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魂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9536719
作者:刘台平
页数:227页

内容概要

刘台平,1956年生于台湾新竹。历任《时报周刊》、《中时晚报》、《中国时报》记者,香港《亚洲周刊》撰述委员,《TVBS周刊》主笔,《新新闻周刊》主笔,《台湾日报》总核稿,《人间福报》总主笔,《独家报导》总主笔,《禅天下》月刊总编辑,两岸台商月刊社长。

书籍目录

引言1
1 “蒋先生错了”2
2 劝蒋无为而治4
3 论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5
4 知其不可而为之6
5 民主·自由·独立7
6 父子分道扬镳8
7 为言论自由而奔走9
8 祝寿不忘争自由11
9 《胡适与“国运”》公案12
10 谏蒋遵守规则13
11 成立反对党的前因14
12 从社论风波到雷震案16
13 楷模与师表19
14 是“诤友”,还是“专家”20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31
1 “有学生流血,我要和你拼命!”31
2 五四之子的学术之路46
3 书生以讲学报危国50
4 国家民族之大是大非56
5 促蒋摒除伪教职员、检举汉奸58
6 归骨于田横之岛62
蒋梦麟:杀我的头,也要搞节育67
1 台湾地区的人口问题67
2 呼吁进行节育运动69
3 节育运动之争71
4 为节育运动的开展而努力74
5 蒋介石的态度80
6 借助民间组织,推动人口计划82
7 蒋梦麟结缘蒋介石98
8 节育主张之定论99
梅贻琦:最后的坚持101
1 “钱是用来办教育的,不是用来打仗的!”101
2 离开祖国大陆104
3 前往台湾108
4 担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一把手109
5 梅贻琦与原子能研究所115
6 梅贻琦的教育生涯120
7 梅贻琦的大学教育观129
雷震:众人皆醉,我独醒135
引言135
1 与国民党关系的恶化136
2 “祝寿专号”事件140
3 “孙元锦之死”案143
4 陈怀琪控告案144
5 “今日问题”系列案146
6 雷震案147
7 翻案失败与时机解读151
8 雷震案阴影之下的雷家160
于右任:弹劾宰相、警示皇帝的“御史”171
引言171
1 弹劾俞鸿钧172
2 于右任的革命生涯175
3 于右任与毛泽东及共产党的关系177
4 担任“御史”,大力惩贪179
5 竞选副总统失利182
6 为张学良求情182
7 被迫离开祖国大陆183
8 在台湾的晚年岁月185
殷海光:揭穿皇帝的新衣195
1 殷海光其人195
2 从讴歌者到诤友198
3 自由主义的思想转向201
4 “台大校园里的一块精神磁石”202
5 创办刊物,倡导自由203
6 立志做启蒙人物205
7 力挺雷震208
8 国民党的围剿与迫害210
9 自我定位:自由思想者219

作者简介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自由之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你那颗明亮的心照亮黑暗,颤动着穿越锁孔和洞穴,最终扯动雷霆——狄兰•托马斯《死亡与入口》一位单纯的学人是不会想寻死觅活的,可他不知道除了死亡和思想外,自己还能逃到哪里。乱世活着已属不易,怎能护得住怀中闪烁的思想?人人或歌颂或缄口,怎能容得下大炮一般的口齿?未被社会阉割的清流们,难道就没有丝毫畏惧吗?或许他们也领悟到了武侠信条,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历代文死谏被看做光荣,光荣就是那时英雄们的庇护所。昔时殷海光先生借《圣经》上的一句话赠给雷震先生:“为义而受难的人,有福了”。今日回想那些学术先达直言敢谏的担当,一袭长衫欲济天下的宏愿,的确够得上这样的评价。且看刘台平先生拂去历史档案的积尘,带领我们向胡适等七位大师的背影匆匆追去。两岸相隔六十四载,怎样表现那种文化乡愁呢?历史上不断流播迁移的民族大概都有这种感觉,但因意识形态的竹幕以海峡这种实际自然景物的形式分隔,更让人痛惜。而知识人的敏感,给飘零的自由做了很好的注脚。“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叹息。”叹息与伤怀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从屈原《离骚》到于右任《望大陆》,很多赴台的知识分子已经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政治地位,因此很多人以为他们跟随蒋介石赴台可能是怕失去相应的职务与待遇。其实那些真有学识的知识分子赴台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知识报国的理想,而对于物质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文化乡愁”是始终萦绕在心头的阴影。书中提到的大师们可谓生不逢时,战乱频仍中安守思想,其中唯有苦中作乐,演绎出诸多轶事。狂客刘文典一句“我为庄子跑,你又为什么跑?”足以见得一种诙谐。流浪中的思考者刚刚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经历了非常深重的、带有悲剧色彩的过程,却往往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幽默感。殷海光曾言:一个学者如不关心民族的前途,不关心人民疾苦,即使受过最好的教育,也不够格称知识分子。一个有血性的读书人,应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应有正义感,应敢讲真话。在中国的语境下,他们常常被称为是右派。在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中,比较多的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实际上最后还是把思考重点放在国内层面,例如,资中筠先生就一直孜孜不倦地宣传启蒙,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学者群体总体上只是笼统地提些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话。作为知识精英、知名学者,学者们可以如此洒脱,但是中国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的老百姓不但从其出生起就开始形成对这片国土的认同,而且他们也从自己的切身处境中体验到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得失的息息相关,在某种意义上国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共有着这种认同的中国老百姓也需要有人代言他们的声音,于是李敖等自我标榜开放、宽容的自由主义人物也逐渐受到追捧,细细看来,因为激情、理想、血泪、苦难、心灵等等这些与民主化进程生死攸关的因素,都超越数学的逻辑。用人均国民产值的数量作为衡量中国民主化前景的标准,就像奸商试图用作过手脚的天秤称出爱情值多少钱一样,可笑得令人厌恶。两岸宣传的所谓“工程师治国”往往会走入如此极端,这不经意间唤起了一丝对民国知识分子那种超脱又践行入世的精髓的向往。在变革的时代,水比光更古老,钻石在滚热的羊血里碎裂,山顶喷出冷火,大海中央出现了森林,也许,抓到的螃蟹背上有一只手的阴影,也许,一根打了结的绳子可以把风囚禁。也许,有的时候,自由也可以不再有痛苦和悲伤。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可是都去了台湾。
  •     那段风起云涌的黑暗年代
  •     算是对大师们在台生活的不错回顾。但一旦打上了自由的标签,与政治有了联系,时时处处彰显着不自由的政治环境。虽为事实,却总有些刻意,以至于我以为这是大陆人写的。大师们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精神追求真的是看到泪盈眶。
  •     站在不存在的自由领地批判对岸的自由,还亲着美国爸爸。角度和内容被立场毁了。
  •     现在是很难有这些人出现了。
  •     很有趣,胡适、傅斯年、殷海光的部分都可谓精彩纷呈,也因为这本书,我对《自由中国》杂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拼凑杂糅及为匪张目甚明
  •     先辈风采,后学仰之。
  •     读了许多,越发觉得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独属于自己的风骨,无论是在民国初,还是民国后,他们的思想都是与时俱进、不卑不亢。这七位只是一部分,勾勒的是49前后在台湾的民主启蒙之魂。
  •     流水账的记录而已,没什么深度。
  •     能出版,肯定有些删减,还行。
  •     头衔、机构名被改得面目全非。
  •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宿昔
  •     胡适,傅斯年,于右任,殷海光等七位知识分子49年后在台的境遇,无论何人当政,保持对权力的批判是他们共同的风骨。相比对岸,民间和国际社会对蒋政权的掣肘仍然不小。本是很好的选题,但作者试图把49年前后的故事都囊括进这本小书中,深度不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