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释放的祖克曼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32761142
作者:(美)菲利普·罗斯
页数:254页

作者简介

《被释放的祖克曼》是菲利普•罗斯“被缚的祖克曼”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开头,祖克曼的第四本书《卡诺夫斯基》出版,让他突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作家;这本描写一个犹太青年浪荡生活的小说让祖克曼从此告别穷苦岁月(和多年的伴侣),开始和女影星出双入对,还时常受到路人的骚扰。其中祖克曼的老乡佩普勒,来路诡异,挥之不去,是个让人过目难忘的喜剧创造。在《卡诺夫斯基》一书所引起的呼啸之中,最让祖克曼无法释怀的,是他成名作中“半自传体”为其家庭所招致的“恶名”。母亲一直饱受压力,结尾处,祖克曼面对父亲和兄弟的段落都是让人唏嘘的浓墨重笔。
引入自传元素,继而探讨虚构与真实的边界,一直是罗斯为之着迷的话题,此书也不例外。此外,罗斯的诙谐、辛辣笔法在这本书中也是精湛圆熟之至,已完全可以见出“美国文坛第一人”的宗匠气度。


 被释放的祖克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菲利普•罗斯以“祖克曼”、“凯普什”等主人公为题的系列小说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人物都有罗斯本人的影子。换句话说,这些不同面目的罗斯的“他我”以不同程度的自传色彩勾织起了作家的成长经历。但小说体裁的虚构本质又决定了这种自传性是很可成疑的,特别是,当作者发现一些以他自己名义未必方便探讨的议题和观点,可换种方式由他笔下的虚构人物去探讨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作者本人和虚构人物之间划等号呢?稍具一些小说阅读常识的读者会谨慎地打上一个问号,但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在作者和人物之间划等号真是太具有诱惑力了。《被释放的祖克曼》是罗斯“被束缚的祖克曼”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所谓“被束缚”,即是主人公兼作家祖克曼被他所虚构的故事绑架而不得解脱。听上去很魔幻是不是?罗斯证明了这种魔幻是多么致命。在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鬼作家》中,23岁的祖克曼写的第一批短篇小说因牵扯犹太民族问题而触怒家乡父老,以至年轻作家与父亲彻底决裂。显然,用艺术与生活、虚构与真实之类的话语“教育”犹太父老,万万敌不过后者在艰难岁月(希特勒的大屠杀,以及美国的反犹主义)中对不安全处境节节攀升的恐惧,而祖克曼尽管从人性而非民族性角度揭露的家族不光彩内幕,还是给犹太人在异地求生的努力浇了一盆因为无心所以更见残忍的冷水。因而,我们只有理解了那一代犹太人的爱憎,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祖克曼的困境。如果说这种困境在《鬼作家》中表现为犹太人身份认同这一较为单一的主题,那么,在第二部《被释放的祖克曼》中,这种困境的广度和深度均被大大拓展了。《鬼作家》中20世纪50年代的犹太人社区,转眼变成了1969年光怪陆离的大都市,民权运动蜂起、冷战越战反战交相辉映、女权和性革命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祖克曼出版了令他大红大紫的“色情”小说《卡诺夫斯基》(是年罗斯出版《波特诺伊的怨诉》,这也是一本尺度很大的小说),收入“比他过去三十年任何一年多九十八万五千美元”。祖克曼的成功不无赶上时代风潮的巧合,有人赞美他解放了“力比多”,有人感谢他代言了他们的心声,还有女粉丝邀他同赴意大利滚床单……但就如这些不请自来的高帽子,时代风潮又反过来对他提出要求,既然你如此有名(还如此有钱),那么就请你在反战宣言上签字,为弱势族群呐喊,为异议分子助威,为锒铛入狱的进步人士鸣不平……罗斯深谙当道德(时代的或者社会的)将一顶无懈可击的冠冕强加到人身上时,所产生的负面性远大于它本来所要反对的东西,甚至,还大大损害了它所欲维护的那些东西。而那种媚俗、那种诳言,将与艺术和生活中所有有生命力的东西背道而驰,你将一刻不停地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写“正确”的书。因此,祖克曼说自己配不上为某某签字呐喊助威鸣不平的圣女妻子,这既是实话,也是反话。也因此,《鬼作家》中罗斯虚构的《安妮日记》的作者会选择隐姓埋名的“死亡”,而不是顶着沉重的荣誉光环“生还”,后者实在要比集中营中的生活更能把人杀死。虚构与现实之间原本微妙的平衡关系由是被打破,并由前者侵入后者而成为祖克曼无法释怀的噩梦,从这一刻起,这本讲述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的小说变得既混乱又荒谬,既可笑又可悲了。有意思的是,罗斯借祖克曼之口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在后者看来,“悲剧通过把情感推向极致而耗尽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喜剧则靠着把那些当了真就很荒谬的事情模仿出来而给观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然而,“亚里士多德让我很失望,他对荒诞剧只字未提,而我正是这剧中的主角。”荒诞剧的另一名称其实可叫作“悲喜剧”,祖克曼的“悲喜剧”就在于他的生活成了不受他掌控的大众想象力的来源,更在于他不愿顺势为这熊熊燃烧的想象力再添一把火(迥异于如今不惜各种绯闻但求曝光率的那些名人),罗斯因之称他是一个问题扎堆的国家的一个问题扎堆的作家。的确,正是这样的困境,让你在追随祖克曼故事的同时关照现实,发现现实中处处存在令人泪奔也连带碰触到笑点的时刻,而这就是生活亘古不变的本质。罗斯最后为祖克曼打造了一个看似乌托邦的结局:他被一个疯疯癫癫的老乡缠上,好不容易将之踢掉又接到匿名绑架电话,原以为母亲遭了殃结果是父亲弥留了,而这个父亲卯足最后一口气就为骂他一声“杂种”,原来父亲一直念念不忘儿子对犹太人的“污蔑”……这下好了,可以一口气干掉乡情、亲情、人情、友情,特别是让他纠结半生的父亲。小说结尾一身轻松的祖克曼再也不需要做一只“躲在无辜教授眼镜背后的狡猾小狐狸”,而可以做回把心爱的女孩摁在地板上说干就干而不必无聊地扯上半天克尔恺郭尔的生猛情人了——但问题又来了,“你不再是任何人的儿子,你不再是某个好女人的丈夫,你不再是你弟弟的哥哥,你不再有故乡”,那么,你究竟是谁?你还有啥呢?这对一个将写作深深植根于历史、乡土、族群的作家来说(就算他嘴上不承认),不啻为另一种束缚,我们可以预见在第三部《解剖课》中,这仍然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读罗斯的小说,在那花团锦簇、结构繁复、层层叠叠的反讽、自嘲、怨怼、忏悔和揶揄中,你最后听到的,终是一声叹息的无奈。
  •     作为美国“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菲利普·罗斯在中国可能是名气与知晓程度最不相符的作家。尽管最近几年有关他作品的研究文章越来越多,分析也越来越深入系统,但这些终究只是学者们在找到一个研究空白后兴奋的结果,大部分以英文写就的学术文献和读者的评鉴扯不上太多关系,而且关乎阅读最重要的作品翻译,仍没有太多的起色。这本《被释放的祖克曼》是祖克曼三部曲的第二部。这个三部曲,其实是由5部作品组成,第一部《鬼作家》,第三部《解剖课》,一个中篇插曲《布拉格的飨宴》,尾声《退场的鬼魂》。《鬼作家》译本首次出版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随后是中篇插曲在文学杂志上刊出,而尾声已先于中间2部几年前翻译出版,最后才是第二、三部。翻译和出版上的混乱顺序,不同的译者和出版社,无疑给读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这部系列作品是菲利普·罗斯带有自传性质的著作,不仅是他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中的经典,也是我们了解读者非常重要的文字途径,因此不得不说祖克曼在中国“被释放”得太晚。第一部里,内心中带着犹太传统和作家身份之间矛盾的内森·祖克曼应邀去拜访老前辈———作家雷诺夫。起初祖克曼在雷诺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也从其他人物个性中看到了自我的折射。但是老作家与世隔绝的创作方式和他养女艾米为了维护自己犹太圣女的形象不顾亲情的虚伪,没能让祖克曼找到犹太身份与艺术追求之间的平衡点,他燃起的希望很快变成了更多的困惑。在这一集里,故事紧接第一部中祖克曼自己的寻找之路展开。第二部的情节较简单,迷茫中的男主角暴发户一样地成功了,引来了各方的不同反应,可找不着北的主人公依然无法确认自己是谁。罗斯就是想通过“成功”来解答,如果祖克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家陡然变成一个享誉全美的知名作家,会不会让他在犹太身份和作家身份之间获得平衡呢?他会不会由此在主流文化中找到一条保留自己传统的坦途呢?可惜罗斯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成功留给祖克曼的除了富裕外,只有路人对他带有讽刺的赞美、邻居们不怀好意的利用、媒体恶意的挖掘报道、心爱的人漠然离开、经纪人对他生活的干预和嘲讽。实际上祖克曼的成功一开始就被刻上了犹太人的烙印。在外人看来,小说《卡诺夫斯基》虽然成功,但是无法被当作一部正常、严肃的文学作品来对待,在所有人眼里它只能是祖克曼这个犹太人的写照,祖克曼就是卡诺夫斯基,小说不过是把犹太人的隐私和丑陋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以哗众取宠的方式获得成功,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不公的待遇。这些如果还可以忍受,那么最可怕的莫过于同胞的妒嫉与纠缠、亲人的愤恨和敌意。面对误解,阿尔文这样的犹太人不仅没有同情祖克曼,反倒认为祖克曼和那些剥夺他机会和荣誉的非犹太人一样可恶。而父亲在听完了他的小说之后,认定这是对犹太传统的侮辱和背叛,最后病重而去,弟弟亨利认定是他害死了父亲。在内心里,祖克曼对犹太身份的不自信同样压垮了自己,在恋人面前的退缩,对各种谣言诽谤的隐忍,一直认为父亲的遗言是咒骂他的“杂种”,甚至有了被迫害的幻想。当他不堪重负,带着无比失落的心情回到小时候居住的家时,在物是人非的破败之中,深深地感到了被自己的犹太族群抛弃、被非犹太族群误解之后的绝望。难道只有放弃犹太身份、放弃自我才能成为作家?那个被所谓的成功释放了的祖克曼实际上陷入了更大的束缚之中。犹太文学一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犹太文学中的民族命运与身份认同一直是核心主题。作为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罗斯没有他的欧洲同胞那种骇人听闻的经历,民族宿命与未来不是他的重点,所以他的作品大多都是描写犹太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探寻永恒的自我身份认同。罗斯时代的美国犹太人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但是犹太人传统和心灵深处的犹太情节依然成为他们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障碍,隔阂感、边缘感、疏离感仍然强烈的留在犹太人心中。同时,第一代移民为了融入社会所放弃的传统在群体地位稳定后又有了回归的迹象,这就加剧了犹太人寻求自我的难度。祖克曼三部曲就是围绕“找寻自我”这一主题展开的,《被释放的祖克曼》让我们看到,犹太人群体与所处社会的文化冲突不是改变信仰、或取得成功、或跻身上流所能克服的,重拾自己的传统看似诱人,到底结果如何也未可知。也许是犹太人难以摆脱背叛、回归、再背叛的循环让罗斯感到无望,也许无人知晓这个世界究竟需要多大的宽容和勇气才能毫无保留地接纳那些异乡人,所以在祖卡曼系列的尾声,他甚至表达出了强烈的归隐情绪。罗斯对祖克曼遭遇的细腻刻画实际上包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小说里祖克曼的作品内容和罗斯的《波特诺的怨诉》内容相近,都是从性行为的角度对犹太人在文化夹缝中的“反叛”行为进行了深入描述。现实中,罗斯同样面对着业界的批评和部分犹太人的攻击,他本人对文学的渴望和追求也给他来了身份认同的困境和苦恼,相信“到底是坚持一个犹太人还是作为一个背叛的作家”,“到底是美国人、犹太人还是成为美国人希望的犹太人”这样的问题同样纠缠着罗斯,也成为了他继续创作和追问的动力。所以祖克曼这一形象的生命力一直在他的作品中延续。除了这一系列,他还是《反生活》等小说中的主角。由此可见,被困扰的不仅仅是笔下的人物,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值得一提的是,罗斯的眼界并没有只停留在犹太人问题上,他把犹太人在文化缝隙中的艰难处境与美国的现实深深地结合在了一起,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再现在祖克曼的传奇经历中,让犹太人的很多问题变成了所有人的问题。在《被束缚的祖克曼》里,诸如美国梦的破灭、社会的虚伪、宗教的不宽容、政治的肮脏、人际的冷漠等等,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罗斯的作品增添了更宽泛的社会学意义。文/曾靖皓 自由撰稿人,四川内江:南方都市报 【 延伸阅读 】《鬼作家》,(美)菲利普·罗斯著,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8月版,20 .00元《解剖课》,(美)菲利普·罗斯著。郭国良、高思飞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8月版,35 .00元。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有趣,但是触动不大~没有信仰这种事不是很普遍么
  •     这一本,祖克曼在与犹太故乡决裂仍然藕断丝连与还未完全拥抱成名后的大都市生活的夹缝状态中拉锯,又像一个在场的幽灵,欲飘然登仙,却困在俗世的肉身。罗斯-祖克曼-卡诺夫斯基的锁链,作家锁住了笔下的人物,而作家被笔下的人物也被作家锁住,悲喜情绪被层层牵制。
  •     单本四星,但如果放在祖克曼系列中考量的话,真是难以言喻的动人。三重嵌套:罗斯-祖克曼-祖克曼的小说人物,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在想象和秘密之间。最让人感叹的是两点,一是罗斯这个系列贯穿的时间性,年轻人由盛转衰,他的每一丝变化,对纽瓦克的感情的转变,都被罗斯细腻的网罗住。二是祖克曼这个狡猾的身份,在开始的这些书里,罗斯构造了他,并且构造了他看世界的那双眼睛,他关注的问题,以至于在美国三部曲中,这个人-他看到/想象的世界-秘密般他人的世界间那种巨大的张力。I adore Philip Roth with all my heart.
  •     总有人在里面声嘶力竭地陈述的感觉
  •     美式幽默略隔閡,但悲哀卻是人類共通的。棄筆吧,從醫吧,去尋求家族的認可吧。
  •     不要再逃避了。以上帝之名,你到底在逃避什么呢?
  •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一直很期待菲利普·罗斯。可惜。但愿他能健康地活到那一天。他的作品中最喜欢的还是《遗产》。
  •     罗斯出色地诠释了一个成功的作家是如何在幻觉和现实之间摇摆的,也出色地诠释了作为一个叛逆者的犹太人,如何发现新的隔膜的树立——在他以为自己已经逾越局限之后。整部小说,就是对自由的多维的诠释。而以一本小说《卡诺夫斯基》作为隐藏的焦点,更显出匠心独具。
  •     大爱!!!
  •     比《鬼作家》更打动人心。虽然作者全书均在试图解释自传色彩的书籍不一定写的完完全全就是本人,但仍忍不住认为祖克曼就在隐射菲利普·罗斯......
  •     像《鬼作家》一样好甚至更好,虚构的悲伤也很悲伤啊!
  •     罗斯小说中的成人都如孩童般天真并且擅长嫉妒,更一直处在微不足道的烦恼之中不能自拔。最后一部分作者确实把祖克曼推上悲剧的悬崖,所谓小说,在写成的那一刻就不再受控制,他的悲剧起因在不可视见的过去,他的烦恼最终以一种更不堪的面目出现在他的眼前,是我们自己,一次次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乱七八糟,而不是上帝,但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命运的神秘(请不要怀疑我写这么长就是为了掩饰我一点也没看懂这小说,罗斯同学已经快登上巅峰了吧)。
  •     让我想起姆爷的那首《Stan》还有迈克尔·杰克逊后期一些像《Too Bad》《Ghost》《Is It Scary》《Breaking News》这样反应狗仔队、无良媒体的歌。舞蹈的骷髅。自嘲自渎自残自毁。萨瓦托提议,我们干脆一百年只出一份报纸。天真得可爱。
  •     笔力非凡。20170106。
  •     bastard, not flaster, vaster, better or batter
  •     非常流畅。幽默带有较强地域性,有点晦涩。故事依旧是美国中产阶级寻求自由的类型,火车上读书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     三星半。老让我想起一部电影来,忘了叫啥名字了。
  •     好动人的祖克曼。一口气看完,连喝水上厕所都不舍得。而且这祖克曼就是罗斯本人吧?能把自我反省和故事完美结合,真是服气。又好笑又忧伤又残酷。
  •     “你知道契诃夫成年之后怎么评说自己的年少时光吗?他说他曾经不得不一点一点地把自己体内的那个农奴挤出去。也许,你也该开始把自己体内的那个顺从的儿子挤出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