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64069438
作者:郁达夫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天气一天一天的清凉起来,他的学校开学之后,已经快半个月了。那一天正是九月的二十二日。 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上面,他一个人手里捧了一本六寸长的Wordsworth的诗集,尽在那里缓缓的独步。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远吠声,悠悠扬扬的传到他耳膜上来。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 这样的叫了一声,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息索的一响,道旁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喷到他那苍白的脸上来。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怀里的样子。他好像是梦到了桃花源里的样子。他好像是在南欧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样子。 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悠久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一动也不动的向天看了一会,他觉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着了翅膀,肩上挂着了弓箭,在那里跳舞。他觉得乐极了。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 这样的说了一遍,他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含了一双清泪,他的眼睛又看到他手里的书上去。

内容概要

郁达夫(1896.12.07~1945.09.17),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书籍目录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迷羊
马缨花开的时候
秋柳
微雪的早晨
杨梅烧酒
秋河
茑萝行
钓台的春昼
故都的秋
苏州烟雨记
北平的四季
还乡后记
饮食男女在福州
"

编辑推荐

《民国大师经典书系: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编辑推荐:装帧精美的典藏书籍,这是一套民国大师经典书系,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读者能从这套书中看到民国精英们的生活,领略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迷羊;马缨花开的时候;秋柳;杨梅烧酒;秋河;钓台的春昼;微雪的早晨等内容。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以为倘若读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和《故都的秋》必读。前者是因为娄烨的同名电影而吸引我的注意力,尽管两者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可影片中刘烨那双忧郁的眼睛像极了郁达夫笔下的男人,外有忧伤,内心受伤。《故都的秋》,我在小学时读过。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能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从此,我心中便有一个冲出家乡的梦。一个为了季节而可舍掉生命的都城,一定是有它值得鉴赏的地方。当然,今日已不同往昔。《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是本郁达夫的经典作品集。书名无奈又伤感,可我还是觉得无法概括他一生的精髓。郁达夫一生多磨难,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英年遭遇祖国被日军侵占,爱国之心令其无法袖手旁观,即赴星岛投入抗日救国,星岛沦陷,他被日军胁迫远赴印尼苏门答腊岛任翻译。抗战结束后,他并未归国,神秘失踪。他的行踪在文学史里语焉不详。国家兴亡,被他看得比一切都重。即使获悉妻子王映霞与友人许绍棣有染,他竟然在悲愤之余说,“这些个人小事,亦只能暂时搁起,要紧的,还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复仇!”他看起来的确是有股书呆子气的,软弱无力,但爱国却是真心真意,有种骨气。所以,他是那时代一个矛盾综合体的标本,一生注定无法喜剧。在文学史上,郁达夫有其“香艳”的一面,写香艳的小说,做香艳的事情。他一生结过三次婚,育有子女十一人。他在小说里从不避讳对女性的迷恋,从《沉沦》到《迷羊》。有人说他是妓馆的常客,是狎妓的“专家”。《秋柳》里的质夫,最后在一片黑暗里说,“人生便也是这样的吧”。读郁达夫的小说,会觉得人的生命里就不曾有过一种叫光明的东西。他的小说格局不大,都是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仿佛始终抓住一件秋装的衣角,永远读到的是个人世界的片断。 郁达夫的写作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类似于日本的“私小说”,自我世界与他小说人物的世界无限重合。所以,他笔下是一群抑郁多病的年轻人。除去身体的物理病,更多是心病,就像《微雪的早晨》里的朱君,失恋造成他典型的失心疯。迷茫失意、抑郁寡欢、前路暗淡无明是郁达夫小说人物的主要调性。其实,郁达夫也有明快的一面,就在他的散文里。他的散文的好盖过小说无数倍。本书仅收录了五篇,却尽是精华。苏州、北平和福州,我都去过,却不曾有他那样的感受。读完《苏州烟雨记》、《北平的四季》和《饮食男女在福州》,我以为自己虚度了曾经的旅行。没在苏州遇上仙侣,也无法让纪念在回忆里开花,更把那福州美食的味道都吃到爪哇国去了。郁达夫的细腻敏感,善于捕捉细节的写作特质形成了散文体例中的一道美味,色香味在他的散文里一应俱全,看在眼里,鲜在心里。好也罢,坏也罢,郁达夫是不得不读的。如果你悲伤,想选择同情兄,别去找《围城》里的方鸿渐,就读读郁达夫的小说吧,里面尽是有伤的年轻人,伤得一定比你重。如果你寂寞,就读读郁达夫的散文吧,多滋多味,趣味横生定会让你忘却寂寞。
  •     其实,我对郁达夫其人其作品都不熟悉,仅限于之前曾在民国时期作家合集中读过他的几篇散文,《故都的秋》、《苏州烟雨记》之类。只是,像我这一代人读书时,也是慕着一些名字长大的,而郁达夫便在那一些名字中间,况,他的文字若放在我十数岁时读,并不一定能读懂,不如经年历世后,再来回味。这一回读《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是首次接触郁达夫的小说。初读首篇《沉沦》,颇感惊吓,这简直是一篇艳文。通读全书,发现对女性的恋慕、出入妓院和男女之间的性接触的描写在书中比比皆是,尤其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字里行间弥散着浓浓的忧郁颓废,似乎看到主角们在苦闷中时而挣扎时而沦落的沉重无奈。将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以这种放纵的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我简直无法想象,在封建道德为主导的旧社会里,那些卫道人士是如何被这样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震撼惊吓得心跳暂停。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生活落魄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患有严重忧郁症和神经衰弱,充满了失意和颓丧,这些主人公的灰败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灰暗低沉,读得我不时觉得稍有窒息之感。今日刚好读到一篇关于郁达夫的介绍小文,说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是“自我的表现”,“文学作品,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经这一提,再读他的文章,似乎弄懂了更多内在的东西。郁达夫在文中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个性和人生际遇,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恣肆坦荡。他是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也有不少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的作家个人色彩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除了明显的自传体色彩之外,郁达夫的文字处处张显着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小说中,感觉他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是凭着主观思路推进,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与散文的创作方法倒是相近得很。或许可以说他用主观情绪和诗般的语言把小说散文化了吧。有一点说出来或许很无聊,这本书是我近年来读过的唯一一本没有前言、序和后序、结语的书,开门见山就是正文,正文完结就是封底了,真干脆,真好!也或许,只有大家之作才敢如此了。
  •     郁达夫小说《秋柳》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关系蔡杨淇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书写中的一类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发现了中国新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忧郁的文学气质。郁达夫的小说中的“我”、质夫、王介成等主人公,都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年轻的男性知识分子、苍白的脸或者孱弱的身体,敏感、忧郁和愁苦;对工作没有热情,热衷于游荡、玩乐却又容易感到空虚等等。另外,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或多或少都有对于性的暗示性描写,也就是说,郁达夫不避讳写性,但不直接写性。郁达夫笔下的性的表现非常含蓄,他注重描写性欲的存在而不是男女发生性关系的画面。但是在五四新文学时代,已经足够暴露和具有挑战意味。郁达夫在接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后,不仅在他的小说中关注到对人的精神气质的刻画,并且对于人性、性欲和精神的分析变得更加成熟。除了耳熟能详的《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郁达夫的另一篇短篇小说《秋柳》以于质夫、吴风世、倪龙痷、程叔和等青年在A城无聊闲暇的时候去妓院消遣,与妓女荷珠、海棠、碧桃和翠云的交往故事,叙述了青年们的空虚生活、妓女们的无奈、人间世态的虚无以及忧郁的世纪末般的社会状况。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社会的氛围和各种象征等等,都受到弗洛依德的影响。一、性欲与忧郁的缠绕性欲与忧郁,都是人精神世界中不可否定的一部分。在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两者的刻画都不乏表现。但是,郁达夫成功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集中于一个人物身上来进行表现。性欲是感官的,忧郁是气质的,根据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建立方法,无一不是从临床到理论,从对实践的观察到理论的分析,都是形而上与下的结合。郁达夫的小说中的这类感觉,都是与主人公的经历息息相关。《秋柳》一开始就介绍了于质夫在A城担任教员,因为时局动乱,因为学生闹风潮而面临省长开除、原来的校长又要引咎辞职等等事情,让于质夫感到工作和生活的郁闷,理想的颓废。于质夫具有强烈的主观判断,他常常从自己的精神直觉出发,判断周遭的人和事件。他厌倦上课,便也解读学生们的眼神“在那里说——你还在这里么!我们都不在可怜你,你也要走了吧”。当主观情绪过于强烈的时候,人身上的性欲没有因为时局的紧张而紧张,相反是人的本能被激发调动起来,通过性欲的发泄得到精神紧张的发泄。“理想自我通过对性欲冲动对象的满足添加了一些条件,因为它通过检察官拒绝了那些与自己不一致的东西。”[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谈自我意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第210页。]发泄之后的劳累、无为与精神的空虚,使人呈现出一种无可救药的忧郁气质。这种关系一反五四时期激昂向上的奋进,而是从人的性欲出发,设计于质夫成为一个充满忧郁气质的敏感知识青年。因为没有其他的生活目标,于质夫开始与朋友吃喝玩乐,与鹿和班的妓女们消磨时间。嫖客们到了妓院,为的是通过与妓女相处,得到欢乐,释放自己的本我。而性欲在自我的体现中慢慢释放,于质夫在前期只是停留在与妓女们吃喝聊天、小打小闹,偶尔有肢体接触但是没有发生性关系。他的性欲还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一是他与妓女相处有自己的底线,这种底线就是社会道德给予他的规矩,即他不是一个“好色者”;二是他本身也“怕病”和“怕以后的纠葛”,说明他对于妓女的身体和身份的顾虑。其性欲总在压抑之中被自我否定,其忧郁的情绪也即更加严重。“性欲本能的冲动如果与主体的文化和伦理思想发生冲突,就注定会受到致命的压抑。”[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谈自我意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第206页。]当于质夫与海棠发生性关系之后,他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因此得到满足,他依然是忧郁的。他真正喜爱的是年龄最小、天真烂漫的碧桃,但是他反而不愿意与之有更多的男女肉欲关系。他的精神追求和他的肉体欲望在这里分开,身心分离的痛苦使他的忧郁更重了。于质夫怕被社会和朋友标签为好色的人,但是他的潜意识里却渴望性欲。小说中义正言辞让他离开的是他的朋友,而不是他自己。当倪龙痷改变反对的态度之后,于质夫也不再挣扎。他以一种清者自清的态度伪装自己,最后仍然听从自己的潜意识与欲望。无可置疑,于质夫喜欢女人,充满性欲。在他的生活中,他时常想念妓女们。“胆量很小虚荣心很大的”质夫,总是以意识中的自己示人,做个潇洒自如、大方得体的青年知识分子。而潜意识中的他却是另外一副面孔,胆小易感,充满性欲。这是郁达夫不同于同时期作家的文学特质,他将性欲和忧郁结合,前者的出现改变了忧郁原有的面貌,让读者重新发现人的复杂与真实的样子。二、至真与至情弗洛依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部分,于质夫与妓女的感情也大致按照这三部分体现。前面谈过,于质夫与海棠发生性关系,他却最爱另一个人碧桃。于质夫复杂的内心与情感的纠结有着多层的自我意识在左右他的想法。海棠是鹿和班里最不受待见的妓女,除了于质夫,只有一位客人,并且这位客人其实是她孩子的亲身父亲。于质夫因为学校风潮的不如意,“目下断绝女人有两三个月之久的质夫,只求有一个女性,和她谈谈就够了,还要问什么美丑。”接触了似乎忠厚的海棠以后,于质夫也决定如果她是真心,他也会“报效她一番”。因为自身需要最基本的情感发泄,也因为怜惜和同情,于质夫选择了海棠,一个经过他的本我与自我调和之后的选择。“自我有一种把外界的影响施加给本我的倾向,并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占主导地位的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谈自我意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第6页。]于质夫的本我喜爱着碧桃,但是他的自我会通过分析,让于质夫也能接受不那么理想但也不那么糟糕的海棠,尽管动机中带着虚无的英雄主义情结:“我要救世人,必须先从救个人入手。海棠既是短翼差池地赶人不上,我就替她尽些力吧。”[ 郁达夫:《秋柳》,《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收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这是于质夫在性欲之外的一种超我的表现,他对于自己混迹于妓院之中,有着自己的一番说辞与理由,甚至上升到“劫富济贫”的高度上。于质夫的内心从来没有泯灭本我的存在,他依然欣赏、关注着碧桃,也小心地处理好他与海棠、碧桃的关系。并且,因为荷珠的美丽他也爱着荷珠,这是一种源自本我的爱意。但是,唯有碧桃,于质夫愿意与她倾诉自己的身世之感与经历,感受到相处的自在与愉悦。但是碧桃又是程叔和的人,所以于质夫在与碧桃的交往中,仍然需要压抑自己的最真实的情感。可以说,于质夫对待碧桃是至情,但是对待海棠是至真。海棠作为一个可以买卖也可以感情付出的女性身份,于质夫的本我渴望她的肉体,自我却维持着与她的正常交往,他的超我,却从一个命运并不好的海棠身上出发,延伸到对世人的救世情怀。即使他们睡在一起,于质夫决定“今晚上在这里陪她过一夜,绝对不去蹂躏她的肉体”。但是,最后于质夫还是与海棠发生性关系,驱动这个行为的原因除了外界的怂恿和顾虑的消除,更直接的是“我这样高尚,有谁晓得”。在对超我进行否定之后,于质夫本我的欲望释放出来。最后那场大火发生,也让于质夫发现海棠与那个候差的男人有了个孩子且一直隐瞒,海棠于他,就没有了救济帮助的需要了。“一联想到他与海棠结合的事情,竟不觉打起冷痉来。他摇了一摇头,对海棠的背后丢了一眼轻笑的眼色,就默默的走了。”[ 郁达夫:《秋柳》,《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收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6页。]于质夫之前对于海棠的种种超我的想法,也化作“一眼轻笑”,不会再投给一个有了男人与孩子的妓女了。三、病体的个人与社会郁达夫笔下的男性基本都是忧郁的、病态的特质,无论身体抑或心理。他们在原本“零余者”形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物形象性欲方面的描写,并在展示性欲的同时,塑造了人物的精神气质:“他的伤感的情怀,一时又征服了他的感情的全部,他便觉得自家是坐在一只半破的航船上,在日暮的大海中漂泊,前面只有黑云大浪,海的彼岸全是‘死’。在灿烂的电灯光里,喧扰的男女中间,他一个人尽在自伤孤独。”[ 郁达夫:《秋柳》,《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收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2页。]感伤的情怀与自然结合,书写了一种绵长漂泊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体现在直接刻画于质夫的心理活动中,还弥漫在整部小说的节奏。通过仔细品读,我们可以发现于质夫的忧郁,不是一种散漫而放任自由的忧郁,它是一种由于现实的不满足而产生的内在焦虑,经过于质夫颓废的生活状态的释放而形成的忧郁,属于弗洛依德所定义的神经症焦虑。神经症焦虑即没有直接面对危险而产生的一种幻想与相应的情绪。弗洛依德认为焦虑来源于情景,而恐惧来源于对象。于质夫的焦虑就不是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对于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以后,在他的内心积攒的那些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的反映。于质夫的焦虑无法释放,使他自己本身成为一个病体,产生习惯性的焦虑的精神状态。在离别的酒宴上,于质夫对翠云、碧桃倾诉心声,说的别人掉眼泪。他自己也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哀思忽而涌上心来。不晓是什么缘因,他今晚上觉得心里难过的很……”[ 郁达夫:《秋柳》,《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收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0页。]这种哀思是所有于质夫的愁思的集合作用,离别的场景只是触发了他的情绪进而爆发出来。根据弗洛依德对于神经性焦虑的分析,“期待的焦虑或一般性的焦虑与性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或者说某些力比多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300页]于质夫和海棠只有一次性关系的接触,而后于质夫想要留下过夜,却被委婉地拒绝了。这个性欲无法得到满足的青年的焦虑,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很有可能也是由此产生的。于质夫对于自己的焦虑是有所感觉的,他在听到几位学生青年想要想要发行一种文艺旬刊,听着他们“生气横溢的谈话”,对比自身的萎靡不振,他“觉得自家惭愧的很”“真想跪下去,对他们忏悔一番”,却“装了一副严正的样子”[ 郁达夫:《秋柳》,《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收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1页。]。于质夫内心的焦虑无法在现实生活面前袒露发泄,由此他愈加经常跑到鹿和班风花雪月,逃避自己无法满意的生活的一面。这就是由于焦虑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机制。同时,从于质夫这个人物引申到对社会风气的刻画,揭示整个社会的颓废状况的描写也非常精彩。街上人力车夫的“变态性欲”、菜馆里的“调和性欲的活佛”、“引诱游情的中产阶级”和“无产的肉欲追求者”等等,郁达夫的描写赤裸裸地揭露出这个社会肉欲横流的精神面貌。性欲、忧郁和病态,再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身上。郁达夫将个人的忧郁、颓废引申到社会的忧郁、颓废的风气,个人的精神心理推演到社会的精神面貌,更符合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分析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在读的书,确实不少了,但是都还没有读完···· 或许我是那种“在读癖“。在读《沉沦》的时候我总回忆到郁达夫那部电影,就是发哥跑龙套那个···
  •     弗洛伊德与郁达夫小说的关系。(详见我的论文)
  •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在工作之余重温他的经典作品,也是个不错的享受。
  •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     不错的经典啊,认真拜读!
  •     春風吹不散憂愁和離殤。只是想感謝你讓我知道原來北平那樣美過。
  •     那系列的书名挺不错的,不过读完没什么感触。
  •     很满意,文字选的好,印刷质量很不错。
  •     诚实+文学的驾驭能力+看似流亡但不三流的思绪,这种坦荡让男人是高贵和可爱的。关于《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看到什么,从一个角度说,是什么样滴思想和格局的人,就看到什么呗。
  •     名字非主流,内容很主流。
  •     不太能欣赏
  •     多愁善感,敏感细腻。虽常常困苦郁结,也任性活过。格局不大,珍贵在细微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