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诊断

ISBN:9787508663624
作者:[加] 阿瑟·黑利

内容概要

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1920出生于英格兰贝德福德郡卢顿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直至1947年定居加拿大。他所出版的作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行业小说之王”。他的11部作品被翻译成40种文字,总印数超过1.7亿册。阿瑟·黑利称自己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编织故事”,他擅长把日常的故事写成引人入胜的小说。他常以美国社会中的一些重要行业为故事背景,如金融业、医疗行业、交通运输、新闻传媒等。故事情节多半围绕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之间的斗争展开,主人公多为精通专业技术、事业心强、果敢坚决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大饭店》甚至成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情节跌宕、悬念迭起的讲述美国社会医疗行业状况的长篇小说,小说主线是三郡医院的各科医生与行政人员努力经营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艰辛过程。其中病理科的皮尔逊医生作为保守力量的代表,以其资历和顽固的性格给医院发展带来了不少麻烦,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革新与守旧力量的斗争中,小说穿插叙述了几个典型病例和人情
故事,道尽了医疗行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最后诊断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最近两年读的最喜欢的小说,看完很是感动,更重要的是惭愧,想想也是自认为自己是个专业的从业者,但是和书中形形色色的医生比起来,自己的专业和敬业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医生真是个了不起的职业呀。
  •     早上坐地铁听罗辑思维推荐买的。封面的心电图图案和小说主题很贴切。 最开始觉得第一章挺无趣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日常,但是越往后看觉得越有趣。医院的办公室政治,新人与老人的观点冲突,经验与制度的碰撞,等等,都影射着现实。 美中不足是排版有点糙,内文有的地方首行缩进不对,有的页面裁切实在是太过了。
  •     一个医院的改革进程,了解到医院的管理以及医生们的日常。三条主线扣人心弦,细致生动,读起来非常流畅。但国外的医院医生体系与国内相差较大,似乎并未从中了解到更多国内医生们的处境,但医生们的心态,我相信应该是类似的,尽力地希望能够治愈大众的。
  •     看完后深深的惆怅,里面的医生也许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然而他们都有身为医生不可或缺的职业美德。皮尔逊医生,一个年纪大了,经验丰富,却固守自封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愿意接受医疗的新改革,最后以一个婴儿的死去而结束了自己长达32年的病理学职业生涯。有谁还记得曾经他年轻之时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病理医生,也曾推动了医院的巨大改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忘了,也许是沉迷于骄傲和权力,他不再刻苦的学习新知识,满足于自己原本的成就,所以他逐渐的跟不上时代,慢慢的也就被时代淘汰!婴儿之事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实在让人心碎。
  •     没有前言、后记和内容简介。这样的设计理念我很喜欢。
  •     受到罗辑思维的推荐来读,感觉整体不错,但是没有过于出彩和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可惜了本来还不错的故事。
  •     罗辑思维联手中信复活了阿瑟黑利的6本经典小说,绝迹多年,软精装,轻型纸,定制版本重新登场
  •     有的情节一出现就能猜到结尾,比如女护士截肢、新生儿死掉。不过有的伏笔一路埋下来到最后突然爆发,比如伤寒,还是挺有冲击力的。三星半。
  •     视而不见核心部门的问题,一味的妥协与纵容,孩子的死亡沦为代价。出现矛盾的时候,孰轻孰重,如何权衡!不忘初衷,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丢弃自满。去读去学去听去跟上时代,把电话文件应酬扔掉!
  •     这里有如临手术台现场的紧张,有爱与不爱的痛彻领悟,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行业小说。一个真正的医院,最终是为了那些信任你们,需要你们人!而终身努力学习,提高诊断水平,是每一个医生最基本也是最难做到的。
  •     毫无疑问,主要围绕着乔皮尔逊展开了故事。看到了医生们在体质内的无奈,看到了新事物和老思想的碰撞,看到了疾病面前的生离死别。阿瑟黑利总是能巧妙的选取各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不知不觉,我又了解了医疗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