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的「詭」跡:日治時期台灣報章雜誌的漢文歷史小說

出版日期:2015-3-2
ISBN:9789863263141
作者:薛建蓉
页数:488页

内容概要

薛建蓉,於2012年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碩士論文〈清代台灣本土士紳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為探討對象〉;博士論文〈日治時期歷史小說研究-以台灣報章雜誌漢文小說為考察對象〉,並榮獲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台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現於高雄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南台科技大學等校擔任人文藝術類型科目之兼任教師。曾撰《一線斯文:台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顧敏耀、薛建蓉、許惠玟合著)、《穿越五條港:府城文學路線踏查4》(薛建蓉、陳曉怡、曾國棟、張麗芬合著)。並曾參與逢甲大學廖美玉、余美玲編《臺灣古典詩選注:區域與城市》之撰寫。專長:日治時期漢文小說、清代台灣古典文學。

书籍目录

館長序/翁誌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各章重要名詞定義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五節 篇章架構
第二章  「東亞論」下的歷史詮釋建構:報刊刊載之歷史人物、事件書寫考察
前言
第一節 東亞論與大東亞共榮圈概念、台人接受的狀況
第二節 「東亞論」下歷史詮釋建構的儒學文化圈系統
第三節 東、西洋歷史事件、人物的內容及其刊載的意義
小結
第三章  文體質變:漢文歷史小說改、譯東西洋文學及其情節雜揉現象觀察
前言
第一節 解析東、西洋歷史的意譯之作
第二節 東、西洋文化交融的改寫之作及其混雜的時間觀
第三節 情節模式中國化及其沿用之情節程式原因考究、探析
小結
第四章  東、西洋生活想像:管窺小說中飲食、交通與育、樂表述
前言
第一節 東洋、西洋育與樂大不同
第二節 地景空間浮世繪
第三節 舌尖上的東洋與西洋
第四節 東洋、西洋交通、計時見殖民現代性形塑
第五節 多元信仰的宗教概念
第六節 東、西洋日常生活在小說展現之目的
小結
第五章 烽火下理想家國的造象:「戰爭」的主題觀察
前言
第一節 戰爭書寫的情節安排及其作用
第二節 東亞論下戰爭主題形塑的特殊符碼
第三節 戰爭書寫在歷史小說中的意義
第四節 戰爭書寫宣揚之忠孝觀與其建構理想家國的目的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漢文歷史小說的研究意義
第二節 本書的反省與未來展望
後記
附錄
表一 日治時期台灣報紙雜誌漢文歷史小說刊載一覽表
表二 臺灣教育會雜誌「文藝史傳」、「史傳」欄篇目一覽表
表三 《台灣日日新報》「儒林遺芳」刊載一覽表
表四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陳伯輿「維新人物列傳」一覽表
表五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雜報」「蒙古征歐史」一覽表
表六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與《臺灣日日新報》連雅堂刊載作品與後出版之作對照一覽表
表七 張淑子《臺灣教育會雜誌》「雜錄‧地方人物誌」一覽表
表八 《三六九小報》「史遺」一覽表
表九 《風月報》歷史、傳記欄位一覽表
表十 《孔教報》「史乘」欄一覽表
參考文獻

作者简介

本書以日治時期台灣報刊刊載的漢文歷史小說為對象,觀察其文類特色、敘事演進,並考察小說背後隱藏的意識形態。書中以「歷史詮釋建構」的概念做為理解漢文歷史小說意識形態建構的基礎,分析在日本政府推行「東亞論」與「大東亞共榮圈」,如何透過媒體刊載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建構出屬於日本帝國主義下的「歷史詮釋」,甚至在戰爭小說中呈現「東亞論」的概念;並理解漢學如何轉變成溝通東亞的工具;在東亞論的架構下,漢學如何過渡到新學?而台人又為何會接受新學和東亞論,進而接受日本的做法。
書中也探究漢文歷史小說對東西洋作品的改寫與翻譯,藉此解讀時人受到東洋和西洋影響的情形;並經由小說中關於東、西洋日常生活的描繪,抽繹出當時的作者們如何透過特定階級的飲食、居室、育樂等議題,傳達其國族想像。


 重寫的「詭」跡:日治時期台灣報章雜誌的漢文歷史小說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