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564078003
作者:尤金·扎米亚金
页数:214页

内容概要

尤金•扎米亚金
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青年时积极参与俄国革命,两次被流放。苏联成立之后,他敏锐地感觉到新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写作了一系列作品予以针砭。作品集象征、幻想、现实于一身,被称为“新现实主义”。1920年完成了《我们》的创作,但国内却无法出版。1924年英译本《我们》在国外的出版,迫使他退出作家协会,流亡法国,最后客死巴黎。
《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继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之后,进一步开阔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乔治•奥维尔称之为“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

作者简介

《我们》一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虚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一统王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最高峰”的一统王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D-503号是一名一统王国的数学家,他对一统王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伟大的一统王国。由于残留的人性,在女主人公I-330突然出现, D-503号的纯洁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更是开创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


 我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们》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反乌托邦小说,它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里后两部的奠基之作。抱着这样被舆论引导的很高的期待,我拜读了一下此书,有点失望。故事设定在九百年后的世界,那时是一个大一统王国。人们没有名字,只有号码。世界是一个由绝对理性统治的世界。所有人遵从守时戒律表,大家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所有日常被精确到每分每秒。而人类最基本的饥饿和爱情需求,也被赋予了理性化的意义。爱情存在得毫无意义,爱情只会引起人们相互嫉妒,于是大恩主发明了新的方法——性。人们可以通过粉红票子来获得与对方进行性行为的机会,这样,爱情就被解决了。在这里,除了长相,每个人都在互相模仿互相复制,他们没有情感也不需要有情感。他们的需要歌颂他们的大一统王国,需要按照模式和规律有序的生活。至于以自由和灵感为基础的艺术,不好意思,过去的艺术都是野性散漫的,只有规定好动作的艺术才叫做艺术。这一切看起来都很荒谬对吧。作者就这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谬的社会,荒谬隐含对现实的讽刺。“反乌托邦“伴随着工业社会而兴起。可想而知,工业社会规定了纪律,规定了秩序,把人们从完全自由的状态拉到了一个需要顾忌效率,顾忌时间的时代。而苏联时期的文章理所当然的打上了苏联政治的烙印。没有自由,听不得反抗,不需要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确实非常好。但是据奥威尔的作序,作者写《我们》的时候斯大林还未上台,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对斯大林时期进行政治讽刺,他更多的,可能是对英国工业化时代的一种讽刺。但是,这样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更多赋予它一个完美外在内在条件的环境,实在是太理想话太缺乏现实的复杂性了。人之所以为人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类社会之所以奇妙令人产生窥探的欲望,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选择,遇到的不同的事,不同的人。甚至好些时候,决定我们未来的及时那些突然间在意的事情,就是些偶然的条件。世界没有什么是必然发生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来源于偶然。所以这本书的设定虽然让人一目了然,也符合一本科幻类小说简单干净的感觉,但是总觉得太单薄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也可能是时代的共鸣不同吧,同样的一个自由,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理解。工业时代的到来,纪律的规定,随性放任生活的终结,以及每天重复着相似工作的生活,对比过去,极大的反差,确实会让人们开始设想,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虽然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来看,作者曾经担忧的,就工业时代引起的人们机器般的生活的忧虑而言,现实已经进行了回应。但我们仍然要思考,自由是什么。极权时代,丧失权利的自由和反抗很好理解,那是一种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争取。那么对于一个比较宽松环境的,例如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而言呢?什么是自由?自从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关于自由的概念就不断的被提起,自由,变成了人人向往,人人歌颂的状态。“自由”一词,变成了个性解放的大火词汇。但是,当自由被各种人,各种场合反复提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自由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很容易将自由和舒适的概念混淆。自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为了自己开心,让自己活得更加舒坦的一种呐喊。但是,这里被大家广泛接受的自由,意味着进入了舒适圈,可以说我们在这里,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绝对的舒适,没有任何挫折,这样才是自由。然而,什么时候自由等同于一一帆风顺了?那么第二种容易混淆也是最让我担忧的是,自由,是否意味着我拥有绝对的选择权?是否意味着国家,文化,教育强制给我刻下的烙印,我一定要反对?我很向往自由,就拿高考来说吧。每天重复着简单相似的事情,每天揪着某个细节不断的订正,每天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做才能更符合高考的判卷标准。其实,单是这些还没有什么,高中三年,让我损失的是人生启蒙,交付了我人生思考的三年。当我们开始思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我发现,高考的最大意义,就是功利地将一个人选拔进大学,那么,高考选拔的标准是什么?从天赋来讲,是一个人的才智,理解能力;从后天条件来讲,高考选拔的是勤奋,严谨,努力,定力,甚至是一个人抗干扰的能力。当然,这些都是结果论了,至于高考究竟是怎样保证选拔出来的都是“人才”,我确实不清楚,我也只能从我的角度揣测一二。高中这三年,我不能尽情的去看书,因为这会耽误我学习的时间;我不能去思考人生,因为我的世界观偏消极,我无法从高考这件事中找到我想要获得的意义;我感觉高中三年,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明明知道没有什么用,但还要强迫自己去做。我在上一段提出,高考选拔的人才标准有一个是抗干扰的能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自己给了自己无比巨大的干扰,而我恰恰没有这种抗干扰的能力,所以,我成了高考的loser。但是,当我开始反抗高中给我的强制灌输的时候,我从高中获得了什么?上了大学,我真的感觉被高中知识滋养着。看中国的小说,那种熟悉感不只来源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更多的,来自我高中历史里对这个时期的学习。看外国文学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时期大概是什么时候,这个时期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高中这些知识,为我提供了一个对世界基本的了解。从这里来说,它又怎样是无用之说?我写了三段话,似乎还没有提到“刻下的烙印”这件事情。但是,之前对于高中高考的理解和我自身的经历,让我思考这种强制性,你必须去做的事情到底算不算是没有自由。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犹豫。如果不在乎高考,如果真的才华横溢不在乎什么手段问题,那大可以不把这个高考放在心上,因为一种有才的人,他们可以克制自己的冲动,自己对这种制度的怀疑,他们可以很好的去驾驭这些知识,他们很容易就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这个手段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条顺风顺水的道路,不存在什么阻塞不阻塞的问题,这一类型的人,自然不必考虑。而第二种人呢?就像扎克伯格这类人一样,既然这个制度不能教会我什么,那我另辟蹊径好了,反正道路虽然不同,但结果一样就好了。那真正痛苦的人是什么?就是我这样的人,自己一定要通过高考的手段来进入大学取得自己的未来,但是又没有抗力去压制自己内心的质疑,同时,也没有那种才干和优秀的品质去成为胜利者,于是我开始痛苦。发现了吗?这其实是一个循环。高考没用,所以我痛苦,我不想去努力;那么我不想努力,没有考好,所以我痛苦,所以高考没用。这两方面都可以说得通。所以,我在高中追求的自由究竟来源于一种挫折感还是真的我觉得这个制度是一个囹圄?在这个制度中,我觉得不好的原因,就是那些很多不如我的人,他们取得了成功。看,这里就需要进行界定,什么是不如你的人?我认为不如我的人是那些思想肤浅,没有什么大志向,没有什么对社会的责任感,不知道反思人生和世界的人。而我呢?认为高考选拔了很多都是《我们》里面构造的人。当然,这里面有我的偏见。高考这件事情可能不算是典型的烙印。比如,我们接受某种思想的洗礼,我们进入一个学校所淬炼出的特殊的品质,这些烙印究竟影响不影响我们的自由?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是不一样的。而心灵的自由,不等于随时随地都由自己来书写故事。这些烙印其实没什么不好。烙印就意味着有不同,有对比,意味着我们有所属。而归属感,难道不是自由的坚实后盾吗?而且,人们所说的我没有自由,我经常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跑。究竟是我们自己基于从众也好,基于为了适应社会也好的自我选择呢?还是一种被迫的放弃呢?同样,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提出“自由的专制”也十分值得思考。自由完全是一件好事吗?戴着镣铐跳舞是不是也不错呢?但是我这种思想究竟是一种被驯化的自由,还是一种对自由的客观理性的思考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跳出社会历史国家的范畴来进行思考呢?这种渴望是不是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人所有的思考本身就是社会历史国家的产物。这些都是《我们》引出的我对自由的理解。那么继续回归到这本书上。其实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促进我们反思。但它让仍然有很多的不足。首先,他有一个悖论:既然是机器的生活,那科学怎么进步?人们被教导着去规范的生活,拒绝思考,但是思考才会有科学的进步,哪怕他消亡文化艺术,但是只要有思考,必定会走向哲学人生的社会科学的思考,那么这个社会如何还保持平稳呢?书上给我们的答案,是一部分人进行革命,他们会被进行处决;一部分人他们得了“幻想症”,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因此,这个大一统王国得以稳定存在。但是,你不觉得这样的社会操作起来过于简单化了吗?世界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有无数的偶然,让这样一个抛弃人的本能,爱的本能进行的生活,存在的可能就极低好吗?其次,这本书太过单薄。他基于的是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但是,他构造的现实太极端也太容易打破,这本书看下来,没有什么直逼心灵的拷问,也没有什么思想的礼物,而且整体来说结构一般。有点失望,但也有可能因为个人对好书的鉴定标准问题,无法在其中获得满足感和太多的思考。
  •     《我们》一书成书于1920年(请注意这个时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进而建立苏俄),一直没法在苏俄——或者叫苏联——国内出版,1924年在国外以英文版出版,而作者也最终流浪国外客死巴黎。那些劳什子的什么“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乔治•奥威尔语)之类的话就不说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光是开拓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个题材领域,更是三部经典(本书,1984,美丽新世界)中最为经典最为影响人的一本,从这一点讲,后无来者也无不可。说来,《我们》一书实际上是我读起来最缓慢最难懂的一本,其他的基本叙事如同行云流水,基本没有什么阻碍与粘滞,而《我们》,应该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而是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心理思维描写和主人公的类似胡言乱语,导致比较读下去。从叙事角度看,其他的几本书,脉络非常清晰,设定了一个场景,然后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推进叙事。第三人称叙事的好处是,可以给读者相对客观的阅读视角,能够不局限于主人公的生活范畴,可以同时刻画多个人。但它的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也就是本书的优势所在: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刻画太过浅薄或者根本不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而我觉得,反乌托邦这样的社会学政治学范畴的小说,不去深入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真的是非常的失策。一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真正能体现冲突的,除了外在的那点斗争之外,最漂亮的难道不是内心的矛盾与转化么?而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从主人公那充满天马行空混乱语言的记录中,我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冲突和此起彼伏,我能够很清晰的从书中读出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矛盾,也能够更轻易的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而且,这本书也是唯一让我读完后感到心痛的,是因为最后一节,503在接受完手术后,眼睁睁的看着330在自己面前在空气罩中反复受着折磨,还特别强调了此时其他人已经受不住而坦白。用这样的一个情节,难道不能更加激发人的共鸣么?
  •     (乔治.奥威尔的序言) 描写了原始的人类精神对纯理性化、机械化和毫无感情世界的反抗。这部作品与《美丽新世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扎米亚金的作品在整体的构架上没有那么好——作品的故事情节可读性不强,很松散,故事情节较为复杂,不易总结。但是它有着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这是其他作品中所缺少的。在赫胥黎的作品中,“人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解决的。因为它设想通过在人出生前的培养、用药和催眠性的暗示,可以做到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人类机体。制造出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和制造出一个智力低下的半痴呆人是同样的容易,因为两者的原始本能相同,比如都有着对母体母性的感觉或者对自由的渴望,而这些都极易处理。……人人都以一种空虚的方式幸福地活着,但是他们的生活极其缺乏目标,以至于令人很难相信这样的社会会长久地存在。对极权主义非理性一面的直觉理解——人祭,为残忍而残忍,崇拜一位被涂上神圣色彩的领袖——使扎米亚金的这部作品比赫胥黎的更技高一筹。你们将在喷火的玻璃制电飞船的帮助下统一无垠的宇宙。你们将让其他星球上那些或许仍处在荒蛮的自由状态中的未知存在臣服,让他们屈从于理性恩赐的桎梏之下。如果他们不能理解我们带给他们的是算术般准确无误的幸福,那么我们将有责任强制他们幸福。当然,在诉诸武力之前,我们会尽力说服教育他们。是的,我们应该将野蛮原始的曲线,将它变成切线、渐近线,直至最终变成文明的直线。因为一统王国的线是直线,因为最智慧的线是伟大、神圣、精确、智慧的直线。“为什么会那么美?为什么舞蹈是美的?”我的答案是:因为这是不自由的运动,因为舞蹈的全部深远意义全然在于绝对的、审美的从属地位,在于理想的不自由。她的笑容仿佛长了牙齿,在我们的心上轻咬了一下。然后她坐了下来,开始弹奏。那是一种野蛮、痉挛、斑驳的音乐,俨然他们那时全部的生活,找不到一丝理性的痕迹。理想社会是一种什么意外事件都不会发生的状态。自由与犯罪密不可分,就像……呃,就像飞机的运动和速度:当它的速度等于零时,它就不动;当人的自由等于零时,他就不犯罪。这是确定无疑的。使人不犯罪的唯一方法就是剥夺人的自由。这个无理根偏偏像个异域的、恐怖的种子一样在我脑海里深深扎了根。它将我吞噬了,我既无法理解它,也无法装作不知道它的存在,它是那么不可理喻。傍晚,薄暮。天空笼罩着一层金光浮动的薄纱。要是我能知道那上面是什么就好了!要是我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的,就好了。一块铁顺从自然界精确、不可避免的律法吸附到一块磁铁身上时,所感受到的一定是这样的快乐;或者一块石头被抛上天,犹豫片刻,然后头也不回地直坠人间;或者一个人,经历了最后的痛苦,吸进最后一口气,然后死去。你害怕它是因为它比你强大;你讨厌它是因为你害怕它;你爱它是因为你不能使它服从你的意志。只有不顺服的才会被爱。看着她说话,感觉我自己不由自主地笑得很幸福。幸福是你们的职责,你们不会等太久了。我注定要永远在硫磺里煎熬,注定要飘来荡去,苦苦寻找一个可以永远藏住眼睛的地方,直到我最终获得勇气进入那扇门⋯⋯假想一下,有人告诉你:你的影子在看着你,一直在看着你。你能懂我的意思吗?突然你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你的手不再是你的手,它们净碍事,和脚步不一致。我总是觉得我在不停地、可笑地甩着手。或许是突然觉得我必须要回头看,然而我的脖子僵硬了,被锁住了。无论我如何扭头,却怎么也回不了头。我开始跑,不停地跑,觉得在我的,我的影子比我跑得更快。我无处可逃⋯⋯我最恨的就是:我在人生中最后一次看见的这一切,都处于这么一种滑稽的上下颠倒的状态。可是我却怎么也抬不起眼睛来。镜子有了一个容积,它成为了一个实体,一个世界,东西都可以存在它里头⋯⋯冰冷的镜面可以映出物体,再反射,但是这个镜面只会吸收,一切都在它里面留下永远的痕迹。墙和边界,这伟大神圣的智慧!它们或许会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人类只有在建立起第一堵墙时才不再是野蛮的动物。人类只有建立起绿色大墙,把我们完美的机械世界同荒诞的树木、鸟儿和动物的世界分开时,才真正不再是野蛮人。有那么一会,我、太阳、老太太、苦艾,还有黄色的眼睛融为一体,某些看不见的血管将我们紧紧相连。在这些血管里,跳动着相同的不安又荣耀的血液。清脆的笑声洒了我一身,消泯了我的狂乱。那笑声涤荡了我全身,还有一切。一切都美丽了起来。我能感觉到我自己。只有进了灰尘的眼睛,化了脓的手指,发了炎的牙齿,才能感觉到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一只健康的眼睛、手和牙齿是不会感觉到的,它们就像不存在一样。因此,个体意识只是一种病态,这不是明摆着吗?他用慈爱的幸福之网我们手脚捆绑起来。什么样的公式能够解释她的一吻引起的风暴?这个风暴扫清了我的心,只剩下灵魂?是啊,是啊,只剩我的灵魂,要是你想笑就笑吧。我们只是从绿墙里面走了出来。这里的太阳是活生生的,不停旋转的,让人头昏目眩。树木,或像蜡烛一样直指碧霄,或像爪子摊开的蜘蛛一样盘踞在地上,或像默默无闻的绿色喷泉一样⋯⋯一切或是爬动,或是搅动,或是沙沙作响⋯⋯多毛的绿球从我脚下冲了出来。我吓得僵住了,一步也动弹不了。因为我的脚下不再是一个平面,你知道吗?不是那坚实的平面,而是什么软绵绵、颤悠悠、绿色、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我被举了起来。我下面是几百颗脑袋,欢呼的大嘴,举起又落下的手臂。这种感觉是非凡的,让人陶醉。我觉得我在众人之上。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世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部分,而成为了一个个体。你身上一定也有几滴太阳和森林的血液。“不见不散⋯⋯”我觉得我的脸上挂着笑容,而且怎么也收敛不起来。现在我就将带着这笑容上街去,就像一盏明灯一样高高举着。难道每一个心中满是痛苦的人,要想清除这痛苦就只能把他的心一起撕扯掉吗?对人类的真正的代数的爱的真正标志就是残忍,就像火的真正标志是灼烧。古人关于天堂的梦⋯⋯记住,那些在天堂里的人早已不知道欲望为何物,亦不知道何为怜悯和爱。他们是受到祝福的,是被切除幻想的(正因如此,他们才受到祝福)。他们是天使,是上帝温顺的奴隶⋯⋯我那样痛苦,那样筋疲力尽,最后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儿想要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可是这一切就像古代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一样可笑。亚伯拉罕好不容易拿起刀架在他儿子的脖子上,突然天上传出一个声音:“不用了!我只是开玩笑的⋯⋯”我希望我们会胜利。不止如此,我确信我们会胜利。因为理性必胜。2016年8月27日读毕。是为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觉一般般,结构散乱,翻译水平也不怎样,看得人晕头转向。相比另外两部乌托邦小说,这部完全不能让人在读完之后有所感悟。
  •     书读的少所以社会心理问题倒没看出多少,但作者那“爱情是一种超越体制外,能够让铁皮生出灵魂的东西”的观点让这部小说变得算是一部蛮不错的科幻爱情小说。如果i-503没有被强制做手术的话一定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爱情中。
  •     同样充满了讽刺意味,能让沉浸于白日梦中的人们彻底清醒!
  •     《我们》是指D503和I330吧,所以这是一部爱情小说,误会和背叛。开个玩笑。这本书应该是借用爱情这种人类最忠贞的感情,来反衬书中社会过于推崇理智和同化而忽视人类天性中的情感本能。
  •     可读性在三本中算是最弱的,但是一想到是1920创作的,算是前面两本的鼻祖了。看的时候一直在脑内v字仇杀队。
  •     终于看完了反乌托邦三部曲,感觉这一本还不错啊,只不过由于是日记体导致意识性较多而故事性不足,但是看完了还是会有很压抑的感觉
  •     文学性太差了 读起来费劲… 不过好歹算始祖 想到最近快被禁的【健忘村】到最后都是极权主义得胜… 墙 建墙
  •     果然三部曲只能看头部曲。
  •     文学史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不好看
  •     名著照旧不评分。反乌托邦第二部,俄罗斯作家的文笔有些过于松散,情节不甚紧凑,不过整个故事背景相对1984更清晰易懂,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设定也比较潦草,更注重描写在“乌托邦”中的人的感受。
  •     乌托邦社会的狂人日记
  •     特殊的政治小说身份使其文学性被忽视和低估了。早在20年代的日记体写作,含糊不清又碎片化的语言暗示着男主虚弱和无知的评价,又与讲究逻辑的世界设定形成的反讽,平庸无趣的男人和灵气野性的女人的爱(甚至有母性元素),偶尔闪出的对人性的洞察,忏悔者们的心态等。
  •     没有另两部设置巧妙。。
  •     故事松散。故事发展的逻辑也不严密。读到后面人都快崩溃了。
  •     正像奥威尔所说的,文字的功力不是很好,但想象力可以。感觉作者写的时候很激动,但是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始就这样,断点很多,读起来很涩,文学作品的角度,真的一般。
  •     说白了,爱情是摧毁一切稳定建构的炸药。理性作为对立面,也不是一切的终极答案。人性两面,缺一不可。
  •     整本书断断续续的,充满着暗喻导致本书故事可读性较弱。我服从我们,个人意识不复存在。世界被理性支配从而构建理想国跟1984高压统治一般无二。
  •     剧情发展和故事推进有点混乱 但是构思很难得。
  •     内容比较难读懂,看到最后貌似也就看懂了d做了幻想切除手术,切除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i
  •     不寒而栗!这本书我大致看懂了,书中的一些事儿我们过去、现在都发生过·····
  •     读完1984再读这个,觉得故事性,文字都差远了,很勉强地读完,因为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日记,的确比较凌乱,不喜欢。
  •     写的不如《1984》和《美丽新世界》讨喜,但我居然最喜欢这本!我这审美也是没救了……
  •     读第一遍,有点晦涩难懂
  •     难读,最终是个悲剧。
  •     极权与本性,永远无法避免的冲突。就像幸福与自由,永远只能二选一。我们会选择什么?
  •     没法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还是技不如人啊。语言混乱,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没说出来的话几乎不能理解…
  •     也许是因为本身属于日记的类型,第一人称视角,对于小说的大背景交代的比较模糊,科幻部分更是太弱。值得推荐的是小说呓语般的自述放大了D_503心理的不断变迁,虽然结尾没有人物间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这种旁观的平静,加重了整部作品的悲剧色彩
  •     跟《1984》和《美丽新世界》相比,《我们》里面男主自始至终都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对于自己生活和社会状况的反抗意识,感觉基本上都只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被i-330欺骗利用了,很多情况下根本都处于一种激动混乱的状态……被大恩主什么的毒害太深。i-330虽然是正面人物却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     先知。
  •     2017-01-24
  •     作为反乌托邦迈出的第一步,虽然有一些缺陷,但瑕不掩瑜。
  •     这我太喜欢了!
  •     奠基者。
  •     “她的笑容仿佛长了牙齿,在我们的心上轻咬了一口”
  •     严肃而晦涩。
  •     这本书……主要是不喜欢……应该说语气?文风?语言?
  •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 这本书跟另外两部 美丽新世界 1984相比可能略显逊色 但1984作者正是受此书的影响 读者有些枯燥
  •     其实里面的观点,有些也可以思考的。现在我们很自由,可是我们很幸福吗?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选择和竞争攀比的时候,有没有幸福?而我们到底在追求一些什么呢?什么才让我们感觉到幸福,持久的幸福。
  •     翻译的一般
  •     反乌托邦文学的突破点往往就在于人的情感上如果说《1984》里面,运用了警察的强制洗脑,那么《我们》里面,在一定惩罚之上,扎根于人心的便是极端的理性。在我看来,乌托邦的理想状态建立的本身是受圣经伊甸园启示的,但除去神话性的外层,内在更多来说就是人们往往设想的永久的宁静,永久的幸福。反为什么要反乌托邦?作家们通过人们自身的情感来指证乌托邦的虚无,从而说明了幻想的不切实际。但辩证地来看,文本激励事件一般都从情感入手,那么本质上来讲,作家笔下的乌托邦世界本来就是病态,畸形的。人通过虚伪的幸福来反应痛苦,但终究这一虚无性在于一切都还是未知的,那么为什么D又注定能喜欢上I?I又为什么可以不寻常?本质上一切都是主观上限定好了的,但令人醉心的便是这一假定体系中的结局走向,果断的抉择代表全然纯粹的悲剧性。
  •     理性必胜
  •     意象有点零碎,整体感觉不如美丽新世界和1984流畅,从这三部反乌托邦的经典中可以看出一些共性,自由与幸福的对立,消灭个人融入集体,平等和专制相伴而生,而在这些无法想象却又如此可能的新世界里,爱情常常是颠覆的导线。
  •     乔治·奥威尔评论:故事情节可读性不强,很松散,故事情节较复杂,不易总结。 但促使了另两部反乌托邦作品的诞生。
  •     没读完,不如《1984》和《美丽新世界》能读的进去,不过也许以后再读就能完整读完了
  •     一共有两个乐园,人们有权做出选择:没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没有幸福的自由。非此即彼,没有别的可能
  •     故事内容比较琐碎 感觉连续性不强 但是中心还是比较明确 有一些政治色彩
  •     灵魂 是 病吗? 知识越多越反动? 统治者总是希望臣民无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行统治。 无知,才是统治者们最喜欢的品质。 任何时候,爱情总是被人们追求,不惜放弃一切。 我无法忍受失去幻想,当然,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就另当别论了。 有最大的数字吗?那怎么会有最后的革命。
  •     首先,这本书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有些被过高评价了。 完全理性的大一统王国,革命,镇压,手术,重回理性。理性王国的存在就靠着手术和处决维持下来。 小说被设定在26世纪,是一部未来的小说。 但是它未免太过理性了,人性和社会在此书变得单纯,反而让它显得单薄,缺少了一些深度。
  •     可怜虫的独白
  •     你有权做出选择,没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没有幸福的自由。 引用乔治-奥威尔的评价“焚书年代的文学奇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