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

出版社:李实、佐藤宏、史泰丽、 等 人民出版社 (2013-05出版)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010121048
作者:李实,佐藤宏,史泰丽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个时期(1980——1985),政策的努力方向是重新改组房屋用地(宅基地)的管理体系,以应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扩展和随后的人民公社制度的崩溃所带来的制度改变。20世纪80年代前期农民收入的迅速增加刺激了农村地区的房屋建设,并且引起了农田向房屋用地的分流。这些现象引起了政策的关注,政府一再发出命令,禁止把农地挪用为房屋建设用地(如1981年4月国务院的紧急指令)。为了加强对农村房屋建设的控制,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紧随其后,建设部和环境部也颁布了相关的法规。这些法规要求农村房屋建设要通过村庄审查(集体土地所有者),然后由乡镇政府批准。 1986年随着《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农村住房政策开始了第二个阶段。这部法律确立了一个从中央到乡镇的分层次的土地管理制度。关于农村房屋用地的管理,《土地管理法》允许每个农村家庭拥有一套住房,其规模大小在在各省的标准限制之内。对农村耕地保护的持续关注也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实验性政策的实行——农村房屋用地收费。然而,这一收费尝试在广泛实施之前就取消了,原因在于它违背了减轻农村税费负担的整体政策宗旨。 开始于1997年的第三个时期以几个政策文件为基础来解决快速发展的城乡流动和城市化问题。这些文件包括1997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200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7年3月颁布的《物权法》和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关于农村的各项政策决定。这一系列政策文件提供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从城市到城郊住房占用农村土地的压力的措施,以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文件一再强调禁止城镇居民或单位购买农村土地的使用权用于建房。然而,执行这些禁令却是困难的,并且还出现了建在农村土地上的商品房(小产权住房)却没有正式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同时,在一些地区,部分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导致了农村土地的废弃,这意味着需要协调农村和城镇的住房政策,同时改革农村的居住权制度(户口)。 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也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框架下,在一些地区推行了政策试验以解决人口流动和城市化问题。

内容概要

作者:李实 (日本)佐藤宏 (加拿大)史泰丽  李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被聘为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牛津大学中国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人类发展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天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包括:收入分配、贫困、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多次担当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机构的研究项目的专家和顾问。 佐藤宏,日本一桥大学博士,现任一桥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近年来尤其致力于研究城市失业、收入分配不均等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史泰丽(Tenysicular),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任教,现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史泰丽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已有三十多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发展经济学和居民收入分配。

书籍目录

第一章近期中国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政策背景 第三节收入的度量 第四节数据和调查 第五节主要发现 第六节结论 第二章概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和贫困(2002—2007年)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数据和样本权重 第四节全国住户的人均收入水平及收入不平等 第五节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增长状况和不平等程度 第六节收入不平等的构成:城乡收入差距 第七节收入不平等的构成: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第八节贫困 第九节结论 附录 第三章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 第一节偏差的来源 第二节解决思路 第三节数据与方法 第四节收入不均等程度的估计结果及其解释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中国消费不平等的变化 第一节简介 第二节数据描述和调整 第三节方法 第四节消费水平的变化 第五节消费不平等的变化 第六节总结 附录自有住房租金估算 第五章住房所有权与中国的收入不平等(2002—2007年)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中国住房改革的制度和政策背景 第三节住房财富和房屋租金的估计 第四节住房所有权和住房财富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结论 附录2002年和2007年CHIP调查的住房数据 第六章中国的教育不平等:代际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相关文献 第三节中国的教育政策和趋势 第四节理论和方法 第五节数据分析 第六节结论 附录数据问题 第七章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数据和方法 第三节农村收入的走势 第四节农村贫困的走势 第五节农村贫困的变化 第六节外出打工和农村收入 第七节税费的取消 第八节最低生活保障 第九节结论 第八章中国农民工市场的演变(2002—2007年)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 第三节数据 第四节农民工工资分析 第五节潜在的农村外出人口 第六节结论 第九章城镇收入不平等提高的新阶段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背景 第三节数据和定义 第四节总体变动 第五节收入来源的变化如何影响收入不平等 第六节各类人群的收入变化 第七节结论 附录 第十章中国城镇失业与非就业者数量的增加:成因及结果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背景与猜想 第三节数据来源与非就业者的统计描述 第四节非就业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非就业者的经济福利 第六节结论 附录 第十一章公有部门的职工还享有工资优势吗?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数据与统计分析 第三节Oaxaca—Blinder分解 第四节Juhn—Murphy—Pierce分解 第五节结论 第十二章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我国税制中的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方法和数据 第四节我国个人所得税收人再分配效应的估计 第五节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十三章中国城镇职工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变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文献回顾 第三节研究问题和数据描述 第四节方法 第五节结果和解释 第六节结论 附录 第十四章中国城镇居民民族间收入不平等的跨期变化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背景 第三节“反歧视”政策法规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 第四节模型 第五节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第六节结果 第七节总结与结论 附录 附录Ⅰ2007年CHIP调查:抽样方法和数据描述 附录Ⅱ2002年和2007年CHIP调查:样本、权重以及城镇、农村和流动人口综合样本 附录Ⅲ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问卷 附录Ⅳ2007年农村住户调查问卷 附录Ⅴ2007年农村村调查问卷 附录Ⅵ2007年农村到城镇的流动人口调查问卷

编辑推荐

《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4》对2002—2007年期间中国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的问题涉及与收入分配相关的各个方面,如消费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房屋所有权与中国的不平等;还包括农民工市场的演变以及城镇劳动力市场上收入不平等、失业、性别工资差异和民族间收入差异等。《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4》由李实、佐藤宏,史泰丽等著。


 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