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疾病

出版社:唐典俊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117166867
作者:唐典俊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情绪反应 1.焦虑 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是对面临困难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或担心事件将发生不良后果的心理状态。主观表现有紧张、害怕,但说不清怕什么,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担心,忧虑,不知如何是好。 焦虑的客观表现有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宁、不知所措、常搔头、搓手、来回走动、踌躇莫测、胸闷、失眠等,还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出汗、手足颤抖、口干、舌燥、面红耳赤、尿急、尿频等。 轻度的焦虑情绪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能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促进人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应对应激原,使之能适应环境。过度的焦虑则妨碍人准确地认知、分析、考虑和应对面临的挑战,从而难以作出符合实情的判断和处理。 2.恐惧 恐惧发生于自身安全和个人价值受到威胁,对身体安全的威胁多来自躯体应激,如患病,遇到毒蛇猛兽或面临天灾人祸等,如地震、火山、洪水灾害、枪击、屠杀的血腥场面。个人价值和信念的威胁则来自社会应激原,如人际关系紧张、被人绑架、被勒索、押为人质、树立仇敌或被起诉、判刑坐牢等,或对产生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流行的恐惧,如前几年非典型肺炎流行时,许多人有恐惧心理。 3.抑郁 抑郁是以情绪低落为主的复杂情绪,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失落和厌世的消极状态,常伴有失眠、多梦、食欲缺乏、性欲降低、思维迟钝、呆滞、对事物缺乏兴趣等,常由于亲人丧亡、失恋、失业、事业受挫、慢性疾病引起,或由于追求的目标无法达到而产生失望灰心、丧气的情绪,长期抑郁是引起心身疾病的常见原因。 4.愤怒 愤怒可由于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不合理的、不公平的待遇引起,如得不到提职、提薪,或受人暗算、遇害、污蔑,或事业受到他人的破坏,把好事说成坏事,受到委屈而无处申诉,影响到自己的生存、生活、名誉、地位等,都会激起人们的愤怒,对他人产生怨恨和敌意,使人变得冲动甚至发生报复、攻击或仇杀行为。 5.悲伤 这类负性事件常由痛苦引起,慢性病缠绵不休的剧烈疼痛是引起患者情绪恶化的主要原因,有人因疼痛变得悲观、苦闷、失望而产生消极行为,对任何事物均无兴趣、无精打采、不言不语、痛不欲生,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有人因疼痛而发生愤怒,对人粗暴、残酷甚至产生攻击行为。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可使人恐惧。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有关。

内容概要

唐典俊,男,广西玉林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国画家、父亲唐桂荣为当地名中医,且爱好古诗词书画,受家庭熏陶,自幼亦有同样爱好,少年时期为父亲抄写处方,经常目击患者之痛楚,故决心学医。1950年,考入广西医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作为师资,分配至山东医学院(原齐鲁医学院)培养,曾先后在广州医学院、湖北医学院、北京天坛医院工作。1964年,在广州工作时,曾在国内首先发现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严重型,由应用含大量维生素D强化之奶粉喂养引起,因而认识到了维生素D过量对小儿健康的危害。当时,我国正在大力提倡预防佝偻病,婴幼儿普遍服用鱼肝油及维生素D,发生维生素D过多症及中毒者甚多,作者曾大力呼吁勿滥用维生素D,以保护儿童健康。曾发表学术论文46篇,科普作品120多篇,获武汉市科普积极分子奖,曾编著《小儿水、电解质平衡与液体疗法》、《新生儿体检与先天畸形诊断》二书,合编《心血管疾病》、《内科讲座传染病分册》二书,曾被江苏省卫生厅、福建省卫生厅聘为科技评审员。本书是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作者结合几十年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经验,阐释了以应激学作为疾病发生的普遍机制的正确性,并根据应激的发病机制提出提高人体抵抗力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这是临床医学的一次革命,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本书是医学前沿之作,希望更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使应激学与临床疾病结合日臻完善,以造福人类。作者先父曾以“三立”为训,此书完成尚可慰先父之灵,恕不辜负父母及祖母养育之恩。本书能对人类健康与长寿有贡献,是作者最大的期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应激是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 三、免疫系统 第二章 心理学及其形成基础 一、心理学概述 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三、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 四、人脑功能的泛网络学说 第三章 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学 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二、脑干、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 第四章 免疫系统生理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的类型 三、免疫系统功能 四、人体抗感染的防御机制 第五章 应激概述 一、应激原 二、应激的分类 三、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 第六章 应激的心理反应 一、心理反应 二、情绪反应 三、认知反应 四、行为反应 第七章 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 一、应激的中枢神经整合作用 二、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三、应激的细胞反应 第八章 抗微生物的免疫应激反应 一、抗细菌免疫反应 二、抗病毒免疫 三、抗真菌免疫 四、抗寄生虫免疫 第九章 对“异己”物质的免疫应激反应 一、Ⅰ型超敏反应 二、Ⅱ型超敏反应 三、Ⅲ型超敏反应 四、Ⅳ型超敏反应 五、各种超敏反应疾病发生的互相关系 第十章 应激原诱导的免疫系统功能失调 一、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互相作用 第十二章 应激的中介因素 一、影响应激的个体因素 二、应激与素质 三、素质的分型 四、对素质分型的评价 五、素质的神经内分泌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第十三章 应激的发病机制 一、警觉期 二、抵抗期 三、恢复期 四、衰竭期 第十四章 心理应激反应与疾病 一、生物学因素 二、社会心理因素 三、心理冲突及其类型 四、心理应激所致的精神障碍 五、心理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第十五章 神经内分泌应激与疾病 一、应激时组织的氧化损伤 二、应激造成各器官系统损伤举例 第十六章 免疫应激与疾病 一、免疫防御功能的致病作用 二、免疫系统识别“异己”功能的致病作用 三、免疫系统监视功能的致病作用 第十七章 细胞病理学与应激学的比较 一、细胞病理学说只重视了人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 二、细胞病理学是对疾病的局部认识,应激学是对疾病的整体认识 三、细胞病理学是机械唯物论的认识论 四、细胞病理学认为疾病决定于病因而应激学认为疾病决定于人体 五、细胞病理学与应激学对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不同认识 六、应激学是细胞病理学的发展 第十八章 应激促进医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 一、医学与人文科学 二、患者的权利 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四、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十九章 应激促进医学社会化、全球化 一、医学社会化发展的必要 二、医学社会化、全球化发展的现状 第二十章 应激与营养 一、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 三、脂肪和脂肪酸 四、维生素 五、微量元素 六、矿物质 七、植物化学物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的营养供给 一、肠内营养 二、危重患者肠外营养 第二十二章 心理应激反应的调适 一、患者的心理 二、患者的要求 三、一般患者的心理调适 四、重症患者的心理调适 五、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六、手术患者的心理调适 七、临终患者的心理调适 第二十三章 抗微生物感染的治疗 一、抗微生物药合理应用的原则 二、对不同感染部位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三、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治疗 一、抗炎症免疫抗炎药 二、抗超敏反应药——组胺拮抗剂 三、免疫抑制药 第二十五章 神经内分泌应激的调适 一、交感神经系统症状的调适 二、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的调适 第二十六章 改善内环境的液体疗法 一、正常人体液的含量 二、体液的分布 三、对人体内环境失调的估计 四、常用液体的性质和作用 五、纠正内环境失调的输液 六、输液治疗效果观察 七、如何防止输液不当的危险 第二十七章 物理化学性创伤和中毒的救治 一、创伤 二、中毒 第二十八章 内脏重要器官的保护和防治 一、急性心力衰竭的防治 二、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 三、急性肾衰竭的防治 四、肝功能衰竭的防治 五、颅内高压的防治 第二十九章 纠正人体血液成分的治疗 一、输全血 二、输红细胞 三、输粒细胞 四、输血小板 五、输白蛋白 六、输免疫球蛋白 第三十章 提高人体抵抗力治疗 一、主动免疫 二、被动免疫 三、免疫调节剂 编后记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应激与疾病》可供广大医药卫生管理人员、预防和疾控人员、临床各科医护人员、医学生阅读,也是关心人类健康和长寿的、对广大群众有益的读物。

作者简介

《应激与疾病》内容简介:人类生活于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必须随时适应环境的改变才能生存。应激是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激成了疾病发生的普遍机制,《应激与疾病》对应激发生的基础理论、应激的发病机制、应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目的在于将应激引入临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发生机制已得到了进一步阐明。《应激与疾病》是医学前沿之作,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阔了视野和途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工作者必须更新观点,才能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应激与疾病》作者秉承父训:“人生贵在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故乃拳拳服膺,勤学慎思,得以有成,庶不辜负父母及祖母养育之恩,并能微尽人生之责,慰已谕人,其望足矣。


 应激与疾病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