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初啼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9861245324
作者:土屋隆夫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1917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法學系。在看過江戶川亂步所寫的隨筆「芭蕉一個人的問題」後深受感動,因而立志撰寫推理小說。
1949年,將自己的作品「『罪孽深重的死亡』之構圖」投稿至「寶石」雜誌所舉辦的百萬懸疑小說獎C級部門(短篇小說),獲得入圍優勝。195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天狗面具」問世,而後又發表「天國太遠了」和被譽為名作的「危險的童話」。
1962年又以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的第一作「影子的控訴」得到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在那之後土屋先生繼續發表其系列作,如「血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此系列作品最後以1989年的「不安的產聲」作結,同年獲選為文春週刊所推薦的十大懸疑小說作品中的第一位。近期所發表的作品有「華麗的喪服」「聖惡女」等。
2001年,土屋先生得到第五回日本懸疑小說文學大獎的榮譽。作者目前以八十七歲的高齡,精力充沛地持續創作中。

作者简介

挑戰道德禁忌的醫學推理
千草檢察官系列最後傑作
《週刊文春》1989年「BEST 10」第一名
1977-1990年「BEST 10之BEST 10」第九名
創造生命的醫學,是惡魔的技倆?亦或是上帝的福音?
一場死亡車禍,引發了二十年後的復仇,更埋下了四十年後的殺機。
兇手為了自己認定的正義復仇,但事實的真相卻連他也為之啞然……
人類希望掌控命運的作為,是否真是一種褻瀆?
一家大藥廠社長家裡的女佣遭到姦殺,極負盛名的醫學教授久保申也堅稱自己就是兇手。
但他不但有不在場證明,警方也查不出任何動機。
創造生命的醫生為什麼反而奪取他人性命?
千草檢察官抽絲剝繭,就是為了揭開駭人的命案真相!
(小標)意外的逆轉結局,千草檢察官引退之作!
「事件÷推理=解決」
這是土屋隆夫針對本格推理所提出的創作概念,也就是說,本格推理絕對不能有絲毫交代不清的地方,而這對讀者是一種當然的義務。


 不安的初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9年之后的这本09,半是充满肉欲的浮世画卷,半是荆棘丛生的翻滚挣扎。土屋先生将四起谋杀案点缀在全书中,过去描摹了现在,时间淹没了罪恶,踏错的第一步就就注定了最后的落幕。书中对于急速而畸形前进的社会与人类冷眼而视,但运笔却不偏不倚,你只能用自己的眼光来解读这个文字琢磨的真实世界。作为千草检察官的引退之作,我读以前充满期待的等待他和他的三人组从开始就带给我乐趣,然而开篇却是罪犯的告白书,这不同于我设定的开局,却也让我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到检察官出现,才转过视角。时时给予读者不同冲击和幸福阅读的土屋先生,谢谢你。但是,但是,作为一本挑战人类伦理的作品,为何最后却还留下温暖光明的叹息?死是唯一的解脱?死是自我的救赎?死是无言的致歉?土屋先生描写的人啊,有着如同水流般最深沉纯粹的爱,却也有着如同巨石般最沉重的心。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难道是老糊涂了 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照《危险的童话》和《盲目的乌鸦》差出十万八千里 而且整个过程我都想到了 真是毫无亮点
  •     很两极的说,既有前半部让我很不齿的说教和情色和扯淡,又有后半部千草系列一贯的本格,及终章的逆转…… 千草,再见了!
  •     内
  •     日系推理的题材本来就很怪,台湾广播剧团的选材口味更怪,总是出这些奇怪的广播剧……试管婴儿,兄妹相奸神马的= =仇恨拉着凶手和无辜的人一起堕入万劫不复的泥沼~
  •     说实话,这本书的诡计确实并不难破解。不过,这本书重点在于“动机”的形成与论述。全书共计四章,其中三章是由嫌犯的自白书组成,阐述着由四十年前的那起车祸事故,再到二十年前的人工授精,再到现在的阴差阳错,一步步,教人深陷其中。尤其是前两章,时不时透出“即将犯下杀人罪”这样的信息,再加上大篇幅的动机形成的描述,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最后一章,不仅是逆转故事情节,其真相更让人为之哑然。虽然这样的情节在现在看来并非特别离奇(狗血的言情剧基本上把这种情节写烂了吧?),但依据创作生命的医学为背景,其现代科学技术背后的恐怖之音,才更有一种渗透纸背的力量存在。不知不觉,已经读完了所有五部千草检察官的小说。
  •     几次反转,叙事视角不断变化,终究是一个悲剧结尾!
  •     兩天就讀完了。劇情放在現在的話可真是狗血。但是由於是1989年的作品,可謂傑出了吧
  •     个人认为这本才是典型的中后期风格转变作 土屋隆夫开始注重犯罪以外的东西了
  •     土屋之东野风格作品,着重在动机而不是诡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