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08645553
作者:蒋勋
页数:246页

内容概要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回台湾。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推广工作,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书籍目录

第一讲 韩愈与柳宗元
重建古文的传统
《祭十二郎文》: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送李愿归盘谷序》:隐士的生命空间
《柳子厚墓志铭》: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送孟东野序》:不平则鸣
《钴潭记》:清淡山水后的激情
《捕蛇者说》:民间的声音
---------------------------------------
第二讲 元曲与关汉卿
散曲与杂剧
《天净沙?秋思》:生命的落寞与流浪
《天净沙?秋》:岁月时序,永远如此
留白创造伟大的时刻
关汉卿: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单刀会》: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窦娥冤》:感天动地的力量
---------------------------------------
第三讲 《水浒传》:小说与历史
说书人在讲故事
“定稿”之前
说唱文学的传统
生命的美学形态
不断丰富的口传文学
来自民间的叛逆
用小说讲真话
---------------------------------------
第四讲 游园惊梦
写情
生命中的温暖和知己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青春的渴望与闲愁
---------------------------------------
第五讲 唐寅、徐渭与张岱
唐寅:不损胸前一片天
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
生命的不同形状
张岱:“真气”与“深情”
文学的性情
---------------------------------------
第六讲 《红楼梦》:青春王国
文学史的期末考
此系身前身后事
“青春”是《红楼梦》的美学基础
如果有一首诗,写出了生命的结局
大观园:写实与象征之间的世界
宝玉是一个最善良的人
生命中爆发的力量
刘姥姥的“颠覆”
晚清小说的社会意识
---------------------------------------
第七讲 民国文学
重逢“海上花”
“呐喊”与“彷徨”
“边城”来的人
按住时代脉搏的文学
---------------------------------------
第八讲 台湾文学
书写最熟悉的地方
文学使人靠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平实的语言将唐代至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重拾对美与生命的感动。
韩柳文章的质朴自然,《游园惊梦》的梦幻纯真,《红楼梦》的青春与孤独,张爱玲的荒凉凄艳,沈从文的平和冲淡……千年的文学之美、诗意与情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韩愈与柳宗元——文起八代之衰,重回质朴情怀,突现一代知识分子风范
元曲与关汉卿——写兴亡之感慨,写市井之人情,传达来自民间的感动
《水浒传》——来自民间的叛逆,用小说讲真话,为历史的细节留影
游园惊梦——书写青春的渴望与闲愁,寻找生命中的温暖和知己
唐寅?徐渭?张岱——明代文学的“伏流”,挣脱八股窠臼,书写个人的“真气”与“性情”
《红楼梦》——中国文学的“期末考”,每个人都能在这不朽的青春王国之中找到自己
民国文学——张爱玲荒凉,鲁迅热切,沈从文冲淡,传统继承与外来移植双重作用之下盛放的百花园
台湾文学——从“亚细亚的孤儿”到“原乡人”,再到“台北人”,文学联通情感,文学使人接近
-------------------------------------------------
编辑推荐:
文学,是一种救赎。文学之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超然于简单的生活之上,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通过对伤痛的悲悯,使人反观内心深处,获得灵魂的净化。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与《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同属“中国文学之美”系列,纵向跨越一千余年的文学史,涉及散文、散曲、杂剧、小说等多种文体。韩愈、柳宗元的自然质朴,《牡丹亭》的浪漫天真,张岱、徐渭的洒脱不羁,《红楼梦》的青春风华,民国文学的百态千姿……蒋勋先生一一细细解读,将文学内在的力量呈现于世人面前,古典情怀与现代感悟彼此映照,不执文字,但问真心。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在大学图书馆看过那本《蒋勋说宋词之后》,就爱上了蒋老师文章的风格。那本书是大学里面借阅时间最长的,去年暑假忘了还给图书馆,开学去还的时候欠费二十多块,还好图书馆阿姨没收那钱,哈哈,因为我给她说太喜欢那书了。话说回来,为什么喜欢蒋老师的文风呢?朴实易懂,说的都是精华,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没发现,他的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个人比较喜欢读书的原因,每天晚上洗漱完毕我得读一段好书或者唱歌,读的就是蒋老师的书。一般从室友们听的感觉上来说,每次我唱歌的时候她们就说一脸凝重的给我说:“小艾,我觉得你还是读书比较好。”所以蒋老师的书,肯定不会差。尽管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是能让我深信这本书肯定很棒,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其次,蒋老师书能给我们科普一些基础的文学知识之外,还能让我们稍稍了解到一点野史,哈哈,从蒋老师的思维出来,你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以及作者。最后狗腿一下,很希望能与喜欢这种文学作品的人做个朋友,就这样。
  •     第一次知道蒋勋,是看了一点他的解读《红楼梦》,感觉这个作家不像心武之类的,总是从考证那方面去解读,而是从文学角度分析,能感觉得到他对《红楼梦》的热爱。这种热爱,让我慢慢地想要走近他。但这本书,还是在我十分不了解蒋勋的情况下读到的。本书一共八讲,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唐宋文学,包括唐宋散文和其它一些艺术家。蒋勋特别推崇的是提倡“文以载道”的韩愈,以及有着知识分子钢骨的柳宗元。书中选了两篇我们高中就薛过的课文《祭十二郎文》和《捕蛇者说》。记得当时老师讲课,也就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重点学习文中的“句读”,却很少读到、体会到文中的文学之美,也很少给我们分析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当时“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比如《祭十二郎文》中的真情实感,就是因当时的文风只求华丽而没有实质,所以韩愈才开始倡导“文以载道”,提倡文章首先要有表达的内容,其次才是形式。这篇祭文,就是一片非常实在而且感人的文字。作者还提到了韩愈和鲁迅的相同之处,看了蒋勋的解读,再重读《祭十二郎文》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深藏的情感,同时,还通过另外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分析了韩愈文中例行的力量。对柳宗元的剖析也类似,通过他的墓志铭,他的作品《捕蛇者说》,讲到古文运动对后来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不只是改变了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更改变了只是分子的关注点。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移到了平民百姓身上。此外,他还提到了唐宋一些不得志的艺术家:唐寅、徐渭和张岱,赞扬他们的真性情,同时指出文学就应该展示多样性,要要有足够的包容,要有发展“生命中的真性情”,要及时向内反省。强调“爱自己的生命”,强调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多面和复杂。看到这里,我就想,我们为什么都特别讨厌一些文学作品中看起来十分完美的“高大上”或者“玛丽苏”式的人物?就是因为这两种形象都太僵化,太过概念化,也太单调,缺乏生命本身应有的多样性。第二大部分是元曲和戏剧。其实整本书,大部分地方都谈到了戏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蒋勋对戏剧中的身法、动作、表演比对词曲还要关注。他不止一次提到,戏剧中演员的重要性,并认为,一出戏剧是由剧作家和演员共同创作完成的。他提到关汉卿的《窦娥冤》还有《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都毫不掩饰地对老一代演员对这些戏剧中人物的演绎,期间还提到了著名的京剧选段《三岔口》,那完全是一段没有任何唱词,全靠动作表现的戏剧。我想,如果今年高考的学生能看到这一部分,还真是有福了。第三个部分,是小说。小说部分,从民间的话本文学一直讲到了民国文学,还特别提到了台湾文学。蒋勋从《水浒传》分析民间话本文学强盛的生命力,从《红楼梦》中分析生命的多样性,展示了一种不带立场的强大包容。他认为,文学是不应该带有太强烈的倾向性的。民间的话本文学,其实充分表现了“讲故事”的艺术。因为话本,是由说书人讲出来的,为了吸引听众,说书人就必须能将故事讲得生动曲折,好吸引着听众持续听下去。我想,这是很多自称阳春白雪的小说都做不到的。好的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故事,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还有它的意义。如果一个小说,被意义绑架,它就失去了活力。民国文学部分,蒋勋比较了鲁迅和沈从文。他们在民国文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鲁迅的激烈,沈从文貌似平静下的波澜,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顺便,他还提到了张爱玲。他对张爱玲的解读很特别,认为她应该完全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实际上,她是在“从侧面书写文化里面发生的巨大而严重的问题”。张爱玲的小说,写了当时的上海文化,看起来的确是没有怎么关注国家,但至少写出了那个特定的人群中的苦闷和压抑。同样的,还有写世家的巴金,蒋勋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最后一部分的台湾文学,因为我看的台湾小说很少,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而表现台湾生活的社会类小说看得不多,所以蒋勋说文学的这一部分,我还是没怎么看懂。不过,至少,他是提供了一个索引,告诉我们,要了解台湾文学,应该去看哪些书,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台湾文学。读完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吃了一顿文学大餐,畅快淋漓。如果能读过他提到的书,看过他讲到的戏曲,当然会有助于理解他的文字。但如果没有看过,也没关系,蒋勋的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了解文学的入口。
  •     品味汉语之美——《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by/烟波浩渺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能浅薄的说:如果能遇上这样的老师给上课讲解语文,我们的语文成绩就算临考试不复习,应该都能上优秀的分数。这么说并不说作者讲得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吸引眼珠,而是他敏锐的洞察力,感悟、点评传统文学的方法,表述的方式,中西方典故一一并举,说理自然优美流畅,容易让读者接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汉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即使是只有初中基础的的人读起来也毫不吃力,但不是代表这本书讲得内容就浅薄,古今作家直接对比,中西方作家的对比。由文人延伸来丰富了散文、戏剧、话本、小说等众多内容,作者观点鲜明,视角独特,语言清丽饱满都是本书最大的看点。本书作者详解了由唐代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元曲、宋代话本、明清小说、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几个有代表性的部分。以我个人观点最喜欢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汤显祖《游园惊梦》、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红楼梦:青春王国、民国文学这几部分。民国文学讲了我最喜欢的沈从文和张爱玲。比如讲韩愈和柳宗元的区别的,用几篇文章的文风、功用、内涵,区分二人的异同。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他们的家世、性格、文风都分析的细致入微,通俗易懂不晦涩。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了解这个知识点(不考试不强记,也可以的记得住)。韩愈也不是在课本教程上那死板板的画像,而像一个有血有骨有肉丰满起来的人物形象。你会理解为什么他会以拳拳士子之心强调“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也能明白苏轼既赞赏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贬低其“功利、实用、庸俗”的原因。下文还把此二人与当代的文学家相比较,韩愈对应于鲁迅,柳宗元对应于沈从文。“古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似之处做了新颖的比喻,以及给后人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对文化的冲击。但凡我国文人都知道《红楼梦》是碰不得的话题,但是又是摆脱不掉的话题。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红楼梦,曹公没有给我们结局,因此每个人的猜测都是百种千样,而且怎么说也不厌烦。这个部分喜欢红学的朋友们应该最大的看点。看周汝昌的《红楼无限情》,是深深的敬仰之情,周老一生都奉献在此;刘心武把“秦可卿”当做揭秘小说来读也确有趣味;西岭雪把《红楼梦》当做职场小说解读,看的相当接地气和过瘾。蒋勋先生也如此热爱解读红楼梦,在此书为我们带了他的独特视点,讲解了他心目中的红楼梦。尤其重点讲了《红楼梦》中最关键章节“第五回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一章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建议读者读这一回目时,如果没有读懂可以把全书读完后再读“第五回”,就可以初步掌握《红楼梦》最主要内容,这样前面的谜题就会豁然开朗。当宝玉翻阅“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时,虽然作者早早的讲结局告诉了我们,但其实我们在事情没有发生地时候,是无知无觉并不知道的。曹公的文字游戏谜,至今仍没有定论,估计穿越回去也许能找到答案。目前仍旧是个谜团,解读、研究、考证持续进行中。作者热爱民间文学,毫不掩饰的对关心民间疾苦作家的喜欢,韩愈、柳宗元、关汉卿、汤显祖、曹雪芹、鲁迅、沈从文。通过作者的解读,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更鲜活的生命。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才是创作的源泉,才是历久弥新的文学。作者还穿插讲述了自己了解、学习文学的感想,小故事小生活大感悟,用经历和体会做讲解增加说服力。当作者给学生讲课时点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红楼梦》都是描写“青春”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样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或多或少。书的最后是讲了台湾文学,短短几页,分析透彻,科普台湾文化观点,不失偏颇,真是应了开卷有益的这句古话。并在书中最后提倡多接触台湾文学,托尔斯泰说:“文学使人靠近”,战争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将人拉近,这就是我们坚持文学和美的原因。蒋勋先生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 ,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这本书做到了传播对美的感动和赋予这些名作家鲜活的艺术生命,再一次让我感到了汉语文学之美。文学史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弥合了世界与内心的缝隙成就更加丰盛对的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情怀,有韵味,让我对文学的理解从仅仅的文字到了各种戏剧、歌曲、民谣、说唱艺术、评书、歌舞剧等等……也是第一次接触“美学”这个概念,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传统文学的美的魅力
  •     感觉文学的从古到今越来越往白话通俗易懂发展
  •     文学是理解、包容、多元化、可能性、照见不完美;是让人在里面恍然看到自己一刹那之间的精神状态。不管是关汉卿的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还是张岱的七不可解,都有着一种古老又日久弥新的震撼力量。
  •     蒋勋很推崇生命刹那间的体验
  •     我现在好想看红楼梦啊…
  •     文学使人靠近,蒋勋的话语也使人温柔。
  •     (2016-57)(诗词歌赋-10)
  •     内容和形式孰轻孰重?李贽的《童心说》有言,“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是主张文学必须真实坦率表达内心的感受,流传下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如此,我们热切的讨论和研究,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自我。
  •     全书上下两册,从诗经开始至现代,我挑了简单的,先看了下册,唐代散文开始,元曲,明清小说,民国。还有蒋勋最推崇的红楼梦。纵向的贯穿中国的文学发展简史,至少有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值得一读
  •     易读 不深。指引了很多线索。
  •     蒋勋真的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气质,他给你最深的影响可能是理解两个字,这理解是那种把你换到那个位置上的无助和洒脱,这个时候他就在你耳朵边轻轻的说道没关系哦,慢慢来,我懂得的,这种被理解的感觉和去理解别人的感觉真的很好,不是圣母病,是他真的懂,脑补加上糯糯的台湾腔,真是心都酥了,原谅所有
  •     看多了便觉得重复,当然还是极好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静心安神
  •     用零碎的时间,去看一本含金量量极高的书,却看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领略了文学史的变迁,也重读了一部部经典
  •     好啰嗦
  •     2015-大爱,重读list
  •     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满是人情味。
  •     八股文那段有意思。有用的知识不适宜考试,适合考试的不见得有用。在平等优先的价值取向中,八股、数学都是必要的恶。
  •     文字通俗,见解独到,一开始便停不下来了。
  •     只看了第七讲和第八讲。民国部分介绍了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台湾部分介绍了朱自清、徐自摩、胡适,用日文写作的叶石涛、杨逵、赖和、吴浊流等。kindle版。
  •     文学应该是一种包容。小说里的嬉笑怒骂确是假亦真时真亦假。
  •     这本比上册感觉好,大概因为讲唐散文元曲明清小说,而不是诗词吧。感觉诗词靠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验,讲解的人能做得不多。倒是文章可以靠讲,一些语法啊词句啊典故什么的信手拈来顿时拜服。又因为在火车上看的,阅读体验不错,可以打四星半
  •     蒋勋总是能把文学说得那么美,让人忍不住想去读。上学时不喜欢读鲁迅是语文课的错,特恨别人按着头要我去“理解作者的想法”,蒋勋这一说倒是勾起了我看先生作品的想法;而红楼梦我从没想读过,看完第六讲的内容也是起了看的念头,怪我没早看这书,不然去看林奕华的舞台剧《红楼梦》时多少能理解多一些
  •     讲到近现代文学发展,蒋勋先生的见解反而大不如前,果然术业有专攻。蒋勋先生对红楼梦的解读向来受人诟病,但看了书里简短的一章,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见仁见智,毕竟红学现在已经被过度解读得不成样子,抛开部分文本错漏不谈,蒋勋的解读好歹也算得上是一家之言。整套所谓《蒋勋说文学之美》看下来,收获还是有的,这就是不错了
  •     蒋勋挑选了他喜欢的东西来讲,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给外行看看完全可以。但确实太简单。
  •     可能是文学史梳理的性质,有些内容都是浅浅而过,不过语言通俗易懂,结合当下流行的事例,让人可以简单理解有代表性的人物的特点和生平。
  •     文学使人靠近。
  •     喜欢将新老师的视角和解读,获益匪浅。
  •     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了这本书。文学的美让人沉醉
  •     比起上本,这本更喜欢,因为有人性。
  •     “文学使人靠近”,托尔斯泰如是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都可以通过文学的体验来相互拉近距离,在某些程度上《金瓶梅》与《牡丹亭》没有高低好坏雅俗之区别,因为他们都是令人回归本我,审视最真实的自己。
  •     我原只关心你我他。恰巧看了台版改编的《金瓶梅》,与作者说《游园惊梦》的人物性格对比再理解。曾经断断续续读了三十几回《脂砚斋评石头记》,与作者所讲一一应证,又想起之前作者说宋词和唐诗时提及的那些人物和内容,读罢这一段文学之旅,方才发现这比较的别开生面与乐趣,还有助于理解你我他。
  •     谈《红楼梦》在我看来是不及格的
  •     蒋勋先生对文学史的梳理让漫漫文学长河清晰的展现出来
  •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我也觉得,初高中古文授课要不是仅仅只教如何理解词句,而是讲讲作者的处境心境,可能学生了解到的会更深刻吧。以后可以让孩子读读~
  •     很适合给我这样的文盲当中国古典文学教材。如果当初上初高中的时候就看这样的书就好了
  •     两天下午读完了这本书,我已经是老师的脑残粉了。声音也那么好听!老师书里也推荐了好多书,可以慢慢收来看了。
  •     蒋勋的书真的好看,不是追求学术的严谨和文学史的准确,而就是一个喜欢中国传统美学,很温柔很细腻的一个人在分享他自己读书和生活的一些感受。与很多很激烈或者冷静的作家不同,蒋勋很擅长去捕捉往往被人们忽视的细微感受,同时他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对人性的理解、宽容、包容,而不是年轻人的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看他的书,听他的分享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     还是喜欢前一本诗经那章,很惊艳,后面的就没什么感觉了。
  •     徐渭简直就是中国版的梵高,一言不合就自残
  •     断断续续看完的,说的都是自己的文学感受,内容有些过于简略了,不过毕竟不是文学史的教科书,闲时看看还行
  •     对于韩愈和柳宗元对中国的影响概括的很准确!
  •     蒋勋的书我总是能一口气读完,温和而有力量有思考的梳理,能勾起你对好多书的兴趣。文学的魅力在于对生命和价值的多角度解读,让人认识本我,同时对他人更加包容。
  •     第一篇挺好的,后面的不行。
  •     怎么办,看过就忘记。
  •     非常好的文学史科普/入门作,读完后,对张岱十分感兴趣,现代的台湾文学略简,管中窥豹之憾。
  •     涉猎好广泛。有好些书没读过,与课本的教条很不同。
  •     文字清丽,读来生动。
  •     蒋勋在此书中运用其一贯优美简洁的文字概述了中国自唐代至现代的不同阶段代表性文学作品,简单易懂地讲解了文学特点,同时在末尾介绍了台湾当地文学。
  •     “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里面都有很多假造的东西,连近代史也有很多是假造的。政治会讲假话,民间反而讲了真话,用小说的方法讲真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