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全2册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40476249
作者:林语堂
页数:800页

内容概要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作者简介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末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原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全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全景式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本书是林语堂久负盛名的作品,文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传统中国的文化和生活细节的真挚热爱,以及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老庄哲学境界,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皇皇巨著。


 京华烟云:全2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最近看了最老版本的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京华烟云》,此剧是根据林语堂先生的同名小说《京华烟云》改编的,看完这部电视剧,由重新阅读了一遍小说,这本小说处处充满悲剧又同时充满旧时中国的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又同时拥有各自的幸福,可惜、可爱又可悲,悲伤、痛苦又别离,众多人物的命运与旧时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京华烟云》主要讲述了曾家、姚家与牛家三大家族的悲欢血泪史,时间跨度从清末年的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最后一直到整个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抗日战争,几十多年间的恩爱交织与悲欢离合,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细细品味这本书,姚木兰给人的印象是最深的,因为她所经历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奇女子。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的同时又不忠于封建旧道德,具有时代潮流的气息又兼收并蓄;她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比如她受父亲的影响,学的甲骨文,通晓古玩,善与诗书画,了解各种中医药,又比如很快学会了吹口哨;她感情细腻却有时办事委曲求全。有时我再想,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不会再出现木兰这样的女人呢?是时代的改变所导致的,还是我们忘记了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呢?其次是木兰的妹妹姚莫愁,姚莫愁作为家中的次女,跟现实生活中的次女是一样的,在姐姐的庇护下既可爱又任性,受父亲的影响,完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比木兰更加的圆滑却安守自己的本分。与姐姐木兰相比,莫愁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但是莫愁的内心有时却比木兰更加刚烈,为了丈夫,被已变成汉奸的昔日所爱的人--牛怀玉开枪打伤,到了最后为了自己的丈夫和这个将倒的国家,愤而自杀。这样的女人谁能不爱呢?最后是曼妮,木兰的干姐妹。曼妮的人生是不幸的,从小家道中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抚养长大,经常受曾家照顾,为此感恩曾家。同时,曼妮与曾家大少爷曾平亚从小就互相爱慕,为了给平亚冲喜,毅然决然的嫁入了曾家,可惜好景不长,还没有好好享受婚后的美好生活,她的丈夫平亚就撒手人寰,让她成了一个寡妇,一直到曼妮为了守节死于牛怀玉的抢下,都没有改嫁,一直为平亚守寡。按照古时的说法,曼妮是一个守节的贞烈女子,应该受到世人的赞扬。其实,我们更应该从她内心深处感受到爱的伟大,爱的忠诚。初入曾家,丈夫就撒手人寰,为了爱平亚而一辈子守寡,可以说她是不幸的,同时又可以说她是幸福的,因为平亚始终就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在她身边陪伴着她。得女如此,夫复何求?
  •     看过电视版的京华烟云,故事超级大气,那时候不知道这个原著,居然是林语堂。于是觉得大师的小说,真的写的太少了。同时也觉得,影视剧啊,以及一些综艺娱乐节目,如今火成这样,赚钱都动则上亿。而小说家,何曾这样辉煌过。而我们的时间,被这些荧屏抢走了多少呢?看剧的时候,就是跟着画面滚动一样,被情节吸引,被人物吸引,甚至都不曾想过,这故事这情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者存在。没有作者,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我在几年前看电视剧京华烟云的时候,只是感叹自己遇到一部好剧,好经典。而现在我读了林语堂的书,读了文字的味道,读出了很多说不出来的思考,才惊觉自己错了。一部好书,是一切好的开始,而读大师的书,真的是一种可贵的享受!全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全景式展现 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作者把那个时代搬进故事中,从生活的许多细节中体现文化和特殊历史时期的抉择改变,体现民族的弱点和进步,刻画一段历史,尤如展开一面画卷,让不曾了解那个时期的读者,感受到真实的亲切的体验。《京华烟云》首先是个好故事,是一本也〈红楼梦〉媲美的好故事,构造大气,读来荡气回肠的感觉。就如林先生的女儿所说,本书的最大特点便是向外面的世界介绍中国的一本好故事,在林先生笔下娓娓道来的历史,既没有过分悲惨的陈述痛苦,也没有过分的痛斥社会黑暗,他仿佛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客观而直白地描绘出历史变迁的进程。只是他的刻画,是那样的吸引人。我读过的故事不多也不算少了,像《京华烟云》这样有深度有厚度有文化也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我真的挑不出第二本第三本了。所以人们找到了二遥远的《红楼梦》与之媲美读完之后也发现《京华烟云》和《红楼梦》也真的有点儿异曲同工的味道了。故事里面的大家闺秀姚木兰,是跟林黛玉一样会不朽的人物塑造了。作者笔下的家族故事和人物性格,都跟《红楼梦》一样经典。我是那样的喜欢故事中的木兰则,这样一个强大的女性,聪明、坚强,敢爱敢恨又恪守自己应坚持的道德,可以承担许多一般人承担不了的大事,却又读得一脑大的知识,像解甲骨、古董,以及那种为父亲担当,替老公担当,遇事能够挺身挡住的大气风格,真的让人很佩服。一开始我也有些怪莫愁了,怎么可以逃婚呢?而且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大家族里怎么能出这样的乱子?木兰只能替莫愁嫁了,而姚木兰那时候一直爱的是孔立夫,他们不能在一起了,觉得木兰太过一味的委曲求全。可是读完全书,你会觉得人生如烟云,有些选择,有些事情,真的是有另一种圆满存在。你任性不过的时候,不如好好的接受它再改变它。
  •     第一次阅读林语堂先生的作品,许是带着对书中人物的亲切感,轻车熟路便找到一条了解这幕时代场景剧中人的悲欢离合的小道,沿着姚木兰的目光,去瞧一瞧这一晃眼几十载的尘世变迁,过往烟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便如遇见姚木兰本人一般,有些大家闺秀的娟秀柔美,有带着些许妥帖自在。这种干净纯粹的封装设计,最适合便是这种经典作品,这个时候,任何多余繁复的图案点缀都觉得是多余了。这种最大限度地留白,给了读者最大范围的想象空间,他们不再是一个死板僵化的印象,我们能够自我勾勒出情节变化,人物形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许是近期痴迷于明清章回体小说,对于这种小说结构设置有一本莫名的亲切感,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呢?类似于小说提纲挈领一样的剧情提醒,即便哪天我想起来从其中一个章节阅读,随意翻阅一下以往的章节提醒,便能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毫不脱节,而且随意翻出其中一小段,仿佛都可以凑成一个小故事,这么说来很适合零散时间阅读呢?林语堂先生的文字十分有可读性,又吻合当时时代场景所需,放在当时场景下好不突兀,看得出来这部作品确实沉淀了林语堂先生对生活细节的体察入微,对时代变化的客观描述和深思,对国家命运不定的担心,揉搓了他的丰富的知识涵养和哲学思考。《京华烟云》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与《风声鹤唳》、《朱门》并称为“林氏三部曲”。虽然这部小说巨著,也有其电视版本,但我 更喜欢在书海中自由贴近人物的呼吸,一旦做成了荧幕上固定的形象,便少了几分想象的韵味。全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全景式展现 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京华烟云》里讲述了身处北京城的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之间三十多年的家族命运的走向和其间儿女的悲欢离合,喜聚丧散,从这一侧面角度切入中国历史画卷,上演一场真实而亲切的历史独白。 ——新旧文化的冲击和博弈 对于曾,牛两家的家庭教育差异的父母态度反差和儿女教育结果的对比,最好地说明了新旧文化的碰撞博弈的过程,曾家的儿女们一贯以治国从政或安分地相夫教子为职业走向,而姚父因为对于新式文化的接纳吸收,对于儿女们的教养便展现出更多的包容和自由,尤其是姚家的两个女儿的确是得体又出色。当两家儿女们结成夫妻,在这个大家族的相处中便一眼可洞穿其冲突本质,比如姚木兰热爱出游玩耍,喜爱新式玩意儿,支持从商等这些都是不怎么被增老爷所接受的,而曾老爷的那一套从政为国之道,显然也没得到小辈们的追捧。——真实客观的历史独白就如林先生的女儿所说,本书的最大特点便是向外面的世界介绍中国的一本好故事,在林先生笔下娓娓道来的历史,既没有过分悲惨的陈述痛苦,也没有过分的痛斥社会黑暗,他仿佛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客观而直白地描绘出历史变迁的进程。对于生活场景中的吃穿用度,饮食起居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细致;连逃难途中,举家出游,家庭聚会等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关于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有趣展现,关于婚丧嫁娶的民间风俗习惯和立夫或学生爱国运动等所展示的中国人文精神的勇敢。其中关于三家的婚嫁服丧的细节很有可考性,比如三年热孝期间不能嫁娶,比如婚礼之前夫妻双方不能多见,关于下聘礼的规矩都很符合真实情况,还有夫妻,妯娌,婆媳之间的相处都展现得格外细致。林先生很擅长运用小细节展现大时代,比如其中华太太瞅准时机开设珠宝店,源于旗人梦想幻灭之后的财务典当风潮,比如其中关于一个旗人在小酒馆的遭遇写得活灵活现,比如运用牛老爷的官职变化来展现清政府的变化。从这本书里看出,历史本就是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我们无力去反驳这种滚滚时代浪潮的推动,唯有做的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对新文化选择吸收,对旧思想去粗取精,虽做不了时代的弄潮儿,起码也能做到保全自身了。新文化的冲击无可避免,旧文化的退守执著也有其收放自如的余地。在这样的博弈中,全书走向了尾声。家族式的繁荣盛景成为了过去,在木兰回首这三十几年的光景之时,也横生出世事变迁的感慨吧。这一场浮生大梦醒来,烟云已过,尘世梦晓。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早就看过,又看了一遍,语言风格真的很赞!
  •     高中时候是很喜欢林语堂的,大学来看了两本,都不喜欢╮(﹀_﹀)╭ 看完了,无fuck说的难看,一本小说做到没有一个角色有人格魅力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     值得一读再读,相比木兰,我更欣赏莫愁~
  •     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全书读罢泪涔涔。
  •     还是高中时从读书馆借来读的呢。当时就是觉得书中的人物性格与电视剧不太一样,有机会要再看一遍呢。
  •     好歹是看完一半。看到体仁和银屏那段时候实在是有点儿受不了了,但还是继续看了。补一句,感觉跟红楼差不多。 终于看完了,真恶心。
  •     美好。又这是多久过后好好这样地读过这样的好小说。晚安
  •     薄幸多情 寡命安寿 颠沛折转 到最后 遁入世俗
  •     渗透了许许多多的生活哲学!
  •     比电视剧高到不知哪里去了。看的时候总能想起来红楼梦。
  •     林先生的作品感觉总能触及到中国文化最深的根髓,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每句话中都蕴涵了很多的智慧! 姚木兰无疑是小说中的核心主角,虽非倾国倾城,却才华横溢,甚至能宽容对待丈夫的情人,她用自己的智慧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起初看到她帮情敌带孩子一幕,还耿耿于怀了很久,这样委曲求全的婚姻能幸福吗?后来渐渐地才读懂她的傲,她的度,她的淡。她用她的尊严,精明,智谋,豁达以及和善,坚守住了婚姻的围城。所以最后她得到了圆满,拥有了合该属于她的幸福!
  •     本想在2016尾巴看完,却到了2017的开头。 四星半 原著是英文写的,翻译得还是不失京味,赞
  •     爱而不得最是伤!
  •     第二遍看完了,个人觉得是继《红楼梦》之后最好的小说,用孙先生得话说,林语堂是一个把书读通了的人。
  •     我们一直在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不管你想不想,周围一直在变化,只是能活在和平年代,实在是太幸运了
  •     灰常经典,意犹未尽的赶脚!
  •     这本不用说了,多年的经典长篇!
  •     林语堂先生才是红学大家,京华一场烟云,红楼终究成梦。
  •     看过多遍,深有感悟,特别具有生命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