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00482567
作者:张盾
页数:426页

章节摘录

但是,要求科学的概念式理解向其重新返回的那个直接性,应当不同于科学在其最初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那种直接性,黑格尔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直接性”,“实体的更高的形式”,在科学返回历史之后,精神的发展必须从这种新的直接性重新开始。②这种玄秘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已无须再探究下去,循环应该到此停止。重要的是,黑格尔以这种玄秘的循环肯定了历史原则:对于精神和绝对知识来说,直接东西并不比纯概念更低下,历史并不比科学更卑微,历史反而是科学的最后归宿。需要做的工作是回过头去追问:黑格尔那条“下降思路”的根据何在?为什么在科学中达到的概念必须向直接性返回,向历史返回?黑格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有在精神(即存在)按其本质是时间的、即历史的情况下,概念式知识才有可能;换一下说法,精神只有作为一种时间中的历史性的存在,才能通过概念被揭示出来。这个答案从寻常看来是一个大胆的悖论,但它却是黑格尔一个伟大的思想。重要的是,当黑格尔试图通过历史来解释概念本质的时候,他把概念和时间等同起来,并且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这个观点。在第八章中他说:“时间是在那里定在着的概念自身。”③科耶夫认为,这句话在哲学史上标志着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④因为在一般理论逻辑上,如果不能把概念和时间等同起来,就不可能理解历史,这个重大创见是黑格尔第一次作出的。令人深思,是他在《精神现象学》第七章的某个地方曾说,一切概念式理解等于“杀死”经验中的实在事物。因为任何实在事物都是在时间中的有限的自然存在,知性的奇迹就在于使本质与其自然存在分离,而使其被保存在概念中,从而否定那个有限性。但黑格尔的辩证法发现,正因为实在事物是在时间中的和有限的,所以人们才能把本质与存在分离开来,使其进入抽象的概念中。

前言

这本书汇集了我近年来研读马克思哲学之所得。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想法是:从头做起,仔细阅读马克思的原著,清理马克思曾经面对的那些问题,理解这些问题的原初意义,而避免对马克思的“过度诠释”,即在脱离马克思原著和原问题的情况下,自行构造新问题和新领域。当代学术风尚似乎越来越偏重思想史,研究马克思哲学本质上也是一项思想史的工作,它必然要求回归马克思的经典和原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包含了对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的沉思。这六个问题偏重于哲学,它们远不是马克思问题的全部,但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其中,第一个问题讨论马克思学说的思想史渊源。德国先验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但关于马克思思想究竟源自康德还是源自黑格尔,是一个争论已久、至今仍吸引众多学者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探究马克思最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本意。之所以提出探究“本意”的问题,是因为围绕历史唯物主义,曾引发当代一系列最前卫、最受关注的争论,它们深入到了马克思与主流现代性意识形态之间,以及与西方基督教思想传统之间关系的最微妙处。第三、四、五个问题分别涉及马克思对社会理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这三个当代最重要学术场域的重大影响。这些问题的发生足以证明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同时也印证了回归马克思经典学说的必要性。第六个问题讨论马克思的哲学观,意在说明,马克思的全部学说构成了一种独立完整的哲学,不存在这个学说的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哲学这种问题。

内容概要

张盾,男,1956年7月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4年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著作有《分析的限度:分析哲学的批判》(1999)、《道法自然——存在论的构成原理》(2001)。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佘篇。

书籍目录

前言问题一作为马克思思想渊源的康德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第一章从马克思视角看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超越一现代性自我确证之两种路径二黑格尔对康德的“颠倒”三黑格尔的目标:让理性与现实和解四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第二章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源头一重温“卢卡奇一科耶夫解读”二“从主体性哲学内部击破主体性哲学”三作为存在论的黑格尔辩证法四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焦点所在第三章黑格尔的历史感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一黑格尔历史原理的“隐微教诲”二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显白教诲”三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案例研究问题二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意第四章历史唯物主义与“生产”概念一后现代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二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断裂三重释马克思“生产”概念四两种不同宗旨的理论生产第五章历史唯物主义与“使用价值”和“需要”概念一后现代对“使用价值”和“需要”概念的批判二马克思的“使用价值”概念三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四结语第六章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特质:“历史科学”与目的论一历史与历史的终结二黑格尔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三“历史的终结”:一个纯粹哲学问题四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双重特质问题三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第七章从西美尔货币哲学看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一西美尔与马克思之学术传承二西美尔的历史感三西美尔的批判立场四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一项未完成的规划”五“货币作为货币”与“货币作为资本”第八章从马克思的立场看韦伯一品味韦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二韦伯与马克思的深层契合三韦伯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扩展四从马克思立场看韦伯理论的缺陷第九章从马克思到舍勒:社会理论的转型一文化保守主义的反现代性立场二怨恨与资本主义之起源三马克思与舍勒的简单对比问题四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关键词第十章重估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一阶级政治在当代遇到的挑战二经济的政治性三“无产阶级”:一个建构性的中介范畴四简短的结论第十一章马克思的民主概念一民主的历史命运二对民主的两种新理解三“激进民主”与马克思的民主问题第十二章马克思视野中的“承认”问题一黑格尔的承认论题二重释黑格尔“主人/奴隶辩证法”三马克思论承认的异化与回归四“承认的政治”:20世纪晚期以来的承认问题问题五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伦理学问题第十三章西方伦理学的“形式化”困境一康德的先验构造二对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反叛三伦理学的出路:回归马克思第十四章马克思的伦理学问题一从“形式伦理学”到“实质伦理学”二马克思的第一个伦理学问题:真正人的生存方式三马克思的第二个伦理学问题:新社会制度构想第十五章马克思的反现代性立场一马克思的反现代性立场二从反现代性角度重释马克思异化理论问题六马克思的新哲学观第十六章怎样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一马克思原典中的“哲学”二马克思原典中的“科学”第十七章阿尔都塞论马克思的哲学观一一个“近乎不可能的”哲学立场二马克思实践观点之本意三马克思创立的“新科学”四重估列宁的哲学贡献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形态第十八章现代性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问题背景一“马哲”研究的问题背景二“马哲”研究的问题意识

编辑推荐

《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前言
问题一 作为马克思思想渊源的康德与黑格尔关系问题
第一章 从马克思视角看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超越
一 现代性自我确证之两种路径
二 黑格尔对康德的“颠倒”
三 黑格尔的目标:让理性与现实和解
四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第二章 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源头
一 重温“卢卡奇一科耶夫解读”
二 “从主体性哲学内部击破主体性哲学”
三 作为存在论的黑格尔辩证法
四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焦点所在
第三章 黑格尔的历史感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 黑格尔历史原理的“隐微教诲”
二 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显白教诲”
三 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案例研究
问题二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意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产”概念
一 后现代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
二 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断裂
三 重释马克思“生产”概念
四 两种不同宗旨的理论生产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使用价值”和“需要”概念
一 后现代对“使用价值”和“需要”概念的批判
二 马克思的“使用价值”概念
三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
四 结语
第六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特质:“历史科学”与目的论
一 历史与历史的终结
二 黑格尔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
三 “历史的终结”:一个纯粹哲学问题
四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双重特质
问题三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
第七章 从西美尔货币哲学看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
一 西美尔与马克思之学术传承
二 西美尔的历史感
三 西美尔的批判立场
四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一项未完成的规划”
五 “货币作为货币”与“货币作为资本”
第八章 从马克思的立场看韦伯
一 品味韦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
二 韦伯与马克思的深层契合
三 韦伯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扩展
四 从马克思立场看韦伯理论的缺陷
第九章 从马克思到舍勒:社会理论的转型
一 文化保守主义的反现代性立场
二 怨恨与资本主义之起源
三 马克思与舍勒的简单对比
问题四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关键词
第十章 重估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一 阶级政治在当代遇到的挑战
二 经济的政治性
三 “无产阶级”:一个建构性的中介范畴
四 简短的结论
第十一章 马克思的民主概念
一 民主的历史命运
二 对民主的两种新理解
三 “激进民主”与马克思的民主问题
第十二章 马克思视野中的“承认”问题
一 黑格尔的承认论题
二 重释黑格尔“主人/奴隶辩证法”
三 马克思论承认的异化与回归
四 “承认的政治”:20世纪晚期以来的承认问题
问题五 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伦理学问题
第十三章 西方伦理学的“形式化”困境
一 康德的先验构造
二 对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反叛
三 伦理学的出路:回归马克思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伦理学问题
一 从“形式伦理学”到“实质伦理学”
二 马克思的第一个伦理学问题:真正人的生存方式
三 马克思的第二个伦理学问题:新社会制度构想
第十五章 马克思的反现代性立场
一 马克思的反现代性立场
二 从反现代性角度重释马克思异化理论
问题六 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第十六章 怎样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
一 马克思原典中的“哲学”
二 马克思原典中的“科学”
第十七章 阿尔都塞论马克思的哲学观
一 一个“近乎不可能的”哲学立场
二 马克思实践观点之本意
三 马克思创立的“新科学”
四 重估列宁的哲学贡献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形态
第十八章 现代性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问题背景
一 “马哲”研究的问题背景
二 “马哲”研究的问题意识
……

图书封面


 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二十世纪的最初50年里,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论题曾经是最充满希望的政治目标。然而出乎所有马克思主义者意料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并没有如期而至。此后60年里人类最重要的政治经验恰恰在于,现代资本主义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度过了所有危机,变得较以往更“人性化”,并且最终将其统治范围扩展到全世界。“告别革命”、“告别无产阶级”、“历史终结”的口号日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意识。尽管现代社会的现实远非令人满意,但“革命”已不再激动人心,民众的视野日益收缩到对自身舒适和安全的关注上,在这样一个时代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张盾的新著《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可能就是这样一部“不合时宜”的作品。该书试图在当代社会、政治理论场域中重启马克思的经典命题,恢复马克思哲学批判、干预现实的能力,以此表明一种明确、理性而又有着深厚根据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立场的可能性。有感于作者的用心,写出如下引介文字,希望能和读书界分享。首先,一种明确、坚定的信念只能源于深沉、凝重的问题意识。该书试图表明马克思的全部学说共同构成了一门独立完整的哲学,它们一致分享了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中的总问题,即对现代资本主义支配权的反抗。正是基于这一完全不同于西方学院哲学的问题意识,马克思毅然摒弃了哲学家们历来声称的哲学与真理的内在联系,而强烈指认哲学与政治的本质关系,从而把哲学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霸权所要求的学院化写作形式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哲学干预现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该书宣称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中实践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即变“哲学”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使之参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并且通过作用于全部社会实践之上,加速资产阶级霸权的终结。与近年来学界兴起的“学术凸显,政治淡出”的治学取向不同,该书迫使我们意识到注重“学术性”必须自觉的避免把“马哲”做成学院化的概念哲学,否则必然背离马克思的原初问题,放弃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使“马哲”研究退化为知识分子的高级智力游戏。 其次,一种严肃、理性的立场必然要求具有广博、深邃的思想根据。在这方面,该书通过与当代学术场域中众多思想家(包括韦伯、西美尔、舍勒、松巴特、沃勒斯坦在内)的批评性对话,指出当代社会理论在反思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事实上都分享了马克思的历史感和问题意识,因此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回响。不同的只是前者专注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体验类型和特殊精神气质,后者则更加强调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安排。相比之下,马克思的观点无疑具有更大的深刻性和有效性,因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的发展了人性中脆弱、腐败的方面,从而造成了现代人生存方式的异化和精神领域的危机。但是真正使该书对马克思的解读卓有新意且令人信服的,当属作者在德国古典哲学方面的所下的苦功。按照该书的提示,康德哲学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的认识论革命有力的支持了主体性这一现代原则。但是康德的工作并不彻底,原因在于自我与物自身的二元划分使生活世界与精神本身的分裂绝对化,物自体原理迫使哲学和伦理学不得不放弃与外部现实的真实联系,转入纯粹形式化的内省领域。康德哲学失败的地方也是黑格尔发起“革命”的地方。黑格尔提出必须把“实体”理解为社团、民族、国家一类的历史“主体”,才能使精神摆脱空洞性,收获内容的真理。如此一来,知识的先验演绎就被改造成了描述人在否定性的历史活动中进行自我揭示的“精神现象学”,从而也把哲学家沉思的心绪引向了劳动和斗争的真实经验。从作者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正是黑格尔对哲学的“历史学”和“人类学”改造强有力的支持了理性了解和塑造现实的权利,从而为哲学在马克思那里转变为一种摆脱了“形式主义”的无谓思辨、专注于经济-政治制度安排的实质伦理学和引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做出了预告。再次,该书采取了一种明确的淡出“先验问题”,关注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的治思倾向。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因为作者曾经长期从事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研究,对“先验哲学”有独到的理解,所以在这里淡出“先验问题”就绝不是置“先验问题”于不顾,而是更深刻的去思考那些在先验框架下被设定了的政治想象。正是这一新的治学取向,使该书得以有力的回击西方学院思想家对马克思提出的挑战。我愿将该书在这方面的工作归结为张盾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三大批判”:批判之一,反对鲍德里亚对于马克思“生产”、“需要”等基础概念的破坏性解读和由此引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受制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学院化推论。强烈指认马克思对于经济学术语的使用立足于一种全新的实践要求——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叛。以此表明后现代对马克思的指责实际上是基于一种形而上学的狭隘观念,即无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生动关系。批判之二,反驳当代实证社会学研究否定“无产阶级”存在的新论点。提出马克思主张的“阶级意识”对于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形成来说是一个建构性的中介范畴。受制于实证教条的社会科学目光过于短浅,以致无法理解马克思对于新阶级和新制度的政治想象力,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断送科学和政治的前途。在实证风气主导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大背景下,作者重启马克思关于阶级、民主等论题的政治想象的决心引人深思。批判之三,反击福山把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宣传为“历史终结”的意识形态霸权。福山把历史理论追溯到了黑格尔的“承认激情”理论乃至更早的基督教,以此规避霍布斯和洛克对现代性的粗俗奠基,赋予了自由民主制一个高尚而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该书却提出黑格尔的“历史终结”只是一个纯粹哲学问题,福山将其引申为政治意识形态观点,以此喻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终结,这是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严重误读。在作者看来,通过科学地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同时又以一种革命的历史目的论的方式,坚持对作为历史最高目标的人类解放的希望和信仰,马克思早已以一种最深刻的方式回击了一切关于“历史终结”的独断论,并且表明历史一直还只是人类的史前史,只有超越现代资本主义,人类才真正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张盾教授的学术工作有着深沉的现实关怀,但是作为一个学者,他的理论目光却被牢牢的锁定在“隐藏”于现实深处的思想史线索之中。这可能使那些希望在该书中找到作者对现实的直接态度和观点的读者感到失望,但是对于那些希望更深入的考察现代社会方案发展的脉络,进而追寻一种具有健全理性精神的政治规划的思想努力来说,该书却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指向标。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不错,有把马克思和马克斯对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