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地景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10-12-17
ISBN:9789866525353
作者:[美] 雪倫.朱津
页数:416页

内容概要

雪倫.朱津(Sharon Zukin)
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與研究生中心(Graduate Center)社會學教授,出版了數本涵蓋文化與經濟、購物與消費空間、都市發展與藝術、房地產與種族聚居區等議題的書籍。曾獲都市社會學林德學術成就獎(Lynd Award for Career Achievement in urban sociology),《權力地景》一書曾獲美國社會學會頒發之C. Wright Mills獎。

书籍目录

圖目錄
謝誌
導論
第1章 市場、地方與地景
第2章 「創造性的破壞」:內在地景
第3章 都市地景 五個二十世紀地景
第4章 鋼鐵鎮:西維吉尼亞威爾頓的權力與自主
第5章 汽車城的鋼鐵鎮:底特律生產性勞動的權力
第6章 工廠與購物中心:威切斯特郡的權力與均質性
第7章 縉紳化、料理與評論階層:權力與中心市區
第8章 迪士尼世界:立面的權力?權力的立面
結 論
第9章 道德地景
注釋
索引

作者简介

本書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導論」包含三章,從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構變遷經驗著手——內在地景和都市地景,說明兩者同時再現並抗拒新市場經濟的抽象化、國際化和消費偏向。
第二部分「五個二十世紀地景」,再以一系列個案研究探索去工業化與後工業或服務業經濟之間的變化光譜。案例一是西維吉尼亞州威爾頓的歷史,這同時顯示地方自主性的力道和弱點。若未能連結全球市場,沒有任何傳統產業公司可以存活;加上沒有明顯的政府干預,這些連結就必須透過能汲取新投資泉源的銀行家。別具意義的是,滋養威爾頓的地方支持來自居住或消費社區,而非僅奠基於工作的社區。這點強調我們必須認識到超越工業生產的新動員形式。再者,若沒有連結在地與全球資本,「拯救」一個地方社區是行不通的。
案例二是麥克路斯鋼鐵在工業撤資的情況下,生產性勞動的弔詭力量。麥克路斯鋼鐵遭其主要顧客汽車工業拋棄,顯示城市或公司都無法在缺乏生產工作下存活。債權人的「政治決策」,而非資金成本或比較利益這類「經濟因素」,使麥克路斯鋼鐵缺乏金融機構的投資,生存兩度受到威脅,這種情況唯有透過其他政治壓力才能對抗,而本案的壓力來則自工會和州政府。麥克路斯鋼鐵擔保債權人之間的合作也提醒我們,一切投資都發生於社會脈絡中,對於接管交易或投資債券、房地產和高階消費的偏好,顯示特定的欲望社會化。再者,以正面方式介入麥克路斯鋼鐵的是地方政治、金融和工會菁英的成員,他們無法將投資導引到其他可能關閉的工廠,決定投資方向的是生產的意願。
案例三是威切斯特郡顯示地方菁英可以補充國際經濟菁英的決策。企業總部的遷址令當地維持高房地產價值的欲望獲得新的力量,而這得壓抑工業生產。支持這項目標的菁英凝聚力,排除這些工業城鎮裡的非白人、非工會勞工,以及當地民選官員。和麥克路斯及威爾頓相反,引導威切斯特變遷的社會均質抽象意象,排除了既有人口中經濟最弱勢的一群。
最後兩個案例是縉紳化和迪士尼世界,顯示從消費角度重組空間的其他情景,它們仰賴文化與經濟之間,以及中產階級消費者和全球企業之間的明顯連結。但這些地方地景也遇到投資、菁英支持和現有人口抵抗所引起的限制。縉紳化和迪士尼世界在任何情況下是否為經濟成長的可行情景,還需要進一步檢視。它們意味金融投資和文化生產的持續互動,而這可能導致兩種方向:服務業更深刻的社會根源與企業對視覺想像的更廣泛控制。
最後的「結論」的部分除了總結全書,更提出未來議程的主要焦點應該是公共價值的觀念。在地景的自然與社會力量之間,應該有無可化約的最低均衡。藉由限制開發來保有公共價值也是民主行徑,因為這容許成長由地方控制來節制。因此,公共價值並非無法與自我利益共存。它與私人價值不同,不僅回應市場力量,也反映地方的文化。公共價值保留生產和消費間的均衡,並且發現工作地景是道德秩序的最佳基礎。
然而地景具有歷史和文化上的局限,它們總是顯示權力的不對稱。在大部分地區裡,菁英與富人合力排除那些無法跟上市場力量帶來的改良的人。公共價值藉由排除來保障安全,以致地方文化屈服於市場價值。比起在工業地景裡,這在消費地景中顯然是更加危險。公共價值往往受困於私人價值。儘管如此,批評者無法再呼籲勞工階級拯救社會,他們已過度分化並過度捲入消費,無法回應舊有的工業改革願景。也不能指望藝術家和建築師對抗經濟力量,他們也深深捲入市場生產而無法描繪另類出路。籲求地方社區產生變革也是浪漫的想法,地方行動者一點也無法自主(即使曾經自主),雖然意圖保留風土形式,最終卻常令自己緊緊依附權力地景。
從公共價值角度形成議程的問題是它很模糊,無法解決全國層次的議題,也不能處理權力的不平等。然而,公共價值讓我們注意到菁英如何脫離某種資本投資形式而轉移到其他形式的關鍵問題。再者,對於以公民資格而非所有權為基礎的發展目標,公共價值能促進其討論。過去100年來,市場文化強調消費甚於公民資格。但美國與生俱來的民粹主義樂於接受強調地方社區的政治,強調投資要有給公民的社會回饋,而非給持股人的財務報酬,而企業也要有扎根的義務。人們依然希望生活於特定地方。或許,這可以成為開啟另類市場文化的標誌。


 權力地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權力」如何生產「地景」? (文匯報 2011-05-02)文:彭礪青書名: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作者:雪倫.朱津譯者:國立編譯館(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 合譯)出版:群學出版日期:2010年12月這書在城市研究中以社會學角度獨樹一幟,朱津在都市研究中無疑探究了純粹空間以外的文化意涵,她說的「地景」(landscape)令人想到都市的實質景色而非概念性的空間,令書中分析更能連繫到圖繪文化與城市建築美學的展示。作者朱津以社會學家的視角,結合人文地理作獨特剖析:以「地景」而非「空間生產」為研討課題。這是一種在市場和地方之間的中介,它的出現必先摧毀原有地方的風土,這意味著風景可被政治經濟權力任意改變,使原有風土的意義不復存在。《權力地景》就以五個城市的地景作研究對象,討論了美國本土的「經濟權力地景」所經歷的結構轉變。作者對這種結構轉變稱之為「創造性破壞」,這種變化無論發生在內在地景還是都市地景中,這種「創造性破壞」過程都涉及勞動人口的遷徙及中產階級住宅及消遣性建築的樹立,作者對這種趨勢稱之為「縉紳化」(gentrification)。它與「去工業化」同時發生,不單標誌著勞動者及低收入人士原來的生活環境被掏空,也牽涉到充滿後現代風格等美學概念的巨型建築物(如以高檔娛樂場所、大型商場、酒店)的入侵,這些建築物的新美學概念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朱津重視以地景背後的文化權力形式在城市地景上重新劃定「中心—邊緣」的實質意義,作者認為,文化權力的擴散以及「縉紳化」所引起的臨界過程(liminal phase)必先由市中心開始。在第七章,她再次清晰地將「縉紳化」視為一種中心城市的經濟權力擴散,正如香港從中區擴展到舊區的「重建」及所謂「活化」計劃,也包含了這種權力擴散的邏輯,而興建地標式建築物就是實現權力擴散的手段,朱津深刻地把城市中心—邊緣的地景變遷與居民生活變化,扣連在都市空間及公共空間的支配權問題上。五個例子也許更令讀者明瞭作者所討論的結構轉變究竟是怎樣,朱津的分析確切地描繪出美國後工業趨勢對工業城市地景及都市社群的影響,其中第四、五章記述了威爾頓鋼鐵廠及底特律汽車城鋼鐵廠的工人面對外國廉價競爭及資方撤資裁員壓力下為挽救自身而作出的相應行動,探討兩地勞工周旋在資方、金融銀行之間為自主權而抗爭的過程及結果。誠如作者所說,鋼鐵工業是一種資本主義重要的「陽剛」權力象徵,也是資本主義及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柱,這些鋼鐵鎮都有完整的運輸網及員工出租住宅作為配套,有享受過較佳待遇的工人,但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面臨挑戰。由於鋼鐵業本身無法整合分散各地的廠房,故此它也無法解決它所面臨的經濟打擊,資方脅於公共及財務壓力而決定關閉廠房,結果它只能等待政府權力與國際融資合作挽救困局,但這種「挽救」其實亦等同被核心權力重組而淪為「地景」的命運,結果這些工業鎮往往被「去工業化」成為大型購物中心或高尚住宅。鋼鐵業象徵著衰落的地方景觀,迪士尼世界則是這種「政治—經濟權力」植根於「幻想」而營建的「權力地景」,這種營建同樣以掏空傳統工業人口的生計為代價,這種幻想涉及整個地區的重新規劃,主要內容為建造邀請人們逃離世界的娛樂幻景,以規劃大規模的消費,作者認為,無論是為官能刺激而建造的大型機動遊樂場,抑或是按照迪士尼童年經驗而仿造的風土幻想建築,都有這種目的,這種幻想風土不單在迪士尼可以找到,也可以在原有住宅改建的高尚旅館和豪華宅園,甚至從許多高消費旅遊點中找到。朱津的《權力地景》展現了「多元決定」下從風土到地景的臨界空間過程,這種轉變或許背後是「政治—經濟」操作,其象徵卻是文化和社會性的傾覆,她不單敏銳地觀察到,保護社區地標及原有風土就是抵抗中心權力擴散的實質方法,同時視文化為權力的關鍵概念。作者亦毫不諱言,沒有所在地或全球資本的協助下,要保留像威爾頓的原有風土是很困難的,《權力地景》悲觀地認為保留公共空間及原有風土獨立的前景是黯淡的,雖然書中只從「地景」此一表象性問題著手,然而作者以「地景」形塑資本主義全球經濟支配時卻能勾勒出確切的社會情景。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写的没有裸城吸引人,但是文化地理学是宗仪老师带给我的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我其实早就有这个意识,关于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总苦于理论的匮乏,尤其是不知道这些东西真的可以称其为理论,但现在我终于腰杆硬起来了。这也是我在香港读完的第一百五十本书,希望这种阅读姿态常在。
  •     似乎想在地景上借用波兰尼的“嵌入”论,但外延要广很多。对于复兴地景的公共道德要求似乎也回应了哈维的文化观,尽管也没有那么激进。
  •     - [ ] 第三章 - [ ] 令郎满目商品的视觉化 符号化的产物 - [ ] 班尼路 (国际连锁,泯灭了地方特色,冲击原来的内在地景)商品背后的逻辑是被塑造出来的 - [ ] 我们看到的公共空间是由私人指导为了消费 - [ ] 内在地景 本地化的地景被抛弃 内在地景的衰败 - [ ] 城市地景 貌似很繁荣 - [ ] 从生产转向消费 - [ ] 建筑师扮演帮人生产的角色 - [ ] 建筑师很有名 变成了是一种知名度的品牌 - [ ] 建筑作品变成了产品去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