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出版社: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3/1
ISBN:9789866559044
作者:侯乃峰
页数:547頁页

作者简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是現今發現最早的《周易》寫本。這批材料公開的時候,作者以楚竹書《周易》的文字考釋為基礎,結合先前已經出土的《周易》文本,如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阜陽漢簡《周易》等,著手研究《周易》的文字。同時,有鑒於前輩學者對傳世本《周易》文字的研究過於分散,翻檢不易,便又擇要吸收對傳世本《周易》文字的校勘成果而成就此書。本書側重對文字的研究,其中又以出土易學文獻的文字為主,以考察卦爻辭所使用的文字本義為歸結。
《周易》文字的研究是深入易學的前提和基礎,由小學入經學,可以引領讀者一窺《周易》文本最原始的面貌。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侯乃峰博士《〈周易〉文字彙校集釋》出版http://www.zhongguosixiang.com/thread-15057-1-1.html與聞  侯乃峰博士的專著《〈周易〉文字彙校集釋》2007年4月由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3月出版。承侯先生概允,茲將此書的《自序》、《目录》、《引言》、《凡例》、《後記》揭載于次。 自序  人生識字糊塗始。自從我開始接觸到先秦典籍那時起,由「識字」帶來的「糊塗」便一個接一個。有些「糊塗」後來逐漸明白了,有些卻至今還在「糊塗」中。比如,我曾經認為:先秦典籍都是由文字組成,祇要認識文字,那些典籍所蘊涵的意思就清楚了。可我很快又意識到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象《周易》這部書,每個字都認得,但是包含的意思仍然很難理解。又如,在中學讀書的時候,我就經常見到街頭巷尾有擺攤算卦的,在招牌上寫著「周易預測」等字樣,心裏就「糊塗」:《周易》究竟如何預測人的吉凶禍福?這個「糊塗」至今還在「糊塗」中。   人往往會對自己感到難以理解的事物産生好奇心理,我對《周易》的好奇就是從這些「糊塗」中來的。懷揣著這些好奇,我在大學階段選修了兩門主講《周易》的課程,並閱讀了許多這方面的著作,結果收獲不多,對諸多問題依然是「糊塗」。但在這些龐雜的閱讀中,我也逐漸明白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周易》卦爻辭絕非隨意寫就,而是由卦象得來的,即象數易學所謂的「辭由象生」原則。這個原則經過自己的檢驗,至今仍居之不疑。大學畢業時,我曾一度想考《周易》方面的專業研究生,最終由於自感準備不充分而作罷。   二00二年,我考上安徽大學歷史系研究生攻讀歷史文獻學,主要精力轉到出土文獻和古文字的學習上,但對《周易》的這些好奇仍時時縈繞在心頭,同時也甚為關注易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臨近畢業論文選題時,恰逢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公佈,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周易》寫本,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我的目光也很自然地集中到這批材料上來。最終,我選擇了「《周易》文字」作為研究對象。我的初衷是:以楚竹書《周易》的文字考釋為基礎,結合前面已經出土的《周易》文本,如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阜陽漢簡《周易》等,探究《周易》的原始面貌,主要是考察卦爻辭所用文字的本義。在開題報告之後,我又吸收了何琳儀老師的意見,將前輩學者對傳世本《周易》文字的校勘考釋成果擇要吸收進來,便形成了現在的這個規模。何老師曾參加「儒藏」項目中楚竹書《周易》的校點工作,當是鑒於前輩學者對傳世本《周易》文字的研究成果過於分散,翻檢不易,故有此建議。至於原計劃中對前人學術筆記裏相關研究成果的整理,因為篇幅及體例的限制,尚有待於將來。   《周易》是儒家典籍中最具哲學意味的,一般都將易學研究看作是至「玄」的學問,而文字學研究屬於「樸學」,是至「實」的學問,將兩者黏合在一起,或許會給人一種不倫不類之感。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這也許就是清人所說的「由小學入經學」治學路徑吧。再者,楚竹書《周易》是用戰國楚系古文寫成,這方面的研究必然要牽涉到古文字學;而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先生所著《雙劍誃易經新證》,用甲骨文及金文證易中晦文澀義並進而證以易象,也給了我很大啓發,其所主張的「易,象學也」直接促使本書在象數易學上也進行了些許討論。   楚竹書《周易》文字集釋佔據了本書很大篇幅,餖飣考據,大多無關易學宏旨。如果說起對這部最早寫本的總體印象,大多數研究者可能會得出基本相同的看法:以楚竹書《周易》卦爻辭校諸今傳本,可以明顯看出,歷經兩千多年的流傳,今傳本雖然有一些文字訛誤,但其較之早期面貌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竹書本與今傳本在文字使用上的差異,大多是屬於通假關係。其它出土易學材料的文字使用情況也大率如此。   《周易》之為書至深至奥,其文字讀來又至晦至澀。本書對其文字的整理研究,且主要側重出土易學文獻中的文字,也許祇能說是易學研究的前提而非易學研究之本身,故題目冠之以「文字」二字以別嫌疑。同時,對易學哲理的領悟與人生經驗的增長應該是成正比的,馬王堆漢墓帛書《要》篇「夫子老而好易」之語,恐非無因,也許是孔子至老年方纔領悟到《周易》中之哲理深得我心,因而好之吧。以孔子之聖尚且如此,凴筆者未及而立之年,若藉此妄談易學研究,實難免不知天高地厚之譏。完稿後,再反觀寫作的初衷,發現其最終結果之於易學研究也並沒有産生明顯進展的跡象,故筆者始終不敢將之歸屬於易學研究範疇。如果硬要找出它對易學研究者的微許作用,或者說對筆者來講稍感欣慰者,應當說是此書收集的出土易學資料相對比較齊全,可省卻一些想要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者再次翻檢蒐集資料所花費的時間吧。   筆者在最初選題時私下想的是儘量選擇自己相對熟悉的研究領域,可是完稿後卻發現自己對於易學其實是一知半解,所得甚為淺陋;對於文字學研究也類此。好在本書大多是編纂之功,前輩學者對今傳本《周易》文字的真知灼見以及當代學者對楚竹書《周易》文字的精彩考釋,是本書賴以存在的基礎,而筆者實不與焉。即便如此,書中仍會有編排不當及認識謬誤之處,懇請讀者賜教。 目錄  引 言 1   凡 例 1   上 經 1 0一.乾 1 一六.豫 131 0二.坤 12 一七.隨 155 0三.屯 20 一八.蠱 164 0四.蒙 29 一九.臨 170 0五.需 39 二0.觀 172 0六.訟 57 二一.噬嗑 174 0七.師 74 二二.賁 179 0八.比 82 二三.剝 184 0九.小畜 93 二四.復 190 一0.履 101 二五.无妄 196 一一.泰 107 二六.大畜 209 一二.否 115 二七.頤 232 一三.同人 118 二八.大過 252 一四.大有 120 二九.坎 256 一五.謙 126 三0.離 265   下 經 273 三一.咸 273 三八.睽 320 三二.恆 283 三九.蹇 331 三三.遯 292 四0.解 335 三四.大壯 300 四一.損 339 三五.晉 303 四二.益 343 三六.明夷 309 四三.夬 345 三七.家人 316 四四.姤 356 四五.萃 366 五五.豐 438 四六.升 371 五六.旅 450 四七.困 373 五七.巽 457 四八.井 384 五八.兌 460 四九.革 400 五九.渙 462 五0.鼎 405 六0.節 469 五一.震 414 六一.中孚 470 五二.艮 419 六二.小過 474 五三.漸 427 六三.既濟 477 五四.歸妹 434 六四.未濟 484   附 錄 489   一.參考文獻 489   二.各本重要異文索引 506   三.楚竹書《周易》文字相關研究文章(四篇) 508   四.後記 546 引言  《周易》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典籍。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周易》獲得正統地位以來,以《周易》為中心的易學研究更是得到極大地發展,在以後各個時期的學術史上都佔據著重要地位。但兩千多年來,甚至在科學文化昌明之今日,《周易》仍然是一本很難讀懂的「天書」。說其很難讀懂,除了《周易》本身那套謹嚴有序的體系外,就要說到那些古樸簡質而又蘊涵豐富的文字了。對於《周易》包含的文字進行研究,始終是易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顧炎武說「讀九經自考文始」,戴震提倡「治經先考字義」。因為要讀懂經典,首先必須要考察其文字,研究《周易》文字同樣是易學研究最基礎的環節。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考察《周易》這部經典中的文字。   本書吸收了前人在今傳本《周易》文字研究上取得的衆多成果,總體上說包含以下幾種:   (一)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引《周易》文句以解釋字形,明確字義。   (二)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就《說文》作注,包含有解釋《周易》文字的內容。   (三)唐人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周易音義》,綜合輯錄比勘諸家異文,是《周易》文字研究的重要成果。   (四)清人阮元撰寫的《<周易>注疏校勘記》,主要研究當時所見的各種傳世《周易》文本在流傳中産生的異文和訛誤。   (五)有清一代是小學極為繁盛的時期,在《周易》文字研究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除了上述《說文解字注》和《<周易>注疏校勘記》外,本書還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三家:王引之的《經義述聞》中涉及《周易》經文的部分;宋翔鳳的《周易考異》;李富孫的《易經異文釋》。   (六)近人馬宗霍撰《說文解字引易考》及《說文解字引通人說考》,對於《說文》所引的《周易》文字進行了詳細辨析,創獲頗多。   上述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只要是有關《周易》文字並且有個人見解的,不論其觀點正確與否,一概予以吸收,以資借鑒。這部分整理工作是本書的主要內容之一,屬於「彙校」部分。   前人所能看到的僅是當時流傳的各種《周易》文本,但現在的情况完全改觀了。自上個世紀初至今,出土文獻領域相繼發現了幾種前人未及得見的《周易》文本:   (一)敦煌唐寫本《周易》:一九00年發現的敦煌遺書中有唐寫本《周易》殘卷,包括P.二五三0,P.二五三二,P.二六一九,P.三六八三和S.六一六二(P指伯希和,S指斯坦因,後綴數字是二人原標編號);另外還有《周易經典釋文》殘卷,包括P.二六一七,S.五七三五。   (二)漢熹平石經《周易》:熹平石經的有關記載見於《後漢書·靈帝紀》。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始刻,光和六年(公元一八三年)刻成,刻成後即樹碑文於洛陽太學門前供人拓摹。後歷經戰火遷徙,碑文漫滅,十不存一。現原碑皆毀,僅存殘石、拓片,難窺其全貌。自宋代以來陸續有殘碑出土。   (三)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岀土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墓葬年代是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其中不僅有帛書《周易(六十四卦)》,還有帛書《易傳》,包括《繫辭》、《二三子問》、《易之義》、《要》、《繆和》、《昭力》。   (四)阜陽漢簡《周易》:一九七七年岀土於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中,墓主為西漢汝陰侯,竹簡殘斷極其嚴重。這批簡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在《周易》卦爻辭後附有卜事之辭。   (五)秦簡《歸藏》:一九九三年三月,湖北省江陵縣王家臺十五號秦墓出土了竹簡本《歸藏》。秦簡《歸藏》的出土有力地證明了傳世的輯本《歸藏》並非僞作,其所用的卦名可以與《周易》相互對照。   (六)楚竹書《周易》:一九九四年由上海博物館購藏,二00三年十二月岀版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是戰國時流傳於楚地的《周易》文本。   王國維在一九二五年為清華學生作演講時說「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見。有孔子壁中書岀,而後有漢以來古文家之學。有趙宋古器岀,而後有宋以來古器物、古文字之學。……故今日之時代,可謂之發見時代,自來未有能比者也」(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王國維遺書》第五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一九八三年九月第一版)。如果說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王國維就稱當時為「發見時代」,那么由上面我們列舉的各種《周易》文本可以看出,相對於那時來說,前人未能見到而我們今天可以見到的新材料,其發現更足稱之為「《周易》的發現時代」。大量新發現的岀土文獻産生新的研究課題,將這些衆多的《周易》新材料綜合起來,從文字、音韻、訓詁以及版本、校勘諸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   各種新發現的《周易》材料吸引了衆多學者的關注。如已經發表的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和阜陽漢簡《周易》,已經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也産生了許多成果。比如吳新楚先生所著《<周易>異文校證》(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二00一年八月第一版),融匯了各類出土文獻的異文材料,無疑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但此書出版時楚竹書《周易》並沒有完全公佈,所以現在看來這部著作就顯得不完整了。同時,從學者們的研究狀况來看,無論是帛書《周易》還是阜陽漢簡《周易》,在文字考釋上並不存在太多的難題,所以研究方向也基本是傳統易學的延續和深入:即對比異文,找岀本字,探索卦爻辭的含義或易理,以及從異文入手考察文字演變等等。二00三年底,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公佈,它是以六國古文中的楚系文字寫成,其中岀現大量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異文。所以,整理研究楚竹書《周易》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對其中的古文字加以考釋,這就需要古文字學者和岀土文獻學者先做基礎性的文字研究工作。傳統易學和古文字學、岀土文獻學有共同的研究對象,這就需要一個結合點,使得两個學科及時交換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使易學研究的深入。在實際研究中,我們卻會發現,因為不了解古文字發展演變過程,不能及時得知文字考釋的最新成果,傳統的易學研究者往往在《周易》文字考釋上無所適從,甚或以不誤為誤,隨意取捨各種觀點。如楚竹書《周易》第九簡《比》卦初六爻辭「有孚缶」,帛書本和今本均作「有孚盈缶」。原考釋者濮茅左先生將「」釋為「海」,但古文字學界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此字非「海」字,並提岀一些很有價值的看法。從目前的研究情況看,此字隷定為左從「水」右從「夃」,分析為「從水,盈省聲」,即釋為「溋」字,應當是比較可信的(字形隷定從季旭昇先生之說,具體論述參正文此字下所引)。而易學界不少研究者由於不了解這個字的最新考釋成果,仍然沿用原考釋者的「海」字說。又如第二十三簡《大畜》卦上九爻辭「」字,馬王堆漢墓帛書本作「瞿」,今本作「衢」。原考釋者濮茅左先生隷定為「」,後加「(衢)」,其傾向於讀為「衢」的思路還是可取的。徐在國老師釋此字為「」,認為不同的字之間其實是通假的關係(徐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正》,簡帛研究網站,二00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後白於藍先生又指出此字「似當分析為從木,虛省聲」(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第一一0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二00八年一月第一版),對此字的研究更深入一步。而易學界仍有一些學者以原考釋者的隸定字形為依據來探討此爻辭的含義理解問題。   以上所舉的例子說明,在目前的易學研究領域,古文字學、岀土文獻學和傳統易學存在「兩張皮」的現象,互不搭界。對於有著共同研究對象的兩個學科來說,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   因此,我們需要綜合整理岀土文獻的文字考釋成果,尤其是楚竹書《周易》文字的考釋成果,及時傳達給傳統易學界的研究者。同時,也要把易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時總結滙總,以便古文字和岀土文獻學界在介入易學研究時能很快窺其堂奥,最終使得二者産生交相輝映的效果,並由此推動易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在上述諸位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本書對《周易》文字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對照各類出土文獻的原圖版,重新進行《周易》經文的釋文整理,並以卦爻辭為單位,將經文釋文按照今本、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楚竹書本、阜陽漢簡本、熹平石經本的順序依次排列。這部分工作是本書進行深入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經過如此整理,各本的文字異同以及殘存狀况一目了然,可以很方便地做進一步的對比分析。   唐寫本《周易》多同於今本,故其文字異同僅在案語中說明,原文不具錄;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易傳》部分的異文情况也在案語中說明;阜陽漢墓竹簡僅取其經文部分,卦爻辭後的卜辭不取;秦簡《歸藏》和傳世輯本《歸藏》卦名用字,我們也吸收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於案語中說明異同情况。   (二)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文字的各種考釋意見進行彙集整理。楚竹書《周易》作為一個新出的早期文本,其文字學價值遠遠超出其作為易學文本的價值。它是用戰國古文抄寫而成的,是戰國時期流傳於楚地的《周易》文本,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周易》文本,其所包含的文字毫無疑問屬於古文字學的研究範疇。古文字學界對於戰國文字中的楚系文字研究已經相當成熟,所以大部分學者的考釋意見都基本趨向一致。但其中也有少部分古文字,牽涉的問題甚多,學者們的考釋意見很不一致。本書在彙集各家考釋意見的基礎上,綜合評述諸說得失,並儘可能選取較為可靠的說法進行釋文的再整理。偶然有筆者自己的一得之見,則隨文在案語中予以說明。這部分工作是本書的另一個主要內容,屬於「集釋」部分。在楚竹書《周易》文字考釋意見的整理過程中,筆者形成了一些較為系統的看法,獨立成文,一共四篇,附錄在後面。   如前所述,本書擇要彙集了前人對於今本《周易》文字的衆多校勘考證成果,再加上所列的出土易學文獻,則本書所收集的材料基本囊括了目前所能見到的全部《周易》文字材料,極便於易學研究者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通過對這些易學文獻的整理,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前人在《周易》文字上究竟關注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已有定論的;哪些又是存疑待考的;出土的《周易》文本究竟可以解决多少懸而未决的問題;等等。同時,為了便於查找各本出現的異文情况,筆者還製作了「各本重要異文索引」附錄在後面。   (三)在《周易》經文每條卦爻辭下,「彙校」和「集釋」之後,筆者以加案語的形式給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案語根據每條卦爻辭所含文字的各自特點而添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王家臺秦簡《歸藏》和傳世的輯本《歸藏》卦名與《周易》卦名之間的對應關係;馬王堆帛書《易傳》部分出現的與帛書《周易》經文部分不同的異文;敦煌唐寫本《周易》殘卷和《周易經典釋文》殘卷中出現的異文;各類出土文獻釋文考釋意見與原考釋者不同的地方,筆者或引用其他學者的意見或給出自己的看法予以說明。   (四)《周易》是先秦典籍中除《詩經》、《楚辭》外較為重要的韻文材料,全部卦爻辭中存在大量的諧韻現象。如經文第一句爻辭「初九:潛龍,勿用」,龍、用上古音皆在東部;第二句爻辭「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田、人上古音皆在真部;等等。這些諧韻現象有些對於《周易》經文文字的考釋和理解很有幫助。我們吸收前人對於《周易》卦爻辭諧韻情況的研究成果並應用到楚竹書《周易》文字的考釋中。比如《豫》九四爻辭的「」字,筆者根據諧韻情况認為其當屬之部字;再如《大畜》上九爻辭的「」字,筆者根據諧韻情况認為其當屬魚部字,並將此點作為字形考釋的重要旁證;又如《旅》六二爻辭的「」字,筆者根據諧韻情况認為其仍當根據楚文字的常見現象讀為「次」;等等。這部分工作力求全面反映岀《周易》文字在先秦的原始使用狀況,在某種程度上開拓了楚竹書《周易》文字考釋所依據的材料範圍。   (五)在對各類《周易》文本的異文進行分析考證的基礎上,我們在某些卦爻辭下還嘗試吸收借鑒象數易學的研究成果,探索一些卦爻辭的卦象蘊涵,並結合到《周易》疑難文字的考釋與理解中。象數易學是傳統易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主要研究卦象與卦爻辭之間的對應關係,其研究成果對於研究《周易》經文的原始含義以及確定《周易》文字的最初用法很有幫助。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尚氏學·說例》中云:「誠以易辭皆觀象而繫。上《繫》云『聖人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是也。故讀易者,須先知卦爻辭之從何象而生,然後象與辭方相屬。辭而吉,象吉之也;辭而凶,象凶之也。故甲卦之辭不能施之乙,乙卦之辭不能施之丙。偶有同者,其象必同。」于省吾先生在《周易尚氏學·序言》中說:「因為辭由象生,故易無象外之辭。」(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0年五月第一版。)這些說法非常精當地指明了卦爻辭與卦象之間的關係。   當然,由於象數易學仍然是一個爭議很多的研究領域,且畢竟與文字研究有別,所以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集中在文字的考釋論證上,對於象數易學的吸收也僅限於一些能够證成文字的比較可信的說法。如其中對於爻辭「拯馬壯吉」的卦象解釋,《鼎》、《夬》卦名的取象等。我們將象數易學研究成果引入《周易》文字研究的做法,充其量算是在文字學研究領域所做的一點嘗試。 凡 例  一、文中出現的標注符號和引書簡稱:   ●、今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   帛、帛本——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釋文底本據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六十四卦>釋文》,文中所說原考釋者意見皆出此文);   竹、竹本——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   阜、阜本——阜陽漢墓竹簡《周易》;   石、石經——東漢熹平石經《周易》(阮校中的「石經」指唐開成石經);   寫本——敦煌唐寫本《周易》;   說文——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徐鉉校定本,通稱「大徐本」);   段注——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釋文——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   彙校——今人黃焯《經典釋文彙校》;   阮校——清人阮元《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校勘記》;   述聞——清人王引之《經義述聞》;   考異——清人宋翔鳳《周易考異》;   異文釋——清人李富孫《易經異文釋》;   引易考——近人馬宗霍《說文解字引易考》;   通人說——近人馬宗霍《說文解字引通人說考》;   研究——今人黃人二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研究·上博藏簡周易校讀(上)、(下)》;   讀本——今人季旭昇主編,陳惠玲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周易譯釋》。   二、《周易》經文以通行的《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六十四卦順序排列,每卦卦爻辭下按出土文獻的完整性依次附列帛、竹、阜、石(文中皆用黑體字標識於前)。因寫本內容多同於今本,僅在案語中說明異同,不具附。   三、由於錄有今本《周易》原文,出土文獻中有文字殘缺或漫漶不清處,一律以「□」表示,不據今本補足,補充的字數多少以今本為標準。   四、每卦卦爻辭下先列舉傳世文獻中前人解說《周易》文字的內容,大體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後為序,間或以類相從,作如下排列:說文、段注、釋文、彙校、阮校、述聞、考異、異文釋、引易考、通人說(文中皆用黑體字標識於前)。其它間或採入的傳世文獻材料用「作者名(黑體)」置前為標識,後標注著作名稱。   五、傳世文獻中考證對象用「【】」括住,如段注中《說文》原文作為考證對象卽放入「【】」內。《說文》及段注前「()」內標注《說文》原卷號和部首,以便查找。每種文獻一般全部引錄,輾轉引用前人的內容而不加作者個人意見的不錄,《經典釋文》中僅標注文字讀音的不錄。阮校綜合比較了當時所見的諸本文字異同,不論其是否有個人意見,全部採錄。   六、各類傳世文獻中雙行夾注小字放入「()」內括住,夾注內再有夾注的用「[]」括住。有的傳世文獻屬於未經整理的古籍,引錄時酌加新式標點,以不影響文意為準,不强求前後疏密一致。所引文字原為繁體,其中習慣性使用的異體字一般保持不變,如「義」作「誼」、「氣」作「气」、「韻」作「均」、「假」作「叚」、「據」作「据」等;但有明顯的文字錯誤,則加「(引注:)」予以說明;若所引文字是由簡體轉化為繁體,則用字予以統一。   七、今人對楚竹書《周易》文字的考釋解說次於傳世文獻之後,以「作者姓名(黑體)」為標識冠於其考釋意見之前,基本按發表的時間先後為序,後面用「()」括注文章名稱,文章名稱中含有「()」的改為「[]」,並在「()」後附發表年代。其中李零先生的《讀上博楚簡<周易>》一文,據其所說是在竹書《周易》發佈之前所寫,文中將其調整在原考釋者濮茅左先生的意見之下。文中所引《讀本》部份,若直接說是《讀本》的意見,則是撰寫者陳惠玲先生在《周易譯釋》中的意見;如果是主編者季旭昇先生的意見,則隨文注明。   八、今人考釋意見大多直接引用,以求準確表達作者的看法。行文中間有省略處用「……」表示,在分段提行處間或有省略則不用「……」。有概括引述的內容用「()」括住。引述中作者原來的注釋用「(原注:)」插在文中相應處;原注若是引通行典籍,僅是標明版本,則或省略不注;若原注中的文章名含有「()」,則改用「[]」。引述中若有文意不接或指代不明處,則添加「(引注:)」予以明確。   九、學者有同一篇文章先在網絡上發表,後來又正式發表於期刊的;或者同一篇文章出現於不同刊物的;如果表達的觀點沒有改變,僅是個別字句措辭不同,則以後來發表的為準引錄,原說不再徵引,但文章名稱後面的年代仍然標注其最初發表的時間。若是後來的觀點較原說有重大的修訂,而原說仍有參考價值的,則在引錄新說的同時,原說也予以保留。原說與新說也以發表時間為序排列。   十、在列舉諸家說法之後,筆者還有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地方,以加案語的形式附在後面,以「【案(黑體)】」冠前為標識。諸本異文若是有同一諧聲偏旁,或明顯屬於音近相通的關係,案語中一般不再注明。前人對於卦象的解釋,擇其信而有徵者,以「【象(黑體)】」冠前為標識附在案語之後。   十一、所引述的內容有一處而涉及《周易》經文多處卦爻辭者,采取互參的方式說明其又見於哪一卦哪一爻辭下。案語中有類似情况者同樣處理。   十二、臨文不諱。行文中除本師外,偶有直稱前輩學者姓名處,尚祈諒之。 後記  二00二年,我有幸考入安徽大學歷史系,師從劉信芳先生學習出土文獻學。二00四年,我又獲得了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繼續跟隨劉師學習直至如今。驀然回首,已是五年的光陰。與同門的師兄師姐相比,我在碩士階段省去一年時間,但也省卻了做碩士論文這個重要的鍛煉過程,現在看來有得也有失。此文終於成稿,我在心理上稍稍彌補了沒有做碩士論文的遺憾。   此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劉師的精心指導。從題目的選擇、範圍的界定直到細節的安排,劉師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同時,劉師為此文撰寫提供了大量圖書資料,並親自奔走為我搜集一些急需的材料。在行文過程中,劉師時時關注我每個階段的進展情况,遇有偏差隨時予以糾正。本文成稿後,劉師還細細地逐頁審閱,給出了不少修改意見。導師教育之情,學生銘感終生。   本文的完成還要感謝何琳儀老師的指導。何老師在生病住院期間還仔細審閱了我的開題報告書,提出了具體意見,並為此文寫作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而就在此文卽將定稿的時候,何老師遽歸道山,最終未能見到本文的完成,念此不禁黯然。   徐在國老師曾在百忙中為我審閱一些稿件,很關心本文的進展情况,並提供了許多學術界最新的研究動態。本系王鑫義、張金銑、張子俠、劉家友、吳春梅、胡秋銀、蒲霞等諸位老師,在各個方面給了我許多幫助和照顧,使我能够專心完成此文。通過電子郵件,季旭昇、陳斯鵬先生審閱了本文的部分稿件,季先生還惠贈了自己的大作。筆者在此向以上諸位表示衷心地感謝。   師兄萬瑞傑、師弟單曉偉為本文做了一些具體的工作。學兄袁金平,比鄰而居,遇有疑難隨時探討,使我不致陷入過於孤陋寡聞之境地,並提供了大量相關的參考資料,助成此文實多。師兄楊世鐵、吳國昇、張振謙等,介於師友之間,交相問難,在諸多問題上開拓了我的行文思路,在此一並謝過。   最後感謝家人對我二十二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上學)的理解和支持。 侯乃峰二00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補記:本書得以出版,發耑於我所在的曲阜師大孔子文化學院院長楊朝明教授的推薦,丁原植先生審閱稿件後慨允納入其主編的「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之中,在版式安排上又承蒙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編輯多方指教,在此亦謹嚮諸位表示衷心感謝。 二00八年七月
  •     该书系出土思想文物与文献研究丛书之三十六。《周易》的文字研究一直是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最基础的环节。该书侧重《周易》文字的研究,其中又以出土文献的文字为主来考察卦爻辞所使用文字的本义:帛书《周易》、阜阳汉简《周易》等。本书吸收了前人在今传本《周易》文字研究上取得的众多成果,总体上说包含以下几种: (一)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引《周易》文句以解释字形,明确字义。 (二)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说文》作注,包含有解释《周易》文字的内容。 (三)唐人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周易音义》,综合辑录比勘诸家异文,是《周易》文字研究的重要成果。 (四)清人阮元撰写的《<周易>注疏校勘记》,主要研究当时所见的各种传世《周易》文本在流传中产生的异文和讹误。 (五)有清一代是小学极为繁盛的时期,在《周易》文字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了上述《说文解字注》和《<周易>注疏校勘记》外,本书还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三家: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中涉及《周易》经文的部分;宋翔凤的《周易考异》;李富孙的《易经异文释》。 (六)近人马宗霍撰《说文解字引易考》及《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对于《说文》所引的《周易》文字进行了详细辨析,创获颇多。 上述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只要是有关《周易》文字并且有个人见解的,不论其观点正确与否,一概予以吸收,以资借鉴。这部分整理工作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汇校」部分。 前人所能看到的仅是当时流传的各种《周易》文本,但现在的情况完全改观了。自上个世纪初至今,出土文献领域相继发现了几种前人未及得见的《周易》文本: (一)敦煌唐写本《周易》:一九00年发现的敦煌遗书中有唐写本《周易》残卷,包括P.二五三0,P.二五三二,P.二六一九,P.三六八三和S.六一六二(P指伯希和,S指斯坦因,后缀数字是二人原标编号);另外还有《周易经典释文》残卷,包括P.二六一七,S.五七三五。 (二)汉熹平石经《周易》:熹平石经的有关记载见于《后汉书·灵帝纪》。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始刻,光和六年(公元一八三年)刻成,刻成后即树碑文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拓摹。后历经战火迁徙,碑文漫灭,十不存一。现原碑皆毁,仅存残石、拓片,难窥其全貌。自宋代以来陆续有残碑出土。 (三)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岀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葬年代是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其中不仅有帛书《周易(六十四卦)》,还有帛书《易传》,包括《系辞》、《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四)阜阳汉简《周易》:一九七七年岀土于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中,墓主为西汉汝阴侯,竹简残断极其严重。这批简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周易》卦爻辞后附有卜事之辞。 (五)秦简《归藏》:一九九三年三月,湖北省江陵县王家台十五号秦墓出土了竹简本《归藏》。秦简《归藏》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传世的辑本《归藏》并非僞作,其所用的卦名可以与《周易》相互对照。 (六)楚竹书《周易》:一九九四年由上海博物馆购藏,二00三年十二月岀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是战国时流传于楚地的《周易》文本。
  •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校勘追記侯乃峰[搜索該作者其他文章](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首發)  拙稿《〈周易〉文字彙校集釋》是2007年5月提交安徽大學的畢業論文,今年3月於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正式出版。雖然出版前曾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校對修訂,改正了一些當時自己能夠察覺到的錯誤,但限於學識,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直到定稿甚至拿到書之後方覺其謬,已是追悔莫及。現就其中一些問題略事補充修正,庶幾彌縫紕繆之萬一,同時就教於學界諸位同仁。   1.第0八卦:《比》卦初六爻辭,楚竹書本對應今本“盈”之字(第84、89、535頁)   對於此字,我們認同季旭昇先生將其隸定爲左從“水”右從“夃”的意見(第87頁)。但在字形分析上,我們進一步認爲此字形應當分析爲“从水,盈省聲”,從而直接釋爲“溋”字。拙稿中無論是正文還是附錄之文的“補記”部分,對此問題都是簡單地一筆帶過,沒有展開充分論證;同時行文中還含有狐疑不定之辭,未敢遽作定論。後來,我們根據楚簡文字中的“省聲”現象,對此字形有進一步的分析論證,可以彌補此處說法的不足[1]。   2.第一六卦:《豫》卦九四爻辭,楚竹書本對應今本“簪”之字(第138頁)   拙稿中從諧韻角度,認同清人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簪當作戠”條所說的“作戠爲正”的看法(第147頁)。然而在案語中討論“戠”字之形義時(第148~150頁),多爲浮誕無根之談。後讀陳劍先生大作《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發現陳先生對甲骨文中“戠”字左部所從的字形已有討論,以爲是“樴”字的象形初文[2]。其說甚爲可信。拙稿中失於徵引已是不當,又強作猜測之言,實在大謬不然。   3.第四七卦:《困》卦上六爻辭,楚竹書本對應今本“卼”之字(第377、383~384頁)   楚竹書本的原圖版字形不清,原考釋者濮茅左先生闕疑未釋。拙稿中從李零先生之說,將此字視作與簡四十四第五句第三字相當今本“繘”字的字是同一字,並從徐在國老師之說釋讀爲“類”字。後讀到袁瑩先生《上博三<周易>中的“帶”字》一文,認爲此字很可能是“帶”字,可以讀爲從“兀”聲的“卼”[3]。細審原圖版殘存筆畫,並對比楚竹書本《周易》中出現的“帶”字形(見第五簡《訟》卦上九爻辭),我們認爲釋“帶”之說應該是可信的。拙稿中的釋讀及由此而來的一些看法是錯誤的,應予以訂正。   4.附錄中的第四文《楚帛書“女媧”問題補議——兼論楚文字中的“真”字》,第二小節中所引的四個金文“真”字形(第544頁)   拙稿以爲“伯真甗”中的“真”字形下部所從的一點爲聲符“丁”。當時憑印象而言,沒有找到最初說法的確切來源,未能出注。後來纔查得是裘錫圭、李家浩先生在《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中所說[4]。對於四個金文字形的分析,後又查得唐蘭先生有《釋真》一文,以爲金文“真”字上部所從的“匕(殄)”爲聲符,“匕(殄)”象倒人形,實“殄”字古文[5]。又陳劍先生《釋》一文,也認同唐蘭先生以金文“真”字上部爲《說文》“殄”之古文的看法,並引裘錫圭先生之說以爲其應是“顛隕”之“顛”的表意初文[6]。上述諸說相比之下顯然較爲有據,而拙稿在校改時皆未及徵引。在論及這部分內容時,對於金文字形上部的“匕”形,私下還曾經認爲是取鼎食的“匕(匙子)”,而把下部的“鼎”看作是聲符。這種想法可能是錯誤的。   此外,由於本人校勘時的失誤,加之遽傳不便,僅以電郵說明個人的校改意見,有說明不到處,便引起誤解,結果造成了部分文字錯誤。翻檢之後,查到如下幾處:“目錄”中第六三卦,“旣/(既)濟”應改爲“既濟”,正文中第477頁的卦名同樣改正;第486頁,第二個古文字形下的兩個“”字皆改爲“”字;第519頁,“()”之前所用的兩處中國早期注音字母,應改爲“guai”,以與第512頁等處的字母寫法統一。   以上所述的幾點,是拙稿中不待他人痛砭,旋踵已自覺其謬者。其它錯誤而不自覺者想必亦不在少數,懇請博雅方家多多批評指教爲謝。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5月26日。) --------------------------------------------------------------------------------[1]參拙稿《楚竹書<周易>釋“溋”之字申說》,《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 [2]陳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第66~75頁,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又收入所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414~427頁,綫裝書局,2007年4月第1版。 [3]袁瑩:《上博三<周易>中的“帶”字》,簡帛網,2008年11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00。 [4]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上冊,第512頁注72,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5]唐蘭:《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第31~33頁,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6]陳劍:《釋》,《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第49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于台湾出版,大陆很少见到。但发现不少专家、学者、博士、硕士的论文引用,所以很想得到这本书。庆幸的是作者赠送给我电子版,从此解读《周易》多了一个极好的参考资料。
  •     作为工具书,真的非常高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