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教育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11720722
作者:江学勤
页数:187页

内容概要

江学勤,加拿大籍华人,毕业于1999年耶鲁大学英国文学专业,曾任联合国驻阿富汗官员。于2008年应时任深圳中学校长王铮的邀请,建立深圳中学出国体系,并担任深圳中学校长助理;2010年王铮校长调回北京担任北大附中校长,江学勤又应邀建立北大附中国际部,并担任北大附中校长助理/国际部主任。
作者经常接受国内、国际各大媒体的采访,并在《人民日报》《CNN》《BBC》《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系《纽约时报》中文网站教育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序言
第一章 耶鲁之路
第二章 从北京开始
第三章 新的旅程――深圳
第四章 筑梦
第五章 回到起点
第六章 重拾信念
第七章 教育新实践
第八章 体验创新――以色列之行
第九章 中国创新阶层的未来
附录:学生来信摘编

作者简介

一位耶鲁毕业生在中国的办学历程


 创新中国教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今天把江学勤老师的书看完了,讲的从2008-2012年在深圳中学和北大附中(各两年)建立国际部的事情。【过程概述】 校长王铮出身于北大教员家庭,上北大附中的时候,体验到哲学和诗词教育的乐趣。那时候北大附中还是第一代老师们任教,都是1960年建校时从北大抽调去的。等王铮从北大毕业(1986年)回附中任教的时候,老一代陆续退休了,学校逐渐转向高考应试教育。 王为学生埋没在应试海洋无法体验学习乐趣而深深遗憾,并试图改变。江学勤老师的爸爸1976年从广东移民加拿大,刷碗,为了给江一个海外的成长环境。江学习刻苦,被耶鲁录取。但他在耶鲁待的并不开心,跟同学们出身差距大,文化融入较难,也深感精英功利的氛围并非自己所追求。 1998年江到北京教英语,认识了王,两人对教育的理想一拍即合,后来终于在2008年开始在深中共同建立出国体系。 江具体建立的教育体系,是要培养同学们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他最初希望按照这样的路径将同学们送进常春藤,但遭失败:在他建立深中出国体系过程中最卖力的三个同学,有两个进入公立大学(在当年是“拿钱就能进”),另一个进入汕头大学。而不怎么参与活动、好好备考SAT的同学反而结果更好。 通过对美国录取细节的了解,江发现,美国大学认为中国学生是绝佳的金主,以及学校排名助推力量——他们的申请人数和SAT成绩都有助于提高大学在US News排行榜的位置。 于是江和王决定,不再以把学生送入名校,甚至不再以把学生送进大学为教育目标,他们的教育将紧紧围绕培养同学们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主题。2010年,深圳市政府决定不与王续签合同,王回到北大附中出任校长,继续改革。江随之赴京。他们在招生会上明确说,学校不会帮助孩子备考SAT和AP,也不以美国名校录取为目标。他们希望招收那些赞同这一教育理念,中考分数名列前茅且每年可以支付8万人民币学费的学生进入北大附中。结果第一年他们只招到一个“好苗子”,至于分数低一些的,江本来认为中考是个漏洞百出的考试,分数低不说明问题,结果开学以后发现这些分数低的学生确实差一些:自制力、求知欲等等,都让江很头疼。第二年情况也差不多,他们表示愿意录取的学生里,所有中考540分以上的学生(家长)都拒绝加入,而剩下一个530的也在开学前转学。 经过两年的努力,北大附中国际部的学生们的确改变了很多,江也开始对国际部抱有更大的信心。而这时校党委书记宣布,从2012年9月起,不再聘任江。此书写于江去职之后。【读后有感】人生就像长途旅行,既要有冒险(追求兴趣),也要有舒适(追求功利),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满意的均衡点。大多数人想要的是舒适(偶尔来点儿冒险),而王和江此刻声称追求的完全是冒险。王成长于书香门第,幼年即体验到追求兴趣的生活,从此念念不忘;而江对追求兴趣的渴望,则是因为他已厌倦之前对功利的刻意追求。虽然对于某一个人,他自己很能轻易区分做一件事的动机是什么,但社会活动和社会资源的划分并不是根据动机,而是根据实际行为。比如同一间学校里的学生,有的人是出于对学术理想的追求,有人是想光耀门楣,还有的人是服从家族安排。他们为了完全不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做类似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竞争、建立友谊、结下恩怨。我以为这正是人类社会五彩缤纷的迷人之处,而我从经济学里看到最有趣的思想,就是致力于使动机各异的人们在群体中获得福利的机制设计。而王和江致力于培养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也是学生在这样的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必备的素养。王和江希望招到追求同样教育理念的学生,并且希望这些学生都有最优秀的中考成绩,事实证明难度很大,最终入学的孩子学习成绩无一达到预期,而江和王在他们身上付出了很多耐心和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江是个非常缺乏耐心的人,而王一再提醒他要有耐心。我猜在深中和北大附中出国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最受教育的恰恰是江学勤老师,他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已经发表于纽报中文版等媒体,出于这一点我给本书5分。“One of the great mistakes is to judge policies and programs by their intentions rather than their results.” ― Milton Friedman欢迎指教。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反而是WZ的形象更加清晰了……
  •     有幸在北大附中国际部当江老师的助教。一段奇特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     第一次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着了魔似的看完一本书,一个年近不惑,中国话都发音不标准的加拿大华人,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大段的理论说教,只是毫不避讳的真实的把教育改革路上遇到的困难与他的解决方法娓娓叙来,我看到了彷徨,绝望,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的成长。也明白了王铮校长要从小学基础教育做起的真正原因。教改的过程注定艰难,痛苦甚至可怕,但想象力和信念也是真正应当具备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