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弥漫你的眼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50258163
作者:凯特琳·道蒂,Caitlin Doughty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凯特琳•道蒂
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热爱恐怖事物。
持有执照的殡葬人,“殡葬人问答”系列网站的创始人和运营者。
现居洛杉矶。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005
给拜伦刮脸009
惊喜礼盒019
坠落的声音033
果冻里的牙签045
按下按钮059
粉红鸡尾酒075
魔鬼圣婴091
快速处理105
不自然的自然121
唉,可怜的尤里克133
厄洛斯与塔纳托斯147
冒泡159
大净173
独自上阵183
红木林195
死亡学校203
运尸车215
死亡艺术225
浪子回头(就当是尾声吧)239
致谢247
关于文献249

作者简介

★美国2015年黑马热销书,读者、媒体双料五星好评,被称为“美国的暗黑甜心”、“有毒的鸡尾酒”、“令人一路笑个不停的奇书”。
★一本改变你死亡观的动情之书。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生命和自己。
★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的“乖乖女”美国殡葬业工作六年真实记录。一个不同寻常的成 长故事,一次对生命与死亡的沉思,一场和最勇敢的朋友进行的午夜墓地之旅。
★悲伤又搞笑、迷人又古怪、大胆直率、大开眼界、深深感动,作者犹如HBO好评美剧《六英尺下》走出来的人物,充满黑色幽默,将原本禁忌的话题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建造大教堂,繁衍后代,发动战争,凌晨三点上网看猫猫视频。”——本书作者 凯特琳·道蒂
———————————————————————————————————
一位年轻的殡葬工来到幕后,大胆探究这门奇特行业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
大多数人不愿思考死亡,但凯特琳•道蒂,一名二十来岁、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的姑娘,选择在火葬场工作,将自己病态的爱好转变为一生的事业,她与形形色色的活人和死人打交道,努力在殡葬人的秘密文化中找到一席之地 。
本书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成长故事,古怪的奇遇和难忘的场景比比皆是。凯特琳处理过不同种族、形状和遭遇的尸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快成为穿行于死者世界的探险家。她描写了自己如何从火化炉里清扫骨灰(有时弄得满身都是),讲述了火化和殡葬业的奇怪历史,并对不同文化中看似古怪、奇妙的丧葬习俗赞叹不已。
她用大胆直率的文风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就像你和自己最勇敢的朋友来了一场午夜墓地之旅。她的文字真诚可信,略带讽刺的口吻不忘自嘲一番,原本禁忌的话题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作为一名拥有从业许可、致力于非传统殡葬服务的殡葬人,凯特琳在本书中呼吁,我们身处在一个惧怕死亡的文化和社会里,应该有更妥当地处理死亡(及死者)的方式。
———————————————————————————————————
这本书堪称矛盾混合体,悲伤又搞笑,迷人又古怪,充满了智慧,如同一杯有毒的鸡尾酒,即使你已经失魂落魄,也会让你欲罢不能。她带给死亡一丝生命的气息。”
——多黛•斯图尔特 网站副主编
一般像这样形象又病态的书会令它的读者陷入一阵忧伤,但是道蒂女士——这位令人信任的奇幻死亡之境的向导——却让我们一路笑个不停。
——《华盛顿邮报》
一本改变死亡观的书,不被道蒂的讲述启发是不可能的。
——《泰晤士报》
带着你意料之中的暗黑聪慧、可能意料之外的悲悯和洞见、强大的叙事能力以及生动的描写,作为殡葬从业人员,作者呈现出了心理学家们看起来已经忘记的保护机制——幽默。
——《新科学家》(世界第一的英国科学、科技新闻杂志)
我太享受作者的故事了,没想到在读到第二章的时候就放声大笑。作者的幽默感让这一切的描述免除了尴尬。
——读者 Hanna.w.
如果你不怕直视死亡,这本书是为你准备的。如果你怕,这本书可能更适合你。
——读者 Just My Op


 烟雾弥漫你的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小时候参加亲人的葬礼,父母总是把我们小孩保护的很好,不让我们看到遗体,据说是担心我们被亲人的灵魂给吓到,灵魂钻进小孩的身体和心理,就会被惊吓到,生病,发烧,后果严重。村里有人去世,送葬车从家门前经过,不论是一天里的哪个点,家家户户都会急急忙忙管好家门和窗户,把小孩抱紧屋子里,据说这是担心亡灵未入土为安,错入家门,盘旋在别人家,那么这家人就会诸事不顺,于死者也是大不敬。家里的老人去世后的土墓,不管是棺材葬的,还是骨灰盒,据说年年会自己长大,那么就会封印后辈,晚辈要么财运亨通,要么官运当道。这是我们农村传统的风俗讲究。亲人的遗体也通常都是由同性别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晚辈来清理、更衣。所有的亲朋好友会因为死者的去世而相聚一堂,和逝者做最后的告别。每年的清明节,很多家庭都保持着全家人一起为逝去的长辈上香的习惯,春节是活着的人一起团聚的时刻,清明节就是死去的人召集大家带着对他(她)的思念相聚的时刻,打理土墓上的杂草,砍掉不该长的树。在二十多年的岁月里,死亡和葬礼都给我了庄重的仪式感的印象,哪怕是婚礼或者其他的任何节庆都无法比拟的。我在心里是惧怕死亡的,恐惧尸体的,和大多数人一样,但也尊重死亡,尊重逝者,这也是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原因——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生命本就是玄而又玄的东西,经不得深究。所以总是不敢多想,也不敢深想,想来也是没有结果。作者通过克服自己最初的恐惧,到殡葬场工作,火花尸体,爆出了美国殡葬业的诸多黑幕,期待引导大众亲近死亡,认真对待亲人的去世,亲自打理亲人的尸体,从亲人的离世中获得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掌握自己的恐惧,给自己更多的勇气来面对未来的生活。中华文化里,对待生和死都一样慎重,约莫是充满人文情怀的殡葬理念。只是国人无法做到像作者期待的那样,亲近死亡和尸体,直面内心的恐惧。而从书中,我庆幸,国人的传统里没有给尸体做防腐的这个环节,没有破坏遗体,我想这是对逝者最大的慈悲。
  •     之前看过一部泰国电影《永恒》,曾经相爱的一对男女,冲破禁忌相爱了,每日里双宿双栖,一天,男子在迷惘之中睁开眼睛看到身旁躺着的不是昔日心爱女子的靓丽身影,而是一具已经逐渐腐烂的尸体,吓的跌下了床,仓皇逃离。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想起了杜拉斯的《情人》开篇的那一段话,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情话: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但是比起“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又有谁会说“直到你,死去,妙曼的身体变成腐烂的尸体,我依然爱你,爱你那被自然风蚀的尸骸,爱你那被火化的骨灰。”当然不会有。我们大多数人对死亡的恐惧,对尸体的恐惧都远远胜过我们自己所预期的。在作者在西风火葬场工作期间遇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处理尸体的家属里,有一位女士安排自己母亲的葬礼,在自己母亲接受了六个月的临终关怀服务之后,却依然没有想过怎么处理自己母亲的尸体,作者感到非常的不能理解,在过去的180天里,为什么那位女儿没有拜访本地最好的殡仪馆,比较一下价格,征求朋友和家人的意见,看哪些合适,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没有去问问自己的母亲,看看她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葬礼。在知道她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却不去和她商量,反而称之为“突然”,作者认为这样的借口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仔细想想,我们周围这类人应该不在少数,因为我们的生活距离死亡这一事件太过于遥远。无论是对自己,或者对身边的人,明明死亡每一天,每一时都在发生,作者在书中说:全世界每一秒钟就有两个人死亡。你读完上一句话的工夫,世上就少了八个人。现在少了14个。如果你觉得太抽象,那么试试这个数字,2500万。这是美国每年的死亡人数总量。死亡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处的发生,但是我们对处理死亡的知识及方法却知之甚少,问题在哪儿?我们鲜少关心平时都有谁死去,任凭他们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我们忘记了,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也注定了我们总有死亡的那一日。对待处理离去的亲人的尸体固然重要,但是了解社会是怎么处理人类的尸体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或者掌握的一门知识。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九岁的小女孩,读小学三年级,死在医院。父母把他丢在哪儿,直接回家上网输入信用卡号,坐等两周后有邮局把女儿的骨灰寄去。但是作者不得不直接和孩子的父母打电话沟通,因为她提供的信用卡号始终有误。把一个九岁的女孩烧成灰后装进盒子寄走,这种做法不仅无知,甚至称得上无耻,但是这就是美国低成本的殡葬业务”火葬预约服务“,这将会成为美国处理尸体的一种趋势。我们还要感慨支付宝的方便吗?还要感慨微信支付的便捷吗?有一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会不会每天大街小巷除了开着三轮电动车送各种各样网上购物的商品之外,还会在拖着我们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的骨灰盒穿梭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死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怎么处理死亡之后的尸体,也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虽然不可能会如同作者一样,对死亡产生强烈的兴趣,把它作为一种学术去研究,作为一种事业去奋斗,作为一种工作去尽职尽责,但是我们有必要去正视它,了解它,知道它。因为它与我们密切相关,未来的某一天,或者突然的一瞬间,我们就要去面对亲人的离世,朋友的永别等,给予离去的人尊严的离开,是我们对曾经那些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一种最基本的尊重。所以,我建议,每个人,来看看这本书。每一具尸体都要最短时间内喷洗、切片、穿孔、侵泡、固定、理发、剃须、上蜡、化妆、点缀、穿衣,从一具普通的尸体变成”美丽的记忆”。作者既从自身工作经历的角度详谈处理尸体的一些过程,也从在接洽处理尸体过程中面对形形色色人对亲人尸体的态度从中感悟人生,更从历史上处理尸体的方法不断的演进到如今可能形成的处理尸体的趋势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籍。在火葬场工作多年的作者,坦言这份工作丰富了她的内心情感。哪怕只是帽子掉了,她也会大叫一声或忍不住笑出声来,会被美丽的夕阳感动得落泪,就算是停车场计时器,只要它样子别致,作者也会感动的一塌糊涂。每一天都在一种感动和感恩之间活着。能看到今天的太阳真幸福啊,能吃到一顿饱饭,真开心啊。能有一份工作去做,真是活的太有价值了。当我们开始不断的思考死亡,正视死亡,我们会更好的面对生活。在佛教里,诸佛菩萨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基,创立了八万四千法门来让凡夫修行,从而取得圆满的觉悟。其中的一种法门叫做念死无常。就是让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死亡不是一件离我们很远的事情,我们现在拥有的所有,奋斗的所有,可能一夕之间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明天和死亡谁先来到,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个当下,善待遇到的每一个人,下一秒也许就是生离死别。《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一切迹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死想是为第一。由是诸想能除三界一切贪欲无明我慢。”我们生活在死亡之中,不可回避,只能直面!
  •     《烟雾弥漫你的眼》是美国人凯特琳•道蒂以其年青不羁的姿态进入殡葬行业,并在期间开始了对人类死亡的思考和领悟。尽管死亡是一个沉重而灰暗的话题,同时这也是所有生命最终都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但凯特琳用自身的年青和乐观带领着读者重新认识死亡,从而正视这个隐藏在生活之中人们却不愿面对的问题。“如果人们要买新房、买新车,他一定会亲自去挑选。但是人们能从我们这里买到什么呢?什么都没用。我们不但收他们的钱,还把他们的挚爱带走,没有人想要这样。”这是在殡葬行业供职多年的克里斯对于自身行业的见解。作者风趣的语言和乐观的态度给没有在火葬场目睹过这些过程的读者产生一种有趣的阅读体验,但事实上于此背后却是生死离别的悲痛和人情冷暖的变换。相信任何一位观看了火葬过程的人都将会对此毕生难忘,其内心强烈的冲击感不亚于看到人生命体征消失的那瞬间,内心清楚的认识到熟悉的人将永远、永远的离开我们。火化的过程就是再一次的经历这种感受,当遗体被送进焚化炉,出来时仅剩枯骨一堆,昔日音容宛在,内心却无限悲凉,此景诠释了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火葬场绝对是人类对于死亡最直观的观察之地,尽管在书中作者已经尽其所能的用一种轻松乐观的态度去叙述自身在此间的体悟,我们感受不到遗体的冰冷,降低了逝者亲属悲痛情绪的渲染,但作者在书中所传递出来对于生命的尊重却清晰的流淌于字里行间。中国人是极其忌讳谈论死亡的,对一切与死亡相关的事物都会被视之为不祥,但在中国与死亡相关的事物却又是极其的丰富的,从民间的香烛元宝、纸扎车马,再到宗教信仰上天堂地狱的认知,以及超度法事,这让人相信亡者只是去到了另一个与我们人世相仿的空间,有着与生前一样的经历,于此,这是对亡人的一种寄托与愿望还是煞有介事,就已经不重要了。死亡是一件充满悲伤和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不论在东西方人们都对其忌讳,仿佛对其谈论都会招来厄运,因此死亡一直受到人们的回避。如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童年之时对死亡的最初认识――一条名叫“刺客”的宠物鱼,当这条鱼病逝之后,父亲购买了一条与其相似的鱼替代了它死亡所带来的伤感,这冲淡和令人忽视了一个原本沉重和正视的问题。如果视婴儿从母体中分离出为生命的伊始,那肉体的腐败则是生命之终,尽管这是一个伤感的问题,但却是每一个生命都必须要经历的。正如生命最初的形成,由各种原子的组合和积累,那生命最终也将以腐败与分解为归宿,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而这也正是作者在火葬场收获的体悟与著书的目的。凯特琳•道蒂在书中说自己第一次面对死亡是源于童年时期一条名叫“刺客”的宠物鱼,正是这条鱼后来的病逝令其知道了生命有死亡的存在,但父亲却采用了替代的方法,重新购买了一条类似的鱼取而代之,虽然我们可以选择不去面对死亡,但死亡却总会不期而至。后来凯特琳在商场上目睹了一场坠落的意外,令其重新看清了死亡的存在,也许,我们亦应如此及早的看清和思考这个问题。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如宗教信仰者那般虔诚地相信死亡只是平常事,但其乐观面对生命归宿的态度却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特别的一本书,讲死亡却一点儿也不沉重,反而还很有趣。死亡恐惧也是一种文化偏见。这本书的死亡观简直发人深省。她说我们无法决定死亡的形式但可以选择死亡的心态。毕竟卡夫卡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作者的这些经历真的好酷哦!
  •     它让我可以坦然面对死亡这件事。
  •     搭配入殓师食用
  •     文笔不好,不算好读。只能说又开了点眼界。
  •     更喜欢前半段对死亡的见解,后半段对于美国殡葬业的看法着实无感
  •     这书十分认真可爱,是个芝大本科毕业的姑娘写的。再次说明了芝大文科毕业不能找到什么“正经”工作 :p
  •     满足了猎奇的心理,也让我心情不好了 好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思考。还有爱,还想好好过余生。
  •     火葬场的故事,读完再也无法直视题目这首情歌了:)
  •     从一个殡葬行业从业者角度启发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死亡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当中是缺失的,因缺失导致我们无法好好的去面对死亡。
  •     有点重口味,不过很精彩,揭开了殡葬业神秘的面纱。作者中世纪历史专业的背景、6年研读史哲和殡葬业从业经历,让这本书不纯粹是简单的纪实文学,其中穿插了历史故事,和作者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     死亡认知。
  •     应该说大多数人在20多岁的时候都没过多思考过死亡吧。一直觉得很多事情要经历体会想法才来的真切,我想能有此书不关是作者从小就对死亡的好奇,更多都是源自内心向往的追求以至于最后从事殡葬事业最后很多的真切感受。想到死亡,我内心真是焦虑的,挺好的书让我对死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者语言幽默,尤其是第一章节,一个有情怀的妹纸。
  •     如此诗意的书名,应该无法让人联想到它是一本火葬场的工作记录。在讲述尸体如何被防腐、化妆和燃烧的同时,透视了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殡葬业变迁。除了有趣的叙事风格之外,它还穿插了各地的文化、信仰,风俗传统和宗教仪式,甚至某些人类学的东西。也许我无法通过一本书来学会如何直面死亡,但至少知道了该及早思考这个问题。
  •     作者想表达的死亡观我很认同 但是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不是专业作者的原因 这门书不太容易让人想读下去 我只看一半和结尾两章 一章的篇幅不是很长讲的事例不太丰富不太让人印象深刻
  •     不知死,焉知生?
  •     现代美国人的死亡美学,对比前些天全程参与的一场葬礼,文化差异明显,在“葬礼究竟是为了死者还是生者”这一基本前提上就已经相去甚远。语言太活泼略微不喜。
  •     不知死,焉知生
  •     说起自己几年前看过电影《入殓师》,对于殡葬也算不太陌生…这本书更多更零散,一路的经历。还是可以的,多了解。
  •     2016年第54本 减肥绝佳读物,关于火化描写极其细致,完全没有吃饭的胃口。身高一米八、出身夏威夷、哥特爱好者、学中世纪历史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女孩,投身殡葬事业,担任火化员时遇到的种种尸体及家属的处理方式。作者始终在做的是希望人们正视死亡,不要逃避,追求死亡的尊严,死亡是个艰难的过程,精神上肉体上情感上都是,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畏惧。穿插了哲学历史知识,语言俏皮,读的时候一边笑一边抑制想吐的情绪。
  •     一股清流!
  •     作者那幽默的语言,让本来感觉沉重的话题变的那么轻松,看此书之前也不了解很多关于火化的事情,今年翠翠姐姐走的那时候就是火化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却不敢面对的死亡,你有什么话,想要说??
  •     我是抱着一颗受感动的心来看的,然而一脸懵逼的读完....
  •     “人类害怕死亡的原因:我的死会让家人和朋友悲伤;我所有的计划和事业都将中断;死亡的过程很痛苦;我没法再有任何人生阅历;我不能再照料需要我照看的人……”我以为这书能改变我的死亡观,但好像并没有,只是觉得作者写的还蛮好的,毕竟写书的都要研究下哲学、历史等等。以及,边读会边想到亲人过世的情境及后事,还是会思考些以前从没想过的东西的。
  •     比较适合用来回答“在美国殡仪馆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挺好玩的一本小书。
  •     超棒的态度,直面死亡。用逗逼的语言描写重口味的场景,让我们看了许多好奇却又不敢正视的画面:上门取尸、修复腐体、研磨骨灰。。而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有着作者对历史对宗教极为深厚的研究。不禁佩服作者选择的道路。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接受死亡会让我们活的更加从容。
  •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我们在经历喜怒哀乐的同时不断接近死亡,当头顶的钟声响起,多希望自己能从容地对这个世界说一声,再见了。
  •     读完后还是恐惧死亡……
  •     在殡葬行业工作的年轻女孩的故事 黑色幽默 值得一读
  •     死亡在很长的人类历史里与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相关,佛教里释迦摩尼看到火化意识到无常无我,观看尸解也曾是修行的一个途径;中世纪基督教徒都希望自己安葬在教堂和周围,期待沾沾圣徒的仙气儿。。这赋予了死亡以积极地意义和价值,死亡和殡葬仪式是一个意义与行为一体的过程。而在现代生活中,市场、消费主义、世俗化正在粉饰死亡,消解意义,殡葬仪式成为流水线,便捷与体面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整理遗容、防腐、入殓、火葬的形式反映了我们和现代生活正在以什么态度理解死亡?作者是个在火葬场工作的年轻姑娘,一个个具体的故事,都不着急评论对错,让我们先把现代人对死亡的态度还原出来,再想想是不是真的细思恐极。
  •     同龄人写的,所以很有亲近感。一直以来对死亡的观点就如书中所说“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来源于死亡定下的期限”。默认自己的方式就是留遗嘱,捐器官,烧光光然后扔海里。书并不深刻,翻译的也还行,所以挺爱看。
  •     诙谐而又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     对于死亡新的思考,以及更主要地让我了解殡葬业从业者的生活
  •     太棒,写了读后感。
  •     我不知道对于死亡,西方文化是否比东方文化更理性,但至少现在,我不想看李开复的那两本书。
  •     姥姥去世第二周,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翻了翻,终于接受我姥姥真的离开了我的事实。 姥姥的葬礼一如预想中的莫名其妙,尽管我们已经用最大的努力,并遵照她的遗愿做到简朴又庄重。但一旦开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不由家属做主。我姥姥在闭眼之后,很快就被搬离了病床,挪到冰冷的停尸间。半天之后,送到了殡仪馆的停尸房。然后由一位殡仪馆指派的“居士”来和我们讨论葬礼流程。之后的过程,你也说不清楚是什么风格的,总之,儒释道三结合,最后说上了天堂,好吧,耶稣也来参与一下吧。我看到姥姥躺在棺材里,穿着那种花花绿绿的兽医,心想,我姥姥一生爱美,若是活着,定不肯穿这种衣服。此后种种奇怪的流程一直到我们捧着姥姥的骨灰去安放时才结束。我回到北京,总觉得姥姥没有走。因为我从来没有和她好好告别过。
  •     猎奇而有趣。这的确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所以对于几乎所有人而言,阅读这本书会让你大开眼界的同时陷入思考。
  •     如果你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请将对他人的伤害降至最低。假如生命是一场派对,你可以从后门溜走,但不要扫了别人的兴。
  •     第一次读到殡葬人员写的书,真实的死亡,深刻的思考存在的意义。
  •     我们太缺少死亡教育了,但这又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了解了死亡才能更好的活在此刻。这本书虽然全书都在讲和死亡和尸体和火葬场有关的一切但是一点都不可怕,还很幽默,值得一看。
  •     在赤裸直面死亡的沉重中生命的体味和思考
  •     严肃活泼的死亡观教育 社会在结构性地否认死亡 当代世界将死亡和临终当作禁忌的话题 迪士尼电影给儿童展示的是粉饰后的现实 殡葬业将死者的尊严市场化 对殡葬馆的工作者来说那是一份乏味的工作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职业神秘又恶心 是的 尸体坟墓死亡确实让大多数人害怕 我们确实无法直面死亡啊
  •     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理性的思辨让本书充满了可读性,流畅的译文大大加分。有关“西风”的部分实在太迷人,这一群可爱的人远比《六尺之下》的费舍尔一家要有趣多了。死亡如此自然,敬畏死亡,其实是敬畏自然。我一直想死后捐献遗体的,读完本书后有点犹豫,现在有点想把尸体放在一片森林里,让它慢慢重归自然。
  •     我的死会让家人悲伤
  •     这本书值得买一本原本再读一下。 死亡是个忌讳的话题。但是也是生命的最后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应该诚实、坦诚地沟通一下。
  •     没有得到想要的——直接赤裸的死亡。不过读起来算是轻松,喜欢她的自嘲式(带着满身的人类粉末,我下班了)
  •     写的结构稍微有点累赘,但是主题还是有点意思,看完后再也不愿意去做防腐了
  •     作者也有点太可爱了
  •     每念及我也会死,就可以让无心的事变郑重,紧张的事变松弛。
  •     对死者的尊重,就是对世界和自然规律的尊重。
  •     “死亡之寂也好,墓地之寂也罢,都不是惩罚,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回报。”所谓向死而生,正视、思考、接受过凡人都躲不开的结局后,才会更用心地活好这一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