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09-01
ISBN:9787020001118
作者:巴金
页数:398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巴金研究的细化和深化  新时期的巴金研究是随着拨乱反正开始的,研究者要不断清除文革中加在巴金身上的不实之词,恢复巴金的本来面目。在对真实巴金的寻找中,不断丰富的研究资料使研究者在作家“巴金”之外,可以清楚地认识多少年来一直遮遮掩掩或者只有别有用心者才谈起的、一个从事无政府主义宣传的“李芾甘”。尽管还有许多忌讳需要不断克服,但是大家还是兴奋地深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与此同时,对于《家》等巴金名作的研究也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对于《随想录》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勇气和人格魅力的研究,甚至空洞的赞美连篇累牍,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不论是对于某一时期创作还是对某一具体作品的研究,研究者的着眼点大都在于对其中思想倾向的关注,特别是注意从巴金的作品中寻找与现实沟通的话语,比如经历了文革之后再次提出的“反封建”与巴金五四前后的反封建联系起来。然而与鲁迅研究等学科相比,巴金研究的实用性、功利性似乎还大于它自身的学术性,它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固的、合理的学术结构。因此,至少有两个极其重要方面的研究,即使不能说是忽略,起码也是没有深入展开。一个是对文学家巴金的研究,另一个与此紧密相连的问题是对巴金作品的艺术性的研究。巴金是以文学家的面目进入今天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的,已经远离巴金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的今天的读者如果还能与巴金对话,那也是通过具体的巴金作品为媒介而形成的。因此,对于巴金具体作品乃至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的研究,决不是巴金研究中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而目前对于巴金的具体创作泛泛而谈的多,具体而微谈的少,特别是作品的艺术风格,似乎只是一样的几句话:“热情,充满激情,有青春气息”,于是就完事大吉。像对鲁迅作品细致的、多角度、全方位的艺术研究和分析,在巴金研究中并不多见。这两个问题恰恰是辜也平这本书的出发点,是他的巴金研究的一个基点。    在《导论:关于巴金与巴金研究》中,作者从对巴金研究现状的考察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巴金是一位文学家,“因此文学家的巴金才是整个研究的根本所在。……对于像巴金这样著作等身的作家,研究者如果不认真细致地感受、品辨、探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把握作家本人”。“而加强微观研究与文体精读对于目前的巴金研究,则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在基本上宏观地把握了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经历与思想的今天,似乎该是回到文本,对巴金的具体作品,特别是一些重要作品进行重新细读的时候了。必须提倡以自觉的历史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面对具体的文本,注意文本之间及文本内部的‘锱铢之别,淄渑之辨’”。辜也平在他的研究中忠实地体现了这一观点,从这本专著由最初的选题设计到最终完成的不同面目也可以看到他的苦心和追求。据李存光先生为该书所作的《序言》透露,在最初设计中,上编是巴金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人格精神、文艺观等创作主体研究,中编是巴金各时期重要作品的文本研究,而下编是国内外读者对巴金的接受研究,结果定稿仅以两章就完成了上编和下编的内容,以10章的篇幅突出了中编的文本研究。    文本精读的具体操作也支撑了“研究文学家的巴金”这一观点。可能是受巴金个人“我不是一个文学家”的说法的影响,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巴金作品的文学含量评价不高或者漠视巴金的艺术才华,而辜也平则以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来阐释巴金的艺术魅力。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家》现存的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对于《家》巴金曾做过几次较大的改动,留下了八个不同的版本。辜也平追踪巴金修改的印迹,特别是关注巴金对觉慧甚至是陈姨太等几个具体人物的不同修改,在他的耐心细致的分析中,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作家本人思想与时代的碰撞,也看到了巴金苦心孤诣的艺术追求。巴金是在一步步清除写作中的粗糙和幼稚,一步步向着完美和精益求精的路子上迈进,对此辜也平没有吵吵嚷嚷地替巴金辩护什么,他只是冷静地把一个个样本拿到了显微镜下,以后的结论是在让大家一清二楚之后做出的。    对文本细致入微的关注往往可使研究者不拘于习见,于平常中体味出新意,发现前人所未见之物。辜也平的这本书中也处处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对《灭亡》的分析,许多研究者都纠缠在它与巴金早期思想信仰的联系上,而辜也平在并不忽略巴金思想信仰的背景的情况下,更注重从作品的微观上来把握巴金的创作动机和心态,来分析造成巴金苦闷思想的原因和巴金是如何以小说的形式表达这种苦闷的。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仅看到了巴金创作中所受的西方文学的影响(这也是巴金本人和研究者一再强调的),而且令人信服地提出巴金所受中国传统叙述模式和同时代作家影响的问题,比如《灭亡》中冷漠地对待汽车碾死人的麻木群众和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大有相类之处,而如果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本身重视的基础上,是不会有这样发现的。又如在对《爱情的三部曲》的研究中,或许是受李健吾(刘西渭)三十年代的观点的影响,不少有影响的文学史都极力推崇《雨》的艺术成就。辜也平却没轻易地接受这样的结论,他细致地对原作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对《雾》、《雨》、《电》三部作品进行认真具体的比较之后指出了《雨》的许多不足,如叙述缺乏耐心和细致,大段抽象的议论代替具体的描写,开放式的结构致使笔墨分散情节不集中,等等,这是对现有成果的反拨,也是研究的深化。像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不少,比如对巴金后期的《憩园》和《寒夜》两部小说,许多人盛赞其艺术成就。但是具体体现在哪里谈得却很皮相,辜也平却认真地分析了他们的叙事策略和现实主义技巧,以实证来完成了早该有结论的东西,显得极有说服力。  对巴金创作作较为完整的考察是这本专著的另外一个特点。除了对有影响的作品,辜也平对像《火》这样的“失败之作”也设了专章研究,对艺术成就不太高的巴金十七年间的创作也有很全面的分析,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巴金文学创作图景。(周立民)    巴金和他的《激流三部曲》  随着新文学运动的成长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艺术风格,并且通过不同的创作途径,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内,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最初,是“五四”的风暴,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震动和鼓舞,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于新文学的兴趣。从二十年代中后期起,他们陆续投身于文学工作;到了三十年代,就成为深受欢迎的著名作家。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继承发扬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战斗传统,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政治要求和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呼号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把新文学创作推向新的水平。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的,是巴金、老舍、曹禺三位作家。    巴金,原名李芾甘,一九?四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击封建大家庭内当权势力的种种腐朽丑恶生活,青年们受压迫以压牺牲的遭遇,“下人”们的极为悲惨的命运;这使他产生深切的激愤。在“五四”浪潮冲击之下,他由最初朦胧的觉醒进而形成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早年的这些生活和思想经历,在他后来的创作中都有反映。一九二三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一九二七年初赴法国,在更为宽广的天地里,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揭示的民主主义理想。后来,他曾经说过:“我们都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注:《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二集·法国大革命的故事》)。一些俄国虚无党人的主张和行为,也使他受到鼓舞。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复杂的思想影响的深浅不同的印记。    巴金的创作生活开始于一九二七年的旅法期间。当时,正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大资产阶级的背叛,从蓬勃展开的大好局面一下子跌进失败的深渊。革命转入低潮。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抗议,处死巴金奉为“先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凡宰地的消息,更使他感到震惊和悲痛。这些,都给他最初的创作带来一种特殊的不安、骚乱的氛围。早期作品《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都写一群知识青年在军阀统治的环境中所从事的种种活动。作者揭露封建军阀统治的残暴与不义,怀着很大的热情塑造了杜大心、陈真、吴仁民、李佩珠等人物形象,赞美他们憎恨黑暗现实、追求光明未来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样的思想主题,和人民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是一致的。因此,作品在当时不资产阶级青年读者中曾经引起较大的反响,有助于激发读者变革旧现实的热情;而通过上述人物的失败和牺牲的命运,客观上也显示出了个人反抗的悲剧。但这些正面形象的思想性格中都有以“救世主”自居、脱离群众和狂热、偏激等毛病,他们自由散漫,肯定行刺暗杀等个人恐怖手段,视牺牲为自己唯一的神圣责任,这正突出地表现了他们的弱点和错误。作者在描写中对他们采取了无批判的态度,事实上就是赞扬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极端民主自由的思想。在《爱情三部曲》的第三部《电》中,这种倾向表现得极为明显。作品从工会,妇女协会、学校等各方面错综地描写了某小城市中一个激进团体的反军阀活动,着重写了团体内部一群青年的生活、斗争和死亡。虽然其中的阴郁气氛已较最早的《灭亡》等作品有所减少,但从这个寄托了作者理想的革命团体的活动中,却可更具体地看到思想方面的弱点和生活方面的破绽。这里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没有坚强的群众基础,只有一些彼此思想接近的青年,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勇敢就企图在残暴的反动统治下立刻打开一个局面。作者对那种只是出于狂热,并不能给革命事业带来切实好处的单纯的献身精神,也采取赞美的态度。这是一些瑕瑜互见的作品,在主要是鼓舞读者向黑暗现实展开斗争的同时,也不免会发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在写作《爱情三部曲》的同一个时期里,巴金曾于一九三一年冬到一个矿区生活了短时期。两年后利用所得的素材写成《萌芽》(《雪》),因遭禁,两度改名后自费出版。前此的小说《砂丁》,已经写了矿工的苦难;而到《萌芽》,则进一步写出矿工们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和团结一致地进行的斗争。面对着新的生活题材,作者一时来不及充分熟悉,因此有些人物形象写得不够真实,但是,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不仅开拓了新的描写领域,而且把憎恨黑暗现实的激情同对工人生活斗争命运的真挚关切结合起来,表现了较有现实意义的内容。这是巴金创作的一个发展。    他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春》(一九三八年初版)、《秋》(一九四?年初版)三部,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对题材的熟悉的作者感受的深切,使这部作品获得强烈的感染力量。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激流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家》,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注:《〈激流〉总序》)。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    然而这个家里的新旧矛盾,毕竟已发生在“五四”时代。“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也回深了他们对于旧的制度和生活的憎恨。《家》中的重要人物觉慧,便是这种受到新思潮冲击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他的确是“幼稚”的,对周围的一切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甚至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但基于“五四”时代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他知道这个家庭是“无可挽救的了”。他并不想对“家”寄托什么希望,而热心于交结新朋友、讨论社会问题、编辑刊物,创办阅报社等等社会活动,“夸大地把改良社会、解放人群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即使在他与鸣凤热恋的时期,他在外面也“确实忘了鸣凤”,只有回到那和沙漠一样寂寞的家里时,才“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恼”。最后,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开家而远走了。作者通过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慧来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在《春》与《秋》中,从淑英、淑华等人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觉慧的行动对这个家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一性格的确是给读者带来了鼓舞、带来了“新鲜空气”的。觉慧到上海是为了向往那里的“未知的新的活动”,“还有那广大的群众和新文化运动”;作品并没有正面地具体描写觉慧离开家庭以后所走的道路,但对封建家庭的叛逆,常常是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起点。根据觉慧性格的逻辑发展,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他是有可能经过较长时期的摸索而找到人民革命的主流和领导力量的。虽然环境气氛和时代精神在《激流三部曲》中表现得不够充分,使人不能十分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家庭与当时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系,但作品写到了“五四”革命浪潮的影响,写到了四川军阀混战对人民的骚扰,也写到学生们向督军署请愿和罢课的斗争,以及地主派人下乡收租等情况。这一切都表示这是一个人民革命力量正在观苦斗争和不断壮大的时代,而这种背景就给觉慧这些青年人的叛逆性格和出路提供了现实的根据。    觉新和觉民是始终贯串在《激流三部曲》里的人物,特别是觉新,作者对他所花的笔墨最多,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作品布局的主干。这是一个为旧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判的(通过觉慧,曾多次批判他的怯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读者只有在把他当作一个牺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产生一点惋惜;这种情绪却往往又为人物自己的行动所否定了。觉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较定型的;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顺利的遭遇,使他胜利地得到爱情,跨过了逃婚的斗争。他也有改变和发展,但都是顺着一条路向前的,他自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春》和《秋》中,他已站在斗争的前缘,不妥协地和那些长辈们当面争辩,并卫护着淑英、淑华的成长。在给觉慧的信中,他说:“我现是在‘过激派’了。在我们家里你是第一个‘过激派’,我便是第二个。我要做许多使他们讨厌的事情,我要制造第三个‘过激派’。”这第三个就是淑英,淑英的成长和出走,是贯串在《春》里面的主线,而觉民的活动就为这件事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在青年女性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牺牲者外,作者在《家》里还写了琴和许倩如,这是正面力量的萌芽,虽然许倩如只是一个影子,而琴还正在觉醒的过程中。到《春》里,这种正面力量就有了成长,不仅琴的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出现了淑英。她从觉慧的出走引起了心灵的波动,从蕙的遭遇又深切地感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危机,于是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下,逐渐变得坚强起来,终于走上了觉慧的道路,理解了“春天是我们的”这话的意义。《春》和《秋》中所展开的是比《家》中更加深化了矛盾。在长辈们的虚伪与堕落的衬托下,《春》里面主要描写一些心灵纯洁的少年男女的活动,为淑英性格的成长和觉醒提供了条件。情节的开展比《家》来得迂缓,而精神仍是一贯的。淑华的活动主要在《秋》里,这是一个性格单纯开朗的少女,她的爽直快乐的声音常常调剂了某些场面中的忧郁情调,给作品带来了一些明朗的气氛。她最后也逐渐成长起来,有了“战斗的欲望”,而且与旧势力进行了面对面的争辩。和她成为对比的是淑贞的命运,正当淑华争取到进学堂的机会的时候,淑贞就跳井自杀了。这是个生活在愚蠢和浅妄的包围中而从来没有快乐过的木然的少女,通过她的遭遇暴露了那些长辈们的虚伪和丑恶,说明了封建主义对于人们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严重的摧残。这些少女们的活动,包括绮霞、倩儿、翠环等人,是作品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那些虚伪、荒淫和愚昧的老一代的人们,作者并没有把他们漫画化,却仍然投予了深刻的憎恨和无情的诅咒。从高老太爷和《秋》里面死去的克明身上,揭露了旧制度的卫护者们那种表面十分严峻而其实极端虚伪和顽固的本质。《春》里面作者更多地勾画了克安、克定等人的荒淫堕落的活动,他们的盗卖财物、私蓄娼优、玩弄丫头奶妈等行径是不堪入目的;而在他们的放纵和影响下,觉群、觉世等小一辈品质的恶劣也已逐渐成型,这正说明了这种制度和教育的腐朽、野蛮和残酷。《秋》里面所写的面更扩大了,已不限于高家的范围,周家和郑家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周伯涛、郑国光、冯乐山、陈克家等不同人物性格的描写,所谓书香缙绅之家的虚伪、堕落和无耻的面貌是更多方面地揭露出来了。这就不只补充了对高家那些“克”字辈人物精神堕落状况的揭露,而且说明了这是一个制度的产物,充分地显示了这些形象的社会意义。另外一些庸俗、泼辣和愚蠢的女眷们的活动,例如陈姨太、王氏、沈氏等,更以她们的丑恶形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深的厌恶。而通过一些性格善良的人们的牺牲,例如蕙的死和葬,枚的死,以及一些不幸的丫环的命运,封建统治阶级的“吃人的”面貌和作者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就表现得更为鲜明。    在《秋》的最后,觉民说:“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或者就要过去了。”作者曾说他“本来给《秋》预定了一个灰色的结局,想用觉新的自杀和觉民的被捕收场”,但在友情的鼓舞下,他决定“洗去了这本小说的阴随的颜色”(注:《〈秋〉序》)。这个预定的计划更接近于他在《爱情三部曲》或者《灭亡》、《新生》等作品中一再作过的艺术安排;但在愿望给读者以乐观和鼓舞的情绪支配下,他终于改变了预定的计划,给作品增添了健康和明朗的色彩。早期作品中有所流露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影响,在这里已经很难找到了。小说关于新的力量和新的道路虽然都还写得相当朦胧,但仍然有很大的鼓舞力,能够吸引读者憎恨那种腐朽没落的制度,并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封建社会在中国经历了特别漫长的历史岁月。到了现代,在狂风暴雨般的人民革命的连续打击下,它的解体仍然是极其缓慢的;而且一面走向列亡,一面继续虐待、摧残、杀害各阶层的人们,包括封建阶级成员自身。所以,以控诉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为主旨的《激流三部曲》,具有强烈的战斗意义,它曾激动了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巴金还有《复仇》、《光明》、《将军》等短篇小说集,从更多的方面,反映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如《还乡》写乡民们反对恶霸乡长的尖锐的斗争;它的姊妹篇《月夜》描写了这个恶霸杀死了参加农会的农民的惨象。《煤坑》通过一个初下窑的矿工的感受,描写了煤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有许多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知识分子的不同面貌,如《知识阶级》和《沉落》都是揭露某些大学教授的卑劣行径和虚伪的丑态的。《春雨》里则写了一个不满哥哥只求混饭吃而自己勇敢地走向革命的知识分子。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广泛的经历和知识,写过好些篇取材于外国社会生活的小说。《马赛底夜》描写了隐藏在资本主义豪华都市中的罪恶和荒淫。《马拉的死》取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神·鬼·人》短篇集中的几篇则写出了某些日本人的精神空虚的面貌。《将军》描写流落在中国的白俄贵族的沉沦。这些短篇一般都是摄取一个生活片断或就一两个人物的性格来写的,不只反映的生活面较长篇广阔,在构思和艺术表现的集中精炼上,也有它独特的成就。有些作品,如《狗》、《幽灵》等,主要采用象征的笔法,描绘现实生活中严酷的矛盾和斗争。这些短篇,处处都显示出作家对于人世间不幸和苦难的高度敏感,迷漫着由此而来的内心不安和痛苦,同时却又激荡着对于美好前景的憧憬和追求:它们都是巴金短篇小说共同的思想特色。这些作品,大多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个时期里,巴金还有《忆》、《短简》、《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等散文集,其中大部分是谈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可能是最喜欢跟读者谈论自己的作家了,而且总是那么亲切,那么坦率,从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欢乐和懊丧。这些散文清丽流畅,将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中回荡,事实随着情绪的急流展开,虚实相间,挥洒自如,写得很有魅力和光彩。    抗战期间巴金写了长篇小说《火》,共分三部。前两部描写抗战爆发后上海青年的抗日救亡活动,以及上海沦陷后由这些青年人组成的战地服务团所进行的各种抗战宣传和组织民众的工作情形,比较鲜明地刻划了其中一些成员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慨。第三部写于一九四三年,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情况给作者带来了阴随失望的情绪,因此它和前两部虽然在故事情节上尚有一些联系,但气氛和情调却显然不同,而且通过一个基督徒来宣扬“人类爱”,在思想上既有明显弱点,在艺术上也比较枯燥。    作者这种阴郁失望情绪也表现在他一九四四年以后所写的几部作品里。在长篇《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和短篇集《小人小事》中所写的故事,可以说都是生活在“寒夜”中的一些“小人小事”。这些作品的内容大致都是通过那些善良人物的不幸遭遇,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后果,表现了作者对那个社会的悲愤的控诉和抗议。作者在《第四病室》的《小引》中说:“我一个朋友刚刚害霍乱死去,这里的卫生局长(用我们家乡的土话解释,他倒是名符其实的‘卫生’局长了)还负责宣言并未发现霍乱。”他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怀有不可抑止的愤怒,不过在早期作品中较多见的作家主观热情的宣泄,已被对于社会生活的细致刻划所代替了:同样是对于旧世界的抨击,在表现手法上却有所不同。这些小说所写的都是些平淡而悲痛的故事,虽然气氛比较低沉,但并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对黑暗势力的揭露仍然相当有力。  在《〈沉落集〉序》中,巴金曾说他的作品都是在“愤慨的情绪下写成的”,而且自述:“态度是一贯,笔调是同样简单。没有含蓄,没有幽默,没有技巧,而且也没有宽容。这也许会被文豪之类视作浅薄、卑俗,但是在这里面却跳动着这个时代的青年的心。我承认我在积极方面还不曾把这个时代青年的热望完全表现出来,但是在消极方面我总算尽了我的力量:在剪刀和朱笔所允许的范围内,把他们所憎恨的阴影画出来了。”这段话大体上是可以概括他的作品的特色的。作者创作力量旺盛的时代是青年时期,他笔下的人物也大致都是青年,而他的作品的读者主要也是青年。在《家》的《后记》中,他说:“我始终记住:青年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事实上,巴金正是把自己的作品看作青年的赞歌的:他歌颂青春的美丽和成长,而诅咒那些与青春为敌的摧残生命的势力。这里显示了他创作的特点,也包含了他创作的弱点。青年知识分子热情勇敢,富有朝气,易于接受新思想,自然值得赞美;但这些小资产阶级的知识青年虽然渴望进步,而出身和教育所赋予他们的缺点也很多,作者未能站在更高的水平上来看待这种进步力量,引导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却往往站在同一水平来同情的原凉他们,这就不免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巴金的这种创作态度,和创作品风格特色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是青年人彼此间的热情的鼓舞和心灵的交流,所以它不需要含蓄或幽默,也没有余裕来从事艺术的雕镂;它需要的是单纯、热情、坦白、明朗,这样才能够沟通彼此间的感情,打动对方的心曲。加上巴金的语言流畅,就更容易使人很快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他们的悲哀和欢乐所吸引,而且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激动。贯串在他作品中的那种对旧制度强烈的憎恨和热情地鼓吹反抗和变革的精神,鼓动了许多青年读者的正义感和不满旧现实的激情,并引导他们走向反抗和革命的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就整体而言,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是以学生、青年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尽管如此,和其他许多作家比较起来,在与青年读者关系之密切、影响之广泛等方面,巴金的作品仍然获得特殊的成就。他一直是位深受青年喜爱的作家。    鲁迅曾经称赞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注:《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在旧中国的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写下四百多万字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同时,巴金还有大量的译作,其中包括屠格涅夫等人的文学名著。由他主编的《文学丛刊》,编选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内中不少是青年作家的处女作。他还编过《文学季刊》、《文季月刊》等刊物。所有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

内容概要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 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书籍目录

《激流》总序

附录
呈献给一个人(初版代序)
初版后记
五版题记
关于《家》(十版代序)
新版后记
重印后记

编辑推荐

  为巴金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现代的《红楼梦》。因为小说通过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终衰落,说明了历史的真理:罪恶的封建制度必然崩溃,民主革命必将到来。像觉慧这个高家少爷,由于民主思潮的影响,痛苦地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人青春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学忍气吞声的大哥,他要做自己的主人。他敢于对抗高太爷的旨意,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编刊物,写文章,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最终走出封建家庭,勇敢地奔赴光明的道路。《激流三部曲》写了近百个人物,其中有封建家长制的代表高老太爷,有不敢冒犯尊长,懦弱而善良的觉新,有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丫头鸣凤,有温顺驯良默默忍受痛苦的梅芬,有善良厚道的瑞珏,有荒淫秽无耻的冯乐山。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图书封面


 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9条)

  •     我是在20岁的时候拜读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家,春,秋,不知道被翻演过多少遍了。但是演变的戏剧总没有文字那种静悄悄的、可以让你默默感受的......
  •     “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原以为,《家》写的只是一个小家,读完才暗自佩服巴老先生,不,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青年,一个有着犀利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的愤青。巴金只用了一年内发生的事,就写出了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这个“家”,是五四前后无数封建资产家庭的一般代表,其中以主人翁“觉慧”为代表的是新时代激进的青年。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真真切切展现了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剧烈地动荡。巴金不是一个冷静的作者,在写作中他倾注了他的爱和恨,悲哀和渴望。倘若不是有过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时代背景,他的文字不会如此细腻,把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描写得如此逼真,性格如此分明,也把我感染成一个不冷静的读者,完全融入书中,爱我所爱,恨我所恨。我爱婢女鸣凤的善良,爱她对爱情的勇敢追求,爱她的宁死不嫁给大她四十岁的冯老太爷的刚烈,恨命运对她的不公,更痛惜她的投湖自尽。我爱琴代表的新一代觉醒的女性,我爱觉慧他们不顾一切办周报发出新时代青年呼吁的热忱,我钦佩觉慧抛弃少爷身份一个人离家出走闯荡新天地的勇气。我同情、理解作为大哥的觉新的苦衷,却也同觉慧一样恨他哥哥对一切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我恨那些表面满口圣贤书实际生活作风糜烂的老爷们,我厌恶只知道整天打牌消磨时光勾心斗角无事生非的太太们,更恨那些为了虚荣的面子而固执于一句轻诺的嘴脸,纵然这样的诺言摧残了多少像梅和鸣凤一样年轻可爱的生命。但是,当我跳出这个“家”来,我深知,在旧社会封建枷锁的桎梏和新社会喷薄欲出的曙光交接的时代,在那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下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又是由各人的性格和思想认知所决定。《家》的结局——觉慧的毅然出走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永永远远向前流去的绿水载着他告别过去去往一个未知的大城市上海。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巴金。对于封建大家庭必然走到它亲手掘成的墓穴这一层,我不想多说。历史的东西就让它过去吧。诚然,这部作品在那个年代所带来的反响是巨大的。一部作品,我更注重它带给我的对生活的思考和精神力量。……(详见我的博文:信念——读巴金的《家》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dec57401010mqy.html ,欢迎指教、交流。)
  •     说出来可能所有人会笑话我,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深夜,我一丝睡意也无,看完巴金1931年写成的《家》,五次三番,泪流满面。五次三番。非常惭愧,做为文学普及作品《家》,我直至20岁才得以静下心来,从头至尾地读。13岁的夏天曾打算读这本书,被妈妈制止。彼时我正忙于做小小飞女,逃课,泡吧,抽烟,喝酒,纹身,割腕,夜游,斗殴,早恋,甚至计划离家出走,叛逆得一踏糊涂。当时妈妈不让我看《家》自有她的顾虑,可是很庆幸,如果当时怀着对“爱情三部曲”的好奇草草翻完这本书,我便永远地错过了它。回头看那时候的自己,幼稚,无知,头破血流,但从未后悔,亦永不引以为耻。自己的过往,有什么好羞耻。17岁的夏天在高中阅读课本里看见它,鸣凤投湖的选段,没有多大兴趣。窥一斑不足以视全豹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原因恐怕是年少懵懂,或者几乎谈不上有的人生阅历无法进入那样的生命体验。19岁的夏天看的是曹禺改编后的剧本。是的是的,曹禺的剧本写得那样纯熟,诱使我沉浸其中,完全忘记对第二天就要到来的阅读鉴赏考试的恐惧和对大量欠缺的读书笔记的担忧。他的笔下整个故事如此惊心动魄,可是很遗憾,并未让我感觉哀伤。然后卢敏这周三要讲曹禺的剧本,让我们去找巴金的小说来读。幸好是大三,若换做以往,给我大把大把的宽裕时间,我也不见得会去看。更何况这还是从大文处讨来的简陋的电子版本,用鼠标一页一页不厌其烦地往下翻,直看得两眼酸痛。然后落下泪来,我发誓,不是电脑屏幕刺激眼睛的缘故。那是巴金19岁前生活在成都的大家庭,我用四川话慢慢读完它,一改我这么多年的阅读习惯。我知道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正如巴金意识到他这第一部长篇小说有多少多少致命的缺陷。可我还是那样没有由来地伤心到不行,正如巴金多年后清楚地凝视着那些硬伤却再不愿轻易更改。有谁能告诉我原因呢,我没有生长在那样的家庭,从未遭受过戕害,不冤,也不苦。是什么,让我泪流满面。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在旧的体制里生活,却时时接触新的思想。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下会激发青年们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觉慧一个觉得自己和旧制度格格不入的新青年,目睹了梅的死亡,自己心爱的姑娘在最后一刻选择向冷寂的湖水寻求寄托,在大哥觉新的一味忍让下大嫂死于非命……这么多的牺牲让他迷茫挣扎,内心的孤苦无依,在深宅大院中难觅知音。
      办报,传播新的思想,让他接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也促使他最终投向更辽阔的天地——上海。
      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是符合读者的思路的,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在旧的条条框框面前必然会有人站出来第一个走向新的事物。
      在高宅里面对同样的境地不同的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选择屈服的最后只能在遗憾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没有价值的牺牲品。选择妥协的只能日日活在内心的苦难中,在痛苦的边缘轮回,找不到出口,只因背负的东西太多、太沉。选择反抗的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最后的喜悦,但至少迈出了艰难而重要的一步,我们愿意相信他是成功的……
      现如今的社会何尝不是一个大的牢笼,体制的不完善日益呈现,矛盾越来越激烈,有采取极端手段的,有默默承受的,有悄悄成功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行动,我曾一度觉得自己渺小的可怕,年轻的我无知无畏,天马行空的想象自己走出校园后该怎样怎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论明天,可我无法预知两年后走入社会我要怎样为我的选择行动,祝福现在努力的自己,为了变成明天更美好的我!
  •     可能又两种都同时存在,说到底,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著作,悲喜都有限,现实才是最残酷的。
  •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这里表现的很出色,民国版的红楼梦,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晏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     一个“家”的兴盛与衰亡,这是一个时代之间更替的必然结果。
  •      “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这次重读我五六年前写成的小说,我简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想笑,我又想哭,我有悲愤,我也有喜悦。” 这是作者真实写出封建时代青春真实的生活,有两个人物也都是真实的。而我读它是因为他的名字《家》,因为我想看看别人的家庭生活,了解原本家的样子。虽然年代不同不符合,却也让我更爱我的家人。这就是最大收获。 青春的不羁、勇敢,是很珍贵迷人的,尤其是越渐长,会怀念热爱当初鲁莽、敢爱敢恨的自己,却也不敢重来一遍。 作者也把自己带入到觉慧这个角色,也把这个角色写得比自己更开放更热烈。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到角色里,甚至角色里更清苦更孤独,更鼓励人。 不敢想象如果我身处那样的年代会是怎么的一个境遇,也不想去想象,这书让人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不愧编进教材的书。
  •     记得老爸一直不是很看得上巴金,上高中的时候课本上也学过,就找来看了看,只能说还可以吧,没有什么深刻的映像
  •     终于磕磕绊绊看完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忍不住用四川话默念的对白。我想起了新都桂湖,大户人家有湖有林。看完越发让人痛恨愚蠢的封建礼教。没有那些悲凉的牺牲者,没有无畏的进步者,就没有我们女性的今天。我们还会像物品一样没有尊严可言,被禁锢着。
  •     喜欢巴金
  •     理论上好不好我不懂,但是我坚持认为能打动人就是好文学。
  •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     有些事,经历过才知道,暖
  •     竟觉得自己也像觉新一样 抱怨自己无能为力…
  •       
       从老舍的《四世同堂》读到巴金的《家》,如同从涓涓流淌的小溪来到荆棘丛生的森林,让人从心底里喷发出一种想要打破什么的冲动——巴金笔下生活的激流咆哮着汹涌着奔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轻易地打动了我们。
       初读《家》的时候,说实话,那时我并不喜欢这部被传为经典的著作;而即使是现在看来,我也还是不太欣赏小说开篇的一些叙述——如在觉民、觉慧和琴首次讨论关于反抗与斗争的话题时,以及觉民向觉慧坦承自己对琴的感情时。巴金先生对这些情节的描述似乎有些许突兀,常常让我有种看戏的感觉。——我一直认为,好的小说应是写得真切自然,再诡怪的情节也能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似乎自己就是书中的许多角色之一;而不得不说,巴金在某些情节的处理上还不甚流畅,使我看着看着就“出戏”成为一个冷漠而嘲讽的旁观者。
       但读到后面,这部小说的魅力便开始展现出来了。
       贯穿小说全篇的,不仅仅是吃人的礼教和黑暗地制度,更出彩的是浓郁的绵绵情意。不管是觉慧和鸣凤之间的懵懂爱恋,还是觉民与琴之间的相知相伴,或是觉新、瑞珏和梅之间的痴缠苦恋……每一段感情都真挚地让人动容。温暖的情谊与冷漠的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却又水乳交融,也正是这样强烈的爱,在被打碎后变成了更强烈的恨,将那旧社会的腐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这本书里,我并不能说巴金对人性有多深刻的见解,但至少他是清醒的。爱是强大的推动力,但它并非战无不胜,它也会在一时的怯懦和外界的压力下低头,会在犹疑中渐渐流失、消融——觉慧对鸣凤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他欣赏她、怜惜她,却还是抵不过几千年来门第观念的羁绊。虽然他嘴上说着不在乎,也曾许给她多少个美好的未来,但当现实困境无情地压下来,他也并没有能力去很好地保护她。相反,他躲在梦想的背后,任她走向无数凄苦女子曾经走过的不归路。而即使没有那场劫难,他或许也终会为了那令人热血沸腾的梦想而将她遗弃在记忆的角落。——这样的觉慧未免让人有些失望乃至愤怒,但细细想来,或许这才是生活最真切的样子。贵公子与贫家丫鬟终成眷属,这是童话故事,却不属于现实。巴金先生只是诚实地选择了最有可能的结局,也正通过这样的悲剧将故事推向高潮。
       如果说《四世同堂》是暮色初降,昏暗沉闷中还有融融暖意;那么《家》便是清冷月夜,一切都是冰冷而寂寥的,只有远处微弱的灯火若隐若现地闪烁着。鸣凤与瑞珏的死将这暗夜的寒意推向了极致,而觉慧的出走则如同点燃了一支火柴,让人期待着会有一场熊熊烈火来焚毁这夜的枷锁。
      
  •     家即社会,一个家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数的鸣凤,无数的觉慧.....一个大家族的兴衰.....
  •     一方面,小说描写了高家四代人的生活,并将他们设置为新旧两大阵营。一边是以高老太爷、冯乐山、高克明、周伯涛以及高克安、高克定为代表的老一辈统治者,他们专横颟顸,虚伪顽固,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化身以及小说中所有不幸的制造者,而以高觉民、高觉慧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则以叛逆者的形象构成与父(祖)辈的尖锐对立。
  •     时代 悲剧 。。。心酸。。。
  •     好一般
  •       男女平等
      就是放到现在,这个也很难
      生活中,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呀!金钱,权利,制度规制着这个世界,自己的能力再强也不一定可以得到施展的机会。
      委曲求全,像老大那样?
      挣脱枷锁,像老三?
  •     可能是课本里经常提到的,所以看完以后没什么感觉。很能理解觉新作为封建礼教的牺牲者,觉慧作为新时代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造就了他们,家是束缚,亦是港湾!
  •       不知是不是该说惭愧,最近才读完。
      之所以想起来去读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上现代文学史的课,但是听课过程中,总是有困惑,因为课本中所提到的大部分作品我是没有读过的,所以只听大概的情节讲述很难体会其中的感情,再加上我们的时代与那时相差甚远,体会作品更是困难,于是就想去读读作品再来体会教材的解读。另一方面,自己对于文学的态度是,应该有比较宏观的眼光,相对比较有价值的作品本就应该尽量去读。而就自己过去的这20年的生命来说,阅读量自然是不够的,但好在自己没有丧失追求美好的精神,同时形成了一种自己满意的价值观,而这对于自己对作品的解读是很重要的。
      于是下决心去“补课”,去尽量多读作品,就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自是应该把主要作品都读一遍,那天去图书馆本来是找丁玲的书,恰好也看到了《家》,就一并借了回来。《家》的名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然是不陌生的,但对于其内容,只有读过才会有直观的感受。
      我读过以后,总体的感觉是“压抑”,全书自然不自然的散发出压抑的感觉,这不仅是作者主观上想营造的一种压抑气氛,我感到作者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是压抑的,所以,作者在写到很多细节的时候,他主观的想法似乎也是在压抑中的,我在读的过程中也时不时的忍不住在心里呐喊,她(他)为什么就不能表现的再果敢一点、激烈一点、洒脱一点?特别是有几个细节让我有点费解,一是觉慧在船上居然问淑贞:“你既然决不嫁人,那为什么又让五婶给你缠足?”他居然这么问,这是我目前还不理解的,不知作者是什么用意?或许作者塑造的觉慧是一个涉世不深,还不太会说话吧,因为这个问的语气明显带有诘责的感情在里面,但是在我看来,淑贞她被缠足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小孩子,她哪里有那么许多的考虑和觉悟,就算她在和你们谈话的时候她也并没有多少觉悟啊,她被缠足并不怪她啊,觉慧你这么问她,你不觉得你在刺激她么?果然,随后的叙述中,淑贞想到了她的委屈,可是包括琴在内,没有人理解她。但转念一想,这一切倒也并非不可理解,回想自己小的时候,有时看影视剧的时候看到类似情节,也会不由自己的在心里去问如淑贞这样的当事人,也很少想到当事人自己的苦衷和委屈。当然,作者后来也做过解释,他所塑造的觉慧本就是一个带着些许幼稚的人,这么想来可能也并非想不通。
      其实仔细想来,因为是先看的教科书对于《家》的解读,所以在读以前在自己心里已经把觉慧设定成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这对于阅读多少还是有影响的。
      所以后来觉慧在鸣凤死了后的表现,作者着墨也并不多,我由此觉得鸣凤在觉慧心中也并非那样地重要。
      总的说来,个人觉得《家》的人物塑造并不很成功,基本每个人物都很扁平化,不够立体,作为读者我很难感受他们的内心,有时也不理解他们的行为。
  •     很值得一看,50年前的中国
  •     这部书对初中时的我影响很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瑞钰真的是我最喜欢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悲哀,顾虑。
  •        读《家》这篇小说,我觉得它描写环境的语言不仅特别优美,而且还烘托了气氛。正如小说开头写道“风刮的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的四处飘落”,这句话不仅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雪很大,而且很好的暗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被封建主义麻木的人们。再如“几个行人在街上匆忙地走着:留了一些脚印在雪上,就默默的消失了。深深的脚迹疲倦地睡在那里,也不想动不动,直到新的脚印来压在它们身上,它们才发出一阵低微的叹息声,被压碎成了奇怪的形状,于是在这一白无际的长街上,不再有清清楚楚的脚印,在那里只有大的和小的黑洞。”这句话中,作者把人们比作洁白的雪,把封建专制、封建礼教比作路上的行人。形象深刻的描绘了被封建主义麻木的心态畸形的人们——只懂得默默承受,不懂得反抗。同时,作者也形象的指出了他们的命运。在小说的末尾觉慧离家时写道:眼前的幻境迷了他的眼睛,使他再没有时间去悲惜被他抛在后面的过去十八年的生活了。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这句话写出了觉慧离开家的兴奋,内心的沉重和压抑得到释放;他虽然离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但毕竟自己在这个家生活了十八年,家中有他的亲人,此时的他又带着悲伤。
      通过这篇小说,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封建主义的极大危害性。它不仅折磨人们的身体,还侵蚀人们的精神。但是,光明总会到来的。人们会得到解脱的。我们是新世纪的大学生,比起小说里的人物来,我们幸福多了。我们不用受封建主义的折磨,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们可以为自己选择,我们可以为自己负责,我们可以为自己活!正如巴金在《家》的后记中说道“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源泉。”不管你现在怎样,我们都要珍惜青春,珍惜现在。
      
  •     家里的书柜里偶然瞥见的,上学时只听过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正好没有书可读,拜读下!每天读上一个多小节,一个月读下来了……新思潮下,一个大家族的人间百态,鸣凤的殉情而死,珏玉的产后而亡,梅表姐的悲凉而终……都是对旧体制,旧思想的激烈控诉……也有除夕,元宵的人、情、景的细微描写,丝丝入味……最后,觉慧的出走预示着新的时代的开启!而觉慧对于鸣凤的爱,再遇到阻力时,缺少勇敢与担当,可能这也是后续觉慧毅然选择出走的原因吧……
  •        《家》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读了快一个星期,终于在这个周末的下午把它读完了,最喜欢的是巴金先生在新版后记里面写的这段话“《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的对待这本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至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当我读到结局觉慧乘着船去了未知的未来的时候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结局了,直到再翻一页看见了附录才确定我是真的读完了。《家》这本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很有画面感,我想这便是巴金先生擅于描写其中环境以及营造氛围的功劳吧。我对这本小说的两个场景印象很深,第一个是第十七章的初八那天晚上众人在花园里看烟花,巴金先生对于烟花以及周边环境的描写真的很精彩,让读者也感觉进入了那个花园和高家的众人们一起在那欣赏那般美妙的烟花一样,这一部分我最喜欢的一段描写是“歌声突然止了,接着就是一阵哄然的大笑声。笑声在空气中互相撞击,有的碎了,碎成了一丝一丝的,再也聚不拢来,就让新的起来,追着未碎的那一个,又马上把它也撞碎了。楼房里的人仿佛觉得笑声在黑暗中撞击、逃跑、追赶。”,这一段对笑声的描写让笑具体化了好像我们能够看得见摸的着一样,除了对于这一段描写的喜欢,这一章的情节也让我很喜欢,这个时刻不管是是谁都是那样的开心,他们平和的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节日而庆祝,平时各种感情的纠葛,社会制度的压迫,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刻他们都可以暂时的忘却只要置身到那一个美好的氛围中去就好,尽管忘却只是暂时的。第二个便是接龙灯的场景,当克明和仆人们用花炮去炸舞龙灯的人时,我感到惊骇,也许有点大惊小怪了因为那个时候貌似比这更过分的事还有很多,我是第一次知道那时候的接龙灯竟然有这种“娱乐项目”,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当时社会普遍的习俗,我跟觉慧一样感到了愤怒和觉得残忍,我不知道这样用花炮去炸舞龙灯的人有什么意义,和从这个行为中又能获得何种快乐,这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吧,琴的观点同样让我感到了无奈,她认为给钱了双方都有好处有什么不对的,后来觉慧对她的问题让她无法回答我想她肯定也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吧,但是那个社会和制度对众人的洗脑已经很深了,伤害人的人不会懂得被伤害的人的心情与感受,很多人都只是冷眼旁观着把这当成一种“娱乐”,所以这种“合理性”才让我觉得惊骇,感到了对当时“底层人”的悲哀,我想巴金先生所要批判的便是当时的这样一种社会与这样一种旧制度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严重性。
      
       除此之外对于这部小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人物,只是对每一个在那样的环境中牺牲的美丽又可爱的女子们感到痛惜,随着故事的发展在那样的家族里牺牲的女子越来越多,其中鸣凤的感情是我认为最纯洁最美好的,鸣凤跳湖的那一刻把我看哭了,所以当觉慧决定为了绅士的自尊与及自己的前途打算放弃这段感情的想法出现的那一刻我便有点讨厌觉慧了,说到这点还有他之前试探鸣凤时说要早点把鸣凤嫁出去那里我也为鸣凤感到不值,这种说法就是已经把鸣凤当成物品一样,在那个时代一个婢女又有什么发言权呢,所有的命运就像既定好的一样全数在自己的主人手中,主人的随便一个想法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虽然看到后来我对于觉慧的性格稍微有点理解了毕竟在那种社会下我不能对他要求太高了,但我还是为鸣凤的这段感情感到悲伤,甚至在觉慧的梦中他们也逃不了现实的魔爪,即使鸣凤跟觉慧处在了同样的地位他们也不一定会幸福,所以如果不去反抗那个阴郁的社会不去反抗那些可笑的旧制度他们是不可能抓住幸福的。
      
       幸而觉慧一直在做着尝试一直在反抗而且最终他离开了这个家,他乘船离去随着永远向前的绿水去了未知的未来。一个资产阶级封建家族的悲欢离合兴衰到没落,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拥有自己的幸福或者悲伤,这不是一部拥有跌宕起伏剧情的小说,它只是平淡的叙述着其中每一个人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最后我想巴金先生还是给了我们希望的,那绿水和未知的未来也许正和巴金先生的序中的那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相呼应了吧。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尽管觉慧幼稚冲动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他一直在努力的追寻着并试图抓住属于他的幸福,所以最后觉新的帮忙让我稍许有了感动,毕竟觉新的那个属于青春的心还是没有完全死绝的。
      
       对觉慧谈不上特别喜欢但是他的对于生活的态度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的,要自己去努力抓住幸福,不要沉溺在现实的泥潭中,希望自己也能跟他一样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影响最大的一部,以五四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庞大的人物关系网,以高家为中心,又涉及周围亲戚,而其中人物都各具特色,正是性格决定命运,不同性格的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而一个个他们所组成的家中,温情与冷漠并存。
       让我们从人物形象入手,看看在封建制度下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
       高家所有人的命运都窝在一个人的手中,他是这个大家族的领导,也是这个封建家庭的核心——高老太爷。高老太爷白手起家在努力的拼搏后终于创造了自己的家族事业,并实现了四世同堂的愿望,但这个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家族内部的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痛苦和哀愁。觉新与梅的有缘无分,鸣凤的跳河自尽等等悲剧的形成都离不开高老太爷的专横与冷酷。对于觉民的婚事,高老太爷的言论“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我首要怎么样即使要怎么样。”鲜明反映出它的专制。在高公馆里高老太爷的话就是圣旨,无人敢反驳,无人敢顶撞。一直到克定在外面的小公馆寻欢作乐的事情被揭露后,高老太爷才逐渐意识到高家的衰落“他第一次感到失望,幻灭,黑暗。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做错了。”自己费尽心思的创造的四世同堂的梦,用尽独断的手腕来维持这个大家庭的秩序,但最后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他已经意识到这个家庭在走下坡路,但一切对于他来说是如此的力不从心,他已无力挽回,大家都在欺骗他,敷衍他,虽说是一家人,但却走在不同的路上并且越走越远,正如书中所说“他做了多年四世同堂的好梦,可是当梦境实现了以后他现在得到的却是一个何等空虚的感觉!”最终在高老太爷生命走向结束时改变了对后辈的态度,不在对决民逼婚。高老太爷就是封建制度的代表,而在他主宰下的高公馆的兴衰正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前景。
       再看高家三兄弟,从觉新,觉民到觉慧,他们的思想是逐渐趋于激进的。
       觉新作为高家的长子长孙它的责任是很巨大的,虽书中多次提到他的作揖主义,它的无抵抗主义,以及弟弟嘴里愤怒的埋怨“你真是个懦夫”。作为封建家庭的长子长孙,他是一个双重性格的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要维护封建家庭的秩序,一方面又接受了新思想新道德,他在新旧交替的年代努力挣扎,在矛盾中做着选择题。他的性格中有懦弱的一面。毫无反抗的接受了与珏的婚姻,又毫无反抗的接受了将珏送到城外生产的要求,最终造成珏难产而死的悲剧。在觉新的婚事上他软弱的态度,正如书中所言“从前做过傀儡的人如今又来使别人做傀儡了。”但我认为,觉新并不是懦夫,而是他在这个家庭中的身份赋予了他作为长子长孙所应尽的责任,但这正是中国封建宗法制所带来的悲哀,并不能说责任尽在于他。他从父亲的肩头接过了担子,把辅助弟妹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他愿意为他们牺牲一切,他为了满足一切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结果却不能带给他和平与安宁。作为长兄的他还不得不忍受弟弟们的抱怨,觉新是一个悲剧英雄,他的出身是他无法选择的,而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他必须承担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梅的抑郁而死,珏的难产致死,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也是受害者,牺牲了它的挚爱,它的相濡以沫的伴侣,他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觉民觉慧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哥哥,在长辈施压过来时有他顶着在弟弟有困难时有他护着,家庭的责任也有他扛着。正是有他这样的哥哥在前面遮风挡雨,他的弟弟们才能无所顾忌的做他们想做的事。他就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牺牲了他的青春,牺牲了他的幸福。
       觉民可以说是三兄弟中最幸福的了。他是第一个反抗老太爷命令的人,并且最终获得寻找幸福的权利。觉民身上有种反抗意识却没有觉慧那么激进,他敢于高呼“我是青年,我不是几人,我不是愚人,我要把自己的幸福争过来。”在面对问题时,他有着哥哥的沉稳,同时也有着弟弟的反抗意识,但他还是在这个家中,没有像觉慧一样离开这个没落的家,但他却拥有其他两兄弟所没有的心爱的人的陪伴。
       觉慧可以说是这篇小说性格最激进的,作为三弟,它拥有最多自由,不用承担觉新所担负的压力,他自然也无法体会觉新的痛苦。但是思想最为激进的他在鸣凤的事情上也是没有座位的,他对鸣凤的爱意没有鸣凤对他来的坚定,在得知鸣凤的婚讯时,他还有想过放弃鸣凤,但觉没想到鸣凤如此坚贞竟选择赴死,也正是从鸣凤的死他开始真真的觉醒,开始翻开这个家族把人不当人看的丑陋一面。帮二哥反抗老太爷的命令,并在巫师捉鬼的事情上痛骂家中长辈,我们可以看出觉慧的气魄。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是觉慧的鲜明性格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一性格特征,他最终像飞出笼中的鸟,走出了这个死气沉沉的家。
       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生,有反抗有无奈有温情有冷漠,一部《家》说尽作为渺小的个体在大历史背景下的无奈。
      
  •     觉得这书太过激进!
  •     很青年的一本书,满满那个年代的年代感,压抑与激愤并存。
  •     我认为没有老舍写得好
  •     民国愤青?
  •        巴金的《家》拖拖拉拉读了几个月,一直提不起兴趣。百年前旧社会里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大户人家往事,或许已经在电视、电影甚至别的读物里“领教”过太多。相比之前认识的那些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烂熟于心的故事,《家》平平淡淡的印象非常白开水,没有大悲大喜的真情,没有声泪俱下的动情,更没有呜呼哀哉的深情。所以自始至终都不够过瘾!
      
       某天无意中看到董桥的《爱晚居》,雅致戚戚的故事漫不经心般拽着我的情绪跳进湖底,一番暗自感伤的发酵后,“啪”一声浮出水面的居然是《家》?董桥怎会让我想到巴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站在同一片舞台阴影里,上演着同一场“历史”。
      
       梅表姐,四川人。杏表姐,南洋人。都出生于封建传统观念制度戒备深严的大家庭里,都接受过新式学堂的教育,都感染过进步思想的熏陶,但两人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上天赐予人们无法改变的出生,但并不决定命运的走向,命运只取决于态度和环境。比如说,态度鼓舞着杏表姐昂首挺胸踏上天堂的阶梯。又比如说,环境默许着梅表姐步履蹒跚迈进地狱的大门。
      
       梅表姐是这样一个人。印象中总穿着一件玄青缎子的棉背心,怀揣中国传统女性温顺善良的质朴品格,但毫不例外也忍受着千百年来冷酷无情旧制度对女性的折磨。一生唯命是从、逆来顺受,不敢表达更不曾体会过爱恨滋味。为遵守封建家长联姻结亲的意愿,甘心一声不吭放弃人生幸福远嫁他方。丈夫病逝后受尽公婆虐待仍一声不吭,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娘家,面对亲友不怀好意的闲言嘲讽依旧一声不吭。曾经相爱的表哥觉新已是妻儿满堂,她虽难过心伤、羡慕异常,但她唯一能做且敢做的也只有一声不吭编制着那些与觉新有关的过往美好回忆,无可奈何静静等候着自己早已心知肚明的人生惨淡未来......
      
       杏表姐是这样一个人。朦胧似月的清秀面容,烟雨中露出的甜甜酒窝,长发草草编成一股粗粗的麻花辫子。年轻时卷走家里的美钞和穷书生私奔,母亲一气之下吞毒自尽,父亲心脏犯病半年后过世。多年后再度相见时她淡然聊起自己不满周岁过世的孩子以及被其他女人拐跑的丈夫,不伤心也不难过。之后她成为异常优秀的外语老师和英文翻译,并立下“绝处逢生,从此绝缘”的誓言甘愿孤苦走过一生。再后来她结识美国通讯社特派员,之前的誓言也被自己轻描淡写一笔勾销,她再次获得婚姻并憧憬期待着人生美好未来......
      
       梅表姐的人生“一声不吭”被得到或被剥夺,杏表姐的人生则“我想我做”去得到或去剥夺。前者为主动成全他人的而一生被动牺牲自己,后者却为主动成全自己而一生被动牺牲他人。
      
       能说梅表姐软弱无力?已是自知翻身乏力命运已定的梅表姐,用自己含蓄的反抗默默支持琴表妹和高家表弟觉民一定要坚韧相爱不能重蹈覆辙。她是时代的弱者,但她是生命的弱者吗?
      
       能说杏表姐残忍无情?为追逐自己“只开花、不结果”的文艺爱情逼死父母二老,心中依旧纹丝不动。却能为文革中仅是书信文字之交的大陆恩师悬梁自尽而哭泣愤怒到著文反抗。她是时代的强者,但她是生命的强者吗?
      
       生亦反抗,死亦反抗,梅表姐以死落幕来点燃反抗,杏表姐用活着来延续反抗星火。
      
       巴金说自己是这样的人。“像个并不高明的医生开的诊断书,看到了旧社会的一些毛病,却开不出治病的药方”。表面上,直来直往缺乏冷静思考,横冲直撞没有理智的约束,像其他觉醒向上的年轻人一样敢揭露旧的、敢批判坏的。但内心里,因为牵扯进家庭、牵连着亲人,不得不顾虑重重,无能为力去推翻陈腐溃烂的核心。说他是“刀子嘴,豆腐心”一点没错。
      
       我想,董桥会是这样的人。清风细雨、趣味幽默、亦雅亦俗讲完一个故事,看似简单平常,背地里却早已风起云涌,狠狠打下一剂重药。“一段身心愉悦的体验旅程之后,病人便神奇获得痊愈,甚至不知自己所患何病就康复如初”。说他“豆腐嘴,刀子心”也未尝不可。
      
       贬了巴金,褒了董桥?非也!27岁的巴金写出《家》的时候是三十年代的“乱世”,已过而立的董桥完成《爱晚居》是在七十年代“盛世”下的台湾。命运被态度和环境决定,相反,处在不同环境下的两人对同一问题所持态度显然也大相径庭,无关乎观点新旧正误。世事造人,造化弄人。
      
       梅表姐的时代凛冽萧萧,杏表姐的时代温暖熠熠。寒风中梅花渐渐凋零,迈出下一步,满枝杏花争相绽放妆点满园春光。人们知道,冬天便再也不会到来!
  •        大三了才将这本书看完,以前就或多或少的看过一些,但终究半途而废,这一次,我首先为自己喝彩!
       “家”,现在说来是一个很温暖很依恋的地方,而过去不一样,在巴金爷爷笔下的家,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那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禁锢人的牢笼,里面藏着封建、自私、等级制度、男尊女卑等等不一而足。正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框架里面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被束缚,被摧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它们的大哥,觉新,满腹才华却不得不在现实下低头,抛弃了钟爱的事业,甚至女人梅,只为了博得这一个大家庭的欢心。幸运的是,他后来的妻子瑞钰也是那么爱他,是为了补偿他的遗憾么?那么后来因为封建迷信,瑞钰临产还被追到荒郊野外,后因难产而死,难道又是对他懦弱的惩罚?
       最终,这个“家”只有一人脱离了,觉慧,他去上海寻找梦想了,跟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新青年追逐新的希望,是祖国的希望。只有青年,勇敢的青年敢这么做,他们学习新东西,追逐新的制度,讲究男女平等。也许过后的五四我会想起他,也会想起这么一本书,也包括被这个家害死的一个个年轻的、鲜活的,但是没有挣扎过的男男女女。
  •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也是让我 觉得心痛和无奈。书中的主人公,被封建社会这人吃人的制度和思想禁锢了,不仅生活受到很大的束缚,精神上的创伤也无比的大,假如,他能不顾这封建的制度,他的路肯定不一样,他的生活肯定会更美好。只是他不敢对着这封建制度开刀。让我想起,我们这些人在现代社会还是有雷同的现象,不敢向权威挑战,没有自己的个性,我本人不就是鲜活的列子吗?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冥想自己的行为吧。
  •     大家庭就是一个谜
  •       起初读完了,心里想了很多。看了这个的电影,但始终无法想象当时故事里的场景。后来就疑问,为什么里面的人死的那么容易,梅和瑞钰死的太。。。觉慧为什么没有坚持找鸣凤?太多疑问了,其实是自寻烦恼,那个社会这代人没有可能经历了。虽然我在成都,但也不可能想象那个时代的模样
  •       因为这次看得较为匆忙,且写作时间也有限,所以就仅仅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觉新三兄弟、梅芬、瑞珏、鸣凤、琴,故事围绕着这几个主人公展开。
      故事讲述了这些封建大家庭中的青年们的恋爱故事,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腐败:可畏的人言压力、严格的家长制度、自私的利益观、冷酷、健忘的人情。同时也展现了新文化渗透下,青年们在新旧文化之间的犹豫抉择和迷惘苦闷;旧文化灌输下的善良人的精神痛苦以及下层百姓的苦难。
      书题为《家》,而书中也便贯穿着家的形象。文章一开头便有:“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这里,家在一派凄冷的风雪的背景的烘托下,显得很是温暖,真正像是人们的精神、身体的寄托所。然而这场风雪就已经为悲剧买下了伏笔,对家越是信赖、越是期待,在之后为它所伤害时,就越是痛苦。在严寒黑暗的社会环境中,这个人们最后所能依靠的对象也冷冷地拔出了它的杀人刀,人们只能无立锥之地而像蓬草一样漂泊。这是家,又是无家可归的代名词;这是家,又是一个杀人于无形之间魔窟。
      这个温暖的家第一次向人们正式揭开面纱,是在觉新的经历中。“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为了地位和钱财,人们把亲情抛下,勾心斗角,彼此暗自仇恨;家庭的富足又使他们无所事事甚至精神腐化。而为了维系各自的地位,则狡猾地隐瞒了真理,而让旧的家长等级制度蔓延下去。然而这种旧制度在维系个人地位的同时,则让他们没有竞争对手,因而不思进取,家庭也就在这种把精力都用在相互欺骗和彼此阻挡的氛围中渐渐败落。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让步、愿意走出去,不去中伤他人,而去鼓励彼此的事业。这不仅仅是因为人性的贪婪,还因为志向的短浅——因为思想的禁锢。试想,这个大家庭中,谁缺少物质基础去办一些有意义的事呢?物质上是不匮乏的。所以只能从精神上找原因。是因为无知。所以觉慧认为这个家是一个“狭的笼”。它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进步。在高家,人是傀儡,而人正是因为有了傀儡的本性,才充当了傀儡的。即,没有思想。高老太爷就是最好的代表。他一直极力反对子孙的婚姻自主,然而他又是家庭的创业者,并非好吃懒做的白食者,他希望自己的家庭得到荣光,希望子子孙孙无穷匮。但是他畏惧新思想,并因此对其毫不接触。所以他没有发现能真正维系自己的家庭的方法,只能笃信老路、沿着老路走,相信那种父权和夫权的效果。但是事与愿违,直到他发现了四儿子和五儿子的劣迹,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个百足之虫的未僵之死、预见到了这个辉煌家庭的灭亡。旧制度在他的心上作了重创,他对于旧制度的迷信因而也在重病的几日幻灭。在临死的几天,他真正成为了有知者,他发现了新思想、新制度的优越性。所以他对觉慧的反叛有了同情和理解,不再生气。“我现在有些明白”他的祖父带着笑容说了这话。一是说自己从病中清醒,一方面也在说自己一生的糊涂。他甚至坚定地对觉慧所坚持的新思想表以赞同了。所以他在瞑目前一定要把“扬名显亲”这个任务交给觉民和觉慧。
      而以琴和觉民为代表的敢于为爱情而斗争者看似进步,却又缺乏实践上的知识。他们知识以亲人的爱为筹码来去抗争的。这种爱其实是相当浅薄的。所以二人的行动与其说是抗争,不如说是赌。明白的很,这个封建家庭是没有爱的,只有冷酷和健忘。如果不是老太爷的突然悔悟,他们这样的斗争是无法成功的。只要断了经济的、地位的供应,这位少爷和那位小姐就没有任何谈情说爱的浪漫的资本了。二人的自私和实践上的无知也不止在此。比如烧龙灯那一节中,琴由于对下层人民生活困苦的无知,竟然对龙灯人的遭遇表现得出奇的冷漠。她以为用钱去买那些人的痛苦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当她这位小姐为自己不能入外专而痛苦以致流涕的时候,那些龙灯人为了关乎性命的生计而付出血肉的真正的痛楚和被钱踩在脚下的可怜的尊严。在他们哭喊着希望饶恕时,主人只是为了自己唾手可得的付出的订金不要浪费一分而不断折磨他们,并把他们的悲苦当作厌腻山珍之余的独特的极有滋味的消遣。而她竟无知地以为穷人的尊严可以用金钱来比量。那么她的爱情、她的所谓为了自私目的的理想是圣洁的、不容侵犯的,而另外一个比她生活得更加卖力的人,只是因为出身的家庭与她不同,就连最起码为人的权利都没有了吗?觉民呢?也同样。看似新潮,每天阅读传达新思想的报刊,一到爱情面前,就忘了一切,沉湎于个人的儿女情长中,对社会什么积极的贡献都不做。这种无知,比高老太爷的无知更可怕。高的无知是有理想而无方法,他们的无知是有方法而无理想。高有他对于家庭的巨大责任意识,有付出的精神;而这两位,自私得正同古代的才子佳人并无二致。他们始终是不能摆脱家庭的,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自食其力。他们的抗争只是对家庭的一种爱的要挟,出卖了真正的尊严、碰巧地赌得了一段风流佳话。
      而觉新则是新与旧交替中产生的最为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相信甚至深信新思潮;另一方面,他又为名分观念和旧的责任意识所束缚。他比起别的人要开明,对弟弟们的斗争并没有明显的阻拦,甚至是对他们暗中帮助的。可是他又要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要努力保持这个家庭的和睦。他以为和平就是贡献。他采取退让和渐进的模式。亲身经历了母亲、父亲的接连死亡,并且亲自应下了父亲的嘱托,他从良心深处考量这个家庭。他虽知道家庭的黑暗和腐败,却不忍让它骤然崩塌。他的行为与其说是出于性格的懦弱,不如说是出于对家庭的深深的爱、是出于无私的责任感,这是中国人所言的真正的君子才有的责任感。他的无知在于认为长久的隐痛好于瞬时的剧痛。在于由于爱而难以割舍。
      而觉慧高于觉民之处,正在于他不是长房长孙,他不必为牺牲这个家庭的行为付过多的责任。同时他的经济等方面,又可以得到大哥的支持。所以他能够把家当成“敌人的大本营”。
      但是觉慧是高于觉民和琴许多的,他是激进的、有对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的人。他不片面地着眼于简单的个例,而是着眼于全社会。所以他在给寒风中的小乞丐塞了银元后,万分愧疚。因为自己的假人道主义。“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把社会的面目改变吗?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使那个小孩一生免掉冻饿吗?……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是觉慧的自责。由此就可以看出,觉慧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理智的认识,他明白简单的人道主义的同情根本无法改变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于是在文章最后,他选择了新的地方,作新的求索。只有提高自己的智慧,才能想出真正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而这在这个思想落后的地方是不能实现的。觉民和琴,却连起码的人道主义都没有。
      既然着眼于社会整体,就不能只顾及个人的儿女情长。文中有一大段都在描述觉慧的思想战斗:社会和鸣凤的战斗。“他更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个少女的一对眼睛跟广大的世界比起来,却是太渺小了。他不能够单单为着那一对眼睛就放弃一切”,着眼于大、着眼于长远所引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社会在他脑中战胜了鸣凤。也只有首先拥有了社会责任感和勇于为社会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才能真正不懈地斗争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觉民在为爱情斗争时一再动摇了——他是没有精神支柱的,有的仅仅是暂时的爱欲。和琴的结合也未必会让他真正幸福。不懂得负起自己责任的人对家庭也只能不负责。最后很可能是以争吵结尾的。
      梅、瑞珏、淑贞和鸣凤都是对于封建礼教的信服者。她们不仅无力反抗,而且也不愿反抗。《列女传》一类的书籍已经彻底为她们洗了脑。人最可悲的就是在精神上的愚昧了。因为精神上的愚昧会让她们连死都不知为什么而死。她们的生活只是简单的固定的循环,是无穷无尽的服从与忍耐。她们的内心深处是厌恶抵抗的,因为道学教育她们,抵抗是丑恶的。即使在觉慧们的影响下,她们发现了自身的悲哀,可是这种潜意识的厌恶却让她们不敢也不愿越雷池一步。最终只有自叹苦命,把一切都归结于天。鸣凤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她在现实生活中被等级所束缚,长年的被奴役、被欺凌之后,却是要作为物品被送走。颇有鸟尽弓藏的意味。而她在精神上也是被奴役了的。她对觉慧有恋慕之情,却认为自己一辈子服侍他一人就是莫大的幸运。她的投湖自尽,不能说不带有烈女的思想。她的死,一方面是对欺凌的恐惧,而另一方面则是对烈女形象的迷信。但即使被奴役,她也有自己纯真的本性——人的尊严。所以她为了脱离这一切苦难,同时也为了殉烈女之道,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写家,写的是家的冷酷和腐败,写的是家对人性的摧残,写的是新青年对封建势力的抗争,写的是爱家者对家的堕落的惋惜。但同时,家又不仅仅是封建势力的大本营,它更是一个傀儡的集结地。思想的腐败和无知,才最为可怕。真正对家的斗争不是处身其中的怨愤,而是打破大门、把新的空气放进来。由此也可推想到我们自身。我们要想摆脱生活中的不公平、不协调和一切混沌,必须真正地充实自己的大脑、摆脱虚心实腹的状态,真正向先进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培养高度的责任意识,从而成为一个不能做傀儡的人。并且因此而不会在临终作无谓的悲叹和悔恨了。觉慧冲破了家的牢笼,走了出去;我们也应当冲破狭隘的官本位、钱本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藩篱,真正走出去,获得真理。
      
      
  •      读第一遍的时候最欣赏喜欢的就是觉慧了,他那种直爽,勇敢的性格想必会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但回头再读第二遍的时候,便慢慢的觉得开始理解觉新了,理解他作为大哥家中长子的不易,在这种环境下他承受牺牲的太多了,不是他不反抗而是不能反抗,所以甘愿牺牲自己 顿时就觉得他伟大了。
  •     看的太透了不好。。。
  •     讲真,读下来相比于《雷雨》不够激荡;相比于《倾城之恋》不够风流;相比于同时代的《飘》不够宏大。总感觉有一种未成熟小青年小少女的怨气在里头。可能是我太浅薄,毕竟是名作,还是多读几遍。
  •     其实还蛮好看,当时比较喜欢老二。我一直是个中庸的人吧
  •     阶级性强
  •     小学的时候读,不懂。大学的时候读,枯燥,现在读起来还是不错的。
  •        一开始只是为了消遣,随手在亲戚家里翻到了这本书。只看了《激流》总序就马上就被吸引到了: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当时心绪异常低落,读到这一段文字如同醍醐灌顶。整个人都激昂上进起来!于是迫不及待的读起来,《家》。
       只读了几页就深深的赞叹起来,这本书写得太好!人物心理的描写如此之细腻,又如此契合实际,作者就如同真是他笔下的人物一般,心理描写如此的让人理解信服。更多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这些心理活动,就如同曾经也在我心中一般。可见纵然时光流逝,经典永不褪色!
       书中旧时代大家族的封建观念与新思潮的冲突是最为精彩的看点,整个《家》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展开的。主要描写了觉新,觉民,觉惠三兄弟的生活经历,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人物的故事。这三兄弟不妨看作三类人:“投降派”,“中间派”,“反抗派”。觉新因为沉重的传统观念和责任感的束缚,一直违背内心的活着,他受了很多委屈,失去了很多心爱的事物,梅和妻瑞珏的死对于他是最沉重的打击,也许在未来他也会逐渐拥有反抗的力量;觉民比哥哥激烈,又比弟弟温和,他接受了新思想,受了哥哥悲剧的影响,他对自己的爱情追求更勇敢更反叛,而他的爱人琴也是接受了新思想的女性,琴的母亲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对女儿的爱与支持也给了这一对小情侣更多的力量,觉民和琴是幸福的,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大哥相比,相信他们会过得更幸福;觉惠充满了年轻人的反叛,性情也更加激烈,他不顾一切的离去,正是对这个吃人的封建理教的背叛和讽刺!
       有趣的是,书中描写到了他对琴怀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对小说而言简直是神来之笔。不写这个部分对书的主线情节毫无影响,然而写出来之后,觉惠的形象立即丰满立体起来,也使这本书《家》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这恰恰是巴金的高明之处。
       因着封建制度而牺牲的美好的生命,总是特别的让人伤感,一开始的鸣凤,悄无声息的投水而死;到后来的梅表姐,抑郁成疾,放弃治疗病死;再就是瑞珏,为着荒唐的原因被迫搬出城外生产,由于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不幸难产去世,最可叹的是,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觉新都不能陪在她身边,安慰她一句话,甚至不能为她的葬礼出一分力,这吃人的封建理教啊......
       这本书常常在不经意间催人泪下,引发人的深思。这就是经典!
  •         在小说的序《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巴金写道了樊宰底自传中的一句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句话让每个热血的青年都激动不已,为实现这样一个愿景,进步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挖掘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在不断的阅读之中,巴金说“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爱一起,把作家和人融合在一起。我认为作品的最高境界是二者的一致,是作家把心交给读者。”这样的作者是值得尊敬的,人们热爱文字,就是因为在文字中,作者放下了生活的的面具,开始审视自己。他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实的一切,记录在了文字里。在文字的世界里,人们回到了自然的状态,人们看到了平时掩藏起来的无奈,挣扎,和内心深处的抗争,希望。
        一个作者,如果爱他的读者,不会用文字去传达病态的精神,自私,怯弱虽是人的本性,但人生来不是做精神的奴隶的,人应是战斗的,向自己的病态精神宣战,向一切造成苦难的黑暗势力宣战。正如巴金说的“自从我执笔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我的敌人的攻击。我的敌人是什么?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它们都是我最大的敌人。我始终守住我的营垒,并没有做过妥协。”其实谁也不知道战斗之后的结果,战士的心中也有对未知的恐惧。但黑暗已经袭来,眼看就要吞没一切,哪里来得及思考未来。作者在序中写道“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在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他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为了将来,他写下了这个关于过去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一个旧式的大家庭成了畸形制度的缩影。晚上“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帐。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他们悔恨,悲泣,为了这一天的浪费,为了这一天的损失,为了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他们中间也有少数得意的人,可是他们已经满意的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温暖的被窝里哭泣自己的命运。无论是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两个不同的面目,为着两种不同的人存在。”每个人出生了,就只是呈现了一个事实的问题,他内心有两个自己,随着环境摇摆不定,他生来就是为了调和内心的矛盾,也为了调和这个世界的矛盾。我们希望平等,所以,战斗着,怀揣着平等的希望。
        当琴在《新青年》上看到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中的一句话,她激动不已,似乎看到了希望。那句话就是“我想最要紧的,我是一个人,同你一样的人,或者至少我要努力做一个人。我不能相信大多数人所说的。一切的事情都应该由我自己去想,由我自己努力去解决。”这里,一个女性的意识觉醒了,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有了斗争的勇气。她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并不是一生做男人的玩物,做家庭的牺牲品。战斗的号角拉响了,但战争的结果却还是个未知数。但即便失败,光荣的死去,也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觉新无疑是做了家族的牺牲品了,或许源于旧势力的强大,或许源于本性的软弱,可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的人,又怎么能有健康的精神。他牺牲了自己,牺牲了自己的爱人,“到了订婚的日子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他以为妥协会换来幸福,他祈求他人的同情。但黑暗是没有人性的,他感受不到人类的情感,人一退缩,他就趁虚而入,企图吞噬一切。
        觉慧是天真的,幼稚的,他爱憎分明,他不相信那些“作揖主义”的谎言。所以他要抗争。他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他的抗争是幼稚的,没有太多的理性。但正是因为他靠着自己的感性,清楚的感受到爱与恨,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所以他没有妥协。他没有像别人一样,靠着遗忘,靠着精神麻醉,忘记痛苦,装作对人们受到的压迫,苦难视而不见,以此使自己能够在畸形的环境下生活下去。他毫不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愤怒,即使是对琴,他也要说“真不愧是一位千金小姐,像你这样聪明的人也看不出来。你以为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吗?你以为只要出了钱就可以把别人的身体用花炮乱烧吗?这样看来,你的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他只是一个有感情的少年,凭着自己弱小的力量和不合理的一切斗争着。他不坐轿子,因为看见了奴役。在他那样的年纪他没办法理性的把一切都分析一遍,解构,建构。到底为什么造成了身边人的痛苦,他也不一定说的明白。但是,他又一颗鲜活的心,他相信自己信仰的。但我们还是会看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他一方面嘲笑着哥哥的懦弱,高喊要推翻这一切,内心掩藏不住自己的怒火。可是对于自己的爱人,他又是怎么做的呢?鸣凤的死是旧制度造成的,而在这里,觉慧何尝不是旧制度的一部分。他总想着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未来,他认为自己有着推翻旧制度的使命,抗争一切的使命,而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他做了跟哥哥一样的事。他只是不停埋怨制度,家庭,却忘记了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内心何尝不是想着男人应该去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爱情是可以舍弃的。他贪婪的享受着鸣凤的爱情,却从来没有告诉过她,自己可以为了未来舍弃她,他给了她希望,承诺,最后,当黑暗袭来的时候,他只是在心里想着“我们是不能在一起的”,然后看着她被黑暗吞噬。随后又流下了悔恨的泪。他高唱平等,但他并没有相信在这个爱情中,鸣凤和他是平等的。
        “许多人生下来只是为着早就自己的灭门,或者造就别人的灭亡。除了这个,他们就不能够做任何事情。在痛苦中挣扎,结果仍然不免灭亡,而且甚至于连累了别人。”人生有一个相同的起点和相同的终点,在此其间,正如卢梭所言我们“是自由的,却也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于是我们的使命就成了挣脱枷锁,追求自由。前一辈的人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这一辈不得不去承受其结果。我们这一代所做的事情也将是下一代需要承受的结果。这个共同体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对这一切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如果希望这一代,下一代有一个更好的环境,生活在一个更好的制度下,愤怒和呐喊之外还有很多事要做。
        
  •     当年的书评也找不到了,只记得泛黄的书页发出的腐朽味。
  •     这后面写的些什么东西....
  •     鸣凤寄托了我太多的感情,从怜爱到疼惜到愤怒:你的三少爷,和其他所有压迫你的人,本质无二。
  •     巴金的才气和志气算是领略到了。不过他把家族矛盾和腐化思想写的那么让人咬牙切齿,到底是希望青年人怎样去斗争和去宽恕?我想那个年龄的他也不知道吧。
  •     没什么好说的,带有比较强的偏见色彩的文学作品
  •       一个正在走向崩溃的旧家族的悲欢离合史,其实《家》就是当时封建社会下的一个产物,亦可说是时代背景的充分反映,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小型社会。
      《家》中主要有三大主人公觉新、觉民、觉慧,其次还有梅、琴、瑞珏、鸣凤高老爷、陈姨太、克安、克定、克明、周氏……觉新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被封建思想完完全全所摧残,没能和心爱的梅在一起最后娶了瑞珏,而到底这两个女人也因为他的懦弱无能而死去。觉民觉慧两兄弟是新思想的代表,是新时代的产物。觉民不要重蹈大哥的覆辙,决定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捍卫他和琴的爱情。觉慧最终不能忍受家族的压迫、人性的冷漠,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鸣凤投湖自尽)选择到更广阔的的天地去寻找自己的理想……
      巴金的《家》许多人都以为是依他自己的家族为模板来创作的……其实与其说巴金是在写自己的家族,更不如说巴金是想通过这个封建家庭来向大家展示时代背景下的被封建思想所奴役所残害的小型社会!
  •       不知是我文学素养太低,还是个人口味不同,每提及巴金、茅盾、老舍之类的老夫子赶忙退避三舍,那如太平间般的压抑与窒息——至少,我是不愿去触碰的。
      
      《家》是我第一次接触巴金的作品,掩卷深思,真想咆哮一句——被逼的感觉真痛苦!看书嘛,本该是优哉游哉乐似神仙的享受,却被告知还得写上八百字读后感,非得让人把自感味同嚼蜡的东西形容地油盐有味。没有感想?你憋也得憋出来! C哥一语道破天机:“读后感个嘛,看点故事梗概便开写,无非就是封建主义如何如何不好,新青年如何如何勇敢,从这之中又悟出了今天社会多么美好多么和谐,我们要记住历史珍惜生活。”
      
      年轻人两情相悦,老一辈从中作梗。孔雀东南风、陆游的凤头钗、巴金的家都是清一色的套路,只是题材不同文笔差异而已。错错错,都是封建主义的错?怕不见得吧!在社会主义中它连衣裳都没换,继续着它的游戏:婆媳关系、门当户对、八字相冲、由父母不同意而被迫的分手、由年龄大了该成家了而糊涂的结婚,还少吗?
      
      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批判着当年的封建赞扬着今天的生活,老师看着昨日的八股文今日的经典范文开心的笑了。把责任全部推给封建,然后,看啊,生活多么美好一片其乐融融。笑话!天大的笑话!这吃人的制度几千年就没变过!因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的脊梁——学生和老师,都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在试卷上写着学习XX精神,在广播里振臂一呼发扬XX精神。我们要新课改!请看看现在的选修课。我们要自由恋爱!再看看廉价爱情的到处泛滥。我们要公平!又有几个人有关系却傻到不走后门的?
      
      每个人都指责制度,每个人又不敢身先士卒。精神上的猛男,行动上的阳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美之名曰:“明哲保身”。
  •     感觉觉慧有点没大脑,觉新很可怜很可悲
  •        《家》,是二十多岁的巴金写的,二十多岁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哪怕有悲伤,有矛盾,甚至有悲剧,但我总在书里读到一种暗暗又明明的温暖,那是《家》的导演----幕后的上帝,二十多岁的巴金展现给我们的一个镶着金边的关于黑暗的图画,我总觉得一种向上的温暖,暖暖的照着心田。
  •     说得很有道理,从来不觉得一本好的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出来。觉新是为了责任,为了对弟妹,对妻子的爱而舍弃了前程,理想,这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爱。纵使他最后被磨平了棱角,也不应该简简单单就说他是懦弱的屈服者。
  •       最早接触《家》这本书,是一两年前在一个摘抄小组读到鸣凤投河的那一段,那样细致又细腻的描写,仿佛在读者眼前搭出了一个戏台子,又仿佛让读者钻进了鸣凤的内心。前段时间花了几个晚上,用睡觉前的功夫,读完了这本书,被激发出了许多的想法。
      
      《家》从体裁上讲是一本小说,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长篇叙事诗,如果非要说是小说,我只好把它当“范文”了,因为它简直可以当教科书用了。全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两组字,一是“的”,一是“反抗”。除了对话外,几乎每一句描写都有形容词(我几乎可以去掉“几乎”两个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熨帖,且绝不是漫无目的的,它们都像小学至高中语文课本里说的那样,烘托人物心理,铺垫文章走向。全篇不断表达和往读者脑子里灌输反抗的意识,不仅用那些被拼接在一起的被封建礼教坑害的人们的遭遇,而且反复用了“反抗”这两个活生生的字。
      
      因为这样的缘故,我总觉得,同样是20多岁初出茅庐、且时代背景相近的年轻作家,在讲故事方面巴金就没有张恨水那么驾轻就熟,如果说张恨水是成熟稳重却消极避世、思想老成的小说家,那巴金则是积极进取却好像有些满脑子漂浮着浪漫主义理想的诗人了。张恨水的故事读来亲近自然,让人觉得他讲述的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且他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生活本来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当然也有小部分有些艺术化),并不直截了当地歌颂什么或是批判什么,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巴金的小说目前我还只读过《家》,从这本小说看来,巴金先生讲故事并不十分高明,《家》中的人物在生活中也都有迹可循,但叙事整体感觉比较生硬,略显东拼西凑,且主观痕迹很深,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本来已经是一目了然了,还要不断用强烈的字眼提醒读者,把本可以就自然接受的东西强行灌输给读者,实在是多此一举。
      
      此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上,两位作家的态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我读的《春明外史》,《巴山夜雨》,《欢喜冤家》几部小说中,张恨水并没有明确地对此表态过,但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中华思想文化精髓与糟粕截然不同的态度。反观巴金先生的《家》中,基本可以说是对所有与旧社会挂钩的东西一棒子打死了。老先生创作《家》的时代,中国正处於一个自我否定的时期,那个时候的年青人有这样的态度,也不奇怪。只是我们现代的读者,在借着老先生的作品了解旧社会的中国之余,不免要带着思考去阅读。
      
      巴金先生对年青生命满腔的热诚和对封建旧社会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他,这句话作为我对《家》的读后感的总结吧。
      
      
  •       刚看了三分之一,很平淡地叙述着。作者的叙述很细致,有的场景的描写精细到每个角落都没有放过。觉新作为老大别无选择,只得顺从,这也是那个时代很多人的选择吧。有自己的无奈,但面对着整个社会的压力,也无可奈何。觉慧应是作者极力推崇的,敢于打破旧社会的桎梏,时时能看到作者接他之口对旧社会的控诉。接着读,待续。
  •     愚昧不仅存在于旧社会,如今社会的愚人不见得就少了;不抵抗只能遭受毁灭,毁灭身边的人,也包括自己。
  •       花了三天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
      作为一部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这部作品自然有着他被人们所爱的理由。
      这部作品描写了五四运动时期一个小城市中的一户旧贵族家庭,新旧思想的冲突显得最明显,只相隔了一代人,思想却相隔了几座山,一边是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迷信思想的卫道者们,一边是接受新思想踊跃参加新运动的青年们。
      作品里主要描写了觉新觉民觉慧三个青年瑞钰琴鸣凤三个女性。通过他们的经历描写了一代人里青年们的纠结。
      同样是封建家庭里成长的人,他们却走了不同的道路。
      觉新选择了退缩,他答应下家长定下的婚事,自己的心上人梅因此孤独而终,听从了长辈的封建思想,妻子瑞钰也痛苦死去,饱尝了一系列的后果才开始醒悟。
      觉民选择了争取,当家长安排婚事时,他坚决避免走觉新的老路,为了自己的幸福抗争到底,最后他成功了。他成功地捍卫了自己与生俱来的,追求幸福的权利。
      觉慧选择了背叛,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背叛这个迂腐不堪的旧家庭,这个旧家庭害死了自己的爱人,自己就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报复这旧家庭。
      而旧家庭中的人,丑态百出,坑害了一个又一个人。“礼教是吃人的”,一路上,礼教埋葬了无数人的青春。
      当迷信被科学击败的时候,那些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们的丑态形成了难以言语的,辛辣的讽刺!
  •     我认为大哥才是最悲哀的coward
  •     时代与人性
  •     应该两种都不是,现在的女性,既不会像梅表姐那样“懦弱”,也不会像杏表姐那样“无情”
  •     3.5 这才算知道了巴金的文风
  •     LS,哈哈哈哈,写了那么久现在想想,突然觉得不能把巴金和董桥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具有可比性
  •     高中时读的,当时没什么感觉只是被书里内容吸引。
  •     高中必读著作,老师上课有很仔细的教课,批判现实主义类型的,在当时能勇于写出这么一本书是多么伟大
  •       我刚接触这本书时就为觉民和觉慧两兄弟在讨论剧本的表演这一情节吸引,因为我没看过有关这个剧本的文字,并且我猜测也想知道二人在表演剧本时发生的故事。但是,看到最后,都没看到剧本的表演。发生在一个冬天,在过了一个冬天的新年里的故事就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思考了。
      
      阴冷的环境、漠然的背景再加上残酷的制度,整个故事所透露出来的黑暗气氛直渗入人的骨髓。我为这种气氛感到悲哀,也感到庆幸。
      
      历史是无辜的,因为它只是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渊源。鸣凤、梅、瑞钰、裹小脚的女孩(原谅我忘记了她的名字,这可能是我看书的一个缺点,总是记不住次要角色的姓名)、高老太爷的封建性格、封建家族的管理体制、封建奴仆的奴性······这些历史悲剧都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鸣凤在我看来应该是实现了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至少在这本书中写的是这样。这是一个历史的悲剧,因为在任何封建时代都有这种悲剧。我也想过他能和觉慧结婚,然后做个待人宽厚的主子。但是作为历史学人,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这种想法的荒谬。
      
      是等级制度和奴性心理在作祟,当然,觉慧的个人因素在鸣凤的悲剧中也占有很大比重。
      
      在封建观念中,奴仆作为主人的私有财产,主人对奴仆拥有所有权。鸣凤作为一个丫鬟,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伴侣,更不能与自己的主人结婚。在古代也有例外,这都是建立在男方强有力的基础上,女方在婚姻面前根本没有发言权。可惜的是,我们的觉慧还不太成熟,他对鸣凤的爱恋只是停留在初级的外在感觉上。假如觉慧放在自己理想上的心思匀出来一点放在鸣凤身上,鸣凤就有勇气在自己沉湖的那一夜敲开觉慧的房门。鸣凤内心的奴性在自己的见识阔张,在碰见觉慧后正在逐渐的瓦解,正在以一种蚕食的方式慢慢消失。可是,在她向周太太哭诉之后,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定。她之所以不敢向自己最信任的那个人去求助,那是因为她害怕。她害怕她不帮她。毕竟自己是一个丫鬟,谁知道觉慧是不是在拿自己开玩笑?
      
      鸣凤的悲剧绝不是单一的,梅和瑞钰的悲剧在某种方面具有同一性。因为这两人都是为人所困。一个是为活人,一个是为死人。梅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就现在来说表兄妹结婚是法律不允许的,但是我们讨论历史事件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那个时代,表兄妹结婚是允许的。虽然二人青梅竹马,但最终天人两隔。两方的父母都不懂孩子的心思,他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懂。我为什么要懂?我是家长,我说了算。正是这种独断蛮横的家长制,造成了二人各自的婚姻悲剧。
      
      瑞钰是一个暖色系悲剧人物。在《家》中,除了高老太爷和他的几个儿子之外,都是被时代所迫而沦为悲剧,他和他的几个儿子也是悲剧,但是在与新时代相碰撞时,旧时代注定要被淘汰,旧时代中沦为悲剧的人在新时代看来也是罪有应得。瑞钰被死人所累。归根到底是被封建迷信所累。被封建迷信杀死的人不只有她一个,高老太爷也算半个。封建迷信为他的死要付一半责任,为她的死负全部责任。但在瑞钰的死中又不全是封建迷信,还有一点封建宗法制的影子。
      
      在《家》中,高家年轻一辈一块夜游湖,裹小脚的女孩的一段内心独白读罢让人潸然泪下。是谁制造成这个悲剧?这个悲剧有两层含义:一是小脚,二是内心。小脚自不必说,为了取悦男人和便于被控制,女性在历史上沦为男人附庸。当这种思想代代相传时,女性的悲剧也就延续了。让我真正痛苦的是这个小女孩的思想。这个可怜的小脑瓜怎么有种想法?凄楚,成熟。这就应该是大家族的悲剧吧。在大家族中,为了财产家长们勾心斗角难知心,孩子们在懂事时就会被灌输各种关于仇恨,争光的思想,而没有人为他们的年幼想过。年幼的身体被大人的思想控制,自己只有在梦中幽会童年。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内心,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庸,特别是思想上的附庸。
      
      高老太爷也许是最不值得可怜的一个。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虽然被自己儿子气死,但也算是死在自己的家中,死的时候有家人陪伴,死后也有人为自己操办一场风光的婚礼。高老太爷操劳一生,置下可观家业,又有几个儿子能开枝散叶,看似家族要大兴。但谁曾想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败坏门分,自己的孙儿敢不听自己的话。假如老太爷泉下有知自己死后几个儿子闹分家产,估计会气的七窍还魂。
      
      悲剧发生在《家》的每一个人的身上。觉新的不抵抗,觉民与琴的感情曲折,剑云在高家的拘谨,许倩如的短发被人指指点点,替鸣凤嫁入大户做小妾的丫鬟······时代的缩影在此汇聚。
      
      但是正是由这些悲剧,才能看出本书的时代价值:批判封建主义,批判封建迷信,批判封建家长制;同时宣扬觉慧等新青年为了理想,为了时代,为了民族的反抗精神。
      
      中国的悲剧少有崇高之处,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在揭露社会黑暗时能最大地唤醒人们内心的愤懑。
      
      
  •     可能当时有些点让你觉得相似,我后来还专门把《爱晚居》看了一遍,然后开始想如果是我,我会是哪一种。
  •     封建礼制的牺牲品·····
  •        高尔基曾说:人是杂色的。
       我要分析的这两个人物都和这句话有关,先从觉慧是本书最激烈的反抗者讲起,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其实受到压抑和忍辱最多的觉新,但为什么确是觉慧先起来放抗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五四新思想,促使他意识的苏醒(这是反抗的哲学基础),人的意识分为自觉的和自发的,他是自觉的,即有意识的,而不是本能,他和贾宝玉是有区别的。
       ②具体生存情景的差异(心理学方面),即反抗随着排行的减少而增加,忍辱的程度随着排行的。这里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在农村里一般有三兄弟的,父母一般最喜欢的事最小那个,因为他小,所以需要照顾,自然受到的溺爱就多一点。其次是老大,因为他是最大的,要管着弟弟妹妹,所以有责任心,忍辱的能力也较之其他两个兄弟强一些,父母也会多少关注。最可怜的事第二个比上比不过能力和本事,比下比不过溺爱。因此,就是因为这种排行的差异,觉慧的反抗强一点,因为小时候受到的溺爱多了。
       ③恋爱的失败(情感原因),鸣凤投河自尽,但我觉得觉慧对鸣凤的并不是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怜悯,他觉得鸣凤长得那么好看但却是一个婢女,他同情她,他想拯救她,通过婚姻的方式提高提高鸣凤的身份,改变她的卑微的命运。所以,不是爱情。温莎公爵爱上一个寡妇,放弃江山和她在一起,这才是爱情。觉慧爱情的失败终于触发他离家出走。
       觉慧的反抗是有缺陷的,因为他走不出传统的阴影。但这并非他个人的局限,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的作为人的局限,很难逃脱。就像70年代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一边享用着西方带来的最好的物质生活,一边又喊出洋鬼子的东西都是不好的此类话。这就是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做为人的矛盾,也称为生活的辩证法或人的辩证法。
       觉新是小说中最成功的的悲剧人物。
       而所有的痛苦和不幸都是由于长放长孙的地位和作为受五四精神影响的新时代青年之间的矛盾。作为长房长孙,他要维持这个家族的繁荣,因而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者。但中国式一个共居式的生活方式,矛盾最多,最难处理。矛盾的来源一般都是利益,分得不清,不公平就难免有矛盾。觉新在这种环境面前显得非常得渺小和无力,这种无力感,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受过,或者换一种人生哲理的方式解释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觉新。要去改变命运,就要有本事和力量,可惜,觉新没有,他悲剧的主观原因是:软弱和健忘。一个善于忘记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的痛苦的人,谈何改变?如果从更深的以为来讲的话,是是因为觉新被封建思想毒害太深了,所以他之能做普罗米修斯,对弟弟妹妹有警醒作用。也正是因为他的处境让觉慧认清留在家族会有什么下场,才进一步促进了觉慧的离家出走。
       这部小说塑造觉新这个人物还是很成功的,就是发展太慢,显得有点啰嗦,《春》和《秋》更啰嗦就不必说了。王国维曾经说过,作家分两种,一种是“主观诗人”,另一种是“客观诗人”。主观诗人只写自己的内心,所以所塑造出来的人物一般都经不起推敲。客观诗人就冷静和理性一点,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就经得起推敲。我们看巴金先生的后记就知道,巴金先生说内心有太多的情感需要抒发,所以要写小说。巴金先生就属于主观的作家,写作的技巧有些陈旧,描写的人物给人的感觉不太真实,这都是因为太主观。
  •     不喜欢文笔,已经沦为睡前催眠读物,必着。
  •          每一次读巴金的作品,都感到身心振奋,像是被一种激情包围着,震撼着。每一次重读《家》,仿佛置身于爱恨交叠的大家庭中,与那些热血青年共同经受那个时代的冲刷,而其中,大哥觉新是我最钟爱的形象,总是给人以十分真切的心灵触动。看多了对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懦弱的屈服者”的批判,我却更多得从巴金的字里行间看出了觉新这一形象的可爱可敬之处。
         要全面的认识作品人物,离不开作者的亲生经历。我们知道,觉新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这是一个他付出爱最多的亲人。巴金带着对大哥的深切同情,试图在《家》中刻画出这一人物形象,进而揭露封建统治对人灵魂深处的戕害。他想用小说的形式警醒现实中的大哥,可是大哥竟然意外地自杀,这个无法磨灭的创伤无疑让巴金更进一步想要揭开封建思想给人精神的疮疤,也更增添了对大哥的同情与心痛。巴金曾说过:“《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巴金《家·后记》)由此可见,觉新是巴金笔下深深的爱所汇聚成的人物,作者对他的爱胜过了指责,而我们也应该读出觉新的另一面,他的进步与他的伟大。
         首先,我从不认为他是因循守旧的保守的封建大家庭的长子,青春时代的他,也曾有过幻梦有过理想,也曾是个敢于追求与奋斗的热血青年。然而后来父亲抓阄决定他的婚姻,破坏了他和梅的美好爱情;又让他早早进入商场粉碎了他上大学化学系的理想。这一切,觉新都“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然而没有怨言没有反抗,并不代表欣然接受。我相信他的内心里,那把燃烧着的青春的火把,始终没有灭过。后来当他完全扛下了那个封建大家庭的重担之后,内心的火焰似乎被一点一点熄灭,直到最后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可这些恰恰是因为他有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因此才会有内心激烈的斗争。不论是他如何对大家庭的不合理现象不做反抗,如何背离觉慧和觉明的反抗,他与那些真正的顽固势力绝不一样。他的内心并不麻木,他清醒地看着这一切。五四运动爆发后,“报纸上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这些刊物里面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这里足以看出,觉新在内心深处对待封建主义的想法还是与弟弟们一样的。“虽然他的环境使他忘记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他的心里究竟还燃烧着青春的火。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那实在是重担之下的无奈,而非他的自觉妥协。我相信,一直到作品的最终,觉新的内心始终没有彻底放弃过当年的奋斗与激情,只是被家庭的琐碎埋藏在了心底。等到有一天,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唤醒他的时候,那种激情就会重新燃烧。所以,当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妻又一次被那些腐朽专制的强迫送入坟场时,他醒了,他以支持觉慧出走的行动,终于救赎了那个曾经热血沸腾的灵魂。
         其次,我相信每一个走进《家》的读者,都能够感觉到觉新身上那宝贵的责任感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当我们看到他打牌去讨太太们的欢心,看到他接受婚姻接受工作,在家庭琐碎中逐渐把自己的棱角全部打磨圆滑的时候,我们并不会为他的软弱气愤,而是抱有深深的同情与敬佩。为了大家庭的稳固,他失去的都是自己最最珍惜的东西,然而他弟弟觉慧得到了自由与反抗的机会,觉明则以成功的抗婚阻止了自己爱情悲剧的发生。觉新牺牲自己,却为弟弟们撑起了一把伞。觉新曾经说过一段让人十分心痛的话:“我跟你们一样也做过美妙的梦,可是都被别人打破了。我的希望没有一个实现过。我的幸福早就给人剥夺了。我并不怪别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我的痛苦你们不会了解······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了一切,就是把我的前程完全牺牲,我也甘愿。只要使弟妹们长大,好好地做人,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这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无法推卸的责任,觉新以超人的勇气和忍耐力扛着这个衰败中的家庭,为了实现父母的遗愿,为了弟妹们的前途,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想想,其实人还是需要有一种内心的精神上的定力。即使是一个束缚自由的家庭,还是能给人一种归宿感与稳定感,有觉新撑起的这个家,才给了觉慧那样并不十分成熟的青年进行反抗的前提。当觉慧让大哥起来奋斗时,觉新无奈地吐露了心声:“奋斗,胜利,······不错,你们胜利了。你们反抗一切,你们轻视一切,你们胜利了。就因为你们胜利了,我才失败了。他们把他们对你们的怨恨全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你们得罪了他们,他们只向我一个人报仇。你们可以说反抗,可以说脱离家庭,可以跑到外面去。······我呢,你想我能够做什么?我能够一个人逃走吗?”看到这里,我们都会觉得心痛。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所以只能表面平静地接受一切,却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内心的煎熬。而此时,“他(觉慧)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了”。觉新的懦弱不是无条件的懦夫的表现,而是考虑到自己对整个家庭对众多弟妹的责任所表现出来的最勇敢的承担!他并不软弱,相反,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有骨气做出这样的牺牲,承受这个所有人都不愿也不敢承受的家。
         同时,觉新也是成熟而富有人性美的。从开始的热血青年,到最后被家庭重担束缚住的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觉新始终都是清醒而成熟的。与满怀热情而反抗叛逆的觉慧相比,觉新更加认识到了这个时代和家庭的法则。当他的妥协换来家庭的平静时,他也曾懊悔和痛恨自己为何这般没有骨气,然而这是一个成熟的家庭长子唯一的选择。他的成熟还表现在他对妻子和儿子的爱上,即使妻子不是他所钟爱的对象,可是既然成了夫妻,觉新也一直尽职尽责,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这些片段成了《家》中的温情画面。从他对妻子的好中,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善良与真性情。而后来梅回来之后,他既不绝情也不过分念旧,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男人真正的责任感和爱心。与此相比,觉慧对鸣凤的爱就稍显幼稚,还记得一次觉慧害鸣凤挨骂后的情景,“他感到羞愧。他知道那个少女所受的责骂,都是他带给她的。他的妹妹的态度引起了他的反感。他很想出来说几句话替鸣凤辩护,然而有什么东西在后面拉住他。他不作声地站在黑暗里,观察这些事情,好像跟他完全不相干似的。” 以及后来有一次觉慧对鸣凤说:“不要紧,现在我们的年纪都很轻。将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会向太太说。我一定有办法。我绝不是在骗你。”这些举动和话语都显出那个家庭背景下小少爷的年轻幼稚和理想主义。觉新不曾说过那样的承诺,他却用自己厚重坚实的臂膀承担起了对一个家庭的责任。
         觉新的这种无奈之下选择的处世态度,无意间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地维护了封建旧思想的存在,而他绝不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历史存在性,觉新的悲剧,同时也是时代造就的。历史永远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多元性,我们不能以当代的价值观去评定一切,褒贬一切。历史应该是包容的,我们永远要允许自己的对立面存在,唯其这样,才可以从历史中真正提取出对今天有价值的启示。同样,对待觉新也要包容。在封建大家庭走向没落之时,他以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了家庭暮年的衰败;在新兴的启蒙思想刚刚冒头之时,觉新又以自己内心的觉醒与进步一定程度上支持着青年的反抗。一切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出现觉新这样的人物是历史的必然,是最真实的一个存在,也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觉新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人物,我们在为他的软弱妥协愤慨之时,不妨也用包容的心态多去关注他的善良与进步。读懂觉新,真正了解这个丰富的发人深思的形象,可以给我们今后的道路更多的启示。巴金不也说了吗:“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明确指出一条路来,但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寻它。”(《激流》引言)。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教导,他告诉我们坚强地活在当下,理智地走向未来。   
  •     文笔不俗,情节简单
  •     這也太像紅樓夢了吧。可惜難得其神
  •     读罢后, 胸腔内积蓄着浓郁的愤慨。从前,我对鲁迅《狂人日记》里所谓的“吃人”的理解,只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而《家》里面一点点蚕蚀着那个社会的人的封建礼教,却更为直接地冲击着我的心。也就往前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社会原来是这样食古不化。真想为勇于冲破牢笼的觉慧们唱一首赞歌!
  •     小时候的时候看 看不太懂 现在看来 引人深思啊
  •     巴金的文字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但是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巴金的稚嫩。过分生活琐碎化的叙事也让读书的体验变得有些乏味。很多描写虽然篇幅极多,实际上却并没有细读的必要,即使是略略扫一眼也丝毫不影响对于作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可见巴金描写虽细却并不深。
  •       
       这是人心向背的惊喜,是尔虞我诈的仁义,是道貌岸然的皆大欢喜。巴金先生笔下轰轰烈烈的大家庭,将一个社会的缩影呈现眼前。《家》,从扉页到终结,家,从兴盛到衰颓,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尽收眼底。这是旧时代的痛苦,是无处言说的悲凉。
       我早已料想到这个家庭的没落,但看到结局,还是无法平息心中的愤懑,我要呐喊,喷薄出胸中的怒火,焚烧!
       这只是20年代初期,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不想再多此一举地用放大镜窥探同时代其他家族的盛衰,这一处,就让我愤怒得酣畅淋漓。
       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衣冠楚楚,知书达理,其乐融融。暴风雨前的最后一丝宁静,诡秘浑噩。每个人都时刻伪装,时刻警惕,戴着面具生活在压抑得窒息的空气中,甘愿被假象蒙蔽。
      溃烂的历史,溃败的呻吟……终于,所有人都被击得粉身碎骨,魂魄四散。快点结束吧,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结局,是这个家庭自甘堕落的下场。
       沉闷的空气,压抑得让人恼火、沦丧。可我无法忍受,即使接受过新思想的大哥觉新,为什么在屈辱与谄媚的夹缝中苟且生存。目睹妻子任人欺侮,却一言不发;识破长辈装神弄鬼,却俯首低眉;明知兄弟颠沛流离,却死守礼教。他是罪恶的证人,是苦行的帮凶,是隐忍的刽子手!
       我憎恶觉新,可又同情他的两难境地。在礼法森严的家中独当一面,除了肩担生来便无可推卸的重任,他别无选择。至高无上的高老太爷指使他成长得唯唯诺诺,激进反叛的两兄弟怂恿他变化得绝望挣扎。
       是谁让他沦落到这般模样?让他成为旧制度的悲情苦种,在残缺的土壤中生长。可怜的人儿,在旧制度的羁绊和新思想的轻吟中彷徨。
       但我不想口是心非,不想随意对小人施舍怜悯。他可以反叛啊!他可以抗争啊!弟弟觉慧的执著就是榜样。他有理由做回自己,有理由拒绝种种铁令,撕破伪善的面具……可是,他无动于衷,仍旧选择了沉默。看着青梅竹马的恋人郁郁寡欢,看着朝夕相处的妻子难产身亡,他除了哀叹,做不了任何惊天创举、丰功伟绩。他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爱人惨遭迫害,无能为力。这小人、这懦夫,该受罚的人是他,他背负着青年人不该有的晦涩,武装着大丈夫不该有的怯懦。饱受心伤,体无完肤,心里还是被摧残人性的旧制度牵绊。他注定一生辛酸。
       我忍不住直视你扭曲的面庞:觉新,你是沉默的羔羊,乖顺,毫不抵抗。我同情你的身世,又鄙夷你的性情。你是世间最复杂的生灵。随你去吧,你有你生活的方式,有你选择的权利。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只是融入苦难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累了,倦了,放下手中的《家》,感叹一声无处言说的悲凉。
      
  •       我不想说这是一篇悼文,但是我真的是很想写下一些话去祭奠这个年轻而纯洁的生命。鸣凤是在这个家中第一个令我感到震惊的人物,第一个令我浑身战栗的人物,也许是因为她是这个家中第一个牺牲的人,也许是因为她太过年轻,也许是因为她恰恰印证了那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我们看过太多关于丫鬟恋上公子哥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大多都有一个太过悲惨,太过凄凉的结果。我已经不知道该去为这个丫鬟感到痛惜,还是去痛恨那个负心的少爷。一段感情如若没有好的结果,一个是因为两个人根本没有那么相爱,而另一个则是一方太过爱另一方,不忍心看到另一方受哪怕一丁点的苦!
      
      晴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叹息自己没有福气,活不长久。小怜和春江,他们不是没有奋斗过,斗争过,可是结局依然是一方退出了这段感情。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曾经为了爱反抗过。
      
      可是鸣凤呢!甚至没有人知道,在这个纯洁的少女心中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爱,人们甚至也不知道,这个少女的死,并不是逃避未来的打骂折磨,而是想要留住心中这份纯洁的爱。
      
      鸣凤,一只鸣唱的凤凰。“她跟别人不一样,她一点也不想个丫头,又聪明,又漂亮,还认得字。”少爷,小姐们到船上游湖,她是唯一跟随的下面人。在一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她爱上了一个错误的人么?那也许并不是爱,而是尊重,敬仰!我为她可惜,是因为这件事他们连争取都没有争取过,她就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可惜她生了一个丫鬟命,如果她是一个小姐,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他们门当户对,是否结局就不一样了呢?巴金先生让觉慧做了一个梦,让鸣凤在梦中变成了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可是结果呢?依然是鸣凤首先的放弃了这份爱情,她太爱觉慧了,爱到不能让自己所爱的人受一点的伤害。这比伤害她自己还要令她心痛!
      
      而觉慧呢?我在这里并不想批判觉慧,他是一个好男孩,也是一个优秀的男孩,一个勇敢的男孩。在《家》的结尾,他是唯一一个敢于逃离这个家,敢于对整个封建礼教说不的人!可是在这段感情中,我想要批判他,狠狠的批判他!
      
      我时常在想觉慧为什么会爱上鸣凤。除了鸣凤漂亮,聪明之外,也许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在这个家中找不到爱,找不到温暖,而鸣凤则是唯一一个能够给予他爱和温暖的人。而这种爱和温暖是鸣凤,单方面,无偿的,不求回报的给予的。当觉慧一旦离开这个家,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投入到使自己热血沸腾的事业中时,他就会完完全全的忘掉鸣凤这个人。也许这也就是男人和女人对于爱情的不同。所以我总觉得觉慧对于鸣凤并不是爱,而是想要从鸣凤的身上得到这个“家”中得不到的温暖与体贴,并不是男女之爱。如果觉慧与鸣凤之间是男女之爱,那么则应像觉民与琴一样,觉民无时无刻不想念着琴,无时无刻不想见到琴。这才是男女之间应有的恋爱,应有的情爱。一种平等,互相给予的爱。而我在想,如果老太爷并没有选鸣凤去冯家做小老婆这件事,以鸣凤丫鬟的身份,觉慧根本不会娶她。因为觉慧作为一个绅士家庭的子弟,纵然他多么的反对这种旧制度,旧礼教,他依然跳脱不出自己的出身。纵然在《家》的结局,他乘船离开了这个“家”,也依然在使用着来自大哥的钱,来自这个“家”的接济。
      
      在鸣凤投湖自尽的当晚,觉慧经过一夜的思索之后,他放弃了这名少女,而背后支持他的则是: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就决定了他对等级,纵然反对,却从心底不敢去逾越。从小在他的生活中,主人就是主人,下面人就是下面人,纵然黄妈待他如何的好,如何的犹如亲子一般,也不及在战乱的夜晚,水阁中继母在他耳边说的几句话来的温暖,让他欣慰,让他又找到拥有母亲的感觉。
      
      他虽然也为大哥和梅表姐感到可惜,可是他依然爱他的嫂嫂。一来是因为瑞钰真的是一个贤惠温婉的女人,二来嫂嫂出身大户,也是大家闺秀。如果觉新的妻子是一个穷苦人家的丫头,即使她再好,再优秀,他恐怕也不会对她有多大的喜爱吧!而他之所以那样的支持觉民和琴,一来是因为二人是真的相爱,二来觉慧也在心里认为二人门当户对,就应该结为连理。封建的等级制度,出身,在觉慧的心里究竟占了多大的份量,我们也许不得而知,但是作为出身小资产阶级的公子哥,从小耳濡目染的他的心里也一定有着这个“家”所给予的一些难以磨灭的性情吧!
      
      我们为鸣凤感到痛惜,惋惜,为什么她不生在一个大户,如果她是一个城中名媛,千金小姐,会不会她和觉慧的爱情就能够开花结果呢?要怪只能怪鸣凤的出身不好。可是如果鸣凤真的有一个好出身,与高家门当户对,平起平坐,就一定能够获得她的爱情么?如果觉慧做的关于鸣凤变为小姐的梦太过虚幻的话?那么梅呢?她是真实存在的啊!
      
      梅的出身不好么?梅的样貌不好么?梅不够聪明么?梅的娘家地位不好么?梅和觉新不够相爱么?那么为什么?为什么梅依然和鸣凤一样,落了个红颜早逝!
      
      梅是出身大户的小姐,梅和觉新还是姨表兄妹,他们自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可是就是因为大人的反对,白白的断送了两位有情人的姻缘。梅更是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而偏偏婆家待她又不好,更是早早的守了寡,早早的就不得不回到娘家。连一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我们为她叹息,叹她为什么没有嫁到一个好人家,为什么没有找到一个爱护自己的丈夫!
      
      可是纵然,这以上的条件都满足了,女人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出身好,样貌好,品性好,嫁得好。这些条件瑞钰都占了。她是个大户小姐,贤良淑德,精通笔墨,嫁到高家受到了高家上上下下的爱护和爱戴。觉新虽然心里有梅,但是礼法制度的约束,以及家庭责任的认知,依然让他对自己的妻子温柔体贴,对他们的孩子倍加疼惜,可是如此幸福的一个生活,最后呢,瑞钰不过也是在二十几岁正当青春的光景,早早的撒手人寰了。我们能说她嫁的不好,没有找到一个爱护自己的丈夫么?我们还能用什么理由来为瑞钰的死来辩解?我们还能有什么其他的理由来为这三个,一个丰满的,一个凄哀的,一个天真活泼的人的死来辩解?
      
      不是她们的出身害了她们,不是她们没有找到对的婆家。是这个家,是这个礼教,是这个制度,是这个社会对女人的束缚害了她们。在这个家里,顶上的人,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下面的人,是永远不能反对他的,下面的人不管是自己的子孙还是底下的下人,他们不过是一个木偶,顶上的人永远提着他们背后的线,当这些木偶哪怕有一点做的不合自己的心意的时候。他就会对这些木偶招来则打,招来则骂!而这些木偶,也真的如木偶一般,五老爷克定在老太爷打他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嘴脸,真是令人厌恶。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挨完高老太爷的骂之后依然我行我素的流连在风流场,即使在热孝期间依然不知悔改,这就是读圣贤书的人,他们的书真不知道是读到哪里去了!
      
      他们要自己的妻子在家里安分守己,可是自己去跑到外面去花天酒地,真是不知廉耻。而这样的事情到了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屡见不鲜。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孟子讲“食色,性也”。这是人的通性,男人有,女人也有。可为什么有着三妻四妾,包二奶,养小三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在中国这两千多年的父系社会,是否助长了男人这种天性!不知廉耻,抛妻弃子!该打!
      
      再说回《家》,这三个女人的死,有谁来为她们负责呢?《家》之后的《春》,真的是女人的春天么?
  •     经典名作不需要多言。极好。
  •     对“刀子嘴 豆腐心”和“豆腐嘴 刀子心”这个观点很准。
  •     读的第一本长篇
  •     莫名看得热血
  •     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恐怖气息,设身处地的想在那种环境下,真的很可怕,到处都是压迫,到处都是封建,要在那样的环境中好好的自由活着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想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