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家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08641942
作者:苏静 等编著
页数:184页

内容概要

联席主编
青山周平
建筑师,1980 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3年以“最佳毕业设计奖”毕业于大阪大学,并获第10 届UNION 造型设计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作为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留学生到布鲁塞尔Sint-Lucas 建筑学院及巴黎国家高等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深造。2005年从东京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并获“最佳硕士论文奖”。2005年起在SAKO 建筑设计工社任设计师。2008年升任设计室长,同年获日本商业空间协会设计大奖赛银奖。201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修读博士学位,2013年起同时任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系讲师。
撰稿人
毛丹青
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川井操
建筑师,日本岛根县人,1980年出生,滋贺县立大学院环境科学研究科博士毕业。
刘联恢
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
水果君
小说作者与漫画脚本担当,曾出版《Blurry•浊》《尼洛亚特狂歌》《翼之影•前奏》等。爱好是收集爱好。现居北京。
部分受访人介绍:
安藤忠雄 建筑师
日本代表性建筑家。1941年出生于大阪,自学建筑,1979年凭借“住吉的长屋”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历任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东京大学教授。1995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代表作品有“光之教堂”“水御堂”“淡路梦舞台”“地中美术馆”“表参道hills”等。
隈研吾 建筑师
日本著名建筑家、一级建筑士。1954出生于神奈川县。197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取得建筑硕士学位。1990年创立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有“水/玻璃”“石之美术馆”“三里屯SOHO”“长城下的公社/竹屋”“长崎县立美术馆”等著名设计作品。曾获日本建筑学会赏、日本每日艺术奖等诸多奖项。著有《十宅论》《负建筑》《自然的建筑》等。
藤本壮介 建筑师
新生代建筑家,1971生于北海道。2008年凭借“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设施”获得年日本建筑学会赏,代表作有“House O”“House N”“次世代モクバン”“武藏野大学图书馆”“House Om”等。
东利惠 建筑师
建筑家东孝光之女。现东孝光东环境/建筑事务所代表。与东孝光一起设计了众多都市建筑。东孝光,1933年生于大阪,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塔之家”是“清水混凝土”和都市“狭小住宅”的先驱性建筑。
塚本由晴、贝岛桃代 建筑师
塚本由晴,建筑师,东京工业大学教授;贝岛桃代,建筑师,筑波大学教授。2011年8月,作为Archi+Aid东日本大地震建筑师复兴支援组织项目之一,启动“牡鹿半岛地域再生最小限住宅板仓之家corehouse”项目。
柳泽究 建筑师
一级建筑师,工学博士。1975年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2002年创立以名古屋和京都为活动据点的Que一级建筑士事务所,2008年改名为究建筑研究室。其作品曾获第5届(2012)地域住宅计划奖、2013年京都建筑奖优秀奖。
兼平雄树 摄影师
1969年生于东京。以1996年代官山同润会公寓解体为契机,开始拍摄东京都内有历史的集合住宅。2000年以后担任同润会公寓保存记录活动的摄影师,并多次举办同润会公寓摄影展。为《逐渐消失的同润会公寓》一书担当摄影。
都筑响一 编辑者、摄影师
1956年生于东京。1976年起先后经历了《POPEYES》和《BRUTUS》的编辑工作。以出版记录东京人生活的《TOKYO STYLE》为开端展开了摄影活动,同时编辑活动也在继续进行。另出版有影集《珍日本纪行》《租赁宇宙》等,以及著书《夜露死苦现代诗》等。2009年起发行独立电邮杂志《ROADSIDE’ weekly》。
黑川雅之 建筑师、工业设计师
1937年出生于爱知县名古屋市。1967年获得早稻田大学建筑博士学位,并成立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获每日设计奖、Good Design金奖等多数奖项,作品被纽约当代美术馆选为永久收藏品。著有《八个日本的审美意识》《设计的修辞法》《设计与死》《身体与素材》等。
大治将典 设计师
1974年出生于广岛县。毕业于广岛工业大学环境设计学科。经历过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平面设计事务所的工作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独立的产品设计活动。作品曾获日本Interior Lifestyle奖、Good Desig奖及陈设中国晶麒麟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Feature
家宅の9人印象
以绘探访古民家
飞騨山间的伊吕波歌 白川乡的30个关键词
是“老房子”博物馆,还是未来村? 关于江户东京建物园
畸变的小岛 被遗弃的家
同润会公寓与兼平雄树 故去时代的留影
团地“空气感”的生活日常
对抗死亡的潜能探求 三鹰天命反转住宅
无常的生存 移动的家
自己生活的宇宙 专访都筑响一
6坪的名宅:东孝光“塔之家”
狭小住宅fantasy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生活创造家MUJI的住宅提案
东京R不动产:发现和传达房屋的价值
如铜版画般记录下所有痕迹的家 紫野之町家改造专访
半岛渔村的复兴计划 “板仓之家corehouse”最小限度住宅
十人十色的住宅 专访隈研吾
HOUSE VISION 未来住宅的“跨界可能”
反问建筑之初 专访藤本壮介
安藤忠雄的原点:住吉的长屋
来自森林的庇护 前田圭介的“巢”
底层的天空和上层的小镇 Studio Velocity 解体层积住宅
“家”的笔墨想象
如风向标引领 建筑杂志掠影
别册 日和手帖
Regulars
【People】专访黑川雅之 比起合理的人生更想要过美丽的人生
【Books & Magazines】杂志《ku:nel》 食与眠中的慢生活
【photographer】泷泽宏 打破孤独的月球之石
【columns】虫眼蟲语 红色
【columns】告诉我吧!日语老师 这些年的“和製英語”

作者简介

《知日·家宅》特集,深入日本人的私密生活空间——“家”,带你走访日本居住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拜访建筑大师、收集权威观点,感受来自日本的“家”的魅力。
从白川乡到京都町家,日本人为何钟情木制建筑?他们如何保存和改良传统民居?
从军舰岛、同润会公寓到团地,普通日本人的居所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从塔之家、电车屋到One Room Mansion,日本“蚁族”如何在都市夹缝中创造生活?
从MUJI之家、不动产媒体到震后复兴,日本人如何改造和创想未来的居住环境?
安藤忠雄、隈研吾、东孝光、藤本壮介……日本建筑大师用怎样的虔诚和智慧构筑了普通人的家?
《知日·家宅》特集将为你一一揭晓答案。


 知日·家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关于日本,我们有太多不解了。比方说与这本书有关的是,他们是怎样将一亿多人口,塞进不足4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1/26的小岛里呢?这期《知日》“家宅”特辑,或许会告诉我们答案。原理:以人为本我对建筑学了解不多,仅限于了解从事它的人“负责指导工人怎样盖房子”,很技术的工种。但实际上,卓越的建筑师应该被成为艺术家。这便合乎工匠与艺人的差别了。匠人必然是熟练的,但他与艺人相比,总有一点些微的差异。2012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建筑学原理》,同样是与建筑有关联的作品。在一家建筑公司担任建筑设计师的男主角,某日接到一份新的房屋设计工程,委托人竟是自己学生时代的梦中情人。两人相识于多年前大学的建筑学概论课堂上,男主角对这个来旁听的音乐系的女生一见钟情。两人在每日的相处间日渐亲密起来。只是当时年轻害羞生涩,始终无法合适的表达出自己的爱意,最终使这段美好的初恋无疾而终。初恋再重逢的戏码上演,心情总要大于结果。而作品中关于老街的思念,对于设计新居“一定要和老房子一样”的要求,那么苛刻却又入情入理。宅,终究是人来住的。需要便利,需要实际,更要关照情感。“比起便利,我们选择优越”书中刊登的由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完成的“住吉的长屋”,是我最喜欢的建筑。住吉的长屋建筑面积大约14坪,凝聚了安藤忠雄惯用的清水混凝土、铁玻璃、木材和石条。看似对称的平行中有着曲折的曲线,留设出的室外中庭将四季变化引导 至生活空间。封闭的长方体均等分为三段后所形成的中庭扩大了生活领域。设计必须经过中庭才可到达起居室并由中庭来连接四周的空间,还原了住宅生活情趣。在后面的“访谈时间”,当安腾被问及“住在这样的屋子里,下雨天如果不打伞连卫生间都去不了”时,安藤说,“也许会有不便,却能和自然更亲近”、“比起便利,我们选择优越”。这也许正是匠人与艺人的又一点不同了。当我们身边充斥着、栖身在钢筋混凝土堆积而成的方形盒子时,获得便利,牺牲的不只有美感,还有体会生命与自然魅力的可能吧。开拓者永远热衷扬帆当我们把房价、地角看作是评价建筑好坏的标准时,我们省略掉的,恰恰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戏码。生命是一段传奇,而不是虚荣的附庸。生命的历程永远是有限的。但鉴于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你不应该把平淡地追逐利欲,作为唯一的目的。“开拓者永远热衷扬帆”,去征服下一个可能。你终究没办法活得长生,“一句诗的寿命都要比你的命长久。”但诗的力量蕴藏在心灵的真实之中,建筑亦然。住得真实,活出美丽。
  •     建筑设计回归天然。天房合一,出门便是自然的怀抱,满眼绿色植物,清新的空气,静谧的街道。 房屋材料回归原始的、自然的木质。装修回归到简约而不简单,满足生活各种需要。吃饭,读书,聚会,天伦之乐。精神回归节约、环保。感觉回归感官的触感,心的感受、手摸上去的质感,同自然共处的天然感。人回归简朴,像人从热血青年一路走到耄耋之年,生活简单但极其讲究。中国像是在讲排场的少年阶段,相比成熟稳重的中年,显得空洞、攀比,重视别人的评价与羡慕,重形式而忽略内容与个人需要。
  •     将就不讲究,已经是卢瑟儿的一个特征了。咱作为工资输给民工的知识分子,势必要在作天作地作出爽劲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在对生活的细致讲究中探讨出无限乐趣。这是我看的《知日》系列第一本书,封面两字拼成了“智”。早在疯狂追日剧的年纪,就爱上了里面狭窄干净的街道,满眼青翠的绿化,电线杆、花圃、围墙、庭院、走廊、拉门……喜欢《最完美的离婚》里那逼仄的房间里井井有条的布控,似乎没有转圜余地了仍有书架、盆栽,也不耽误男主女主在里面吵架、谈判、恩爱,两只肥猫咪不停卖萌。喜欢《相棒》里每一集开头对东京街头白天和夜景的空拍,湛蓝天空笼罩下鳞次栉比的房屋,和地上无数颗星汇聚成的烟火般的盛景,让人印象太深刻了。因为喜欢日本的建筑,喜欢日本的街景,还特地买了明信片,贴了一墙,每天看书就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小宇宙里,自个儿美,哼。这本书介绍了日本古民居、移动房屋、单身公寓、旧团地(相当于贵国的干部楼)、新锐设计、MUJI风等类型的设计,采访了一些牛气的设计师,让我感叹设计真的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改变人际关系的。让我格外动容和认同的是一篇采访里讲到“真善美”分别就是“自然的和谐”、“人的和谐”和“生命的和谐”,而东亚文化里最尊崇的神就是自然,这或许也是中国道家讲的“天人合一”吧。凭着这样追求建筑设计的初心,不忘房屋是为了人的生活服务的,才能贡献出让世界经验的有家的温暖的设计吧。我相信,未来中国的房屋也会走日本这样发展的路,舍弃奢华大而不当的装修,往朴素、实用、和谐的方向走,而对房屋的占有方式也会更多元,例如朋友共同持有一套房屋这样的方式肯定会出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点读不下去,有些是翻译问题,读起来不通畅。而那些房屋的设计图弄得那么小,怎么看得清
  •     青山周平那当然厉害
  •     扫了一遍。喜欢前面。
  •     test
  •      非常有趣非常有趣非常有趣的一本了解日本建筑、室内外设计、居住风格生活习惯的一本小百科,可惜读的是黑白的版本啊,不然一定更impressive :)
  •     整个系列都觉得纸挺好的~有点意思
  •     16年找到的这本13年出版的杂志 放假前邮来的书 还发现特邀主编是青山男神 内容还是好震撼 太喜欢 回家的那天候机看的 就发现旁边那哥们儿随身拿出本子来画机场的内部构造图 看不出来专业不专业 但是挺触动
  •     专业级别的文艺
  •     感覺搞設計的專業人士會很喜歡吧,匆匆翻了翻,沒什麼特別吸引我的。
  •     还算做了功课。
  •     也许是对住宅设计之类无感,实在读不下去。集合住宅史可当目录,挑了团地、同润会几篇看。
  •     略读。了解日本的住宅和生活常态。
  •     少一星是因为排版实在丑到爆炸
  •     不值得深入去读
  •     目前觉得最好的一期知日
  •     图书馆看到,翻了一遍,要是能在郊外有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就牛逼了。20161112
  •     知日脑残粉-9
  •     历史文化风貌的延续和变化,像层积岩一样,层层叠叠。
  •     一周一本。。。
  •     一个文化透镜,不错的旅行笔记书!
  •     极简
  •     这本不错(地再一次碾压了我)
  •     ( ・᷄ὢ・᷅ )
  •     这本实在没有勾起我的阅读兴趣,我就把图片看了一遍~
  •     @1901
  •     第一次看知日就是这一本。残念,后面几本不如这本精彩了。
  •     马克了很多该去的地方。建筑无论多灵巧还是太小气。
  •     考据好细
  •     长知识~
  •     我肯定是为了青山周平才看的,才给了四星。
  •     超预期/历史脉络+当代作品/Mook做到了告诉人们知识不设限
  •     有趣,精致有内涵的住宅,设计风格超赞,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感觉怎么这些作者不是知日,而是媚日了,拿日本做得最好的比中国不好的,实在看不出什么客观来
  •     形式大过内容
  •     看这本书的时候,建议可以配搭另外一位日本观察学者“妹尾河童”编著的《河音旅行素描本》因为那些书里也有大师日本建筑的手绘稿,是重要的跨过穿越学习资料。
  •     [我在上海活得很好],最近也有在看知日的[家宅],对于故乡这篇文章阐述的很清晰:“可能中国人都不配有乡愁,为活的更好离开故乡,仿佛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活的更好,没成功永远漂泊,成功了在别处扎根,有雅致的故乡都没了,没雅致的不愿回故乡。”都说中国人有文化,可是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都不如日本,你叫大家如何爱自己的家乡和国家?整个国家和民众都是这样,你的爱又从哪儿而来?!
  •     2014年12月31日 除夕夜 1小时顺便浏览完毕 知道日本原来是非常落后的屋子,发展到现在高度文明。天朝真的近两百年落后鸟,我们这一代什么时候才能再次 领先全球?
  •     毕竟还是当杂志看,第一章大家对住宅设计的理解内容很好,把对住宅的理解扩散了,也很好理解后面几章典型设计师的理念。中间对日式古屋的构造那段有点看不下去 但内心是觉得按理说应该很有趣的
  •     好贵... 好看
  •     从古代到当代,从展现日本文化的底层民居到展示以人为本精神的高端住宅,过程少不了出名的白川乡和无印良品。
  •     这期信息量略大
  •     20160427
  •     日本住宅简说,宅。
  •     很棒的Mook书
  •     知日的排版真的有待加强,虽然图片和文字是不错的
  •     大同小异
  •     塔之家,one room mansion略紧张,喜欢白川合掌居,corehouse很像荷兰的wikkel house,R-toolbox,muji的自建住宅很受启发。
  •     从古民居开始讲述日本家宅文化的特色,从古至今,房屋住宅的变化非常能够彰显一个民族的文化,譬如日本文化的简洁优美以及因为土地局限而产生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住宅的利用等等。后面对于现代建筑的介绍则能看到不同世界的情况,不过这个主题略微枯燥。
  •     目前看过的知日系列里最好看的
  •     知日系列每册都有鲜明主题,最适合不求甚解,浮光掠影,为喜欢而阅读的人,比如我。如果和渡边笃史建筑物探访的系列纪录片一起看,能看到更多书里谈到的那些理念的更多实物展示
  •     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