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陈云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14332448
作者:杨明伟
页数:323页

内容概要

杨明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生平研究工作,以及现实文献的编研工作。先后参加过《周恩来年谱》《邓小平年谱》《陈云传》和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等的撰稿。著有《周恩来》(中华名人丛书)、《世纪伟人周恩来》《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至1965》《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中外领袖之间》等。与人合著《周恩来外交风云》《毛泽东思想方法导论》等。
主编或参与主编《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三十年》《周恩来生平》《走向新中国——中共五大书记》《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科学家论语》、《中国共产党90年评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发表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和生平研究的文章数篇。

书籍目录

卷一:1978年,在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年代,73岁、已是耄耋之年的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开始了继续发挥老一辈革命家重要作用的晚年岁月
1.1978年开年以后,陈云不断地向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提出,要加紧为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干部平反,进一步拨乱反正
2.国家急于要上120个大型项目,陈云有不同的想法。他首先在党内给人们“打预防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陈云建议:“最好用几天时间,专门听听反面意见。”
3.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提议:要解决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陈云先提出,中央应该考虑解决“文革”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然后他才谈下一步的经济工作
4.邓小平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定调。 三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到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的职务变化,他在会上谦虚地表了个态
卷二:改革开放初期,熟谙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陈云重新执掌中央财经大权,如何将中国经济建设这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引入健康发展航线?陈云煞费苦心
1.计划指标和投资能力、建设规模和综合国力出现尖锐矛盾,中国的国民经济将偏离正常发展轨道。 陈云断然表态:宁可降低指标,宁可减建项目,否则计划不要下达
2.下决心调整国民经济,已是刻不容缓。陈云、李先念主动上书中央:成立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揽财经决策,并用两三年时间进行调整。邓小平极力支持陈云挂帅
3.陈云走马上任,主持财经委第一次会议。他提出:大家要协力同心。还要找几个年轻人来当“后排议员”,参与决定大政方针。会后,调整工作的八字方针正式出台
4.按陈云的意见,这次调整,该下马的要坚决地下;该上马的,要“快马加鞭”。对宝钢这个最大的项目,陈云亲临现场调研,主张:“要搞到底,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5.调研归来,陈云顶住巨大压力正式做出宝钢要“干到底”的决策。他亲自点将:“要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要‘斩马谡’”并稳定军心:“外界舆论,我来做工作。”
6.宝钢的事搞定后,陈云累倒了。下一步怎么做?他对各省负责人拱拱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对中央建议:“成立书记处,调两个比较接触实际工作的同志上来。”
卷三:改革开放后,重新组建中纪委,陈云连续担任两届九年的中纪委第一书记,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中纪委也从此打开了局面
1.纪检机构原来就存在过,前有朱德、董必武分别打下的基础,后有改革开放新的复杂局面。 陈云这届中纪委提出: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要讲“六不怕”
2.中纪委当前做什么,长远怎么做?陈云一并谋划。他主持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并着重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3.根据陈云提出的“有错必纠”的方针,中纪委进一步推进大量遗留案件的审理工作。 刘少奇案要首先查清,给予平反;潘汉年案,陈云在患了重症进手术室前仍放心不下
4.第一届中纪委的工作,得到全党认可。陈云再次当选为第二届中纪委第一书记。 他对纪检干部说:“不应当在原则问题上‘和稀泥’。”以身作则的陈云,目光紧盯经济领域
5.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陈云提出,两个文明更要一起抓。有一份材料引起他的警惕:有些地方搞起了“八菜一汤,独霸一方”和“美人计”。陈云强调:“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
6.为搞好党风和社会风气,陈云主张:要严格制止党政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 他直接过问了涉及领导机关和干部的“海南岛汽车案”、“晋江假药案”和“中科院购买高级小轿车案”
7.面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状况,邓小平和陈云都神情严肃:对那些罪大恶极和影响极坏的,决不能手软,要依法杀一些,“杀一儆百”。十三大前,陈云谈到了自己的去留
卷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为探索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子,陈云和邓小平等人主张:在总结经验中开拓,“摸着石头过河”
1.1980年3月,在医院住了5个多月后刚出院的陈云,又在深入思考国家长期规划。 他提出:长期规划必须包括人口问题,否则事情不好办;要明确规定“只准生一个”,准备人家骂断子绝孙
2.党和国家一些具体领导体制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陈云和邓小平等人力主改革。 “五老”做出了表率,主动让贤,不再兼任副总理。陈云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
3.陈云提示:改革突破口要从农村、农业和8亿农民着手。邓小平请陈云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做一篇纲领性的发言。 面对潜在危机,陈云拿出一个办法并提出十条意见,一语惊四座
4.随着经济建设走入正轨,陈云有关经济工作的一系列语言被作为指导性用语高频率地引用。 这个时候,做出历史决议,以便以后“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时机也已成熟
5.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陈云高度赞赏。下一步怎么改?陈云主张:步子要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式发展的新路子
卷五: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破除旧的经济体制框架,陈云在探索中率先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两种经济
1.一篇写于1979年3月的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提纲,要等到3年多以后才发表,只因它包含了对旧的思想模式的几大突破,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
2.作为改革的“实事求是派”,陈云始终坚持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不要国家计划,国家干预是必要的。人们逐渐接受“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
3.进入1982年的中国,许多人思想上的疑惑和行动上的偏差,已经严重影响了“全国一盘棋”。 大年初一,陈云疾呼:资本主义企业里头相当有计划,而我们更要有战略家
4.中共十二大前后,陈云从战略角度提出:搞活经济必须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就好比鸟与笼子的关系,“笼子”不一定限于省、地区、国内,甚至可以跨国跨洲
5.经济特区试办之初,陈云批示:特区要办好,第一位的任务是认真总结经验。 他交代:特区必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拿出新办法;它的拳头不是产品,而是管理办法
6.陈云同意对中国经济体制的4条新概括,并指导写成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试图在理论上突破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邓小平评价它是新的政治经济学
卷六:步入人生的第80个年头,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积极支持年轻的中央领导人的工作,他手书:“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自1979年那次重症手术后,陈云身体的这辆“木炭汽车”,一步一摇地完成着“两年计划”。 他不断大声呼吁:“交班”的问题刻不容缓;要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
2.时年80,陈云为年轻领导人手书李商隐的诗,并补写“后来居上第三梯队”,表达心境。 他自己则奉行:“少做就是多做,多做就是少做。”
3.有“无工不富”的声音逐渐大过“无农不稳”的声音,陈云提醒:“‘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他还主张:“七五”期间不要再搞高指标,“欲速则不达”
4.80岁的陈云得到喜讯:他当年拍板继续上马的宝钢建设工程投产试运行成功!在北京早已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到宝钢现场去看看。他关注的事情,张弛结合、冷热适中
卷七:中共十三大前后,陈云与邓小平、李先念商议:彻底退出中央领导岗位。 “全退”的愿望没有实现,他们只好采取“半退”形式
1.1986年的秋天,几位共同战斗了几十年的老战友相继去世,让陈云等人承受着极大的心理打击,他约邓小平、李先念到家里做了一次长谈。之后,陈云在公众面前“消失”
2.陈云在公众面前“消失”,外界开始对他的健康状况和邓小平的去留纷纷猜测:“半身不遂”、“重病在身”、“十三大时退职”……陈云出来“植树辟谣”
3.十三大即将召开,陈云提议:中央领导层都来学习哲学,脑袋会更加灵光。 他自己出钱给他们买了一些哲学读物,并叮嘱大家学习
4.党内不同意陈云和邓小平、李先念三人关于“十三大时一起退下来”的请求,三位老人只好“半退”。十三大报告,凝聚了全党的智慧和陈云等人的心血
5.十三大社论引用了陈云常常书写的几句古诗,赞颂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交班”方面的表率作用。 对新领导人上任后来访,陈云透露:“我都让他们学哲学。”
卷八:继邓小平之后,陈云担任第二届中顾委主任,五年中,作为中顾委的领头人,他很少出头露面,却顺利地完成了中顾委的历史使命
1.陈云退居二线,成为中顾委主任的最佳人选。除管好中顾委的大政方针和在发展战略上为中央当好参谋外,中顾委的日常工作,他放手让薄一波和宋任穷去主持
2.有人批评“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陈云不以为然;但对经济体制改革中价格、工资等改革能否顺利闯“关”,陈云和中顾委不无担心。为避免社会动荡,陈云直接找中央一线负责人,谈了八点意见
3.一场政治风波悄然而至,陈云从杭州返回北京,抱病参与处理动乱问题。他亲自主持召开中顾委常委会议,毫不犹豫地提出:老同志要坚决拥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4.十三届四中全会选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与陈云、李先念商定:改革开放的方针不变,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一个字不动。陈云再次提倡学习哲学
5.1990年春节,陈云最后一次在杭州度过,他给李泽民赠送了15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还讲解了其中的唯物辩证法
6.进入20世纪90年代,陈云开始转到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休养。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时,陈云正在上海,他完全赞成。有人问他对开发、开放浦东的态度,他更表示赞成
7.1992年春节后,陈云提出:中顾委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可以在党的十四大时撤销。 十四大高度评价了中顾委的历史作用,陈云也完成了“半退”到“全退”的转换
卷九:中共十四大以后,终于实现“全退”愿望的陈云,始终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始终倡导维护中央权威,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三年
1.1992年秋天,中国城市出现严重水资源危机的消息,再次触动了在上海休养的陈云。 他对这类问题的忧虑由来已久,并始终关注着老百姓的生活
2.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市民的当家大白菜问题,就曾引起过陈云的长久关注,他对上直接写信给中央最高领导层,对下直接给北京市打电话
3.陈云晚年,把“人民吃得如何”提到“关系国运昌盛的大事”的战略高度;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称为“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有记者称:“老大难,‘老大’抓了就不难。”
4.“全退”下来以后,陈云多次表示:我对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满怀信心,我们首先要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 1994年5月25日他病重入院后,生命中最后的321天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后记

作者简介

在改革开放初期,已步入晚年的陈云,却迎来了激流勇进、中流砥柱的人生,在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政治上,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力主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经济上,陈云重新执掌中央财经大权,苦心探索一条建设新路。为搞好执政党,他主持中纪委,大声疾呼:“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为改革经济体制,他明确社会主义有两种经济,并率先提倡引入市场经济。为实现交班,他倡导“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晚年陈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     流水账,写得比较保守。
  •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啊=。=用历史的手法写历史就不好读了
  •     官样文章,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     可读性很强,不回避重大历史事件。实属难能可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