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541137693
作者:吴小莉
页数:212页

内容概要

吴小莉,华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媒体人之一。祖籍浙江新昌,出生于台北,现定居香港。曾被《亚洲周刊》英文版选为“当今世界你应认识的50为人士”之一。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首席主播,主持重头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小莉看世界》,以及走访两岸四地高层领袖人物的《问答神州》栏目。

书籍目录

推荐序1 成思危
推荐序2 李荣融
自序
对话柳传志:未来五年,中国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未来五年,整个世界大概也不会那么安定: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形势肯定是不确定的;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对经济形势的影响格外大,未来将会怎么样,也不确定;还有科技的发展,也不确定;是否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这也是不确定性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小莉观察
欧美经济蕴藏商机
企业扩张也要深思熟虑
用人文关怀拢住人才
胡萝卜加大棒进军农业
尽早培养接班人,从旁指导
对话马云:世界因小而美

作者简介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热情、冲劲、骨子里的好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让吴小莉高中时就立下选择当律师或者记者。至于是要做律师还是记者,她就交给了高考做决定,将大众传播和法律系作为志愿的她,最终进入当时台湾培育出多位著名电视人的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就读,并立志当一名记者。为此,大学期间她就主动联系到多家媒体实习,并曾担任校杂志《传播者》主编。为采访某小学校长,曾在门外徘徊半小时之久不敢敲门;曾为采访作家朱秀娟而翻遍她的所有作品……这些胆大心细的采访活动,她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自己认可的工作理念。一路走来,“当大事发生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这依然是吴小莉作为传媒人一直在坚守的理念。她渴望观众尊敬的不是她背后的电视台,不是她手上的麦克风,而是她这个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在台北父母的庇护下,还是只身去香港闯荡?是选择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美丽可人的单身贵族,还是放下工作全身心回归家?当事业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是寻求稳定,还是继续开创?吴小莉不是没有纠结过。这可能都是她喜欢的,但总有最喜欢的那一种方式,总有从高中时就立下的愿望在不断驱使着自己。如果说选择是开端,那么努力和坚持就是过程。吴小莉从1988年走上传媒之路开始,从记者到主播再到副台长,一次又一次地闪耀,成为观众心中闪亮的明星。而光鲜亮丽的舞台后面,是我们看不见的执着与努力。大牌主持人约访也有约不到的时候。没有谁能够一呼百应,叱咤风云。吴小莉遇到这种事的时候,都会很淡然,在她看来,这并不代表失败。这只是一种过程,只是在提示她仍需要不断努力。一次没有约到再约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她始终坚信“还没约到只是采访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已”。 在《九七回归60小时播不停》时,吴小莉就连续3天带妆作业,诱发严重的皮肤过敏症;采访朱镕基总理欧洲之行,她集采、编、播音、发稿于一身,累到几乎脱水休克;有时《小莉看时事》节目因忙碌无法及时完稿,急得她痛哭失声,哭罢再挥泪上阵;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她会悲叹“我实在顶不住了”,可事过之后,她照样笑容可掬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中,吴小莉就要挑战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择对话商业领袖,畅谈中国未来经济五年脉动。吴小莉曾说,转身离开很容易,坚持却很难。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走一条不容易的路,但放弃你所热爱的就是零。坚持和留下虽是最艰难的选择,却是可能让你不后悔的选择。
  •     转一个访谈:问:从时政类节目到做财经类节目,这对您来说会不会是一个挑战?吴小莉:我一直在传媒界工作,作为一个传媒人,我看得到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在哪,我一直是努力跟着时代和社会的热点在走。在刚到香港时,我做的就是财经资讯节目,因而采访了做为企业家的辜振甫和经营之神王永庆;还担任卫视中文台财经节目经理,这几年我的时政记者形象鲜明,因为中国的发展受政治发展的影响很大,那我就是跟着这个思路,在前线上奔走着。在我奔走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股很重要的力量是企业家和企业,他们是推动这个社会向前的另外一个重要推手,这股力量在我们理解这个社会的时候是不可缺席的。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我们就是沟通的桥梁,关注这样的群体,把这个社会上值得分享的东西分享给我的观众和读者。站在不同的地方来看社会发展的热点在哪里。我习惯的是,当有大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能站在那里观察,看到它的变化,感受它的脉动。
 另外我对话的这些行业领袖们,和他们的对话跨行业跨得很厉害,他们每一个人涉足的行业都是一个专业。作为媒体人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习不同的内涵,但不断学习也正是这一行最有意思的所在。他们几位受访者的推荐和评价,都认为对话、沟通,深刻,我们聊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能够碰撞出火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对话开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前采、跟整个团队一起做大量的功课等。我对他们每一个人所在的行业都要能准确把握住热点所在,这样才能构成一场比较立体的对话。不仅仅是我,对话结束后受访者说他们也有思考和所得,就是一次互相助益的交流。这也是我认为我们的对话能够的存在的“地基”,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最大的收获之一。我觉得媒体人没有不能涉足的领域,只要我们足够认真、努力地去研究它。
 在做前采的时候我会和嘉宾们就对话的主题大致聊一遍,这个过程中有些嘉宾会显得比较“保守”,上到节目上后却会受整个节目氛围和气场的影响,在我们的对话方式的引导下,他反而谈得比较顺畅,谈得非常好。有些嘉宾在前采时已经是畅所欲言,他所在的行业又正经历着比较大的变化,节目现场上他们就很愿意“接招”。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受到他们作为行业领袖的气场,对这几个行业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这也对我接下来的采访有帮助,在这之中我个人的收获是很立体的。问:每次对话前的准备工作中哪一部分是您认为比较困难的?吴小莉:第一个困难是“涉题”。为什么当初我们把对话的主题涉到“未来”里面,而不是这些商业领袖们的发家史或者成功史一类的?这就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点。第二个困难的地方是,怎样把这些企业家们的“未来性”展现出来。我们曾和一些财经类的人物谈过,发现要想谈未来他们会不太习惯,大家通常谈的都是过去和现在,比较少的人会去谈未来。谈未来很容易把节目谈得空洞,谈得太战略,或者理想化,不能够“接地气”。这个部分就很考验整个团队,怎样去引导他们把未来谈得“接地气”又掷地有声,能谈出话题和话头来。这个是需要我们充分准备、不断沟通和磨合的。
  •        坏学生各有各的坏,而好学生是一样的。就算好学生不是一样的,好学生的作业本也大抵相似。   好学生的作业本是什么样的呢?洁净、工整。也不是没有错,可是错的地方也用不同颜色的笔小心翼翼地订正了。整个作业本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舒服。   吴小莉是个典型的好学生,她这本新书就是一本好学生的作业本。   大一的时候,因为专业的原因,把那些名主播名记者的传记或者书作都找出来看了一通,从赵忠祥、倪萍看到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再看到杨澜、曾子墨、陈鲁豫,吴小莉……可以说老中青三代的书都一一看过。   横向来看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纵向一比,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名记越走越浮躁,越来越取巧,早期的作品还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在里面,后面就完全是为写而写,看不到“真诚”了。   也是,反正资历在那儿了,名气在那儿了,说什么写什么都会有人买账,所以也就不用那么爱惜羽毛了。   可是吴小莉不同,她的《足音》在早期那批主播自传中就是诚意之作。像初学写字儿的小童,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又不卑不亢。她的前几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毫不忸怩,也绝无矫饰。她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也认认真真分析着,真的是一步一声足音。   看的出来,她不是那种聪明学生,可是她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因为她足够认真,而且发展平衡。   这本书也同样认真,每篇采访前都有一篇类似记者手记的东西,她没有柴静那样的才情,也不同于闾丘露薇的理智分析。乍一看这些文章,会以为是高中生作文,不是很好看,可是能得高分。   这文章放在书中也能得高分,交代铺排,为主角的出场做好铺垫,这样的文章恰恰好,不会抢了主角的风头,也不会让后面的提问显得突兀。   在提问环节可以看出,吴小莉是做了大量功课的。6个采访对象,都是中国当代数一数二的人物,脾气秉性各异,风格也各不相同。场上还有各色嘉宾,她却能把局面控制得不冷不热刚刚好。   要说那是节目组策划的功劳也对,可是在现场,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不可控的,策划也没有办法,全靠主持人掌握局面。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会咄咄逼人,故意把采访对象往沟里带;也不会脚踩西瓜皮,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纵观全书,这对吴小莉来说驾轻就熟。   也不是没有取巧的地方——我注意到,她所有的开篇问题几乎都是一样的,“您认为在xx上,什么最XX?什么最xx?”多为这样的句式,表面看这是将主动权先放到采访对象手中了。再一思考,这些问题,都具有双向性,一句话包含了两个问题,而且节奏非常快,采访对象在这个当光顾着去憋名句格言去了,到手的主动权又给踢放了回去。而对主持人来说,开篇的三四个小问题里面就大有文章了,随便从一个方面延伸都可以抽出一条采访的主线。每一场采访都是这样的路数,可见屡试不爽。   之后的问题都循循善诱,把被采访者往预设好的轨道上赶,这是作为一个记者的职业技能,更是吴小莉的长项。毕竟是好学生,可以说每一场采访都把节目组想听到的话从嘉宾口中套出来了。   可是也仅止于此了,中规中矩,刚够90分的优秀线,却不能更高了。   我这么说绝没有贬低吴小莉的意思,你以为90分是好拿的吗?这世上多的是眼高手低的不及格者,却少有肯安安分分朝90分奋斗的好学生。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好学生的作业本再单调乏味也比你那皱巴巴乱糟糟布满红叉叉的本子看着舒服不是吗?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马云是演说家,说话旁征博引,爱用比喻,有煽动性,但回答问题比较虚,少有实质的东西;宗庆后太像家里的老人,朴实、严肃、直接,有画面感;柳传志讲话周全,鲜少纰漏;刘永好概念单一,重复的东西比较多;马蔚华和常小兵肚里有货,回答问题比较有信息量。
  •     各色企业家。
  •     看过节目,又看书~~丰富各种文化和前瞻性的知识~~
  •     书还成
  •     商界名人对未来经济的看法
  •     当红女主播的书我都看了,这本少不了啊
  •     很不错,学到挺多的
  •     字里行间,显示的是智慧的光芒。不论是马云的“小而美”理论,还是柳传志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经验。都显示的是最新的商业理论。
  •     名人视角,站在名人角度思考,丰富思维深度与广度
  •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对未来企业的规划
  •     淘宝阅读电子书,看了马云的 其他的没看~
  •     非常好,非常用心的一本书,虽然只是访谈,但每一句话都很有价值,尤其喜欢小莉观察的文字,字字见真知。
  •     很有洞察力的一本书,对未来的预测很有参考价值,推荐读2-3遍。
  •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验者指点迷津
  •     相对有点老掉牙的节目,我更关注吴小莉的提问。
  •     2013年的时候基本上说2个热点: 移动,大数据。 到现在了移动&大数据竟然还是热点。
  •     非常全面,又通俗易懂
  •     在夹缝中穿行的人们
  •     凤凰女主持都爱话里话外地显示自己优秀
  •     很欣赏这个女孩子,大气的外表和笑容,但是没看过真人的节目。之后去看看。
  •     当今中国企业大拿的访谈集(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别的不说,这里就马云和刘永好目光着眼在全社会,而不只是自己的公司或行业。另个极端是常小兵(中国联通),言谈间竟还放不下互联网上下游企业对其商机的侵蚀。
  •     都是做过的节目,没啥意思
  •     想要有所作为,优秀是不够的必须卓越!
  •     看不出这本书的价值,注定吊丝一辈子
  •     让我们看到每个大佬的笑谈之间的人格魅力,马大师的精明,宗大哥的厚道和执着,联通掌门人的低调和野心,还有农业大王对于土地的热爱,招行人的自我的革命的勇气,特别喜欢的是宗庆厚的对于创业,对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论述,给互联网热和想成为马云的人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醒。好人!
  •     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和刘永好
  •     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