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淡定的中国人》书评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807696796
作者:梁实秋
页数:288页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妥妥儿的淡定一回

(一)那一天,与友人乘坐电梯。或许是因为恰逢周末,所以出来闲逛的人格外地多,于是乘坐电梯也成了一种技术活儿:本来是站在电梯两侧,等里面的人走出来我们再走进去,结果总是被身后那些猴急的人给拥了进去——如果反应稍慢些,恐怕就要一头撞进电梯里面的人的怀抱中了,当然,如果因此而得遇佳缘倒也是美事一桩,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听到的只是电梯里面想要出来的人那唧唧喳喳的叫声。每每遇到此种情形,总会有些不淡定的人发声,继而会有另一种声音冒出。若是大家都闲得冒泡,那么很可能还会听到第三种、第四种声音。总之,在那狭小的空间里,你想安静个十几秒钟几乎是一种奢望。朋友说,这种拥挤,使她想起了平时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时的情形。在始发站,大家上去几乎都可以找到座位,但还是要乱挤一通。挤车或许是因为心头有事心里烦,想早点坐上车心里便踏实些,可那么多不淡定的声音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恐怕只会让这烦恼呈几何倍数增长起来。正听友人吐槽时,忽地想起梁先生在一篇小文中如是写道:“一见电梯门启,便疯狂地往里挤,把里面要出来的人憋得唧唧叫。公共场所如电影院的电梯门前总是拥挤着一大群万物之灵,谁也不肯遵守先来后到的顺序而退让一步。”哦,原来,那个时候是这样子啊,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嘛!(2)“看丫儿那德性!跑网上炫富!一定是找了个牛逼的干爹!”“哼!就是!打倒炫富狗!”“请炫富狗滚出去!或者,人肉他爹妈!”闲来无事,在一条炫富的微博下面看看网友们的回复,其中不乏比较中肯的规劝,但也有义正辞严地呼喊,比如上面的那些。发微博的人,也许一边浏览诸网友的回复一边心内窃喜:“嗯嗯,今天转发数量很多,评论的也多。嗯嗯,目的达到了!”富不就是炫给别人看的么?“瞧瞧你们那穷屌丝样儿,你们买不起的东西,老子(老娘)统统都拿得下!”真有一种吞吐河山的气势,那份靠金钱堆积起来的自信真是令人直视不得。但,世间总会有人敢于直视炫富者那过度膨胀的自信,虽然表现得不那么淡定,可到底也是向一种陋习挑了一回战(至少他们自己这么认为的吧),可话里话外都透露给人一种“老子咋就没富可炫”的感觉。其实,炫富者心里也怕,比如抗压力弱、内心不够强大的炫富者也许会在众网友的骂声中删帖,一边删一边很不淡定地唠叨着:“等老子换个马甲,还要卷土重来……”把炫富者狠狠骂了个透的人看到那炫包炫车炫豪宅的帖子没了踪影,也开始不淡定起来,“哈,还真被老子骂跑了,活该,有钱的就该被骂!”在一片不淡定的氛围中,只剩下狂转炫富微博的那些人盯着“此微博已被删除……”的文字发呆,这时候,他们应该是最淡定的吧。(3)朋友问,淡定是什么?我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只拿起桌头上的一本书,看那封面妥妥儿的有这么一行字:“淡定就是,不争、不抢、不浮、不躁,是内心到行为上的从容与平和。”我与朋友相视一笑,原来我俩都不是那种从里到外都能淡定如老僧禅坐一般的主儿。比如,会因某人的不守时而大发牢骚;比如,被不相干的人问起很私隐的问题;比如,遇到那种张嘴三分利的伸手党;比如,在饭桌上面对端起满满一杯酒,横着一脸笑,对你说:“不干了就不给面子”的半生不熟的“朋友”……不过还好,此时我心内淡定一片,因为手头读的书很好看。但是在读手头这本书时,我又开始变得不淡定起来,因为我不得不反省一下,梁先生笔下的那些陋习,是否也在自己身上存在。另外,封底上的推荐语写得真好:“每个中国人都该对镜自省。”想起挚友说过:“反躬自省是一种好习惯。”于是,我更加不淡定起来,生怕自己某一天连自省的习惯都给弄丢了。还有,这本书叫《不淡定的中国人》。它让我领略到且终生难忘梁实秋先生那犀利、戏谑又深入骨髓的调调:中国人,咱什么时候能妥妥儿的淡定一回?

别扯那么远,改变观念才是正途

我一个去英格兰留过两年学的姐们回国后,一次路边散步,姐们咳了口痰,四处找垃圾桶,非要吐到里边,于是那口痰被含了三分钟.......人家说国外风气如此。作为生在大中华30年没离开过祖国的土鳖,我很无助......

多少年来,依然不淡定(编后记) 文/王立刚

多少年来,依然不淡定(编后记) 文/王立刚近年以来,中国人似乎越来越高调了,世界各地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尤其是各个奢侈品店,各个旅游景点。中国人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露脸得越多,却也多了很多丢脸的机会。国内外很多媒体上,总是能看到对一些中国人的行为进行批评,面对这些行为,这些相关的批评,很多中国人都不淡定了。提到中国人的不淡定,很多人也许得不出具体的定义。但是,提到随地吐痰,没有时间观念,排队经常插队,过马路不等红灯,嫉妒成功的人,虚伪等等,中国人不淡定的形象便丰满起来,进而跃然纸上了。所谓淡定,便是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反之,与这些行为相反的表现便可以统统称为不淡定了。在淡定的反向表现上,国人的案例实在太多,不一一列举。谈到中国人的劣根性,总是绕不过两个人,前者是鲁迅,后者是柏杨。鲁迅与柏杨都是非常著名的杂文家,在看待国民性时都有一针见血的洞见,但是,鲁迅失于过狠,柏杨失于过损,都有些过犹不及的味道。梁实秋谈国民性,则显得温和许多,现象还是一样的现象,观点也是类似的观点,鲁迅和柏杨说出来,纵然觉得他们说得对,但是又觉得被扒得赤裸裸的,不免尴尬,或被刺得鲜血淋漓,疼得要命。梁实秋与鲁迅笔战时,有不输于鲁迅的犀利和严谨,但除了笔战之时的犀利,平时的他更多的是一个雅士,而非鲁迅一般的斗士。这使得他的杂文,在犀利之外多了一些温和,多了一些宽容,反而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我们现在看中国人的种种不淡定之处,似乎觉得习以为常,甚至有些不以为然,以至于很多人会认为“反正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继续这样下去也没什么”,或者“有点坏毛病而已,无伤大雅,不必一直都说吧”。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形象一直不佳,曾经的以及现在依然存在的不淡定之处,依然在不断地刷新着大陆之外地区的人们对中国人不淡定形象的恶感。严格做到完美的淡定,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因为很多所谓不淡定的行为已经深入到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中,甚至骨髓中了。消除这些不淡定,需要多年的不断改变,不断淡化这种“传承”下来的不淡定,需要很多代中国人的努力。梁实秋笔下的中国人,是21世纪以前的中国人,近的离现在三四十年,远的离现在七八十年,严格说起来,好像不能等同于现在的中国人,但是,细看他笔下所写的现象,细看他所描绘的当时人体现出来的心态和性格,与现在的中国人一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年代变了,但是国民本性还是大同小异,这也便是为什么被称作国民性的原因吧。在《不淡定的中国人》这本书中,“写的是当年,说的是当下”,便是因为这本书的超时代性,跨时代性,就像乐嘉的《本色》所宣传的“写的是我,说的是你”一样,概因同国同民之间肯定是有一些共性的,这个共性超越时间,超越地域,超越性别,存在于不同人之间的血液中。所以,从梁实秋笔下的中国人身上,依然可以看到我们当下的性格,当下的缺点,即“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对镜自省”。当逐渐改正了这些缺点,从不淡定变得淡定起来时,我们中国人才是真正的完美了起来,我们中国才是真正强大了起来。在编辑这本书时,为了体现、突出国民性的特点,我们将整本书分成了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类似的特点集为一类,并在文章中摘取、提炼了一些句子,放在目录中原标题的后面,作为对原标题最合适的阐释和延伸。在五个部分的篇章页,根据不同的分类,对整个部分进行了总结,突出了该分类的共同特点,进而切实地能从书中看到现代甚至自己的缺点,然后对镜自省,完善自我,甚至完善社会。看了梁实秋的稿子,对比百十年来中国的变化与不变,更有感于中国人的不淡定,是以编辑此书之际,一者对梁实秋先生颇有崇敬之心,二者对中国当下仍有深切期望,两者相激,乃有此文。最后,我们附录了鲁迅先生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以及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的一段节选,以此与这本《不淡定的中国人》进行一下对比,以方便读者能更清晰地感受梁实秋的风格。

不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进入正题之前,先来看几篇简短的报道——《北京青年报》报道: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博物馆在迎来大批游客的同时还迎来了以文明引导员身份出现的60名在校大学生。这60名文明引导员在两小时内劝阻近百起不文明现象。《大河报》报道:2014年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郑州黄河滩出现很多游客不文明现象,黄河大堤上到处可见游客遗留下来的垃圾。《人民日报》2014年5月19日16版沈阳报道,辽宁省中部某县调研发现,一个山区农民家庭年收入2万元,但2013年人情随礼9600元,几乎占全部收入的二分之一。《泉州日报》2014年5月13日第5版,5月15日第6版连续推出晋江、石狮一带“黄金新娘”的背后系列报道,网友认为这种婚礼炫富是一种陋习,应该予以抵制。2006年时中心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其中征集到的主要有随处丢垃圾、不排队、大声喧哗、贪小便宜等10种主要不文明现象。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人的不文明现象依然随处可见,甚至变本加厉,愈发泛滥了。是中国人的素质正在逐年下降吗?应该不是。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素质应该有所提升才对。是媒体曝光率提高的原因吗?有一定这方面的因素。毕竟中国人出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机会越来越多,其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错误被曝光的几率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多。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且最根本的依然是,中国人本身所具有的国民性:不淡定。有人认为,国民性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比如,最早的时候,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体现为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奴性,而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民性,是战乱频繁、国势动荡时期的国民性,与和平时期相比,太具有时代特点,不能推而广之。所以,到后来柏杨重新定义的时候,便用了另一个词:丑陋。柏杨几乎用尽了各种贬义词来形容、定义中国人,虽然中国人本身确实具有很多很多历史加之于身的、环境加之于身的缺点,但是,柏杨用词依然过于尖损,过于将中国人的部分缺点放大化、严重化、恶性化了。以至于在他笔下的中国人,似乎成了全世界最恶劣最讨人厌的人种,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然后便是《不淡定的中国人》对国民性的定义:不淡定。这个定义,是梁实秋几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他从民国到20世纪80年代跨越多个时代的经验,是他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等多地生活之后的体验,这种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广的阅历,足以支撑他对国民性定义的说服力。以我们当下的观察来看,事实上国民性也确实更接近梁实秋笔下的状况:中国人只是不淡定。有一本畅销书叫《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其实,我觉得反而是“不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因为你身边都是不淡定的人,你也是不淡定的人,一样经历着插队以及被插队,一样经历着中国式过马路,一样经历着彼此约定了时间却互相迟到……这样的人生中,你们都是同样的人,都在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地实现着不淡定,诠释着不淡定,你们如此相同,如此合群,怎么会寂寞呢?不淡定之所以被认为是恰到好处的定义,是因为这是基于对最平淡的生活进行了最细致的观察得出的定义,是不会因为时代变化而产生巨大变化的定义。无论年代怎么变化,人们的吃喝拉撒,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还要进行,纵然有表象上的变化,其根本性是一致的。所以,基于这方面的观察得出的定义,必然会更接近事实本身,必然会更为接近事物本质。那么,我们应该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耻呢?反正,不淡定的人那么多,至少你不会寂寞。不过,说句正能量的话,我们还是以之为镜,完善自我比较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淡定了,那淡定的人生也就真的不寂寞了。


 不淡定的中国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