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15507514
作者:吕思勉
页数:288页

章节摘录

赤壁之战,军事上的胜败,真相颇为明白,用不着研究。其中只有孙权的决心抵抗曹操,却是一个谜。读史的人,都给“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两句话迷住了,以为曹操是当然要抵抗的,其中更无问题。殊不知这两句乃是周瑜口里的话,安能作为定论?何况照我所考据,曹操确系心存汉室,并非汉贼呢。然则孙权决心和曹操抵抗的理由何在?周瑜、鲁肃等力劝孙权和曹操抵抗的理由又何在?这系从公一方面立论,从私一方面说,也是这样的。赤壁之战,曹操固然犯着兵家之忌,有其致败之道,然而孙、刘方面,也未见得有何必胜的理由。自此以后,曹操幸而用兵于关西、汉中,未曾专注于南方。倘使曹操置别一方面为缓图,尽力向荆州或者扬州攻击,孙权的能否支持,究竟有无把握呢?孙权和刘备不同。刘备投降曹操,曹操是必不能相容的,所以只得拚死抵抗。孙权和曹操,本无嫌隙,当时假使投降,曹操还要格外优待,做个榜样给未降的人看的。所以当时孙权假使迎降,就能使天下及早统一,免于分裂之祸;而以孙权一家论,亦系莫大的幸福;裴松之在《三国志·张昭传》注里,早经说过了。然则孙权的决意抵抗,周瑜、鲁肃的一力蹿掇孙权抵抗,不过是好乱和行险侥幸而已。《三国志·鲁肃传》说:鲁肃初到江东时,回东城葬其祖母(鲁肃是东城人),他有个朋友,劝他北归,鲁肃意欲听他,特到江东搬取家眷,周瑜却劝他,说从前人的预言,都说“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劝他不要回去。又把他荐给孙权。见面之后,甚为投机。众人都退了,孙权独留他喝酒。谈论之间,鲁肃便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猝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后来孙权称帝时,“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见《三国志·鲁肃传》)《张昭传》注引《江表传》又说:孙权称帝之后,聚会百官,归功周瑜。张昭也举起笏来,要想称颂功德。孙权却说:“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可见自立的野心,孙权和周瑜、鲁肃等,早就有之。赤壁之役,孙权聚众议论降战时,反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不知帝制自为的,毕竟是谁?事实最雄辩,就用不着我再说了。

前言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是宋朝陆放翁先生的诗,所说的,便是现在的说书。说书虽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后来,将说书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润饰以供众览,就成为现在的平话了。平话俗称小说,亦谓之闲书。虽然是用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销最广的,是《三国演义》。据书业中人说:它的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的第一。这部书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学意味,如赤壁之战前后便是。有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事,简直和正书差不多。这就显见得其前身系说书的底本。说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说得少的地方,却依然如故。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谬绝伦的。这无疑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他们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这种知识,在社会上普遍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阅读为有力。这可见通俗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老先生们估量人们知识的深浅,往往以知道的、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讲历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无意义的事实,知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处呢?尤其是观点误谬的,知道了,记得了,不徒无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论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为历史上的事实,所传的,总不过一个外形,有时连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们根据事理去推测他、考证他,解释他。观点一误,就如戴黄眼镜的,看一切物皆黄,戴绿眼镜的,看一切物皆绿了。我们在社会上,遇见一个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却误把恶意猜测他,就会觉得处处可疑。明明是坏的,却误当他好的,也会觉得他诚实可靠。历史上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前论史的人,多说史事是前车之鉴。其意以为一件事办好了,我们就当取以为法,摹仿它;一件事办坏了,我们就当引以为戒,不可再蹈其覆辙。这话很易为人们所赞许,其实这话似是而非。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们所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为同罢了。事情既实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对付?别的事情姑弗论,在欧人东来之初,我们所以对付他的,何尝不根据旧有的知识?所谓旧有的知识,何尝不是从历史经验而来?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真正硬摹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实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识总是他所知道的、记得的事情铸造成功的。知道的、记得的事情一误谬,其知识自然随之而误谬了。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讲论,要容易明白些,有兴味些。三国时代,既然是人们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论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学问的荒疏,见解的浅陋,自不免为大方所笑,我只是一点抛砖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后人们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渐多,亦希望人们就我所说的赐与教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吕思勉先生唯一一本通俗历史著作。易中天的品三国,大部分观点都来自于此书。

内容概要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现代四大史家”。曾任教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49年后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在现代史学史上,是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等1000万字。

书籍目录

三国史话: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辨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辨诬
姜维和钟会
史话之余: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其他: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诸葛亮治戎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奖率三军,臣职是当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魏时将帅之骄
魏太祖征乌丸
关羽欲杀曹公
孙策欲袭许
孙氏父子轻佻
姜维不速救成都
用人以抚绥新附
君与王之别
兵无铠甲
文臣轻视军人
张纯之叛
边章、韩遂
李邈
马钧
罢社
吞泥
三国之校事

编辑推荐

1.作者吕思勉先生为史学界泰斗,本书为作者唯一的通俗史学作品,可读性强2.吕思勉先生讨论三国,从不援引他人研究成果,所有材料皆从各类史书中直引,考证极为严谨。本书为易中天品评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3.本书以1943年开明书店初版本为基础,保留了有价值的、曾被删减的文字,另外增加史话之余4篇,札记21篇,可供读者深入参考研究。

作者简介

没有一本书能够像《三国演义》那样,在大众的心中完全取代史实。我们也希望,桃园结义、青梅煮酒、千里走单骑等故事曾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过。
就历史而言,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即使是《后汉书》《三国志》这样的重要史籍,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也存在记录不一的问题。史学泰斗吕思勉老先生生前写就《三国史话》一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三国历史和文学中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战争、地理环境等进行深入解析,为三国历史进行了原貌复原。
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以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因此,吕先生的史论,在独具只眼的同时,也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因此,本书为易中天先生品评三国的重要资料,对我们思考当下也能带来许多启发。


 三国史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过去没太注意过诚之先生的作品,这次读过先生这本薄薄的通俗小册子后,实在是惊叹佩服之极。其中许多见解、史学观念,放到今天,也是十分深刻而先进的。当初自己学殖浅陋,错过了这么杰出的一位史学家,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莫名。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我是看了《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才要买的这本书。吕先生的考证严谨、详实,观点独道、鲜明。
  •     吕为数不多的白话著作,看到后面文章突然转为文言风格,这酸爽。不过既然打算看吕的历史系列了,那就只能咬着牙闷头看下去了。
  •     乱世出英雄
  •     尽管成书于解放之前,但先生的确是秉着浅显易懂的原则去创作的。于我这样历史门外汉而言,书中所述的观点,击溃了我过去从历史课本上习染的一些痼病。尤其对于三国这段演绎在民间的大众故事,从历史学者的视角去重温,真真感觉到本来复杂的历史竟然是活在自己的偏见里。 比起CCTV-10,易中天的讲解,吕的《三国史话》剔除了商业操作、个人表现的现代成分。如果说过去的评书就是在茶馆里经由说书人演绎、夸张而背离了历史的真相的话,那么CCTV-10的节目,难免是在千家万户通过电视媒体对历史的再一次演绎,只不过这次演绎迎合了大众的新口味,至于究竟有多少真相包含其中,非得如吕先生所言了——历史上的好多事情都却不可尽信。
  •     可一读再读
  •     没读《三国史话》认为易中天先生真高,《品三国》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剖析到位。读了《三国史话》认为,吕老真高,在当时就能做出如斯论断推理,真神人也。易中天先生之《品三国》多引子吕老《三国史话》而已。
  •     书的质量自不必说,远胜当今为名为利之作品。校对、编排的也很好。没生在五十年前,甚感庆幸。
  •     泰山北斗论三国!何其严谨!何其深刻!
  •     20160321 闲来看到这本,读读长长见识。 20160807 凌晨,夜打三国群英二,晨光已现,早点豆腐脑+油饼(4.5元),吃读完毕回睡。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史书不可尽信,要有自己的判断!
  •     这一些列书还不错,除了封面那句“跟大师学国学”类似广告一样的宣传用语,另好书失色不少。中华书局也算老字号了,出版的书应当和市面上哪些封面满是广告的快餐读物区分开来。送货速度是没的说,赞一个。就是书到手时封面有些脏,橡皮擦不掉,算了,便宜货还免运费,不能要求太高,毕竟网站经营也相当不容易,但是希望以后能尽量避免这种事情,毕竟买书之人多为爱书之人,书本受损阅读心情也会受影响。
  •     想了解三国,这本书不得不看。
  •     一是还原古事,批评古人要很谨慎,要限于可能的范围。(这本书满足不了大众的猎奇心理,但多少能从中得到一些事实的真相。)讲到做人的道理,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提出应“责己重而责人轻”;对于别人,由于他们的客观条件不同,决不是自己所能深刻理解的。如果任意推导他们行为的原因,而严加要求,这样是否合适呢?所以对自己要求严而对别人要求宽,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平等。二是古事发生的环境不可复制,因此“以史为鉴”是个假命题。当时的决策是否恰当,实在是和当时的环境,人物密不可分的;历史是胜利(当权)者书写的,这句话确实不假;然而稍后的人撰写的“历史”是否又能如实的再现古事发生时的方方面面呢?现实既然与之不同,更不可直搬古人之“智慧”或“决策”。吕先生有句话很有道理:想欧人东来之初,我们所以对付他的,何尝不根据旧有的知识?所谓旧有的知识,何尝不是从历史经验而来?其结果却是如何呢?
  •     了解三国历史的权威资料
  •     里面文言文比较多,后面看得不是很懂。
  •     kindle版
  •     kindle活动,0.1元购得,版权页说明是这本~全书“三国史话”和“史话之余”两个部分偏白话,最后一部分“其他”与前文有所重复,且引用较多~单看篇名,该版与中华书局相似,而三联版似未收录该版“其他”部分内容~
  •     吕思勉讲历史,干净利落,沉着严谨,不矫情,不啰嗦。虽是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也能看出史学家的严谨态度。读完尤其觉得世人受民间传说和一些杜撰历史的影响对曹操误会太深,读《替魏武帝辩诬》一篇可以看出曹操明明是一个直言坦荡的正人君子,却被后人曲解为奸臣,还越描越黑。最后一部分怎么突然变成文言文了,蓝瘦。
  •     很有趣 就是最后一章文言了些 读起来有点吃力
  •     吕先生,大家也,所言三国,据理而新。
  •     内容还没有看,但是看到介绍说是386页,实际只有274页,这样的介绍是不是也太不正确了
  •     吕老的书可以让我们从传统的灌输跳出来,发现不一样的历史。
  •     内容还错,是我仰慕已久的书,里面内容确实通俗易懂,建议喜欢读历史方面书籍的朋友不妨看看,不感兴趣的不妨也了解下真正的三国当中一些历史,比三国演义要真实。
  •     最后一部分读着费劲T_T
  •     果然曹操粉~
  •     吕大师的作品,其学术功力无须评价。相比于那些大部头、严谨而半文半白的断代史,这本采用白话叙述的小书,显得更轻松可读。
  •     吕先生观点犀利,本书值得一看。
  •     吕思勉直言无法准确获知历史的真实,只能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去推敲最大的可能。这本书算是后人拼凑出来的,几个部分用语风格也大不相同,最后一章算是在给演义和《三国志》勘误吧。
  •     看到一半,文风一转成文言文,大师啊,跟不上你的节奏啊!让我们正确地认识历史,不再用文学意淫
  •     大一的时候吧,忘记了几乎
  •     久有所闻,文字平实,通达不俗,虽个人以为有些矫枉过正之嫌,确乃匡纠旧谬,增识启发之佳作。
  •     内容详实,见解深刻,语言优美。
  •     后面文言部分是前面的史料补充···
  •     史话部分吕老的论述有些情感化,给人以考据不足之感,论曹操部分采用资料过于以偏概全,也许是吕老为了改变魏武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而有意为之。其他部分虽然关注点小,更接近于笔札,但是眼光独到,可看出其对史书斟酌再三而后笔之。李邈一篇发人深省。
  •     心平气和、引经据典、观点独到,就是最后读的文言文没法读下去了。
  •     老油条霸气测漏!就是太贵了……
  •     大家小史。
  •     以前一直不太明白读史为什么能使人明智,看到吕思勉先生这本小书才真正明白,我是到书店闲逛看到的,当时就爱不释手,回来就买了。并且一口气看玩了。
  •     二读。
  •     kindle版。虽然说的是历史不是演义,但是作者写的通俗易懂,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的解读,让人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那一段熟悉又陌生的三国史。
  •     第一次看这种书,有意思!
  •     随便看看,看完就忘
  •     那一辈人是做学问的,有自己的观点,不像现在,动辄戏说,动辄调侃,拿粗俗当幽默!吕老的书,可以静心细看。
  •     吕老从几个细节或多或少地解了现代人对于三国的一些误解,还从“外戚”“宦者”等关键字为我们剖析了东汉末年的局势和早就埋下的乱因,其间遣词造句朴实严谨,并不会代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因素,从历史中取材并分析。个人很喜欢《为魏武帝辩诬》和《为魏延辩诬》,论证分析,字字句句,皆有道理。作为讲三国的一本书,《三国史话》实在是非常之好。
  •     无论如何,我读的就是这一版了。称为史学家的人才能这么分条缕析、深入浅出地写这种历史普及小读物吧。
  •     中华书局这个系类的书都不错,而且定价很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后,就一直想着要看看吕思勉的这本书。确实不错,内容并非局限在三国时期,而是贯通古今。另外还加入了很多其个人对历史研究的看法和见解。看过之后,对大师知识之渊博,见解之独到由衷的佩服和敬仰。
  •     小书一本,考究了很多人们对三国故事的误解。对三国历史有兴趣的应该会喜欢,也会有收获。最后五分之一的内容全是文言,读不懂,全部略过了
  •     我,学识不精,理解不深
  •     找史书逻辑漏洞挺有意思的,不过有点没搞明白这书,后面一半全部都是文言文,而且和前半部分的白话内容重复很多,后面是编辑从其他文集里瞎加进去凑长度的吧……
  •     大师作品,很有深度,值得思考,值得阅读。
  •     吕老多言”读书自有手眼“,当之无愧,即便是背俗之说,也是自有依据和底气(如对《汉书》的评价等)。另外,对”亲情“的社会成因分析,屡为曹公翻案及其他实则意指时事的内容,都让人揣测,诚之先生或另有一任侠风范。
  •     毛边本入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