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嗎?

出版社:大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9889972585
作者:梁曉

内容概要

梁曉
1998年獲廣州中山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在香港親身經歷粵海系紅籌公司盛極而衰、繼而重組的全過程,完成數十篇《香港傳真》,合著有《香港聯繫匯率保衛戰》(1999)。中信泰富政治暨經濟研究部助理經理,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20/80的社會」— 全球化的衝擊,現代化的陷阱
1.1 全球化的衝擊
1.2 全球化如何成了「陷阱」?
1.3 「20/80的社會」,仍然沒有拐點
1.4 「投機賭博新經濟」下的全球化
第二章 印尼:從金融危機到國家分裂
2.1 金融危機
2.2 經濟危機
2.3 社會動亂
2.4 政權顛覆
2.5 國家分裂
2.6 IMF在印尼局勢演變中的作用
2.7 印尼之變發人深省
第三章 香港:「鏽住提款機」
3.1 金融危機山雨欲來
3.2 與金融息息相關的「正反饋」循環
3.3 香港政府莊家下場「打大鱷」
3.4 鏽住「提款機」的政策組合
3.5 沒有新外資進入,香港經濟難有起色
第四章 石油:不全是經濟
4.1 石油,不全是經濟
4.2 石油資源,有錢買不來
4.3 油價陰謀論與戰略石油儲備
4.4 東海,並非一般領土糾紛
第五章 美國:「永久性戰爭經濟」
5.1 美國經濟虛擬化?
5.2 發展中國家的「非工業化」
5.3 大規模集中的高科技產業
5.4 美國的「永久性戰爭經濟」
5.5 長短期利率倒掛之謎?
5.6 「軍事化社會」安定團結
5.7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第六章 民眾儲蓄太少,還是政府軍費太多?
6.1 「儲蓄」不等於存款
6.2 高負債的是美國政府
第七章 誰來養活美國?
7.1 東亞「高儲蓄兩難」與美國不儲蓄不難
7.2 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
7.3 產業轉移與美國貿易赤字
7.4 誰來養活美國?
第八章 07~08年中美關係急轉直下?
8.1 「不對等」的戰略對話
8.2 直接面對美國社會
8.3 「大進大出」難以為繼
8.4 來自外圍的信號?
8.5 零敲碎打為零存整取?
8.6 中美關係急轉直下?
結語
附錄一:香港金融中心和兩極分化
附錄二:昇值壓力來自不斷昇值
圖表目錄
圖~1:印尼匯率下跌與外債增加的循環
圖~2:印尼匯率下跌與通貨膨脹的循環
圖~3:印尼危機的逐層遞進
圖~4:香港股市、樓市和錢市之間的“正反饋”循環
圖~5:國際原油價格變化(WTI Spot Price),2004年1月~2007年10月
圖~6:國際原油價格與石油生產量、消費量的關係對比,1970~2006年
圖~7:國際石油生產~消費量差額與油價的關係,1970~2006年
圖~8:國際石油消費量及油價散佈圖,1970~2006年
圖~9:國際石油生產~消費量差額與油價散佈圖,1970~2006年
圖~10:釣魚島、沖鳥礁示意圖
圖~11:美國國防預算、財政收支差額與聯邦基金利率對比,2000~2006年
圖~12:美國GDP增長和失業率比較,1987~2007年第2季度
圖~13:美國短期及長期利率走勢,1994年1月~2007年6月
圖~14:美國國債總額,1940~2005年
圖~15:美國GDP增長率與財政赤字(盈餘)比較,1980~2006年
圖~16:美國國防開支與財政赤字(盈餘)比較,1980~2006年(億美元)
圖~17:貨幣博弈參與的新“三角貿易”之邏輯流程
圖~18:日元匯率與日本對匯市的頻繁干預,2003~2004年
附圖~1:香港GDP與領綜援個案,1994~2006年
附圖~2:日本股市TOPIX指數與日元兌美元匯率的對比,1981~2006年
表~1:世界各國的金融危機,1975~1997年(%)
表~2:印尼外債分布,1998年4月(億美元)
表~3:各大銀行對印尼的貸款,1998年4月(百萬美元)
表~4:金融危機最嚴重五國的私人和官方資本流動比較,1996~1998年(億美元)
表~5:金融風暴前後香港經濟主要指標比較
表~6:香港公司註冊數和變化,1995~1998財政年度(家)
表~7:港府入市後的港股成交量和恆生指數,1998年8月
表~8:當日香港股市成交量最大的十支股票,1998年8月28日
表~9:香港銀行不合格貸款情況預測,1998~1999年(%)
表~10:香港金融風暴中紅籌股慘跌,1998年8月12日(港元,按跌幅排列)
表~11:香港的GDP增長率和失業率,1997~2006年(%)
表~12:世界軍火市場份額,1987、1992~2004年(%)
表~13:美國製造業產出、就業人數及佔整體經濟的比重,1987~2005年
表~14:美國的消費、投資、淨出口和政府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2001~2006年(%)
表~15:國外私人投資者購買的美國資產,1996~2000年(十億美元)
表~16:部分國家(地區)的消費支出與社會保障程度比較,2003年
表~17:持有美國政府債券最多的十個國家(地區)(億美元)
表~18:各國(地區)官方外匯儲備排名,2007年9月(億美元)
表~19:中國歷年外匯儲備數據,1981~2007年9月(億美元)
表~20:各國(地區)投資美國各類證券情況,2006年6月30日(億美元)
附表~1: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1997~2006年
附表~2:按組別劃分的香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數,1996~2006年
附表~3:李兆基投資的部分新股(港元)
附表~4:日本實際GDP增長率和日美貿易順差,1989~2000年

作者简介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全球經濟一體化。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以各國文字世界流行。跨國公司全球採購,企業家滿世界發財,資本流動造成金融危機,互聯網黑客傳播病毒,世界是平的……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世界是平的……反恐戰爭越反越恐,自殺炸彈天天不斷、處處發生,世界是平的……
平產生不平,不平帶來平。究竟是平還是不平?手舞足蹈歌舞陞平之餘,還得看看這本書深入淺出的理性分析。
【內容要點】
☆ 全球經濟一體化最厲害的是金融,金融危機後沒有任何制度改善,資本自由流動讓全球一體兩極分化;
☆ 石油等戰略要害領域,絕非市場經濟;
☆ 戰爭經濟帶來美國的繁榮,同時維繫美元霸權和對戰略資源的控制;
☆ 亞洲國家廉價勞動為美國提供廉價產品,辛辛苦苦賺點外匯,再買低回報美國債券,補貼美國;
☆ 金融危機中,印尼政治顛覆、國家分裂,香港政府被迫“莊家下場”,馬來西亞不得不外匯管制;
☆ 當前中國經濟股市、樓市泡沫,人民幣昇值的壓力來自不斷昇值,迫近中國的金融危機無法避免;
☆ 北水南調的股市直通車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
☆ 香港金融越發展,貧富兩極分化越嚴重。
【本書特色】
☆ 政經熱點,學術前沿;
☆ 十年磨一劍,亞洲金融危機風口浪尖上歷練出的研究成果;
☆ 關注人民幣匯率急昇,股市、樓市泡沫,中國難逃金融危機?
第一章 「20/80的社會」— 全球化的衝擊,現代化的陷阱
1.1 全球化的衝擊
1.2 全球化如何成了「陷阱」?
1.3 「20/80的社會」,仍然沒有拐點
1.4 「投機賭博新經濟」下的全球化
第二章 印尼:從金融危機到國家分裂
2.1 金融危機
2.2 經濟危機
2.3 社會動亂
2.4 政權顛覆
2.5 國家分裂
2.6 IMF在印尼局勢演變中的作用
2.7 印尼之變發人深省
第三章 香港:「鏽住提款機」
3.1 金融危機山雨欲來
3.2 與金融息息相關的「正反饋」循環
3.3 香港政府莊家下場「打大鱷」
3.4 鏽住「提款機」的政策組合
3.5 沒有新外資進入,香港經濟難有起色
第四章 石油:不全是經濟
4.1 石油,不全是經濟
4.2 石油資源,有錢買不來
4.3 油價陰謀論與戰略石油儲備
4.4 東海,並非一般領土糾紛
第五章 美國:「永久性戰爭經濟」
5.1 美國經濟虛擬化?
5.2 發展中國家的「非工業化」
5.3 大規模集中的高科技產業
5.4 美國的「永久性戰爭經濟」
5.5 長短期利率倒掛之謎?
5.6 「軍事化社會」安定團結
5.7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第六章 民眾儲蓄太少,還是政府軍費太多?
6.1 「儲蓄」不等於存款
6.2 高負債的是美國政府
第七章 誰來養活美國?
7.1 東亞「高儲蓄兩難」與美國不儲蓄不難
7.2 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
7.3 產業轉移與美國貿易赤字
7.4 誰來養活美國?
第八章 07~08年中美關係急轉直下?
8.1 「不對等」的戰略對話
8.2 直接面對美國社會
8.3 「大進大出」難以為繼
8.4 來自外圍的信號?
8.5 零敲碎打為零存整取?
8.6 中美關係急轉直下?
結語
附錄一:香港金融中心和兩極分化
附錄二:昇值壓力來自不斷昇值
圖表目錄
圖~1:印尼匯率下跌與外債增加的循環
圖~2:印尼匯率下跌與通貨膨脹的循環
圖~3:印尼危機的逐層遞進
圖~4:香港股市、樓市和錢市之間的“正反饋”循環
圖~5:國際原油價格變化(WTI Spot Price),2004年1月~2007年10月
圖~6:國際原油價格與石油生產量、消費量的關係對比,1970~2006年
圖~7:國際石油生產~消費量差額與油價的關係,1970~2006年
圖~8:國際石油消費量及油價散佈圖,1970~2006年
圖~9:國際石油生產~消費量差額與油價散佈圖,1970~2006年
圖~10:釣魚島、沖鳥礁示意圖
圖~11:美國國防預算、財政收支差額與聯邦基金利率對比,2000~2006年
圖~12:美國GDP增長和失業率比較,1987~2007年第2季度
圖~13:美國短期及長期利率走勢,1994年1月~2007年6月
圖~14:美國國債總額,1940~2005年
圖~15:美國GDP增長率與財政赤字(盈餘)比較,1980~2006年
圖~16:美國國防開支與財政赤字(盈餘)比較,1980~2006年(億美元)
圖~17:貨幣博弈參與的新“三角貿易”之邏輯流程
圖~18:日元匯率與日本對匯市的頻繁干預,2003~2004年
附圖~1:香港GDP與領綜援個案,1994~2006年
附圖~2:日本股市TOPIX指數與日元兌美元匯率的對比,1981~2006年
表~1:世界各國的金融危機,1975~1997年(%)
表~2:印尼外債分布,1998年4月(億美元)
表~3:各大銀行對印尼的貸款,1998年4月(百萬美元)
表~4:金融危機最嚴重五國的私人和官方資本流動比較,1996~1998年(億美元)
表~5:金融風暴前後香港經濟主要指標比較
表~6:香港公司註冊數和變化,1995~1998財政年度(家)
表~7:港府入市後的港股成交量和恆生指數,1998年8月
表~8:當日香港股市成交量最大的十支股票,1998年8月28日
表~9:香港銀行不合格貸款情況預測,1998~1999年(%)
表~10:香港金融風暴中紅籌股慘跌,1998年8月12日(港元,按跌幅排列)
表~11:香港的GDP增長率和失業率,1997~2006年(%)
表~12:世界軍火市場份額,1987、1992~2004年(%)
表~13:美國製造業產出、就業人數及佔整體經濟的比重,1987~2005年
表~14:美國的消費、投資、淨出口和政府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2001~2006年(%)
表~15:國外私人投資者購買的美國資產,1996~2000年(十億美元)
表~16:部分國家(地區)的消費支出與社會保障程度比較,2003年
表~17:持有美國政府債券最多的十個國家(地區)(億美元)
表~18:各國(地區)官方外匯儲備排名,2007年9月(億美元)
表~19:中國歷年外匯儲備數據,1981~2007年9月(億美元)
表~20:各國(地區)投資美國各類證券情況,2006年6月30日(億美元)
附表~1: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1997~2006年
附表~2:按組別劃分的香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數,1996~2006年
附表~3:李兆基投資的部分新股(港元)
附表~4:日本實際GDP增長率和日美貿易順差,1989~2000年


 世界是平的嗎?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