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江山

出版日期:2014-12-1
ISBN:9787301249276
作者:周重林,李乐骏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周重林,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联合发起人、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普洱》杂志联合创始人,近年来致力于茶叶知识的研究、普及、传播。
代表作《茶叶江山》《茶叶战争》《茶叶的秘密》。《茶叶战争》一书热销两岸三地并获广泛好评,《茶叶江山》更开启了茶界出版的新模式,尚未上市就被订购两万多册。
李乐骏,喜爱诗歌、美酒、旅行收藏及一切精致事物的当代茶人,致力于连接生活美学的过去与未来。
弘益系茶文化品牌创始人,工作之余热衷于与茶有关的行走、写作。现为云南弘瑞君益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华茶青年会主席、中华茶馆联盟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书籍目录

序      一杯茶的力量
第一章 茶叶江山:我们的味道、家国与生活 001
一 卖普洱茶的老挝人
二 茶祖是谁?神农氏、诸葛亮还是陆羽
三 不爱喝茶的人还是中国人吗
第二章 茶——昔日的荣耀,今天捡回来了吗? 033
一 焦灼百年的中国茶人
二 中国VS印度:茶叶原产地之争
三 来自法国普罗旺斯的茶人
第三章 茶马古道上的茶叶复兴 073
一 张毅:普洱复兴的关键人物
二 不去勐海,敢说自己是做茶人?
三 从宁洱开始,追寻普洱的传统
四 沙溪:马帮的往事与近事
五 古道遗珍:博南道与霁虹桥
第四章 康藏: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142
一 甲巴龙活佛的茶室
二 若没有松赞林寺,贺龙该怎么办?
三 要深入茶马古道,先了解松赞林寺
四 雨崩村:让时间与生活慢下来
第五章 青海:茶叶贸易缔造的种种奇迹 169
一 古道遗珠:丹噶尔的缓慢生长
二 青海湖边的茶会
三 塔尔寺:信仰创造的奇迹
四 日月山下的哈拉库图尔城
后记:多少情怀尽在茶叶中 197
致谢 201

作者简介

千百年中,茶怎样融入我们的生活与血脉?
近代以来,茶运与国运如何相互影响?
今天,我们还能经由这片叶子,找回昔日的味道和生活方式吗?
这是一本有关茶叶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书,但又不仅仅是讲茶叶,里面有我们的味道、情感、历史,牵扯到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很多事情。
我们希望推荐给你的也不仅是一本书、一饼茶,更希望你借此能培养出对茶的兴趣甚至热爱,最终养成一种涵养人生的生活方式。


 茶叶江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中国茶业复兴之路——读《茶叶江山》林颐 小R_优雅的刺猬中国是茶之故乡,拥有源远流长的茶历史,但自晚清以降,中国茶的荣耀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何复兴中国茶业?这一问题引人深思。我手头这本《茶叶江山》,周重林和李乐骏合著。周重林是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联合发起人、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普洱》杂志联合创始人。李乐骏是弘益系茶文化品牌创始人、华茶青年会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两位作者近年来致力于中国茶业复兴,其研究成果和实践努力凝结成这本《茶叶江山》,因作者研究方向,该书主要围绕普洱茶和茶马古道展开,其他绿茶、白茶等茶系鲜少提及。全书自始至终洋溢着中国茶人的忧思和责任感。其中焦点问题,茶树原产地在哪里?作者在书中援引了茶叶专家吴觉农的大量研究成果。吴觉农《茶树原地考》从饮茶史的角度,回顾了茶在中国的饮用、消费历史,并在植物学意义上对此进行了追溯。发表于1979年的《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一文,加大了对各派学术观点梳理与评述的力度,并从地质学、植物学等层面上对茶树原产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什么茶树的产地那么重要呢?正如韩国成功将端午节申遗成功,文化的本源代表了一国的文化在全球文明的地位。周重林在本书中,就以《吴觉农选集》中吴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外遭受歧视的亲身经历,强调了“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故而,追问茶树原产地,其意义不仅在于澄清茶树的籍贯,更关乎茶人的尊严。两位作者广征博引,运用大量资料,反驳英国学者提出的“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印度”的观点,证明印度茶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英国对中国古茶树资源的掠夺。遗憾的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里”这个问题在《茶叶江山》中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作者说:“一个主要原因是测量茶树年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人拿得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另一个原因是地下考古尚未发现古代茶树花粉。”因此,这个问题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茶业专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也需要考古证据的支持,正本清源、去浊扬清,才能更有助于中国茶叶的复兴。以笔者愚见,既然这个问题尚在无法实证的状况下,反复强调原产地所有权,并无实际意义,不如把精力花在更实在的地方。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茶人,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欣见当代茶人的付出与努力,对于中国茶业复兴的推动。作者还说:“因为茶在英国和印度的崛起,古老的中国茶丢掉了荣誉的光环。”笔者以为这句话有欠妥当。作者在书中论战英国学者莫克塞姆的著作《茶:嗜好、开拓与帝国》,认为莫克塞姆忽视了中国茶业的世界地位,否认印度茶业是依靠中国茶树发家的,透露出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但翻看《茶:嗜好、开拓与帝国》后,可以发现,莫克塞姆本人有在印度种植园的经历,全书基本围绕着印度茶业来说明茶园种植业、制茶工艺、东西方茶交流等内容,于中国茶业的确少有涉及,这是莫克塞姆的偏见不足。但是,有一点必须明了,或许印度茶业在发展之初有过“偷盗”中国茶种和茶技术的行径,但19世纪印度茶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已具备机械化大生产的规模,而中国同时期仍固守停滞落后的手工产业,这才是中国茶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周、李的观点偏移了重心。在当代,日本茶道的发展倍享赞誉。本书对中日茶文化交流的相关历史也有所涉及。日本是较早将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输入并且受到较大影响的国家。据日本文献,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唐代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四月(公元729年),(日本)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后日本陆续派遣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他们回国时,把中国的茶叶、茶种和茶文化带回日本。鉴真东渡,也把中国茶叶与饮茶习俗等介绍到日本。在《茶之书》中,冈仓天心对日本茶道的定义经典而脍炙人口:“茶道本质上是对不完美的崇拜,是在人生宿命的诸多不可能中试图完成可能的一种温良的企图。”日本茶道之美的确有值得中国茶人借鉴学习之处。正像佛教源自印度,却在中华大地上兴盛一般,值得所有爱茶的中国人深思。同时,要注意到,《茶之书》作于20世纪初,在冈仓天心看来,亚洲文明很美、很了不起,而日本人已将源于东方大国——中国的那一套精致灿烂的古老文明发展到了极致。我们必须警惕“只有日本才是亚洲文明的精髓所在”这类“日本中心论”思想灰烬的复燃。联系这本《茶叶江山》,读者也能更理解两位作者的焦虑和该书的意义所在。《茶叶江山》一书,因两位作者身为茶人的使命感,其真实的经历和恳切的言辞更能打动读者,然而该书所失或也在于作者身份,少了些审慎和克制,多了些情绪和态度。理解一段历史,我们需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以一种科学客观的角度入手。中国茶业复兴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思考,在讨论,更在行动。————— 我家主人是个大话痨————————这篇走学术路线,笔调偏硬。这是我写得最认真的书评,初稿完成于11月27日,经过4次大幅度修改,最终才定稿。因本人只是伪茶迷,估计文中BUG还有不少,读者诸君请多指点。期间看了3本书,翻了不少资料,耗费脑细胞无数,血条清空N次,最最重要的是,@小R_优雅的刺猬 被我骚扰数次,被迫成了我的同伙。这篇书评虽然是我主笔,但如果没有亲爱的小刺刺,它就没有现在这样的面貌,所以这篇应该是我们合著的作品。亲爱的刺刺真是又眼尖(温暖)又毒舌(严格)又腹黑(有才)!小棉袄学习机,谁用谁知道!老板,给我来一打!(泥垢,揍飞,哈哈~在这么正经的文章下如此逗比,真的合适咩?请看我严肃脸:小R_优雅的刺猬,是个好同志!PS:已发《上海证券报》等报刊,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财经、科普、教育类书籍。出版社新书推介、报刊编辑约稿,请联系我。QQ:1204194554
  •     一个人的生活里可以没有茶,在各种饮料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不喝茶,似乎也没有什么缺失,只是也许,喜欢饮茶,会多出很多享受。我说享受,不说乐趣,是因为,茶并不会像可口可乐一样,饮茶时心情飞扬,通常来说,它是让人静下来。有时候,别人对我说,心情烦躁,做事情无法安心,我都想建议说,可以试着饮茶,不需要很多工具、繁杂工序,只要一壶、一杯就好,甚至,可以简化到一杯就好。当然,茶要是清茶,不是各种店铺卖的那些名目繁多的玫瑰奶盐茶等,虽然我有时候也爱喝那个。就茶来说,人需要一个简单的仪式,引领自己进入一个清静的所在,茶仿佛一道屏障,透明,但是存在。而如果,愿意多去了解茶,国内的、国外的,历史上的、今天的,从文化的意义上去领略茶,茶的意义当然更有不同,可以从生活,上升到生命。周重林是研究茶的人,关于茶的书,写了一本又一本。《茶叶战争》、《茶叶秘密》,现在是《茶叶江山》。茶是说不尽的,尤其是对茶怀有深情的人来说。我前面两年,曾经去过杭州梅家坞,那是龙井的产地,也曾去过英德,到过英红九号的茶园。我对茶一直有兴趣,读周重林的书,让我对茶有了更深入的“懂得”,而在懂得茶的过程中,我又更多地懂得了自己,懂得了我所处身的土地,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到西藏,站在大昭寺前,我应该会因为周重林序中提到过那口熬茶的铜锅,而凝神看看。如果我没读过这本书,我也许仍会注意到那口铜锅,但是,不一样。如果可能,未来希望会到达更多产茶的地方,好好领略一番。这是茶对我生命的丰富,如果我不知道茶的存在,或者没有情愫,我的生命中,必因此而产生荒芜的一隅。读书、求知的意义,也就是这样吧。每多读一本书、多了解一些知识,看世界的眼光就不再相同。所以很感谢周重林的引领,每一本书,都如一座攀向茶山的阶梯。《茶叶江山》不高深,当然更不浅薄,平淡的语句中,饱孕深情,相比这个书名,我更喜欢副题:我们的味道、家国与生活。一个人活着,若能尝尽百味,而不是单调的味道,该有多好。我饮茶,虽然酷爱单枞,但对其他的茶,也都喜欢,我按季节饮茶,夏天龙井,冬天红茶。写这篇文章时饮的茶是锡兰红茶,朋友从斯里兰卡带回。以茶为礼,是风雅的事。对坐饮茶,也需要谈得来的人,否则不如独饮。生活中如果没有茶,那该是多么无味啊!——对我来说。重林兄生长云南,对普洱茶情有独钟,所以《茶叶江山》以普洱为主,一个一个故事串联起普洱的前世今生,读起来,可以不费劲,也可以费劲,不费劲的读法,就是当故事读,费劲的读法,是还要思考、展开想像,茶叶千百年来的变迁,背后是怎样的脉络?有哪些人和事与茶叶相关?那些人和事,又分别为了什么?茶是缘法。我并不慨叹茶在日本的传承比在中国好,每个时代的人,有自己的选择,而且现代社会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只是,我也仍然希望,有些传统的美好,不要丢掉,它原应是民族的文化基因,植根于血脉,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留给一杯茶的时间和空间,都还是应该有。茶也的确是江山。说江山,看上去是一个大词,然而人活着,穷一生的时间,岂不是也在打造私属于自己的江山?它与外界相通,但是独立,在这个江山里,茶是不是可以有一个位置?也许,还是会和年龄、阅历、环境相关吧,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迷醉于咖啡的醇香,而当世事经历越多,也许终于可以,一杯清茶,淡若轻风。这是茶之岁月,你的岁月。
  •     第一次接触这类型的书,第一次接触茶叶方面的知识,是微博上何兵老师推荐的。以前就看过一个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讲滇川藏的茶历史,讲茶叶与民族的兴衰荣辱,讲历史激荡中的茶叶救国之路,讲茶马古道的荣耀与遗珍。可惜我不懂茶,看书也是只其味而不知其所以味。但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china可能来自西方对茶的古称的音译,比如统一英伦风味的阿萨姆奶茶的来历,比如茶树不仅仅是南方那样的矮小,还可以很高大等。能感觉出来是两位作者执笔的,第五章特别明显是第二位作者写的。不是所有的茶都和龙井一样越新越好。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前面简单介绍了一下茶的简单历史,后面主要是云南、藏区和青海的茶。很实在,没有乱七八糟的矫情和莫名其妙的小清新。
  •     快餐图书 骗骗名利而已
  •     介绍茶叶的随笔,翻翻蛮好
  •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史料密集但缺乏脉络梳理,显得庞杂而无序,读起来非常生涩。这样的题材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这两位作者做得显然不够好。
  •     后面读着有意思一点
  •     众筹出版的书,可以借鉴下思路。
  •     茶马古道,喜欢普洱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普通,对茶文化得描写还不够深,像旅游游记
  •     成功滴营销。
  •     很专业,不矫情,不做作
  •     平淡无奇,普及读物
  •     算中国当代茶类书籍比较细致的了,不像有的那么水。
  •     副标题点明了一切
  •     哈
  •     翻翻就好,从文化层面讲茶叶
  •     主要是中西南的茶路,讲茶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