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寻路人》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50233470
作者:[加]韦德·戴维斯
页数:200页

世界因多样而美

世界因多样而美赵青新《生命的寻路人》,诗意且略带悲壮的书名,一如该书封面,仿佛梵高画作,近景旅人暗夜行路,大块大块涂黑,远景却是金黄光芒笼罩山头,湛蓝天空辽阔幽静,色彩对比强烈,让读者不期然暗暗揪心,在翻开书之前,已经营造出了氛围。加拿大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无疑更是营造氛围的高手。比起封面设计者的创意,在《生命的寻路人》一书中,韦德带领我们踏上世界边缘之旅:在波利尼西亚,我们跟着航海家出海远航,他们的祖先远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在太平洋上定居;在亚马逊丛林,我们与一个失落的文明的后代相遇;在安第斯山脉,我们发现大地充满着生命的律动;在澳大利亚,我们试着了解澳洲原住民这群首批出走非洲的人类的精妙哲学;在尼泊尔,我们与一位智者不期而遇,她已经过了四十余年的隐居生活;最终我们来到婆罗洲,看到这个最后的雨林游牧民族在为他们的生活挣扎。很显然,这样的经历很容易激发读者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和文化想象,何况作者的文笔一级棒,叙述从容优雅,我起初在捧读这部人类学著作时,就是把它当做文化大散文来看的,当然幸好它没有时下很多文化大散文矫揉造作的通病。它完全克服了一般学术著作的枯燥乏味,在韦德足迹所到之处,随时融入当地的生活并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求实,娓娓道来而无扭捏作态,处处精彩同时内敛实在。该书有着高超的形式技巧,而内容和主题永远都是真正吸引读者共鸣的核心力量。韦德说:“我有幸见到的世界,几乎可以保证不是平的。……历史并未停下脚步,在今日,文化变动与转化的过程也一如既往充满活力。那些只用自己那套单一文化典范来理解各种经验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单一色调。但对于那些用双眼去看,用心去感受的人而言,这世界依旧保有丰富而复杂的心灵面貌。”韦德致力于宣扬:世界不是平的。现代文化人类学之父,美国学者博厄斯,率先以真正开放而中立的态度建立了人类学研究的模式。他的目标就是“了解原住民的观点、原住民与生活的关系,理解他们的世界观”。韦德以此为圭臬,剖析了人类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读、颅相学荒唐可笑的企图、优生学造成的大屠杀,以及科学界长久以来即使是在鼓吹一些不可靠的论点时依旧不减的自信与狂妄。韦德满腔热情讴歌:“一种文化就像一座神圣的精神与心灵储藏库,而这七千种文化中的任何一种可能都蕴涵着让人类多样性再生的种子。”韦德尽其所能为我们传播人类文化价值平等理念。那些丰富多彩的旅行经历,那些样式繁多的原住民的奇特风俗、制度,因此上升到了意义重大的高度,使得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各种族之间的个性获得了和谐,而这也正是人类学所能提供给读者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吗?最可贵的是,韦德没有停留于天真的浪漫主义和简单的文化还乡情绪之中。该书副标题表明了韦德心愿:“古老智慧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韦德向我们揭示了,世界上半数的语言即将消失,过度的发展将扑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因多样而美,这种美如今正在消失,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共同的忧患意识。韦德希图在古老和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那些古老智慧艰难而倔强的生存故事背后隐含着现代文明的血脉,韦德借用古老智慧来打通现代文明被堵塞的血脉,寻找古老而又崭新的人类文明之路。《生命的寻路人》是一本在自觉反省、批判与被批判、溯往与展望中写就的人类学著作,同时它不仅仅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作品。

看完很矛盾的书。

这本书,是我喜欢的杂志推荐的,那会儿正好读书荒,所以买来看。薄薄一本,看了一个多星期吧。觉得并不那么容易读。书中所介绍的,和我们日常生活关联不大,书中介绍的很多民族,甚至是我看这本书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的。提到的词条很多,但感觉都没那么深刻。刚刚有点了解,就转向下一内容了。看书的时候,心情是很矛盾。矛盾的点有很多,比如矛盾1:导航员不借助现代仪器,靠自己的身体感觉,天文知识等,找到目的地的时候,很神奇,很羡慕,觉得这种本领应该代代相传,不能消失。这是老祖宗的智慧,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本领。依靠工具一点也不酷,这样什么都不依靠才是真正的厉害。但转念一想,学会使用工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更多技能,不是更好的一件事么?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利用工具,又有什么不好么?矛盾2:在亚马逊,当看到瓦拉尼人利用植物制作毒液,制作迷幻剂等,也是觉得很令人佩服,虽然没有科学知识作为支撑,但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答案,然后传递经验,也是很深刻的体验。相对于我们在学校直接学习结论,是不是更加有意义?也许也不是,这种结论,可能需要几代人花时间验证,需要很多人付出代价来验证对错。直接学习结论有什么不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啊。前提是花越短的时间爬上巨人的肩膀,是不是就有更多时间看向远方呢?矛盾3:在凯苏特沙漠,为了实行一夫多妻制,会对勇士们进行磨练,在他们完成身体,社会和精神的转化后,才能获准回到部落。其中身体的磨练就包括割礼。在我们日常的价值观中,认为割礼是惨无人道的,是不科学的,愚昧的。但是,以什么标准评判的呢?割礼实际代表着什么,我不清楚。但我觉得他就好像是我们的社会中,想当明星,就要放弃隐私一样的道理。得到些什么,就要承受些什么,或者放弃些什么。要付出的,都是些珍贵的东西。这样想来,我竟然不觉得割礼有多么不可理喻了。在那些人的价值观中,割礼可能就是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有什么不对么?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信仰不同,那个小世界的运行机制也会千差万别。在面对这些不同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包容这些不一样呢?我觉得作者想传递的就是这种观念吧。看了这本书后,我也想去登一登珠穆朗玛峰,潜一潜水,看一些我没看过,想都没想的地方,见识一下我从来没见过的神奇世界。

可怜样子

闪族,从未走出非洲的古老民族。语言学中常常提到“闪含语系”中的“闪语”便与这个民族的母语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是的,他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卡拉哈里炙热的沙漠上散居。这是一个狩猎采集民族,对他们的研究打破了人们对“狩猎采集”的偏见:他们是生存的强者,对自然的变化有其智慧本领和应变天赋,并非落后愚蠢的一种生存方式。韦德描述了他们一年里的生存之态。有这样一幅图:年轻的闪族男子脖戴兽牙,半蹲在草丛中,握起自制的弓箭准备狩猎。——他才不是新闻里非洲人的可怜样子,相反,他胳臂健壮,神情专注,比我们身边那些消瘦驼背的男人们更显魅力……

寻路人,旅路人

作者在非洲、南亚、南美、澳洲行走,探索古老文明的存在形式和生存意义,在这些原始、自成体系的文化中,蕴含着人类与环境共存的深厚智慧,当把视野的格局放到人类学的范畴,生命顿时渺小,在繁衍生息的森林、沙漠、大海,每个个体的起始都微不足道,永恒的是生命和以世代传承的方式凝聚创造的文化与智慧。我们感受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并与之变化,这在原始的自然环境中最能体现,在城市人看来野蛮的丛林部落、沙漠牧民、海岛渔民,他们折服于环境,却又搏斗于环境,经过时间洗礼,逐渐具有一种涵盖广阔天地的信仰,生存的智慧也蕴含于此。了解机械,了解建筑,把握一个种族群体命脉的心灵却总被忽视,作者以波利尼西亚人、澳洲原住民、亚马逊流域原始部落等为例,通过理解他们的生存方式,理解他们的信仰,最终发现,支撑每个种族繁衍的信仰都具有神圣宏大的心灵范畴,至天地,至宇宙,又微至每一个生命个体。摘录几段:想象一下在你之前出现的每一代天才和智者若都专注于一组任务,专注于了解一块特定的土地,不只是动植物,还包括每一个生态、气候和地理上的细节,每一股有知觉的生物脉动,每一阵风的律动,每一个季节的模样。这就是澳洲原住民的生存准则。只要想到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这些离迈阿密海滩搭飞机仅两小时航程的玛莫祭司依旧在内华达山脉高处凝望着大海,为我们乃至整个地球的幸福进行祈祷,就不由得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过去五百年来,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启示,证实了天地间确实有一套永恒法则,能够平衡繁复的人类心灵及大自然的一切能量。一株藤蔓而是一条蛇,群山就是宇宙的出行。阿尔瓦科族男人所戴的圆锥形帽子代表圣峰上的雪原,一个人身上的毛发则与覆盖山腹的森林树丛遥相呼应。自然中的每个元素都被赋予更高层次的意义,即使最不起眼的生物也可以是师长,从最细微的沙中也可以看到世界。在这个宇宙体系中,人是核心。因为大地之母唯有透过人心和想象方能成型显现。对于南美内华达山脉的印第安人而言,人并非生命的问题,而是生命的解答。在印度的河流中,我们遇见了回荡人心的声音;而在灼热缄默的撒哈拉中,我们找到了水。在路上我们创造了一万种生存方式。

心有所依,路不唯一

奇妙的书,打开书之前全然没有想过这样的阅读感受。不同的世界在眼前铺陈开来,或者说一直存在的多样世界被外界称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展现到我们面前。因为我们一直无缘前往,甚至连相信这样世界存在的念想也不曾划过脑海。人类学家的头衔听着遥不可及,仿佛他的讲述也会难以理解和领悟,而实际却完全相反。哪怕书中满是听都没听说过的世界地名和一辈子估计都无法一见的当地原住民,却可以通过与他们一同生活过得作者感受到饱含新气息的古老文明,与我们置身的现代文明是如此不同,如此与自然息息相关,如此神秘到不可理喻,也如此神圣到令人敬畏。敬畏之心,并不是现代人偶尔一次寺庙里的烧香拜佛,也不是现代人一时兴起的流行追逐,更不是现代人破坏自然后的环保诉求,这些都是“理性之心”的役使。而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直觉之心”的留存,是古老地球居民对神明存在的深信不移,是同在地球的同胞对卓越智慧的永恒渴望,是与自然共生的邻居对世间万物的超凡感应。一般的现代社会人住在城市里,在城市里你不能露天居住,也不能随意找块地来种植,城市有自己的规则,初衷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而现代人一边抱怨各种城市造成的问题(空气污浊、交通拥堵、城市垃圾等等),一边依赖城市设施到无法离开其生活。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矛盾中,整个人的日常生活已经基本完全同自然脱节,造成的后果是我们渴望亲近自然,却又害怕着自然。于是我们用来战胜她的方式是隔离:推山填海地密布下钢筋水泥,仿佛给自己最好的保护。可看到我们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面前的脆弱,是何其不忍来否定这个事实,而被我们称作自然灾害的这些现象,在那些古老的族群眼中完全是另一副模样,因为他们一直置身在自然中,面对这些就如同呼吸一般,无需恐惧,无需责难,对上天降临的一切他们都坦然接受。我们没有丝毫必要怒其不争,那是他们心中不同的意义,风、云、星辰、太阳、月亮、水、彩虹、岩石这些无法触动一般社会人的自然元素,于他们而言都是无尚重要的事物,有灵有性,不可忽视。这是一本能启迪你我的内心,影响你观念的作品,值得用你自己习惯的方式阅读!借用书中的章节标题作为本次感悟的尾声:在“棕鬣狗的季节”里探索“神圣地理学”,明白“巨蟒之族”并不是唯一的传说,希望在这个“风的世纪”里听从内心信仰的召唤,继续“寻路人”的征途。

面对贫困落后,你是不是也有点高高在上的心态?

在颐和园看见慈禧的卧室,只是一间几平米的小屋,没有空调,没有加湿器,更没有干净方便的冲水马桶……在我眼里,这位享尽荣华富贵的老佛爷住的还没有我们普通小市民好——全是托科技的福啊!平时在电视里看到介绍少数民族的节目,他们大多没什么科技成就,甚至不会读书写字,于是捐东西给他们时多少会抱着一种有点高高在上的救助心态,好像自己是 “文明代言人”去帮助人家脱离“愚昧落后”。然而《生命的寻路人》劝我们带着一点谦卑去承认看似落后的民族同样 “丰富了我们的观念、信仰、求生技巧”。没有工具与武器的因纽特老人会“在暴风雪中走出冰屋,排便,将排泄物磨成一把冰刀,接着吐了一口水,让冰刀变锋利。然后他用这把以寒冷锻成的粪便刀杀死一只狗,把狗的胸腔做成雪橇,把皮毛套在另一只狗身上”自救逃离。看了这个求生故事有谁不赞叹他们的创造力与灵活变通。因纽特人雪橇下方的冰刀是用鱼做成的,而不是沉重的铁和橡木;波利尼西亚导航人能叫出、找到两百二十多颗夜空中的星星;原住民狩猎时会盖上泥巴掩盖体味……读这本书就像在看discovery频道,但我们不只能从中看到现象,更能看到事物深层的逻辑。比如:你知道肯尼亚的沙漠民族如何建立社会结构吗?在干旱沙漠中生存需要大群骆驼和牛——族长为了豢养大群牲口,就得生养大群后代——于是形成一夫多妻制——少数男人娶了多个老婆,就使部分男青年没老婆,怎么办?——把年轻男子派到遥远营地驻扎十年,保护牲口免遭敌人突袭。可是,谁不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想要远离家园“被流放”?这些族长也不是盖的,竟然还精通心理学,把这份苦差事包装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公众割礼是青年生命中最大的事件,为了这项仪式,他必须受训好几个月去迎接踏入勇士世界的那一刻。如果男孩不敢在包皮上割出九道裂缝,他将使宗族永远蒙羞。但很少有人做不到,因为这可以光耀门楣。在完成身体、社会和精神的转化之后” ,他们就十分自豪地被流放了。再比如:你知道巫师与祭祀的区别吗?“巫师就像外交部长,横向处理大自然的力量;祭祀则沿着时间纵轴处理跟祖先有关的事宜。”面对这些古老的智慧,作者在长期与多个民族同住的过程中反思:“书上没学到的东西,起初我会发问、寻求定义,然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愚蠢,接下来就只是静静从旁观察。”我们要做的也一样——不评判、只观察。这个世界有其他选项、其他可能、其他思考方式,以这种心态去了解这个世界,我们自身也会更加丰富。后来我在记录片中看到:慈禧喜欢果香味,就在屋子中摆上几十斤水果,每隔几个小时一换。这么看,还是老佛爷的房间好,没有科技硬件,这些“软环境”才更需要花心思。先不要轻易评判,去观察,去了解,这种开放心态才是真正的文明与进步。

我想要回到老地方, 我想要走在老路上,

生活中有少部分都在做着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想着大部分不曾想过的事,这些少数人有着温顺、蛮野的心敏感的视角,只身钻进被大家忽视掉的地方,去探索被大家遗忘的文化、淡忘的智慧。作者韦德•戴维斯便是少数人中的其中一位,作为旅者,心是自由的,时间是自由的,生活是自由的,他在本书一开始就讲道“我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和保有传统的人们一起生活。这些人在微风中感受到历史,在雨水刷亮的石头上触摸到过去,在植物叶子的苦味中品尝着古老。”在黄碧云《后殖民志》中有这样一句:生活就是在完整与没有之间,徘徊挣扎,从而妥协。所以活著多么难。工业社会和科技世界,让人类变得仓促起来,生怕一溜神,错过了发家致富,错过了幸福、机会,丢掉了手心仅有的权利。可是人又那么懒惰,生活里充满习惯,城市上空灰暗,地面拥挤的反而是家长里短,多么难,人为了生活而生活,多么悲哀。其实,我们有改变与选择的机会,可惜生活里的原始智慧都被习惯泯灭掉。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方式,在不同地方,每个人保留着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可是有些人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生活在地球一隅,有自己的呼吸,有自己的空间,而从其中,或许我们能够有所启发。生活在社会中扎根发芽,长成繁盛绿葱大树点缀世界。却是看到布满灰尘的生活,那是眼里装的是干瘪瘪的世界,那是因为眼睛干涩无光,而当眼睛除去世态炎凉,如三毛所说“眼睛的可贵,在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要山水颠倒,或是将它们混成一团稀泥。”前段时间在甘南拉卜楞寺呆了几天。花上一个下午在山坡上坐着,什么也不想,看看天空,犯会儿迷糊。也会有藏民像我一样坐在山坡上,撑把伞,躺着、坐着,像是在思考与休息。年轻的僧人会放着音乐与水,举着相机拍来拍去,拍山坡拍河水拍花草。这里生活的人每天转经,不与外人多言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但内心却是开放与温暖。有信仰的地方,一切生命美且有灵性。当我接近一只藏羚羊的时候,它看了一眼我,站在主人的身边,那种幽深清澈安静的眼眸,默默接受着改变的一切。什么是美呢?健康的肤色,性情温和,为他人着想,一心一意,不打诳语,没有妄想,懂得感恩,笑起来时眼睛会流出一条清澈的小河。因为清澈,这条小河可以装下很多:痛楚,喜悦,孤寂……还有那经时间打磨锤击后深沉清淡的慈悲。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如此接近作者韦德•戴维斯。同类人的故事又是如此相似。作者跟着他的朋友,拜访珠穆朗峰侧翼闭关修行的息桑阿尼。她是位老者,无时无刻不在背诵着祈祷文,散播祝福与慈悲。佛教徒秉持信仰简单生活,坚定的心性,可以把人世浑浊的气息驱除,何谓真假,工业社会下的人很难看清楚。如果我们拿佛教徒的思想做参考,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益的。虽然佛教徒对待当下也有错误的看法,我们对待他们也有一些质疑,但是如果我们两方可以互相理解、容纳与尊重,也就达到了作者的期许。世界很大很美妙,值得我们去探索。偏远地域生活的群落,用原始的生活方式,作为对生命的尊重。现代文明下的我们,失去很多,历史它是一块宝石,不可用我们的视线一角,判断未知的智慧与真相。而那些人,不会否定、诋毁自己的生活,不会挥洒浪费大自然的馈赠,不用与现代社会速度做对抗….他们的文化,正是他们安定之所。

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生活

 游牧民族,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国家地理的探险家韦德曾经跟随着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游牧民族行走。他出版的《生命的寻路人》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古老民族和部落,他说:“游牧一词其实容易让人误解,因为它暗示着不断移动且对土地缺乏忠诚的生活。”然而事实究竟如何?韦德说,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在沙漠里、荒原上、森林里,有着几近被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生活。在那里,韦德感受到了某种生命的质地——他们不太有时间感,只知道自然世界的韵律、植物结果的季节、太阳月亮的推移、黄昏前两小时出现的汗蜂、每晚六点整震动整个森林的黑暗里。他们没有付钱雇佣的概念,也不认为工作是负担、闲暇是相对的娱乐。

古老智慧为人类社会“留种”

黄夏/文乍一看副标题,“古老智慧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我还以为这又是一本心灵鸡汤。那些自以为灵魂污秽不堪的人跑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去洗一洗、蒸一蒸、晒一晒,福至心灵,笔头发痒,就写了一本书。我又以为这是一本文明人与“非我族类”假装平等的鬼话,这种假装,今日中国人的体会可能要比写此书的西方人更深刻。因为都吃过帝国主义的苦头,所以我们对弱势民族怀有深切的同情,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告诉不好好吃饭的小孩:“非洲的孩子可是成天在挨饿哦。”但是,《生命的寻路人》(2009)既非关无病呻吟的心灵疗伤,也不是旨在自我满足的道德意淫,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文化人类学著作。该书作者、加拿大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以田野考察的耐心和细致,遍访世界各地的非主流人类社群,为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创造、心灵和哲学,并以此为契机,向当代主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欲要说明非主流文明的好,就必须首先证明它们并不低主流文明一筹,甚至还要打破“主流”与“非主流”的粗陋划分。戴维斯开篇即从技术角度,驳斥了赫伯特•斯宾塞等人在19世纪提出的文明演化论设想。按他们的理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线性的,也就是一个单纯的从原始步入现代、从野蛮迈向文明的直线过程。他们假设每个社会都会以同样的顺序经历相同阶段,世界上五彩缤纷的文化充其量不过是一座博物馆,“展示的每个社会都代表镶嵌在时间轴上的演化片刻,任何阶段都在想象中向上通往文明”。而这个文明的最终指向,就是“伦敦的繁华大街”。现代人类学的发展,就是从辛苦地反驳上述这个灵光熠熠、却缺乏实证、又不幸深刻影响后世许多年的演化模型开始的。与《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一样,戴维斯的立论也是建立在长久积累起来的生物、历史和环境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他揭示人类社会的形成取决于地理、气候、土壤、水源、可供驯化的动植物等客观因素,而不是人的肤色、血统、智力、基因。那些在欧洲做出种种技术成就的人,未必在非洲沙漠、南美雨林、北美冰原和澳大利亚草原上做出同样的成就。而他们对后者的征服,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毋宁说是一种意外。他们带到“新世界”的疾病,杀死了大部分对此无免疫力的土著居民。然后,他们发展出一套名唤“适者生存”的伪科学,坚信通过各种手段对人性进行后天塑造是可行的,从而使“落后”民族进步、“野蛮”民族开化。于是,殖民主义来了,种族屠杀也来了,每一次为改造人类基因所作的尝试,都带来了血和泪。但吊诡的是,受害者的大部分反抗都着了“文明”社会的道,他们同样卯足劲儿发展技术和经济,戮力变得跟他们的加害者一般无二。戴维斯所担心的,正是这种涂成一色、意识形态规整划一的“全球化”。他深入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南美的安第斯山脉、撒哈拉沙漠、婆罗洲诸群岛,并不仅仅是要让我们领略各种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启蒙时代以来对“理性”的膜拜。是的,理性主义让我们摆脱迷信的桎梏,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为我们的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技术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同时,它又使我们的头脑彻底失去想象,在我们眼中,山林只是一堆有待开发的资源,生物只是一块尚需检验的化学混合材料。人们用各种数据来衡量各种指标,殊不知有一种指标——幸福——是无法以此来衡量的。而“理性”在地球“去生命化”的构思方面,堪称居“功”甚伟。那么,我们又能从佛陀的智慧、巫师的祈祷、万物有灵学说、合着风的韵律唱出的诗篇中,得到什么呢?它们作为一种文明就此湮灭,跟我们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戴维斯在此打了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比方:飞机掉了一枚铆钉,飞机飞行上百次都未必会掉下来,但一旦掉下来呢?更何况,“我们现在所谈论的不是失去单一生物或单一文化,而是人类史上前所未见的崩塌毁灭”。换言之,戴维斯有一种危机意识,相较人类数十万年的历史,目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只不过持续了两三个世纪而已,但这两三个世纪足以让我们看到地球的生态已经恶化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写到这里,我想起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挪威环境战略学家乔根•兰德斯不久前出版的《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在这本书中,兰德斯对未来50年的世界发展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但他的乐观,是建立在人类对可替代能源的寻找和发明上的,也就是说,一旦人类无法在这方面有任何实质性突破,那么我们当下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无疑将走到尽头。而据戴维斯预计,按地球目前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经济趋势,到2100年,我们至少需要四倍于2000年的地球资源。因而,戴维斯呼吁尽一切努力保留这些即将湮灭的人类文明,是有一种为人类发展“留种”的意思在其中的。当然,他的本意也不是要我们执起长矛、披上兽皮,重新去过刀耕火种和茹毛饮血的生活,相反,这些文明本身并不排斥科学和技术,而是对“现代化”作一种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表述。作为一种古老的生存智慧,它们懂得如何与地球共生存,而不是与地球同死亡。而将这些古老文明逼入绝境的,既非改变(“他们”没能变成“我们”),也非科技(“他们”因为运用科技而丧失了“自我”),而是权力。戴维斯向我们讲述了种族屠杀和殖民历史的种种相貌,其背后,正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戴维斯同样提醒我们,在屠杀和殖民被禁止的今天,一切都在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某一天,有那么一伙操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的人,跑到我们世代居住的土地上,凭着手中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开发权,办起工厂、矿场、大型排污设施,而我们则连向他们质问一声是否会污染水和空气的权利都没有,只因为他们手中还有一份谢绝泄露企业机密的专利权!戴维斯写道:“古老生活方式的文化灭绝在很多地方获得认可与背书,被视为适宜的发展政策。现代化提供了剥夺公民权的合理借口,真正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要以工业规模开采自然资源。”由文明、资源问题而归于最后的政治诉求,是这本书“以引起疗救注意”的宗旨所在。一言以蔽之,改变须从“利”字开刀,真正让“可持续”成为现实,而不是地缘政治经济博弈中用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毕竟,留给我们转寰的余地,实在是不多了。

对所有文明俯首称臣。

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氏取火,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这些神话伴随着人的起源与生命的延续和文明的传承。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也或多或少的隐射了远古先民的创世之难生存之艰。无论从遗传生物还是历史起源,生命都是神奇的存在。在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中,我们一直寻找自己的起源,并在揣测这样的循环会在何时以怎样的形式结束,然而世界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我们一直寻找真相,可是真相始终不得而知,它只不过让我们越来越接近人类自身。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只不过使得我们暂时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以更科学客观的方式来看待自身的存在。我们无从知晓世界在又一个几十万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或许已经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也许国家、民族这样的观念早已消亡。对航海史的了解仅限于达伽马麦哲伦以及中国的郑和。究竟是陆地还是海洋才是文明的起源,我们依旧无法探知,但是那些时隔几万年波澜壮阔的迁徙以及对外界岛屿的寻觅,至今想来依旧让人战栗。当金牛、天蝎星座在我们的眼中预示命理未来时,远古祖先则将它们视为航行的坐标,新世界的指南针。在毫无科技可言的时代,好奇与经验是支配这些远古居民探寻未知世界的动力与勇气。那些经验是世世代代的积累与口口相传。在他们眼中,世间的“物”与生俱来可以传递信号信息,包括逆行的风,水中的雨,月亮的光晕……这些是生存的信号灯,在现今的我们看来,这一切俱是如此神奇!发现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新部落,新世界,新文化,新文明。所有的文化汇聚到人类的文明史这股汪洋洪流中,就会显得如此渺小和璀璨。所谓的“种族优劣”“肤色差异”“文化尊卑”的观念在浩瀚的文明史上显得如此狭隘与封闭。将未曾知晓的文明视为“异类”,而创造这些文明的人则视作“异族”,以屠杀的方式毁灭几万年甚至几十万的智慧的馈赠,这种野蛮的方式被称为“创造文明,摧毁蛮夷”。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开始对“唯文化中心论”感到羞耻并自我反省,于是开始承认这段血腥的种族灭绝史。可是生存的观念依旧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存在障碍,就如我们无法理解拉丁美洲的土著终年在丛林中求生,而原始居民们也无法理解现代文明狂欢似的荼毒地球的每一寸资源。文化的差异或许会让我们无法欣赏非洲土著的沙漠狂欢,部落长老的梦幻呓语,印第安人的刺青与图腾崇拜,拜庙祭祀的舞者与歌声,青藏路线上一步一拜的朝圣……但是这些静止或是动态的场景画面都是人类发展至今所有智慧的结晶与遗产。无论何种生物,倘若与时间的年轮相较,都会显得如此厚重而珍贵。而对于每个文明,无论它继续繁衍还是已经消亡,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心怀敬意。 而我们同时也要对韦德•戴维斯心怀敬意,对他走过的路,经历的一切,对他眼中看到的文化与文明。当我们的眼界中只有纽约时代广场,巴黎的时尚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纷争,股票进入牛市,房产价位走向不明时,韦德•戴维斯却带着我们领略了一个完全迥异于我们生存环境之外的世界,它并非外太空的奇迹亦是地球文明发展至今的瑰宝与谜题。《生命的寻路人》并不热闹,它探究的更接近世界的真相,因而似乎更加残酷。脱离了那些纷纷扰扰,熙熙攘攘,我们最终作为一个生物存在于这个世间时才会发现自身的浅薄,而这些认识才会让我们对地球的所有文明俯首称臣。

二十多颗夜空中的星星

库克船长的故事,玻利尼西亚与欧洲殖民者的相遇。萨林斯等学者一直对库克船长故事的多有讨论,现在我们注意到库克对当地原住民航海技术的记述:他的玻利尼西亚导航员既没有六分仪的协助,也没有航海图的知识,却能在航程的每个时刻精确指出返回大溪地的方向。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玻利尼西亚群体中每一个寻路人毕生投入所修习的本领:他们了解风、海浪、云、星辰、太阳、月亮、鸟、鱼,还有水本身;透过亲身经验、测试假说来学习技术,并向天文、动物行为、气象、海洋获取学识。韦德跟随着寻路人航行,聆听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独木舟后面,坐着一位导航员,名叫卡伊乌拉尼的年轻女性。她在整趟航程中一天要保持清醒22小时,只在心灵需要休息时才短暂睡一下。她能够叫出、找到两百二十多颗夜空中的星星,认识各种星座的踪迹。对她而言最重要的,则是利用在低空中刚升起或即将落下的星星来定位导航。

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生活

 游牧民族,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国家地理的探险家韦德曾经跟随着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游牧民族行走。他出版的《生命的寻路人》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古老民族和部落,他说:“游牧一词其实容易让人误解,因为它暗示着不断移动且对土地缺乏忠诚的生活。”然而事实究竟如何?韦德说,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在沙漠里、荒原上、森林里,有着几近被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生活。在那里,韦德感受到了某种生命的质地——他们不太有时间感,只知道自然世界的韵律、植物结果的季节、太阳月亮的推移、黄昏前两小时出现的汗蜂、每晚六点整震动整个森林的黑暗里。他们没有付钱雇佣的概念,也不认为工作是负担、闲暇是相对的娱乐。

世界不是平的

一句话就可以阐述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描绘的图景:世界不是平的。从字面上讲,作者带领我们乘上波利尼西亚的双身独木舟,于太平洋的潮汐与日月中颠簸;然后钻入亚马逊流域的森密丛林,在神秘仪式中飘游于混沌初开与悠远未来;接着登上安第斯和内华达山脉,感受能够平衡人类心灵及大自然一切能量的永恒法则……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澳洲、东南亚、北极,作者踏遍了世界的边缘,也是我们潜意识中所认为的文明的边缘,那里遍布山巅与低谷,高高低低,充满了让浸润在平乏无味的现代文明之中的我们感到好奇的异象。听起来这就像无数旅游或猎奇类的小册子,不过是浪漫的怀旧或田园牧歌式风景的拼贴集,用壮美的景象震撼我们日复一日被效率与数字奴役的心灵。但实际上,作者所说的“世界不是平的”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挑战的是吞噬一切夷平一切的单一文明观。书中的一段话很好的总结了作者的看法:如果社会是以超凡的科技能力作为评比标准,西方科学实验的光芒四射与出色高超,无疑稳居龙头。但如果评比标准转变成用真正永续的方式让生命茁壮繁荣,或是对地球真正的崇敬与欣赏,那西方的典范就会败下阵来。如果说最能驱动人类热情的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直觉的能力、能够包容各种宗教憧憬,那我们那些武断的教条又会再次不符合标准。如果这种对比和评判仍然无法很有说服力地让人们认识到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轻视这种重要性所引发的诸多冲突却无法让我们无视这个问题:这些跟传统切断连结的人,绝大多数的命运都不是获得西方的繁荣,而是加入众多城市穷人的行列,被困在脏乱中勉强糊口。当文化凋零枯萎之后,人们依旧活着,却成了过去的幽灵,陷入两难,无法回到过去,却也没有真正的机会一圆赶上西方的梦想,既无法实践他们效尤的价值,也不能创造他们渴望的财富。这制造出一种危在旦夕的处境,因此,多元文化的困境不仅牵涉到怀旧或人权,更是地缘政治稳定和生存的严肃议题。如何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龃龉与冲突,再一次,作者指出文化能够帮助我们驯化野蛮之心:文化不是微不足道的。文化不是装饰或艺术品,也不是我们唱的歌,或我们吟诵的祈祷文。文化是一张舒适的毛毯,赋予生命意义,也是一套完整的知识,让个人能够从无穷无尽的生命经验中寻找价值,并在不具意义与秩序的宇宙中创造属于自身的意义与秩序。文化是大量的定律与传统,是道德伦理规范,能将人们与野蛮之心隔离开来,而历史显示,野蛮之心就只是在全人类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表面下方。如同林肯所说,单凭文化,就能使我们触及天性较美好的那一面。希望读者能够在作者这位寻路人的启发下,获得更加立体的看待世界的眼光,明白什么是生命,什么又是生命的意义;明白什么是文化,为什么需要尊重多元文化。

寻路——寻找古老的“情感”

“那便是我们前往航行的理由。我们的孩子因此得以长大成人,并以自己的身份为荣。我们与祖先重新连接,以至于自己的灵魂。在航行中,我们从古老故事的传统不断创作出新故事,我们确实在旧文化中建立起新文化。——奈诺亚·汤普森”人类历经了多少磨难砥砺、多少彷徨求索,终于从结绳记事的远古跋涉到如今的多媒体电脑时代。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然习惯了“全球一体化”的互联网式思想,高度的文明一致使得社会和文化快速发展,却又太少太少的人去思考,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别的选项、别的可能以及别的思考地球并与之互动的方式?在这本看似单薄的小书的字里行间,寻路人戴维斯跨越时代的隔阂,寻觅对我们而言业已朦胧的古文明的印迹。远古人类手握石块和树棍在洪荒中探索跋涉,经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一些部落里种植业逐步取代了狩猎生活。在实践中人类越来越感到季节对农业的重要性,更发现寒暑交替与日月星辰的位象变化有着颠扑不破的铁定关系。在古老智慧中,许多民族对天体的观测和对历法的编纂有着惊人的成就,他们发现了一些自然规律,虽然对其现象却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但他们融入了自然之中,犹如一个整体不分你我,一如闪族人但从动物的足迹便能辨认动物前进的方向、时间和速率,他们了解卡拉哈利沙漠每一片树叶每一寸土地并形成一个独特的族群。读书的过程中,感叹于“边缘文化”族群与自然界的互动和了解,类似于闪族人,古波利尼西亚人在海洋中,植物的磷光和碎屑,海水的研读、味道和温度,连剑鱼游泳的方式,都能成为他们了解自然信息的通道。“边缘文化”的思维中,没有始与终,也没有线性时间、天命和宿命的观念。他们的世界层层套叠,没有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所有的想法都有感知和意义两种层次。相比于自认为主宰了地球并力图改造地球生物的现代人类而言,古老族群的宇宙观更有真切的生态价值,他们更懂得天地间的永恒法则,他们是如此地敬畏和了解自然,他们虽膜拜上苍但仍难逃避自然灾害的浩劫,他们渴求真知,渴求上苍降临恩泽福运。这些“边缘文化”的存在和被追寻,无疑是在提醒正在融入统一文化价值的我们,要学着尝试去懂得其他文化之美,尝试去感受信仰的力量、精神直觉的能力,尝试跳出现在人类整个群体略有激进而武断的教条,用最最真实的换璞归真的情感,去感受一种语言一个民族。因为,每失去一种文化,就是失去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因为,与我们大多数人意识中的概念恰恰相反地是,人类的历史其实并没有成为“历史”,只要用心,我们就可以感到,古代的气息沿着岁月的长河,常常飘落到我们身边,今天我们的思想情感,可能早已为我们的先人思考或者感觉过,甚至,比我们感受得更细腻,更独特。


 生命的寻路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