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意象

出版社:弘智
出版日期:2001 年 08 月 15 日
ISBN:9789570453379
作者:Sarge Grogan
页数:284頁页

书籍目录

圖說
原書序
致謝
譯序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章 文化與身體意象
苗條理想化
理想體型的基礎
摘要
第三章 女性與身體滿意度
身體滿意度的評量
女性的社會建構
摘要
第四章 男性與身體滿意度
身體滿意度的評量
男子氣概 (masculinity) 的社會建構
摘要
第五章 媒體效應
媒體中的身體肖象
傳媒理論模式
最近的發展
減少媒體影像的影響力
摘要
第六章 年紀、社會階層、種族與性取向
生命週期與身體意象
種族與身體滿意度
社會階層與身體滿意度
體型與性取向
摘要
第七章 結論與應用
低身體滿意度的族群
發展正向的身體意象
綜合結論
摘要
附錄
哪些因素使你(妳)的體重過重
參考文獻

作者简介

第一章 序論~在1920年代,Paul Schilder開啟了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界對於「身體意象」(body image)的興趣;Paul Schilder可以稱為以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觀點來研究身體意象的始祖。在Schilder之前,對於身體意象的研究,大多著重於個體因腦傷而產生的身體知覺扭曲現象。Schilder在進行身體意象的研究過程中,廣泛地採用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理論架構,來探索個體對於自己身體的覺察與體驗。在《人體的意象與外觀》(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1950)一書中,他認為身體意象不只是一種認知架構,還包括他人的態度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他也特別注意身體意象的本質,其中包括影響體型知覺變動的原因,過輕與過重的感覺以及身體意象對於人際互動的影響。對於身體意象這個概念,他定義為:個體心中對於自己身體的描繪,換句話說,就是個體怎麼看自己的身體外型。(Schilder, 1950:11)(譯者註:對於Schilder的文章,可以閱讀他在1950年所撰寫的「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從1950年開始,研究人員認為「身體意象」包含不同層面,包括,個體對於自己身體魅力的知覺、對於體型扭曲的知覺、對自己身體輪廓的知覺、以及個體對於身體知覺的正確性(Fisher,1990)。在本書中,我們將身體意象定義為:個體對於自己身體的知覺(perceptions)、想法(thoughts)以及感受(feelings)。
此一定義涵蓋Schilder最初對體型意象定義的要素,包含:身體大小的推估(知覺層面)、對自己外型魅力的評估(想法層面)、以及對於自己體型的感覺(感受層面),我們並採用Thomas Pruzinsky以及Thomas Cash(1990)的看法,將「身體之不滿意」(Body dissatisfaction)定義為:個體對於他/她自己身體之負面的想法與感覺。在最近幾年,學術界以及一般大眾開始重視身體意象這個議題。Bryan Turner(1992)採用「體型的社會」(somatic society)一詞,來說明身體意象這個議題在當代社會學的重要性,使得關於身體的社會學研究,在1990年代成為一門重要學問。Mike Featherstone 以及Bryan Turner於1990年代中期在英國創刊的「身體與社會」(body and society),顯示身體的角色受到社會學理論的重視。除了社會學家以外,心理學家也逐漸對身體意象的心理學感到興趣,有不少研究開始探討,哪些心理因素會影響到個體對於自己身體的滿意程度。在英國和美國的報紙以及雜誌,充斥著整型手術、異常飲食行為、節食(以及節食危險性)的故事,也出現了對於廣告採用窈窕美女的批判(在廣告中的美女往往都是身材纖細的女性)。由此看來,在二十世紀末是重視身體意象的時代。(譯者注:在二十世紀末,台灣也吹起了塑身、減肥風,並且這股重視外型、善待自己的風氣也一直延伸到千禧年甚至來臨的二十一世紀)由於身體意象是一種會受到社會因素影響的心理現象;因此在本書,我將採用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身體意象這個主題。為了能夠全面性地探索這個議題,我們不只是要探討個體與自己身體的關係,還要看看社會文化環境如何影響個體的內在運作。只有藉著同時探討心理以及社會因子,我們才能完整地說明,由個體與社會因子互動而生的產物──身體意象。在本書,身體意象將界定為,一種會受到社會影響而改變的主觀經驗。至於個體對於自己體型的主觀經驗與他人對個體身體的知覺,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係。此一現象在個體對自身體型的扭曲方面非常明顯,(例如:許多神經性厭食症的婦女認為自己過胖〈主觀評估〉──客觀評估並未過胖);還有一種「幽靈肢體」(phantom limb)的現象(例如:一個手臂被切除的個體,還是感覺到他的手臂還存在)。除了以上明顯的例子以外,我們還可以發現相當多的女性,雖然從身高與體重的比例來看他們是正常或比平均值低,但是他們還是覺得自己過胖:而男性也有這種認為自己過瘦或過胖的困擾。個體對自己體型扭曲的看法非常明顯身體意象也會受到社會互動經驗的影響;它是有彈性的,並且會受到新經驗(或訊息)的影響而改變。媒體也是影響個體如何看待自己的外型以及如何評價自己身體的一種管道,而影響層面則依個體對這些訊息的重視程度而定。有些人對這些媒體訊息比較敏感,而有些人則比較不會注意。例如青少年對這些訊息特別敏感,因為他們正處於生理與心理改變的青春期,此時他們的身體意象特別具有可塑性。另外還有一些人也會對於這些有關身體形象的媒體訊息特別敏感,如異常飲食行為者以及健美的人。研究者認為我們都會有一些社會參照團體(可能是朋友、家人或媒體),會提供一些身體意象的相關訊息給我們。由於身體意象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產物,所以在探討這個問題時,要將他放入文化的情境中。
本書將探討男性與女性的身體意象,會把焦點放在文化對於身體意象的影響;並且探討兩性在不同年齡層時,對自己身體外型的滿意或不滿意的程度。我將整合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與資料,加上女性研究以及媒體研究等結果,試著瞭解男性和女性如何看待他們的體型與體重。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女性從八歲開始,即普遍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意,並且對於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努力地改變體型(如塑身或減肥),以及避免一些會暴露身材的活動(如游泳)。而男性也是在八歲開始在意自己的體格是否標準,且許多成年男性其自尊是來自於自己對身體外型的感覺。(譯者註:國內健身運動的興起,似乎也可以說明男性對於自己體格的關注)
第二章會回顧過去有關文化以及身體意象的相關研究。西方文化窄化了男性與女性對於體型的接受範圍,並且當你落於這個理想體型的範圍以外,將會感受到歧視(特別是體重比文化所能接受的重)。對此,我們也回顧了有關西方文化對於理想體型的爭論。對於「理想體型」的界定,是生物決定論(以生物的觀點來看體型的接受度),或者是社會心理學以及社會學(著重在文化面)的影響,在本章將做一番討論。本章也將回顧在二十世紀以來,文化所能接受之理想體型的改變趨勢,特別是女性。除了探討所謂的理想的體型以外,有關體重與健康的迷思也是本章探討的重點,以及節食產業對於男性與女性生活的衝擊。第二章將提供身體不滿意的資料作為第三、四、五章之基礎,並驗證在西方社會中,個人受到社會文化的「壓迫」。
第三章,特別探討女性對自己身體不滿意的情形。藉由不同的評估方式,來評估個體對自己身體滿意程度,以探討女性對身體不滿意的程度,及女性為何會對其體型不滿意。我們由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女性相關研究發現,女性會企圖經由整形手術、節食、運動以及塑身等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身體外表。在這一章最後,將回顧文化如何強迫女性受「窈窕美女」的理想形象;這一類的發現大多來自現代女性主義學者對於社會所建構的「女性」之批判。
第四章,將著重在男性對於自身身體的滿意狀況。過去對於身體滿意狀況的研究大多以女性為主。在相關男性的研究中發現,1980年代到1990年代之間,男性體型也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而有所改變,社會認為男性體型應該要苗條且具有肌肉的感。從社會學與心理學理論,以及由年輕人的訪談中,我們試圖了解男性是否能覺察到社會文化對於標準形體的要求,並且看看它是否會影響到男性對身體的滿意度。我們也將回顧有關男性健美以及使用合成類固醇的相關研究發現,以了解男性想成為「肌肉男」對其心理與社交方面的影響,並了解男性一昧追求肌肉,而不顧合成類固醇副作用之動機為何。除此之外,本章還探討社會如何建構「男性」,試圖讓大家能夠看到男性所遭受到的社會壓力,以及最近社會文化對男性身材與體型大小之接受度的改變情形。
第五章,直接探討媒體對身體意象影響的相關研究。從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媒體相關研究的資料來看,個體暴露在媒體理想化體型的訊息(如廣告明星、雜誌名模)中,所受到的影響有哪些;並且利用內容分析來探討媒體所謂的「俊男」與「美女」的標準。接下來,將更進一步分析大眾傳播模式(Mass Comminication Models),參照其中的「效果模式」以及「使用與滿意模式」。對此,我們採用相關實證資料來探討直接觀看媒體中的標準體型後的效果,並以心理學的理論(採用的理論有社會比較理論以及自我基模理論)來進行分析。另外,還從實驗室的研究資料來看,媒體是如何影響男性以及女性對於身體外型的滿意狀況。最後,還探討最近媒體大量選用身材苗條模特兒的情形。面對這種現象也開始思考,如何利用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理論來協助消除媒體效果。
第六章討論年齡、種族、社會階層、性別等因素對於身體滿意度的影響。有些學者利用問卷調查,探討個體一生中對於自我外型滿意度的變化,而在本書中還增加了一些訪談青少年與兒童的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八歲的兒童已經出現了對自己身體外型不滿意的現象,而其中的原因也將深入探討。在有關種族與身體滿意狀況的研究中發現,黑人女性多半較滿意自己的身體外型,因為其文化認為豐腴是性感的。(譯者註:如同中國唐朝對於豐腴的喜好)。關於不同社會階層對身體滿意度的差異,我們將探討為何中上階層的女性對於纖瘦有特別的偏好;並將以歷史的觀點來了解彼此的關連性。最後,將探討異性戀的男性與女性,以及男同志與女同志對於身體外型的滿意程度;並且從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希望能夠瞭解在不同次文化下的影響。本章也將包含有關女同志之次文化對抗與防衛身體不滿意情形的研究資料。
在最後的結論中,我們將統整先前的章節內容。本章主要目的是,找出能預測個體對自我身體滿意或不滿意的相關因素;並了解透過提昇自尊和控制對身體的知覺,以及由功能性的觀點來發展身體意象,而非由美學觀點來形成身體意象,以對抗社會壓力及發展正向體型意象的情形。譯者:飲食疾患的盛行概況
在國內,由市立療養院(2001)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北市高中高職生暴食症的盛行率為1.8%,高職女性更是高達3.3%。研究者並發現,青少年暴食的原因與坊間瘦身文化有關。


 身體意象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