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先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49531035
作者:马建强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五    作为一个研究近代教育史、近代文化史的学者,我对张謇、陈嘉庚是早就耳熟能详的了,但李光前却一直是个很陌生的名字。让我知道李光前,并对李光前充满好奇,继而充满钦佩的人,是我的领导,南京特殊教育学院的党委书记丁勇。丁勇书记老家是山东日照人,仔细排起辈分来,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长辈。他父亲是个老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沈阳炮兵学院进修毕业后回到老部队福州军区炮三师任职。炮三师师部驻军即在南安梅山。一个师的师部怎么会驻扎在一个小山村呢?这当然有作为军事单位的军事考虑,比如南安梅山在福建东南沿海,属于二线地区,进就是前线,退就是后方。但也还有一个原因与这个李光前有关,这话得慢慢说来。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这个四周皆山、门前有溪的贫穷山村,8岁丧母,10岁随父下南洋,此后再也没有回家乡。但他并没有因为未回家乡而淡忘家乡,相反却因为从未回过家乡而倍加思念家乡感恩家乡。不同于下南洋讨生活的祖辈父辈们,李光前接受过良好的现代文明教育,是暨南学堂、清华高等学堂的优等生,是唐山路矿专门学校的肄业生,是新加坡官办测量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是美国某大学土木工程科的函授学生。离开学校,李光前先后在庄希泉的中华国货公司、陈嘉庚的谦益公司任职十多年,练就了出色的经商才华,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陈嘉庚那一辈人下南洋的时候,最初差不多就是劳务输出。南洋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物产富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原料、矿产、资源。南洋当地人口很少,并且文明开化较晚,当地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荫妻福子的观念几乎没有,日常生活有吃有喝便很满足了。当时在广袤的南洋大地进行劳作的几乎全是原籍福建、广东的侨民。这个时期的侨民,只要个人勤奋,不甘平庸,善动脑筋,总能很快就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比如前面文章里提到的南安籍黄奕住就是这样的人。    陈嘉庚读过书,父亲也早他几年下南洋,多少有些财富的积累、人脉的积累。所以陈嘉庚一到新加坡,马上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快车道。当然,陈嘉庚不会满足于他的父辈们的营生方式,父辈们往往早期都是出卖苦力,起早摸黑,省吃俭用,等有了一些钱便难免开始小富即安,贪图享受,有的还三妻四妾,吃喝嫖赌,或者盲目投资。陈嘉庚不愿重蹈父辈覆辙,当1903年父亲破产后,陈嘉庚便开始自立门户独自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一个英国人讲橡胶业很有前途,于是他瞄准商机,果断大胆地用1800元一次购买了1.8万粒橡胶种子,种植在原先父辈们种植菠萝的山坡上。就是这1.8万粒橡胶种子,成就了陈嘉庚。    当这1.8万粒种子变成漫山遍野的橡胶林,再变成西方社会急需抢购的橡胶原料,陈嘉庚一下子就变成了“南洋橡胶大王”。以橡胶业为主业,他投资经营的菠萝罐头生产、船舶交通运输、油米食品加工等产业,也都得到了巨大发展,陈嘉庚的事业到达了顶峰。作为漂泊异乡的海外华人,无不希望自己祖国强大、家乡发达、同胞幸福。这时陈嘉庚开始加大了对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的投入,最多的时候,陈嘉庚投入学校的资金差不多是他所有的资产。纵然陈嘉庚热心公益的赤子之心是毋庸置疑的,但企业的发展自然有企业发展的规律,它的成本、它的效益、它的管理、它的抗风险能力、它的资金流动、它的机构设置、它的文化建设,等等,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除了胆魄,除了品德,企业更需要人的理性、人的智慧、人的远见。然而当他的女婿李光前提出投股于陈嘉庚的企业,继而建立现代化的谦益公司股份制的时候,陈嘉庚却油然感到不可思议,他觉得企业不能只想着股东的利益,仿佛股东就是想着个人发财,不顾企业社会责任,不会回报社会,特别是不会捐资办学投资公益。这就像张謇所说一样,他是营志胜于营利,他是事业家,不是企业家。于是陈嘉庚与李光前之间终于在企业理念、价值观念、经营手段等方面产生了矛盾。    等到了1926年的时候,李光前已经在陈嘉庚身边干了整整十年。他觉得谦益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的橡胶种植业与原料加工业,基本属于利润最低的下游产业,并且极易受到国际橡胶市场供求的影响。他希望能拓展企业经营范围,增加企业营利渠道。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光前听说一位英国商人因要回国发展,想以十万元价格转手出售一块占地千余亩的橡胶林。李光前前思后想觉得可以一试。于是,他便向陈嘉庚陈述此事,不想话还未说完,陈嘉庚便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痛斥李光前:“哼,你跟我做生意十来年了,难道根本没有长进,这点常识都没有?麻坡那儿是老虎出没的地方,以前曾有割胶工被老虎吃掉过。别人想抛掉的荒地,你竟然还要去收购?”李光前当然很委屈,因为他看英文报刊获知政府要开发麻坡地区,马上要修一条公路通往此地。一旦公路通了,老虎自然会销声匿迹。可无论怎么解释,陈嘉庚就是不同意。    但李光前毕竟此时也是一个在商场上历练了十多年的高手了,他认定的事也不会轻易动摇。既然岳父不同意,那就自力更生吧。他拿出个人所有积蓄,然后再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到八万元,还差两万元。万般无奈下,他向卖方说明手头只有八万,可否先欠两万。想不到的是这位英国商人急着回国,再则也以为李光前不知道这个橡胶园以前发生过老虎吃人的事,害怕李光前知道后会反悔,于是便同意先付八万,余款分期付还。就这样,两人立马签约,不久果然政府修建了公路,这块胶园价格马上就暴涨了。因为李光前心中有更大梦想,一年之后,看到胶园价格已经到了可以出售的时候,果断以四十万价格出售,一下子就赚了三十万。有了这笔钱,李光前便正式辞去谦益公司的职务,离开陈嘉庚开始到麻坡地区独立创业。为表达对陈嘉庚的感恩,他特别将新公司取名为“南益”:南,就是他的家乡南安的“南”;益,就是陈嘉庚谦益公司的“益”。南益公司至今尚存,数年来,经过李光前的精心打造,再经过长子李成义的传承创新,它已经成为了新加坡最著名的华商企业。    李光前成功收购再转让麻坡胶园,只是一个个案,后来业界过于夸大这件事的传奇性,说“李光前洪福齐天煞气大,就连老虎也害怕”,但由此不难看出,在李光前身上,具有陈嘉庚等老一辈华商所不具备的魄力。    P83-85

前言

我与建强的公谊与私情    贾梦玮    至少是在江苏,马建强是几“界”著名人物。比如在教育界,他曾任金坛市社头中学教师、江苏教育学院大学教师多年,现又在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任职,是教育专家;在编辑行当,他曾任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多年,又曾任《莫愁》杂志总编辑,《莫愁》家教版便是在他手上创办的;在文学界,熟悉马建强的人很多,他不仅是位散文作家,也是个文学的热心人,关心作家,关心文学的生存和发展。    建强从事的这些行当,细察之下,都与教育相关,教育是贯穿的红线。他平时说话,声音或高或低,话题往往不离教育;提笔为文,选择叙写的对象,无论是蔡元培、胡适,还是朱自清、叶圣陶……也基本是与文教相关的人物。不仅是与文教相关,也不仅仅是为文教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人物的为人、为教、为文都足当楷模,故而让建强为之深深折服。也许在建强看来,只有在民国,才可能出现这样一些人。他是从心里喜欢他们、感佩他们、景仰他们,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尽一切可能搜寻与他们相关的资料。这种搜寻费时费力费神,可是建强乐此不疲;由于“爱”,爱得深沉而又热烈,因此寻找多年,居然还能有新的发现,真不可不谓是奇迹。建强的“意外之喜”,连旁人也要为他感到高兴。    建强从来不是个吃“独食”的人,有好的东西一定要和大家分享;我的理解,这种“分享”,更多是建强自己的需要。也是因为“爱”的缘故,说起他喜爱的人物,建强的嗓门也就没法小下来,雄健洪亮,声震屋宇。他是要把自己喜爱的人介绍给大家,又怕别人开小差。他是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爱憎分明也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爱”上:不留余地,尽情抒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因为所说不少是大家自以为熟悉的人物,听众们开始还有点心不在焉,但不知不觉便会被他所感染,于是屏声敛气,侧耳倾听。人到中年,建强依然非常阳光,在他的阳光之下,好坏、红黑、忠奸立判;在现实生活中,他倒不攻击、斥责别人,对于自己所厌恶的对象,他也不多加评论,好像懒得去提。所以建强又是个只“立”不“破”的人。但因其“爱”之分明,“立”之不遗余力,“憎”和“破”也就不言而喻、不攻自“破”了。    说之唱之,舞之蹈之,人到中年,犹嫌不够,只能落笔成文,让其所爱在叙写中“神气活现”——这是建强的功德和公德。收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部分曾在《钟山》发表,间接地,我也受感染不少,学习到很多。    以上是“公”,再说点“私”。    我与建强同龄,相识已近二十年,没有利益往来,居然能不离不弃,君子之谊倒大有“老而弥坚”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实属不易。这种纯粹的友谊,曾经广受推崇,如今却似乎已有点不合时宜了。所谓“利益不长久,‘友谊’三五日”。然而,只要人与人之间还有精神相通,还能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与砥砺,友情便不会消亡。我与建强如此,原因何在?我想大概是因为“宽容”吧。世界是复杂的,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拿来做非黑即白的判断,在黑和白之间还有一个广阔的灰色地带,对“人”来说就更其如此,不论它是某个个体,还是一个群体。只有视角足够地“宽”,你才能看到朋友的全部;只有心灵足够强大,你才能“容”下对方的所有。我本想说点“私”,居然又说到“公”上去了。我想“私”倘能与“公”同构,大概就可能有真正的友谊了吧。    (本文作者为《钟山》杂志主编,一级作家,文学博士)

后记

2010年的春天,是一个崭新的春天。它不仅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个春天,也是我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的又一个春天。这个春天前的那个冬天,我终于告别了原来工作的单位。在我迎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我也迎来了我的新工作。    我是1987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的。先做过两年乡村初中教师、两年乡村高中教师,再到江苏教育学院脱产进修两年,后留校在团委工作两年,在党办院办工作三年,到江苏教育出版社又工作了两年。2000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从编辑、编辑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主编、副总编做到总编。按说人过四十,四十不惑,本可以就此安营扎寨了。但我实在是个有着化解不开的教育情结、学校情结的人,我特别喜欢学校,无比渴望能再回到学校工作。原因之一就是我多年来没有了母校,我的母校都先后消逝了。    我从小生活在江苏金坛的山区农村,村子里有一所小学。所谓小学,就是在竹林、坟堆、田地、池塘之间的一排土墙瓦屋。学校没有围墙,上课时教室里常会钻进来几只鸭几只鸡,下课后水牛会和我们一起靠墙而立,它是蹭痒,我们是发呆;偶尔我们在蹭痒,它在发呆。说是小学,但上完五年小学后,六年级、七年级(即现在的初一、初二)还是在这里上。当时所谓“戴帽子小学”,也承担初中的教学任务,相当于现在专科学校,也有本科专业与本科学生。我上完七年级后到乡里上了一年初三,然后转战一个较大的镇,上了三年高中。后来我考上了常州教育学院,工作四年后又到江苏教育学院进修。这就是我全部的学校学习经历。    可是,后来我上的这些学校都一一消失了。我的小学叫山蓬小学,先是“帽子”没了,不招初中生了,后来小学高年级也不招了,从完全小学变成了初级小学,再后来学生全到乡里上了,小学校干脆就变成了村委会。乡里的中学叫罗村中学,我在这里上了一年。这所学校是罗村乡境内唯一一所初中,该乡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按说这所学校应是万年桩,但前些年撤乡并镇,乡没了,乡中学便也撤了。我高中上的中学叫社头中学,这个镇是个老镇,中学面向周围四五个乡招收高中生,面向本镇招收初中生,在校生规模近2000人,一度是金坛西南的“高等学府”。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这里教了四年书。现在社头中学还有,但高中部已经没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的高中母校便也没了。我大学上的是常州教育学院,这是“文革”后恢复的教师职后培训进修学校,但当年师资紧缺,便也开始承担师专任务,我匆匆忙忙在此上了两年学。因为是用来培养急需教师的,后来教师相对不那么紧缺后,学院自然也就停办,并入到一所叫做常州工学院的大学里去了。我本科脱产进修的母校在南京,是江苏教育学院,也是教师职后培训进修性质的成人高校。十年前高校撤并转高潮期的时候,因为是成人高校,规模也不大,又没有单独招收普高毕业生的资格,江苏教育学院和省中小学教研室、省教科所合并组建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因为教师众多,系科齐全,学校暂时保留“江苏教育学院”的校名,暂时以南师大等普通高校办学点的名义招收普高学生。但这个“暂时”,一“暂”已整整十年了。对我来说最大的困惑就是,我的这所母校现在不知道是“有”还是“没有”,是暂时“有”还是暂时“没有”。    总之,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已经没有了;而校园呢,小学变成了村委会,初中变成了木材加工厂,高中变成了初中,常州教育学院变成了人民公园对面的停车场,江苏教育学院变成了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俗话说得好,只有丢失了东西才知道它的珍贵。原先上学时就想着早点离开学校,但现在这些学校都没了,便更加想念校园生活、想念校园。    很感谢南京特殊教育学院这所学校,它让我重新拥有了学校生活。因为母校相继消失,所以尽管我是到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工作,但内心深处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又一次求学经历。本来对于特殊教育我一无所知,需要好好学习;再则离开学校、离开校园那么多年,我对学校教育教学也已经很陌生,需要重新熟悉。很感恩蒋云尔书记(现已调任江苏经贸学院党委书记)、丁勇书记、方仪院长。他们作为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给予了我很高的期待,很多的理解与很大的空间。不过我冷静地转念一想,如果我是他们,他们是我,我也会像他们一样,说不定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因为最近十年,我花了一些时间,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的教育史、文化史和知识分子思想史。我的内心是把优秀的高校领导视为顶天立地、无私无畏、惟精惟一、单纯澄明的人来期许的。人生本来短暂,如果内心没有自觉的定心定力,没有立己的慧心慧力,没有达人的雄心雄力,恐怕真会是一事无成老将至,一文不值赞何益。我的内心是把优秀的高校知识分子视为有书卷气、书生气、最好是学究气的人来期许的,现在我也如此自我期许。可惜,我充其量有点书生气,书卷气还很少,学究气更少。丁勇书记中学毕业于福建南安国光中学,这是一所《辞海》里都有记载的名校。该校的有名,就在于她地处偏僻山村,就在于她地处一隅面向世界,就在于她是一所学生进去了就“永远走不出来”的学校。刘再复是这所学校的校友,刘说,该校的图书馆使他足以傲视当年全国所有的同龄人。丁书记也说,他读书的时候,学校图书馆就有8万册图书。他上大学时是要从中学图书馆借书到大学去读的,因为大学里没有,而中学里却有。我常常在南京的先锋书店里看到席地而坐、捧书而读的丁书记。一个堂堂的省管厅级干部,一个这样的读书姿态,使我无法不对他油然产生敬意。但大凡这样的时候,我总是选择悄悄离开,生怕打破他的宁静,更怕以后再也看不到这席地而坐的一幕。我觉得丁书记是一个有书生气、书卷气,也有学究气的知识分子。方仪院长2011年6月刚从南京艺术学院调来出任院长。方院长曾长期担任地方党政行政干部,具有极高的处事天赋,能化繁就简或化简就繁,或该繁就繁或该简就简,驾轻就熟、炉火纯青,最重要的是他有着极强的事业心、极充沛的工作精力。    2010年的春天来了,2011年的春天、2012年的春天也渐次来到。人勤春早。高校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领导们安排我从事的校史馆、博物馆筹建工作,使我原先的业余研究变成了专业研究。作为人文社科类学者,所谓研究,首先就是要不停地看书。原来我一年可以认真读近200本书,现在一年可以仔细读200多本书。曾经有一些人很鄙视,不相信,觉得我吹牛。考大学的时候,我确实数学几乎没有分数,不是一般地差,但把读过的书数一数,这个数学能力我还是有的。不过读书是纯粹个人的事,不值得炫耀,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有一句话我倒是觉得很对:因为我没有空读书,所以我一直很忙。    当然光看书还不行。我的朋友贾梦玮也看出来了。他是《钟山》杂志的主编,我近二十年交情的朋友。近二十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关注我,悄悄关心我,没有动静,不动声色,我就像个盲人,眼睛看不见,但心里明白着呢!想必他是怕我重新回到高校后,沉湎于书堆之中无法自拔。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不容置疑地“命令”我写一篇文章。写什么呢?怎么写呢?写成什么样子呢?“命令”完后,他便要言不烦、字字珠玑地明示。于是,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就这样出来了。可以这么明确地讲,如果没有特殊教育学院的工作环境,没有蒋云尔书记、丁勇书记、方仪院长,我没有机会写出本书;如果没有贾梦玮兄的命题作文,我写不出这本书。当然,我也知道这本书不过就是一本书而已,绝不能拿这本书与一所大学相提并论,更不能拿这本书与贾梦玮相提并论。    但敝帚自珍,我还是要深深感谢蒋云尔书记、丁勇书记、方仪院长,深深感谢贾梦玮主编。因为他们,这本小书终于问世了。尽管离他们的期望还很远,或者说根本无法与他们的关心成正比。    周有光先生以107岁高龄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他翻看了目录后告诉我:“你写的这些人,大部分我都熟悉的。”我把周老的题词放在了扉页之后,封面的题词让著名书法家诸荣会兄写了。他的字有职业书法家的功力,有文人书法家的脾气。他们两位的字,加上梦玮兄的序,让本书增辉许多。    本书能由在出版界享有盛誉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要真诚感谢吴法源兄、黄越兄的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一下我的几位同事,他们帮我做了许多本来应该是我做的事,使我常得宽余,他们是:宣传部的孙家文部长、邱淑永老师、杨黎珍老师,科研处的谈秀菁处长、宋春秋副处长、周其良老师、孙会老师,发改办的马宇主任、管才君老师。    关于书稿,我就不多说了,恭请各位读者多多批评指正。我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马建强    2012年9月10日    写于南京秦淮河西、扬子江东之龙凤花园

内容概要

马建强,江苏金坛人,曾任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出版社编辑、杂志社总编,现为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长,编审,教授。曾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第四届“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称号,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家庭教育传播卓越人物奖”。出版有学术专著《追寻近代教育大师》等,主编有《父母必读的50本书》等,发表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近代教育家研究文章近百篇。

书籍目录

我与建强的公谊与私情(代序) 贾梦玮
喜此时幸遇先生蔡
——蔡元培:百年不变的感恩与追忆
家书中的梁启超
——新国民从新子女开始
从张謇到陈嘉庚再到李光前
——中国百年实业与教育的微观察
张元济与陆费逵:一个是商务,一个是中华
——中国教育出版的双子星座
携来十侣曾游
——记民国十二年徐志摩、胡适等的一次雅集
出版家:教育家的另一张面孔
——以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为例
三人行,行行重行行
——记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的终身友谊
高才短命人谁惜
——记曾昭遹的文博人生
歌声中的学校 学校里的歌声
——百年中国教育史的弦歌版呈现
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马建强编著的《民国先生》通过各章角度独到的观察、叙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其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本书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书中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

作者简介

本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民国先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以几位典型人物为代表,以点带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而对于我国的教育行业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全景图,作者也试探性地深入到这些历史人物的内心,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的欢笑、喜悦与心酸、无奈,读来让人深思。书中很多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蔡元培、梁启超、鲁迅、夏丏尊、胡适、叶圣陶、徐志摩、朱自清等等,曾有很多的文字介绍过他们的生平和逸闻,那么本书会带给读者什么新的收获呢?一、民国学者的教育梦整本书所描写的人和事物,都围绕着教育的角度。满清民国,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而一批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只能在提升全体国民的民智,因此都不约而同的将奋斗的目标和着力点放在了用知识、教育来开启民智,引导更多的民众走向自觉提升的路上来。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屹立于世界之林,最终要依靠这个国家的教育基础和教育能力,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制度,期望最终产生良好的国民是不现实的。今天我们全国上下所同做的“中国梦”,如果不能如蔡元培、梁启超、陈嘉庚、李光前、胡适、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那般用心、那般谦卑、那般全力以赴、那般眼光长远,恐怕只能是“南柯一梦”,恐难实现。前一段时间看到北京四中道元班报名的时候人头攒动,心中甚是安慰,也算是我们教育改革的一项成就吧。二、同一背景下的不同人物很多人物传记可能对这一人物的描写很多,但往往趋于泛泛。而本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介绍人物往往从与这个人物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两个人一起入手,这样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人”,而是人物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关系与影响,这样的多角度穿插介绍也更能使读者体会当事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便于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当然这样的描写也需要作者有更高的史料搜集、归纳和整理能力与更加自如的文字驾驭能力,而这一点也的确是作者所长。比如在介绍实业与教育的时候,作者就将张謇、陈嘉庚和李光前一并纳入视野。他们都走了实业救国的路并且在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基础的时候都能够为家乡、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投入巨资,不光成为资本的拥有者,更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教育家,他们的影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相反会随着更多的人对于历史的了解而愈发的伟大。而夏丏尊、叶圣陶和朱自清三位先生更是因为共同的爱好和胸怀祖国、情系教育而变成知己中的典范,事业上的同盟与心灵里的挚友!生活中几位先生只要有机会就促膝谈心,饮酒喝茶,不分彼此,这种深厚的友谊为后来的教育从业者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整本书作者搜集、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我们展示了这些大师的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蔡元培先生,我们所了解的是他主持的北京大学是中国最为开放的高等学府,吸纳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在他感召下,只要你是人才、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北大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这一盛况恐怕在当时以及如今的中国校园中都很难再出现了。可是除了这些,其实蔡先生还是一位非常热心的人:一方面他非常热心替别人找工作,不管是朋友、同事、同学,甚至以前的学生或者同乡、司机,如果找到蔡先生,他都非常热心的为之推荐工作,蔡先生一生帮助过无数人找工作。蔡先生一生急人之急,有求必应,乐此不疲,以致常常因此而疲惫不堪,对于乐于帮助别人找工作,很多人不解。“蔡先生的意见以为你既然做了一个机关的领袖,当然需要人才,因此我有推荐人才的义务;至于录用与否,那自然是你的权限,我决不是来求情面”。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能够躬身为很多平头百姓谋一份工作,足见先生的平易近人和礼贤下士。蔡先生的热心还表现在他非常乐于为新人婚礼证婚,也正因为先生的身份和学识,请先生来证婚的新人不计其数。。。大儒夏丏尊虽然没有蔡元培先生名气大,但是丏翁也因为在春晖的辛勤耕耘,迎来了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弘一法师、叶圣陶等众多优秀人才,也因此产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白马湖派。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水源远流长,在白马湖这一块“纯正教育”的丰收田里实现着中国教育家的教育理想与社会使命。书中所写的这些人,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不管曾经的光环有多华丽或者创伤有多沉重,他们都怀揣着自己的坚定信念与远大理想,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他们堂堂正正的做人,也因此成为受人仰慕的师长;他们都是普通中国人的榜样,也为教育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本书各章选取的观察角度各有不同且都很独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书中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作者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能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本书部分文章曾在《钟山》杂志上刊载。《钟山》杂志主编、一级作家贾梦玮为本书作文代序,倾情推荐。周有光先生、书法家朱荣会分别为本书题写书名及封面题目。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多少有些失望,除去最后一章校歌颇为有趣外的惊喜之外大多是一味的赞美,没法还原出真实的面貌,近来的一批有关民国的书都有这个问题。
  •     民国时期是一个古今中外文化交融、碰撞出火花的时期,也是大师倍出的时期
  •     写作手法一般,不过内容还算可读。尤其梁启超先生的家书
  •     本以为是严肃历史著作,结果是中学生读物。
  •     平。
  •     动荡年代的才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