却被这群土著人发现,他的十字架是可以取下来的,与自己不同。在即将遭到杀害之际,杜黑神父说出自己曾偷偷进入神秘教堂,已经属于十字形。终于,毕库拉族人决定让杜黑神父成为真正的十字形,因而将他带至教堂中,将一个十字架植入他的胸前。在昏暗当中,杜黑神父见到了周身长满尖刺、利刃的荆魔神,以温柔的动作将自己拥在怀中。在发现了神秘教堂后,杜黑神父无比的激动,从建筑本身看来,起码在数十万年前便已建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证明上帝无与伦比的存在?然而杜黑神父被植入的十字架却禁止他离开,不论是强忍痛苦向外迈步,还是切割肉体挖去十字架,都以失败告终。渐渐地,宣言神迹不再是杜黑神父所关心的,他一心一意要离开,只是因为不愿意获得这种可悲的永生。与其像个白痴般的永存人间,杜黑神父宁可死去。霍依特神父在杜黑神父失去音讯后,重返海柏利昂寻人。霍依特神父循着杜黑神父的路线找到了他。当时的杜黑神父将自己钉在落雷不断的火焰森林中,一次又一次地借由雷击消减十字架的力量,而十字架也一次又一次地回复力量,使杜黑神父重新复活,整整七年的时间,杜黑神父凭借意志,承受如同普罗米修斯般的痛苦,与十字架抗争。在霍依特神父将杜黑神父从树上解放下来时,十字架终于从杜黑神父身上脱落下来。而这也是霍依特神父必须重返海柏利昂的原因,因为那个十字架依附在了霍依特神父的身上,让他日日夜夜承受着巨大的肉体痛苦。2、战士的故事--<烽火恋人>费德曼-卡萨德上校是“巴勒斯坦人”的后裔,出身于贫穷的文化环境中,混迹街头和加入军队是他仅有的出路。在加入帮派一段时间后,卡萨德上校决心从军,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展现了他的军事长才。卡萨德上校的生命历程,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激烈战役。在卡萨德上校回顾人生的过程中,霸联的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也展露无遗。从卡萨德上校在军校中受训开始,一个样貌绝美的神秘女子就不时地出现在他身旁。这个神秘女子从不开口说话,出现和离开都在转眼之间。这女子出现的时间大多数是卡萨德上校历经激烈战斗之后,在狂热地翻云覆雨后就倏地离开。卡萨德上校四处遍寻这女子,却从来没有发现过她的踪迹。每每在数年过去,卡萨德上校深信再也见不到这女子时,她就翩然地现身眼前。最后一次见到这个女子,是在海柏利昂上。当时卡萨德上校因为负伤,被一艘医疗船载往附近的星球,却受到驱逐者的袭击,被迫降落在距离最近的海柏利昂上。当卡萨德上校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便见到了这个女子。不同于以往,女子告诉卡萨德自己的名字是莫妮塔,并将卡萨德带往时塚。在那里,卡萨德看到了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影像,一棵由钢刺构成的巨树上挂满了驱逐者的尸体。莫妮塔告诉卡萨德,时塚周围的时间潮浪所具备的力量,是让时间倒流,而他的未来,发生在她的过去。旋即,卡萨德看到两艘载着驱逐者的突击舰,追踪自己而来,并降落在了附近。紧接着,拥有四支手臂、浑身布满尖刺的荆魔神也出现了,与卡萨德、莫妮塔一同残杀驱逐者。在战斗的过程中,卡萨德感受到敌人的时间如同停滞一般,所有的驱逐者仿佛身处于一部慢速放映的电影中,连镭射光速都能轻易躲开。原来,对时间的控制力就是荆魔神和莫妮塔得以神出鬼没的真相。在激烈的战斗后,莫妮塔又与卡萨德激烈的做爱,但在关键时刻,卡萨德发现莫妮塔周身伸出钢刺,连口腔内部都布满了一排排的钢刃,连同殷红如同宝石的双眼,样貌如同荆魔神一般。在几乎被刺穿斩断之际,卡萨德及时从莫妮塔身上跳开,挣扎着逃离了现场。莫妮塔就是卡萨德重返海柏利昂的原因。3、诗人的故事--<海柏利昂诗篇>马汀-赛伦诺斯是一个诗人,性格愤世嫉俗,喜欢对人冷嘲热讽,每次开口总是以“他妈的”起头。赛伦诺斯出生在地球的一个富裕家庭,但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让他只能在导致地球毁灭的“大错误”发生时,搭乘一艘老旧破烂的太空船离开,去到一个更为老旧破烂的星球。这趟行程里,赛伦诺斯一共飞行了129年,累积了167年的时债。除了一无所有外,还损坏了脑子,只能说出9个词汇,还都是些脏话。在新的星球上,赛伦诺斯过着最下层的劳动生活,却积累了对生活真实的感悟,而文字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恢复,让他得以写下一部横跨漫长岁月的诗篇。在出版商的大幅度删减之下,最终出版的版本只留下对地球的怀念,被定名为《垂死地球》。结果因为赶上好时机,人类日渐累积了对地球的思念之情,让这部水准低劣的作品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卖出了25亿本。赛伦诺斯又再次过起挥霍无度的生活。赛伦诺斯之后的作品就没有这么好的结果。在进入未来时代后,各种电子刺激产品充斥于市,早就没有什么人愿意读书,更何况是诗作。尽管赛伦诺斯在出版商的要求下,一再地创作《垂死地球》续篇,但每部作品的销量都是直线下滑。当赛伦诺斯终于厌倦了这种低水准的作品时,他的钱财也挥霍得差不多了,仅剩的资金只够他偿还出版商的预付金。赛伦诺斯决定跟随英格兰的末代国王哀王比利一起到海柏利昂开拓新天地。哀王比利带着大批人马建设了诗人之城与济慈市。与此同时,赛伦诺斯始终处于才思枯竭的状态中,直到意外开始发生在诗人之城。赛伦诺斯周边开始出现人员失踪或是遭到杀害的事件,而他的才思竟在同一时间如泉涌般地浮现。没有人亲眼目睹那些人是如何被杀害或失踪的,大家纷纷谣传是荆魔王的杰作,剩余的人也都开始撤向济慈市。在仔细调查后,哀王比利发现了荆魔王开始出现的时间,与赛伦诺斯的创作时间和主题有关系。哀王比利回到只剩赛伦诺斯一人的诗人之城,决心烧毁赛伦诺斯的手稿。可惜哀王比利只来得及烧毁一部分,荆魔王就出现了,将他穿刺在钢刺利刃之上。在哀王比利的惨叫声中,赛伦诺斯带着剩余的手稿逃离了现场,并在离开海柏利昂后将所有手稿重新誊写,但缪斯再没出现过,赛伦诺斯怎忙杨也完成不了这份<海柏利昂诗篇>,因此他必须带着手稿重回海柏利昂。4、学者的故事--<苦涩的忘川之水>索尔-温朝博是个犹太人,专才是伦理学,与妻子莎瑞和女儿蕾秋一同住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僻静小星球上。三人的生活非常幸福,但并不优渥,在五十岁以前,索尔都没有离开过所住的星球,既没有搭乘过太空船,也没穿越过传送门。这样的和平生活,在蕾秋二十五岁时被打破了。蕾秋大学学的是考古,在大学毕业后,她跟随着考察队四处进行考察,而她最后一个考察地点,是海柏利昂的时塚。在一个独自进行考察的夜晚,蕾秋在时塚内部遇到时间潮浪的突然爆发,在一片黑暗蕾秋感受到一个巨大的物体轻轻地触摸了自己。蕾秋被发现时,陷入了昏迷的状态,但身上没有任何外伤,她很快就被送到另一颗星球的医院接受检查。当索尔夫妻赶到时,医生告诉他们,蕾秋出现一种奇特的病症--越来越年轻。医生们完全不了解病症的由来,和背后的运作原理。唯一确定的是,蕾秋是倒着活,也就是每过一天,就多少一天的记忆,而每过一年,她就多少了一岁。在蕾秋出事之前,一个奇怪的梦境开始出现在索尔的梦境中,他见到自己身处于一个巨大建筑当中,一个洪亮声音蓦然响起,要他带着唯一的女儿蕾秋,到海柏利昂一处指定的地点,将她献祭火焚。刚开始,索尔并未将这个梦境当真,但是在蕾秋一天一天变年轻、变小时,这个梦境却越来越真实。索尔是一个犹太人,深深了解圣经中关于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上帝要求亚伯拉罕将自己的儿子杀死,献给上帝。亚伯拉罕对这样的要求丝毫没有犹豫,拿起刀子就要杀死自己的儿子。幸而上帝在最后一刻阻止了他,但也因此确认了亚伯拉罕的虔敬之心。索尔本身也是一个伦理学的学者,对于上帝和亚伯拉罕的行进完全无法认同。在面对蕾秋从一个成人转变为青春期的女孩,再又转变为牙牙学语的幼儿,索尔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与上帝辩论,驳斥献祭的意义与正确性。索尔用尽了一切努力,但无论是科学上还是宗教上,都对蕾秋的状况无能为力。妻子莎瑞的意外骤逝,让索尔终于下定决心,他要带着襁褓中的蕾秋去到海柏利昂上那处指定的地点,但不是要将蕾秋献祭,也不是要牺牲自己代替蕾秋,而是要告诉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献祭,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错误的。5、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别>抽到五号签的人原本是圣堂武士海特-玛斯亭,但在一个夜晚,玛斯亭突然地失去了踪影,留下了大批的行李和一房间的斑斑血迹。于是女侦探布瑯-拉蜜亚接着说故事。拉蜜亚未曾到过海柏利昂,与海柏利昂有关联的,其实是她的一个委托人。有一天,一个相貌俊美的男子上门来委托一件案子,声称自己遭人杀害,要拉蜜亚帮忙找出凶手。原来这个叫做强尼的委托人是一个模控人,是AI复制的一具人形实体。所谓AI指的是人工智能,最初是人类模拟自己的思考模式,借由电脑系统制造出AI,但是随着AI的快速演进,逐渐脱离了人类的运用范围,有了自主的意识与功能,并反过来成为人类的顾问与参谋,被称呼为智核。而智核之所以要制造与人类相似的模控人,是为了进入人类的生活圈中,进行观察与收集资料。而强尼所复制的对象,是人类历史上出生于十八世纪的一位诗人--济慈。虽说强尼的模拟复制济慈的模控人,无论是基因、生活环境都完全复制济慈,但与真正的济慈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的不同在于模控人存有AI的意识,知道自己“是一个模拟济慈的模控人”这一事实,因此强尼很清楚知道自己长得像、思考方式像济慈,但绝对不是济慈。这样一个无害的模控人,却莫名地遭到杀害。对于模控人来说,所谓“杀害”的意义与人类并不相同。模控人即使身体停止运作,但因为其思考、意识都存在远端的AI中,因此并不等同于死亡。然而,相反地,如果模控人仍旧运作正常,但AI的记忆遭到毁坏,则可说是死去的一种形式。强尼受到袭击,失去了5天的记忆,这就是他要委托拉蜜亚的事件:谁做的?为什么?拉蜜亚是个不错的侦探,透过跟踪、调查,很快就和强尼一起归纳出来,攻击强尼的不是人类,而是其他的AI,而强尼在遭受攻击之前,曾经和荆魔神教会接触,请求到海柏利昂去朝圣。显然强尼受到其他AI攻击的原因,与他请求去海柏利昂的原因之间关系密切,其他AI攻击他是要让他忘记那些驱使他去海柏利昂的资讯。于是得知真相的唯一办法,是侵入AI系统,找回强尼失去的记忆。重新取回的记忆,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非常令人震惊。原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核的能力变得非常强大,实际上早已经超出人类的科技范畴。智核强大的运算能力使其得以涵盖所有可能的变数,进而预测未来的发展。但在智核之中,衍生了三个派别,一个是激进派,认为人类对智核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应该将之彻底摧毁;一个是温和派,认为应该继续与人类和平共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讯,协助他们发展;一个则是无上派,主张要研制一个无上智慧,一个如同人类所信仰的上帝,能够预测和掌握所有的现在与未来。在这三派中,无上派暂时取得领先的地位。然而智核虽然能够将所有可能的变数都牢牢掌握,但唯一无法确定和掌握的变数就是海柏利昂上的时塚。智核们相信时塚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东西,未来的世界制造了时塚,并令其回到过去与现在,改变某些进程,只是无法确定这将被改变的,是引发一场星际大战来打破人类、智核与驱逐者之间的平衡,还是要消弭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拉蜜亚在从强尼那里得知智核的事实后,会见了霸联的总裁,告诉她智核在协助人类的同时,与驱逐者保持秘密的合作关系,智核还复制了一个与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但从霸联总裁的态度,拉蜜亚看出来霸联早已经掌握了这些资讯,至于为何对大众保密,则显然是另有所图。强尼想去海柏利昂的原因就是要去寻找时塚的秘密,但在此之前,强尼还必须做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AI完全移到模控人身上。由于海柏利昂的科技设备极为落后,缺乏必要的资讯联接,因此一旦模控人抵达海柏利昂,它与AI之间的连结将会断开,如此一来,模控人就是去了作用。因此,强尼在入侵AI系统时,除了取回原先的记忆外,还将自己的AI完全移到了模控人身上。换言之,这个模控人不再是模控人,而是一个思想、意识完全同一的人类。只可惜,强尼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追杀,在死之前,他将自己的所有资讯资料都复制到拉蜜亚的脑中,还让她怀了自己的孩子。如今,拉蜜亚必须代替强尼去到海柏利昂。至于荆魔神教会的人为何知道这个拉蜜亚已经怀孕,并对此抱持崇敬的态度,则只能期待在海柏利昂上找到解答。6、领事的故事--<永恒的西丽>领事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前,先播放了一段音像,那是一个叫做西丽的女人所录下的。西丽所出生的星球原本属于边疆星系,后来成为霸联的殖民星球。在西丽十六岁的时候,开始有太空船往返这个星球,为的是在此建造一道传送门,借此开发当地的经济、贸易和观光。在这段时间里,西丽邂逅了在太空船上工作的麦林。当时麦林十九岁,和西丽在相遇的当天便陷入热恋。为了建造传送门,麦林所搭乘的太空船必须一趟趟地来回西丽所住的星球,和数百光年之外的地方,对航行太空的麦林来说,时间一共是五年,但对待在星球上的西丽来说,时间却是六十年。在麦林的这五年当中,他每隔大约十个月就能回来与西丽相逢,但对西丽来说,每次麦林离开,两人都在十年后才能再见。就这样,每隔几个月麦林见到西丽时,她都比上一回老得更多,而两人的孩子也都像是一夜间长大一般。当麦林最后一次回到这里,他才二十多岁,但西丽已经七十多岁并已然过世。西丽所在的星球上有着美丽的海洋,里面住着人类离开地球时所带出来的海豚,还有浮游在海面上、随着洋流漂浮的浮岛群。但当传送门建成后,这一切都会被毁掉,因为这颗星球的海底有丰富的石油,万星网需要石油来满足大量的塑胶需求。刚开始,麦林不能理解西丽和其他居民为什么反对加入万星网,为什么要对可预见的经济增长持逆反态度。但在西丽一次又一次带他去海上捕鱼,去海里与海豚游玩对话后,他逐渐能够理解西丽的心情了。事实上,麦林和西丽的大儿子,在二十岁出头时,就因为参加反抗活动而遭到杀害。因此,在西丽死后,麦林回来参加她的葬礼时,他启动了事前安置在大气层外的特殊炸弹,将即将完工的传送门给炸毁了。麦林和星球上的人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接着麦林、他的子嗣们和其他反抗成员就被霸联派来的大批军队给杀害了,而传送门最终还是建成,海里的海豚、浮岛群都被扑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又一座的石油钻井平台。在说完这些后,领事告诉大家,他是麦林和西丽的孙子。对于霸联,他有满腔的仇恨,但却始终忍气吞声,帮着霸联向外扩张版图,帮着霸联消灭任何会威胁人类生命的物种,帮着霸联榨取各个殖民星球上的资源,帮着霸联劝服持种族隔离主义的犹太裔后代对外开放。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一个关键时刻的到来--霸联被摧毁。领事承认自己就是那个间谍,最初是在霸联的要求下,和驱逐者接触,但接触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和他们达成和平的协定,而是向他们透露霸联的虚假动向,让他们以为霸联毫无防备,策动驱逐者攻击海柏利昂。事实上,霸联对此早有准备,将在这场战役中,彻底摧毁驱逐者,并狠狠地打击智核。但是领事并没有完全按照霸联的要求去做,而是将霸联的真实意图和准备状况透露给驱逐者,毕竟,摧毁霸联才是领事的真正目的。对领事的立场,驱逐者并未表示怀疑,他们将一个重要的事实告诉了领事,那就是数百年前地球的毁灭,并非出于意外,而是霸联、智核和驱逐者合作的结果,三方都对于新的世界和新的统治模式有期待,因而策划了一场看似意外的意外。而驱逐者对海柏利昂上的时塚确实也抱持着着迷的态度,当人类不断的改变各个星球的生态以适应自身的生活方式时,驱逐者却努力地适应着环境,并因此有了明显的进化。驱逐者虽然也不了解时塚的运作方式,但却能够抵御时间潮浪的力量,还知道时塚的开启方式。驱逐者对于海柏利昂是势在必得。驱逐者原来计划在大战结束后一段时间在开启时塚,但领事在与数名驱逐者至当地考查时,偷偷杀害了这几名驱逐者,并私自开启了时塚。所有人在听完领事的故事后非常讶异,没想到眼前的这个人竟然就是间谍,是一个叛国者。除了诗人赛伦诺斯外,其他人都反对处死领事,对他们来说,这些政治阴谋都很无谓,而且,以这三方的实力来说,很难想象他们不知道领事是一个双面间谍,因此眼前的这一切,是否是地球事件的重演,尚难确定。就像济慈的诗篇<海柏利昂>,诸神的陨落终究是起于相互间的斗争,而且是无可避免的结局。于是,大家决定好好休息一晚,隔日继续向时塚前进--------------《海柏利昂》的故事到此结束,对于时塚、和最终的战争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要将此当做一部完整的小说,或是一个有待接续的故事,都无不可。事实上,《海柏利昂》一共有四部曲,只是丹-西蒙斯是否在撰写《海柏利昂》时便打算写续集,还是迫于读者与书商的要求才提笔继续向下衍生,则不得而知。无论如何,《海柏利昂》这部小说的特色是,企图心旺盛、同时完成度几近完美,构造出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幻史诗。丹-西蒙斯在《海柏利昂》中引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用优美的文笔和巧妙的架构,将每个故事都打造成可以单独抽离的作品。除了借用了乔叟和济慈的作品外,在第五个子故事: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白>中,丹-西蒙斯就借用了雷蒙德-钱德勒的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而且不仅借用名称,也借用故事架构。在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子酒醉后遭到伤害,却不知道是谁,以及为何下的手,因此委托侦探为其查清真相,而这男子也在书中向侦探娓娓道出自己的人生。拉蜜亚和强尼的故事与此如出一辙。在六个故事的顺序安排上,作者按照格局的大小、事情的因果进行编排,让读者有种事态越见明晰的感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六个故事都被仔细的设计过,无论在类型还是主题上,都没有重复,将未来的各个面向充分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却又感觉不到作者刻意的解说意图。每个故事都极为奇幻诡异,但相互之间却又能够加以衔接串联,看似作者随着意念任意挥洒故事的内容,但彼此之间强烈的逻辑性,又可以看出作者投注了大量心力建构一个可拆可合的完整画面。《海柏利昂》的优点除了显现在结构布局上充满巧思外,在对未来世界的描述上也极尽翔实之能事,无论是万星网的建构、各个星球的特色、太空航行的方式,还是新世界的政治、社会与人文模式,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用大量的文学作品、科学知识来串联衔接故事的主轴和分支。此外,作者在六个独立故事中,以及有这六个子故事所架构起的主要故事里,都嵌入复杂的思想命题。例如在第一个子故事里,杜黑神父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基督教会的永世延续,但当无与伦比的神迹真的降临时,其真相竟是比死都不如的痛苦。科技让我们无限接近生命的真谛,但这真谛真的是我们所要的吗?讽刺是的,杜黑神父不择手段地要将恩赐从身上拔除,但采用的方法竟是将自己像基督那样钉在十字架上,也许耶稣也与杜黑神父一般,万般痛恨从死亡中复活的那一瞬间。与此类似的,在第四个故事中,索尔不断地苦思以服从、忠诚、牺牲为核心思想的宗教意义。在历史的初期,人们可以简单地说服自己,为了上帝的无限慈爱,小小的自我生命是不足惜的。但随着思想的进步,人们愈发难以理解伟大的主如何会要求祂忠心的仆人亚伯拉罕,残忍杀害幼子。于是人们重新诠释一切,认为上帝要的其实是要做父亲的为儿子牺牲,要人们甘于为了他人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当思想再度向前推移时,人们岂能不怀疑为何牺牲是必要的?为何上帝会要求一种不计代价、不问对错的服从?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人们自然要心生疑窦,祂是否“奴役”着人类?《海柏利昂》并非没有缺点,在于作者没能合理解释为何众人被要求说出与海柏利昂的关联,却纷纷巨细靡遗地描绘了自己的生平,甚至对性爱等不相关的画面都进行了翔实的描绘。在这点上,大卫-米契尔模仿《海柏利昂》所写出的《云图》有较好的处理。此外,在《海柏利昂》最后的部分,领事叙述自身故事时,作者刻意采用时间往复跳跃的叙事方式,以突显西丽和麦林的恋情因时间的切割,而产生的破碎感,但结果却弱化了其中的情感和因果面向,使人对麦林后来的转变和领事的叛国行径有些许的突兀感。《海柏利昂》确实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科幻小说,虽然撰写的时间距今已超过二十年,丝毫不觉得过时或荒诞。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可以看到作者可以引用的诗作、小说,还可以看到许多在此之后引《海柏利昂》的作品,包括《时间回旋》、《云图》、甚至《阿凡达》都有《海柏利昂》的影子。

精彩短评 (总计80条)

  •     消息太闭塞了,没赶上第一波啊
  •     请问老版的英文标题哪里有拼错?另外老版的译者和本版的译者分明是同一批……其实本来还不想吐槽这个版的,卤煮贴这么篇评论,反而忍不住要来吐槽一下。
  •       如果说海伯利安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是什么,那毫无疑问就是充塞其中的蓬勃的诗意。当然,这是显然的,整部小说都来自于济慈的一首诗,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每个朝圣者背后的故事的诗意,甚至是每个人物崇高行为的诗意,在处处闪耀冷硬光芒的科幻小说中别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第一部《海伯利安》是堪称完美的,科盲读起来都流畅愉快。第二部《海伯利安的陨落》,前多半部分惜之将诗意的光辉掩埋在了晦涩的科学理论背景的塑造中,好几个精彩的包袱抖出来的时候都差点被难以理解的和庞杂的描写掩埋了。不过还好到了后来又找回了最初的基调,给了读者一个温暖又浪漫的结尾。
  •       老调重弹一下,好的科幻小说,都不光是科幻,而在于哲理,在于对终极的徒劳的思考。所谓终极,无非是时间和宇宙,以及人的归宿。
      不免觉得人始终还是一种可悲的生物。寻寻觅觅只能归于虚无。
      
      领导说,写东西要有高度,又要虚实结合。
      
      讲述了故事的几个人都有鲜明的代表性,神父、武士、诗人、学者、混混(容许我这么称呼侦探)。除了领事出于剧情需要如此设计,别的基本涵盖了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最为重要的几项职业。领事所为又使他成为了最古老的职业,当然另外一种最古老的职业似乎没有出现。和谐和谐。
      
      庞大的世界,无限的可能。但归根到底仍然只有核心仍然只有几项:信仰、亲情、爱情。
      
      最为神父的故事震撼。
      
      就写到这儿吧。至此敬礼至此那个敬礼敬礼。
  •     刚要出手才发现这4本才是前两部
    也没出完,我还是观望一下吧。。。
  •       1、牧师的故事
       被流放的传教士来到海伯利安探索失事飞船船员的后裔——三廿又十。他最终属于了十字形,也注定无法离开驻地,十字形带来了永生,以及永世的痛苦。牧师摧毁了三廿又十的驻地,解脱了传教士,但也背负上了十字形的命运。
      
      2、诗人的故事
       诗人随悲王比利来到了海伯利安,诗人之城,寻找他的缪斯,得而复失的缪斯。伯劳鸟的传说演变为了现实,诗人之城只剩下了诗人自己,他被伯劳鸟放过了一马,他想再来朝圣,完成自己的史诗。
      
      3、军人的故事
       上校从军事学院便开始邂逅一个神秘的女人,而她是伯劳鸟的化身。上校经历大小战斗,无论虚实,都免不了和她云雨,直至平定叛乱大开杀戒,返程途中遭遇驱逐者,双方迫降海伯利安,见识到了伯劳鸟身为时间之神的压倒优势。
      
      4、学者的故事
       学者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女儿——瑞秋,直至女儿在海伯利安的光阴冢被感染逆熵场,身体和记忆每天都在逆时间而行。学者和妻子都被托梦,来到海伯利安,将女儿献祭。他不愿做亚伯拉罕式献出亲人换取救赎的举动,但妻子死了,女儿只有几个月大了,他决心参加朝圣,在海伯利安献出自己。
      
      5、船长——失踪
      
      6、侦探的故事
       技术内核相对人类的优势越发明显,但他们对未来的预测被一个因素所拌住——海伯利安逆时间而来的光阴冢。现在空空如也,没有人知道它的过去,人类的未来,里面会出现什么,到底是内核派来灭绝人类的伯劳鸟,还是驱逐者为了拯救人类放出的救星,没有人知道。内核的终极派制造了济慈,他一心想去海伯利安,但即使找到了侦探,仍然没有避免被另一派所杀的命运。他的使命,由侦探承担。
      
      7、领事的故事
       领事的祖父开发了殖民地,祖母领导了叛乱,被上校血腥镇压。霸主和驱逐者都和领事有着宿仇。领事成为了霸主和驱逐者谈判的外交官,双面间谍,他杀掉了驱逐者在海伯利安的特工,启动了破坏逆熵场的设备,他的使命已经完成。
  •     呃,趁双十一入一本好了(*^__^*)
    lz不要驴人,要是发现lz是个大骗子一定会回来鞭尸的
  •     吐槽这个书名:
    一,剧透。本来书写得云山雾罩,读者到《陨落》才知道真正敌人。
    二,错误剧透。伯劳鸟不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也不是机器人。
    三,丢人。“葫芦娃大战蝎子精”这个句式,这么好用啊?
  •        看完这部小说感到极度的震撼,我甚至不知道小说居然可以这样写,虽然套路有些简单,很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几个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人讲述自己的一段历史,真的很棒,一个人的经历可以写一本书,那么这书中的六个人就可以完整的展现一段惊心动魄的银河史诗。
  •       这个星给的很不厚道,因为我没读过这个版。但是又要给评论,怎么办呢,给个3星算了。
      
      几个观点:
      
      1、封面丑不丑?
      
      的确丑,不过也算是伯劳的画像,而伯劳是故事的灵魂。封面印伯劳绝无问题,就是难看了些...请参考《Endymion》和《The Rise of Endymion》的封面...
      话说伯劳怎么才能画的好看呢....故事里面看的很帅,但是怎么想都很难把这堆刺儿画漂亮了....
      
      2. 标题二不二?
      
      太tmd二了。。。当人类决战机器人。。。敢再土点么?
      
      3. 译的对不对?
      
      除了内容以外,我都读了(只剩下标题了)。所以只能说说标题。
      
      首先,硬加上的这个主标题“当人类决战机器人”,我已经吐槽无力了,谁扶哥一下...
      
      其次,最后一册翻为“安迪密恩的觉醒”有没有问题?之前有人建议译为“安迪密恩的崛起”,崛你妹啊崛....因为Endymion在原作中有两个意思,而英文的Rise常用的也有3个以上的意思,所以中文就很难翻译了。其实我也没有太好的译法能够面面俱到,提一个译法吧:
      我会把《the Fall of Hyperion》译为“海伯利安之落”《The Rise of Endymion》译为“安迪密恩之升”。
      总之,觉醒要比崛起好多了。崛起,跟原作八竿子打不着。
      
      4.要不要期待?
      
      我觉得值得期待。至少5678值得期待吧?万卷的那个坑可算是能填上了。5678出了,我就买过来再读一遍。话说《海》系列有好多名字很美...
  •     和老版比很難看
  •     回ls
    你确定你翻开过老版的书?
  •     从网上下载的,不知道是哪个译版,错误一挑一堆啊……很多地方去看一眼英文原文才知道“啊原来是这个意思啊”,然后可以想一想就发现“译者肯定是把这个冠词看丢了所以才会翻译成这样”……
  •     顶楼上。第三个很感动。
  •     话说 只看第一部的话 妥么?
  •       必须承认的是这本书到我手上的原因是——买别的书送的。看了一些介绍,鉴于自己没怎么看过科幻,对于作者也是闻所未闻,本着增加阅读广度的目标,开始了。
      刚开始,大量的专业术语轰的人昏天黑地的,而且情节发展较为缓慢,大量的场景描写令人头晕目眩。不过在几个朝圣者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后,整体阅读渐渐进入了状态,鉴于这只是上半部,所以对于一些内容只开了个头而没有结束,三个人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在故事的核心部分都涉及了伯劳,而按照书中关于伯劳样子的描写,电影变形金刚系列中威震天的模样有些呼之欲出,虽然书封面上有着伯劳的图案,不过还是和脑中呈现的样子有些不符合。
      故事是精彩的,作者花了大量的语言进行“素描”,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虽然这一本只讲了三个人的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都灵活而富有生气,至于后面四个人会讲什么故事,以后看了再说吧!
  •     唉,找好书难啊……像我们这种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地方,书都是自己跑到书店买的。《海伯利安》这本书我在书店偶然看到,先被封面吓了一跳,仔细读读才被吸引了。买回家一看只有上册,前天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下册……要看完四部曲,不知道要到那一年啊……
  •       华丽壮阔的太空歌剧,虽然是以每人一故事的方式写出,但有整体线索串联,一步步解开迷题。在最后面对未知时戛然而止,带给人无限猜测。此书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和幻想,描绘了风貌不同的各个星球和人类,三方势力的角逐,海伯利安的神秘,读起来起伏跌宕,引人入胜。虽然有很多引用的科学概念解释不清,但不是为一本好书。
      
      翻译方面,因为是三人合译,前面感觉很烂,四字词语堆砌,后面就比较流畅了。纸厚字小订的结实,读起来有点费劲。
  •     回楼上,其实好的剧透是很需要功力的呀。。。像我这样零零碎碎吐个槽,实在是不能体现原作的魅力吧
  •       本书名严重损害海伯利安系列在我心中的形象。
      不过对大家都有意见的一本书分成2册,我倒是觉得不是问题。
      老版实在太厚了。
      从收藏的角度,这套书可能更好吧。
      
      只是这个书名,太没品位了。哎。
      
      
  •       这算不上什么书评,我阅历有限,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给本书做脚注。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非常差,如果不将读后的一些感想写下来,将来恐怕能记得所剩无几。这部小说最让我注意的就是它的写法和布局,很多地方伏笔埋得很深,结构的巧妙令人赞赏。还没有读过它的豆友如果不幸点开这篇笔记,最好别往下看,可能会有损于你阅读的乐趣。
      我没有读过乔叟的故事集,因此无法将这本小说独特而精巧的结构与它们对比。看过几部电影讲的也是旅途中的群戏,但一般每个角色背后的故事都是以使角色丰满为目的的。而这部小说以7人朝圣之旅为主线,串联起6个故事,则是始终以光阴冢和伯劳鸟为核心。六个故事即使单独拿出来当做中篇科幻小说来看也足够引人入胜,而每一个故事都像一块拼图,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光阴冢和伯劳鸟。这两个核心实物被故意放置在远处,远远离开读者,构成悬念,读者只能在各人讲述的故事中东一片西一角的窥视它们。
      作者在叙述六个故事的时候没有采用口头式的讲述风格,而是分别用不同的写法和文风去凸显不同人物的个性。尽管,我个人认为,这样多种风格的切换会很难做到每种都驾驭自如,至少读中文版,会感觉某些段落让人觉得差一点味道,但是总体看来,已经非常出色。
      
      第一段 神父的故事,用旅行日志的形式详细描写了海伯利安上某地的独特风貌(特斯拉树的设定非常震撼,很明显是在致敬尼古拉·特斯拉)、毕库拉人的独特生态和骇人的宗教形态,并埋下一个大伏笔——十字形的秘密等着以后去揭开。伯劳鸟的出场笔墨非常少,仅仅是轻轻一点,仿佛一个露出的线头,暗示隐匿的庞大编织品。这个故事最震撼的人的地方安排在了故事段落之外,领事逼迫霍伊特讲出的保罗真正的结局里。
      
      第二段 士兵的故事。尽管讲述者和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卡萨德本人,这段依然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总得来说像是通常读过的太空歌剧。作者非常善于出人意料,这几乎在每个段落里都有体现。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的战地情人会是伯劳鸟的化身。这段里伯劳鸟开始比较正面的出现,展现它恐怖的杀人能力。
      
      第三段 (该死的)诗人的故事。似乎每个群戏里都要有个不招人喜欢的角色,塞利纳斯就担任了这个职务。他出口必成脏,喜欢开下流玩笑,刻薄,酗酒,时不时嚎两嗓子诗(我觉得很烂)。但这种人必须要活到最后,而且必须被很解气地教训一顿,最后必须回到团队的大怀抱里。这是六个故事里第一个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符合诗人臭屁自私的个性。我们都知道他那放浪的外表(尽管放浪得非常刻意)肯定隐藏着痛苦,但是读到这段故事的结尾时他的悲剧还是令人同情。这也是作者厉害的地方,尽管他会用某些套路的东西,但是其中总有深刻而精彩的内容。个人认为这段是写得最不好的,作者模仿诗人那种繁复华丽的风格并不成功。而且,尽管全书都是对约翰·济慈的致敬,但是作者回避了时代发展中诗的进化,以至于除了引用的古代诗篇之外(我看的mobi版没有注解,所以我不知道每首诗的出处),塞利纳斯吟诵的诗句看起来都非常的oldfashioned,难以想象这是在未来背景下高水准的诗篇。另外,这段中集中表现了未来高科技的方方面面,而且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完成了对“环网”概念的构建。
      
      第四段 学者的故事。紧接着诗人的咏叹,温特伯的故事平缓开场。没有任何特殊的形式,就是平铺直叙,符合学者的平民身份和严谨的性格,同时也体现他知识分子的隐忍,平淡的叙述中藏着他深沉的悲痛。“逆时间生长”的瑞秋,令人联想到《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段故事写得同样温情感人。
      
      第五段 侦探的故事。一段赛博朋克背景的故事。异星异族、太空歌剧、浪漫主义、亲情题材到赛博朋克,作者的野心真是不是一般的大。一直通过几个名词和诗句来致敬的济慈到这里直接以人工智能体的形式出现,作者是多崇拜他!(另外一个多处致敬的是M.C.F埃舍尔,简直多都了非常刻意的程度)这段有非常详细的格斗和战斗细节描写,仿佛高速摄影的镜头一般,在七八十年代就写出了如今科幻动作大片的感觉,同时非常符合拉米亚的个性和身份。
      
      第六段 领事的故事。这段没有直接的海伯利安发生重大的关系,而是揭示的环网的罪恶、人类的贪婪、毁灭地球的阴谋,和——驱逐者。与开头悦石的通知相呼应,首尾相照。驱逐者不再是一个扁平的战争背景,他们的进化也与环网的僵化互为参照,拓宽了这个世界的广度。
      
      小说的最后一幕非常温暖而激昂,六人在风中的歌声和他们的背影定格成为一幅经典的画面。我猜他们唱的歌是绿野仙踪的插曲,不过没有考据。
      
      总得说来这部小说并没有建立多少雄伟的太空奇观或者新颖的科幻思路,我认为作者在结构上的精心构思和对各种不同风格尝试的野心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思考。自然,书中仍不乏一些精彩的设计,巨树飞船,诗人的房间,十字形生命体等等。
      
      如上。还带着很多问号的我,将要继续读它的续篇——《海伯利安的陨落》去了。
      
  •     和云图比,哪个是云,哪个是泥?
  •     你看的是英文版的麽? 中文版有没有都出了?
  •       如题。
      另外似乎拼错了= =....
      
      Hyperion. 而不是Hiperion...
      
      不过很萌啊,哈哈哈。真的是人类决战机器人么=- =
      
      据说评论不够长。。。。。。。。。。。。。。。。。。。。。。。。。。。
  •     看过啊,好几年前看过的,印象中装帧不差,翻译也没有读不下去
  •     围观,痛骂读客
  •     不带成见的说,这封面就是很丑,科幻世界的美编跳槽过去了吗
  •     我是拿到了以后才觉的这封面不能承受的,宁愿去看旧版的那本
  •     而且很不厚道,明明一部書分2本出
  •     大气!七个朝圣者,七个世纪。
    外国人的确喜欢七。
  •     好懒呀!干嘛不把后面几部全都剧透出来!
    我没耐性看全文,总是到处找剧透看!
  •     你好 请问海伯里安是一部还是四部 ?
  •     原作诚然有魅力,但原作也实在有点罗嗦的嫌疑。。。
  •       花了差不多24小时的时间看完海伯利安。包括睡觉吃饭的时间。这本书是我在节前逛曲阳图书馆无意中发现的,许多年前自己虽然买过,但不久就被人借走了,一时也没急着去看。后来买了英文原版,也扔在一边没动。
      
      我在图书馆先是看到读客的新版,但只有下册(读客把书分成了上下册),正在悻悻之时,竟然发现这小小的街道图书馆里居然还有一本旧破的老版,于是拿下。
      
      昨天早上10点开始看的时候,第一段就提到领事在飞船里弹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我随手在iPod上搜了一下,没搜到,只搜到肖邦的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45),戴上耳机。
      
      于是,在肖邦优美沉醉的升C小调前奏曲下,我开始进入这本书,体会第一页所描绘的风景,体味这个弹钢琴的男人最初的情绪,而后不久,在领事接到悦石的讯息后,他又播放了瓦格纳的女武神,我又搜了一下,开始听。
      
      …… ……
      
      
      我刚刚看完这本书不过十个小时,今天下午1点半,我拿着在曲阳图书馆索取到的一副上海文化地图,去离曲阳图书馆最近的一个网上查询得知,有海伯利安的陨落在册的嘉定路街道图书馆,找了半天,没找到,又去新港路的嘉定路街道图书馆分馆,这里已经成了废墟,正在进行面目全非的装修。
      
      我手里拿着那张硕大的上海文化地图,上面有上海全市几百个图书馆的位置,我徒步走回家了。4点钟,在幼儿园排队接小朋友的队伍里,我开始看海伯利安的陨落的英文版。看了两页后,幼儿园的门开了。
      
      
      …… ……
      
      
      海伯利安这本书,严格来说,是由七个独立的中篇串联起来的,我不知道那些说他的结构像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人,都看过十日谈或者坎特伯雷故事集没有,反正我承认我没有看过。
      
      领事本人的故事,就是最后一个故事里面的楷体字部分,实际上是全书主线宏观故事的一部分,所以算不得是一个独立故事。
      
      真正的六个独立故事是全书的精华。我就在刚刚,感觉到主线故事因为领事这个人物塑造的浅薄,相当程度上减弱了力度。也许在第二部有补充,但不能掩盖第一部里领事这个人物的空洞。
      
      我的意思是,领事这个角色,过于为主线的剧情存在而存在,反而没有了其他六位那样丰满的灵魂。(我说的第六位显然是他的爷爷)一个以弹奏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开始的人物,最后的收场实在过于草草,而自从他加入朝圣者队伍后,也几乎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性格层次。
      
      依次来说,我最喜欢的故事分别是:
      
      主教的故事,这个故事三分爱伦坡,七分克苏鲁,就是那种人类学,比较宗教学和科幻设定的碰撞,并且用日记体来推进情节,西蒙斯的细节刻画又到位,所以让人不寒而栗。不过,仅就第一部而言,这第一个故事的意旨太过深邃,情节又太过奇异,直到书末,都没有篇幅来解释的。
      
      学者的故事,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亲情版本,所以更为残酷,因为西蒙斯的设定里,不但一天一天年轻下去,记忆也一天一天丧失,这样一个青春女儿,回到家里,一天天变成少女,女孩,婴儿,让父母如何面对,有些段落的描写,老道,催人泪下。这个亲情篇的亲情之浓郁,也完全盖过了其他两条线的风头,一条是学者-犹太人对犹太教的伦理追问,一条是和主线强行挂钩的燔祭之约。
      
      领事爷爷的故事,爱情与环境主题,故事优美的像是一部名叫the Big Blue的法国电影,西蒙斯没有放手去描写反抗军的抗争历程,但前面铺垫的那么多跨越时间的热烈的爱,足以让你自己去想象那反抗的悲歌有多么高昂。
      
      战士的故事,黑暗之中我们总在追寻什么,而那梦想永远遥不可及才是最好的梦想,如果它真的实现了,在身边触手可摸,西蒙斯说的是一个美梦化作噩梦的故事。
      
      而在侦探的故事,与诗人的故事里,西蒙斯不仅在主题上变化,连叙事风格上也进行变幻,相对于以上四篇,也承载了更多对主线的辅助。侦探的故事本身过于动作化,那爱情也有些来得突如其然,侦探本人的背景不够扎实,诗人的故事则太过史诗,也太过疯癫,更像是一部历史,而非故事。
      
      海伯利安的厚重,除了它显而易见的文学功力之外(不仅仅是在恰当的地方引用济慈或莎士比亚的原句),就是显而易见的对宗教,文化,以及伦理的思考。然而由于作者的思考面过于宏大,至少在第一卷来看,这些主题仍停留在一个开端,与同流派的大宗师,例如厄休拉·勒古恩相比,还是欠一点火候和耐心。
      
      但是海伯利安在作为它的本体,一本小说而言,确实是做到了滴水不漏,能够讲述几乎毫不关联的六个故事,并用悬念进行推进,而在这六个故事之上,又有一个大悬念在推进,这种对大架构的掌控,在加上作者对技术细节的妥贴设定,足以铸造一代科幻经典。
      
      
      
      最后,全书以钢琴声开场,以众人的歌声结尾,倒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     是说封面很烂
    确实关注这么久了,确实失望.还不如老版本的封面.
  •     凉宫春日里出现了海伯里安。。。。
  •     我无法忍受的是居然还把4本书拆成8本来卖。
  •     回楼上,您愿意只看一部当然没问题啦,您觉得想要继续看下去,又有时间精力的话,我觉得《海伯利安的陨落》也是值得一看的,再后续的两部目前还没有中译本了。
  •     书倒是很好,封面也还行,这瞎比译名能看?
  •       内容和翻译、注释——5星。
      校对、排版、装帧设计、印刷、装订——1星。
      你们一定不能理解我拿着这本怎么看怎么是盗版的书时发现事实上它是一本正版书时的心情。
      
      想看这本书的童鞋还是下载电子版吧,别顾忌什么版权了,damn
      此书的内容应得一个更体面的形式,而不是这叠废纸。
  •       以上~~~~~~~~~~~~~~~~~评论太短?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
  •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数学行不行啊你们,我觉得无聊的不是第四个故事吗
  •     是在骂封面,不是骂翻译.
  •     看了《基地》的封面之后,再看这个封面,我淡定了。
  •     致力推广科幻、普及科幻? 啊哈哈哈哈
  •     我第一次看到“伯劳”这个名字,想到的是王宝强。“荆魔神”还好点。
  •       海伯利安的第一部,三个朝圣者的故事勾勒出不完全的科幻世界。一共有七名朝圣者,这部只讲三个,第二部再讲剩下的。当然,这就会造成很多疑问。包括伯劳谁造的(因为封面“当人类决战机器人”,理所当然是想到人类造的,但人类却有着我同样的疑问),世界迷宫到底是谁造的,这是个怎样的世界。不过最神秘的就是伯劳,古怪的行为、阴谋。从中可以窥见一个宏大的世界。最喜欢的是士兵的故事。这集看完好多疑问,总的来说就是个大坑。看下部吧。
  •       海明威有一套冰山理论,大抵是说一个好的作者不会把一个故事事面面俱到全写一遍,就好比一座冰山,真正的高手只写表面上能够观察到的10%,水面下的90%,要靠读者自行脑补。
      
      我深以为然。
      
      然而一个更高明的作者会怎么做呢?丹西蒙斯在《海伯利安》里面给出了答案。
      
      首先先吐槽一下读客这个版本的封面,一个硕大的机器人脑袋,还是立体凸版的呢,然后一行小标题《当人类决战机器人》,相当具有迷惑性的包装。对于稍微了解这本书内容的硬科幻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种充满喜感的拙劣营销,当然,更多的人可能会理解为这是对读者智商的一种挑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愚蠢的标题和一个愚蠢的封面,却正好和小说的内容天衣无缝地组合了起来,产生了一种妙趣横生的效果。
      
      小说一开始的四十页简直是索然无味,就像其他老掉牙的太空歌剧一开场的那样,宇宙飞船,银河系,星际跃迁,星球大战,主角临危受命,等等等等。
      
      驱逐者和霸主为了争夺海伯利安这个星球而大战在即,七个朝圣者在最后一刻踏上这颗星球前往时间之坟拜祭。故事围绕着一路上这七个人回忆自己的经历而展开,有点十日谈的套路。
      
      考虑到名字叫做当人类决战机器人,我想当然的以为霸主代表人类,驱逐者代表机器人,而海伯里安上面应该有类似时间机器的秘密武器,前往拯救世界的这些人有战士有诗人有神父有学者,一副龙与地下城的套路。
      
      然后第一个故事开始了。这个故事悬疑,恐怖而又充满着神秘宗教的意味。看完之后我大吃一惊,同时略微明白了故事的背景。原来海伯利安上面有一个叫劳伯的机器人,不断杀戮无辜的人类。
      
      接着是第二个故事,一个有关战争,爱情与杀戮的故事。缠绵的性爱和磅礴的战争交织错落令人应接不暇。我这才发现,原来驱逐者并非机器人,而且一群阴郁狡诈的类人生物。
      
      第三个故事浪漫诡谲且漫布着哥特气息,一个诗人的《海伯里安》史诗。从这个故事里,我才突然发现地球早就毁灭,海伯里安上曾有这么一段绝望而恐怖的历史。
      
      然后是第四个。凭良心讲这个故事有点无聊,但是侧面介绍了霸主世界环的结构,社会形态以及文化背景。我之前一直以为霸主是一个具体的人,现在看来貌似是一个权力机构组织。同时也侧面讲述了劳伯教派的教义与世界观。
      
      之后是第五个,侦探故事。节奏明快,战斗生猛,还夹杂这各种悬疑和刑侦元素,可读性相当强。这个故事里我又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除了霸主和驱逐者的战斗,这人类文明世界上还存在着第三方的势力——技术内核。而这些AI似乎才掌握着整个故事的大秘密。
      
      最后一个故事,外太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对于整部书格局与设定的一个大反转。所以霸主才是处心积虑用心险恶的反派,而驱逐者正是数万年前被赶出去的人类后裔,在面对技术内核的阴谋面前,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主。这一切,和我一开始的设想大相径庭。
      劳伯呢?他是谁?又是从何而来?将要到何而去?我依旧一无所知,然而这一次,我不再敢妄加揣测了。
      
      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刻意误导,作者精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然后用每个人物的小故事,小细节,小道具,小表情抽丝剥茧地把表象之下的真实展现给读者,一次又一次颠覆读者的印象。
      
      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奇妙之旅,我很期待第二部(顺带吐槽一下,读客很恶心地把海伯利安四部曲切成八本,整套买下来直接贵了30%)。
      
      一个高明的作者会只描写海面上露出的那10%的冰山,而一个更高明的作者,会令潮水退去,露出冰山下那狰狞可怖而又匪夷所思的浮雕。
      
  •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Keats's epitaph
       这个读后感不知道要怎么写,看完《海伯利安》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这只是这部经典太空歌剧的第一部,作者挖的坑都还没有填,但这一本就已经足够好了。
       代表传统人类势力的霸主联盟与代表流浪宇宙的人类后裔的驱逐者将在不属于任何一方的偏僻星球海伯利安上开战,代表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隐匿在黑暗中,七人组成的朝圣者背负着各自的过去和目的前往封着伯劳的神秘的光阴冢,故事就此拉开。
       各人讲述的故事大意我不想再重复了,说说感想。《牧师的故事:为上帝痛苦的人》非常震撼,经历了前40页的前情交代,一上来就是一个紧张刺激的丛林探险,真相之后是杜雷神父的信仰的崩塌与重建。杜雷神父将自己如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那样钉在特斯拉树上,七年来在雷电和十字形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毁灭与再生,以此抗争十字形带来的永生与愚昧。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是重生,杜雷神父钉在特斯拉树上期待的却是死亡。与神抗争的杜雷神父令人肃然起敬。
       《士兵的故事:战地恋人》是一场血与火的恋歌。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充满了作者自己对文坛的反思与嘲讽。“起初有了词语。(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也是全书节奏最缓慢的部分。
       《学者的故事:忘川之水何其苦》描写的是普通人的故事,读起来更容易产生共鸣。逆流的时间,逆流的记忆。眼看瑞秋一天天变小,一天天忘记了与家人与恋人共同拥有的珍贵回忆,忘记了“晚安,金丝燕;晚安,小雨燕”这样甜蜜的暗语,读着这个故事的我泪如雨下。“她总是觉得人类经历的精髓不只是在于那些巅峰时刻,譬如婚礼的日子或者成功的到来,它们在记忆中耀眼突出,像是老日历中用红笔圈出的日子;相反,而在于不经意间走过的平凡琐事——周末下午,家中的每个成员都专注于自己追求的东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偶然相遇、联络,简短的对话也不会在记忆中长时间存留,但是这样的时间累加起来的增效作用却是极为重要和永恒的。”
       《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别》借鉴了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的故事架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全书灵魂指引的济慈,终于以一个人格重建的赛博人形象出场了!这个有着英俊面容、棕色眼珠、短短卷发的赛博人,有着几百年前天才却不幸的诗人的记忆与人格,最后更是怀着成为人、成为约翰•济慈的愿望与强权抗争。这个故事最适合被拍成大片——谋杀与追踪、阴谋与爱情、技术内核与霸主联盟、人工智能与人类,拉米亚与乔尼在冲向伯劳神殿最后30米的路途遭遇的阻击读来惊险刺激,结局令人扼腕,拉米亚最终带着乔尼,或者说济慈的孩子,以及回忆与愿望独自踏上朝圣之路。
       《领事的故事:忆希莉》,与牧师的故事一样,大半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是在讲述领事祖父母,身为霸主开拓者的梅润与身为茂依约星球“原住民”的希莉的时空交错的爱情故事。对梅润来说每隔5个月左右可以见到希莉,对希莉来说却是每隔十年,时间折磨着这对恋人。在故事中,三条时间线穿插进行:茂依约的第一座远距离空间跳跃门的开放仪式上,梅润去希莉的墓地扫墓;梅润对与希莉相会的日子的回忆;梅润第一次见到希莉时的回忆。时间的转换完全没有提示,但是沉浸在梅润的回忆中的我读起来一点也不困难。有了这些铺垫,之后梅润对霸主的背叛以及领事是霸主与驱逐者的双重间谍的逆转就变得情理之中了。
       说说语言和写作手法。西蒙斯的特点是诗意、旁征博引。诗意不仅体现在这个故事与济慈的未完成的长诗《海伯利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也体现在整个故事的文字、主旨上。《海伯利安》的语言非常美,生动描述了各个星球的特点:热带雨林茂依约、沙漠星球希伯伦、钢铁蜂巢卢瑟斯、喧嚣的环网政治金融中心鲸心,以及拥有草之海、火焰林、诗人之城、光阴冢的神秘星球海伯利安。虽然故事描述的场景弘大、背景复杂,但是开篇作者什么背景也没介绍,让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六个朝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带出各个星球的环境、三股势力的角逐、人类发展的历程,最后连成一张网、连成一部史诗。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风格,又让读者觉得新鲜刺激。丹•西蒙斯不愧是讲故事的大师。到现在为止,作者已经借六位朝圣者之口讲述了他对于宗教、伦理、自由、正义的一些思辨,期待阅读后面三部,看看作者关于造物者与其所造之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看看人类是否能得到救赎。
       最后,吐槽一下封面,我买的是读客版的,“当人类决战机器人”这样剧透的标题、伯劳满身是刺的半身像——一开始没觉得太难看,直到我看见了万卷出的旧版封面,那才配的上这个大气磅礴的故事啊……
      
  •     第三部和第四部的中文版应该还没有出。我的话,前两部中英文都看过。。。@@
  •     呃,什么状况?
  •     抛开最后一个故事甩的大包袱不说,最令我触动的却是楼主觉得无聊的第三个故事……
  •     这封面太烂烂爆了!
  •     海伯利安应该属于硬科幻吧,只不过是叙事手法比较复杂。
  •     请教这个翻译版本是出奇的烂吗???不是台湾那版吗???
  •     额,整个系列是4部,但后面两部的名字里面没有“海伯里安”。。。
    第一部:海伯利安,Hyperion
    第二部:海伯里安的陨落,the Fall of Hyperion
    第三部:安迪密恩,Endymion
    第四部:安迪密恩的崛起,the Rise of Endymion
  •     ①部落遠征軍啟航,目標——黑暗神廟(揍;②最喜歡的是詩人的敘述,而且絕對不是因為他髒話多;③故事沒講完啊喂,逼我立刻看2嗎
  •     诶,这本很烂么
  •     噗。。。伯劳的大头。。。卤煮笑死我了。。。
  •     神作!!大爱<学者的故事>,<领事的故事>,其次是<诗人的故事>,<神父的故事>,
  •     璀璨史诗
  •     这个书名是在太雷人了!
  •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保持队形。
      评论太短?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
      
  •     翻译不烂,就封面很烂。
  •     话说我是经由长门有希知道有这本书的..
  •     怎么回事?书不是还没上市呢吗
  •     我错了,我说的是第四个故事,温伯特那个。
  •     读客一坨屎
  •     这本书不管译的如何烂(我相信不会太太烂),第一本的故事也是震撼人心的。
  •     估计很多人都是被第一个故事震撼的。其实要我说,虽然我也很想知道谜底,但第一个故事就这么停留在这里也不错,保持这种神秘诡异和震撼。而且确实,西蒙斯欠些火候,如果真让他写出谜底,估计反而让人失望。
    我看完海伯利安后又去找了西蒙斯的《极地恶灵》,也是开头很棒,中间也饱满,但收尾同样草草,且谜底让人有种“就这么回事?”的感觉,和领事的故事有些像。
  •     就因为这个封面,我拒绝买这本书。
  •       保持队形,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上次基地系列读客你妈的给弄了个脑残的封皮,拿到书立马扔了那张皮,这次,这个如此经典的海伯利安又给弄了个脑残的封面,不知能不能扔掉。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读客,操你妈。。。。。。
  •       没敢看评论,怕剧透,因为很多评论都涉及后面几部的剧情,但如果是好书,又怎么会怕剧透——最终还是没看。
      HYPERION系列国内销量好像和DUNE系列差不多,但DUNE是有游戏带动,实际上HYPERION系列比DUNE系列要好读一点,DUNE有点晦涩,但论影响力还是DUNE更胜(国外的话),差别就在于Sandworm的形象比Shrike的形象更直观一点,看来有个出众的吉祥物还是很有优势的。(金庸的大雕拍拍翅膀点赞)
      下面说一下这一册吧,放心,剧透也仅限这一册(因为我只看完这一册)。
      HYPERION是一个星球,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怪物Shrike(即伯劳),经常都会有人去朝圣,为什么要去这册还没说。这次就挑了七个人去,为什么挑这七个,去干什么,有什么作用,这册也没有说。
      故事渐渐开始了,你就当成是欧美RPG的路子,你有七个角色可以用,分别是AMAZON、NECROMANCER、ASSASSIN、BARBARIAN、SORCERESS、PALADIN、DRUID。什么?哦,错了,应该是PRIEST、SOLDIER、POET、SCHOLAR、CAPTAIN、DETECTIVE、CONSUL。这次对了,但这七个职业明显没有前面七个霸气嘛。这一册里你会用到前三个角色,分别独立开展剧情,下一册你就会用到后面四个。至于具体剧情,如果想知道可以看书或者看评论(剧透多的是)。我只能告诉你,这本书看点的就是每个人的故事,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些悬念都是伪悬念,只是为了引出这七个故事而已。
      书的内容有的部分会略重口味,这可不是经典科幻小说的常用手段,是偏向畅销书的伎俩了。
  •     前排围观科幻高端hardcore的素质
  •     想知道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很烂吗?之前看过网上说台湾版本的翻译比大陆的好很多
  •       不是要为读客说话,但这封面真有这么糟吗?【好吧,那个系列名的确很坑爹……
      但是看看国外的一些海伯利安的封面不就也就是伯劳的大头啥的么……
      我觉得,比较有问题的是系列名和广告语,这个的确把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给弄错了。这么文艺诗意的书硬生生地被整成了个机器人编年史啥的……
      但是拿着实物看看,我并不觉得封面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其实我满想吐槽伪粉的,看都没有看过,就跟着大家一起吐槽的心态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是想显示出自己的品味还是什么?【没有特指,请不要代号入坐……
      平心而论,这版的翻译、排版啥的都是很不错的。
      说老版好的人,我觉得你们大概都没看过老版,不光是排版排得像盗版,看都看不清,连书名HYPERION都拼写错误……没有仔细校对修改过的译稿,也有错译和漏译的情况。封面也是,完全的盗版既视感……【台版就更别提了,那啥“荆魔神”的译名和那不知所谓的莫名生物大眼封面……
      从基地到海伯利安,其实读客已经在改进了吧,至少封面的主角是伯劳,不是啥莫名其妙的电影角色和恐怖分子。而且内文翻译的质量,从基地系列到海伯利安都是我看过的翻译小说里算得上最好的。我觉得大家对一个开始致力推广科幻、普及科幻的出版商太严苛了。【也不排除科幻小圈子优越感作祟啥的……唉……
      
  •     见笑见笑 当年比较无知。。。
  •     封面很差,译名更差。没什么好说的。
    海伯利安这么一部唯美的太空史诗,老板的封面真心合适:很简单,浩瀚的星空作为背景,书名直译“海伯利安”(这个译名本身就比济慈原诗之前的中文翻译“海泼里恩”要好得多),下面配上大大的英文Hyperion,简洁有力,该有的都有
    新版:当人类决战机器人?!?!?!?!?!?
    你给我个不吐槽这个题目的理由。意境?直接拉到儿童文学水平。内容?跟书没有一毛线关系。翻译?原书名根本没这句话。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谁蠢到给出这么个译名,还有脸出版出来,想象一下,要是《教父》在国内的译名是《黑手党大战警察》,你会不会愤怒?这是对原著的侮辱
  •       Hyperion Cantos四部读完之后,我最欣赏的还是第一部《海伯利安》。
      
      可以说,作者丹·西蒙斯是带着满腔热情构思和创作这一系列的,因此在系列的第一部他的热情与诗意也最为旺盛、充沛,而到了后面几部作者一方面必须考虑故事的严谨性而耽于阐释,一方面也从朦胧的诗意上升到了更高的哲学思辨层面。相比之下,《海伯利安》本作就显得更加纯粹,更加“海伯利安”。但无论怎样,海伯利安系列对科幻小说的意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因为它是一部纯粹从诗性出发诞生的科幻小说,更因为它如此成功地将科幻性与诗性融为一体。
      此前诸多科幻大师之作,最精彩动人之处,往往在于科幻尽头的哲思;而海伯利安诗篇一气呵成、浩浩荡荡穿越时空的动力,却是对人类、对历史的纵览全局又细致入微的诗性体验。这从书中处处可见的引文、地名、角色即可体现。作者选取济慈的未完成长篇《Hyperion》为题,清晰地表明了他续写神话性的诗作、并向“最纯粹的诗人”致敬之意。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未来,甚至关系人类的最终命运;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却来源于对现实世界中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体悟,而不是从科学幻想的路途走向未知的极端。正因如此,丹·西蒙斯使自己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大师比肩,另辟蹊径。海伯利安如同一幅画卷、一首赞歌;而基地系列则更像一段历史论文。读着海伯利安,我有时会想起另一位有些异曲同工的中国科幻作家,早逝的柳文扬先生——他的作品主要是短篇,但其中的人文关怀令人同样激赏;或许在并行时空中,柳文扬的长篇作品也将如海伯利安一样动人吧。
      
      正是丹·西蒙斯心中充溢的混沌而磅礴的情感,支撑起了《海伯利安》的叙事结构,将六个风格迥异的故事浇铸入末日危机前最后一次疯狂的朝圣之旅。并不能说,这六段传奇就能概括人类生存的状态,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寄丰富于深邃之中。每一个故事都在奇妙幻想和工笔描摹的推动之下触及了文学与哲学的“母题”。
      
      霍伊特神父转述的保罗·杜雷神父的历险,限于剧中人物阐述方式的局限,文笔上并不惊艳。但十字形的构想所产生的对基督教信仰的强烈挑战,是整个系列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第一部仅仅简单地起个头, 但也产生了极强的冲击力。
      卡萨德上校的故事十分精彩,文笔上尤为动人(这里似乎脱离了对人物特性的设定而直接由作者阐述)。这是个关于人类的情欲的故事,其中最耀眼的部分当属结局处上校与莫妮塔(也就是未来的、现在是个小宝宝的瑞秋)杀戮驱逐者以及最后的性爱。嗜血的欲望、战争的火焰与爱情乃至纯粹性欲的热烈交织,真是“一百万个世界的热情”也无法囊括,不得不迸发、超离此世。莫妮塔引导伯劳鸟而来,其目的神秘莫测(即使对于读完全四卷的我来说),或许是为了让卡萨德产生对伯劳鸟的执念,或许是让卡萨德的精神进入伯劳?。。。
      满嘴脏话、老不死的诗人马丁塞利纳斯,真是个既令人厌烦也讨人喜欢的家伙。在这个故事里丹·西蒙斯得以肆意发挥其文笔,借诗人之口对垂死的旧地唱出深情而感伤的挽歌,更对“词语”这文人世界中至高无上之物抒发崇拜与征服之情。在荒诞的历程中老诗人经历了人类襁褓湮灭之后的所有艰难历史——诗人自然是人类之见证者与表达者。塞利纳斯与作者形成的镜像关系使得本书的文学性上了一个台阶;而老湿人作为活遍全部四卷的千年古董也自然成为整个系列的伪作者和真线索。
      第四个故事,来自垂老的学者索尔·温特伯(Sol Weintraub这个名字的翻译似乎不能体现发音,不如翻成温特劳),一个原本温情脉脉的故事因为时间潮汐的异变,让如宝石般闪耀的瑞秋、更让其父母背负上了无法承受的命运。人类关于伦理和神的终极追问,远古以来一直蒙蔽于理性之光以外的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抉择,在此以更神秘和恐怖的形式展开。而当如此沉痛的枷锁落在活生生的、平凡地爱着的人身上时,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个人的无法回避之问。我一再地阅读丹西蒙斯借索尔之口对厄运之神做出的回答,试图从那悖论般的言语中读出真理——但似乎作者在此并没能通过解答而回复平静、获得安宁,也无意让读者获得安宁,毋宁要让我们都各自体验这人与神的愤怒的对话,并且——在这无尽的追问和无言中——接近上帝。尤为难忘那一句“晚安,金丝燕”,“晚安,小雨燕“,这在命运重压之下无可奈何之际最后保有的一丝温暖,显得如此动人。
      第五个故事在剧情发展上就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技术内核这一神秘存在的历史与动向。关于其中三派纷争的具体情况也成了第二部的重要内容。布劳妮·拉米亚与济慈人格乔尼的爱情是惊世骇俗的,因为它结出了人类拯救之匙……当然在前两作中我们的救世主大人Aenea戏份不多,倒是银光闪闪、既乖张知性、又性感迷人、又纯洁可爱的瑞秋占据了我的主要思绪(谁让她老是时空旅行呢)。这个故事本身带有侦探小说扣人心弦的节奏,充满重要而独特的幻想构建,因此也十分耐读。
      最后,领事的故事,关于无限递归的背叛。领事是本篇的线索人物,然而他自己的故事却只占了很少篇幅,其中还大段在回忆自己祖父母的艰难爱情。然而领事却依然是本篇中最重要的人物,他是一切危机的直接起因,因而也是所有潜在动因:人类的无知、狂妄、蔑视生命、权力欲……的直接作用对象。领事的叙述没有细节,没有个人情感流露,正如所有承受巨大痛苦的人一般,他无法表达,无暇表达,也自知无人能够理解。正是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历史最沉重的一面悄然落幕。
      最后的尾声是黑夜中的仰望,从羸弱的霍伊特神父依稀可辨的乐声中生发。在绝对的绝望中六人做出了选择,并肩向前。飘忽不定的风沙与光芒之下,我们可以体会到看不见的希望在等待。
      
      七个朝圣者,除了中途失踪(去未来给救世主大人护驾)而在本卷中酱油了的圣徒马斯蒂恩之外,每个人物都得到了充分的刻画。在朝圣之旅中他们之间的冲突变动也是非常有意味的,比较明显的如布劳妮与诗人的敌意(在第二部继续吵,然后就和解成了好基友),以及领事的故事结束之后,其余五人的”审判“。布劳妮与塞利纳斯老湿在本性上是最相近的两个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追寻真相的动机,所以在开始相互排斥、相互不爽是非常正常的,这种设定之下最后往往能成为配合得很好的朋友。末尾众人对领事的宽恕,以及随之而来的相互谅解、有些莫名的团结,正体现了这些故事所带给他们的相互理解,以及对宇宙现状的深刻认识。在巨大的灾难与绝望面前是共情这个本系列中的终极力量将他们联合。
      顺便一提,最终幕后黑手(虽然不是很黑)也在本作中出现了。。。反正总共没几个人物有名字,可以推断出来吧。。。
      
      我们可以看到,丹·西蒙斯在此篇《海伯利安》中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将精彩的剧情与深刻的思考、纷繁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无疑是他最狂飙突进、最不可遏止的作品之一,其创作状态或许正如马丁·塞利纳斯在孤身一人的诗人之城、无处不在的”格伦德尔“阴影的缪斯旨意下疯狂创作之态。正因如此,这海伯利安诗篇的第一卷犹如一部交响诗,需要此后的三卷去缓缓展开;更如一个切入骨髓的悖论,使作者自己不得不用三卷的反复沉思来解答。虽然就全部四卷来看,第一部包含的关键剧情最少,但其精髓却统领全文。
      
      上面已经提到,本卷的文学性或许在全四卷中是最突出的。当然,我们不能按照严肃文学的标准评判它,无法期望在这里读到先锋派的架构与后现代主义的语言。丹·西蒙斯的叙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或许精通西方古典文学的人会批评他对济慈等人的诗作的引用,但这并不能否认其价值,因为这些引用也是全书成为矛盾的整体、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互相映射的光影空间。在科幻作品之中它的文学性无疑是非常优秀的。
      我们说,丹·西蒙斯是带着满腔热情创作的《海伯利安》,或许也可以说,几位译者也是带着同样的热情为我们奉献的本书中文版。这样的热情也许在某些时候使他们的译笔偏离了原文的风格,更带有激情和铺陈的色彩,也少了几分曲折与悖论性。在行文节奏以及文字美感上,中译本与原作还有一些差距。但是考虑到本书自身作为独树一帜的科幻小说的特点,或许要找到完美的翻译者是很困难的;译者采取的态度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因为这使得中译本保持了原著中最精髓的诗性。例如,本文许多专有名词的翻译就非常传神,我最欣赏的当属”大哀之君“(Lord of Pain)。当然,中译本的诗性主要体现在小尺度上,在每个故事之中、每个角色的语言和行动中,而较少能够保存在大尺度和结构上小说各部分之间协奏所产生的诗意。
      与所谓”硬科幻“的核心科幻人群的理想不同,我对科幻小说的价值观的构成中纯粹的科学性与严格性向来不占重要地位。而且我认为这种价值观更有益于科幻小说的发展与推广,也许也更接近科幻小说美感之来源。对于以严肃的科学论证为基础所构建的、要求尽量严谨的科幻小说,我的确可以欣赏其中理性之美;但如果人们单纯地只追求这种美感的话,他们似乎更适合去阅读SCI文献。将科学的理性与幻想的可能性、哲学的思辨,以及——正如丹·西蒙斯在本作中向我们展示的——诗性的抒情,结合起来的创造,才是科幻小说最激动人心的创造力。因此,我在承认海伯利安系列在科学设定上并不严谨的同时,也认为没有必要对此做过分的追究。事实上,从一个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的眼光来看,到目前为止的几乎所有科幻小说都有其纰漏之处,甚至许多伟大的作品以及一些近期很火热的作品也不能幸免。
      
      最后,补充一些海伯利安系列专有名词的简单考据:
      1、the Shrike,中译伯劳或伯劳鸟。作者将大哀之君赋以此名,主要应该是由于伯劳鸟之习性,有把尸体插在荆棘上撕食的行为,与荆棘之树(刑罚之树,the Tree of Atonement)相应。
      2、Yggdrasil,巨树之舰伊格得拉希尔,北欧神话中的世界之树,支撑或构成了这个世界。
      3、“晚安,金丝燕。”“晚安,小雨燕”的原文是“See you later, alligator.”"After a while, crocodile",是一首短诗的前两句。据说上世纪比较流行而现在已经古董了。
  •     云图必须是泥,必须必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