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305167029
作者:[法]圣勃夫
页数:1278页

内容概要

关于作者
夏尔•奥古斯丁•圣勃夫(Charles A. Sainte-Beuve,1804—1869),法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之一,首创肖像与传记的批评方法,被誉为“近代文艺批评之父”。
关于译者
范希衡(1906—1971),著名翻译家,学者。1929年获庚子赔款资助赴比利时鲁文大学,攻法国文学、比较文学、历史语法、比较语法,获得双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北平中法大学、上海震旦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代表译著有《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布封文钞》《忏悔录》《诗的艺术》《法国近代名家诗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

作者简介

近代文艺批评之父圣勃夫绘制的法国文坛数百年经典作家肖像
法语翻译界元老范希衡先生艰难岁月呕心沥血完成的不朽译作
1961年中宣部筹划的“三套丛书”入选项目
时隔55年首次问世
著名法语翻译家许钧教授作序 深情推荐
谨以此书纪念范希衡先生诞辰110周年
————————分界线
圣勃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1804—1869)是法国19世纪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他写下了卷帙浩繁的批评著作,首创肖像与传记的批评方法,使文学批评摆脱了法国古典主义批评的规则和体裁的束缚,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是1961年中宣部提出并筹划的“三套丛书”中《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中的一部。范希衡先生是著名法语翻译家,具有深厚广博的法国文学艺术和历史哲学的素养及国学功底,因此在1960年代极左的思潮下,编委会冒着政治风险(当时范希衡先生蒙冤入狱),经多方努力,促成其担任《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的翻译。范先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呕心沥血,搜寻圣勃夫的文学批评原书,精选其中的文学批评作品,比如评论龙沙、高乃依、拉封丹、莫里哀、拉辛、伏尔泰、狄德罗、司汤达、福楼拜等法国名家的作品,翻译成集,留下这部约120万字的译稿。这部翻译巨著可谓翻译界的沧海遗珠,是学界和众多读者期待已久的。
————————————分界线
范希衡老师,那时用名范任,在南京大学教了我们四年。我清晰记得他上课认真的情景,以及在大礼堂前最后与他目光交叉的一幕。
时隔半个多世纪,白云苍狗,所幸范老师的遗稿《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最终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无疑是文化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圣勃夫年轻时经过科学训练,又写诗歌小说,与雨果、维尼、缪塞、大仲马俱有密切来往,一生不曾脱离笔耕与教书生涯。他的名言是:“要研究文学,必先研究人,要研究人,必先研究他的幼年。”他评论古人,更着重当代人,从而获“近代文艺批评之父”的美誉。这样一位作家的传世大作,由范老师执笔翻译,也可以说幸好当时出版家别具慧眼。
读过范老师译作的人,无论从文本、注释、评议来看,都惊叹在那如此缺乏参考书的年代,对常人不查阅无从下手的内容竟那么熟悉。尤其他那摇曳多姿的文笔,既不漏失原作的精髓,又符合圣勃夫时代法语的典雅,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马振骋(法语翻译家)


 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许钧/文2016年,适逢著名法语翻译家、南京大学法语系前辈范希衡先生诞辰110周年,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范先生的译著遗稿《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可以说,这是对范先生最好的纪念。《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收录了法国19世纪文艺批评的代表人物圣勃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1804—1869)的55篇重要文学评论作品,涉及法国16世纪至19世纪的多位重要作家,其批评所依据的资料之丰富,引证之广博,视野之宏阔,方法之独特,在法国文艺批评史上独树一帜,广为称道。范希衡先生生前精心编选、在艰难的岁月中倾心翻译的这部文选洋洋一百余万言,在学术的层面具有双重的价值:一是为我国的外国文学尤其是法国文学学者研究文选中所涉及的重要作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二是为我国外国文学界研究圣勃夫本人的文艺批评思想与方法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我国,提起圣勃夫,无论是文艺批评学者,还是一般的读者,也许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这位学识渊博、观点独特的批评家的著作,而是普鲁斯特的《驳圣勃夫》。《驳圣勃夫》出版于普鲁斯特逝世30余年后,普鲁斯特在世界文坛之盛名与影响,使得该书一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其与圣勃夫的不同文学观念,尤其是对圣勃夫文艺批评方法的尖锐批驳,深刻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们对圣勃夫文艺批评思想的理解,更影响了人们对圣勃夫之文艺批评价值的判断。我们注意到,在国内,圣勃夫几乎是依靠普鲁斯特对他的批评而为读书界所知,人们对圣勃夫的了解可以说大多止于普鲁斯特对其批评的文字,一是因为普鲁斯特的影响实在太大,二是因为国内翻译出版的圣勃夫的文艺批评作品少之又少。事实上,作为法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圣勃夫首创肖像与传记的批评方法,写下了卷帙浩繁的批评著作,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并因此而成为法兰西学院四十个不朽者之一。圣勃夫出生于法国19世纪初,在浪漫主义文学大潮中,与大文豪雨果等浪漫派作家有过密切而友好的交往。他热爱文学,出版过诗集,也写过小说,但其主要的成就,是在文艺批评领域取得的。《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主要选录圣勃夫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后所著的《文学肖像》《妇女肖像》《时人肖像》,以及与《宪政报》合作而创作的《月曜日丛谈》《新月曜日丛谈》中的重要批评作品。圣勃夫采用肖像批评和传记批评方法,并将自然科学方法用于文学批评,将作家视为某种“标本”,认为为作家撰写评论的过程也就是为作家“绘制肖像”的过程,这一点从他三部“肖像”作品的名称可见一斑。柳鸣九先生对圣勃夫的文学批评有深刻的见解和中肯的评价,认为圣勃夫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是“从作家的个人条件去解释作品,把文学现象当作作家的性格、气质、心理等因素的反映”。正是这种注重考查作家生平和生活细节,希望借此探寻作家“天才奥秘”的批评手法,受到了强调作品与人品独立性的普鲁斯特的诟病。此外,圣勃夫对古典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但在评论同时代的文学时却常常带有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如他对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等作家的评价就过于苛刻而显得有些偏激,普鲁斯特自然难以认同,在《驳圣勃夫》中对此有过严厉的批评。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撼动圣勃夫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也不能妨碍他成为一名成就卓著、受人尊敬的文学评论家。圣勃夫一生勤勉不辍,他长期担任教职和编辑,除了进行文学创作、出版系统而方法独到的评论著作外,他还定期为《宪政报》等刊物撰写评论文章,每周一篇,几乎没有中断。圣勃夫观察敏锐,见解精辟,描写风趣,语言机智,充满个性,为法国历史上众多重要作家绘制出一幅幅生动而有趣的“肖像”,更为一些初涉文坛、尚无名望的作家的重要作品作重点介绍与推荐,为后世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参考资料。美国学者欧文•白璧德高度赞誉圣勃夫,声称他的作品“把广度与丰富和多样化结合起来的方式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在“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导下,早在1961年,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就提出并筹划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马克思主义理论丛书》(简称“三套丛书”)的编选计划。其中,《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和《波瓦洛文学理论文选》被列入了《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后改为《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出版计划,并确定翻译工作由范希衡先生承担。为读者对范希衡先生有进一步的理解,请允许我在此对范先生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作一简单介绍:范希衡16岁考入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学习法文,后入文本科一、二年级;1925年秋入北京大学特别班专修法文,插班三年级。1927年毕业后,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法文讲师。1929年秋,他破例获庚子赔款资助赴比利时鲁文大学,攻法国文学、比较文学、历史语法、比较语法,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双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北京中法大学教授兼中法文化出版委员会编审。1941年任苏皖政治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后任重庆中央大学教授。1948年于上海震旦大学重执教鞭,其间与徐仲年合编《法汉字典》。1950年代初,大学院系调整,范希衡先生到南京大学教授法国语言文学,研究法国文艺批评理论。不幸的是,1958年,他被错误打成“历史反革命”,身陷囹圄。1962年,根据中宣部、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的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三套丛书编委戈宝权先生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三套丛书编委郑效洵先生于5月专程赴南京,先后与江苏省公安厅、南京大学交涉,6月以保外就医为由将范希衡先生从狱中接出,聘任范先生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翻译。在当时极左的思潮下,编委会冒着政治风险,经多方努力,艰难地促成了范希衡先生担任《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忏悔录》《波瓦洛文学理论文选》(《诗的艺术》)的翻译,足以说明这三部译作的重要性和范先生公认的翻译水平。在人生的最后十几年,范希衡先生顶着“囚徒”“劳改犯”的帽子,生活在耻辱和忧患中。但就是在这无情的岁月里,他却以坚定的信念与超常的意志完成了《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波瓦洛文学理论文选》、卢梭的 《忏悔录》、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等著作的翻译工作,写下了《论<九歌>的戏剧性》《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影响》等论著,选编和翻译了《法国近代名家诗选》。范希衡先生研究圣勃夫文学批评多年,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学阅读经验,结合当时中国对法国作家作品的译介情况,从圣勃夫的《月曜日丛谈》《新月曜日丛谈》《妇女肖像》《文学肖像》等文学批评作品中精心选取55篇译为中文,于是才有了这部《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鉴于国内的政治氛围和译者困顿的生活境遇,选编并翻译这样一部字数达一百多万字,而且“涉及范围太广,征引又极赅博”的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压力不言而喻。而圣勃夫本人变幻多样的语言风格,也为翻译带来了诸多障碍。在这样的条件下,范希衡先生凭借超强的忍耐力、非凡的毅力和高超的翻译水平,一步步推进翻译工作,他在前言中坦言翻译之难,称“求畅达已觉不易,更难说表出神情”。通读全书, 我感觉这只是译者的自谦之言,事实上他不仅做到了译文“畅达”,更做到了翻译“精彩”。凭借深厚的中文功底,范希衡先生成功地再现了圣勃夫原文的神韵,将原文的语句之美展现到了极致,并融入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译者语言典雅厚重,译文极具形式美感。当范希衡先生几乎耗尽心血,完成《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的翻译,向人民文学出版社交付几经修改的译稿,又遇十年动乱,出版计划一再搁置。改革开放后,经范先生子女的多方努力,最终确定将范先生的译稿托付给南京大学,交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南京大学是范希衡先生曾经教书育人做学问的地方,《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的手稿也由其子女赠给南京大学,珍藏在南京大学档案馆,是范先生留给社会、留给南京大学的一笔珍贵而永恒的精神遗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相信,范希衡先生编选、翻译的这部《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便不仅仅具有学术的参照价值,更有其求真精神的传承价值。是为代序。许钧 2016年5月20日写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以现在的思维方式还消化不了十九世纪的文学盛况,批评的艺术就如浮华世界中的黑暗,让人好奇,但烧脑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