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宁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4-1
ISBN:9787780657303
作者:(俄罗斯)阿尔志跋绥夫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萨宁返回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少小离家,散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他光明正大地追求享乐,为所欲为。但他又很孤独、无聊、生活漂泊不定。
  这一形象出现在俄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落与沮丧的年代,因此被看成俄国文化精英之整体“堕落”的象征。


 萨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鲁迅极力推荐的作家的作品,他的深爱。我只在这里谈我的读后感。萨宁是个近乎英雄的人物。此处的“英雄”是指一个绝对有力,内心强大,态度清晰的人物。英雄不分善恶。我由衷的喜欢他,但是我知道作者比读者更明确萨宁所具有的真实性。萨宁是一个观念,是一个看似“不高于生活”的观念,或者说是一个理想。而因萨宁而死去的那三个人:扎鲁丁,尤里,索罗维伊契克却是全然具体的。他们的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所代表的每一类的否定和摒弃。首先说扎鲁丁。这个人具有人类七宗罪的任何一宗,是全然的恶的代表。他引诱萨宁的妹妹丽达,并致其怀孕,且将她抛弃,甚至希望她去跳水自杀。然后他向那个老色鬼沃罗申吹嘘他所获得的美色,并引其去见丽达。在丽达家他受到萨宁的蔑视便试图报复,最终因挨了萨宁的一拳而觉得无颜面见人,开枪自杀。小说中的塔纳罗夫,梁赞采夫,都是和扎鲁丁一样的人,按照萨宁的理解,他们根本算不得人,是动物,畜生,非人类的。扎鲁丁的死亡,完全是咎由自取,这是萨宁的观点,也是作者的观点,表达了作者对此类兽性大于人性的人的最大蔑视。可是要是没有萨宁,他们会怎么样呢?要是没有萨宁式的性格,那些被扎鲁丁们伤害的人又将怎么办呢?萨宁认为,他们也应该去死。这就是索罗维伊契克一类人。索罗维伊契克是个犹太青年,可是直到读完这篇小说,我都觉得他是一个垂垂老矣的糟老头:孱弱,无力,讨好式的微笑,胆怯的自卑,一团和气的友善。他根本看不清生活的面目和周围人的面孔,他觉得大家都比他优秀和出色,他整个人都充满一种无力感,他对“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充满了追问却不得而解。萨宁对他的定义就是:“你是一个死人”,而且是当着他的面说的。所以我说萨宁是个观念,是个全能的不存在却可以下判断的上帝。说完这句话萨宁就走了,让索罗维伊契克去自我结束。好狠!但是索罗维伊契克这个角色塑造的实在模糊,似乎觉得他的出场只是为了引出萨宁关于“黄金世界”的理论和基督教观。如果要问索罗维伊契克代表着哪一类人的话,那我觉得,他代表的是一种社会中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缺乏力量,像是鲁迅笔下的“奴隶们”,他们做了奴隶,还一心想着怎样为奴役他们的人物服务,想使自己变得对他们有用,如果觉得自己无用,竟然选择去死。萨宁当然是摒弃这样的人物的,就连伊万诺夫都说“如果因为对人们没用而去上吊,这就是......扯淡!”。萨宁们是纯粹的,他们不以人道的态度看待问题,而是以“个人”,或“个人的无政府主义”为出发点。最后,讲一下尤里。尤里觉得“当一个人变得高于生活,生活就不能让他满足了”。但是,萨宁反对的,恰恰就是他觉得人不可能高于生活。萨宁认为尤里这类人,就处在人类自觉生活的时代的第一个阶段,即对自己所有的感受、需求和愿望进行重新评价。“他吸收了时代的所有精华,那些精华却毒害了他,直至心灵深处”,尤里正是这样,“终身在二重人格间徘徊,想抓住新的精神理想范畴中的每一根稻草,归根结底,他们害怕生活,他们闷闷不乐,害怕去感受”。这些都是萨宁对尤里的评价,是萨宁说给卡尔萨维娜听的。这个可爱的却力量不够的姑娘,在听了萨宁的这些话之后最终委身于他,所以,真的很难说萨宁说的那一大段话是冠冕堂皇的引诱之辞还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类理想的构设。他说:“我一直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幸福时代,到那个时候,人和幸福之间不再有任何障碍,到那个时候,人能够自由自在地、毫不恐惧地沉浸于他所能获得的所有快感之中。”这段话和他的对“黄金世界”的否定又多么自相矛盾,但是其实一点不矛盾。“黄金世界”是以“公”的名义许诺给“个人”,所以任何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质疑,但是质疑之后“个人”仍是得不到这“黄金世界”。但是萨宁的“幸福时代”却是触手可得,只要“个人”背叛“公”的那些道德原则,只要他愿意,只要他相信,就轻而易举。尤里在行为自觉的世界里找不到出路,关键还是他反对“肉体和精神的和谐结合”,纯然相信理念和道德。在尤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平民知识分子”近乎半个世纪的传统之沉重和压抑,而萨宁,全然背叛这些,这,就是“萨宁性格”。比之扎鲁丁,萨宁是高贵的。比之索罗维伊契克,萨宁是独立的。比之尤里,萨宁是和谐的。一个高贵的,独立的,和谐的理想。但是萨宁,他又是绝对个人,强势,和残忍的,这不是作者的理想。只不过因为阿尔志跋绥夫对以上三类人又恨又怒,所以才会让萨宁的语言和行为带有“激愤”色彩。
  •     其实萨宁和尤里是一个人,也就是作者,他生了两次,但只死了一次(尤里的死)。因为死过,他看开了一切假的东西,别人相对于他都陷入世界里,所以拯救别人就是让他去死,可别人都点背,只能生一次。所以萨宁就只好没劲的一个人走了去玩了。
  •     扎鲁丁这一形象是放纵的。放纵和自由是不同概念,萨宁则代表自由。塑造扎鲁丁这一人物,是作者对萨宁的一次正名。小说中的萨宁一出场就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人,他少小离家,他的灵魂在家庭之外自然之间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而他回来以后,不仅无所事事,不干活,而且还对妹妹有乱伦的欲望,丽达在他的男性力量面前,“像是感觉到了一头无形野兽的逼近”,同样也说他是“野兽”。但萨宁显然不同于扎鲁丁。他不愿意和人起争端,不仇恨任何人,蔑视决斗这种军官间专制文化下压抑人性的形式。他尊重女性,他虽然风流,和农夫的孙女过夜,但那是在对方喜欢他的情况下;在月夜的小船上他占有了女教师卡尔萨维娜,但也是得到了卡尔萨维娜的暗示和半推半就,事后卡尔萨维娜自责却不怎么责怪他。萨宁从不掩饰他的欲望,很坦荡,而扎鲁丁往往要遮遮掩掩,很虚伪。萨宁是接受了文明的人,但他也有着野性和自由,他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但他却是被人孤立的。而真正的兽性主义的扎鲁丁,在小说中却没人不邀请他参加聚会,没人看出他的浅薄,都觉得他漂亮会说话。这里包含着对“真”和“伪”的思辨,谁才是真正的“野兽”?萨宁保留人性,他是自由的,而萨鲁丁的纵欲,却始终没有得到自由。军官间的决斗传统束缚了他,他始终想不通萨宁为什么不和他决斗,感到屈辱,而对将来不会被集体所接受的恐惧,又进一步造成了他的自杀。萨宁打倒扎鲁丁,扎鲁丁自取灭亡这一结果,表示代表“真实”的萨宁终于取得胜利,失去人性的兽欲主义和专制文化只有破灭。阿尔志跋绥夫寄托在萨宁身上这个梦,真正的自由精神,和一味的纵欲无关。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很是让我真正质疑了一些东西,如果说以前的质疑都是表皮的话。。。
  •     我的三观稀里哗啦就碎了 好的那种
  •     萨宁——歌尔德蒙
  •     “您知道吗,我真的不想死啊……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明亮、温暖的夜晚!……”他带着忧伤怨诉道,并将自己那张难看的、皮包骨头的脸转向尤里,眼睛里放射出不正常的亮光。“一切东西都活着,我却死了……您会觉得,您也应该觉得,这句话是陈腔滥调……而我却要死了。不是在小说里,不是在‘以艺术的真实’写出的作品里,我是真的要死了,这句话我可不觉得是陈词滥调。总有一天,您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一切都完了!”
  •     这样一本好书,何以如此济济无名。只因它太契合我的灵魂,它窥见了我心灵的大部分秘密。
  •     只反复记得那句话,说人应该像活在旷野里的树自由的生长,好像是这样说的吧
  •     俄国文学的白银一代是时候读读了。“你(萨宁)是我所见到的唯一一个真正的人哪!”俄国的文学总不会让人感觉失望。萨宁是个真正的人,有思想有个性敢想敢为的人。和文化精英的整体迷惘产出强烈对比。一个视野开阔,不受约束的人。太太太太自我而可爱。
  •     2011/3-2011/4
  •     自由自在地就像旷野上的一棵树
  •     孤独放任的灵魂。
  •     不懂得体谅 没有爱和理解 如今超人哲学让我感到罪恶
  •     完蛋了。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要像《刀锋》一样了…萨宁和拉里挺像。而且阿尔志跋绥夫的语言真好啊,比毛姆要好。还是说老一辈的俄语翻译太牛了?
  •     多么好的虚无主义啊
  •     1901年的俄国小说,拥有着不属于那个年代大多数俄国人的思想感情。该书目光集中于中产阶级(事实上在俄国属于极少数人)青年在19世纪初对于社会低潮期的失望情绪,这样的情绪和二战后的悲观主义相比充斥着不成熟和肤浅。作者的思想是前卫的,但小说却缺乏灵魂,整篇看下来更像是作者愤世青年般自言自语,人物诚然性格迥异,但仔细品味,无论是个人主义者还是革命主义还是女性似乎都像是成为了作者的替身,替作者发言的替身。这是小说使我感觉到的最大错处。
  •     好作家,对人的分析到了不留情面的地步。人要穿衣裳,生活也要穿上各种观念、伦理的衣裳,阿尔志跋绥夫触及了衣裳背后的东西,并试图把它塑造成一种新的理想。不太好的一点是有时候过于铺陈,形容词太多。
  •     已入
  •     震撼过 2000年
  •     尤里和萨宁。。。。我是谁?近期唯一一本迫不及待读下去的书,出色的景色描写,露珠,花朵,激情,森林,迷雾,都是那么美!
  •     不仅仅因为鲁迅,因为封面合我意,仍是油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