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瓣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34370229
作者:德龄
页数:186页

章节摘录

书摘汽车、飞机、铁路使中国更快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任何一个皇帝都没能做到的。当时的活动电影,虽然放映出来的形象有些扭曲,但是它让中国人知道了许多外面世界的情况。广播喇叭在大街小巷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播放,因为中国的方言太多了,没有一个人能全部掌握它们。我能说八种方言,但是我还常常感到在中国自己像一个陌生的外国人一样为难。    要了解为什么政治社会的大变动会造成这样一些后果,我们还得追溯到一九一一年以前。在此以前的中国是旧中国,从那以后,中国向前飞跃了一千年。她发生了失误并不奇怪,因为她跑得太快了。    正如在一部电影里显示的那样,我们看到一大群穿着制服的军队雄赳赳地集结在西伯利亚和满洲的边境上。接着,他们逐渐地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昨天的由慈禧太后威严的统治着四亿人民的紫禁城。我是慈禧太后的一等女侍官,我曾在欧洲受过教育,所以我看朝廷的事物常带有西方的观点。这时候,慈禧太后已经快七十岁了,她在对中国绝对统治的四十三年中,历尽艰辛。尽管她专制、独裁、心胸狭窄,但是她的思维还是非常敏捷;侍候她也是一种使人永远难忘的经历。    在北京的心脏紫禁城中,太后就是太阳,全中国都围绕着她运转。即使是义和团运动也没有让太后丢失她的权威。她的宫廷非常豪华。她和她的宫眷们的衣服上都镶着许多宝石。    P2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国是一个注重哲学的国家,相信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谁也改变不了,所以不必费力去试图改变它;而西方人则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环境,哪怕在这过程中受到很多挫折。我个人认为,中国人更善于享受生活,因为他们承认它,尽情地享受它,在漫长的岁月里让各自的仆人待候、照顾,而这些仆人又让比他们再低一级的仆人待候和照顾。

内容概要

德龄(1886—1944),满洲汉军正白旗人,原籍珠海市香山县南屏村,父亲裕庚是清末三品外交使臣,后任太仆寺卿,母亲法国人。1895年其父裕庚出使日本,德龄与家人随父前往日本。1899年,裕庚出使法国,德龄又随父在法国居住四年。1903年随父回国后,德龄担任慈禧御前英、法等文的翻译工作,1905年3月,其父裕庚在上海病重,德龄正式出宫。1907年德龄与美国人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移居美国。 两年的宫廷生活使德龄对宫中情况非常熟悉,在美国,德龄以英文写作了大量与“清官”相关的作品。她的作品中既有真实的历史写照,也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既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书籍目录

紫禁城和百老汇大街在金城内太后的珠宝悲剧里的金色女神杰出的依萨多拉基普林说得对吗?一个中国家庭安静的一天蚕蛾的奴隶白狐狸莲花姑娘金莺金铃梅娘的舞巾

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德龄公主的十三篇短文。其中上半部分是她在清宫和美国、法国生活中的回忆和随想。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了她别样的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式,使她能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比较深刻而公正的分析和对比。下半部分是一些中国古老而又动人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寄托着她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反映了这位女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本书包括德零公主的十三篇短文。其中上半部分是她在清宫和美国、法国生活中的回忆和随想。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了她别样的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式,使她能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比较深刻而公正的分析和对比。下半部分是一些中国古老而又动人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寄托着她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反映了这位女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莲花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套七本《德龄公主文集》的第二本,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德龄的书。德龄一生最值得回忆的大概就是自己作了慈禧的第一女侍官,站在离太后最近的地方,把慈禧最后执政的几年收录眼底。藉着德龄的回忆,我们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来偷窥一下慈禧的生活,有那么一点点快感。可惜这本书只有十三篇短文,后面六篇还是她写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写慈禧的不过只有三篇,非常不过瘾。周末会去借她的其他几本:《皇室烟云》和《童年回忆录》。虽然只有三篇写清朝宫廷的文章,但已经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出版说明写着“她的作品既有真实的历史写照,也有想像和虚构的部分。”但她写的末代的确令人大开眼界。紫禁城有些细节是纪录片《故宫》不能比拟的。“在朝见仪式中有这么一段:每个大臣必须重新叩头,并向太后报名。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臣由于太紧张了,竟把殿名当成自己的名字报道:“我的名字是长生殿。”“每当太后要去颐和园,一路经过的地方都要铺上黄沙,黄沙是中国皇权的象征。黄沙铺好后,必须太后第一个通过,在这之前,黄沙上不准留有任何人的脚印。在她回来之前,又得重新铺黄沙。”“她的床从西方观点来看是非常奇特而迷人的。它大约有十英尺长,七英尺宽,在床的上方有一个雕刻的很精致的檀香木天蓬,....她的床单是用很厚的玫瑰色丝绸做成的,以与窗帘的颜色匹配,床单上放着几床丝绸的被,里面充满了细丝绒。你可以想像得到这床是多么的大,夜里太后上床休息时,她就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我总觉得翻译得有些差强人意,但还是看得兴致勃勃。“在中国,生活是一首漫长的,演奏的轻柔、缓慢、宁静的乐曲,.....在西方,生活是一个漩涡,在这个漩涡里,你如果不会挣扎,那就得淹死,但是当你挣脱了漩涡,那么你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其实不管生活在西方还是东方,人总是在一个一个漩涡中挣扎吧,区别是漩涡或大或小,或疾或缓。
  •     由女官德龄而看到垂帘这边的慈禧,她说:这是一个很保守的女人,但我喜欢她。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同意。毕竟德龄在宫中时年轻得如同她的文笔,而她离开这个世界时,也还不老。对于自己短暂的存在,如同她所说的“我只是掀开了历史的一角”,告诉大家我在宫中所见到的一切,而至于那些不可见到的,则只能付诸想象了。即使亲近历史如同德龄郡主者,她也不免遗憾:自己也不过是盛世没落时飘落的花瓣,“还不能看到衣服背后的本质”。大概,人们感念的就是德龄的这份诚实。诚实得不像宫里的任何一个人,诚实得让慈禧乃至周围的许多人倍感异样却又深深印记。因此,无论山河怎样变迁,在人们心中都愿意把她亲切的称为德龄公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公主”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权力和地位的范围,成为一个纯粹情感的牵念。但恐怕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改变对这位“假格格”亲昵的称呼,毕竟华人在内心中认为对她这种公主般的爱戴是顺其自然的,就像西人总忘不了早逝的戴安娜王妃。假如说书中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有裕德龄和那位连伊莎贝拉·邓肯见了都喜欢的妹妹裕容龄的合照吧,而且也没有哥哥裕勋龄在宫中当御用摄影师时留下的相片。今天,大概只能凭借文字的残片拼凑出兄妹三人在宫中的影像了。而至于说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大概还在于照片——尤其是书中没有出现慈禧的相片。当一位女性的身边有着太多人为布置,当一位女性的表情已无法自主,当一位女性的每一处装饰都必须“被赋予”,大概,在这样的照片里,我们不会看到一个愉快的女人。与其在照片中失望,不如潜在文字中,去想象慈禧,去想象她和她们,或许还有一份真。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无论是语言还是内涵都稍显稚拙。
  •     德龄。 一段猎奇的篇章。关于慈禧的生活。 一段居美的日子。东西方人的观念。 一段神话小说。她最终还是向西方说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神奇历史。
  •     德龄还真让人羡慕,邓肯做舞蹈老师
  •     不喜欢她。
  •     不知道是原作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没觉着文笔好,观点稍显偏激(包括后边儿那几个故事),但确是一个很好地窥探晚清宫廷生活尤其是慈禧的好窗口~
  •      同胞
  •     这个满族老太太有着令人羡慕的游历 可惜文笔真的太差了-。-
  •     读来很快的一本小书。毕竟是译作,总觉得读起来不太舒服。又想到了今天老师上课讲的translation is a work never done.前半部分可以看看,后面的传说就没必要了……
  •     基本只有在清宫里的比较有看头。
  •     前面几篇不错
  •     清宫两年够德龄吃好多年了,同样的段子已经在N本书中读过。老太后的锦衣华服,奇珍异宝,传说中的民脂民膏哎
  •     硬伤不少,还是有趣的
  •     我承认我是一个标准的外貌协会成员,第一眼看见这本书就被她深深吸引了,但是随笔实在不算我喜爱的类型,犹豫再三还是抵抗不住内心地驱使把她带回了家。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过真的需要很静很静地读
  •     上课的时候把慈禧的奢华讲给小朋友听,全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     最近对她比较感兴趣。用一种异样的语调,重新诠释了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