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030361035
作者:李永文
页数:25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旅游地理学是建立在地理科学和旅游科学之上的一门边缘科学。因此,它既是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旅游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作用、发展变化规律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旅游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人类活动现象。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很早就为地理、经济、管理等各方面学者所注意。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默里(K.Mcmurry)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20世纪30~40年代,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旅游地和旅游形态的个别地区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研究。而以研究前者著作较多,如英国地理学家埃德蒙威、吉尔伯特等调查记述了英国海滨避暑胜地和疗养地,加拿大的罗伊•艾•沃尔夫发表了“安大略的旅游地”一文,美国查尔斯•爱•斯坦费尔备写了《美国海滨避暑胜地》和《西印度群岛》,法国拉•布拉萨尔描述了阿尔卑斯山,指出山区的作用及其在保健方面的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大约十年,世界旅游业进入发展最快最稳时期。旅游需求和供给规模的迅速扩大,给学者和决策者提出了大量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特点,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①旅游资源的评价,如1969年加拿大在土地调查中提出的游憩资源评价系统,1975年美国土地管理局的土地供游憩活动适宜性评估系统;②旅游地和旅游区域的开发研究,重要的有夏威夷的进一步开发,加勒比海地区许多新旅游区的开发;③对于旅游客流的调查与分析;④关于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之影响的研究,其中包括对旅游容量问题的初步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地理学家开始系统地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统一旅游地理学的术语,对旅游地类型进行分类和评价,绘制旅游地图等。这一时期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旅游方面,发表的文献也大量增加,以美国马特勒的著作《国际旅游地理》最具有代表性。这本专著从国际旅游的定义和组织机构的一般研究开始,着重就国际旅游地理中的文献、地理分析、空间和场所因素、世界旅游移动的形式及理论状况等进行了论述。南斯拉夫地理学家阿姆希洛诺维奇在1979年出版的《旅游地理》一书中列举出本学科的研究任务是:旅游的起因、人类旅游的可能与条件、旅游的诱人基础、旅游路线与旅游类别的划分、不同旅游地的设施、确定有潜力的旅游区、旅游客流量及其规律等。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一个专业组。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确立下来。旅游地理学的代表性著作有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的《旅游地理学》、前苏联地理学家科特梁罗夫的《休憩与旅游地理》,以及日本学者浅香幸雄和山村顺次的《观光地理学》等。另外如冈恩(C.Gunn)的《旅游规划》、皮尔斯(D.pearce)的《旅游开发》、史密斯(S.L.J.Smith)的《旅憩地理学》等,都是颇具影响力的有关旅游地理学的代表性著作。随着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地理学在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之后所形成的理论层次的提高和定量研究的发展。对于旅游的地理研究,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在发达国家,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以其多样化、多角度的研究视野为特点,地理学者在从事理论性研究时往往要结合特定的案例进行,因此旅游地理研究表现为较明显的实证性质。在旅游业较发达或新开发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家,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借鉴发达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把主要精力放在旅游开发和规划的实际调查与研究工作中,而对理论研究较少做工作。发达国家中,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从事旅游地理理论研究者相对较多,影响较大;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从事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研究方向相对分散,着眼于实际开发和规划者较多。包括前苏联在内的东欧国家的旅游地理学者,在休、疗养区的规划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近期,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趋向:第一,各国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差异,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是旅游活动(即在外过夜的)。第二,理论与实用研究并举。20世纪70年代中以前的旅游地理著作,极少具较高理论深度。随着旅游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应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旅游地理学者在注重实用的同时兼顾了理论的提升。第三,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由于旅游业是一个产业面广、本身结构比较松散的行业,故该行业实践活动中给学者提出的问题,大都是涉及因素较多,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各学科专家必须走到一起来。另外,由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旅游地理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已开始注重将新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旅游地理研究与教学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第四,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这种研究主题的扩展与转移,是建立在旅游地理学者驾驭问题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的。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旅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的巡游、文武百官的宦游、文人墨客的漫游、和尚道士的云游、营销采购人员的商游,以及一般民众的出游等,都是古老的旅游形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关旅游地理的内容,我国在早期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穆天子传》、《籁禹贡》,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西域风土记》、《吴时外国传》、《水经注》、《石溪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就已有记载,只是还没有从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去论述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未能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197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了旅游地理学科组。1987年12月,在深圳召开的人文地理学讨论会上,中国地理学会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了旅游地理学组,1992年中国地理学会正式设立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许多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地理系开始把旅游地理学列为必修课,学术界、出版界已经编纂并出版了一系列旅游地理学方面的专著、论文和教材。先后有杭州大学周进步的《中国旅游地理》、北京旅游学院刘振礼主编的《旅游地理》、西北大学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青岛大学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主编的《现代旅游地理学》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1982年开始,北京大学林超、陈传康教授培养了我国首批旅游地理硕士研究生。在我国,从事现代旅游地理学开创性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孙文昌、卢云亭、周进步、雷明德、刘德谦、刘振礼等,这些学者可以说是我国现代旅游地理学早期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推动者,为旅游地理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地理学领域中逐渐确定了其相应的地位,并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的综合开发个案研究,关于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旅游规划研究、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但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视野上仍不够宽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和传统,描述性、低水平重复工作多。手段上,新技术的运用尚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旅游地理学者同其他相关学者合作研究的意向微弱,研究成果大多缺乏深刻的理论背景,以及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化。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有待研究的问题同旅游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区别,中国旅游地理学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既要有不同于过去、顺应世界潮流,又要有自己特点的主体发展方向,其侧重点如下。1.要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与应用目前旅游基本概念的混淆已严重影响到学科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随意定义新概念,导致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国际上无法交流。这是提高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水平极为重要的一环。2.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所谓基础理论,是指影响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以及旅游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旅游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理论、旅游区位理论、旅游活动人地关系协调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等。3.要注重研究内容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更新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的以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环境的系统研究,如旅游环境容量与环境污染的防治,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等。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促使学科的研究水平提高。4.提倡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当前,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走向高度交叉与综合。所谓高度交叉,是指自然与自然、社会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等各学科间相互交叉。有学者指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21世纪世界性的科学潮流,是当前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作为旅游地理学者,在科学研究中应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成果、手段和方法,为旅游地理研究所用,如旅游学、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心理学、信息学、计算机、数学,以及系统科学、哲学等。另外,以往旅游地理学者与其他学科学者开展合作研究的活动和成果也比较少,客观上降低了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科的社会影响,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性质与特点一、旅游地理学的性质所谓学科性质,是指某一学科的科学属性,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和划分依据对所有学科所做的性质归属的一种判定。例如,按照自然与社会属性,可将学科性质判定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科学;按照学科理论与应用性的强弱,可将学科性质判定为理论科学、应用科学;按照学科产生时间的早晚,可将学科性质判定为传统学科和新学科。根据以上认识,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可做以下判定。(一)旅游地理学是交叉科学中的一门边缘科学交叉科学是指在众多的不同学科之间、不同交叉学科之间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学科系统。按照交叉途径和形成特点,交叉科学又可分为边缘科学(在两门或两门以上专门学科的交界处生长起来的学科群)、横断科学(对各专门学科中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群)和综合科学(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同一客体进行研究而产生的学科群)。从旅游地理学的形成过程、形成特点和内容构成看,旅游地理学当属交叉科学中的边缘科学。首先,旅游地理学是在地理学与旅游学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新学科。众所周知,不论是地理学,还是旅游学,都是学科体系相对庞大的学科群。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阐明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时间过程、人地关系,以及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生、克、竞分、协调等一般图式和总体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地理学在学科体系上一般划分出两个基本层次。(1)整体识别的层次。主要为既联系时间,又联系空间;既联系自然,又联系人文;既联系理论,又联系应用;既联系哲学体系,又联系方法论的学科体系划分,如普通地理学、系统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方法论等。(2)按要素区分的层次。主要由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三大部分组成。自然地理学包括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地图学是地理学研究的特殊方法与手段,其内容包括地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系统工程、地图编制等。旅游学是以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地带汇流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群,它与许多科学或学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地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伦理学、美学等。由以上这些科学或学科与旅游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兴科学就是旅游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系统,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旅游者、旅游活动、旅游现象和旅游问题的起源、结构、形态、关系、发生和发展规律等,如旅游地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生态学、旅游伦理学和旅游美学等,这些学科应该作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群,而在这些基础理论学科之下派生出来的用于指导旅游活动实际应用的一些学科群,统称为旅游学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群(表1-1)。表1-1 旅游学学科群结构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旅游地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伦理学旅游环境学旅游应用理论研究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学、旅游气象学、区域旅游地理学、旅游生物学等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商品学、区域旅游经济学、旅游消费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企业会计学、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资本运营等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信息系统、旅游景区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酒店管理、旅游交通管理、旅游服务管理、旅游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危机管理等游客心理学、旅游服务心理学旅游服务艺术、旅游景观美学设计旅游人类学、旅游公共关系学、旅游法规与政策旅游史学、区域旅游史学、旅游文学、旅游外国语言学旅游职业道德、旅游社交礼仪、导游服务礼仪、旅游接待礼仪、旅游公关礼仪旅游生态学、旅游环境规划与管理、旅游环境评价与监测资料来源:李永文,2008。其次,旅游地理学属于交叉科学中的边缘科学。从以上地理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看,不管是地理学还是旅游学,二者皆属交叉科学。如果更准确一点说,地理学属于交叉科学中的边缘科学,即地理科学是在众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交叉基础上而形成的边缘科学;旅游学属于交叉科学中的综合科学,即旅游学是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同一客体进行研究而产生的学科群。因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与旅游两个交叉学科基础上而产生的一个新学科,被定性为一门边缘科学不仅是当之无愧的,而且是准确无误不容置疑的。最后,在学科划分上,旅游地理学既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旅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属性特点是由它的边缘性决定的。在地理科学学科分类上,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在旅游学的学科分类上,旅游地理学属于旅游应用理论研究(表1-1)。(二)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具有软科学性质与特点的新兴学科我们说,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科学是从它的形成时间,并相对于地理科学中的一些传统学科而言的。而旅游地理学的软科学性质与特点,是从它与旅游学相伴而生的密切关系和服务于旅游发展的历史使命而言的。众所周知,旅游地理学是在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旅游科学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旅游学是以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为旅游管理和决策服务的一门软科学。受旅游学软科学属性的影响,旅游地理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具有软科学的一些性质与特点,因为旅游地理学是旅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前面我们提到,旅游学是交叉科学,是从旅游学的理论构成和形成特点而言的。若从旅游学的作用和功能而言,旅游学又是一门软科学。那么,什么是软科学呢?软科学是以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为手段,对“人-事-物”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是为各级、各类组织的领导进行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是实现整体优化效应,以解决和促进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为目的的一类综合性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总称。旅游学正是这样一门软科学,它是对旅游系统中的“人-事-物”为内涵的旅游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是以服务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发展、协调旅游与其他产业关系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协同研究。我们说旅游学属于软科学,不仅在概念上二者是一致的,而且旅游学具有以下与软科学相一致的各种特征。第一是学科的非独立性。像其他软科学一样,旅游学本身也不是一门独立的体系化的专门学科,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学科群,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旅游规划制定、旅游管理组织、旅游法规政策颁布、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第二是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性。旅游学的宗旨和功能是为旅游企事业管理和旅游经济发展等决策服务,即通过旅游研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和程序。第三是理论基础的多学科性。旅游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一些专门学科和一些横断学科、带头学科。第四是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学科产生的必然性。旅游学的兴起与发展除了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外,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管理体制和管理技术的变化等。总之,旅游科学是应时而起,应运而生,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第五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性。旅游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所以,旅游学不但具有科学属性,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因此,旅游学的建设与发展不但需要严格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并且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实现物理、事理、人理相结合,以及科学精神、社会良知与终极关怀相结合。鉴于以上分析,可以结论性地认为,旅游学是一门具有软科学特点的交叉科学。旅游地理学像旅游学之下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都是以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都是以服务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为宗旨,学科属性都具有软科学性,所不同的是研究的侧重点各异。旅游地理学主要是侧重研究旅游系统中的人地关系,某些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等问题。或者说,旅游地理学就是利用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旅游系统中的某些有关问题。前苏联学者叶琳娜•阿姆布罗维奇在她所著的《旅游地理》一书中指出:“旅游现象是在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场合下发生的,它同地理学科有最直接的联系,所以,就有专门的地理学来研究旅游,这种地理学就是年轻的旅游地理学。”(三)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关于旅游地理学的应用性,本章开篇就已经指出: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以服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在旅游科学研究中,旅游地理学能够以其特有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很多旅游方面的问题,如旅游活动产生的地理背景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特点、类型划分、评价及发展变化规律;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移动规律与变化趋势;旅游区(点)的开发、保护、布局和规划;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社会文化演变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利用和维护;各种旅游地图的研发、编制;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的建立、合作机制的完善与合作内容的确立等。在国外,旅游地理学者特别注重旅游地理实用性的研究,这一点在世界许多旅游发达国家尤为注意。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性质与特点
第三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思考题
第二章 旅游系统
第一节 旅游系统概述
第二节 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
思考题
第三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旅游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旅游活动与人文地理环境
第三节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
第四节 地理环境容量
思考题
第四章 旅游主体空间行为
第一节 旅游主体的构成
第二节 旅游主体空间行为及其产生的地理背景
第三节 旅游主体空间行为动态分析
思考题
第五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
思考题
第六章 旅游景观构景机理
第一节 旅游景观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自然旅游景观构景
第三节 人文旅游景观构景
思考题
第七章 旅游媒介
第一节 旅游交通
第二节 旅游信息及传播
第三节 旅行社
第四节 旅游网络
思考题
第八章 旅游区域合作
第一节 旅游区域合作概述
第二节 旅游区域合作机制
第三节 旅游区域合作典型案例分析
思考题
第九章 旅游规划
第一节 旅游规划概述
第二节 旅游发展规划
第三节 旅游总体规划
第四节 旅游详细规划
思考题
第十章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第二节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旅游地图
第一节 旅游地图概述
第二节 旅游地图的编制与设计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旅游地理学(第2版)》主要特点:  1.按照旅游系统核心要素组织全书架构。  2.注重旅游地理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兼具“地理”与“旅游”特色,理论性、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旅游地理学(第2版)》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详细论证分析了旅游系统中的人、事、物,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全书共包括十一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系统介绍了旅游系统思想以及旅游地理学在旅游系统研究中的地位、作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对旅游系统中的主体、旅游系统中的客体和旅游系统中的媒介体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是旅游系统思想和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 
《旅游地理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规划设计和区域经济等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旅游管理干部、旅游企事业经营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旅游地理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速度很快 质量不错,态度也还好
  •     大三的课本,还不错啦,就是太贵了,啊啊
  •     专业知识,很不错的
  •     书挺好,买的教材,就是纸张有点薄
  •     旅游地理学中的精品教材,第一版写的很好,第二版依然精彩。
  •     书很好,内容很丰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