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地册子(增订版)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513320632
作者:止庵

内容概要

止庵。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历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医师,《健康报》电影录像部编辑,北京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工程师,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工程师。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书籍目录

增订版序
原序
第一章 小时读书
第二章 创作生涯
第三章 师友之间
第四章 读小说一
第五章 读小说二
第六章 读诗
第七章 读散文
第八章 思想问题
如逝如歌
骊歌
月札
日札
挽歌
后记
后记之二
增订版后记

作者简介

止庵的《插花地册子》是一部奇妙的书,他的往事是他的阅读史,七十年代是反胃与呕吐的历史,他对那个错位的阅读时期感到愤怒。有评论认为他“想掀翻人们已码放整齐的书柜,让那些已戴好冠冕的人和作品露出破绽,同时一些被掩去的作者与书要站到前排。”他一改过去学术味道颇重的风格,写得恬淡随意,对嗜好读书的人来说,他的作品是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止庵:我们读书是为了遇见高人↓读书是一场自我教育的长征↓实体书影欣赏请戳《插花地册子》
  •     时代飞速变化,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大量信息,当越来越多的人随时随地关注自己的手机时,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读书?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读书人止庵带着他的新书《插花地册子》来到方所,和爱书人一起聊他的读书历程,聊成长,聊阅读。“止庵”这个笔名,出自《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他的父亲是著名诗人沙鸥,和父亲一样,他也是自学成才文学爱好者。虽然大学时遵父命学了医,他却始终抱有对文学的热情,在上大学的零碎时间,在床头,在公交车上进行了中文的自我教育,之后他一直把读书当做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说:“我这辈子认真干的事情就这一件,就是读书,其他都是读书的副产品。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把读书当成了一件事儿来干了。”这个“脑中有一幅私人文学地图”的人,在方所和众多读者们分享了他的个人阅读史和对读书的独特看法。40岁辞职去读书以前我在一个公司上班,去的时候是1989年,30岁。现在大家有一句流行的话叫自我设计,我这个人无所长,但是经常设计我自己。其中有一个想法,就是我将来要在40岁的时候不干了,回家过我的读书生活。但到了40岁时,是1999年,因为当时公司需要交接业务,所以拖了一年才回家。回家前,我想自己以后的生活得有事干。什么是能干的事呢?我想就是以前干过的事情。大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些条件,有的是年龄,有的是学历,有的是性别,有的是相貌。这些条我有好几条都不能达标,怎么办呢?有一种东西不受这些的限制,就是写作。只要能写,会写,不需要其他条件。我在70年代初开始学习写作,79年在报刊上发表东西,到80年代中期慢慢就不做这个,改成专门去看书了。89年我到公司打工,过了一年多,当时我爸爸还活着,有一个报纸约他写文章,他就转给我去写。一个礼拜天有时间,我就写了点东西。写到94年时,我爸爸有病,一个编辑到我们家来看他。她问我写东西吗?我就拿给她看。她隔了一个礼拜给我打电话,说给你出本书。我说要钱不要?要钱就不出了。她说,不仅不要钱,还给你钱。这是我出的第一本书,是95年,当时我父亲已经去世了。然后我开始出书,到2000年已经出了五六本,其实我取这个笔名,也是因为我在公司上班,不想让人知道我是一个写书的人,我想同时做两个人,一个是打工的人,一个是写书的人。到2000年的时候,我要从公司离开,要回家过我的读书人生活了。但这是一个麻烦事情,从一个公司上班到在家里呆着,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最大的过渡是时间,比如早上还是按原来的时间起来的,结果发现不上班了,第二天又是这样,要做什么事呢?正好有出版社跟我说,你愿不愿意写一本关于你自己的书?我就在家写了四五个月,就是《插花地册子》。这书在第二年就出了,是我若干本书里的一本。五年以后有出版社重出了这书,这次出这本书,加入了我当年在电脑里的很多笔记,所以现在比以前多了20%多的文字。但这本书的下限还是2000年。从我小时候到2000年离开公司,这就是我读书的一个经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其实我不太关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关心的是我为什么读书。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关心我为什么要读书,凑到一块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反思我一生,读书对我最大的益处就是使得我不是我们了,我是我。什么意思呢?其实读书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读完书之后是想变得和人一样,还是想变得和人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在那悬着,读书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但这个事情是分成两步走的,第一步,你必须先得变得跟人一样,然后,你才能变得跟人不一样。我们现在有好多人说,我得独立,得精神独立,变得和人不一样。但是你和人一样过吗?还没一样,你怎么变得和人不一样呢?你必须得先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然后你跑你的,他跑他的,如果没达到这一点,就不能。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回顾我的读书生平,其实就是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我努力地不让别人把我拉下,第二个过程,我不跟别人走一样的路。我以前是学医的,我知道其实人的差别很少,但是我们为什么分出来你是你,我是我呢?很大原因是我们每个人有一些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东西。这些是什么呢?从最基本的说,你是做记者的,你是做编辑的,我是在家待业的,另外可以说,你有车,你有房子,我没有,你是博士,你是硕士,我是学士,可以分成很多种。但如果再往下分,就有些不一样了。比如你知道什么,我知道什么,你懂得什么,我懂得什么,你喜欢什么,我喜欢什么,你欣赏什么,我欣赏什么。这就有差别了,这事他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不知道。有些知道是有途径的,比如今天广州下雨,或许有房子塌了,报道之后大家都可以知道,但还有些事情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周作人和鲁迅兄弟两人失和。还有一些隔我们远的事,我们可以说这人不仅知道贝多芬,还懂得听贝多芬;这人不仅知道马蒂斯,还懂得看马蒂斯。再往深了说,他不仅知道马蒂斯和贝多芬,他的生活还有一点小小的品味,有一点东西和别人不一样。这些东西的差别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远,但未必就不重要。它可能还是一件重要的事。人的地位、权力、财产、身份好多是靠关系得来的,靠父母得来的,靠机缘得来的。但是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品味靠什么得来?你可以说我在广州有的是关系,但是你不一定懂得贝多芬,不一定有修养。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着没用,实际上是有用的。打比方说,有人给年轻的女孩子做媒,介绍一个男的又有地位,又有财产,但是回来说没看上。为什么?这人没什么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修养、品味、知识、爱好。有时我们和人相处之后会发现这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乏味一点,脑袋空。反观我们的人生,确实需要一些东西,可能这个品味本身什么也不能给你带来,但是它应该为你所有,对你有用处。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我个人严格说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育。我小时候是文革,文革结束时是1976年,我已经高一,77年高二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上的是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当时北京医科大学什么系都没有中文的课,所以我没有受过中文教育。毕业后我就工作,没有继续受教育,所以我只受过中学的中文教育,还是文革的中学,我自己从学校里所获得的东西很少。我的父亲是一个诗人,我们家也算是一个文化人家庭,可是文革自顾不暇,没有一个很系统、很严格要求的教育。那时也没有什么社会教育。我小时候没有文化活动,有活动也是阶级斗争之类的活动。没有好好的教育,我怎么以后还略知一点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敢写书,还敢来和各位说话呢?其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外,还有一种自我教育。这个自我教育当时没有别的招,只有一个途径,就是读书。所以我自己受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从读书来的。我小时候除了看书之外没有电影,电影院演的是八个样板戏改的电影,后来有了几部《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屈指可数。当时没有话剧,电视里连电视剧都没有,只有新闻。《人民日报》当时也就四个版,没有其他接受信息的东西,全得靠读书。我小时候最想得到的书是辞典。如果问我什么是必读书,就是《辞海》或者《辞源》,或者《现代汉语辞典》。因为我不知道世上很多事,辞典的好处是一个词条相当于一件事的头,如果感兴趣就继续往下看,否则你从哪学这些东西?还有中文,我也没好好学,就得从看辞典,看别人的书,看人家这词怎么用,然后听人说话,记下来,就这么来学习。互联网不能给我们提供一切我们现在最大的接受信息的方式,第一个有电视直播,手机也能看,第二个有互联网,有互联网之后使得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很多信息,特别是实时的信息,不需要通过读书来得到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互联网不能给我们提供一切的东西。我自己也在上网,但互联网不能提供所有东西。我觉得信息不需要通过看书得到,我们基本上不需要从书里得到这种滚动更新的信息。但是这世界上有些东西不是信息。我们得到或者获取的东西实际上包括两种,一种是实时变化的,一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仅仅是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有些比告诉你发生什么事还要深,那是互联网不能给我们的。凡带有个人感悟、个人情绪、个人发现的东西,都不是互联网能提供的。一个人自己对世界的发现是没法通过互联网得到的,因为很多人不把这个东西放到网上去。我们读书就是要读网上没有的东西,就是要接受涉及到我们个人修养、个人品味、个人知识的那一部分知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写书的人,也必须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还要不要写书,或者说有了互联网以后,是写得更多,还是写得更少。我可以明确地和大家说,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应该写得更少,因为写网上没有的东西才是我们写书的人对各位读者的一点真的奉献,或者说爱护。如果一个人写文章只是提供信息,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可以不写。读书还是为在世界上见一点高人读书的意义就在于和一个作者的交流。因为书里面装着一个作者的灵魂,他辛辛苦苦写书,实际上是在把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搬出来,做了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作者死了,他希望这本书能活得长一点,能有更多他不相识的人遇到这本书,能跟这本书里面的他有所交流,这对他来说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当然有一天这本书也死了,那这人就彻底死掉了。读书给我们的作用就在于,它给我们一种潜在的、更多的知识。如果我们接受这么一种人生观,读书对我们就是有用的:这就是法国作家加缪说的,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我觉得读书其实是使我们活得最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比方我们读一本小说,小说里有个人物,他活了一辈子。我自己本来活一辈子,我读完它,又多活了一辈子,再读完那本,又多活了一辈子。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活得很多。但是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只活了自己一辈子,区别就在这里。所以这标志着两条路,愿不愿意活得更多,才能谈到能有什么作用。我们读书时也常常会叹为观止,确实觉得有些人在某些地方写得非常之好,有的是你能想到的,有的是你想不到的。其实我们读书还是想在世界上见一点高人,我们还是嫌周围的人不够高。也许我们成天见的人都面目可憎,但只要读书,一会孔子来了,一会庄子来了,一会卡夫卡来了,你的生活就会很丰富。其实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这个?
  •     失业在家,就只能默默地看书,不然会被家里人嫌弃,最近再看的实体书是这本,那就说两句吧。===========================================================其实写自己的阅读历史并加以点评 是一件很招喷的事情 无论什么样的作家 都会有他的簇拥 你说他好就算了 你的点评是 比谁差多了 谁我是不看的......这就很尴尬了 那就会人说你不好 说你是谁啊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 文人们吵起架来是可怕的 文青们吵起来更可怕 止庵勇气可嘉我平时看书是不做笔记的 这次看这本我还用铅笔画画圈圈 特别是对于近代作家那段我还拍了照发了微博 因为实在是有趣其实阅读史这东西 是很私人的东西 想要找到和你口味契合 一模一样的人 实在太难所以从他的国内小说到国内近代小说 到国外小说 基本上就是听领导吹逼状态 有的评论很直观但是没看过的人就很难理解 国内的有几个人名字都没听过 可能这是我的悲哀吧 到国外作家特别是日本作家的时候 我看他的评论时就会有会心一击的感觉 特别是他的评价和你自己的感觉相符合的时候 我是有种被大师肯定了的感觉 特别是你不喜欢一位作家或者一本书 他也不喜欢的时候 简直就是找到soulmate的感觉===========================================================下面说说自己的阅读史吧我识字较早 看字就是家里的报纸开始的 后来可能就是连环画了吧 实在没多少印象 小学开始就从租书店店里借书看了 那时才没有什么起点文学推荐榜之类的 就是全凭运气 那时可能自己的三观比较正吧 有的书就是觉得不好看(性启蒙也是那时后租的书)然后就是家里人买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小学初中看看就够了,高中还能装个逼,其他就没啥用了),其实没看几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算是完整看完的一本 还有就是高尔基的三部曲 其他就是图书馆借的零零散散的一些书 郑渊洁?故事大王?还有个探险系列的(不是小虎队)也是很有趣 凡尔纳的一些科幻作品 鲁宾逊漂流记 小人国之类的之后的懒的写了 有灵感再说吧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忆旧小集和读书随笔,可以跟着书中脉络查漏补缺。建议在大致了解作者生平和有一定经典阅读量之后读,不然收获会少。
  •     止庵的读书经历,对各路文人及其作品的看法和评论,简洁又不失深意。回头看来,读小说的两篇文章更像是中外小说各自的书单。有些地方读来很是有趣,被各媒体和一些青年作家,写作者所推崇的作品,止庵毫不留情地说不值一提;这评价看起来有些冷酷又刻薄,但相反的,止庵的柔情也是至上的。至于他的诗集,这个年龄阶段的我是看不懂了,但小细节体现的大深意,很感人。
  •     类似木心文学回忆录,这个是中国版
  •     读书日在广州方所听了止庵先生的一席讲座 购得此书 两夜读完 满书批注
  •     写作这种东西还得看天赋,不是读的书多就可以。当然,看的出作者在谈小说那一段自己的感悟很深,读起来很畅快。
  •     相见恨晚
  •     似乎是我书看的太少了。。。
  •     止庵的阅读史及私人阅读情趣。很喜欢这种私人阅读情趣,某种程度上,它比文学史的描述更“真实”,更能辨识出作品的优缺点。他说雨果的小说过于简单,情感和气势都是虚的;巴尔扎克安排、强调得过分,人为制造痕迹很重;狄更斯漫无边际,立意稍浅,感伤味道太重;罗曼罗兰太浮夸;茨威格渲染太过。
  •     其中谈小说的部分,有启发。
  •     这本书总结一句话:张爱玲和鲁迅最牛,其他什么老舍、巴金、茅盾、郁达夫、叶圣陶全是垃圾。。。我想对止庵说一句:你去死吧!
  •     作者对有些作品和作家的评价真的毫不客气
  •     读书少的人看会被带着走 最后发现走不通;读书多的人看着会生气最后会撕了这本书 像我这种不读书的 当作他人的阅读史来围观 还是有点意思的
  •     止庵是试着写过诗和小说的,读书也多,所以谈诗和小说确有一得之见。可惜不读现代的武侠小说,所以对金庸古龙不知道会有什么看法。不太读文革后的小说,没有提到阿城。对唐宋八大家似乎极其厌恶。文章受周作人和日本随笔的影响比较大,一再提到“涩”。有点颓废气,而又想把颓废表现得美,或许还是不能颓废到底?
  •     超有见解,这下我可以按图索骥的找书读了。
  •     看这类书,就知道自己看书太少,然后我还特爱看这一类的
  •     极少部分略有不同意而大半收获颇丰
  •     关于读书的,总体感觉略杂乱
  •      经典文学参考
  •     是一本作者的读书体悟,读者可以当作一份书单。不过书总归得自己一本一本来读。
  •     “克制力,穿透力,想象力。”止庵先生认为一本小说把这三方面之一做到极致便是好小说,有启发。
  •     not bad,私人书单,一家之言,我对这种主观性太强的东西,看完了不容易。
  •     赞同其对许多作家作品的评价,尤其是中国部分。
  •     还算比较有意思,全是个人阅读史吧。不过后面附的诗集就只能给三星了。
  •     作者的自我教育编年史,诚恳自然,简单直接,毫无矫饰,同时思想不乏深度,若吉光片羽点缀其中。《如逝如歌》的新诗,颇有疗愈之效。
  •     一本需要有一定阅读量的书,也许会有歧见,但收获颇丰,一个读书的私人指南。
  •     想不通为啥喜欢张爱玲
  •     喜欢看止庵的视频节目。
  •     这本号称读书人的《随园食单》,窃以为未必。作者谈读书之外反而有趣,如文革初期爸爸用算术棋做成麻将,数字涂上颜色区分筒条万。结果长年不打忘了规则,正好军博搞反走私成果展,展了一副麻将,盒盖上印着规则,两兄弟跑去暗自记下,爸爸给他们请了假,在家窗户用床单一挡,开打。谈小时读书还有点意思,谈创作和师友之间,未免絮叨和敝帚自珍,不过师友倒也真诚。谈读小说,最没意思,喜恶有些颠覆,如认为除了迅哥儿和小曹之外所谓“鲁郭茅巴老曹”,都是垃圾,尤其巴金简直是中学生读物,认为所谓四大名著,水浒不错,红楼差强,其他都垃圾。看似新意,其实跳脱不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关键是谈小说变成谈哲学,实在看不下去。谈诗谈散文,主要是水泊梁山排座次,这个瑰丽那个奇峻的罗列一番。最后一部分是个组诗,略略而过。
  •     2016/09/01北京言几又得止庵签名本 读毕此书 书单又长了一大截……
  •     有些地方很能赞同。同时一些冷酷的观点我又很抵抗,却因为那些心领神会的地方,怀疑这只是我还处在幻想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青春期,缺少阅历的缘故。留作悬案,待日后见分晓吧。
  •     书名真望文生义,插花地竟然是飞地意思,涨姿势了。读小说二外国文学有收获,对照自己的爱好,参订了接下来的阅读路线,至于是否合口,尝了再说,阅读是很私人化的体验哈。作者列举的外文书单恰恰截止在不怎么喜欢的旧类文学,思想代沟横跨太平洋,倒是中日古典文学可以列出确切书单。诗歌最不耐烦,管它名家还是什么家,So,略过。前文私人回忆,同理略过。
  •     “假如当初我不读这些书,也许会成为另外一个人;正因为读了这些书,我才是现在这样的人。”吃下了好多安利,书单又变长了好多。#2016年看完的第44本#
  •     可以看成是止庵的私人书单,对读过的作品敢于下断语,也算一家之言。记录少年时代读书与人交流的内容主观性太强,另外后面的诗可以忽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