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

出版社: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02年6月
ISBN:9789575512378
作者: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页数:112页

内容概要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 是當代著名的猶太思想家,與祈克果、尼采並列為存在主義思潮的鼻祖。 馬丁生於維也納一個猶太家庭,1886-1900他先後在維也納大學、萊比錫大學、柏林大學與蘇黎世大學供讀哲學、歷史和亦術,醉心於狄爾泰(Wilhelm Dithey)和齊美爾(Simmerl)的哲學。他早年積極參與猶太復國運動,1910年出任該運動主要雜誌《世界》(Die Welf)的主編。1916年,布伯又創辦了德國猶太人月刊《猶太人》(Der Jude)。這份雜誌直到1924年停刊,一直是德國猶太人重要刊物。1924-1932年,它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大學任宗教哲學與倫理學教授。希特勒上台後,它投身於反納粹主義與振興德國人猶太人精神力量的工作中,成為猶太人的精神領袖。1938 移居到巴勒斯坦,任希伯來(Heberew)大學宗教社會學教授。1965年逝世於耶路撒冷。他一生的研究與活動分為四個部份:(一)宗教哲學(二)聖經翻譯與有關論著(三)對哈西德派(Hasidism)之研究,哈西德派是十八世紀中業波蘭猶太人中的宗教神秘主義團體,該派反對猶太教的正統法律與無上權威,強調通過狂熱的祈禱與虔信與神結合。(四)參與猶太人建國運動。

作者简介

本書分卷一、卷二、卷三、後記等四部分,包括「交談」、「對話」、「關係」、「相遇」等相關原理。其內容描述馬丁‧布伯是一個重視「我」與外界有關係的思想家,重視「我與你」而非「我與它」(經驗世界)。他認為「我與你」創造出關係世界,關係世界呈現為三種境域:(一)與自然相關聯的人生,此關係飄浮在幽冥之中,居於語言無法降臨的莫測深豁;(二)與人相關的人生,這是公開敞亮,具語言之形的關係,在此間我們奉獻並領承「你」;(三)與精神實體(spiritual beings)相關連的人生,此為朦朧玄奧但昭彰明朗之關係,此為無可言喻但創生語言之關係。人的價值是呈現於關係,呈現於「我」與宇宙中其他存有者的關係。關係乃精神性之家。蔽於主客體二元對立的種種學說皆滯留在表象世界、「它」之世界,惟有關係能把人引入崇高的神性世界,惟關係方具有神性,具有先驗的基礎。「對話」是人與人之間獲得生命意義應有的方式,愛非是對象的屬性,也非是「我」之情感心緒的流溢,它呈現於關係,在關係中敞亮自己。


 我与你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武老师,受教了
  •     一次准备论文的时候看过一遍这本书,没看懂...
    应该是人生阅历还不够吧~希望以后再次拾起它的时候能看懂...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3061d0100x3qj.html随手:在我的理论体系中,人本教育即走向人本身的教育。什么是人本身?马克思讲:“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所以,从“人本身”——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出发来探讨教育问题,是创新现代中国教育学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是解决中国一切现实的教育问题的最为彻底的方法。
    人本教育主张:“通过师生共建的一切有益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一种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从而有效地实现他们具有个性特点的作为人的本质,成为身体健康,能够积极适应社会、适应变化的自由自觉的创新型劳动者和合格的现代公民。”这是一种由价值层面、文化层面和素质层面,三位一体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自由、自觉、创新是一种价值,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化。通过教育,我们可以使这种价值普遍化、经常化、常态化,从而形成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文化精神,形成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国家潜力。自由、自觉、创新,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她就是人本身。人本教育从教育的工具理性回归到教育的价值理性,关注每一个人的教育需要,体现教育对每一个人的终极关怀,必将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走向人本身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如果人本教育思想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必将为落实胡锦涛“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供最为理想的范本,为我国教育学理论的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教育改革、道德建设和文化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也必将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     正在看这本书,很有感觉,LZ的书评写得到位
  •     “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很喜欢这种表述,而且我看到很多心理学或灵性书籍中都有对这一境界的描述。但是,但是您为什么单单推荐这一本呢?
    说真的,这个译本读的我很挫败很愤怒很恼火,几乎读不下去,仿佛在玩哲学的文字游戏……我开始愤慨地想,算了,还是跟狗玩一会儿更像真实的生活……多少哲学表述也没有一刻生活真实……
    但武老师说的这么好,我还是很遗憾读不懂。
  •     这书貌似嗷嗷难找了!!
  •     武老师推荐的书,我都特别想去读.
  •     无功利的“我”与“你”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俞伯牙、钟子期似的朋友关系?还没看,读后再说。
  •     凡真实的人生必相遇。世界不可无它而存在,也不可仅有它。
  •     有别的翻译吗
  •     还是不懂,但决定看看,正迷茫中,希望有些启发,这算不算另一种的功利?
  •     2009-07-28 22:40:07 logic  “要自己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自己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本身不也是一种预期和目的吗?
    -------------------------------------------------------------------
    那不是“预期与目的”,因为,没有任何强迫迫使你“非得”“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
    能建立则自然建立,没建立就让它没建立,这算什么“目的”呢?
  •     准备去看这本书了
  •     不是挑刺,只是好奇:"后来几次有点处在十字路口或暂时处于被某些大师及其信徒所营造的催眠状态给催眠时,都是靠这本书将我重新拉回到马丁·布伯的轨道上来。"
    是否意味着你一直被布伯所催眠?
    PS:我挺喜欢他对于关系的表述的...
  •     为什么,大家左个“老师”一个回应也没有啊╮(╯_╰)╭还想看回复呢~~哈哈
  •     你写的很好。就是最后一段,有些不妥。因为你看到了其他人的错——这个错误其实在你自己身上。当然,你可以反驳我说看到了你的错,我不想批评你,只是提醒一下,不接受当我没说。
  •     决定去看简洁的英译本
  •      “要自己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自己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本身不也是一种预期和目的吗?因此马丁·布伯的“我和你”的思想从逻辑上来讲是自我推翻的。
      -------------------------------------------------------------------
    不是的。在语言上是有逻辑矛盾,在实践上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只有放下与放不下2种状态,所谓带着放下的目的去放下,那不是放下。真的放下了,是自然坠落了,不是追求来的。
  •     搭个话. 去看过吕楠的摄影展,是有点感觉哦~
  •     我通读不到三遍,点读三五千次总有了。以《我与”永恒的你“——论布伯的对话式的上帝观》,在北大,在张志刚老师的指导下做了篇硕士论文。有机会向武老师请教。向吕楠请教。这就去找吕楠的作品。
  •     同意对译文的看法。与“我-你”关系相较,纵然“我-它”关系存在种种弊端,但在马丁-布伯看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这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
  •     中偏后那段竟看得我非常感动
  •     武老师读了一千遍、、、、、、、汗
  •     马丁·布伯称,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那请问老师,什么样的关系能够真正达到这种层次呢?
  •     看了你的文章只感觉自己看书太少而且就没有看两遍的书!!
    真是文盲啊!!5555
  •     “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
    又学到东西了 ,而且是很重要的东西 !!!
  •     实在受不了这翻译 应该是本很容易读的书 偏偏搞得玄而又玄
  •       独善其身在这里并不受推崇,一直坚信人的感染力是由内而外的,改变环境的宗旨在于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己看到这个环境的眼光。而一直被忽略的身边一段段快乐或者苦恼的关系。有人说过,人际关系决定生死。一点也不夸张,每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其形成之前,一分钟一秒钟都有可能被一个微笑一个问候彻底瓦解。可我们往往缺乏那样的观察力,缺乏那样的宽容和耐心。
      我不明白客体关系到底是如何一个剖析的过程,或者还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宗旨最终都是要达到这个境界。然后呢,为什么?每一段咨询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有问题的关系,纠结的是围绕这个问题的人。越是纠结,越是将问题扩大。有多少时候提及过她们身后那么多至少一段正常的温馨的关系。心理咨询似乎变得越来西医化,只能针对那个病变治疗那个病变。也许该借鉴下中医的理念,望闻问切,整体把握。
      刚刚开始读完第一章抱持。很欣慰又一次自己找到了答案。我对自己怎么啦,越来越清醒。每次在你试图要抛弃我的时候,每次不知所措的时候,呼吸困难,气短胸闷,感觉千斤大石块压在胸口。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很小的时候,已经记不清为什么,我跑的很快,那是一个晚上,什么都看不清,每家的灯亮只能照亮自己的家。好像是一根铁丝,在急速的奔跑过程中,我被绊倒,直接扑到地上,就是那种感觉,胸口被千斤大石压住,我以为我快要死啦,没有了呼吸,没有了心跳,大脑的意识在那一刻有求生的欲望,有没有人能来拉我一把。过了很久,甚至已经出现了晕眩,我被一个路人拉了起来。可是那种感觉一直到到现在时常会出现。
      我不害怕,因为那样的痛苦会过去,我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表达我的情绪,一切会过去,有人会来拉我一把,一定会有的。就像现在,我还活的好好的。
      SALEM现在能给我双臂环绕的抱持感~谢谢~
  •       作者:马丁·布伯
      译者:陈维纲
      出版社:三联书店
      
      
       数月前,在《中国摄影》杂志上看到吕楠的数幅关于西藏的照片,我感动得流下泪来,这是2004年开始玩摄影来,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
       接下来再看专访,中间一个细节说,吕楠一个人在西藏的十年时间里,一直随身带着一本《我与你》,期间,这本书他读了有1000遍了。
       看到这个细节,我叹了一句“难怪”。仿佛我已认定,他能拍出如此打动我的照片,原因就是他能如此喜欢这本薄薄的小书。
       这也是我极喜欢的书,不过我读这本书的次数比吕楠差远了。我读到最多的是《说岳全传》和《三国演义》,小时候家里就这么两本“名著”,我各自读了不下100遍,还有中学历史课本,我一般也会读上几十遍。金庸和古龙的经典小说我一般也会读上几遍,而一些热爱的小说、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著作,我也常会读上几遍。
       然而,这一切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与你》。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北大读本科时,是在图书馆翻书单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的书名,随即就被吸引了,那时完全不知道这本书的份量,也不知道马丁·布伯是20世纪最有份量的哲学家,但就是想读。借来后被深深地吸引,差不多抄了一遍,还写了许多读后感在一个本子上,后来拿这个本子去教学楼占座的时候被人拿走了,让我难过了好几天。
       不过,这个本子已不重要了,因这本书的精神已深深地在我心中扎下根,后来几次有点处在十字路口或暂时处于被某些大师及其信徒所营造的催眠状态给催眠时,都是靠这本书将我重新拉回到马丁·布伯的轨道上来。
       这本书翻译得极其晦涩,译者还说,他是有意如此,因为马丁·布伯书中的寓意如此重要,不翻译得晦涩一点人们不会投入去读,但据我所知,这本书的英译本是极为简单的,读起来毫不费力。我个人也认为,这本书不需要翻译成这个样子,直译会更好。
       马丁·布伯在这本书中所讲述的道理,属于至简的那种。他认为,关系分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
       譬如,无数妈妈说,孩子啊,我好爱你,但很多很多妈妈,其实对孩子的真实存在根本不感兴趣,这时,她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层面,孩子成了她表达爱的对象和工具。于是,爱越深,越是枷锁。
       用这一逻辑去检验很多理想主义,你立即会发现其中的荒谬:太多理想主义者极力推行自己的理想时,不过是将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当成了实现自己所谓美好目标的对象和工具。于是,专制乃至大屠杀很容易出现。很多人说,这些理想主义的本身是好的,但后来实施时出现了问题,而用马丁·布伯的理论来分析,就会明白,这种理想主义一开始就是可怕的,这不过是一种极端的我与它的关系而已。
       那么,什么是我与你的关系呢?马丁·布伯称,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以这一标准衡量,就会知道,我与你是很不容易的,这有一个前提——看到并尊重对方的真实存在。用马丁·布伯的话称,即是要看到对方的神性存在。
       布伯所说的“我与你”中的“你”,首先是上帝。但这一个关系也可以体现在普通关系中,“我”与“你”相遇,其实也是我的本真——上帝——与这个人的本真——也即上帝相遇。
       马丁·布伯描绘了我与你的关系的美好。不过,他说,我与它无时不在,而我与你只是瞬间,但正是这样的瞬间,让生命拥有了意义。
       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例如我发现,很多灵性修得不错的大师,他们的身上仍然有“它性”,但他们自己和弟子有意无意会无视这一点,而将其视为纯然灵性的化身。结果是,他们成了这些大师“在红尘中修行”的工具和对象。
  •     再读一遍
  •     在当今社会,又有几人会做到"我和你”大都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的。
  •     不是武老师,是吕楠。
  •     本书翻译得极其晦涩,译者还说,他是有意如此,因为马丁·布伯书中的寓意如此重要,不翻译得晦涩一点人们不会投入去读
    哦!
  •     要做到很难吧……
    PS:如果一方怀抱“我与你‘的态度,而另一方是“我与它”的态度,那会怎么呢?前者会不会很受伤?
  •     “要自己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自己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本身不也是一种预期和目的吗?因此马丁·布伯的“我和你”的思想从逻辑上来讲是自我推翻的。并且马丁·布伯的“我和你”的思想在实践上行不通。
  •     那请问老师,什么样的关系能够真正达到这种层次呢?
    我以为是当你察觉内在那个无限无形的我的时候,你就达到
  •     马丁·布伯这本《我和你》写得像诗歌,个人和上帝的关系应该是“我”和“你”的亲在关系,而不是依赖他者所建立的"我“和“他”的工具关系。
  •     我被这篇书评忽悠了。
  •     “你必须自己出发”。
    是的。
    放心,你生活中所有遭际,都只是、终将、必须……由你自己面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