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守書人

出版社:Net and Books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866841262
作者:Saad Eskander
页数:306页

内容概要

Saad Eskander(薩德.伊斯康德)
一九六二年五月生於伊拉克巴格達,庫爾德族人。
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年擔任巴哈爾出版社助理編輯。
一九九四年畢於北倫敦大學,取得「世界現代政治史」文學士學位。
一九九九年取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歷史」博士學位。
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任倫敦「伊拉克文化論壇」研究員 。
二○○二年,任多所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大學的訪問講師。
二○○三年海珊政權垮台後,他決定結束流放異鄉的生活,返回巴格達協助搶救國家的文化財產,擔任「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館長一職至今。現與妻子和兩名年幼的子女居於巴格達。                             二○○七年,伊斯康德獲頒美國紐約司康基金會「二○○七年度最佳檔案管理人」(Archivist of the Year 2007, Scone Foundation, NY),以及加拿大蒙特婁經濟管理學生協會「二○○七年度學術自由獎」(Academic Freedom Award, 2007, MESA, Montreal)。
譯者簡介:
李靜瑤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系組學士,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譯有:《失竊的未來:生命的隱形浩劫》、《億萬商戰》、《60秒壓力管理》、《百事達傳奇》、《象與騎象人》等。
張桂越
資深新聞記者。畢業於台灣關渡基督書院、美國明尼蘇達州Concordia College語言傳播系。曾任華視新聞雜誌記者、傳訊電視駐歐洲分社主任。一九九七年創立「台通社」,及後長駐馬其頓採訪巴爾幹的最新政治動態,深入探討當地社會文化。著有《追獵藍色巴爾幹》,譯有《善有惡報》等。

作者简介

在全世界最危險的城市裡,思想的花,在煙火中萌芽。
「我漸漸發現,生活在今天的巴格達,最完美的人類應該是那些能隨時關起所有感官的人。失明或失聰不再是一種咒詛,而是一種變相的祝福。」 與死神每天擦身而過的薩德.伊斯康德在二○○七年二月的日記上這樣寫著。他是「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的館長,這家圖書館位於全世界最危險的城市──巴格達。
二○○三年「波灣戰爭」結束了海珊二十四年的極權統治,可是在美軍拒絕伸出援手、毫無保護之下的「伊圖」歷經了大火與水損等浩劫,復遭盜匪大肆劫掠(損失程度──檔案資料:60%、罕本藏書:95% 、手稿25%),「伊圖」儼然廢墟,伊斯康德到任時連椅子也沒得坐。「你會害怕嗎?」著名美國新聞節目主持人查理.蘿斯(Charlie Rose)這樣問伊斯康德。「不會。」「要是我害怕的話,也許就會離開巴格達。而『離開』不會是我的選擇……伊拉克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為何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呢?」。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擁有英國護照的伊斯康德,要離開這個烽火連天的地方其實是很容易,但這不是他所想要的。
伊斯康德的線上日記原刊登於「英國檔案管理員協會」和「大英圖書館」的網站上,從二○○六年十一月開始,到二○○七年七月為止,打動了無數的讀者。在他的日記裡,我們看到了一位前途本應充滿希望的年輕員工被活活刺死時,館長曾經灰心的說:「我非常沮喪地回到家。我抱了抱我六個月大的兒子,想著阿里留下的兩個兒子,一個六個月大,一個三歲。」又,館長如何用盡辨法試圖營救一個被綁架的館員的生命,結果還是徒然……
哀痛的同時,他努力把千瘡百孔的「伊圖」重建修復,除了獲得各國圖書館及不同組織的捐贈外,為了把珍貴的罕本找回來,館長甚至成為了「阿里巴巴」──親自開車到的前總統府(位於警戒森嚴的綠區)的車庫裡,把一箱箱君王政體時期及總統時期的史料給載走。
館長以簡單的文字,卻又不無痛心疾首的言辭,把重建「伊圖」時所發生的點滴真實的記錄下來:館外的世界是危機四伏,不知從哪兒來、何時來的各式種類的炸彈轟炸、恐怖分子的死亡恐嚇、綁架與滅絕人性的謀殺。加上貪污怠惰的政府官僚,無能上司的百般刁難,還得在沒電、沒水難以承受的酷熱環境下,一步一步把廢墟重建起來。
面對生命的無常與資源的缺乏,館長與館員們揮灑著血和汗,搶救、捍衛自己國家的文化財產,以餵養在苦難中的伊拉克人民的心靈。


 烽火守書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一.写在最初,以方便回忆知道此书应该是数年之前,但是购书和阅读却在最近。书读于2014年2月10日到4月10日,期间伴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准备。馆长只是以一个巴格达挣扎的平民视角看待这场战争和战争的延续,因而显得和主流宣传口径并不那么统一,所以该书迟迟没有推出简体版,竖排繁体字说实话有点影响阅读速度。二.为理想而活,还是为现实奔波?馆长是个值得敬佩的人。书中简要介绍了其个人履历,作为库尔德族人,年轻时加入游击队反抗萨达姆政权,后流亡英国,在那里读书读到博士毕业,有着体面的生活。萨达姆政权倒台后响应祖国号召,回到出生地巴格达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致力于图书馆的重建与兴复。馆长遇到的困难?没水·没电·没网·没电话·没医疗·没燃料·没安全;炸弹有·地雷有·绑架有·政治倾轧有·不知道哪天死更有......馆长做了什么事?他号召档案意识,文物追讨,机构改革及民主委员会建设,陪文化部部长扯皮,试图少受官僚制约,馆内女性地位提升,员工安全与福利,人员培训,行政去宗教化,公众读书意识培养等等。 这些事情功在千秋,不过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并且坚持下去很难但放弃却很容易。而伊拉克当权派与军阀们很难意识到文化与图书馆的重要性,因此许多具有远见卓识并且切实可行的倡议就这么被人为搁浅了。写书的目的与停笔的因由?馆长是个坦诚的人,言写日记就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伊图”现状,以获取帮助,才不管上司是否认为丢伊拉克的脸而各种阻挠。后记中亦言,停笔源于一种负罪感,馆长感觉自己在用馆内员工的付出和牺牲去勒索读者。这种坦荡值得尊敬。馆长你为什么不会英国去?馆内的员工问过这个问题,看书的我也试图去问同样问题。馆长当时的回答是“因为我舍不得你们这么好的员工啊”。不过我却觉得馆长有些理想主义。绝大多数人为现实而活,而极少数人自主的选择这种理想主义,这也许便是非凡之人与平凡大众之间的差异吧。馆长明知伊拉克贪腐成风,政局不稳,当权者对文化事业也并不重视,教派斗争又是这么激烈,却依然在任上干下去,按自己认为对的路线进行重建与改革,这便称得上非凡。“非凡”并非是指毅然回国,而是在深深体悟伊拉克乱局之后,依旧在“伊图”坚守。常感动于这些在某一方面称得上“非凡”的人,而愧疚于自身只为迎合现实而活,并可悲于一边感动着却也一边认为迎合现实也没什么不好的。为理想而活,还是为现实奔波?这个问题有必要在读书前读书时和读书后不断的问问自己。三.关于“石油”“宗教”“恐怖主义”等等杂七杂八的感慨中东国家没一个正常的。伊拉克近三十年一直没消停,先是两伊战争一打八年,再是痛扁科威特继而又被美国痛扁,再就是美国受够了卡特尔想打入中东,只得满伊拉克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人走了又陷入教派争斗,每种对教义的解释最终都无一例外的引发战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的文明之光,巴比伦王朝与亚述帝国的辉煌鼎盛最终都被沙漠掩埋。无奈的是近几十年,有的国家在沙漠下挖出了石油,并逐步斗争让石油被自己国家掌控,进而可以满世界撒钱,有资本让“酋长”“王子”这类词汇挺起来越来越像傻X。有的国家却只能窝里斗,窝外斗,与人斗,与天斗,其乐无穷去。再次感慨,中东国家没一个正常的。.数年前读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有感于其中一句话---每种对教义的解释,结果都无一例外的引发战争。当时的欧洲,罗马教廷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减弱,而当今的阿拉伯地区,宗教的控制力依旧大的恐怖。宗教于普通人而言,只是一种寄托。然而对于具有领袖癖的人,宗教恐怕只能沦为一种统治工具。 宗教也许只是一种人为的枷锁,可悲的是人们自主或不自主的套上这套枷锁,不只是为了获取宁静,亦用它来制造动荡。在伊拉克,基督徒,什叶派穆斯林,逊尼派穆斯林共同聚居生活,他们以教义为名,却为利益争斗。纵然神爱世人,可惜神真的管不了人心。《烽火守书人》是伊斯康德馆长的日记,因而无所谓结构紧凑与否,但其中依旧穿插着两条主线:其一是那台似乎一直没有修好的发电机,其二便是那无处不在的爆炸声。恐怖主义盛行自有其原因,因为它总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破坏。这些破坏不只是那些在袭击中无辜丧生的生命,更是随之而来的集体恐慌,种族敌视,以及社会正常运行的低效率,昆明暴恐时间之后,这些情绪已经有显著体现。很有必要在国家层面上对民众情绪加以引导。刚刚参加完研究生复试考试,回到家整整一周,这周的主业是睡大觉,副业是读书,主业副业的间隙用来进行“赶紧考上吧”的祈祷。常常体验着一种在焦虑中感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诡异氛围。因而愿世上所有人,一切安好:书可以继续读,觉还能继续睡。
  •     繁体竖排,又是一本Net and Books的好书。它让我在天朝媒体无脑反战反美帝的一致腔调中,找到了看待战争应有的观点;又恰如其分地借作者的心里话,描述了我长期以来对传媒“惟恐天下不乱”的职业伦理最大的困惑(或者是厌恶)。我想起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所说的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我只想回来种地、成家,平平安安地过日子。然而,在一个少有人认同自己是“伊拉克人”的国家里,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暴力冲突时刻会发生在人们上班的路上、上学的途中,恶意绑架和爆炸杀害的就是这些想要“平平安安过日子”的无辜百姓。美国要连根拔起的是海珊的独裁统治政权,但它无法解决战后社会秩序的重建问题。黑暗、仇恨和狂热肆虐,书和人都被破坏与虐杀,独裁政权垮台后的重建是如何举步维艰。你知道世界另一端的这些人在生死之间,还思考着怎样的事么?他们在想着文化活动的重要性,他们筹措资金、培训人员、修复图书、致力于图文现代化和电子化——在拿着微薄薪水、因腐败导致的能源供应不足、家人频频丧生的情况下。然而,守书人却对文化保卫战的伟大意义进行了自我消解。作者伊斯康德用日记这种琐碎而真实的载体,让人对死亡的讯息产生疲惫,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与无奈。正如日记中所说,“生活在今天的巴格达,失明或失聪不再是一种咒诅,而是一种变相的祝福。”在西方各国文化产业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下,这份日记坚持了9个月,也为伊图的重建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9个月之后,伊斯康德停笔了,他说:“我的内心满是罪恶感。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利用员工的牺牲来成就日记的内容,也在情感上勒索看过我日记的读者。每天,我都好像在等着坏事降临,以便有好题材可写。这种可怕的感觉,开始缠绕压迫着我。每天要把自己所见、所知及每天共事的人的生活苦难一五一十写出来,实在是太痛苦了,最后我也写到心力交瘁。”伊斯康德是图书馆馆长,而非记者,可他为什么就能如此诚实地一语道破我心里的想法呢?相比他记录的这9个月的真实,我更愿意默默向他的停笔致敬,这是一个没有在写作中丧失独立人格的真正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终于读完了
  •     如果对现实不满,那么务必看这本书。我也很想问这位馆长:你为什么不离开巴格达?想想你的孩子和太太!有趣的细节包括不预约就闯入的媒体是CNN
  •     让我们知道世界的另一端,明明只是在守护着文化,不得不期盼次晨的阳光
  •     读的英文版的网络日记,在这个版本下评论其实有点儿不公平,原文是英文,有不少错别字.. 仅仅是日记罢了,全当看了一回不一样的人生,最难的事情就是做到“感同身受”。
  •     就在同一天,阿尔沙顿区的闹市也有两部汽车炸弹同时爆炸,死伤惨重。这是在欢迎我的回来,欢迎我回到现实。 我渐渐发现,生活在今天的巴格达,最完美的人类应该是那些能随时关闭所有感官的人。失明或失聪不再是一种咒诅,而是一种变相的祝福。 每天,巴格达都有无数无名氏尸体这么草草下葬,这位死者曾经是某人的兄弟、儿子、父亲或丈夫,但他死时已无名无姓。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在自己同胞身旁,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像个无名氏般死去,实在是非常悲惨。这种死法把人变得有如物件一般,轻如鸿毛。 现在连水都出现在没有的清单上。图书馆现在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希望老天爷不要连氧气都拿走。 今天我觉得身体不太舒服,我想是太太把感冒传染给了我,不过一如既往,她不承认。
  •     从大英读书馆的网站上找到的,读完深受触动,我们无法想象那种战火纷飞,时刻笼罩在自杀式袭击的阴影下的生活。我们更无法想象在那样的生活下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做事的人和态度。你永远无法知道人的潜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