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33945514
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页数:312页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1887.6.5-1948.9.17
出生于美国纽约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曾任美国人类学学会主席
代表作《菊与刀》被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三岛由纪夫盛赞为“着力阐述日本传统文化之二元性,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最为深厚”。
【译者】
何晴
80后,出生于苏州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文化人类学博士在读
已出版作品:
《1294》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书籍目录

目录
Chapter 01 任务:研究日本
Chapter 02 战争中的日本人
Chapter 03 各就其位
Chapter 04 明治维新
Chapter 05 历史和世界的亏欠者
Chapter 06 回报万分之一
Chapter 07 “最难承受”的报答
Chapter 08 洗刷污名
Chapter 09 人情的范畴
Chapter 10 美德的困境
Chapter 11 自我约束
Chapter 12 儿童学习
Chapter 13 投降后的日本人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摆在美国眼前的有两个问题:日本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
为了制定最后决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本书作者、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
美国人或者更多西方人眼里不可理喻的一些行为,恰是本尼迪克特用来解析日本文化本质的范本。书名中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菊与刀”的组合,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本尼迪克特在二战结束后写成《菊与刀》。《菊与刀》共13章: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受教育。全书夹叙夹议,抛开了对樱花、茶道、武士道等煽情描述,更多是对家庭关系、精神信仰进行白描式的对比,诸如美国人和日本人看待健康、物质、战争宣传、家族关系等的不同观念。
《菊与刀》直接影响了美国对日政策,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成功也证明了《菊与刀》对日本人所做研究的成功。从此,西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热潮也揭开了序幕。
【编辑推荐】
2016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倾情翻译
影响全球70年的现代日本学鼻祖
二战后美日国际关系史的关键文献
1944年,二战快要结束,日本败局已定。为了制定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大政方针,华盛顿委托本尼迪克特对日本进行研究。这本研究报告经过增添以后,于1946年公开出版,引起日本各界强烈震动和关注。
1951年《菊与刀》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36次。
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菊与刀》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1995年,《菊与刀》在日本加印101次。
1999年,日本一国销量已超过230万册。
至今,《菊与刀》已被翻译成30种语言,销售逾3000万册。
【名人推荐】
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
——村上春树
日本是个极其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尊为至美而刚柔相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最为深厚。她着力阐述日本传统文化之二元性,她也领悟到了这种矛盾性。——三岛由纪夫
读过《菊与刀》的许多日本学者,至少我所知道的,无不交口称赞它的资料丰富。《菊与刀》具有至今那么多(外国人写的有关日本的)书都没有的新鲜感受和深刻尖锐的分析。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要读这本书。——日本著名学者 川岛武宜
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暖昧”表象之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新加坡前总理 李光耀
日本人以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民族,从中国、印度输入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够通通消化起来,适应于自己的生活。更把这个力量来做基础,迎着欧力东侵的时代趋向,接受由西方传来的科学文明造成现代的势力。民族的数量,现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他,实在日本这一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可敬。——戴季陶


 菊与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基于耻感文化而不是罪感文化的最本质区别在于:有无第三双眼睛。无论是在现实或是在内心中制造的这种虚假上。前者会顺势而变,后者则更符合佛家所追求的要有一颗“忏悔之心”将生活与所谓“人情”区分,来权衡个人抑或社会在做出心理代价及物质的巨大牺牲矛盾上。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人的仁义,作为子女孝顺父母,人民忠诚领袖的评判标准往往见仁见智。一方面,我们会陷在被亲情绑架的困境上,又会耻于对其妥协的卑劣心理而郁郁寡欢。抛开这种观念,即:人在回报“恩情”的“苦行”和个人“享受”上的“放纵”双收得利。使得日本民族文化表现出又黩武又柔美的两面性。在“各就其位”的文化圈内,这种怪异的习惯,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并学习它。很多人,会把维持美好生活,养成良好品性与在“善”的执著上划等号,然而“恶念”一旦心生,他们又会恐于这种心态,最终否定了自己在一条康庄大道上的坚持,梭罗就曾说过,他不否认完美的善,普适的善。但更写实的应当是一个人从他来的地方开始行善。他的善恶从不冲突,就像日本的神,“素盏鸣尊”受人崇拜又心怀“嫉妒之心。”日本的已婚男子出于“人情”(人的七情六欲)方面,会去找艺妓或妓女,而妻子除了生闷气也无可奈何。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人们应该在他的“自由地带”里“娴熟”地处事。在“受恩”方面,“合格”的表现又要求他对小事“锱铢必较。”对别人有亏欠之心让他不轻易接受恩惠。街上的陌生人对有困难的人不管不顾,他们可能不会像中国人想的那样,怕被讹上,惹上麻烦。更多的,会是担心别人的顾忌,说他可能想从中捞取什么好处!因为在维护“对名声的义理”上,日本人往往会想着偿还!如果偿还不了!或者像是顾客对某家商店的光顾那样!双方在完成交易后,直言“谢谢!”隐含着“这怎么好意思呢!让我怎么过意得去呢!对于这份恩情,我很抱歉,但又能怎么样呢!我们是陌生人!”等等。。。极端的表现,在于对父母和国家首脑人物的“义务”恩情上!年轻人接受家族的安排。国民服从“天皇”的敕令。是无法偿还且没有时间限制的。一旦回报不了,你也就不难看到日本武士剖腹自杀的情景。人们知道在履行“恩情”的回报上是痛苦的,但他们为此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然,这样的情况应该尽量去避免和谨慎处理。有时,义务和义务,义务和义理,义理和义理之间又会发生冲突,这种时候,毋说要人选择,更是需要他直面痛苦。从一种行为到另一种行为的转变,所需的笃定和坚强的意志,是他们对美德的崇高敬意。过去,男子汉的表现是硬朗,阳刚。但如果这种形象在愈演愈烈,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淘汰!耻感文化,会根据外界所认定的标准朝相反的方向走。个人在团体中的名誉、地位,便是取决于其他团体对他行为上的认同与否了。大的范围上说,你很可以拿二战前后日本人的态度来看。前头才刚表现得誓死如归。后头立马弓着腰,颦着脸。日本沙文主义军人的地位也因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可其实,日本从未发生过革命,无论是在德川幕府时代还是到明治维新时代,属于日本精神的“诚”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变化。“makoto”你可以理解为同意别人的观点,如果不同意,随之而来的讥笑和侮辱也就不难发生,因为你不了解这种现象的根本,所以你并没有资格发言。麦克阿瑟将军让日本政府自行管理战后的国家,其政策是明智的。上层到下层,都有自己的顾问,日本的中间人,很好地间接避免了“人情”所带来的负担。将这种“罪恶的后果”承揽在自己身上。人们发现了剥去漆身的罪魁祸首,重新找了个“傀儡”又回到了起点。这次,他们一样的认真,一样的处处自我约束,一样的在寒冬时节站在冰冷的瀑布下苦行,一样的看重自尊和注重自我享受。他们一方面对生活的环境近乎苛刻的要求整洁,一方面又能用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去做出行动来改善现状。他们追求一种“无我”(muga)的境界,正像心理学家们所说的,任何人的想法最终会被证明指向他们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时,他们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束缚,没有恩情的负担。其思想,是上一代从回报养育之恩转嫁过来的义务。逐渐成形之后,到了成年,就会被拷上枷锁。日本人通过照镜子来审视他们自己,从而希望能找回那个童真年代的状态。那是他们能够“娴熟”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并且不会烙下有羞耻之心的状态。但是,社论的压力,不会允许成年人有自由。他们只说“童年无忌”和“老者为尊。”暴力在前时代背景下,曾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路,后来又被证明是一条失败之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也从“菊花”到“武士刀”再到“菊花”间不停的转换。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新政府的上台,民众的意识形态是否还将重蹈覆辙!
  •     柏拉图曾言:“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思想,皆是我们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所有事物的缩影。”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提出了类似于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她认为,现在文明最需要一批这样的个体:他们具有真正的文化意识,可以客观地、义正词严地、从诚恳的态度来看待其他部族的受社会调节与制约的行为。即肯定文化习惯的相对性。本尼迪克特强调,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各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影响了民族的风俗礼仪与文化模式。二战接近尾声之时,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政府的聘请,在没有实地田野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对手日本进行分析,并在二战后出版了《菊与刀》一书。尽管美国与日本在二战中处于敌对状态,《菊与刀》一书因为其为对日政策服务的原因也带有某种审视的态度,但在书中,本尼迪克特在通过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比较澄清日本文化特性与其战争选择的联系之外,始终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立性,而非强调西方文化的中心论。“对民族间的差异进行系统研究,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某种程度的宽容。”而现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缺少这样一份宽容。缺乏宽容直接导致的是,尽管我们对现在日本的历史态度也抱有许许多多的不满,但我们除了口头宣泄,拍一些抗日神剧,外交部提出严正抗议之外,就再没有了任何解决办法。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了解这个民族的行为方式,而仅仅将其表现出来的令我们恼怒的行为与其特有的文化特性联系起来,而仅仅将至归结于日本国家、政府的决策。因此,我想在此借助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分析当代日本对中美的不同态度。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有这样的总体描述:“日本人的性格崇尚斗争但是又不失温柔,滥用武力而又爱美,高傲但是有很有礼貌,固守己见而又温文尔雅,容易驯服但是不轻易受人控制,忠贞但是却容易反叛,有勇气但是有时还很懦弱,很保守但是还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对于别人的评价他们十分注重,可是当没有人知晓他们的罪恶时,他们很轻易地就被罪恶征服。军队接受过很严格的训练,但是却有很大的反叛性质。”一言蔽之,日本是一个充满着百思不解的矛盾的民族。这样的矛盾也反应在他们的历史观中。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嘉一的一篇文章有这样的观点:日本是民主国家,所以在野党等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当属情理之中;日本国民是二战的受害者;日本败给了美国,而不是中国……中国和美国同为二战的同盟国,在日本眼里却是截然不同。同时,令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更是,美国在对日作战中,甚至采用了核武器,导致了日本的核阴影,但看目前的日本,却对美国心悦臣服,似乎完全忘却了历史的阴影。这样的困惑或许可以用日本人的严格等级制度加以解释。日本人从各个方面受到等级的束缚。家庭中,阶级关系上,日本人都被打上了等级思想的烙印。尽管现在的日本已经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但这种等级思想,作为其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仍然留存下来。有人对现在的日本有着这样的评价:“虽然现代日本社会在政治领域也引入了形式上的‘民主制度’,但是日本人理解的‘民主’是指集团内部高度的凝聚力和协调一致所构成的共同‘感情’,它缺少现代民主制度中‘尊重个体自主权力’的成分,而仅仅为‘个体服从集团’的传统观念涂染了一层‘现代化’的伪装。”二战时期,日本人认为:倘若是各国都拥有绝对的主权,那么整个国际社会就都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中,因此,日本不得不为建立一种等级秩序而斗争。这也是其作为轴心国的重要原因。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就是,只要认准了一条路,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日本人在历史认知上的一些近乎执拗的坚持。但是,另一方面,倘若失败了,日本人就自然而然的选择另一条道路。因此,在二战结束后,由于对天皇的绝对忠诚,在天皇宣布战败之后,原本誓死守卫自己国家,准备抗争到底的日本人马上如同“洗心革面”,对美国军队展现出极大的欢迎。日本人的一大性格特性就是“负恩”。日本人不愿意欠别人恩情。这与他们的“义理”紧密相关。总的而言,接受别人的恩情会让日本人感受到沉重的负担。而二战后,处理日本的美国很好的看到了这一民族性和日本的等级性。麦克阿瑟接受了美国高层的指示,令战后日本的重建和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日本国民自己负责。实质上,以麦克阿瑟为核心的对战后日本的改造方式是建立一个对日本各个级别官僚机构实行的自上而下管理的行政机构。美国通过直接将通告发给日本政府,将日本政府的工作目标进行制定。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既节省了管理日本具体事务的时间,也净化并合理利用了日本政府。而由于美国对日本民族性的透彻研究,这样的政策非但没有引起日本人的桀骜敌对态度,反而让日本欣然接受。在日本人眼里,他们战败了,就表明他们原来选择的道路行不通,而接受美国的这种政策正是意味着血洗现实战败的耻辱,并促使他们来实行一些新的国家的政策。而美国,则成为了带给他们“善意”政策的施恩者。再想到日本人“负恩”的性格特性,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对于曾给他们本土带来巨大创伤的美国人有着巨大的善意。那么同样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什么得到相反的待遇呢?这就必须要提到日本民族的另一大特点“耻感”。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在以耻为主要强制力的世界,即使当众认错,甚至向神父忏悔,犯错误的人也不会感到解脱。因此,在耻感文化中没有忏悔的说法,甚至对上帝的忏悔也没有。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日本人把羞耻感纳入道德体系,并为这种道德体系寻求同一。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对“大东亚共荣圈”的态度令他们愤慨。日本人之所以能接受美国的改造是日本人的伦理是一种允许取舍的伦理,他们认为过去的途径失败了,因此将努力倾注于其他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帮助令他们“负恩”的美国,显然不是他们愤恨的对象。而中国,不仅不认同他们的价值标准,而且还对他们进行了羞辱。日本人的伦理对他们的要求是,一个人要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责,一次错误的必然后果便是令他们相信这件事是不应该做的。甚至这种必然的后果可能时在一次劳命伤财的战争中被击败。可是日本人不一定会将由此引起的愤恨看成一种羞辱。日本人的词典中,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国家以诽谤,轻视,嘲笑,不敬,坚持使用羞辱性的象征来对他人或者国家进行羞辱的。而这正是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开始一直在对他们所做的。美国的政策和麦克阿瑟的管理避免了在清洗干净的账单上重新涂抹上羞辱的象征,而只是坚持了在日本人看来属于战败的“必然后果”的事情。不管是西方的伦理如何对这样的原则进行谴责,美军对日本的占领所取得的成效完全依赖于他们在这一点上的自我克制。然而中国在战后却一再把账单加厚,把这种日本人眼中的“羞辱”加深。当一个日本人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那么报复就会成为一种美德。中国人在抗战中遭受了深重的苦难,这当然令每个中国人愤懑,然而,中国人由此对日本的一切带有敌意的行为,又加剧了与日本之间的历史鸿沟,而至今,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不可否认,其中有日本侵华和日本对历史的否认态度的原因,但其中也可以看见中国对日本态度的草率而引起的恶性影响。中国人在看待日本问题时运用了一种典型式的中国思维。中国的孩子从小熟知这样一句古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中国人认为,犯错就要忏悔,犯错就要赔罪。对于犯错的人,中国相信其“罪该万死”。而作为受害者,如何要求对方都应该“赴汤蹈火”。这使中国对日本的要求显得理所当然。然而中国人大都忽视了日本的民族性,即在日本人眼中,他们进行的战争是对他们信奉的“等级制度”的推行,是对其道德观的一种弘扬。他们认为他们之前选择的道路有错,却并不认为战争失败是一种羞辱。而中国人则视之为一种羞辱。很显然,日本人的确有错,他们应该意识到,他们不能以苛求自己的方式同样苛求其他的国家。而面对愈加紧张的中日关系,我想中国也应该反思,二战后至今多年来对日政策是否有从日本的民族性方面进行调整。面对日本教科书掩盖侵略历史的事件,面对日本首脑惨败奉有战争战犯的靖国神社的事件,面对日本否认慰安妇,要求拆除慰安妇雕塑的事件,除了义愤填膺,除了反日游行,我们是不是可以脱离中国式思考的怪圈,寻求对其观念的了解。抗日神剧已经够多了,对日本人的蔑称也已经令民众熟识到听到“日本人”三个字便条件反射的程度,反日的言论也已经够多了。如果我们依然坚持这样一种对日本而言是“羞辱”的态度对待日本,或许我们等不到日本承认历史的一天。当然,我在此的赘述仅是从个人的思考来看,我从未去过日本,也只是通过这样一本书了解日本的民族特性。但《菊与刀》与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成功无疑能够带给现在中国一些启示:在理解日本民族性的基础上处理与日本的历史问题或许能带来更好的成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本研究日本文化和国民性格的书看起来还是很吃力的,各就其位,义理,耻感文化,有的地方确实是看不懂,看完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深渊影响和日本民族的兼容并包乐于学习的精神,中华文化建立了日本文化的根基,而西方的科学技术奠基了日本的经济基础。
  •     翻了两页就觉得出奇地流畅,一天多看完很爽,看后记发现译者本人就是人类学家。七十年前的研究到现在也同样受用。刻板印象和文化观察的度究竟在哪里,值得在所有小说电影的观赏过程中沉思。
  •     即使是最诡异的民族、也值得我们去了解。总觉得我和那个时代的日本人挺像的。三个重点:情理、忠、各就其位。好像日本人做的事情都是去除感性而留下理性、即使是那些本应该用情商来解决的问题也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流程。敬佩却又是太过极端、生与死在他们的眼中似乎是太过渺小。只有菊与刀才是真正看重的
  •     即便是最怪异的习惯,也不妨碍人们去理解它~ 从文化的根源探寻一个民族的特性远胜过一切妄自菲薄的猜测! 想要知道一个民族将走向何处,只需要看看他是从哪里走来……
  •     说实话,对于我一名理工科学生来说,看这本书真的是太费劲了。首先是因为这是一本翻译书,翻译出来的感觉很有自己当面做阅读的赶脚。其次是因为这本书每句话之间都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以至于思想稍有差池就会看不懂作者在讲什么。但是我会告诉你我的大脑经常断电么?作为东亚的邻居,中国和日本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同源性,作者提炼出的日本人的某些国民性在我心中很有同理感。作为一位美国学者能在短期的研究中就做出如此精准的分析我感觉很神奇。从消遣和猎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会给读者展现出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日本人形象,同时也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种种特质。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已经获得不计其数的专家学者的赞赏。
  •     凑单买的,也算久仰大名,里面很多观点在阅读之前零零碎碎地听过一些,不过系统读完后有了更多的想法
  •     对于日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了解。
  •     正如译者所说,要了解一个社会恐怕通过一本书,或一个结论提供的画像是远远不够的,而了解一个国家亦是如此。但无疑此书让我对日本人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值得一读。
  •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还是有些许醍醐灌顶的感觉,但是看到快一半的时候觉得有一些不对劲。首先这本书有点碎片化,内容上的逻辑并不是很清晰,有些内容在不断地重复。其次,作者在构画日本民族的特性时,很多并不是它本身的特性,而是大部分民族的共性。最重要一点是,此书的给我的感觉是先定论调再举论证,当然举证的都是些有利的例子,而对于这一类书籍先摆不同的事实再得结论会更有说服力。 当然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帮助的。因为之前已经有一些文学电影的基础,再读这一科普类的书籍之后很容易把书中的论调与之前看到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然后有的算是解疑,有的算是求证。以我看来,日本与中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两个民族的道德体系内,日本是以忠为核心,而中国是以仁。而这种价值观也为大和民族“各安其所”的等级制度相得益彰。 此书不适从零了解日本。
  •     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支箭
  •     好书!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英文原文写的就很晦涩,大段的中文翻译晦涩生硬,要返回去读两三遍才懂;因为书写的年代限制吧,感觉和今天的日本文化及现状有一定差异;其实英文过关的话感觉读原版会好很多
  •     经典,作者自成一套的日本文化理解,考究、总能自圆其说
  •     差评是给译者的
  •     【简单听】不能承受恩情之重的报恩文化,他人不知则不为罪的耻感文化,追求感官肉欲而不以为恶但又坚决履行义务的道德观念,打造了极度拧巴的日本人。
  •     #2017NO.8#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看完。看的时候没有什么预设的立场或认知,纯粹觉得『人』的特点很有趣,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一个国家的人,一个世界的人,都有那么多矛盾又并存的个性和共性。
  •     翻译得不错的
  •     在书店看见这本书被惊艳了,上来看果然这个版本的分高出好多很欣慰~讲道理听一百遍包装重要书是艺术都不及看一眼这本~
  •     一部非常有趣的文化史入门,哪怕去掉其中的观点,光看研究与总结的方法都都令观者大有裨益。
  •     严苛等级社会里的畸形:“像已经死了那样干吧!” 。食禄报恩和极端自律,知耻文化孕育出了极致。禅意,物哀,侘寂,亲近自然的美。喜欢日本人的干净和认真。
  •     美国人看日本,跟中国人看日本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有些文字有点晦涩难懂,但依然值得一看
  •     迥异的文化思维和情境,了解才有和解的可能。
  •     经典的研究日本人的人类学著作。研究的比较本质也比较深入,就是不知道是翻译还是结构的原因,觉得自己读起来条理很不清晰。其实就是深入分析了日本人矛盾的本质原因。在我看来,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比,日本人有着典型不同的价值与文化观念。严密的等级体系,恩与报恩的伦理思想,严苛的自我约束规范以及追求肉体快感是导致日本人就是一个矛盾到死的综合体。
  •     希望自己可以更了解日本这个国家及其文化,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想法。我自己是这么形容:一个民族如同钟表上的指针,其存在的越长,时间对其民族性的改变越不明显,我想70年对大和民族这种数千年的存在不会有太大影响,其内核的改变或许微乎其微。都是些纸上得来的东西,希望自己去日本学习后能得到更多的更深刻的见解。
  •     虽然是学术著作,但出乎意料的好读和好看,对于理解日本文化很有帮助。虽然后记里说作者的观点有一部分也是刻板的,但此书能给出这样立体的群像,已经非常令人惊艳了。
  •     正在看,超级棒,解释通很多东西,日本民族使用说明书。
  •     1946研究日本文化特征的人类学书籍
  •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的书。”
  •     了解一个社会从文化入手,了解日本从耻感文化入手,从《菊与刀》入手
  •     日本好神奇,这也造就了一个神奇的岛国,文化的差异真是大,前一秒猛的像刀,后一秒软的像菊花
  •     日本文化的基础是汉文化,书中也读到了汉文化的一些东西,不过日本对于汉文化并不是全部照搬,它们在汉文化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改变,不是说改变就是进步的,改变只是为了巩固日本的阶级统治与社会稳定!
  •     看了《菊与刀》也不能完全理解日本文化,但也有了全新的认知!
  •     对日本整个国家表现出的特性分析还是蛮深度的。社会规范下人人都有着高度自我要求,使一个国家即盛出文人又盛出武士。一些令人惊奇和矛盾的地方,他们自己有合理自洽的逻辑。
  •     这本书一直有一种无以言状的书香味,特别喜欢闻。内容也比较充实。还是值得推荐。
  •     “文化不是静止的,是多层次的,需要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看”
  •     大概明白,看到的很多日本影视里总能感觉到隐忍、克制,有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感受。而日本人有强烈的“耻感”而非“罪感”,他们更在乎外面世界的看法。生来就对“个人的义理”和“社会的义理”不断追求和锻炼。当然这是一本写在二战刚刚结束的人类学著作,社会的性格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变化,即便一两代人的时间并不能完全褪去曾经的痕迹。
  •     【2017-17】行销游戏。 【2017-18】
  •     从人性学的角度剖析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对于日本这个民族再也不是只是局限于樱花、火山和地震。可能是因为民族主义,对于一些文化不能苟同,尤其是耻文化和义理,让人觉得很压抑。但是一个国家也不是全靠一本书就能让人明白的,需要辩证性的看待,总之,是一个双重性很强的民族,一个饱受争议的民族。很好的一本书。
  •     对日本社会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为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解释,经典很值得一读。当然,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也应该与时俱进,读一读现代的日本研究。
  •     了解日本民族文化
  •     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矛盾又统一,读起来貌似是豁然开朗但又仍然困惑不解。被称为“现代日本学鼻祖”的书,年代已久远,很多东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如书中开篇所言的8个对仗的“极度”,恐怕是日本人无法改变的二元基因,是其最本质的画像。
  •     分析了戰敗以前的日本社會文化和道德體系,當代而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不過還是值得一讀的
  •     一本日本学的教科书范本是个美国佬写的,这就叫旁观者清吗?
  •     [ “无我”代表了无论在世俗生活中还是在宗教中,一个人的意志和行动之间“毫无断裂,完美衔接”的体验,就仿佛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对于那些没有达到娴熟状态的人来说,意志和行动之间始终都立着一面不导电的屏障。 电路完全畅通了,任何行动都无需费力,这种境界就是“一心”。一个人的行为完全实现了他头脑中设想的画面。] 以此为目标,努力做到自己渴望站定领域中“娴熟状态下的人”。
  •     2017 No.12
  •     读完才明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是深深印刻在这个民族的骨子里并且被心甘情愿接受的。也能理解现代日本为何街头变态得连一个垃圾桶都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也可能只允许丢空瓶子,会在醒目处提示:其他垃圾,请带回家。
  •     伟大得日本文化研究著作
  •     作为一款9.9元 新书让人窥斑见豹地了解了60年前战前战后的日本社会和历史构成,同时也惊讶,一个战胜国学者为更好降服日本,而做出的专业的研究,作者在战后1年就预见到了日本和平崛起的必然性和中国穷兵黩武的未来。反观60年国内对日本的主流思想居然还是横店风格
  •     終於啊拜讀了。那種透徹根本無法想象是來自1946年的綜述。另翻譯上如果能再修飾得簡淺些,那就更好服用了。
  •     既是矛盾体,又是结合体。就是这么矛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