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智慧

出版社:公孙策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0-01出版)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219068090
作者:公孙策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篇用兵遣将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名句的诞生刘文静①谓裴寂①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何不早劝唐公②举兵,而推迁③不已?且公为宫监,而以宫人侍客④,公死可尔,何误唐公也?”——《隋纪》完全读懂名句①刘文静:时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裴寂:时任晋阳官宫监(总管)。②唐公:李渊受隋封为唐公,担任晋阳留守(掌军政大权)。③推:推托。迁:迁延。④以宫人侍客:裴寂以晋阳宫中的宫女“招待”李渊。语译:刘文静对裴寂说:“先采取行动就能占据有利位置,行动落后就受制于人。你为什么不劝唐公早点发兵,而一再推托耽误时间?何况阁下身为晋阳宫总管,却以宫女款待客人,你自己该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拖累唐公呢?”名句的故事刘文静和裴寂都是隋朝的官吏,在天下大乱、隋朝眼看要“崩盘”的时候,他俩在晋阳城上望见烽火,慨叹“将何以自存”。于是刘文静向李世民下手,游说这位少年英雄暗中部署宾客、招揽英雄;裴寂则向李渊下手,一再鼓动李渊起兵。

前言

《资治通鉴》这部史书,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前后记录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它不是断代史,却也不是通史,它是一部专门给执政者看的史书,其宗旨就是标题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司马光在全书修成之后的奏章中所言,事实上也是我们读历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这部史书采编年体,也就是一年一年、一月一月往下记述,所以它的文学性就不如纪传体那般丰富。我常说“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史家,都姓司马,可是文采差很多”,以《史记》与《资治通鉴》相比较,司马迁的文采当然比司马光飞扬多了。然而.两部史书的目的却是不一样的。司马迁着《史记》是抱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胸怀,司马光则完全没有“成一家之言”的“私心”,反而有着标题这十二个字,以及“着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的孤孽之心。由于文学性不那么丰富,《资治通鉴》的名言名句就不若《史记》那样俯拾皆是。尽管如此,由于上下一千三百多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名句也不少,以至于本书只撷取至淝水大战为止,不无遗珠之憾。

后记

《中文经典100句:资治通鉴》交稿之后,我立刻就动笔写这一本《续编》。一个始料未及的难处出现了:《资治通鉴》是一部上下一千四百年的巨著。上一本从“三家分晋”开始,名句随选随写,毫无压力,写到淝水大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为止,共计100句。《续编》的目标是将后面全部囊括在一本里面,我原本与编辑商量,如果超过100句,就多纳入几篇,不必拘泥100句,编辑也同意了。可是,一路写下来却发现,如果以上一本的标准来选择,恐怕要超过三、四十句,不是原先想的“可能超过几句”而已。于是在写作的最后阶段大动干戈,将一些原本想要让它独立成篇的名句“塞”进其他名句的“历久弥新”当中。另一个“副作用”是:将近一整年“泡”在《资治通鉴》当中,很难不被司马光“洗脑”。好在读者是一篇一篇分开来看,如果书中有稍嫌太过的“先王圣教”的说教味,则请体谅。重要的是写完了这本《中文经典100句:资治通鉴·续编》,前序的“遗珠之憾”得以圆满交卷,对读者有了交代。

内容概要

公孙策,专栏作家,《商业周刊》“去梯言”单元脍炙人口,擅长借用历史典故批判政治乱象,针针见血,将“以史鉴今可以知兴替”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著有《公孙策说唐诗故事》《公孙策说名句故事》《中文经典100句:史记》《中文经典100句:战国策》《冰鉴识人学》。

书籍目录

作者序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一篇 用兵遣将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2.死中求生,败中取胜3.三十六策,走为上策4.远水不救近火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6.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版7.乘长风破万里浪8.天苟弃之,不患不亡9.攻则不足,守则有余10.将欲取之,必固与之11.毒蛇螫手,壮士解腕12.上不上,下不下13.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14.存亡之机,问不容发1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6.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17.霸国无贫主,强将无弱兵第二篇 治国爱民18.省官不如省事19.吉凶由人,不在于地20.天无不覆,地无不载21.天时地利不及人和22.同舟而济,胡越一心23.作者不居,居者不作24.兄弟缉睦,则祚流万世;若内自相图,则祸不旋踵25.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26.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7.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28.王者视四海如一家29.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3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31.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3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33.物极则反,器满则倾34.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35.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36.足寒伤心,民怨伤国37.举大事者不顾家38.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39.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40.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第三篇 赏罚分明41.有功必赏,有罪必罚42.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43.军无赏,士不往44.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45.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46.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47.父子兄弟罪不相及48.爱之适足以伤之49.赏奸,非义也;杀降,非信也第四篇 用人识人50.疑则勿任,任则勿疑51.妍皮不裹痴骨52.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信53.虽君子不能无小过5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55.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56.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57.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58.明王劳于求人而逸于任人59.口有蜜,腹有剑60.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61.士可杀不可辱62.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63.人之慕名,如水趋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64.可与同忧,不可与共乐65.君子与小人之不兼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第五篇 广纳建言66.可与为善,可与为恶67.受爵天朝,拜恩私第68.弃万乘如脱屣6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70.所忧在心腹,何暇治疥癣71.成大功者不谋于众72.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73.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74.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7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76.金刚不坏之身77.大功之后,逸欲易生第六篇 自我修为78.两姑之间难为妇79.护其所短,衿其所长80.宁可玉碎,何能瓦全81.知己之短,不掩人之长82.闻名不如见面83.一心可以事百君84.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85.一之谓甚,其可再乎86.宁使人负我,我不忍负人87.王者无戏言88.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89.郁郁不得志90.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91.弱之肉,强之食92.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93.不痴不聋,不做家翁94.以天下为己任95.阴阳书本不言帝王家96.声色狗马之友97.一饭之恩、睚眦之怨必报98.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99.扬扬自得无愧色100.美女如云,金帛如山续编后记

编辑推荐

《的智慧(续编)》:内地独家引进唯一简体中文版本台湾国学大师季旭升总策划《资治通鉴》——让毛泽东一生爱不释手的执政者智慧书!知名作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蔡诗萍强力推荐

作者简介

《 的智慧(续编)》内容简介:《资治通鉴》这部史书,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前后记录了1362年的历史。它不是断代史,却也不是通史,它是一部专门给执政者看的史书,其宗旨就是“益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是司马光在全书修成之后的奏章中所言,事实上也是我们读历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
《资治通鉴》卷轶浩繁,记录的年代漫长,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而且史料考证翔实,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家所称道。《 的智慧(续编)》是《中文经典100句,资治通鉴的智慧》一书的续编,撷取淝水大战之后至《资治通鉴》全书终了的名言名句。

图书封面


 《资治通鉴》的智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很好的书呀!!
  •     就系平咯
  •     资治通鉴的最好注解
  •     不错,看了深受启发!
  •     《资治通鉴》
  •     很好 简单 通俗易懂 以后还会买同类的
  •     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言简意赅!
  •     不管是看什么书,都觉得第一本最有意思
  •     买吧,不错的书,应多出这样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