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1970:暗淡岁月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5806861
作者:陈思和
页数:17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在一九六六年搬去的凤凰村就属于这类新工房。但凤凰村不是新村小区的名字,而是附近一家饭店的招牌。因为那几幢楼房不属于任何新村,只是独立地耸立在马路边上。当时人们都习惯用新村名来称呼住宅,就将近处一家饭店的招牌作了它的代号。那时的杨浦区是工业区,有大片的工厂盘踞在马路边上,居民住宅点不多,商业网点也不密集,但我住的那片地段可以算作商业中心,除了一般的商店邮局外还有个文化馆可以放映电影,也有一家小型的书店,这比起原来住的虹口广中新村还算好一些。 我家住的是一个小单元,两间并排的卧室,右面是厨房,左面是卫生间,显得有些派头,那时还不时兴“厅”,房间面积大一些,吃饭会客睡觉都在房间里,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那套房,据说本来该给我母亲单位商业局的一个什么长的,那个什么长嫌面积小,没要,我母亲考虑到我们都长大了,长期住在外祖父家里太拥挤,就提出两处换在一处,搬了过来。那几幢楼房的居民以处长、科长级别的干部居多,也有些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军人,都自视甚高,他们把这几幢楼称作大楼,以示与紧挨着的新村工房档次不同。每户人家都各管各的,很少与邻居来往,他们的孩子一般也不与新村里的孩子在一起玩,都封闭在自己一幢楼里,每认识一个新的小伙伴,都要先问一下,你父亲是“革于”(革命干部)还是“革军”(革命军人)。不过“文化大革命”很快就革到了这些“革干”或者“革军”的头上,谁也骄傲不起来了。 “文革”刚开始,住在我家隔壁的邻居首先倒了霉。那家家长姓方,是个银行的退休职员,两个女儿都是社会青年,没有工作,但长得很漂亮。那时社会青年没有考上大学,都必须到农村或者新疆去,留在家里是被人看不起的,仿佛低人一等,出门经常有调皮小孩跟在他们后面唱一些野腔野调的顺口溜:社会青年别老卵,老卵要到新疆去,新疆地方好来西,我吃苹果侬吃皮……。但可能 是教育背景不同,那方家很讲究生活情趣,譬如家里走廊上放了个外国女人的石膏雕像,小孩见了人,不叫叔叔叫“UNCLE”,等等,在那个时代都是很犯忌的。尤其是在工人新村里,半大的调皮孩子常常聚集在新村路口,看到打扮入时的女人一律叫作“野骚鸡”,看到谁家装饰洋派一些的,就骂“资产阶级”,表示深恶痛绝。

内容概要

陈思和,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五四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点导师,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人格的发展——巴金传》、《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等,主编“火凤凰”文库、“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系列、“世纪回眸人物”系列等。另有编年体文集十余种。

书籍目录

代序:上海的旧居
凤凰村与邻居老方
做父亲的人
舅舅的婚事
一笔带过的往事
看批判电影去
走路的回忆
家务事
《水浒》这部书
靖南中学
季节轮换
向工人阶级学习
一切总在变化中
无聊才读书
惶惑的日子
后记

编辑推荐

《1966-1970:暗淡岁月》即是关于这种记忆的一个私人读本。但因作者同时具有的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身份,赋予这份读本深邃的历史感和思想性。作为陈思和老师自传的第一部分,由此书亦可窥当代著名学人思想历程。

作者简介

上海居民面对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房子的消失,难免会生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感情,这里面隐藏了许许多多家族的历史和私人的回忆,几代人的生活故事和风俗习惯,并且由此而生的所谓上海人的文化,从此将作为一种故事保留在个别人的记忆之中。本书即是关于这种记忆的一个私人读本。但因作者同时具有 的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身份,赋予这份读本深邃的历史感和思想性。
作为陈思和老师自传的第一部分,由此书亦可窥当代著名学人思想历程。


 1966-1970:暗淡岁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陈思和的回忆录《1966-1970:暗淡岁月》,曾想用名“土中蛹”,意谓“埋藏在泥土里暗无天日,却吸收了土中营养而慢慢形成的虫蛹”,以影射自我生命的蜕变。这是一个有趣兼有意味的比喻,易引起多元的联想,如有人打趣说是不是可以当作宅男的极好称谓,自然这是以今视昔,过于单纯,未考虑时代的因素。而陈思和的“暗淡岁月”纷纷扰扰,一个少年的成长遭逢枝节歧出,土中之蛹时有迷茫,难辨方向,但终究于暗地静默汲取养分,貌似蛰伏,却有隐性的活力,等待着其后的“结茧、蜕变和羽化”。少年时期的隐忧心理与精神的成长,是陈思和在回溯往事时有意梳理出来的。在那个时代,一个有“历史问题”的父亲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可想而知,而于陈思和来说,这是内心的隐秘,因为父亲远在甘肃兰州支援建设,其隔离审查未为上海方面得知。陈思和说,“如果别的人知道我父亲还在隔离审查中,我就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另类人。现在虽然没有把这个秘密公布出来,但内心恐惧依然存在。”这,就是隐忧了,此种内心折磨显然影响了陈思和的精神成长,“我与时代的主流不自觉地保持了精神上的疏离”。而文革岁月,从外在的“蓝蚂蚁”装扮,到精神上的强力统一,都表明了笼罩全体的集体意志,在这种情状下,不求同即为异类,于所有人而言是不言而喻的。人性本身有根深蒂固的从众心理,在特殊年月里尤变本加厉,而少年陈思和因隐忧的存在,在集体意志与疏离之间徘徊、煎熬,不能自已,也正是于此过程中,个人有着艰难的成长。他自言,第一次阅读巴金的小说《憩园》,对落落寡欢的杨梦痴产生出“难以言状的同情”,显然与其时的心境息息相关,同样的落寞,同样的与社会主流的不适,让少年时的他心有戚戚。及至后来,陈思和走上学术研究道路,起首即做巴金研究,写出《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等著作,与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否草蛇灰线的微妙脉络?这是对学者之学术生涯追根溯源中值得探讨的。文革中乱象频仍,批判不断,炮火猛烈,但这些批判收到的效果有时却微妙得紧。如1968年,高层欲收拾过于混乱的局面,开始有组织地发文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潮”,将诸多混乱因素打包归入“无政府主义”,且上纲上线,将之描画得漆黑一团。少年陈思和所在的中学,自然也要接受教育,大张旗鼓,灌输进学生们的头脑。他还回忆当时上海有批斗巴金的电视大会,有人将巴金青年时期写的关于“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展示出来,以示其一贯反动。这一切反而激起了陈思和的好奇心,迎来这般抨击的洪水猛兽到底是什么真面目?这也成为他之后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有着如此的种瓜得豆的效果,恐是当年那些批判者意想不到的。对少年陈思和影响深远的另有一部书——《水浒传》,也是在文革时期被作为反面教材大肆批判的,不过在外祖父的文本细读“辅导”下,小说与现实的叠加冲突总是令他疑惑不已。如外祖父说,“晁盖是个盖啊,宋江是口缸,盖子揭掉了,缸才能出头啊”;而在梁山泊排座次时,大刀关胜的功劳远不及林冲,却排在林冲之前,“宋江这一手,与当年白衣秀士王伦要引进杨志牵制林冲的用意是一样的”。高层将古典小说挪为政治所用,貌似得心应手,但民间的解构能力远不能小觑,事情往往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也。少年陈思和在如此的影响下,外在的时光虽暗淡,不过土中蛹可获致的营养却不至于太贫瘠了。陈思和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上学和工作几乎都没离开过这个城市,对其文化之流变脉络一直关注有加,而暗淡岁月中海派文化的嬗变自然有其亲身体会与深入研讨。上海自近代就有白相人文化的传统,也即流氓文化,如黄金荣、杜月笙之流,所谓“大阿哥一句闲话,就搞定上海”,这是殖民地文化的特色,是一种 “上下合流的文化主导”。这一海派文化根深蒂固,并不因时代的改变而消失殆尽;文革动荡伊始,即有王洪文、陈阿大之流一哄而上,占据要津,成为祸国殃民的“海派英雄”,白相人文化在这个城市的根基深厚,可见一斑。而这几年颇流行的海派清口,津津乐道的“打桩模子”,其由来正是文革造反组织“上体司”的打手们,不知有多少喜听清口的上海人知晓这个不光彩的来源?另有如“扎台型”、“有腔调”、“朋友帮帮忙”等,均来自各个时期的流氓切口,如今呢,在沪上的公共语言中似乎煞是流行。或许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也没什么,但放远眼光从长时段看海派文化,总觉得有些不妥,是不是忘记伤疤太快了些?今昔结合,纵深地审视往事是一种方式,对海派文化如此,对自己的读书生活同样如此。陈思和回忆,文革时期可读的书很少,鲁迅是风行的,但众所周知,他是以被曲解的面目出现的,但即使如此,“鲁迅作为一种思想武器一旦被青年人所掌握,他们就会连带对当下社会的权威、教条、主义,金科玉律也同样发生了怀疑”,这是高层所始料未及的。相似的话,陈丹青也表述过,那一代的年轻人,虽然正常的教育环境被完全打破击碎,但新鲜的、反叛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却被鼓励,不会被一元固化。在某种意义上,这是要胜于我们现时代的思维主流的。个人视角的文革史,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价值取向等,我们已看过许多。陈思和的《1966-1970:暗淡岁月》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少年的精神成长历程及一位学者的前史,我们既可看到“暗淡岁月”中普通人的生存之道,亦能观察陈思和在作为学术研究者前的学术兴趣之草蛇灰线。陈思和说,那是“一段虽然微不足道但闪烁真实的生命之光的少年岁月”,而我们知道,无数的“微不足道”相加起来,却正是完整的、真实的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读这本书的缘由是陈老师寄书给我。同寄的还有一本他的诗集。拿到书的时候,我刚刚病着。一来二去就看完了。通过这书感觉到更真实的陈老师。
  •     这本小册子是陈思和对少年时代与文革前期的回忆,名曰暗淡岁月,写的却是风云涌动的回忆。李劼说过,陈思和经历很顺,确实如此,当时陈基本上是个旁观者,逍遥派,没有狂热的政治行为,没有超前的反思。值得细看的是他谈读书那篇,还有少男少女借文革发泄荷尔蒙的叙述。
  •     标题的误导性太大, 如果不是这个标题, 其实文章还不错, 日常记事, 不卑不亢.
  •     这书是朋友推荐的,所以买了看看。
  •     作为上海人与杨浦区作协主席的陈思和……
  •     个人故事和时代脉络,说得是寻常人家,也是风雨飘摇。平淡也深情。
  •     这个系列的书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装帧,太精致了。还没读已经让人很舒服了。
  •     一个人的所有性格养成都能在童年生活中找到注解 平实随意和厚重 读起来分外亲切的一本回忆录~
  •     男神的日记
  •     陈老师的回忆录, 就录中而言陈老师是个内心淡泊, 坚持自己, 有些超然物外的我辈中人
  •     老年人临晚就喜欢怀旧,修修家谱写写自传,写成穷时候乱时候也能赚眼泪,写成暗淡岁月就完全是文艺普及。。。
  •     年三十读的,迎来我的乙未年
  •     暗淡岁月。
  •     老师的书,很好读,对上海史和文革史感兴趣的人来说应该是很好的材料。里面的段子大多没听过,看了以后更明白了很多事,微言大义。陈老师的经历就是照亮岗位最好的明灯。
  •     可以读读。那不堪回首的经历,痛不欲生……灭绝人性。美中不足是小书,分量轻了点,我是用一个半夜里看完的,完了还不知道,以为还有,却是后记了……我怅然。唉,要是再增加几篇就好了。并且陈先生那时还是个少年,半生不熟,知道的也不会多,又局限在上海,这是我们阅读的遗撼。先生安康!
  •     用作者的自称,就是一个上海边缘地区少年的文革回忆录。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413】隐忧的条件是相信自己并没有错,才能暗暗与社会主流保持距离,这就意味你对于自己直面的社会有了贰心,不再忠实于这个时代的主流,一切都变得离心离德,独立盘算。但同时,隐忧确实使你感受到一种无法回避的危险就潜伏在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不可预料的地方,随时随地会伺机扑过来,把你扑到在地。(51页)
  •     算了,还是不说了。
  •     平实厚重, 不虚美,之前只看过陈思和先生编的现代文学史,在这里显得更加亲近了。“埋藏在泥土里暗无天日,却吸收了土中营养而慢慢形成的虫蛹”
  •     原来的名字多好呀,“土中蛹”,宅男美称!
  •     20160429-0502
  •     也就还行吧。作者有点沉醉唠叨,一些事情反复讲。 而且,由于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作者是何许人也,所以也根本就不想了解他的生活细节,无奈书已经摆在案头,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只好速速浏览完。 为什么还小人物自传要混入这个文库?为什么活着就出版个回忆录啊?
  •     时值文革,又是一个人思想品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人追求与社会文化的巨大碰撞,依然在渴求知识的欲望中塑造了成功的人格。老上海的建筑,文化,情怀,一览无余,心里某些曾经很近但是最终错过的东西,悄悄发芽。
  •     作者通过回忆随笔 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间上海风貌的一角 读起来轻松 但不失思考
  •     上海老房子的思考
  •     陈思和 反思 记忆
  •     温格……可怕
  •     杨院士说三小时就能读完此书,所以借出来,似乎前前后后超过了三小时,真是不该……
  •     大概是回来短短几天看的最好看的一本书了。虽然叫暗淡岁月,但是有声有色。像自传,但又有客观的史与景,少了拥挤的心理活动。反正蛮好的。口述上海。
  •     作为上海人,感同身受。特别是那些熟悉的地名,喜欢啊。
  •     虽然暗淡了些,但是心底的光一直在闪耀。这是不该忘记的岁月。
  •     他是无聊才读书啊。都会拉。
  •     很棒的回忆录或者可以说是自传。书中所写内容部分是陈教授在讲座中曾提到过的,读的时候很惊喜。这种随笔性质的散文,娓娓道来,又不过多铺陈的笔调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是有关文革的讲述,再次补充了我对文革的认识。
  •     回忆录。这种形式不算坏。我不是个有故乡情结的人,这边住个七八年,那边呆个十几年,那边看看,这里瞧瞧,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让我喜欢,不过是一样的天空一样的人。但每到一处,免不了留心有关此地的文字,找来一读,也是一乐。我倒是能想起一些粮站买米的情形。作者叙述的年代是较早了,不过这些人不一样活到现在吗?
  •     后见之明
  •     作者曾想用名“土中蛹”,意谓“埋藏在泥土里暗无天日,却吸收了土中营养而慢慢形成的虫蛹”,以影射自我生命的蜕变。该书可和吴亮的《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对照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