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妄想症》书评

出版社:小知堂
出版日期:2004-7-5
ISBN:9789574503339
作者:既晴

症候群

国人能写出这样的杰作,真不错,喜欢喜欢。此刻我想起了程小青....你知道什么是"颜肩肱肢型进行性肌肉萎缩症"吗,你知道谁是"雅布拉梅宁"吗,你知道如何进行"换头魔法"吗,你知道"身份对换"的最高境界吗............. 既晴用他特殊的创造力把精神医学和推理小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再渲染上黑魔法的恐怖氛围,加上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梦幻的推理小说.补课:症候群:英文为Syndrome,本意是指因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的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后有指某一些人因相互影响而达成一致的意向。如“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方面,有老多R级电影,HOHO)clanStrophile 密室症候群azoraphobia 空间恐惧症clanStrophbia 密室恐惧症荣格 绘画疗法清醒时做梦,就是精神病再补课: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Stockholm syndrome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图抢劫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这两名可能的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性,后来与之前绑架她的一名绑匪,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条件: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切实可信的恐怖造就威信。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糖果加鞭子才是驯服的正确方法。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总之,就是密闭环境下的洗脑。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逃跑或者反抗不但没有用,反而会招来更加残酷的对待,所以,服从是唯一的出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电影资料:[1990] iAtame! 捆着我,绑着我 国家地区:西班牙导演: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1999] Kanzen-naru shiiku 禁室培欲国家地区:日本导演:和田勉 Ben Wada[1985] L'amour Braque 狂野的爱国家地区:法国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 Andrzej Zulawski[1974] The Night Porter 午夜守门人国家地区:意大利/美国导演:莉莉安娜·卡瓦尼 Liliana Cavani再再补课时间:凉宫ハルヒの忧郁 孤岛症侯群没看过凉宫ハルヒの忧郁的话,就去看吧SOS团,无敌

水准之作

今天凌晨书读完了,觉得也就是水准之作。交换尸体的逆向操作确实是一个有些意思的诡计,但是其他如同天网之类的诡计就需要较好的想象力,对读者不太友好。既晴开篇想造出一个有些疯狂的世界,开头做得比较好,但是从杜裕忠自述开始,就觉得没有完全营造出这种氛围,两个杜的作品(即作中作)的使用乍一看叫人摸不着头脑,前一个还好,表述了奇幻的传说,营造世界观和氛围。第二个故事是想表示什么,借警官之眼观察一个精神病人?我觉得这个作品没达到这个目的。最后,陈小江和李敢当的交锋写的不错,戛然而止也较有余味。另外,既晴对黑魔法知识的使用并不专业,没有落到实处。推荐文泽尔的《荒野猎人》(虽然写得也一般),看看什么才叫黑魔法。2012.8.19 这辈子第一次书评

疯癫与文明--妄想的共鸣

我看的不是台版,是大陆某个出版社盗版的,但是还好,书中错字不多,相当于是看不费力的电子书吧~当这本书混在10元3本的杂志里时,我的心情有种莫名的兴奋,一直期待的台湾本格杰作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到达我手中的,不过不影响阅读就可以了。下面写正题。----------------------------------------------疯癫与文明--妄想的共鸣我一度以为推理小说好看与否是跟诡计精彩程度成正比的.有人跟我说还应该考虑书中的人文因素,但是东野的不如如何在我看来都属于流行青春爱情范畴,真正让我抛弃诡计的是---【脑髓地狱】。读过脑髓的人都知道,这本书称为奇书跟诡计没有任何关系,我之所以着迷梦野久作的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喜欢“论文式推理小说”,他进一步补充完整了我对荣格心理学的认识,当然书中还有条主线-----疯子。而既晴的【魔法妄想症】正是以“疯子的吟语”为开端的,我有一瞬间觉得我自己就是杜裕忠,我也是疯子,只能沉浸在所谓的文学作品或艺术品里,觉得只有那些作家和画家所书写与描绘的才是能跟我沟通的东西。起初,我以为这是对犯罪者做的心理剖绘,既杜就是凶手,但是案件的发展还没到一半就表明不是的,这个疯子是整个案件不可分割的一环,也是作者多年来对于那些所谓的魔法灵异类的东西着迷的证明,就我个人写小说的经验来看,无论是谁,都会在自己写的小说里加入大量的个人情绪与爱好。我所阅读的既晴的第一本书是【请把门锁好】,读完很郁闷,因为这本书不是推理小说,也可以这么说,作者铺设的东西太多太难以解释了,最后只好依靠魔法解决,所以这本书只能叫做恐怖或者灵异小说,而非推理小说,这就是我对既晴作为作家的第一印象。但是这本却是既晴“岛田式本格推理”梦想的证明。这本书是华文推理的杰作,也应该是既晴对本格推理表示崇拜的一种方式。有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人着迷于本格推理小说,正如很多人对御手洗熊猫的【岛田流杀人事件】提出的质疑一样。与其说这类推理小说没有任何人文因素,只是为了诡计而诡计,不如说是由于诡计太重要太出彩,而显得其他方面看似比较弱,可是我不认为这样的本格推理就只是解密的数学题而已,要知道喜欢这种魔法、巫术、灵异故事的人是很自然就会迷上岛田流的书的,那是性格因素,正如我所喜欢的人物都有共性一样。荣格是我最喜欢的心理学家,晚年着迷于炼金术和易经,蒙克,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的北欧画家。我现在最大的体会是颠覆,对科学观的颠覆,科学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迷信与宗教崇拜,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东西,只是现代人过于迷信所谓的科学,科学研究的意义只是在于推翻另一个科学理论,因为进步就意味着过去理论的坍塌。书中讲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我现在很有兴趣研究的,比如魔法与巫术,比如提到了【愚人船】,比如提到了二维与三维的概念。我看到这本盗版书后面还提到了【雨夜庄谋杀案】和【布袋杀人事件】盗版的都是经典小说啊

台湾的“岛田流”杰作

这是我第一次读台湾的推理小说,作者就是“恐怖的人狼城”之主既晴(不晓得为什么,台湾的这几个推理作家的笔名感觉都比较女性向,我一开始真以为他是位女性,幸好他不是典型的“覆面作家”,资料蛮好查的)。他本名陈信宏,目前在IC设计公司任研发工作师。自1994年的处女作《考前计划》在推理杂志128期上发表,开始踏足推理世界之后,佳作不断,在台湾掀起了一股“新本格”浪潮。2002年,他更是以长篇《请把门锁好》一举荣获“皇冠大众小说奖”的百万首奖。此后陆续出版的《别进地下道》及《网络凶邻》,均以怪侦探张钧见为主角,建立起中文推理小说中少见的系列侦探角色。然而作为作者的首部长篇作,1999年的《魔法妄想症》带给人们的惊讶和震撼是难以“一言蔽之”的,可以不恰当的说,如果将该作中的地名、人物等全换成日本的,你说这是岛田庄司的作品,是不会招致任何怀疑的,而且从是作运用魔幻元素的圆熟技巧来看,其质量不比此前我提到的《魔神的游戏》差,甚至还高出一筹,仅用了短短四年多的光景就成长如斯,闻者自然叹服。同时放眼去看,大陆推理和台湾推理的差距似乎已经不单单表现在译介、引进外国作品上了,就连原创也落后了一大截,个中缘由还真该认真探讨和反思。上面提到本作很“岛田庄司化”,几可乱真,这样的论断是有根据的。如果说绫辻行人在《杀人暗黑馆》中运用到的魔幻手法,很明显地受到岛田影响的话,那么对于既晴的本作来说则是直承其衣钵并发扬光大了。我们拿《魔神的游戏》(为什么不取岛田的其他小说作比,主要是因为刚读过,印象较深)与《魔法妄想症》进行比较阅读,就会发现两者的许多相同之处:一、结构选材方面,都是以宗教和神学入题,前者借用了西方的宗教经典《圣经》,后者照搬了神学名着《神曲》,并将之融入到魔幻色彩的锻造中,以魔幻为表,以推理为里,两者互相映衬,从而造成读者们、警察们在逻辑判断上的眩晕,以凸显和张扬其背后的华丽杀人诡计——神力肢解和换头魔法,所不同的是两个诡计的实现不一样(“神力”原来如此机械,像横沟的《狱门岛》;“换头”原来如此逻辑,如奎因等古典迷人;二、人物塑造方面,都是以精神不正常的人为目击证人,前者让一个变态写实画家作了“杀人预言”,后者让一个魔幻妄想者作了“现场观礼”,目击的方式不一样,但这样的设定目的却是殊途同归的——混淆读者视听,模糊所谓证人和杀人犯的对立关系,所不同的是虽然酒鬼“我”同样神智不甚清晰,却说明岛田安排了不只一个“目击证人”,与洛多尼分属现在、未来两时;三、叙述手法方面,都以魔幻与推理两种文本状态分瓣关联的叙述方式为主,前者是通过洛多尼的杀人手记,后者是通过与杜裕忠有关的病视记录、魔法修习经历和自创小说,所不同的是岛田在其中纳入了“叙述性诡计”,既晴则在多种文学体裁间游走,都有独到的妙处,——在这方面,笔者尤其佩服后者,《魔法妄想症》的“证人”篇对于描写精神分裂者的深层世界,是如此的出神入化,能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踪,同步坠入太虚,体验魔幻飘渺、如梦似魇的境状,如此高难度的处理与经营,极不容易,乍看之下毫无头绪,回头读来高妙伏笔如影随行,这在华文推理创作尚属首见,即便是某些成名的作家也难免汗颜吧。根据上述分析,基本可以印证杜鹃窝人的论断了——这本小说堪称魔幻与推理相融合的极致之作。但事实上,魔幻与推理是南辕北辙的,前者相悖于理性,后者服从于理性。为了制造令人难以置信的阅读环境,而采用魔法介入现实世界的写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令读者真实地遨游在不可思议的怪异恐怖王国之中,一方面却要用逻辑的理性之网,包罗魔性的万象。魔幻王国的疆界愈广阔,织网的难度就愈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那是一张天网(尽管我个人并不欣赏这个书中的复杂诡计,——可伸缩的三节竹梯或许更轻灵实用)!从这种写法的解答来看,无非应证了那句颠簸不破的推理名言:案件看起来越复杂越不可能,其真相一定越简单。全书谜团,气氛,推理,都可算无懈可击,更有多重解答锦上添花。至于本作的不足,套用句名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者在“岛田流”侵袭下,御手洗的痕迹太过明重,以至失了自身特色。而当作者创作了“张钧见恐怖探侦系列”后,虽然岛田风渐吹渐稀,作者本色愈加浓重,却也失去了本作中的不少古典解谜况味。惜哉!叹哉!最后顺带提下本作中的特色货。首先是小说在诡计运用上颇多出彩处,让读者意外和钦佩的地方不少,同时也令读者很辛苦,主要表现在:意外的凶手(普通读者根本猜不着)、意外的侦探(采用精神病患为名侦探的手法实属罕见,并且冠以密室症候群这样一个很学术的“头衔”)、意外的被害人(无头尸体的身份一变再变)、意外的推理过程(包括“如何离开上锁的房间”在内的侦破意见一再被推翻,而又都那么的合情合理,比之反复使用“叙述性诡计”擦写结论的《二重身宫》犹过之而无不及)、意外的结局和动机(谜思的最终解析和破除竟缘于最初的地位差异感)。本作在人物刻画方面也有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即几个重点人物都给我一种共通感——既正常又不正常。前半部的杜裕忠,无论是由别人对他的观感或是他个人想法的书面化,皆让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不正常;陈小江亦是,普通正常人哪会动不动就展示让人耳朵听到长茧的演说癖(比御手洗兄强势啊),更严重的是没破过案仍自认为是个难得一见的名侦探?在一般人的看法中,这都是不正常的表现。但在后半部中,多是表现出两人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且合乎常理的情节,而陈小江更是有条不紊的分析案情(陈小江这个名字多少与作者有点“香火”情深,——毕竟是长篇首作啊);相反的,本是怎么看都属正常范畴的凶手,竟运用了各种巧合犯下杀人罪行,进入不正常的行列。另外,本作除却梦幻味极浓的第一部分不谈,在语言的流畅和简洁上都比《魔神的游戏》有优势,更接近于传统陈诉,且其句式和语调沾染了不少台湾本土气息,这是值得夸赞的。

推理者的癫狂构想——既晴《魔法妄想症》

推理者的癫狂构想——既晴《魔法妄想症》“真正的恐怖,不是血腥或惊险,而是身处一个不能相信的世界。”——题记【一】众所周知,所谓推理小说,是以推理的方式解开故事谜题(大多是找出杀人凶手)的一种小说,通常故事都含有凶杀案与侦探,亦有部分并非以凶杀为主要剧情走向,诸如寻找失物或解开奇异事件的谜底等。推理小说起源于美国,发展于英国,大行其道于日本。推理小说这个名称,也是在日本首先启用的。它注意科学的逻辑推理,运用推理手段拨开疑云迷雾,揭示案情和破案过程。欧美推理小说家大都受到“推理小说鼻祖”——埃德加•爱伦•坡的影响,例如具有“英国侦探小说之父”之称的威廉•柯林斯,写出最受欢迎的福尔摩斯系列的亚瑟•柯南•道尔。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三巨头之一的埃勒里•奎因,还有美国推理小说之父,写下推理二十诫的S•S•范•达因等,他们共同推进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走进黄金时期。而日本则是继黄金时期后最为重视推理小说的国家,它以自己的方式将其发扬光大,现今居于世界首位。人称“日本推理小说之父”的江户川乱步同时也是日本本格派的开山鼻祖,有以他为名的江户川乱步奖,专门表彰新人作家。而横沟正史,高木彬光,仁木悦子,夏树静子,森村诚一等皆推动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松本清张更是另辟蹊径,开创社会写实派的推理小说领域,与水上勉共同为为社会派栋梁作家。而具有日本“推理之神”之称的岛田庄司对新本格派影响甚重,紧随其后的还有绫辻行人,东野圭吾,京极夏彦等。而“本格派”与“社会派”之争也由来已久,究竟是以解谜为主要走向还是反对“流于纸上的谜题游戏”,应当反映并描写社会现实,根据读者口味的不同作家也相应的变革。比如东野圭吾早期的校园推理(如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放学后》)大都具备本格派的特征,而其后期作品则向社会派转型,如《白夜行》,《红色手指》,《湖边凶杀案》,《秘密》都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嫌疑犯x的献身》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在中国,推理小说主要有两个市面来源——欧美推理与日系推理,多为翻译小说。就大陆而言,以中文创作的推理小说很少,在推理界中仍为小众文化,尚在起步阶段。索性,中国大陆也在不断努力,如《岁月推理》《推理世界》等杂志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大陆文学“偏食”的状况,而我比较欣赏的推理小说后起之秀如银色子弹,水天一色,蔡栋,王小妞,御手洗熊猫等,虽然与欧美推理或日系推理相比稍显稚嫩,但是应该说任何事都无法一蹴而就,至于中国大陆推理小说的发展前景如何,后劲如何,无法用一言以蔽之,端看它是以何种姿态走进读者视线。相较于中国大陆而言,香港台湾的推理小说显然得到比较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台湾推理小说,受日系推理的影响,加之台湾创作氛围浓厚,言论足够自由,孕育出多为优秀的推理小说家诸如既晴,蓝霄,林斯谚,宠物先生,冷言等。而台湾推理作家协会更是每年设立奖项嘉奖优秀推理小说新人,这无疑更是促进台湾的推理小说创作。其影响深远直至中国大陆与日本。关于既晴,最初是结识他早年的获奖的短片推理小说《考前计划》,读完之后即被其严密的构思与层层递进式的推理折服。他因长篇小说《请把门锁好》一举获得台湾“皇冠大众小说奖”百万首奖,备受好评。或许《魔法妄想症》不是他写得最好的一本,但却是最受大陆读者好评的一本。在2001年,既晴设立台湾推理俱乐部和人狼城推理文学奖,后来发展成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和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奖。可以说既晴为台湾推理小说做出长足的贡献。(ps:前戏某人已经做得足够多,现在开始言归正传。)《魔法妄想症》我一共读了三遍,次次惊艳。这也是我认为最难写的书评,因为不知道从何下笔,犹豫良久,却也选了一个最为疲累的写法,不过却也甘之如饴。对于这本十年不衰的推理经典之作,私以为虽无极尽华丽的文笔,但是诡谲的构思,严丝密合案情设计,层层递进式的推理,翔实丰富的知识储备及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都令人深受震撼。若要为《魔法妄想症》定义其究竟属于“本格派”还是“社会派”,我想很多界限已经不是如定义那般分明,但是私以为本书还是倾向于社会写实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虽然没有密室之类特征突出的,使人解谜兴味儿浓重的偏本格的杀人案,但是其中叙述性诡计应用之娴熟令人咋舌。另外,以“魔法”这种非科学词汇在推理小说中的大量运用,再配以翔实的资料,营造一种充满悬幻色彩的诡暗气氛。同时,绑架案与谋杀案,木箱与无头尸体,勒索信与狗头面具,换头魔法与疯狂男子….这一系列的明暗线索交替最终以指纹为宗破解了这“无头尸体诡计的逆向操作法”,而隐藏在深处的凶手,也逐渐浮出水面。【二】那么,某人将以S•S•范•达因所写的“推理小说二十诫”中部分条款作为蓝本来分析既晴《魔法妄想症》:“1.推理小说是一种智力游戏,更像一种竞赛,作者必须公平的和读者玩这场比赛,他必须在使用策略和诡计的同时,维持一定程度的诚实,绝不能过分到像玩桥牌时作弊一样。他必须以智取胜,透过精巧而又不失诚实的设计引起读者兴趣。”——私以为,所谓“维持一定程度的诚实”,即是将所有的线索尽量全部摊开在读者和书中侦探的眼前,让他们站在共同解谜的同一水准。在《魔》中,既晴的确最大限度的开展全部线索,但是还是有些保留,但并影响大局。“2.除凶手对侦探所玩弄的必要的犯罪技巧之外,不该刻意欺骗或以不正当的诡计愚弄读者。”——除了凶手在书中给办案人员设置重重心理盲点误导读者之外,既晴并未用诡计蒙蔽读者,反而是设计的杀人手法令人拍案叫绝。“4.侦探本人或警方搜查人员不可摇身变为凶手。如此等于拿一分钱铜板,说它是五元金币一样,这是不实的陈述。”——这是当然,不过某人将在后文摘抄出一段经典原文,或许范•达因的这种描述并不够准确。“6.推理小说必须有侦探,侦探不侦查案情就不能称之为侦探。侦探的任务是搜集一切可能的线索,再根据这些线索找出那个故事一开始时就犯下恶行的人。如果侦探不能由线索的分析推演出最终的结论,那就如同偷看算术书后才解答的小学生一样,不算真正解决了迷题。”——《魔》中的侦探是一个具有“密室症候群”,“演说病”和“推理小说妄想症”的病人陈小江,但这并不影响他精彩的推理。“7.推理中通常会出现尸体,尸体所暴露的疑点愈多愈妙。缺乏凶杀的犯罪太单薄,分量太不足……”——私以为死者的尸体的确具备很多疑点,而且又有很强的解谜意识和可读性,例如无头,指纹,身份等摊在阳光下的证据,但其中又暗藏隐晦的谜团。“8.破案只能通过合乎自然的方法。就推理小说而言,魔术、求神问卜、读心术、降灵符咒或水晶球等等一概列为禁忌。”——小说中虽然有魔法等迷惑人的字样,但是仅仅是作为工具迷惑读者和营造气氛,并没有用任何非自然方式解谜,一切皆可以用科学解释。“9.侦探只能有一名,也就是说,负责真正推理缉凶的主角……侦探人数超过一名,读者会弄不清楚谁才是他真正的竞争对手……..”——开始是警方担任“侦探”角色,但因为没有进展,真正的侦探陈小江上场。“10.凶手必须是小说中多少有点分量的角色才行。也就是说,凶手必须是读者有兴趣,而且多少有所了解的人物。如果小说进行到最后一章,才将罪名加在一个陌生人,或者一个无足重轻的角色身上,那等于是作者自认无能,不配和读者斗智。”——私以为,《魔》中凶手虽然掩藏很深,但是他的确是书中有些分量的角色。“15.迷题真相必须明晰有条理,可让有锐利洞察之眼的读者看穿,我的意思是,在案情大白之后,读者若重读一遍小说,会清楚地发现,破案的关键始终摆在他眼前,所有的线索也无一不指向同一名凶手。如果他跟侦探一样聪明的话,不必等到最后一章就可以自己破案。当然了,这样的读者的确是存在的。我对于推理小说所持的基本理论是:要读者无法自己发现答案是不可能的。可以预期的是,一定有某部分的读者和作者一样机灵。若是作者有足够的运动精神,将犯罪的计划和线索都在书中诚实地描述出来的话,这些敏感的读者就可以和书中的侦探一样,经由分析、推理和消除法将嫌疑犯指认出来,而这正是这场游戏的趣味所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不屑看通俗文学的读者,对于看推理小说不会感到脸红。”——私以为,既晴这点做得很好,某人再读的时候,的确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凶手。“16.过长的叙述性文字,微妙的人物分析,过渡的气氛营造或是在一些旁枝末节上玩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推理小说里。这些在犯罪的记录和推理的过程中完全不重要。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陈述问题,并经由分析将问题做出圆满的推论。而这类文字只会阻碍情节的发展,并将不相干的事情加进主题里。当然,必要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可以使小说更加逼真。当作者将故事描写得非常引人入胜时,可使读者的情绪完全投入到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上,就这一点而言,作者已经将纯文学的技巧和犯罪事件所需要具备的真实性相容,并发挥到同等的境界了。写推理小说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读者看它并不是为了华丽的词藻和风格,也不是为了绚丽的叙述和情绪的投射,而是为了刺激脑力所做的心智活动——就像是他们去参加球赛或玩拼字游戏一样。若在一个棒球比赛中,在换场时间对球员讲述球场的自然景色是如何的美丽,这怎么能激励球员们想要赢球的决心呢?若在猜字游戏的词汇里掺杂着语言学的学术论文中所要使用的晦涩字眼,这样只会使猜谜者在玩游戏的时候变得焦躁不安。”——既晴最赞的就是疯狂男子杜裕忠的刻画,那些癫狂的言行,混乱而又沸腾的思绪,敏感脆弱的内心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对凶手的自白也很融入其中。既晴在写作上是个能够融入角色的人,基本上是写谁像谁,内心描写细腻精微,仿佛此人就该如此的感觉。“17.不可让职业性罪犯负担推理小说中的犯罪责任……. 真正吸引人的犯罪,应该是出自教堂中的某个受人尊敬的大人物,或是以慈善闻名的老太太之手才是。”——关于凶手,的确德高望重,的确有吸引人的潜质。“19.推理小说里的犯罪动机都是个人的。至于国际阴谋和战略的政治游戏属于另外一种小说,举例来说,像是特务组织之类的故事。谋杀的情节,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平易近人,才可以反映读者的日常生活经验,使他们压抑已久的欲望和情绪有所宣泄。”——可参考“罪人絮语”对凶手自我解析与剖白十分符合人物自身性格。虽然既晴用“指纹”这个被用了多次的谋杀“道具”,但是在《魔法妄想症》中绝对推陈出新,给人惊艳一枪的感觉。【三】人物分析:杜裕忠——他是这场险恶用心的谋杀案中的“牺牲者”,他并非死去,仅仅是被迫见证一场精心布置的骗局,他是一颗被凶手摆布的棋子,当曾经的信仰是引导你走向黑暗的深渊时,你该如何应对这命运开的不可思议的玩笑?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这个可怜的男人。幼年时,他的祖父患有心因性记忆丧失症让他受尽冷眼,加上双亲忙于工作,对他疏于关心,他自身又患有肌肉萎缩症致使他容貌变形,让他在学生时代没有朋友,祖父去世之后他一直很孤僻,然后就借着吸食强力胶寻求精神慰藉,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他越来越无法适应群体生活,逐渐罹患精神分裂中的妄想症。身处弱势群体的他却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与隐秘的令人惊叹的才华,他逐渐迷恋上描写人性幽微及恐惧,心理小说,他开始大量的写作,把头脑中的幻像努力地用文字表述出来。“我要用我的文字建构我自身的世界。”自卑,对社会适应不良让他在碰到挫折和打击之后,为了减轻罪恶感而发展出一套内心的妄想体系,“他在没有朋友的情况下,私下接触到一些西洋作家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内容大都呈现了那些作家介于理智与疯狂之间的痛苦挣扎……由于心灵能够产生共鸣,这些作家的魅影就开始出现在他的幻觉之中。他拒绝了实存的人群,躲避到那些幻影的庇护下,那些不存在的幻影则教导他应该如何对抗整个庞大的社会运作体系,整个长久以来无可动摇的道德规范制度。他接受外在暗示的能力很强,会听到许多不存在的声音,那些声音甚至会要求他效法那些作家写作。”他沉浸在自己构织的世界之中,原本即使在恶劣也不会让他亲自面对黑暗,品尝恐惧。可是,他的疯狂却被有心人当成一场谋杀案中为了迷惑警方的一环。那人以教导其魔法为名暗中布施阴谋,让这个忍受精神分裂煎熬的病人成为他实现拓展路途扫清障碍野望的一个牺牲者。杜裕忠在思想上被那人控制,要知道控制一个人的信仰要比束缚一个人的肉体更为可怕。他参与这个人的世界,重构他的世界观,然后他引领他,让他亲眼目睹那个他臆想中的世界的出现。那个人彻底使他疯狂,也彻底毁了他。“真正的恐怖,不是血腥或惊险,而是身处一个不能相信的世界。”杜裕忠被控于鼓掌之中,“那个以真实面目治疗我数年的精神科医生,原来竟也是使我疯狂,诱我犯罪的蒙面幻影?他并非指导我走向光明,而在指导我陷进黑暗?”他的剖白令人心酸,所有的谜题都已经开解,他终其半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应该是知足了吧。尽管他的生命或许很快就要终结,但也无憾了,不会悲哀了,因为他有一个朋友,他叫陈小江。他应该欣慰了,他帮他破了案子,告诉他什么是交流和沟通,让他真心地嚎啕大哭一场,他与她聊天时那种契合,愉快的感觉,那是他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满足。他是他破除幻象,通向真实的钥匙,他是他重回现实的出口。杜裕忠应该永远记得陈小江那张狡黠的娃娃脸,他说:“如果只是为了破案的目的而让你重舍命案当晚的恐怖记忆,那是在太残忍了,你看,朋友不是白当的。我很好吧?”李敢当——他是隐藏在最深处的刽子手,衣冠楚楚内心却深邃幽暗,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择手段。无疑,他是绝顶聪明的,从小到大,他在所有人的褒扬和赞叹中长大,他不断察觉到,“自己的智力您能够无限灵活的运用,耐力能够一次又一次往更困难的程度提升。”他厌倦平庸,他要用自己绝高的智慧做出贡献,他要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做到何种境地,于是,他当了医生,选择了脑医学。为了研究,他甚至开始私自购买人脑进行研究,“人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价值观,只是在框囿自己的发展。或许人类就是这么一种矛盾的生物:既要武力也要和平,需要性欲却道貌岸然,渴望自由而自我设限。我不会在道德的泥沼中挣扎太久。”对她来说,法律没有任何意义,所谓的道德准则在他严重不过是束缚他进行科研的脚步。可是世事俱有灾劫,他因为购买人脑而被勒索,他萌生了杀意。他要谋杀勒索他的林浩山,控制杜裕忠成为他的替罪羊。他借着医生的身份有效地制造疑犯和控制证人,利用人的心理盲点,采用无头尸体诡计的逆向操作法……..“……很久没有遇到过这么困难的事情了。执行一件如此庞大,如此复杂的犯罪,只是为了杀死一个卑微的,毫无价值的小人……应该说整个世界都无法了解我的苦心,我只能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等动物,我感到十分遗憾。”其实陈小江从一开始就身处于他的阴谋之中,这是一个犯罪者对于一个自称“名侦探”的人的挑战。他认为陈小江虽然聪明,而他自己却比他聪明太多。“这是一种异常奇妙的感觉。陈小江仅仅画了一张图,拿走一支笔,无需发表任何错综复杂的长篇大论,就已经让我知道自己束手就擒,也许在推理小说中,所有关乎真相的解释,都是说给案件关系人和读者听的,侦探和凶手之间,只要简单的眼神交汇,不需要来这一套。”是的,他把杜裕忠拉到这个案子之中是为了满足他控制别人一生的欲望,他禁不起这种甜美的诱惑,他的内心对杜裕忠充满成见——“我看到一个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我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他是一个精神病患。我这辈子单身独活,他这辈子被父母供养。我对这世界贡献卓越,他对世界毫无用处。他易于任人摆布。”然而陈小江却一击即中地直指其要害:“聪明才智与道德良知你独高前者……也许你很有头脑,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犯罪计划。我相信,你确实有这个能耐。但是你仍然功亏一篑,那是因为你私欲作祟,所以才会暴露你的真面目……在现今的医学定义下,我是疯子,所以我该进精神病院;不过,你要记住,在现今的法律定义下,你是凶手,所以——你该进监狱……你伤害了我的朋友。”他以为他和杜裕忠之间唯一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没有朋友,可是,现在那个被他控制的,与他的人生截然相反的杜裕忠有了朋友,而他依旧没有。那么,曾经所坚持的那么久的价值观是否还行之有效?其实,李敢当何尝不是另一种病态?他治疗的是身体上患有疾病的人,而他的灵魂都开始显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病态。没有人性的科学家对这个世界来说是可怕的,无论你究竟做了多少贡献,那将是人类的灾难,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有种可以毁灭一切的力量。【四】某人将原文中一些经典片段摘抄下来,并辅以一些自己的观点:1 .“千禧年即将来临,圣经所预示的世界末日也快要到了。到那时日,天火会再度降下,焚毁尘世间所有的污秽,邪恶的人群将永不存在……”——本书出版于2000年,十年不衰,应该说是台湾推理小说领军式的巅峰之作。千禧年以前,有很多人预言2000年将是世界末日。2.“他们希望这个案件能够按照世俗可接受的方式侦破,就是那种大部分推理小说都会用到的,一群众志成城的刑警们四处搜查终于找到真凶的方式。”——私以为本书案件的玄妙之处在此。真相是否被世人接受?剖开血淋淋的事实,你所见的面目究竟是否颠覆你以往的认知?3.“世纪末的罪恶太多太多了,人们永远在期盼感官刺激更强烈的案件发生——事实上,恐怖的事件往往对人有致命的吸引力。世人已经将恐怖片列为一种借以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的视听享受了,就连动作片或战争片也必须加入一些断手截肢的镜头,而推理小说更是必须连续凶杀,而且杀得尸横遍野。”——很多人以凌虐的方式在罪恶之中获取黑暗的快感,他们隐匿于世间各个角落,滋生出罪孽的靡靡之音。4.“真正的恐怖,并不是血腥与凶险,而是处于一个不能相信的世界。”——点睛之笔,也是全书的故事理论核心。5.“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这个故事叙述了一个追求艺术的画师,为了寻找人间艺术的极致,在面对自己女儿被焚于锦车之上,内心的感受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惊骇的震撼,最后终于完成毕生的代表作,而后他跟着自杀。当他发现到他期盼已久的绝高艺术,终于如愿以偿地出现在他眼前,他一定充满了狂喜的愉悦!那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沉醉早就超脱了亲情的框架,而晋升到一种平凡人性根本无法想象的境界。画师既然已经超脱了亲情的束缚,他又何须在乎女儿的死亡呢?他必然感动于女儿的殉身,但绝对不是悲伤。他必然是体会到人间至高无上的艺术境界之后,发现这个尘世已无可留恋,更真实的地狱变相,必须真正亲身进入地狱,才能够见到。但世人却无知地将他的死因归诸于凡人的感情……”——这是借由本书中疯狂男子杜裕忠之口表达出,即使疯狂,却未必不是作者既晴之念。6.“酒精在自毁的同时,成就了伟大的作品……小说家,艺术家,演员们在广告里促销着香烟,啤酒,咖啡等使人上瘾而不可自拔的商品,他们不断告诉群众这些刺激性药物可以让灵感昂扬,让创作力奔驰。色彩艳丽的取景,光鲜抢眼的镜头持续地催眠着群众。他们并没有错。人类的,心灵的领域本来就需要这些药物来升华。这就像魔法师为了施展禁忌的魔法,他们必须出卖灵魂,耗损肉体,才能和恶魔换取无穷尽的法力。而反智无知,畏首畏尾的道德家则害怕人类心灵的高度跃升,他们订出一条又一条的诫律以封锁人心探求未知的高等欲望。”——不得不说,台湾当真达到言论与出版自由,这些言语虽借由疯狂男子杜裕忠之口说出,但写在书中也足够震撼,这边是大多台湾书籍无法进入大陆市场的缘由。(ps:本书是在下从旧书网买到的,而想买的林斯谚的《雨夜庄谋杀案》都没有%>_<%)7.“平庸的凡人不敢直视黑暗。因为黑暗代表邪恶。常人只要一面对黑暗,其心中邪恶的那一部分就会渐渐滋长,蔓延之盛极连自己都会感到恐惧。人会迷失,人会疯狂,人会变成魔鬼。黑暗会激发人的原始兽性。平凡人必须仰赖阳光来撑起他们的道德与良知。没有了光明,可怜的人们失去了支点,就会进行犯罪,表现出他们的懦弱…….真正伟大的心灵是勇于认识黑暗的……相对之下,只愿意碰触光明的人,显得胆怯而不堪一击。他们不敢面对自己心中黑暗面被挑起时的恐惧感,于是他们回避,并且架设多重限制让自己留在无知的牢笼。”——私以为既晴的“黑暗与犯罪”论很是精辟啊~8.“现代人愈来愈相信物质,愈来愈相信外在耳目所接收到的一切,却愈来愈忽视内心的精神深度,愈来愈不相信自己。在遥远的古代,深化精神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修炼,许多人透过修炼,最后成佛成仙,但现在,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在今日,所谓的精神修炼变成精神上的买卖。充斥市面教人如何做人处事的书籍泛滥,也开设许多收费昂贵的心理成长课程,那是懒惰人类急于速成的捷径,根本不是正途。透过这种捷径而达到的精神状态,只不过像一颗迅速灌满空气的气球,完全无法抵御强大的外力……人类妄想用金钱换去精神的充实。错了,充实的只是商人的口袋……由于人类过于相信物质的结果,导致人心腐化,世界崩溃,他们要不是死抱科学的顽固者,就是对”精神即是一切“之事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每当凡尘即将颓废之际,就会出现伟大的心灵导师,告诉人内在的可贵……”9.“如果没有悲惨的孤独,既无法造就非凡的魔力。历史上许多伟大的魔法师,都必须忍受一次又一次形单影只的煎熬。他们颠沛流离,避群寡居,抵达渺无人烟的荒区,寻找人类文明触及不到的地域。孕育人类伟大思想的,绝不是喧嚣的俗世,而是宁静的大自然….唯有亲近万物,万物才会帮助你……万物的力量将由他(魔法师)作证,而世人则亦步亦趋地跟从他,世界不会堕落。每当乱世来临,就会有一个特殊的人类被赋予这个使命。这是一种轮回。然而,世人毕竟平庸,伟大的心灵往往被打压铲除。他们经常被当成邪教的异端……世人为了私欲,不肯倾听来自万物的声音,反而想尽各种名目加以迫害。他们制造许多谣言,告诉更为无知的群众,这些人的法力只是用来蛊惑人心,世界运行的价值在于人类凭恃自己的力量造就现有的生活圈,而时间的进程则会证明人类可以征服万物,是以这些魔法师不仅邪恶而且愚蠢,完全违背时代的潮流……于是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许多心灵导师悲惨殉死的案例。”——精神力量,心灵导师。作者知识储备很丰富~让在下想到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10.“昧于自身良知的人类却将思想的导师和卑劣的恶人混为一谈。这些人高呼‘知识即使一切’的口号,把精神层面的部分完全忽略。这就是文明?真是可笑的文明!在这个颓靡的世纪末(本书出版于2000年),万物已经在反击了。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暖冬冷夏的异常气候,海平面上升等等,都显示了万物的力量,人类企图研究更尖端的科技来遏阻,但万物则一再让人类见识这一连串反击的威力。相互争都不是解决之道!地球的水蓝色,必然会黯淡于这样的斗争之下……”——典型“社会派”论断11.“无视他人的存在,或许才是一种更真实的自由。”——因为无法无视,所以无法自由。12.“过去的破碎回忆绝大多数不可相信。因为人有美化记忆的能力,这是人之为人的悲哀之处。”——精辟13.“我认为一本小说并不是因为有谋杀案,有警察就能够成为推理小说的,所有的推理小说必须有谜团。许多历史或公案小说也有罪犯,也有捕快,为什么它们变成所谓的侠义小说?因为它们的谜团味道不够重。摆在一般的小说来看或许会很精彩,但问题是推理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它有广义或狭义的范围……”14.“话说回来,有些人很讨厌看到推理小说里出现什么密室,鬼屋或是名侦探,他们认为这样不写实,根本没有反映出真实的世界。我看他们的观念才有问题。推理小说既然是类型文学!它就很可能会偏离真实的世界。无论是本格派还是社会派作品,都只不过是虚构的故事罢了。文学该反映的是人性,但反映人性的并不一定靠写实手法才能达到浪漫或幻想性的作品…….” ——私以为这是作者在此表达一下对推理小说的一些想法,同时也是为了塑造人物陈小江。15.“在古代,疯子是一种神圣人物,因为他同时见证了神的愤怒和善意。疯子之所以精神状况与常人不同,乃是因为他们被神的圣灵所附身……疯子们游游荡荡,不花力气便与众不同……..疯子既让人恐惧又包藏崇拜…….然而疯狂却对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有许多剧作家创作的道德讽刺剧,所有的真理完完全全都自疯子的口中说出,因为他们与人群隔离,所以才能看清楚世间的荒谬与滑稽。他们在剧中所代表的是睿智;而在艺术领域,歌德风格的象征体系开始破败,有一句话说:‘艺术中的构思,必须归功于不受规范的想象力。所谓画家,诗人和音乐家的一时奇思,只是用一个委婉保守的名词去形容他们的疯狂。’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文艺复兴时代,甚至可以用来形容历史以来所有的天才艺术家……”16.“十八世纪末时,欧洲人认为魔法,炼金术以及各种渎神行为都和精神病有关,而崇拜撒旦或不信耶稣的人则会被当成罪犯来看待。任何自称占星家,卜卦师,巫师的人,都被认为在借此操纵幻象手段,企图迷惑众人心智,于是异常,心理病症患者那些语无伦次的说话方式,无可理解的疯狂行径,恰好是那些宗教家开刀的对象。表面上看来,精神异常者确实给人罪犯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大多不见容于社会规范内,具备了犯罪的潜能…会对道德观造成负面作用……..精神病患之所以会与罪犯相联,是由于人们的恐惧。人们对于疯狂的恐惧,因为人们向来就是在追求一种安定的社会生活,而这些人则都是道德,礼法约束下的失误。”17.“在精神病患眼中,世界是扭曲的,变形的。事物之间并没有精确地逻辑顺序,而是经由直觉,透过影射反映出来,犹如镜像般的梦幻……荣格曾说,醒着做梦就是精神病…..” ——对于“疯子”的正解,充满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啊~18.“荣格提出的绘画疗法,以绘画作为表达潜意识的工具,要比语言更为直接有效。”——绘画的方式更为直观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19.“一个家庭里若有精神病患,他们对人的态度可能极不友善,因为长久以来他们早就接受太多这个冷漠社会的无情眼光,处在这种阴影下,他们对孩子的爱变得既神圣而又卑屈,既崇高而又羞辱,既包容而又封闭。”——杜的父母对儿子无言的疼爱,令人感怀唏嘘。20.“这座城市的声音在某一天被放大了。这并不是城市里的人,而是城市本身……..城市人喜欢游泳在这些声音(噪音)之中。愈激昂,愈亢奋的机械声代表愈前进的城市,这是众所皆知的事实……..人类的声音绝对不可能像机器声那么长久。持续运转的机械声可以持续发出庞大的声音。相形之下人类即使拼命吼叫也仅能使指示器数字不情愿地波动一下。其中隐含的意义即是,人类必须永远依赖机械来维持所谓的文明……..原来我长期追寻巨大的声音,已罹患重听。”——这是一篇在小说中夹杂的一个短故事,很精彩,看似与小说无关,实则有其隐喻。21.“有许多人认为,魔法是一种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控制。据说纳粹魔头希特勒在演讲时,他的身体周围会发出柔和耀眼的光芒,让群众情不自禁听从他的领导。有人则认为魔法是人类精神力量的实现,像日本很流行的ESP超能力,让汤匙弯曲的意志力,都需要集中意识,才能够将心中的意念转化为真实。”——意念22.“把人可以通过的地方当成出口,而忽略了人无法通过的地方,才是我们的盲点所在。”——心理盲点。推理过程中一精彩环节,虽然是错误的推断,但理论还是正确的23.“人最大的困境,就是在于人无法感同身受其他人的体验,这是存在主义学说,然而,存在主义的看法太悲凉!没错,人确实是无法感受别人的体验,这是人无法挣脱的限制。但这并不直接就等于人与人无法交心。最起码,人类发明了手势,语言和文字来沟通……”24.“可是,到底什么是沟通呢?美其名曰说是相互了解,其实只不过是怀着自以为是的认定在扭曲别人的看法。我对你说一句话,然后你心里面就按照既有的成见去解释我的话,但你的解释难道又真的符合我当初话里想表达的意义?同样的,你对我说的话我也会以我既有的成见去解释。这样我们真的会因为交谈了以后让彼此更加了解么?还不就变成自说自话!”25.“语言做为沟通工具确实有其自身的局限,你说的鸡同鸭讲也经常发生。可是,只将语言当成沟通管道的唯一效果确是大错特错!当你在说话时,你不只在振动声带而已。你的语气,音调,都会通过说话的过程传达出来,而这是单纯靠语言无法表现的东西,也就是语言的‘表情’。相同的一句话以不同的‘表情’说出来,就传达了不同的意义………文字的表情靠的是修辞,比喻和描写方式…….” ——语言的表情的论断O(∩_∩)O~26.“如果只因为怕被别人当成疯子,就不敢大声说出事实的话,那么人活在世界上又有什么价值,又有什么意义?”——赞27.“在现今精神医学的定义下,我们这群人的存在无助甚至有害于社会机制的运作,但又没触犯什么法律,那些医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只好把我们当成疯子了,真倒霉。”——任何定义都是困于一个特定的条件,用偏见去判定一个人,是荒谬的。28.“所谓的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并不改变世界。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有它自己的运行法则,我们人类只是凭着自以为是理解去认识宇宙而已……..不管人类的了解是多是少,宇宙依然是宇宙,并没有因而不同…..同样,魔法是否存在不会由于你认知程度的不同或解释方式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事实的存在于解释无关。29.“现代的社会根本就不适合名侦探生存。首先,如果名侦探没有去考警校,他日后就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命案……再来,就是现在的科技进步,一些平庸之辈也能破的案子比以前变得更多了…….可是,警方的侦查手法有一个致命的漏洞。这就是他们无法取代名侦探的地方。警察们总是在寻找线索,组合线索,然后对它们做作地解释,并推导到某个人是凶手的结论。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好,坦白说,这种方法很容易实行,也不见得没有效率。反正,万一解释出现错误,再重新将线索作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好了,排列组合到最后总有可能会出现正确的。但是若排列组合到最后仍找不到凶手呢?很显然的,这件案子最后会变成悬案,或造成冤狱……..不是说办案方法错了,而是如果出现不可思议犯罪,绝顶聪明的凶手,使得庞大的警力,进步的科技所未能及,名侦探就有发挥的空间了,当然这种情况愈来愈少发生了…….在欧美的古典解谜推理小说中常出现一个名词!直观主义,intuition。或者说是直觉也可以。这种直观能力,意思是抽离出事件异常的部分予以解析……..在案件中,谁的行为最异常,谁就是凶手了。那是掩盖任何线索也无法抹消的犯罪证据………没有特殊直觉的人是无法成为名侦探的……..O(∩_∩)O~” ——现世不适合名侦探生存的原因。作者也算是打开一个现实与虚构的缺口吧。30.“世界很可能是一座巨大的幻影城,全是为了欺骗人类的知觉而建造的。也就是说,我摸到的东西并不是真的,而是撒旦控制我的肌肉神经,让我有摸到东西的感觉……”——当存在的前提都被质疑,我们又如何相信眼之所见,听之所闻?31.“所谓的伪装镇定,就是对身旁来来往往的人视若无睹,以虚无的态度来对抗外在环境。”32.“几何学影响了古典艺术,而透视法正是西洋古代画家对世界的理解。”——透视法是破案关键33.“有一句话说,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凭。这当然有一定的程度的正确性。可是,却还有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Believing is seeing ,因为相信,所以才看得见。由于你相信了魔法,所以在看到易于混淆的类似事物时,就会以为那是魔法。这就是一个心理陷阱….” ——心理陷阱34.“你提的问题是误以为状况配合诡计是吧?但实际上,犯罪计划是人想出来的,而这种计划必须配合周遭的状况做出最妥善的安排,也就是诡计配合状况,如果配合得绝妙就叫天衣无缝。”——诡计35.“警察在侦查过程中,如果遇到瓶颈,只要再回去现场重新思考,就很有肯能发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小事….其实,对凶手来说,他们也会重回现场——亦即,在命案发生后,凶手必然会以各种警方察觉不出来的面貌,出现在命案之网里,愈聪明的凶手,他们出现是的面貌也就愈让人无法怀疑。比方说警察,法官,甚至侦探……但是,他们一出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就会明白告诉我们:‘不用找了,我就是凶手。’差别只在于我们是否能一眼看出而已。而,要让一个杀过人的凶手永远不出现在命案之网里,永远不去关心命案的后续发展,却绝对是违背人情与常理的……”——超赞的观点~\(≧▽≦)/~私以为适用一切推理小说中寻找凶手。36.“笛卡尔之所以提到一个迷乱我们各种知觉的鬼精灵,是因为他认为‘人类可以怀疑所听,所见的一切真实与否,所以人不能怀疑“可怀疑一切”的怀疑作用本身’。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地怀疑一切,我都必须存在,否则我无法怀疑;即使我被欺骗,我也必须预先存在,否则无法收到撒旦的欺骗;即使我是在做梦,我仍然必须预先存在,否则我无法做梦。‘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即导源于此。所以,我是存在的。经过这个事件,至少我发现我是真真确确地存在于世上。一个人若是感觉到自己存在,也不算白活了吧?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呢?或许多少人都必须在知道自己受欺骗以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存在?——存在主义37.“人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价值观,只是在框囿自己的发展。或许人类就是这么一种矛盾的生物:既要武力也要和平,需要性欲却道貌岸然,渴望自由而自我设限。”——蛮有道理,我找不出话来反驳,也找不出一些事实为他提供论据。【总结】写到这,说实话,我已经精疲力竭。《魔法妄想症》作为推理小说的书名,并不是十分吸引人,不像什么“推理小说家失踪事件”这么有噱头,但却是最合适的。“魔法”代表着这个时代我们所忽视的自身的精神力量,唯物主义的后果就是信仰缺失。如果没有信仰,怎么支撑自己在这短短数十寒暑中始终如一地坚定前行?又如何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小说中,存在着医生与病人,凶手与侦探,侦探的身份是一个病人,凶手的身份是医生。世间荒谬到所有事情你都无法一眼洞穿,没有单纯的施暴者,却有更复杂险恶的人心。当道德已经无法约束行为,当恶念早已超出负荷,那么唯有精神力量才能敦促人走向正途。“当你望向深渊时,深渊也会回望你。”私以为,推理小说和武侠小说一样,同属通俗文学,但一样博大精深。某人十分佩服写推理小说的人,他们都具备非凡的智慧。本文来源于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83dd90100nz0q.html

能读完的都是意志坚韧的疯子

文和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又特别没耐性还爱吐槽的人,都说写文章要凤头豹尾,现在很多网络小说别说豹尾不烂尾TJ就不错了,但如果没有凤头,如果一个故事前面能絮絮叨叨讲上几万字还没扯入正题,没有让你欲罢不能的快感,文和一定会果断把鼠标移上右上角。差评。文和借此杜绝了在一些并不对路的文字上浪费时间,但也曾因此和《胜负游戏》这样越读越来电的作品擦肩而过三年之久(此事按下不表,后面详述)。所以,利弊各半的开场三板斧判断法,各位还请慎行。《魔法妄想症》就是这么反差强烈的作品,从楔子到第四章,在文和看来就是煎熬,充斥着神经质般的呓语、抑郁症气息的回忆、怪力乱神的典故讲述、庄周梦蝶的梦境还原……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没有抓狂、没有怀疑印刷错误、没有觉得作者疯了、没有认定是他嗨高了之后开启无意识码字技能骗稿费炫鬼故事冷知识营造恐惧氛围吓唬姑娘投怀送抱各种作死,然后一头雾水地合上书本,那么恭喜,你与文和一样,总算找到了这本不错的作品的常规打开方式。 有人反感,自然有人点赞。回头来看,这种看似不讲理无厘头自带强烈噪音的叙述方式,也恰好是本书的最大魅力之一。无法理解的叙述铺陈,如同梦话般的主人公喃喃自语,最终都与现实中的手法、动机、心理一一对应,名为魔法超然,却不脱出现实,就如同《盗梦空间》中的两层意识,看似互相独立,却互相影响,第二层梦境中的蝴蝶振翅,会带来第三层的暴风骤雨——那个离群索居,重度自闭外加交流障碍的主人公,靠着阅读各种光怪陆离的神话奇异作品,书写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文字。他的种种遭遇、不同寻常的被标签化人生、各种异常的行为习惯爱好,最终成就了凶手现实中步步为营的算计。初看以为是神经病自语,实则为先知的预言,真做假时假亦真,叙述方式带来的大反转,煎熬的前期阅读最大化压抑所带来的绝地反弹,让读到文尾的文和直呼过瘾。本书另外一个亮点是谜题设置。文和一直把推理和侦探分得很开,不探讨社会派的人性救赎(虽然本书的一大特色正在于此),不渲染冷硬派的肌肉与子弹纷飞,最本格的故事,当然要有拿得出手的诡计设置。本书中谜题不少,密室、身份互换、计中计……但文和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如何逃出房间的谜题,看似完美的推论——重大谬误——新推论——反推如何策划——主人公习惯——水落石出,层层递进,完美闭环。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具体计谋,文和就不多说了。也有书友感慨本书的包罗万象,从魔幻文学、心理学、神学、天文、艺术、医学到物理学……囫囵吞枣的文和难以一一探究,感兴趣的推友可以细细品味,或能看到不一样的精彩。喜欢原创书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TUILIbingo)

有妄想症就去看精神科医生吧!

魔法妄想?从前有个小屁孩,当一位叔容失色的凶手用颤抖的语调要求对方报上姓名时,小屁孩会无比牛叉地豪言:——我是江户川柯南,名侦探。名侦探三个字还要憋着一口仙气来咬,结果吓得凶手大叔屁滚尿流。小时候第一次见识这种场景的时候,觉得“哇——柯南好酷喔——”,然后崇拜得要死,认为这世上如果真有高智商天才的典范,那么他她一定就是柯南这幅牛叉到快要不行的屌样。只可惜,当十年过去以后,当年的其他小屁孩都长成了大叔大婶,结婚生子,当年无比牛叉地豪言自己是名侦探的小屁孩依然还是小屁孩,并且依然不变地每集都会克死一个小日本,再跳出来一翻水准不如当年的推理秀,把杀人凶手不是搞残就是搞死入狱。哼哼,抱歉,你还是以前的你,只可惜,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在我眼中,此小屁孩就一心智永远停留在小学一年级的小屁孩而已。乃至——现在在看其它推理小说,一旦碰上“我是名侦探XXX”这样的登场台词,立刻会在脑海中把此个人想象成一幅心智停留在小学生水平的模样。不是刻意损人,而是【联想】。为什么你那么爱当名侦探?因为名侦探这个称号很响当当吗?此称号一出,听到的男人为之震精,听到的女人春心荡漾,听到的凶手屁滚尿流,听到的死者暗中叫好?哼哼,抱歉,你错了。我们首先只会想:“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好白痴啊。。。。。。”然后自称是名侦探的人摆着自以为很酷的pose,结果台下的冷场能召唤出一只乌鸦拖着省略号飞过。。。。。。。。。。事实上,在小说的世界里,一旦有个白痴在自称是名侦探的情况下登场,就意味着,周围所有人的智商都会远在这个白痴之下。。。。。传说中从未破过案子的目暮警官就是一明证!于是乎,所有智商都远在这位白痴之下的配角ABCDEFG等等,都会在白痴名侦探秀完自以为很牛叉的推理秀之后,潸然泪涌内牛满面地鼓掌,以此将名侦探的光辉形象推高至顶峰。。。。。至此,一个史无前例的光辉伟大的人物,名侦探,霸气万钧地矗立在作者一个人意淫出来的推理界里面。成为这个世界上智商最牛叉的人。哼哼,我只能稍稍用针刺一下这个作者无比膨大的意淫梦,什么岛田流,什么大陆最强,什么诡计最惊艳,在作者意淫的小说世界里,一个作者意淫出来的名侦探,都统统给我破灭吧。抱歉,已经够了。名侦探什么的,最讨厌了。台湾人写的名侦探,更加令人吐血。本来想给三星,看在之前吹捧得天花乱坠的份上,再减一星。

霎那芳華

讀完《魔法妄想症》,最大的感覺是那一句「處女作往往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得到了印證。之前讀過既晴的兩個長篇是《請把門鎖好》與《網絡兇鄰》,這兩部作品給我的感受是作者的知識很淵博,作品帶有很炫才的味道,同時幻想味道很濃,但是就謎題與詭異現象的解答因爲不夠嚴謹所以不是我所喜歡的那一類,畢竟天馬行空這四個字對於推理小説來説未必是褒義的。但《魔法妄想症》這部當年在臺灣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的作品,卻令人不能不喜歡,不能不驚艷。讀過臺灣以及大陸的原創作品雖然不多,但是至今爲止最成熟最認真的似乎就是這一部。我想,這部很島田味道的幻想本格比之島田後期的大多數作品大概更令喜愛島田的讀者滿意。因爲,其幻想的事件離奇度——殺人換頭魔法詭計與密室逃脫之謎——在解答上不曾用巧合來敷衍,而是一個在邏輯上說的過去的龐大設計。雖然密室逃脫在解釋上還不夠充分,指紋的設計也存在瑕疵,但是作爲原創作品,作爲一部處女作,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大概稱得上「嘆爲觀止」四字了。同時,在精神病學、魔法幻術、心理學、神學、醫學、(包括生理學及精神醫學)、物理學、天文學、藝術史等不同領域的知識,被融合到全書各章節,且融合得順理成章,不顯得突兀,就實在是在寫作功力上有可喜的跨越,看得出是作者反復醖釀推敲之功。《魔法妄想症》的誕生是臺灣推理小説原創的一個巔峰期,名家的推舉,同好閒的引介,網絡上的熱評一時間給人以臺灣原創推理小説之春將臨的感覺。但近年來,這樣的盛況似乎不再,那樣的感覺多少給人以淪爲錯覺的唏噓。不過聊勝於無,大陸的原創推理的熱潮呢,似乎連錯覺都不曾有過。


 魔法妄想症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