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失踪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229098203
作者:[美] 丽莎·嘉娜(Lisa Gardner)
页数:424页

书籍目录

序曲 热浪来袭/1
第一章 新特工金柏莉/8
第二章 联邦调查局学院开学日/19
第三章 气温突破一百/29
第四章 特工马克的邮箱/37
第五章 生态杀手再次出动/47
第六章 第一个女孩的尸体/59
第七章 过去从未过去1/65
第八章 掌心里的石头与一片绿叶/73
第九章 游戏规则不变/83
第十章 缇娜在笼子里/91
第十一章 验尸/101
第十二章 响尾蛇/109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画像1/116
第十四章 锯木厂之下/130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画像2/137
第十六章 过去从未过去2/145
第十七章 一切彻底改变/156
第十八章 《格雷的植物学手册》/162
第十九章 去夏威夷旅行/174
第二十章 犯罪现场调查/183
第二十一章 第一目的地:仙那度国家公园/190
第二十二章 开始搜寻/199
第二十三章 法医语言学/205
第二十四章 缇娜必须逃出去/214
第二十五章 仙那度大搜救/223
第二十六章 犯罪心理画像3/232
第二十七章 第二个女孩的尸体/242
第二十八章 这次不是两个!/252
第二十九章 他已经准备好了/261
第三十章 米、粉末、瓶里的液体以及其他/270
第三十一章 过去从未过去3/277
第三十二章 诺拉·蕾要复仇/287
第三十三章 酸碱度三点八的水/292
第三十四章 诺拉·蕾梦里的女孩/300
第三十五章 特工昆西出马/307
第三十六章 粉末的真相/315
第三十七章 法医语言学家安努齐奥/322
第三十八章 第二目的地:奥恩多夫洞穴/328
第三十九章 第三个女孩的尸体/337
第四十章 过去从未过去4/346
第四十一章 犯罪心理画像4/353
第四十二章 诺拉·蕾睡不着/359
第四十三章 他是我的哥哥/365
第四十四章 犯罪心理画像5/373
第四十五章 第三目的地:迪斯莫尔沼泽/381
第四十六章 他根本没有哥哥/389
第四十七章 你到底是谁/401
尾声 过去终将过去/409


 双重失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论失踪类悬疑小说的速成写法:1》————《双重失踪》的启示我,何等聪明,自认为看过 《心理罪》和《女法医系列》,经过两部登峰造极的变态类悬疑作品的历练后,对失踪类小说写法已了然于心,不会再生涟漪,拿起《双重失踪》一定是驾轻就熟,我本着可以给作者挑点bug的态度,写出如下文字,力求跟其他的读者共勉和交流,同时对励志写悬疑小说的作者们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写作开始前,要端正态度,我们为啥要写小说呢? 因为长生不老,你死了,但你的人物会活着,继承着你的思想,你的感官,你是我的眼。很酷吧。更酷的是,money money money ,no about 一切。 搞好了,版税卡卡的来啊,一部好小说,就是一台印钞机呀。一打一打的毛泽东,挥斥方遒,书生意气... ...要写小说,动笔前,还要做点准备工作,什么呢?就是没事看看诸如《法制晚报》,《焦点访谈》之类的八卦小报,找找感觉。这一步就是所谓的积累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嘛。 台湾渔船与货轮相撞9人落海失踪 包括4名大陆船员寻找喀喇昆仑山脉无人禁区神秘失踪部队 女博士生离奇失踪21年至今无音讯 父母抱憾离世女童在家睡觉失踪 生父承认将其捂死弃河IS公布的人质信息,与失踪中国公民特质相符哎呦,不错哦,有点感觉了,那就开始写吧。一。 总则: 自古以来,失踪类小说的发展体系有个简单的脉络可循,大致是,死人了,探案,再死人,再探案,根据线索抓住凶手,又死人,尼玛!不对抓错人了......循环往复。 所谓,失踪类的小说,就是有人不见啦,都可以归为悬疑类。国内作者的悬疑小说,大半有个通病,就是太单薄,不够大气,更不精彩,越读越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还没抓住写作的精髓,木有入门。你会问了,好的悬疑小说是啥样子的呢? 怎么写好悬疑小说呢?我建议你去做一下过山车,体会下头朝下的感觉。懂了吧,就是要找一种快感!好的悬疑小说,就是要给人一种过山车般的快感,一波接一波的快感。什么?你没做过过山车? 那就在床上找找。 二。字数不够怎么办? 如何把一个一页纸就能讲好的故事写成一本几十万字厚厚的书呢?无论多么厚的小说,从西游记,到鬼吹灯,都能概括成一页纸的故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一样,一页纸的故事,也能写出一本小说来。首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就要细分人物,把小到路边的乞丐,大到国防部长,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凶手。统统搞进来,越多越酷!人物多了,那么自然,每个人物都是有自己的身份和环境的,都加进来。比如:30个人物,必然有这30个人物的成长史,还有他们的职业场所,人物习惯。这样的好处是场景丰富,行动逼真,字数丰满,稿费充实。然后,建立人物关联。这是增加字数的重中之重。还是比如:你选好了30个人物,如果两两关联的话,会写出多少种不同的关联方式呢?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因为数不过来,大概是几万种吧,你就是各种三角恋,四角恋,五角恋,随你啦。写个百八十万字都写不完,还不会重复。最后,加入大量的对话,还可以让你的总字数再增百分之三十。三。字数够了,如何能让一本平淡无奇的小说写得引人入胜呢?简言之就是加入悬念,一波三折吧。咋能一波三折呢,就是要学会把故事倒过来讲。这是个思维模式,需要做一定的练习才能熟练。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你的结局是要把某人写死,那么你之前就要把他写成是一个绝对死不了的小强。这样结局就震撼了,一波一折了。然后让他死了再活过来,就二折了。再死了,就三折了。你把所有诸如这样的桥段,都倒过来写,那么你就是希区柯克了,悬疑大师非你莫属了。 四。 写完了,写完了,但是感觉不咋地,咋办? 咋能变成传世之作呢?几十万字搞完了,但是土里土气的,成为不了经典。哈,肯定这样的。莫言的小说,刚写完也这样,一股臭汗味。你还要润色呀。 先把所有的形容词都删掉,换成表示动作的牛逼的词。 比如:他是一个很凶残的皇帝。 要改成:他是个暴君。 满屏的形容词,是初级菜鸟最典型的症状。接着,语句和布局谋篇也同样重要,留着下次讲吧。 课后作业就是,用我教你的方法,去阅读下《双重失踪》吧,看这个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写悬念的,相信你会有很大启发的。下课。
  •     滴答滴答,热浪袭来,杀戮开始。每一次都有两个受害者,其中一个被摆在主干道上,身上的线索指向第二个女孩的放逐之处,警察搜救的速度决定了第二个女孩的死活。这种故事模式,一般都是罪犯自己作死的过程,也许是高手真的寂寞吧,不老老实实的犯罪,偏偏要和警察挑战。看到这里,熟悉犯罪文学的人应该都会想到“大名鼎鼎”的黄道十二宫杀手和开膛手杰克。可是在文学作品里,无论犯罪手法多么精明,最终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从这一点上来看,文学家们也是蛮无趣的,不过这是作品的悲哀,因为你要是发表了一部坏人逍遥法外的小说,那么你就悲哀了悲哀应该就是你了。这部小说从开始就非常吸引人,作者直接抛出了本书最大的谜题,让你忍不住往下读,可作者笔锋一转,并不着急,反而开始慢慢叙述故事的背景和主角,主角是全系列中另一部的人物,我本来一直避免不按顺序读系列,好在这个故事是独立的,即使没读过前几本也丝毫不影响这一本的阅读,反而会激发起你去阅读其他几本的兴趣,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梁羽生:XXX和XXX的故事详见拙作《XXX》。通常来说,杀手和警察斗智斗勇,故意留线索,一般都是留自己的线索,不过这一次留的是下一个受害者的线索,这种做法其实更让警察着急,因为,下一个受害者正在受害中,如果警察破解线索破解的快,她们就能活下来,如果慢了,恐怕她们撑不到了:因为每一次受害者都是被扔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身边只有少量的生活必备品。这种做法让读者也会跟着紧张起来,很容易就带入到剧情,跟着主角破解线索的过程一步一步的读下去。虽然故事里的警察们好像从头到尾你没做什么推理,不过还是能够吸引你读下去。关于嫌疑人,作者玩了个小心思,嫌疑人出现后不就,明眼人就能看出来他有问题了,果不其然,后期点名了他的问题,当读者沾沾自得他的睿智时,作者又一转,告诉你其实他不是嫌疑人,可明明书本马上结束了,实在没有别的嫌疑人了。于是犯罪心理出现了,犯罪心理这个东西真是变态,它给每个犯罪人都描绘了一个悲伤的过去,这些过去构成心理上的变态。无疑,凶手有着两重人格,正是第二重人格的帮助才促使着案件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于第二重人格的描述还是薄弱了点。而那个受害者集聚一堂的梦,也只是为了把前一个受害者拉过来促进剧情的发展,神神鬼鬼的东西放到了一个走犯罪推理的小说里,真心有点违和感。关于故事里的那些配角,虽然描写不多,但是非常丰满。就那洞穴搜救人员来说,寥寥几句对话,对方的形象立即就丰满了起来,这一点佩服作者。最后说一句,不要犯罪,因为书里告诉我们,犯罪最后都会被警察打败!
  •     喜欢悬疑类小说,可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主人公的模样、场景的变化,推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而与电视剧或者电影相比,一本小说要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必须情节紧凑、逻辑严密,《双重失踪》可以说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悬疑小说,没有之一。看完小说,我去搜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丽莎.嘉娜,她是当今美国最为炙手可热的悬疑小说家之一,作品数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FBI心理分析员系列”是其成名之作,而《双重失踪》可以算是这套系列书中最成功的一本。开篇就紧张刺激,当热浪来袭的时候,生态杀手就会出手,两个年轻女性受害者,一个中毒死亡,上面会有指引警方找到第二个受害者的线索。三年时间里相继有7名受害者,第八个受害者在熬过五十六个小时候终于被解救,而凶手一直没有找到。三年后杀手再次出手了,这次是4个女孩,金柏莉和马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根据受害人身上的线索去解救下一个女孩同时找到真正的凶手。时钟滴答滴答......地球就要毁灭......动物在哭泣......河流在呜咽。你们听不见吗?热气正在展开杀戮......小说故事主线清晰明了,凶手在序曲部分就充满神秘色彩,在案件发生的时候又有知情人士透露信息。你知道凶手在主导整个游戏规则,但是却始终猜不到是谁?这种故布疑阵的手法在悬疑小说里十分常见,有的作者喜欢设置一些线索让读者猜到蛛丝马迹,但是在丽莎.嘉娜的小说里不读到结尾根本猜不到凶手,正如《洛杉矶时报》评论所说:“不到最后一页,绝对无法猜测出嘉娜笔下故事的真相。”故事的内容不便透露,否则就失去了悬疑小说的乐趣,我只想说,真相就在身边,危险永远比想象中离你更近。整个阅读过程中,紧张的心情此起彼伏,希望金柏莉和马克能快速找到线索,担心缇娜在恶劣的环境下不能生存下来,猜测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欣慰金柏莉和马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像其他快餐文化的书籍,这本书我用了三个晚上才看完,不过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在生死追逐游戏中感受时间的紧迫,在小说故事中学会分析心理。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20170103
  •     剧情很好。喜欢悬疑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     结局还是被猜到了。。但是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过程很紧凑。。。
  •     一般般吧,如果展开对人物进行性格发展和剖析会更好看。
  •     美剧即视感
  •     美帝怎地如此多变态
  •     很棒的一本推理小说
  •     情节还是很紧凑的 如果之前再描写点马克可能是杀手的重叠原因就更有意思了吧 拍成电影的话肯定会非常不错!!!
  •     前期情节还是挺紧凑的,结尾总感觉像雷声大雨点小。预计应该3年之内会拍成电影。
  •     不错,情节很紧凑,感觉拍成电影会很好看。
  •     中规中矩吧 凶手就在身边赶脚有点bug 但是挺喜欢找受害者这种寻宝游戏 以后有机会看完系列其他人的故事
  •      “所有美丽的东西。”安努齐奥耸耸肩,“不要让我解释。大自然既是我们逃离父亲的避难所,也是将我们和外界隔离的牢房,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我哥哥对森林既爱又恨。在最后,他对母亲也是如此。对他来说,爱与恨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他恨自己的所爱,爱自己的所恨。最后,他被这张网牢牢缠住,根本无法解脱。” “所以他才寻找热浪,”昆西喃喃地说,“希望它来净化一切。” 情节还算紧凑曲折,让人想一次读完。
  •     感觉小说如果拍成电影应该比较容易
  •     这本可以说是全套书里面最精彩的一部,从故事的主题,到情节设置,到细节描写,写作功底还是颇深的,在欧美的悬疑小说里面,很少有文字这么流畅易读的。
  •     比较易读。故事内容没有太多惊喜。
  •     犯人大概算是双重人格?总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只是犯人和出现的角色之间的link交代的比较少,如果能在前期穿插一些各种角色和犯人之间的相似点,悬疑的成分可能会更大吧。悬疑电影看了一些,所以看这书没有什么surprise的感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