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革命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108047007
作者:梁晨,张浩,李中清 等
页数:314页

内容概要

李中清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访问讲席教授。著有《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2000,合著)、《压力下的生活:1700-1900年欧洲与亚洲的死亡率和生活水平》(2007,合著)、《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2012)等。
梁 晨 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张 浩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
李 兰 香港科技大学硕士。
阮丹青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网络研究、社会阶层与流动、教育与社会平等。
康文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人口学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访问讲席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无声的革命:精英教育的非精英来源
第二节 转变与延续:“无声革命”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三节 发现“革命”的基础:北大、苏大学籍卡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第四节 研究“革命”的手段:对历史材料的社会科学化解读
第五节 确定“革命”的维度:学籍卡变量及本书内容
第二章 空间分布的无声革命
第一节 地理位置:贫困地区的“从无到有”
第二节 城乡分布: 农村生源的“从少到多”
第三章 父母职业的无声革命
第一节 分时期的职业结构变迁
第二节 分地区的职业构成
第三节 从“出身照顾”到“有教无类”
第四章 社会性别与民族来源的无声革命
第一节 社会性别:女生已占“半边天”
第二节 民族身份的差异性
第五章 无声革命的关键:来源中学
第一节 精英大学学生来源中学的集中化
第二节 重点中学是精英大学生源的主要提供者
第三节 教育普及与重点校制度
第四节 来源中学生源的多样性是精英大学生源多样性的基础
第五节 重点中学的利弊
第六章 无声革命的得失与未来
第一节 从教育精英走向社会精英
第二节 无声革命的不足
第三节 无声革命的转变与未来

作者简介

194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场革命。
新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开始多样化,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阶层的子女逐渐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中学等制度安排共同推动了这一变革的出现。这场革命虽然不及社会政治革命那样引人瞩目,却同样意义深远。受教育者本人在实现命运转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国家和地方精英的身份构成,传统社会中封闭的阶层关系和结构被彻底改变了。
本书利用1949—2002年间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学生学籍卡片的翔实材料,力图将这一革命及其成就呈现出来,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无声的革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黑格尔曾说,通常众所周知的事情正因为是众所周知而不为人所知。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革命也是如此:许多社会现象如今已如此平常,以至于人们极少意识到那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说乃是一场剧烈的革命。这在大学教育领域尤为明显:上大学早已不稀奇,而这在一代人之前都是确定无疑的精英标志,更早时甚至曾是特权的体现。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高等教育都曾被极少数精英所垄断,因而常常弥漫着相对贵族化的气息。在英国,上寄宿学校和牛津剑桥一度“不仅被视为一种教育,而且被视为教育本身:不沿着那个路线走就等于根本没有‘受过教育’”(Raymond Williams语),因而除了1-2%的精英之外的其他英国人都被看作是文盲或“自学成才者”。法国直到19世纪,“中学学习始终是局限于上层阶级的一种特权产物”(《私人生活史》第IV卷),原因之一是学费极其昂贵,仅大学医科的报名和入学考试费用,就相当于巴黎一名女仆年收入的六倍。近代中国教育也是如此,书中举证甚详,只是还遗漏了一点:近代高等教育令普通人家望而却步,除学费昂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必须在数年内放弃赚钱谋生养家,这才是一个平民家庭所真正难以承受的;而1949年后大学教育之所以能扩大,关键之处也不仅在于学费的大大降低,还在于教育观念的渗透及教育作为社会晋身阶梯的功能日益明显。1949年之后的巨变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书中以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学籍卡为源数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社会的精英来源已极大地多元化,使性别、地域、家庭背景、收入、民族等各种差异即便未得到弭平,至少也受到强烈冲击。毫无疑问,这背后最强大的推动力是国家意志,因为很明显,1949年后中国高等教育生源的改变或扩大,都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无论是起初时要求多考虑工农兵子弟、还是文革后恢复高考、以及近十多年来的大举扩招。甚至对大学精英教育起重要推动作用的重点中学制度,也是国家制度的产物:重点大学的生源,往往是重点中学集中输送的。重点大学与重点中学,本身就是一个紧密的连带结构。虽然眼下对重点中学制度诟病颇多,但本书分析下来却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教育资源的集中即便不完全是好事,但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更重要的是实现重点中学生源的多元化和公平性——这个结论实际上与作者们对大学精英教育的看法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许多全国知名的重点中学(衡水中学、黄冈中学、临川一中)都出自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省份中欠发达的地区。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在于:在这些地方,学子想要改变自身命运而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更少,拼命读书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途径,但当地教育资源和相应意识又不至于太差。确实,为何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入大学?为何一定要在社会广泛阶层中汲取精英接受高等教育才是好事?作者们似乎预先假定了这是不言自明的,因而并未予以讨论。但在我看来,这涉及到另一层面的“无声的革命”,那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结构。固然,中国文化中历来极重视教育,《礼记•学记》即已指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认为政治最终必归结于教育。但其着眼点是在“化民成俗”,而非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在一个前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普及通常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不必要是因为这不是人们得到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说不可能是因为即便学费低廉敞开招生,整个社会也无法提供那么多相应的就业机会给这些精英。因此,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化,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互为因果:一个更注重平民权利、注意开发所有人民潜力、人才职位和选拔去精英化的社会,才需要这样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机制,而这一机制培养出来的大批人才,又会进一步推动上述社会趋势。尽管人的智商也有高低,但至少与遗产继承等机制相比,受教育总是社会流动最公平的机制之一,因为它看起来更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而我们如此注重个人努力,这本身又是一种公平意识的强烈体现。与此同时,前现代社会虽然向上流动的机会极少,但却更多元化(普通子弟可以进入教会、参军、经商等跻身精英),而现代社会反倒更形收窄——在日本,据说连黑社会都要选拔成员去上大学了,不接受高等教育而想混出头,在如今要比几十年前难得多,之所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大原因也在此。这也就是书中引社会学家观点所说的,“在中国无论成为哪种精英,教育程度的作用都是显著的”。虽然这种现象随着近些年社会的逐渐多元化而有所改变(人们发现歌星、体育明星也可获致成功,即便他们未上大学),但大部分家庭的认知仍是根深蒂固的。《无声的革命》所得出的结论高度肯定了新中国在高等教育上所取得的成绩和开放性,认为相较于传统社会是巨大的成功。然而如果我们从另一层面上看,这一成功却又奠基于传统之上:中国的编户齐民社会使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漫长的科举制度更形塑了人们对人才选拔的看法。一如王学泰所言,中国人传统上有三种认可:血统、打天下、考出来的,“直到今天,老百姓还是佩服‘考出来’的人”;如今前两者已消散,唯有“考出来的”是中国人都服气的。这种潜在的文化意识不可低估,因为它或许正可解释书中不曾讨论的一个关键点:中国为何如此坚决地推行相应政策,且几乎未遭到任何社会阻碍和抵制,唯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中国社会早已具备了相应的土壤。这某种程度上或许也可回应社会学上一个著名的“最大限度支持不平等”假说,即教育往往是固化而非打破原来的社会阶层。这一观点的持有者似乎常肯定其普适性而较少注意到不同社会在结构上的差异,确实,所有社会几乎都存在结构性不平等,但至少在程度上也有差别。在我看来,教育是固化还是打破阶层利益,与社会结构本身有关。以泰国为例:相比起欧美,它与中国在发展阶段上更相似,但相比起中国来却一直是个阶层森严的社会,因此在1960年代泰国逐渐实现现代化后,“阶级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各层次教育的大规模扩张”(《比较的幽灵》),新生的资产阶级让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将权力、财富和地位联成一体,再传给下一代,教育替代婚姻成了延续其地位和财富的工具。如果说“中国几乎是唯一的能够通过考试实现较高社会流动的大国。考试和统一录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关键,这与国外的很多经验并不一样”,那是因为中国原本就是一个在结构和文化心理上不一样的大国。本书最大的缺陷似也在此:它做了详密的定量分析,但对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追索和结构性原因则思考得较少。在定量之外,并未访谈任何一位大学生了解其所思所想。而分析时也往往倾向于从经济、地域等硬性的维度来界定差异,却甚少考虑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在解释福建高考强于广东时,它认为只是前者普及了重点中学),而其中的某些维度随着社会变迁却可能已意义不大(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可能比有些城市下层居民更能向教育投入)。由于进行的是一项历史性分析,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1949年来三阶段(以恢复高考和大学扩招为分水岭)的差异性,更多关注大学教育普及的“成绩”而忽视其带来的“问题”——例如学历崇拜、学历浪费和“蚁族”现象,对于“蚁族”而言,心中的精英主义基本已不复存在。和作者们相反,我在1949年之后的教育革命中更多看到历史的延续而非断裂,相反地,眼下这种逐渐去精英主义的意识,或许才真的倒是某种质变的信号。校勘:p.10:1940的哈佛大学,60%的学生来自全美家庭收入前2.7%(年收入超过50000美元)的家庭;仅有16%的学生来自年收入低于25000美元但却占全美家庭总数近90%的家庭;p.11:1947年时全美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仅为2620美元,而哈佛学生父母的平均年收入高达7400美元:按,如前一数据为真,则平均年收入不可能仅为7400美元,这其中似有矛盾
  •     拜读了目录和前言,觉得这项研究的结论之所以有许多与直感相悖的地方,原因可能在于:1、将“1949年以来”以“1980年代”为界切成两段,取值过大,忽略了后段内部日趋明显的差异性。2、以“工农家庭”为鉴别项,弊病同前。还要问:1949年以前,中国有怎样的高等教育。之后如果真有所谓“革命”的话,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究竟是什么性质。所以如果只有两校49年以后的数据的话,能够做的比较只能是在数据范围内,而不是向数据范围外凌空求结论。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导师的书,方法上比传统史学那种发挥议论的风格靠谱得多。许多人相信历史研究中需要想像,但也不考虑下自己脑洞一开到底会不会掉到坑里,真以为人人都是陈寅恪啊,所以我们凡人还是用实在、确定的研究方法吧。
  •     书的不足之处是中间有些啰嗦。其他还是很好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关于高等教育录取的不同变量随着年代、地域、性别、民族的改变后的对比和折现统计。维持高考现状(压制自主招生等新式手段)+继续普及基础教育+缩小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差异(用苏中南通的例子证明,在经济不是最优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使得教育变得比经济更好的地方更优秀)=无声的革命(大学录取生源多样性) 在新世纪 的继续保持。 另外,作者认为保持多样性,不代表,保持各阶层、各地域完全相同的录取比例,而是确保公平竞争的机会,否则便是逆向歧视。
  •     有趣的大数据分析,书末附表可以作为重点中学报考指南看。同作者延伸阅读,近15年来,无声革命的成果丧失了多少,进展了多少?G647.32/3962 普通
  •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     很早就先看过了论文版。我同意应星对这本书的批评。
  •     一个大而化之的取材框架,一个粗糙的分析模型,一种忽略政治喧嚷的无声,一樁事先结论的革命。
  •     做assignment想死
  •     有点像布迪厄《国家精英》,但没有它写得更深刻,似乎更多笔墨放在了数据分析上。最早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看到了简缩版。无论如何,给作者们的问题意识五星好评。
  •     我不否認菁英教育可容納多樣性,只是不能容許菁英教育逐步從數量上氾濫.使得菁英教育成為培養庸才之地
  •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虚虚实实含含糊糊才是真,再回首科举是屁,再回首欧美是渣,只有那已完成65.3%的中国梦伴着我。
  •     一本干巴巴的数据参考
  •     滴。暑期卡
  •     不知道数卷阿姨和陈阿姨有没有注意到这本书。。
  •     咦,这本怎么没有标。。。大一时候读的。
  •     使用的数据库方法值得借鉴,不过分析仅仅基于描述统计,还不太深入
  •     怎么说呢,这本书给了我长久以来问题的一个答案,角度也是客观的。大致说起来,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就是由于定位不同导致的差距,至于那种更对社会有利,我还没有得到答案。
  •     数据详实,基本描绘变迁,我更愿意说是变迁而不是革命。得失阐述言之有物,虽然免不了政治正确
  •     老师写的书,非常新颖的视角,有对中国精英教育的分析。
  •     也许在阅读过程中淡化这本书作者的“历史学家”身份会让书中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一些
  •     有这资料分析做成这样……
  •     尽管样本选择北大和苏大,一个是全国著名大学,一个作为地方重点大学。来看生源来源,对来源生源分析,来评估建国后的教育发展。这样看来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考虑到当前高考制度发展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关系,以及学生来源家庭背景研究,其实不可控层面因素太大,但是还是有可取之处。
  •     好书,提醒我们高考在人才流动方面的正面作用。但结论值得商榷,一是父母的职业分类与收入并无必然联系,如果能直接计算在校大学生父母的收入情况,结论才会有力。
  •     有些引人思考的地方,但是对结论,研究思路尚有不少疑问。
  •     结论不敢苟同(可参周锡瑞的家族精英延续性研究)另,“顶层逃逸”现象应予考虑
  •     充分说明数据完全可以用来胡说八道。建国后的教育革命通过权力或强派或剥夺公民受教育机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中学制度,都成了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这种分析也是奇观,有数据没文化很可怕。
  •     结论一章盲见与逻辑混乱的程度令人讶异。
  •     数据为王……分析的话嘛,姑且一看吧
  •     本書在數據的量化處理上下了很大工夫,但許多論證不是很嚴謹。比如本書直接用北大錄取率判斷教育質量卻不加以恰當論證,又如本書在處理各省錄取人數又忽略各省人口基數,還有本書在判斷經濟情況時也直接採用主觀印象。當然,許多立論還是準確的。
  •     唉
  •     如果我们放纵这种高等教育权垄断,我们是彻底的背弃了所有普通百姓的未来
  •     仅仅角度有意思
  •     对国内教育分层研究的上乘之作,资料运用也有很大的创新,量化研究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才能不产生知识垃圾啊!
  •     :无
  •     1949年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彻底的革命,这场革命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高等教育被上层阶级垄断的状况 通过对基础教育的普及 初高中层层选拔机制的建立 社会流动性获得了显著提升。这本书用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五十年间的学籍卡为主要资料帮助说明了这一变化。认识这个历史过程对今天重新高涨的高等的教育不平等 以及随之而来的阶层固化有重要意义
  •     期待未来更多的开放数据、档案;中国大学其实还是不够精英,不过它都是公立的,怎么办
  •     伪定量,定量不是统计,而是要说明因果关系的相关性,但所有的定量都没法直接表明因果关系;伪革命,革命不是structural Change,尽管肯定有这个成分在内,另外,教育受众扩大等于社会流动性扩大吗?这是李中清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文献回顾也做得很差,你不能说别人没用过你这种方法,你用了你就牛了,事实上,你自己也在互相矛盾,你指责别人不能科学利用数据和档案,可你举个黑人小孩拒绝上加州理工又能说明什么呢?没有建立在文献上的所谓科学发现必然是短命的。不过,本书也有一点好处,就是给历史学家指出了利用材料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值得做当代史深思
  •     好书,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兼具。很久没看到写的这么痛快的学术著作了。
  •     course required。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多亏了高考制度,精英教育越来越公平,更多的工农子女可以上大学。这一点完爆美国精英教育,which基本是贵族教育。
  •     在理论和数据运用上,比《国家精英》要逊色,且没有布尔迪厄那样对主观评价素材、采访素材的运用。好评标准倾向于计划体制下的多样性、流动性,这个客观效果比较复杂,可以更深的挖掘。但是对于国内教育研究来说,真的是突破性的,难以获得的素材,稀缺的数据分析手法——这些本书中的运用是少有前例的。探索总是很难,尤其现当代社会研究,希望这会是个好的开头。
  •     数据与历史;陕图
  •     为党唱赞歌,新中国就是好,国民党就是坏,硬伤一堆。比如不考虑20世纪前期和后期的交通、通讯情况,便把民国招生贬得一文不值。比如无视最大的地域不公,强调其他标准下的公平成就。
  •     不错的书,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建国后高等教育对中下层社会门槛降低,使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大学,这个应该是建国后社会的巨大进步,根据作者研究对比,中国高等教育的平等程度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之美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入学制度,对于下层社会更加公平。另外高等教育的平等很大程度来自于县重点中学制度,因为重点中学向全县开放,考试选拔,相对公平,中下层社会更可能通过考试来取得机会,而不是推荐什么的,确实如此。
  •     本来想看看怎么分析数据的。结果,竟然都是描述统计?!
  •     核心意思是,感谢党带来了无声的革命,让获得精英教育的学生社会来源更加多样?分析做得真不怎么样。以及估计02年至今很多情况已经改变。
  •     统计史学的路子,但并没有得出与社会共识区别太大的结论,但感觉对时间段的结点选择有些问题,如果可以把时间点从80年提到77年或许更有历史意义!
  •     虽然调查统计的出发点很好,但社会环境剧烈变化造成无法进行完全的单一变量分析和对比,也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