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墓园日记》章节试读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63312733
作者:木心
页数:220页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4页 - 芳芳No.4

在爱情上,以为凭一颗心就可以无往而不利,那完全错!形象的吸引力,惨酷得使人要抢天呼地而只得默默无言。由德行,由哀诉,总之由非爱情的一切来使人给予怜悯、尊敬,进而将怜悯尊敬挤压成为爱,这样的酒醉不了自己醉不了人,这样的酒酸而发苦,只能推开。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5页

梦、生活、艺术,此三者被反复烹调得十分油腻,只可分别取其根本性质----不自主、半自主、全自主。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1页

友谊的深度,是两个人的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8页

我没有得到什么。她没有失去什么。她没有得到什么。我没有失去什么,最恰当的比喻:梦中捡了一只指环,梦中丢了一只指环。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07页

我们吃辣菜、喝酒,走在大王椰子树下,到野地去模拟邓肯的舞踊,自然的背景乃是蓝天白云海鸥回翔,而时代的背景已是暴风骤雨不容旁观——两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即使在最浅显的道理上,也无从分晓何以史籍所载的任何朝代,都有艺术家进退取舍的余地,唯独我们身逢的时代是不可能有一个旁观者的。我们又正处于那种尴尬的年龄,所有的伎俩是假装“老练”,对任何人都矜持不懈,结果便是无救地“稚拙”。一是生性倨傲,耿介而容易钟情。二是童年和少年的忧伤并不能算作现世生活的阅历,对整个世界还懵懵懂懂。三是迈步入世,一脚踩在中国近代史的最拗搅的章节上。当时精明强干的中年知识分子,饱经风霜足智多谋的老年知识分子,尚且惶惶,慌于抉择人生道路,何况我辈毛羽未全的艺术小信徒。很少见木心先生回顾自己的历史。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39页

"為何漫步最宜沉思,就因肉體有肉體的進行,心靈有心靈的進行,心靈故意付一件事讓肉體去做,使它沒有餘力作騷擾,肉體也甚樂意,無目的,不辛勞,欣然負荷著心靈,恣意地走,其實各種沉思中。很多正是謀划制服肉體的設計,乃至隳滅肉體的方程演繹。"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97页 - 魔轮

魔轮,是一种鸟的名称,巫者将其缚于轮上,转轮,便可使失恋的人复得爱情。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67页 - 完美的女友

从她最后的一封信看,我觉得,她和京城中满街行走的老妇人行将看不分明,我很喜欢很尊重那里的出没于胡同口、莱场上的归真返璞的老太太,她们争斤论两,也笑口大开,既埋怨别人的不公平,又责怪自己太小气。
中国的京城,除了风沙袭人的春天,夏、秋、冬,都是极可爱的。尤其是十月金秋,蓝天、黄瓦、红枫,一个白发的老妇人,腰挺挺地骑着自行车,背后的车架上大捆的波莱、胡葱,幸福而颤抖...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1页 -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

友谊的深度,是两个人的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
四十年前的我们,至多是竭力摹拟书本上的具有深度的人——我的“信”,他的“哭”,都是摹拟,结果是见其浅不见其深。年龄即是宿命。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1页

友谊的深度,是两个人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34页

母亲,孟医生,都不在世上了。我虽然得到了健康,别的却是至今什么也没有得到,曾为我如此忧愁如此焦急的人,都已安息——那时我只七岁,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值得忧愁、焦急、宠爱的人,所以才这样的任性,这样的快乐。
如此悲凉!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9页

"除了現實世界,還有一個世界可以無限地享用自由,那是羅斯福夫人和我表哥未必熟悉的。在'觀念的世界'中,我還該加速,而且噴煙,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02页 - 赛阿 达泰

赛阿达泰,别过早奉献爱情,你要等,等他们向你请求、恳求,甚而哀求,才把爱情给了。你看,最美味的食品,如果那人腹膈饱胀,他就不在乎,乃致讨厌,而粗粝之所以可口,是在什么时刻,赛阿达泰?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57页

《SOS》这篇。
短短4页纸,文字稀疏,1分钟读完。让人呼吸不能,唏嘘不已,那种节奏感。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1页 - 一车十八人

这是老戏,恋爱而成夫妻,实际生活使人的本性暴露无遗,两块毛石头摩擦到棱角全消,然后平平庸庸过日子,白头偕老无非是这出戏。简直让人溺毙。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12页 - 月亮出来了

“我和她各自一支在手,深吸,呼气,月色分外清幽,马嘶,划破夜的静空,远处的林丛絪氲着雾意,月光下的狂野有古矿场的幻觉。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1页

这是老戏,恋爱而成夫妻,实际生活使人的本性暴露无疑,两块石头摩擦到棱角全消,然后平平庸庸过日子,白头偕老者无非是这出戏。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完美的女友 - 完美的女友

二十年中,战争、婚姻、职业和生活的沧桑,都是中年人了,沉郁而开朗,既然重逢,谈笑风生,有一种是自然又是人工的超脱,我很珍重自己的中年,也很尊敬别的中年人,常对同辈的朋友说:“正是开怀畅饮的嘉年华啊。”我很喜欢很敬重那里的出没于胡同口、菜场上的返璞归真的老太太,即使她们争斤论两,也笑口大开,既埋怨别人的不公平,又责怪自己太小气。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1页 -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

友谊的深度,是两个人的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8页

死者,沉睡在青色的宫殿里,当世上有人怀思时,眼睑徐徐而启……怀思淡去,眼睑又闭合了----梅特林克这样写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07页 - 月亮出来了

"...怪酒,那酒..."
"卡洛恩神父酿的也不过如此。"
"真是把整个西班牙都喝下去了。"
"好酒,已不是一种物质。"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0页 - 美国喜剧

三十多岁,是受骗的年龄,自以为不像少女那样容易上当了,又心虚得认为别人已是不要她上当了。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1页

友谊的深度,是两个人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52页

无风而飘雪就另含滋润的暖意,脚踏在全新的白地发出微音,引起莫名的惭谢,雪夜的静是婉娈的,因为温带的雪始终是难久的稚气而已。
……
墓园笼在腾旋的白色网花中觉得陌生,反而像迢遥童年所见的雪的荒野。雪的荒野,多少年不再见。印象中那个母亲携带去外婆家的晴午,积雪近膝,步履艰难,仿佛永远都走不到,却转瞬间已二十年了。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01页 - 魔轮

……这灵魂的罗网可是最能缠住人了,它懂得何时该巧笑,何处应流盼,什么话使人愉悦,哪种人值得款待,也知道飨亲薄子以闭门羹,它仔细照顾体气虚弱的朋友,它及时向新有成就的朋友深表祝贺,它倾身厚报那些赤诚眷恋你的人。至于爱,相爱,……,它不仅需要温柔狂放,还需要善良的心……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4页

在爱情上,以为凭一颗心就可以无往而不利,那完全错!形象的吸引力,惨酷得使人要抢天呼地而只得默默无言。由德行,由哀诉,总之由非爱情的一切来使人给予怜悯、尊敬,进而将怜悯尊敬挤压成为爱,这样的酒醉不了自己醉不了人,这样的酒酸而发苦,只能推开。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59页 - 寿衣


衾,本是指殓尸之被,江南人是泛指了,便分内衾,外衾,盖衾,罩衾,款式奇异,不僧不道,不朝不野,一色绣满了以莲花为主的繁缛图案。那许多有钱而无知的人们,把人的诞生,结婚,死亡,都弄成一个个花团锦簇的梦。当我在渐知人事的漫长过程中,旁观这些“生”“婚”“死”的奢侈造作,即使一时说不明白,心里却日益清楚这不是幸乐、慰藉,乃是徒然枉然的铺陈。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45页 - 温莎墓园日记

秋深以来,墓园并无萧索之感,树木落尽叶子,纤枝悉数映在蓝空中,其实是悦目的繁丽,冬季是它们的裸季,夏季是人的裸季,冬季是树的裸季。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此岸的克里斯多夫 - 此岸的克里斯多夫

这种现世生活的悲惨性质,使我向来习惯于自己的湮没。能作个旁观者,一切哀乐恩怨的旁观者,已是万幸的了。后来在生活道路上的颠沛流离,都是由于作不了旁观者。青春原来是这样存在着的,常说的“中年人”“老年人”,内心其实是青春的。或说青春在形体上呈现得很短,在内心却留存得很长。“青春”和“生命”是同义词。如果内心也枯朽了,那么活着的形体是个假象。当初各奔前程得失沉浮已不必厚非,卅余载音讯全杳也已不足为憾,只待重逢的一夕目击而笑,细数风霜沉着痛快,人生至乐可谓无过于此,就像我们之所以苦苦执着性命,为的的便是换取如斯的酬偿----讵料一个一个相继永逝,而且没有一个堪称安详瞑目,他们的生命都是被攫夺遭摧毁的,其中亦有败德而自取灭亡者,我也原谅,着眼于畴昔贤美的一面。早岁从书本上看到歌德、福楼拜迟暮独兀的荒寂,那时我年轻,隐隐感到怆凉的况味,而今亲尝备受,才识得每代人都要从头衔衔恤体会过来,然后过去。死者,沉睡在青色的宫殿里,当世上有人怀思时,眼脸徐徐而启。。。。。。怀思淡去,眼脸又闭合了------梅特林克是这样写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5页

"……袋子是假的,袋子裡的東西是真的。當袋子是真的時,袋子裡的東西是假的了。"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61页

我對這個名城是陌生的,所以休假日多半出遊,而不喜結伴,虽寂寞,像帆船在晴光微風的海面緩緩航行。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页 - 一车十八人


我渐渐发现《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除了已为人所评说的多重价值之外,还有一层妙谛,那就是,凡有一两百人日常相处的团体,里面就有红楼梦式的结构。
... ...
表面上平安昌盛,骨子里分崩离析,不是冤家不聚头,人人眼中有一大把钉,这种看不清摸不着边际、惶惶不可终日的状况,一直生化不已。于是个个都是角色,天天在演戏,损人利己,不利己亦损人,因为利己的快乐不是时时可得,那么损人的快乐是时时可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16页

“命运不要我们演下去的时候……”她。
“我们向命运鞠躬。”我
“为什么!”
“请它走开,我们自己会演。”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页 - 序

初春的倒寒,冰冷避阳,在室内仍感无暖。
室外,阳光照射,有的一幅春暖花开的景象。
出去走走,抑或沐浴阳光,都是好的。
一本书,一杯茶,一段音乐,成为避世的方式。
初读,木心先生的《~~~~墓园日记》,为什么是墓园的日记呢?又是那种冰冷萧瑟的感觉。
可先生分明写地热闹非凡。
启看先生的序,“社戏”的场景逼真惟妙且惟肖。那段描述,恰与自己的经历完全吻合,像是要从自己的嘴巴中说出。“船上的戏子,生活惨淡真实。。。”“看戏的客儿,念头丰富。。。”“佛家伽蓝,敲锣吹鼓,好生热闹。。。”“社戏,就这样开了。一番风云后,意兴未尽。。。”“大家推搡而走。。。”等等,这些都发生过。亦真,或许亦假。
无论,自己怎样去怀念,怎样去重新记忆。都不如先生的一语道破,“袋子是真的,袋子里面是假的;袋子是假的,袋子里面又或是真的。”说的正好。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45页

……树木落尽叶子,纤枝悉数映在蓝空中,其实是悦目的繁丽,冬季是它们的裸季,夏季是人的裸季,冬季是树的裸季。纤枝,蓝空,悦目的繁丽,让人想起去年冬天一个人在地坛。目光追逐掠过的鸽哨,晴空犹显寂静。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3页

眼前的一切怎能与戏中的一切相比,本来也未必看出眼前的人没意趣,见过戏中的人了,就嫌眼前的人实在太没意趣,而“眼前的人”,尤其就是指自己,被“戏”抛弃,绝望于成为戏中人。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页 - 序

  至今我还执著儿时看戏的经验,每到终场,那值台的便衣男子,一手拎过原是道具的披彩高背椅,咚地摆定台口正中,另一手甩出长型木牌,斜竖在椅上——
  “明日请早。”
  他这几个动作,利落得近乎潇洒,他不要看戏,只等终场,好去洗澡喝酒赌博困觉了——我仰望木牌,如梦而难醒,江南古镇的旧家子弟,不作兴夜夜上戏院,尤其是自己年纪这么小。
  再说那年代的故乡,没有经常营业的戏院,要候“班子”开码头开来了,才贴出红绿油光纸的海报,一时全镇骚然,先涌到埠口的帮岸上,看那几条装满巨大箱笼的船,戏子呢,就是爬动在船首船艄的男男女女,穿着与常人无异,或者更见褴褛些,灰头土脸没有半点杨贵妃赵子龙的影子,奇怪的是戏子们在船上栗栗六六,都不向岸上看,无论岸上多少人,不看,径自烧饭,喂奶,坐在舷边洗脚,同伙间也少说笑,默默地吃饭了。岸上的人没有谁敢与船上招呼,万一走来个喊话的,大家就不看船上而看岸上的那个了。
  混绿得泛白的小运河慢慢流,汆过瓜皮烂草野狗的尸体,水面飘来一股土腥气,镇梢的铁匠锤声丁丁……寂寞古镇人把看戏当作大事,日夜两场,日场武戏多,名角排在夜场,私采行头簇崭新,票价当然高得多。
  预先买好戏票,兴匆匆吃过夜饭,各自穿戴打扮起来,勿要忘记带电筒,女眷们临走还解解手,照照镜子,终于全家笑逐颜开地出门了,走的小街是石板路,年久失修,不时在脚底磔咯作响,桥是圆洞桥,也石砌的,上去还好,下来当心打滑,街灯已用电灯,昏黄的光下,各路看客营营然往戏院的方向汇集。
  “看戏呀?”
  “嗳看戏!”
  古镇哪里有戏院,是借用佛门伽蓝,偌大的破庙,“密印寺”,荒凉幽邃,长年狐鼠蝙蝠所据,忽然锣鼓喧天灯火辉煌,叫卖各式小吃的摊子凑成色香味十足的夜市,就是不看戏,也都来此逗留一番。
  戏呢,毋须谈,以后或者谈。散戏,众人嗡嗡然推背接踵而出寺门,年纪轻的跨圮墙跳断垣格外便捷,霎时满街身影笑语像是还有什么事情好做,像是一个方向走的,却越走越岔渐渐寥落,寒风扑面,石板的磔咯声在夜静中显得很响,电筒的光束忽前忽后,上桥了,豆腐作坊的高烟囱顶着一弯新月,下面河水黑得像深潭,沿岸民房接瓦连檐偶有二三明窗,等候看戏者的归返——跟前的一切怎能与戏中的一切相比,本来也未必看出眼前的人没意趣,见过戏中的人了,就嫌眼前的人实在太没意趣,而“眼前的人”,尤其就是指自己,被“戏”抛弃,绝望于成为戏中人。
  我执著的儿时看戏的经验宁是散场后的忧悒,自从投身于都市之后,各类各国的戏应接不暇,剧终在悠扬的送客曲中缓步走到人潮汹汹的大街上,心中仍是那个始于童年的阴沉感喟——“还是活在戏中好”,即使是全然悲惨了的戏。
  “分身”“化身”似乎是我的一种欲望,与“自恋”成为相反的趋极。明知不宜做演员,我便以写小说来满足“分身欲”“化身欲”——某编辑先生于刊出《两个小人在打架》后,再度约稿时声称:“我们知道您曾经担任过中学国文教师……”某编辑女士览及《完美的女友》之类,访谈中提起:“看到了为您缝制丝质衬衫的女雕刻家等您从前的伴侣,可否请您谈谈您的诸多‘情障’。”某青年读者来信问:“从《第一个美国朋友》看,你幼年家境很好,教养是不错的,后来怎会一事无成的呢?”《芳芳NO.4》引起女读者的义忿,其中有位姑娘力主“芳芳是个好女孩”,所以“你怎么就这样看待她”——我没有在中学教过国文。也没有作为石油工程师与女雕刻家旧情复叙。福音医院是有的,美国孟医生对于我是陌生人。我从一个男人身上取了“芳芳”的模特儿,那音乐家的原型却是个女的;情况既然颠倒,也即是本来就没有这回事——当时我并未按实回复编者读者,怕会被认为我讳避抵赖,认为我不够朋友。
  如果要够朋友一下,便得拈动三个名词,梦、生活、艺术,此三者被反复烹调得十分油腻,只可分别抉取其根本性质——不自主、半自主、全自主——我偏爱以“第一人称”营造小说(也通用于散文和诗),就在乎对待那些“我”,能全然由我做主。
  “……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是假的了。”(一则笔记)
  再多解释就难免要失礼。还是顾左右而续叙往事吧——古镇春来,买卖蚕种筹开桑行的热潮,年年引起盛大的集市,俗称“轧蚕花”,庙会敬奉的主神名叫“蚕花娘娘”,不见得就是指嫘祖。那娘娘有个独生的“蚕花太子”,是最喜欢看戏的,所以在一切的闹忙中,扣人心弦者还是借此机会大家有得戏看,旷地上搭起巍然木阁,张幔蒙屏,悬幡插旗,蚕花太子用小轿抬来摆在最好的位置上,咚咚,人山人海,全本《狸猫换太子》,日光射在戏台边,亮相起霸之际,凤冠霞帔蟒袍绣甲,被春暖的太阳照得格外耀眼,脸膛也更如泥做粉捏般的红白分明,管弦锣鼓齐作努力,唱到要紧关头,乌云乍起,阵雨欲来,大风刮得台上的缎片彩带乱飘乱飘,那花旦捧着螺钿圆盒瑟瑟价抖水袖,那老生执棍顿足,“天哪,天……哪……”一声声慷慨悲凉,整个田野的上空乌云密布,众人就是不散,都要看到底,盒子里的究竟是太子、狸猫……
  这种“草台戏”即所谓“社戏”,浙江上八府往往开演在祠堂里,如果现成的戏台临河,便围泊了许多乌篷船,启篷仰观,观罢荡橹而去。下三府的敬神献戏,贪图看客多多,向木行借来长条毛板,面对戏台架作马蹄形的层座,外边便是大片大片嫩绿的秧田,辣黄的油菜花发着浓香,紫云英锦毯也似的一直铺到河岸,然而日日见惯的平凡景致,哪里抵得过戏台上的行头和情节,灿烂曲折惊心动魄,即使太子总归假的,即使狸猫总归假的,而其中总归有真的什么在——我的童年,或多或少还可见残剩下来的“民间社会”,之后半个世纪不到就进入了“现代”,商品极权和政令极权两者必居其一的“现代”,在普遍受控制的单层面社会中,即使当演员,也总归身不由己,是故还是写写小说(其实属于叙事性散文),用“第一人称”聊慰“分身”“化身”的欲望,宽解对天然“本身”的厌恶。至此,童年看戏散场后小街磔咯作响的石板,桥堍豆腐工场高烟囱上的新月,也被装在前面所说的那种袋子里而不再怨尤了。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39页

为何漫步最宜沉思,就因肉体有肉体的进行,心灵有心灵的进行,心灵故意付一件事让肉体去做,使它没有余力去骚扰,肉体也甚乐意,无目的,不辛劳,欣然负荷着心灵,恣意地走。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4页 - 芳芳No.4

在爱情上,以为凭一颗心就可以无往而不利,那完全错!形象的吸引力,惨酷得使人要抢天呼地而只得默默无言。由德行,由哀诉,总之由非爱情的一切来使人给予怜悯、尊敬,进而将怜悯尊敬挤压成为爱,这样的酒醉不了自己醉不了人,这样的酒酸而发苦,只能推开。也会落入推又推不开喝又喝不下的困境。因此,不是指有目共睹,不是指稀世之珍,而说,我爱的必是个有魅力的人。丑得可爱便是美,情侣无非是别具慧眼别具心肠的一对。甚至还觉得“别人看不见,只有我看得见”,骄傲而稳定,还有什么更幸福。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59页 - 寿衣

那许多有钱而无知的人,把人的诞生、结婚、死亡,都弄成一个个花团锦簇的梦。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221页 -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

“友谊的深度,是两个人的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我们年轻时所能认知而信奉的,只到西塞罗的里程:“唯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而今看出这种古典的智慧是宏观的、太憨厚了,无非反证着“坏人之间不存在友谊的可能”而已。好人,如果是浅薄者呢,常见的所谓好人,倒真是浅薄者居多。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04页 - 魔轮

自从那次之后,赛阿达泰没有得到与苏格拉底对话的机会。
因为,总有比赛阿达泰更可爱的人与苏格拉底在一起。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此岸的克里斯朵夫 - 此岸的克里斯朵夫

全都笨拙,没有见过一个精灵俏皮的人。对艺术、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史......严肃得愣头愣脑。也许,还是在“美育代宗教”的观念笼罩中。艺术家的生活模式?中国史上的参考过时而废。从欧罗巴的传记、小说、电影中借鉴,不期然而然要取十九世纪巴黎的那些公案轶事,作我们行为的蓝本。时空的差异像恶作剧,使我们的摹仿极不如意,畏于成拙而未敢轻易弄巧——当年个个傻,没有一个自觉其傻。而今想来仍然不可思议,我们这一代青年为何善也善得愚,恶亦恶得蠢。时代的原因:我们是童年还未过完就遭遇世界大战,反常的生活持续了八年,忽然胜利,少年也告结束,我们没有惨绿过,没有见习于上届的青春,他们的嘉年华中只有硝烟血迹。至此,他们已入中年,我们则二十岁上下,对人生的无知,形成对艺术理想的偏执。
艺术家如蛾扑火地爱美,必须受折磨受苦,百般奋斗,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欲而是不被卑下的情欲制服,几次三番地死而复活,终于成功,一成功就不会失败了。
我的意见是:他把自己渴望具有的容貌,一一诉之于克里斯朵夫的脸,越画得雄媚俊逸就越显得画者本身难于比拟,艺术的可能反证现实的不可能——这种苦楚我熟悉。画家终其一生,时时刻刻保持着这种绝望,极少例外。
我始终不以为凭某一项基本功能成气候,各项基本功综合起来也仍是“基本”而已。这种必然的线必然的形,如果没有观念上特别繁富的渊薮,会流于概念化、表面性。
我们的青年期,时代充满谬误,我们自身充满谬误。所谓“纯艺术”,纯到了对社会对生活只用哲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来接触,热衷理论、忽略经验(经验也还没有来,正在来......)注定要从自我架空的状况中摔落。当年艺专美专的几许骄子,都是西方浪漫主义回光返照中的蜉蝣。浪漫主义狂飙运动早已过去,东方却还凭借迟迟射来的余晖,蜉蝣们上下其舞。
我们吃辣菜、喝酒,走在大王椰子树下,到野地取模拟邓肯的舞踊,自然的背景乃是蓝天白云海鸥回翔,而时代的背景已是暴风骤雨不容旁观——两个二十岁刚出头的青年,即使在最浅显的道理上,也无从分晓何以史籍所载的任何朝代,都有艺术家进退取舍的余地,唯独我们身逢的时代是不可能有一个旁观者的。我们又正处于那种尴尬的年龄,所有的伎俩是假装“老练”,对任何人都矜持不懈,结果便是无救地“稚拙”。一是生性倨傲,耿介而容易钟情。二是童年和少年的忧伤并不能算作现世生活的阅历,对整个世界还懵懵懂懂。三是迈步入世,一脚踩在中国近代史的最拗搅的章节上。当时精明强干的中年知识分子,饱经风霜足智多谋的老年知识分子,尚且惶惶,慌于抉择人生道路,何况我辈毛羽未全的艺术小信徒。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4页 - 芳芳NO.4


在爱情上,以为凭借一颗心就可以无往而不利,那完全错!形象的吸引力,惨酷得使人要呼天抢地而只得默默无言。由德行,由哀诉,总之由非爱情的一切来使人给予怜悯、尊敬,进而将怜悯尊敬挤压成爱,这样的酒醉不了自己醉不了人,这样的酒酸而发苦,只能推开。也会落入推又推不开喝又喝不下的困境。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5页 - 序

“……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是假的了。”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1页

“一场梦,不怨也不恨,上了想象力的当。”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温莎墓园日记 - 温莎墓园日记

风雨霰雪不能使平贴在石上的铜币转身,鸟也不会抓它啄它,松鼠以嗅觉来辨识食物,使生丁由正面换为背面的力,是人力。
此,执正面,
彼,执反面,
几次的翻转,信息的涵义深化为:
此存在
此没忘怀
此愿意持续
生丁正之反之的次数愈多,涵义的值就进入:
此至今犹存在
此怎能忘怀呢
此已无法中断这个持续了
原本是最轻易的两个手指合成一个动作,起始的信息,初级与终极天然相连,由于此彼各执一面的次数的增多,亲手制造轮回,落入轮回中
。。。平时硬币在指间流过,从不仔细端详,原来这生丁的背面,林肯纪念堂之上,有一行拉丁文,意谓:“许多个化为一个。”既蕴藉又浩荡地颂扬了这位总统的功德,然而此句拉丁文所可能启示的何止这些。
翻转生丁,已成信息,不翻转生丁也自成信息,涵义是:
此已死亡
此全忘怀
此不再来
除了此已死亡这一项是天命,其余二者等于告示彼:此,是一个轻薄的无情谊的人,也等于判定:彼,是痴騃的,长时与轻薄的无情谊的人通款,是痴騃的。
或许彼亦既入轮回,想脱却而不能,彼亦厌倦于清晨晚悄悄入林翻转这个生丁,这是此的哀怨的猜想。
又害怕有第三者介入,偶然发现生丁,取来,信手抛掷,那就,信息乱了,涵义转为:
终止
这是荒谬
这是荒谬的消除
故而,若生丁不在,先应解释为有第三者介入,就得再放一个色泽相仿的生丁在那里,作林肯像的正面。
且深信,倘彼来不见生丁,彼思,彼也将以另一生丁置于原位,作纪念堂的反面。
这样,岂非已经与爱的誓约具有同一性。
这个生丁的变动,倘是出于神意,出于魔意,就可不予理睬,任凭神魔进而捉弄,总能与之颉颃周旋,而今是人,人意,不明性别年龄仪态品质,时日愈久,愈无意觌悉其品质仪态年龄性别,只以精纯的人的一念耿耿在怀,这又岂非正符合那生丁背面的拉丁文铭言:把许多个化为一个。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88页

我没有得到什么。她没有失去什么。她没有得到什么。我没有失去什么。最恰当的比喻是:梦中捡了一只指环,梦中丢了一只指环。

《温莎墓园日记》的笔记-第115页

“回家有说话的人吗?”
“没有……有,没有了。”
“一部最浓缩的小说。”她赞赏马车夫文笔之精炼。


 温莎墓园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