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进化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10098904
作者:[英]凯特·迪斯
页数:309页

内容概要

作者凯特·迪斯汀(Kate Distin)毕业于剑桥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其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自私的模因》(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和获奖图书《天赋儿童:父母和专业人士指南》(2006)。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个普遍规律产生的几个小结果”
第一部分 文化信息的传承
第二章 信息是什么?
第三章 信息是如何被传承的?
第二部分 文化信息的传承:自然语言
第四章 自然语言与文化
第五章 自然语言是如何进化的?
第六章 语言、思想和文化
第三部分 文化信息的传承:人工语言
第七章 人工语言是如何进化的?
第八章 人工语言、表征和文化
第九章 货币:一种人工语言
第十章 货币:人工语言的解释力
第四部分 文化信息的接收
第十一章 人类的多样性是如何影响文化进化的?
第五部分 文化信息的表达
第十二章 文化生态的面面观
第十三章 文化分类的模式
第十四章 结论:文化进化的表征性理解
附录:模因论是什么?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文化进化理论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在本书中,作者凯特·迪斯汀提出了一种文化进化的理论,并表明了它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按照迪斯汀的观点,人类分享信息的渠道不仅有口语和手势语等自然语言,也有人工语言,即文字和乐谱等人类自身创造的媒介。所有这些语言均使人类能够接收和传递文化信息资源中的各种变异,并为文化的进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机制。人类的这种元表征能力——对自身思维的思考——加速了文化的进化,因为它可以使文化信息从各种具体语言的概念约束中解脱出来。
迪斯汀运用了本书中所概述的文化进化理论,并将其与经济学、语言学和发展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她对人类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独到的理解视角。
为何只有人类的文化是累积性的,依旧是个谜题。作者认为人类的大脑可以表征信息(即所谓的元表征能力)使人类独有的复杂文化的加速增长成为可能。她认为,元表征首先在句法知识上得以表现,接着通过人工语言形成的信息的储存和传递得以扩张。作为信息的存储器,人工语言有很明显的长处——稳定、耐久,且可近乎无限扩展,这些特征也使文化信息的增长和多样发展成为可能。作者迪斯汀的方法给人类进化这个难题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和见解。
——Robert Aunger, 生物人类学家,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
作者将她的观点和证据在本书和她的上一部著作《自私的模因》中清晰地罗列出来。本书的章节分布清晰,很多引文都引自最近的语言学、模因论、生物学和文化进化理论研究,对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Rebecca Wells-Jopling,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


 文化的进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文化的进化与历史   作者凯特•迪斯汀除了本书《文化的进化》之外,还有一本书叫《自私的模因》,关于模因,我是第一次接触,相比来说对于《自私的基因》一书比较熟悉。基因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模因一次,便是类比基因创造而出。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在谈论文化进化方式之一,就是用“模因”这一术语来指文化的进化单位。在本书是探索一种基于语言的文化进化理论,以及该理论在理解人类文化的复杂性和文化性中的作用,所以本文的论点为:“人类语言为人类文化的进化提供了一种机制。”   作者提出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其他物种不能像人类那样学习和使用语言,所以它们不能如人类一般创造出复杂多样的文化。了解文化的的进化能够帮助理解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本书是一次对文化进化的探索,无论最终这个探索结论是否正确,但是这个发展的过程确实很有意义的。   说起文化的进化,那么我们便要先知道什么是进化。进化是某一种群特征中的一种渐进和跨代的变化过程,如果这些种群特征的变异无法在多代间得以传承,进化就不可能发生。而文化是随着人类和文化信息之间的互动而出现的行为产物和人工产物。文化的进化则是对信息穿成中各种变异的结果。进化带着偶然性,一次巧合促成了某一个结果的产生。  本书中作者从五个方面说命令文化的进化。重点为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对文化的传承。自然语言的进化主要是为了交流,与交际,而人工语言如文字、乐谱等人类自身创造的媒介弥补了自然语言的不足,完善了传承。文化的传承更是与经济历史人类发展等各种有些密不可分的联系。
  •     说起基因,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大多耳熟能详。再不济的,也听说过“转基因”。1976年,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一本名叫《自私的基因》的著作。此时正值基因研究如日中天,人们对新兴的基因研究赋予极大期待,希望通过基因研究,能解开人类从生理到心理,乃至外在行为的一切奥秘。道金斯结合基因所具有,能实现生物体自我复制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人类文化的发展、进化过程中,也存在类似基因的基本单位。他还给这个基本单位起了个与基因(gene)相对的名字“模因”(meme),含义是一个能传达“文化传播单位”概念的名词,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描述“模仿”行为的一个单位。他还举了很多关于模因的例子,“旋律、观念、宣传口号、服装的流行、制罐或建房子的方式”,在道金斯看来,这些文化元素的传播,就认同基因作用于生物体一样,是人和人之间通过模仿实现复制的。更重要的,道金斯是一本正经地提出了“模因”概念,而远不是从比喻意义上给出了一个关于文化的修辞。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这个概念由于缺乏明确的“所指”,就与学术主流渐行渐远。直到20多年后,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1999年出版的《模因机器》(中译本题为《谜米机器》)一书,才将这个概念重新提起。在此之后,模因似乎渐有回暖之势,英国哲学家凯特·迪斯汀在21世纪初出版了向道金斯原著致敬的《自私的模因》(2005)。她在2011年写作了另一本名为《文化的进化》(以下简称《进化》)的作品。试图从另一个有限的角度来陈述与“模因”有关的文化进化理论,并提出了“人类文化是由作为其代言人的人在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观点。迪斯汀在《进化》附录中坦承:“有人认为模因的说法不科学,带有臆测的成分,也受到饱受其非议的所谓生物进化观的玷污”,令其在使用概念,甚至用之解释“文化”时都不得不倍加小心。那么,这反而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它为何遭受质疑?首先,迪斯汀表示了,以她为代表的进化语言学家/进化心理学家所使用的“文化”一词,并非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这个文化包括“旋律、观念、宣传口号、服装的流行”,但不包括食物生产、分配方式、皮毛加工、婚姻制度等等具体的物质层面,换句话说,迪斯汀的“文化”只针对那些文化中可以符号化的部分,用她的话说,即所谓的“信息”。而所有的信息,就可以借助语言加以表达(哪怕是如黑猩猩被教会的手语),这样她就避免了把文化放在一个无法掌控的范围内的讨论。其次,她要面对的真正问题是,这一种“信息化”的文化是如何进化的。作为道金斯的拥趸,她再度借助了前者的逻辑。在《自私的基因》中,道金斯认为基因进化的原则就是“自然选择”,有利于生物种群繁衍的基因获得传播,反之则受到抑制,这种“有利之处”就是书名中“自私”两字的含义。而迪斯汀的“文化的进化”似乎也遵循了这个原则,认为有利于某个人群发展的(语言)信息被大量复制、传播,反之则走向消失。我们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就是这种大量复制的结果,因为“通过文化所获取的人工语言能力不仅使我们能够知晓其表征的内容,也使我们与该语言的人在某特定范围内能够彼此合作”。这种合作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化,于是,完成了一个表面上的自洽:有利于文化进化的语言表征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得到复制,并推动了文化的进化。很显然,迪斯汀虽表示要和“模因”保持距离,但从其主要内容可以无误地看到,《进化》一书仍然只是《自私的模因》的翻版。其三,在这场“鸡生蛋、蛋生鸡”的语言游戏中,“模因论者”回避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使其所有的论证都成了空中楼阁——— 文化的进化,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解决一个“文化如何产生”的问题。哪怕我们暂时承认文化可以是“信息的复制”,但文化并不凭空出现。正如我们之所以承认人类DN A的双螺旋结构对生命进化的意义,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组成基因的DN A片段由脱氧核糖、磷酸及四种含氮碱基构成。正因为模因论并没有提供对“文化构成”这一前提的解释(我们连这些“元表征”的来源都未被告知),那么无论是在信息符号的元表征层面,还是其他层面上来讨论文化,都没有实际意义。非常遗憾,模因论讨论之下的“文化进化观”迄今为止都是错误的。综合上述三点,我们知道,迪斯汀虽然作出了缩小范畴的努力,但循环论证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多少有新意的观点,而这种回避“文化产生机制”论述,最终落入了自设的逻辑悖论。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认为《文化的进化》并没有得到符合包括作者在内模因论者期待的结果。当然,在进化语言学家/进化心理学家倒下的路上,文化人类学家可以挺直腰杆。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埃尔曼·塞维斯、朱利安·斯图尔德等人就在《文化进化论》、《文化与进化》、《文化变迁的理论》等著作中指明了文化进化的大致方向。文化无高低之分,但有简单、复杂之别,所以我们要回答的问题其实是:文化如何变迁。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而人类会发生迁移,自然界的动物需要通过生物适应的方式才能适应迁移导致的环境改变,比如热带的哺乳动物需要进化出厚厚的毛皮或皮下脂肪才能迁移到适应高纬度寒带。而人类则可直接用动物皮毛蔽体、用火取暖,在无需改变自身生物特征的情况下,就可实现迁移。穿衣、用火就是一般意义的文化,这些“文化”来源于人与环境的互动。举个例子,当高原牧牛的人群向低海拔平原迁移时,就可能遇到在平原不知放牧,只用人力耕耘的农民。正如两河流域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的那样,当牧民征服了农人,牛耕就会出现。在这里,人类学家发现,“文化的进化”其实通过两种等价方式实现:用新的技术处理旧材料,或者,用已有的技术加工新材料。牛耕的出现,就是在旧有的农作技术上加入了新的动力。一如汽车的出现,是在旧有的马车车厢上,拼接了新发明的内燃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离不开人群迁移导致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回到迪斯汀的《文化的进化》,不得不说,进化心理学者进行了一次方向错误的不幸尝试。不论结果如何,仍然值得纪念。文化并不是通过所谓“信息元表征的复制”得以发展的,也不是纯粹的非物质的精神产物。它离不开具体实在的物质层面。对于那个与基因相对的“模因”,我们还是相信,这个生造出来的概念在所有的层面上,都应该回归其具有比喻含义的修辞本意。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01月10日 版次:GB14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6-01/10/content_2222.htm
  •     本书的作者凯特˙迪斯汀,在书中阐述了她的观点是在人类过程中,语言能确保人类接收并传播文化信息和资源中的变异,而促使人类能够接触和发展学习这些不同文化语言是因为我们有独特的元表征心智能力。元表征心智力,我把它简单化的理解为人的事物反应理解能力。比如文中举出一个例子,在饭店中,顾客会根据已有的经验知道了某一特定气味和特定事物之间的关联,等到顾客闻到这个气味时,他能反应出这是什么食物。但是这一种信息的辨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而是每一个信息接收者与信息源之间建立的过程不一样,不相同。因此会有一些人无法理解他人反应出的味道。往大的方面说,虽然接受者获取信息时信息源本身通常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接受者的功能状态却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会使不断流动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在时间进化过程中被不断地抛弃与继承。对于广大的文化进程是这样,个人的信息接受与传承也是这样。信息源和接收者的反应之间除了一对一的联系还有其他多种不同类型的联系,即要求接受者有一种离散的表征。我们要学会的是在复杂的关系网中,不断建立和进化自己的信息解读能力,并使其传承下去。迪斯汀把人类语言分成了两类,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前者是各种古老口语以及手势语言;而人工语言则是指书面语言,乐谱或建筑绘图规约等因人类工作而细分产生的语言。但是二者的传递皆有赖于人类文化的语言来表征。在最初的时候,灵长类生物和其他生物都会通过模仿,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人类能够对信息进行表征,随着表征信息数量的增长也使得表征的准确度不断上升。人工语言的进化是由我们所谓表征压力的驱使,这类压力来自于文化。例如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引起大脑和人工语言的同步进化。人工语言的形成会贯穿我们成年人的一生是因为我们在幼年,青年及成年的成长需要习得不同的人工语言,而这些专业或非专业性的人工语言是我们解读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支点。而自然语言的多类化只能让某些人精通某些方面的自然语言,正如自然语言的目的是使某一特定人群能够彼此交流,除流利程度外还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知识。换句话说自然语言不仅是我们能够特定交流还是我们被归类为某个特殊社会的成员。这对于一些传统文化和自然语言的传承与交流也有好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要不是被编辑要求写,我也不会看这本民科的书。搞语言和搞心理的都越来越民科了。
  •     书很好,翻译地再好点就更好了
  •     文化的出现。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本书引人深思。
  •     来看民科的后知后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