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04371440
作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内容概要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CCTV-9,是中央电视台旗下以播出各类纪录片为主,中英双语、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脚步
①一路奔波,只为甜蜜
②麦客与夫妻船:在最后的战场上收割
③私享与分享:食物们的自助旅行
④行走千里,难舍家乡味
第二章 心传
①工艺:传承中的智慧与美味
②手艺:糕点们的进化历程
③技艺:升华中的潮汕小吃与扬州滋味
④绝艺:美味与美感兼顾的本帮菜
第三章 时节
①春种:美味的萌发
②夏酝:美味的养成
③秋收:美味的回馈
④冬藏:美味的等候
第四章 家常
①面:最重要的家常主食/132
②红烧肉:最经典的家常菜/138
③泡菜与西瓜酱:美味的下饭菜/146
④蒲菜与蒲笋:就地取材的家常小菜/154
⑤汤:滋补养生的甜与润/160
第五章 相逢
①鲜香与激爽的遥相呼应/176
②相似的美味,在流转中相遇/184
③一种食物,两个故乡/192
④食物里的家乡味与他乡味/200
第六章 秘境
①华子鱼和沙蟹汁:缓求与急取中的智慧/216
②在寻觅与坚守中获取美味/224
③生于时间、留于空间的美味/234
④在流变中不变的美味/240
第七章 三餐
①在随性中享受早餐的精致与丰美/254
② 浸润青春与梦想的三餐/260
③朴实与奢华的美食清单/266
④缓慢时光里的清新与厚重/272

作者简介

携着蜂蜜迁徙的养蜂夫妇与即将消失在机械时代的麦客
守候八个月才得见真颜的小花菇与一路精彩演化的饼卷
传承千年的榨油古艺与苦练五年才成就的一餐跳跳鱼
黄土地上银丝倾泻的空心挂面凝结了老人一生的技艺
朴素而丰饶的萝卜饭飘散出催促游子归家的“古早味”
……
这是一个剧变中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人对食物的理解与期待。无论守在方寸的田地间,还是漂流在异国他乡,我们都恪守心里的声音与记忆中的味道,用平凡的双手与匆忙的脚步在时节中耕耘、收获,也用传承的智慧,做着一道凝结着眼泪、欢笑、信念与坚守的生活大餐。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属的味道,也许来自家常的三餐,也许来自记忆中的秘境。
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跋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砺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漾在舌尖与心上的美味。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方法的演变到命运的流转,从粗陋的远古到精细的现代,无数更迭变换中,唯一不变的是情怀。如果说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吟诵的是时空迁移中的文化与历史,那么,川、鲁、粤、淮扬等菜系甚或普通的三餐,书写的则是传承与升华中的传统和文明。
本书不仅是纪录片的忠实还原,更是其内容的深入与延展,它用美食、故事、文化与传说烹制出专属于你的心灵盛宴,让你在味觉与视觉的惊艳之外,品尝到中国人的生活百味。


 舌尖上的中国2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的时候,我正在奋战减肥大业,看了3分钟赶紧关电视。自制力太有限,没法挑战。对自己就是这么狠,所以3个月减掉30斤。过了大半年索然无味的日子。直到去年年中,体重基本稳定了,才敢重新把《舌尖上的中国》点开。念念不忘。与某人在一起几个月后,他都一直不信我不会做饭,想当然的以为我这个洗碗能手之所以不做饭给他吃,是为了占据未来家中主导地位。直到跨年那晚我居然把番茄鸡蛋炒饭做成了一团糊。接下来,我就把和爹妈住一起时“不用做饭,专业洗碗”的好传统,一点一滴带到了我和他的家。为鼓励做菜其实还不是很好吃的他,养成爱做饭的好习惯,我改掉了为减肥而养成的晚餐不吃米饭及油腻食品的好习惯——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舍命陪君子”么?!我们一起吃各种,到处吃,正襟危坐等《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提前一个月在网上预订节目里提到的食物……在我学做饭的经验里,虽然屡屡失败,但自小被我妈这个金牛座的美食高手调教,不会做我还是很会吃的。于是渐渐的,某人越来越享受呆在厨房的好时光,而我,毫无悬念的,肥肉见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哈哈。作为一个纸质书的忠实粉,我爱好收喜欢的电台、电视节目、讲座、电影的相关书。比如这本儿。看的时候,一直在脑补电视版的配音,有一种要把电视点开逐字对照的冲动,不知道为毛。比起舌尖1,2遭到了不少质疑,从内容到形式。其中,人类比食物出镜多,似乎让很多人失望了。可我恰好,也许是一年来用生命给某人当三陪的经历,我反倒真真觉得,舌尖2就该如此。离开了人,还怎么唱戏?忽然想起国家地理的一部纪录片《人类消失之后》。不想看人类,去看这部吧。2和1相比有个用心的变化,就是每一集出现的人物,都有专门的人名字幕在醒目位置停顿。这一季对人的突出和尊重,我很喜欢。与电视分段叙述不同的是,书中集合了很多人的笑脸,放在一起,平常,温馨。书本儿的好处是,随手可以翻到喜欢的那一页,盯着字,认认真真发神。拍婚纱时,他说我像个不倒翁。不倒翁也是拜您所赐,您一手喂大的好么。我当然还会开始第二轮减肥大业,不过,看完舌尖2先。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完书后,我的脑海里冒出了小学时自己摇头晃脑时背诵此诗的模样。李绅的《悯农》诗之一,在幼时的脑海里不过是寥寥数语,只知自己要吃光饭碗里的米粒,才不致被骂;一晃经年逝去,假小子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经了长久的留学与奔波,才刚刚明白此句的含义。是的,正是美食,点燃了万家灯火,明亮了整个国家,悄悄在千万颗柔软的心里,牵起了一缕缕最简单,也最深切的念想。彼时舌尖上的中国火时,我被它馋得直流口水,觉得是自虐;这次学聪明了,先读的书。舌尖里的文章大气,简洁,附了每一节重点介绍的美食,加了文学大家的美食散文,加上精心摄制的照片,令人手不释卷,仿佛放下了,那些美食若有若无的香味,也会随之散去。是美食,总关自然。最美妙的,不是当美食入口融化的那陶醉一刻,而在于美食由动植物变成菜肴的那奥妙过程。在大凉山,生长着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标志性的香料——花椒,看着人们以勤劳的双手变幻出各种辣椒酱,在做出各式美食,才在入口的一刹那,感到舌尖上最美的触动。大自然给予人们丰厚的馈赠,人们也应时刻注意爱护着它。华子鱼对生活环境极为挑剔,生长同样缓慢,渔民们为它们铺设了羊胡草,为它们的万千鱼卵多一点生存机会。是美食,总关传承。传承,就藏在点滴生活里。在汕头,毕业后父承子业的阿哲跟着父亲学起了主厨,之前未洗过一只碗,如今却成了菜场的老主顾,也渐渐在当主厨的阿爸后,开始掌勺。当他的厨艺渐长,他也觉得有所成长。而传承,自然少不了历史的影响。六十多年前,国民党政权撤退到了台湾,驻军家属则被安置在眷村。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美食也多种多样。而台北的牛肉面,就创自一名四川老兵,与著名的兰州牛肉面,虽同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然内容不同,具体如何,品尝后方能知道。是美食,总关情怀。古有人因念鱼香,辞官回乡,以悦己口腹;今亦有人不忘美食,跑遍全球,以报已辛劳。变幻的历史,沉淀的文化,广袤的土地,都让人们将自家的美食点滴传承,最终化为了那一点对长辈的孝敬,对儿女的期待,对故土的思念,对国家的点滴之爱。到头来,这些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美食,经过了千年的传承,经过了食物的迁徒,经过了双手对其的锻造,在“粒粒皆辛苦”里,不仅有农人辛勤的劳动,更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的智慧。
  •     先说一下被空投来的两册装完美珍藏版,全彩印,基本内容为剧本剧照集,插有食物背景知识和“吃”文若干。适合人群:喜爱此剧欲收藏完整剧本者、欲购百元左右礼品书送人者。自阅则购买必要性不大。再借翻阅两册图书回顾整个两季片子之机分析一下舌尖2差评不断的原因。抛开众所周知的抄袭嫌疑与谄媚嫌疑不谈,只用解字法说说直观感觉:一、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用来尝味的舌头兼具说话功能,二者合一时会引发感官上的通联,于是一场大规模的色香味的盛宴出现在屏幕上时,观者口水如潮纷纷吞咽。拍摄手法亦用净化过的背景,细部的特写极快地营造出风格化的影像,给人印象深刻。然而此招再用,审美疲劳是必须的,观者仍口水如潮,不过都喷向了屏幕。二、尖是舌头尖端,敏感而喜甜。像任何一部剧集一样,纪实剧舌尖有着完整的结构,并且基本上涵盖了与食物有关的重要元素。而第2季的编制与选题更像是为了展示与1不同的结构与素材而硬搭起的续篇,没有了新鲜刺激感,又不够甜美。三、上善若水。当年舌尖出现带来的最大惊喜就在于抛开了名利感,观后有云:“在什么都不能说的年代,老实用微距拍锅是件多美的事情!”然而第2季有了品牌化的劲头就有点从锅里溢出来,又只能说几句惹人厌的套话。如果在拍锅的片子里都做不到“不唯上”,那悲哀感凭几块红烧肉的虚假幸福哪能遮住。四、中国,就是一个很多吃货想方设法为其他吃货服务的美好地方。中国味道非常重要,在第1季处心积虑暗地里积累的那种自豪感,到了第2季突然见光,反而失去了原创性和戏剧性,或者简单的说,失去了中国味(虽然谁也说不清那是种什么味)。简单的合理化建议:一是放弃高大全的取材方式,毕竟没人心疼为了偷蜂蜜爬树摔死的摄影师,把题材对准各个城市(或者小区域)的特色美食,君不见吃货们最关注的贴子只有两种:本地特色小吃大全和本地神秘馆子大全。二是想拍故事就一整季安心找本子拍故事,无数吃货先贤证明,文字和影像中完美嵌入饮食情节能够升华出绝美的味道。不说别的,单是老北京吃食的来历、讲究、吆喝与传承就够拍足数集,何苦抱着个连广告商都学会了的非原创“风格”不放。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Interesting!
  •     吃过午饭在图书馆看的,看到红烧肉那一篇果断放下书去学校东门买吃的⁄(⁄ ⁄•⁄ω⁄•⁄ ⁄)⁄
  •     休憩54th,配图绝赞,看到饥肠辘辘,正文多为解说词,选了汪曾祺王世襄梁实秋等超级吃货的美文搭配,选取文章时选的是纯食评,并非几位最佳的饮食文,略微遗憾,节奏搭配更合理,拉琴姑娘的故事才两页,比重均匀很多。
  •     拿在手里就不想放下(´ε` )♡
  •     图片还能再大一点就好了
  •     走眼,但不走心
  •     大赞!!
  •     作为一本讲饮食的书,必须边吃边看,或者吃撑了用来消食。感觉美食书籍既然有图就要图大而精美,不过这本书的图实在有点抠气了,而单凭文字又无法那么经典动人,所以so so吧!
  •     与纪录片相比,少了许多让人感动的情节
  •     不若第一季有趣。
  •     最震撼的富士康和毛坦厂就是今天中国的缩影,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太多人仅仅为微薄的夙愿就牺牲掉了传统生活秩序的平和,美食便成为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栖息地。春种、夏酿、秋收、冬藏,鲜香与激爽遥相呼应,井盐、泡菜和乌鱼子里都有着故乡的味道,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     片比第一季差 书也比第一季差
  •     高一读
  •     刘宇敌 已约评
  •     真没一好看。
  •     看過電視後,溫故知新。還附名家對一些特色美食的美文,這是電視所沒有的內容。
  •     没了音乐,没了动态影像,感受大打折扣。
  •     ok啦,我对里面每章节最后的散文最感兴趣,还有摄影作品。
  •     用一天零两小时读完的一本书,食地理
  •     很好,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平常老百姓生活的了解。封面说得很对,在美食中品味人情、故事里的欢喜与乡愁。
  •     作为一本闲书,看完真是记不起多少,不过好想去安徽毛坦厂中学感受下气氛,重新找回生活的感觉。
  •     会不会太中国梦了
  •     里面的图都是纪录片里的,而且文字都是纪录片的。
  •     文案都能这么卖了。良心呢。
  •     表哥甲送的,嘻嘻,多谢啦。这个版本送明信片,给明信片点赞。
  •     心神不宁的时候唯有美食可以拯救世界。
  •     没时间看片儿,只能看看书过过瘾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