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追求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
ISBN:9787312005824
作者:Francis Crick
页数:194页

内容概要

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1916.6.8——2004.7.28)生于英格兰中南部一个郡的首府北安普敦。小时酷爱物理学。1934年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伦敦大学物理系,3年后大学毕业,随即攻读博士学位。然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的学业,他进入海军部门研究鱼雷,也没有什么成就。待战争结束,步入"而立之年"的克里克在事业上仍一事无成。1950年,也就是他34岁时考入剑桥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学位,想在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研究基本粒子。
这时,克里克读到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的一本书《生命是什么》,书中预言一个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即将开始,并指出生物问题最终要靠物理学和化学去说明,而且很可能从生物学研究中发现新的物理学定律。克里克深信自己的物理学知识有助于生物学的研究,但化学知识缺乏,于是开始发愤攻读有机化学、X射线衍射理论和技术,准备探索蛋白质结构问题。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予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经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而且,克里克以其深邃的科学洞察力,不顾沃森的犹豫态度,坚持在他们合作的第一篇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使他们不仅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而且丛结构与功能的角度作出了解释。
1962年,46岁的克里克同沃森、威尔金斯一道荣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后来,克里克又单独首次提出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即遗传密码的走向是:DNA→RNA→蛋白质。他在遗传密码的比例和翻译机制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贡献。1977年,克里克离开了剑桥,前往加州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研究院担任教授。
2004年7月28日深夜,弗朗西斯·克里克在与结肠癌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之后,在加州圣地亚哥的桑顿医院里逝世,享年88岁。


 狂热的追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 K835.616.1/4264
  •     很早前读过, 内容几乎全不记得了...可以和 double helix一起看...不同当事者对同一段历史的不同描述...
  •     本书的一个核心论点在于作者反复强调的理论构建与实验证明的互动关系。此外,也在类似还原论的层面上论述了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在分子水平得到证实,所有高级水平的处理方法都是可疑的。”)。虽然作者并不是要系统地讲授方法论,但他已经涉及了方法论的重要方面。
  •     2006.12 | LIB | “经验来源于错误”
  •     DNA双螺旋的发现,如果我们认为只是科研人员按部就班的产物那就大错特错了。科学思维和方法的使用,研究方向的选择对于科研人员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不要仅仅看到哪个领域热门便着手去做,应该要拿出时间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课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弊端及优势,当然,不可缺少的是兴趣的支持。很多人,很多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必须要得到改正,冷静分析研究进展与现状,其中的错误和经验,要成长,不要看似努力实则原地踏步。
  •     很多年前读过,最深的印象是字儿大
  •     与大多数传记不同,这本书是作者的自述!这就不仅仅是故事和第三方视角了呀,很多作者精妙的思维过程就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啦!虽然我不是学生物也不是学物理的,但是不影响我得到很多启发!
  •     好书,尤其是前6章,发现双螺旋的经历,非常值得回味。
  •     人类群星闪耀时
  •     真实反映科学研究过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