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春秋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52502572
作者:段怀君
页数:476页

章节摘录

记灵武五十年代的一次剿匪战斗    20世纪50年代,灵武武装部、公安局部署了一场艰巨的剿匪任务。这次战斗虽已过去50多年了,但是当年参加过战斗的一些老同志还健在,他们每当谈起那次战斗时,仍非常动情。因为在那场剿匪战斗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们的战友闫伟同志光荣牺牲,鲜血洒在了宁夏这块大地上。    1958年7月,灵武县东部磁窑堡乡的农民谢元来公安局报信,说同心县锁家岔的一个土匪锁成银和另一个同伙持枪流窜到灵武的磁窑堡地区,在一些村庄杀鸡宰羊,抢夺财产,危害乡邻。    接到报告后,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组织人力剿匪。会议决定由公安局副局长马天海任剿匪分队队长,武装部王智任副队长,抽调公安局部分干警和县中队的队员闫伟、冯育才、马振福、保万祯、白汉珍及武装部干事张大权等人组成剿匪分队。    第一天,剿匪分队赶到了石沟驿,详细地了解了锁成银和另一个土匪的去向。第二天剿匪分队又到青山螂、方家圈等地侦察晴况。听打柴的百姓讲,两个土匪干了不少坏事后向南流窜。队员们聚在一起,对土匪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掌握的情况看,这两个土匪还不知道剿匪分队已开始抓捕他们。为了不惊动土匪,分队决定派两人先化装成收皮毛的小贩,到前面侦察,以防人多目标大,暴露了抓捕计划,使土匪闻讯后流窜。经研究,保万祯(时任县中队指导员)和另一个队员化装前去。到了下午,队员们和他们在石沟驿的沙窝井汇合。他们到了一个羊圈旁,放羊的人告诉他们,有两个人上午来到羊圈,手里都拿着步枪,态度非常凶恶,强行将一只羊宰杀,吃完饭又很快向南走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剿匪分队又进行了分析,此时天已黑了,再加上地形不熟,不好追寻,分队领导决定就地休息。吃完饭后,那个报信的农民谢元说他熟悉当地情况,可以由他前去侦察一下,并提出要一支步枪和子弹。因为分队不熟悉谢元的情况,但考虑到他熟悉地形,只是同意他去侦察了解情况,而没有给他枪支和子弹。    谁知谢元出去后,整个晚上都没有回来。天快亮时,马天海思考了一阵,又准备派张大权和闫伟去看看情况。就在他们即将出发时,天下起了大雨,于是取消了再派人出去的计划。    早晨7点多钟,羊圈的总管骑着一匹马来了。总管说,在孙豹子滩马振武家的一个羊圈里,金积县公安局吴局长领着几个干警,捉住了一个流窜的土匪,正在审问。得知这个情况后,马天海和王智、闫伟先到孙豹子滩去了解情况,其余人原地待命。马天海带着两支枪,领着王智、闫伟出发了。将近中午时,剿匪分队正准备做饭,羊场的另一个羊把式跑来告诉他们,马天海等三个同志在离方家圈十几里路远的骆驼脖巷和土匪撞上,双方已打了起来。剿匪分队立即出动。当他们赶到骆驼脖巷时,情况十分不好,马天海的腿上中了弹,闫伟同志已身中6弹负了重伤。凶恶狡诈的土匪又逃走了。从当时的战斗情形来看,土匪使用的是射程远的步枪,而且熟悉地形,居高临下,而剿匪队员身处低洼之处,完全暴露在敌人的射程之中。看到此种情况,大家紧急商量,一部分人抢救伤员,看护闫伟同志,另一部分人继续追击。因为战友闫伟负了重伤,大家非常气愤,追击的速度也加快了,一直追到同心县一个叫红崖子的地方,找了几个老乡询问情况。有一个老乡讲,下午有个放羊人,看见有两个人在红崖子的山坡下坐着休息,两人都有枪,脸上的表情都很凶恶,看样子不是好人。放羊人看到情形不对,赶着羊绕道走了。得到这个信息,剿匪队员立即商量抓捕方案。武装部的王智讲他曾在同心县工作过,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由他去联系当地公安局配合这次抓捕行动,由保万祯继续带人追捕。队员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同心的罗家庄附近,听到狗的叫声很凶,同时还听到一声枪响,估计是土匪在打狗和抢夺食物。剿匪队员立即分成两部分在庄子的东西两个方向埋伏,等土匪出来后抓捕。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在昏暗的月光下,只见两个土匪手里都提着长枪和口袋,一个家伙还骑着一头毛驴,从庄子里鬼鬼祟祟地出来。可以断定这就是锁成银和另一个土匪。这时,队员白汉珍用枪对准那个骑驴的土匪就是一枪,不知哪个队员还甩出了一颗手榴弹。由于这些队员没有参加实战的经历,加之距离稍远,枪没有打准,手榴弹也因为受潮而没有爆炸。这两个土匪如惊弓之鸟,在夜幕的掩护下,利用罗家庄沟多岔多的复杂地形拼命逃跑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尽管土匪凶残狡诈,但也逃不脱人民的铁拳。第二天早上,由于王智的求援,土匪被熟悉地形的同心县公安局干警包围,密集、复仇的子弹如暴雨般射向了两个穷凶极恶的土匪,两个土匪被当场击毙。    剿匪结束了,但闫伟却光荣牺牲了。闫伟,1924年12月20日生于灵武县白土岗乡,自小家境贫寒,给地主放羊放牛,在贫苦中度过了童年。由于自小受苦,他非常憎恨黑暗的旧社会。1949年,他报名参加了公安队伍,先后在灵武磁窑堡派出所、阿拉善左旗等地工作。在磁窑堡派出所工作时,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在阿拉善左旗剿匪时他冲锋在前,勇敢作战,被内蒙古公安厅授予二等功。在这次剿匪战斗中,根据现场勘查,他为了掩护战友,只身从正面进攻,开枪吸引敌人,掩护战友从侧面佯攻。他用的是双枪,右手中弹,左手持另一支枪向敌人射击,中了6枪后才倒下,牺牲时年仅34岁。    7月6日,灵武县在县城西操场为光荣牺牲的闫伟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认他为烈士,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闫伟同志学习。剿匪工作结束半月后,针对这次剿匪战斗,吴忠自治州警察大队队长汪海和政委段自华来到灵武,召开了座谈会,对这次剿匪工作进行总结,会上,他们分析了这次剿匪的成功和不足,并告诫全体干警,要加强训练,迅速提高业务素质。一个多月后,吴忠公安处负责人董怀月和顾银又来到灵武,对剿匪工作进行了座谈,分析了剿匪战斗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P3-5

前言

利用假日,阅读了段怀君近50万字的新作《故乡春秋》。这本由近百篇文章组成的文稿,是段怀君描写灵武风土人情、轶闻趣事,讴歌灵武沧桑变迁的文学专著。翻阅篇什,透过他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物、故乡的事、故乡淳朴厚重的乡风民俗所作的情真意切的文字描述,一股浓烈的乡情跃然纸上。他写的那些有关家乡灵武的怀旧文章、纪事文字,或豪放飘逸、或雄奇爽畅、或意蕴悠长、或峭拔奔放、或恬淡闲雅,无不显示他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挚爱与赞美,掩卷细思,美感尽收,不由得勾起人无边的遐想。    我自2009年到灵武工作,不觉间已历两年有余,两年多来与灵武广大干部群众朝夕相处,早已使我不经意间融入灵武这片灵性山河;投身灵武这方开发热土,为她奉献,为她付出,为她奋斗,灵武早已注入我的情感,我的心灵深处已经而且必将更深地刻入浓厚的灵武烙印,灵武已经成为我人生历程中足以魂牵梦绕、慰藉心灵的故乡。我痴情于灵武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钟情于灵武2200多年的建县史,历代优秀儿女铸就了灵武人淳厚诚实、正直刚毅、自强不息的风骨;我深情于灵武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锻熔了灵武人重情意能忍辱负重、修德性总是坦诚憨厚的秉性,也历练了灵武人憨而有义、诚而有信、实而有德的精神。相信这就是段怀君对于故乡灵武热情讴歌、深情表述的精神所在,是《故乡春秋》所折射出的精华所在,也是所有真正热爱这方水土的灵武人读过《故乡春秋》后定会产生共鸣的根源所在。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历史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根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积淀,都必须探寻一条追根溯源的幽长通道,都必须在时间车轮碾过的岁月足迹中找寻前人蹒跚跋涉的踪迹和经纬峥嵘的步履,进而为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今天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借鉴,为在充分共享发展成果的今人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向历史祈求。在岁月流逝、沧桑更迭中挖掘一个事件、抢救一段历史、还原一域真实,不仅需要一份爱好,更需要一份执著和挚爱,以及由此聚合而成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作为一名业务工作十分繁忙的领导干部,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历史挖掘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灵武人,段怀君凭着他对家乡灵武的深厚情感,凭着他在灵武工作多年所积累的认知、感悟和激情,凭着他对文化艺术的忠诚和崇尚,凭着他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人生独特的感受力,虽身处繁忙之境而“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坚持近20年民间采集、笔耕不辍,搜集整理濒临消失的文献资料,使大量已经遗失或即将遗失的“灵武”重新诞生,使灵武的历史更加丰满鲜活,其精神和意志令人赞叹。段怀君的作品平实中见情景,传统中见真意,淳朴中见清新,让百年以来沉睡在灵武大地上的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忆重现天日。他写的《清代灵武城的三个书院》《灵武南郊的三件宝》《灵武东郊教场滩今昔》,在朴实的语言叙述中透露出他对于故乡的深情眷恋;《灵武百姓生活中的磨坊、油坊、火盆及其他》《灵武城市井人物》,以包含真情和温馨的笔触把家乡人民的生活写的那么真实,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家乡的沙枣树》《灵武传统水果寻访略记》等,无不把他对于故乡的种种情愫沾染在自己的笔触上,展现出他对于故乡一草一木的爱恋;《悠悠思念不了情》《灵武教场滩果园叼荷包习俗》,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真善美的展示与颂扬,对假恶丑的揭露与鞭挞,其流淌出的真情感人至深;《风情灵武》《灵武赋》《枣花五月香》等,无不表达出他对于故乡变迁感触笃深的情怀,字字句句渗透着他对故乡由衷的自豪。读着这一篇篇诚实而生动的描写与记录,就如同置身于旧灵武那些古色古香的县城村居间,置身于那些如诗如画的生活画图中,令人不由得为昨天蹉跎岁月的流失而感叹,为今日阳光灿烂的日子而庆幸。    岁月如山隽,沧桑似水流。故乡不仅是地域的概念,也是心灵的归属,更是意味着奉献与付出。今天的灵武,正向着中国百强县跨越奋进、全力冲刺,我们有幸身处其中,亲手创造历史,亲眼见证历史,不能不说生逢其时;今天我们阅读《故乡春秋》,感念故乡旧人、旧物、旧事,感慨故乡世事变迁,明天我们的后人同样会总结我们、评述我们。人心如碑,泾渭分明,瑕瑜互见。在灵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在灵武不断掀起一波又一波大建设、快建设、大发展、快发展热潮的重要时刻,在灵武向着强市富民、建设和谐幸福新灵武目标阔步前行的关键点上,作为一名灵武人,无论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唯有真心关注灵武,诚心关心灵武,热心服务灵武,倾心发展灵武;唯有把握机遇,审时度势,创新开拓,以每个人的勤劳智慧和辛勤付出为灵武的发展倾心倾力、尽职尽责,把一腔热血倾注于灵武的发展和进步中,把人生的理想播洒在灵武的城乡山川中,才能真正称得上拥有我们共同的故乡灵武。    灵武腾飞正逢时,故乡祈盼贤能旺。《故乡春秋》的问世,为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了个好头。我们期待段怀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期待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之中,期待灵武的发展揭开更加辉煌的篇章!    是为序。

后记

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剿匪战斗已过去50年了,尽管岁月流逝,但是人们清楚地记得那一场正义和邪恶的较量。在这次战斗中,闫伟同志冲锋在前,用生命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他的鲜血洒在了宁夏的黄土地上,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灵武的青山绿水间。    20世纪50年代末,我出生在灵武县城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父亲是一位老红军,善良耿直,忠诚于党的事业,一生多坎坷磨难;老母亲豁达贤惠,泼辣能干,几十年勤俭持家。他们的品德言行深深影响着我。灵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哺育了我,使我一步步成长,成为了一名领导干部,灵武对我其德深厚,其恩大兮。    少时家贫,加上历次政治运动的浩劫,使我过早地懂得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中学毕业后,便早早地去白芨滩林场当知青,后招工到县一建公司当了一名架子工,成为攀高杆、捆铅丝、卖力气的工人。也许是靠卖力气吃饭,和一些贩夫走卒常年接触,一些市并流传的灵武奇闻逸事常常灌入我的耳中。在建筑公司工作的几年,我知道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一些事。后来我调到县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作,负责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的第一步工作即收集整理城市的基础资料。这个期间,走街串巷,下乡进村,我和很多年逾花甲的老人聊天,又积累了大量关于灵武的资料。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即便是昨天才发生的事,不留意不经心的话,也会石沉大海。灵武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时常涌起一种冲动,想用文字记载过去的一些人和事,由于文字功底不深,迟迟不敢动笔。后来,也许是一种激情,也许是一种感悟,在一种感谢社会、感谢师长、感谢故乡的感恩心理的驱使下,2005年,不揣浅陋,奋笔疾书,写下了50万字的《故乡旧事》。    令我感动的是,在百忙之中,灵武市市委书记白尚成同志亲自为我作序;两任市长郝有民、高贺昕鼓励我打消顾虑、一鼓作气,将书稿早日出版。更有一些文友热情鼓励我,使我克服种种困难,坚定信心写下去。2006年8月,我的50’万字的散文集《故乡旧事》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故乡旧事》出版后,在灵武引起不小的反响。市土产公司近80岁的退休干部张根生、磁矿的76岁的马永发老教师及我书中写过的人物“赵骡子”“曹小鬼”“周大个子”“瞎陆陆”“郭砍脖子”的后人都跑到我的单位要书。看到书内的有些章节后,有的人甚至泪湿衣襟。他们的老人去世多年,生前寂寞平凡,没想到几十年后,生前的一些闪光的东西竞在我的笔下又出现了,他们中有些人千恩万谢,无法言表。    更使我感动的是,《故乡旧事》出版后,宁夏及灵武文坛上的一些知名人士也先后撰文给予褒扬。杨森翔、季栋梁、刘振海、王璞云、杨东刚、周福琦、王文华、王学江、唐世俊、马登海、刘宏安、俞学保、杨森君、圣雅兰、杨贵峰、王西平、陈丽娟、田鑫、吟泠、马晓麟、郭文秀、杨生山、杨献平等写出了一篇篇书评,褒奖之词溢满纸笺,令我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区市的一些艺术家,吴善璋、柴建方、郭守中、郭佳荣、胡介文、萧允中、刘银安、王兆贤、崔占魁、蒋峰等先生也泼墨挥毫表示祝贺。我的母校灵武一中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将《墨泊杯》文学一等奖的荣誉给了我,这都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写到这里,我再一次深深地叩谢了。2007年7月,按照组织的安排,我调到灵武园艺试验场任职。60年前,宁夏灵武园艺试验场仅几个人,四周坟墓遍布、荒无人烟。几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来自全国18个省区的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谱写了灵武城东大门绿色屏障建设的新篇章。60年后,这里改天换地,生机盎然。灵武园艺试验场从一个建场初期50亩的小果园发展到今日,拥有12000亩的大果园;从一个仅有几个拓荒者发展到现在,拥有600余名林业工人;从一个只有几问简陋的土坯房发展到现在,拥有10栋职工住宅区楼房。园艺试验场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职工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认真地回顾60年来园艺场的奋斗史、发展史,感触太多太多。为加强园艺场文化建设,歌颂勇敢勤奋的林业工人,系统完整地总结这60年的历史,这几年我和同仁们编著了40万字的园艺场文学作品集《珍藏的时光》、48万字的科技论文集《芬芳的果树园》、38万字《灵武园艺试验场场志》、58万字《岁月的风声》,这四本书系统总结了林果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科研成果,认真总结了建场60年的艰难历史。这四本书出版前后,灵武市委、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原灵武市委书记马汉成,市长李建军分别为《珍藏的时光》《芬芳的果树园》作序,使我和同仁们为继续做好下一步工作奠定了信心。    搞文学创作确实很不容易,是非常费神的事:睛。白天我要去工作,并参加劳动,晚上万户寂静,在灯光下,我的烟蒂在烟缸中加高,浓茶如苦汤一般难以下咽,但为了提神,不得已灌进嘴里去。几年里,写出百万字的书稿,这次又出版《故乡春秋》。是什么动力驱使着我呢?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是灵武这一片热土成为动力驱使着我。灵武东山上长眠着我敬爱的父母;城区里行走着我的亲人和子孙;河流沃土滋润着我的灵感,给予我智慧力量。很多灵武人都曾深情地说,在灵武吸一口空气也是甜的。这句话说得真好。这方沃土给了我生命,让我长大成人,而且我的后辈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我爱这片热土,尽全力用笨拙的笔触,用感恩的心情去赞美她,这是我的愿望。    光阴逝去,岁月如梭,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历史需要人们记叙,遗憾的是我文字功底不强,很多地方文字粗糙,还请读者谅解和指正。当这本《故乡春秋》即将付梓时,我要感谢文友的支持和期望,更感谢陈淑惠市长,她工作繁忙辛苦,当我请她为此书作序时,她出于对灵武这片热土的挚爱,及对文学工作者的支持,毫不推辞,欣然提笔,为本书作序,令我非常感动。我感谢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的编辑,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编辑和校对;我感谢为书名题字的97岁高龄的书法家萧允中老先生及给扉页题字的刘银安先生;我还感谢为我打印书稿的王志春、周筱同志,他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一丝不苟为我打印稿件。正是他们的大力支持,才使我这本《故乡旧事》续集《故乡春秋》得以问世。同时还要说明的是,有些照片选自《老照片》等书籍资料,在这里我深深地向编辑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意。    2012年6月18日于灵武

内容概要

段怀君,男,汉族,陕西省神木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建筑工程师。    多年从事文学创作及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研究,曾出版50万字散文集《故乡旧事》。二十多年来先后在《宁夏日报》《共产党人》《银川晚报》《黄河文学》《灵州文苑》《灵武文史》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作品被收人《时光之轴》《临风的泥香》《神韵灵州》《遥远的蓝》《灵性山河》《灵武文史资料》等十多种书刊。主编《珍藏的时光》《岁月的风声》及《灵武同艺试验场场志》《芬芳的果树园》等书籍。系灵武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灵武市书法协会理事、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宁夏林业协会常务理事、宁夏收藏协会副主席。供职于宁夏灵武市园艺试验场。

书籍目录

序/陈淑惠
第一辑 故乡春秋
记灵武五十年代的一次剿匪战斗
解放初期灵武园艺试验场的接收过程
灵武学生参加了宁夏省一九四四年秋季运动会
贺兰山下的灵武民兵连
民国时期灵武学生二三事
关于园艺试验场飞槽的故事
解放前灵武城东发生的一件奇事
民国年间灵武县城柳树巷发生的两件命案
深夜古墓取干粮
凶猛的小野兽
一次罕见的龙卷风
灵武百姓的磨坊、油坊、火盆及其他
民国年间灵武的染房
近百年来灵武汉族百姓葬礼述略
百姓的生活器具笆篼子
和灵武历史有着渊源的古钱币
解放前宁夏纸币的发行
灵武名小吃油茶
灵武集市贸易拾零
四十年代灵武城里流行的一句话
蒸槐花、蒸榆钱、灯索炒面等几种食品
灵武东郊百姓“叼荷包”的习俗
流传在灵武地区的酒令
灵武百姓饮用过的红茶菌
灵武汉族百姓的婚俗
残破的四块石碑
灵武文家沟六座康熙年间古墓
民国五年的一块功德碑
旧档案中记述的有关章节
幸存的灵武南鼓楼石门楣
灵武清水营城堡墙是怎样被拆除的
灵武城的“精忠庙”
灵武南部山区的三件宝
灵武园艺场建礼堂的砖石
灵武城家家户户曾经做防震床
抗美援朝时期的灵武皮件厂
手工制砖厂
灵武东郊教场滩今昔
灵武“永益源”药店
回乡“大寨子”旧事
灵武驻军暂九师的军声剧团
清代灵武县城的三个书院
解放初期灵武县推销胜利公债纪实
灵武城里的水塘洼坑
灵武城的一座水磨坊
灵武工商业者民间组织
灵武园艺场的新旧地名解读
让灵武人引以为豪的名优水果
罕见的一口巨型古代铜锅
灵武东郊果园中的一株奇葩
第二辑 人物光影
清末拔贡邓云路
清末拔贡李玉鼎
灵武举人赵尚仁
民国年间灵武知事秦学坚
民国三十二年灵武县长李英华
民国三十年灵武县长赵旭东
民国二十二年灵武县长程福刚
灵武名医杨忠厚
模范军烈属陶月英
灵武名厨韩生富父子
灵武回族厨师王意兴
地下工作者夏麟阁和夫人陈凤兰
郑世英和她的裁缝组
民革人士谢瑞祯
说书匠王梓桐
接骨神手张玉林
灵武一中名师李永茂蒙难记
园艺场劳动模范杨玉英
灵武园艺场场长白凤魁
灵武劳动模范杨河
灵武拉大锯的匠人
万花丛中忆梅林
灵武长枣专家喻菊芳
灵武县建筑行业的名师们
农民“状元”李珍
灵武市井人物党积善、李生金、李斌
第三辑 四味书斋随笔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视察灵武园艺试验场
老屋的故事
悠悠思念不了情
父亲去世二十年祭
家乡的沙枣树
灵武长红枣赋
己丑年初春随笔
丁亥年端午节随笔
我和伙伴去薅草
灵州礼赞
雄邑灵州
寂寞长夜笺墨香——读王璞云先生《穿透岁月的记忆》有感
大气磅礴的《灵州神韵图》
五十年代的一篇简讯
俞学保和他的《人之初》
灵武市滨河大道唐代风格建筑之管见
灵武街上的小人书摊
荒野汗滴润百花
灵州城在建造时的地理位置
工作日志中难忘的章节
在丰厚和秉持中固守——读王学江《石头的生命》
书法家萧允中的一件小事
陌生的门槛
灵武赋
长河流金
风情灵武
抢救灵武水果老品种
重修灵武西湖记
和文友在灵武文庙撰联
唐太宗李世民灵州题诗勒石记
枣花五月香
灵州兴唐苑和谐宝鼎基座铭文
灵武园艺试验场赋
后记

编辑推荐

段怀君所著的《故乡春秋》由近百篇文章组成的文稿,是段怀君描写灵武风土人情、轶闻趣事,讴歌灵武沧桑变迁的文学专著。透过他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物、故乡的事、故乡淳朴厚重的乡风民俗所作的情真意切的文字描述,一股浓烈的乡情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段怀君所著的《故乡春秋》中那些有关家乡灵武的怀旧文章、纪事文字,或豪放飘逸、或雄奇爽畅、或意蕴悠长、或峭拔奔放、或恬淡闲雅,《故乡春秋》无不显示他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挚爱与赞美,掩卷细思,美感尽收,不由得勾起人无边的遐想。

图书封面


 故乡春秋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