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1
ISBN:SH10188-259
作者:[日] 夏目漱石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日本拥有最多读才的作家之一,对日本文学影响很大。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生于一八六七年,死于一九一六年,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小说《心》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及"先生和遗书"三个在形式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的"先生和遗书"是小说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前两个部分都是为第三个部分的展开而做的铺垫和伏笔。《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 ,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 ,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真奇特,这么简单的故事,简单得我都要弃书了~但是那人性的剖析,折服!人的利己心啊,确实如此。但利己心这种东西真的是值得斤斤计较讨论的么?觉得利己心是可以理解的呢,只是不能理解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禁想起追了一半的日漫《寄生者的生存法则》。当那些寄生生物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生物间的食物链该怎样用道德去评判?无解呢。然而,这确实很为难向先生这样的有精神洁癖的人啊。觉得自己很多时候也有精神洁癖,可这个世界就是混沌~ 做人呢,还是不要想太多,不要执着太多,不要计较太多。像那个背着女子过河的和尚,背也背了,河也过了,那就该放下。书中的悲剧太多,但其实并不喜欢悲剧。希望每个人都有幸福的结局,哪怕是小说。所以会想,怎样才能避免悲剧呢。叔侵吞先生的财产导致了先生对人性的怀疑,K向先生自白后先生耍小手段导致K的自杀,先生因为放不下自己的耍手段行为终导致自杀其妻子也必然不幸。感觉终于找到了答案。就像那个妻子问丈夫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救谁的傻逼问题。不能选,怎么选都是错。最好的办法是避免那样的情景。是的,从绝境逃生的妙计应该是最初就不要陷入绝境。人都有黑暗面,所以不要给那黑暗面露面的机会哟~预,则立。但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吧~虽说不应用测试去证明些什么,但测试确实能证明什么。但与之矛盾的是,测试多了也就废了。而且,很多也是避不掉的。就像“我”父亲重病,兄弟甚为流露出的等死之感,真真让人寒心~真是人艰不拆啊!PS:看了夏目漱石的这小说,真是忧桑~ 他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却不为读者找到出路- - 有出路么? 昼夜同在,善恶同根,最后这个问题也真是傻哈~PPS:之所以给三星,是因为作者写得太入目,让我做噩梦了啊啊啊啊啊啊!
  •     在读日本小说的时候,他们揭露的人性,就好像是一件一件的在扒开我的衣服,让我裸露的站在作者面前。这样的阅读经历常常让人感到不安。而且我无法在他们面前否定,也无法在他们面前狡辩,我只能沉默着,隔着时空,接受他们尖利的道德审判。人,自私无疑。但凡是还有点羞愧心的人,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自动被良心尖锐的进行批评,小心。
  •     第一次读夏目漱石的书,大概就是从图书馆找到这本《 心 》。读完觉得文字非常亲切,如同作者坐在对面,将故事娓娓道来。又没有一丝的夸张与华丽,往事的细节与心灵微妙的变化呈现出逝去的时光、此刻的记忆和当下的生活。整个格调忏悔而悲伤,使人感受到那些轻轻浮起的念头:内心亲近的愿望与不可消弭的隔阂。友情爱情亲情交错,让人动容。译者周大勇,没有找到其他译作,本人也没有看过其他译者的版本,但觉得这本译作非常到位,平静下蕴藏动荡,如海底浪涌,心之潜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文字风格有点像写散文的鲁迅先生。受了伤害的人从此心有余悸,当成为了施害者时,却活在了阴影之中。
  •     今年看过的所有的书中大概(不知道12月会看什么书)我最喜欢的,对我最有影响的就是夏目漱石的《心》。在不能借书的图书馆看了三分之一后回来用手机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 各种各样的感情汹涌而至:一方面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主人公“我”,疏远群体给自身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同样对“先生”这样古怪又少言寡语的人有着崇敬般的好感,冷淡又懒散地厌世,傲慢又脱俗的性格,却始终没能让清高孤傲成为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先生”身上消极的自我厌恶对我也是未曾有过的熟悉。
  •     一心一意玩自虐、惟有夏目无春秋。
  •     对先生这样的人 莫名抱着一种崇敬般的好感 是啊 人心不过如此
  •     并不很喜欢,但觉得是个好主题。K/鹤川/柏木/平冈
  •     夏目漱石的书,越读越孤独,但也越喜欢。
  •     读完的第一本日文原文书,也是第一本夏目漱石的书,喜欢他文字里的日本日常的和风,还有那些其实善良至极的“述罪”。2016年梅雨季于日本九州。
  •     这个译本还不错 很贴切 故事到时很简单
  •     世上没有像模子刻出来一样的恶人。平时大家都是善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然而正因为一到紧要关头就会突然变成恶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大意。 虽然早就应该死的,却不知为何活到了今天。
  •     在旧书店遇到这个版本过呢。
  •     利己主义
  •     人是会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情况下变坏的。
  •     孤独而敏感,自尊强又总觉得自己竟一无是处。如太宰治所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按說,心好像是寫與《春分》之後,各個方面評價都更勝一籌,但我好像更偏愛《春分》
  •     略显寡淡和絮絮叨叨的日本小说叙述笔法,难以名状的感伤气氛,夏目漱石善于描绘的知识分子挣扎与人性的暗面,人直面灵魂的苦楚与深沉的个人主义式的落寞,以及绝好的书名
  •     深入灵魂的
  •     琐碎细腻
  •     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完了…名不虚传!
  •     人在平常的时候都是好人,只是在某个瞬间突然变成了坏人。厌恶别人这样,当自己也变成这样,能接受吗?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他人。
  •     先生活得空荡荡又苍白无力的这些年来,或许是做过试图弄清楚自己的心、人心的努力吧,可还是陷在痛苦自责的泥淖中不能抽身而出。浩大天地间,先生被束缚在拳头大小的心牢中。
  •     先生说人到关键的时候就会变成坏人,因为钱。而殊不知自己从何时起也背负着罪恶了,因为爱情。有时候不知是他人还是自己到底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地狱啊。
  •     译本很棒,娓娓叙来
  •     世上是没有将一颗人心完完整整剖开来的法子的。半遮半掩叩不开,又不容任何人直视。可一旦从中间裂开,也太脆弱了。
  •     总体来说对日本小说的叙事方式还真有点不太习惯,但整篇的结构安排的很奇特,在心思描写上的语录很有见地,语言犀利而且富有表现力,神级人物的作品,只能放下以后有心再看。
  •     很鲁迅的风格。主人公不是真的勇士,这也是大多数的我们。大学看这本书居然弄丢,全城搜书,甚至电话出版社,得知同版本的书停止出版了。我当时的心是崩溃滴,然后赔了近半个月生活费。
  •     典型的日本文学,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应该是最好的一部,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看《家族之苦》的时候。文字非常细腻,先生的自杀也是对明治精神的殉葬。主人公的父亲、先生、天皇几乎同时死去,日本人的民族性于此可见。
  •     K
  •     读一本没有自杀的日本小说好难啊
  •     好人变成坏人可能只需要一个瞬间的念头,然后发展成一桩处心积虑的谋划,如果说是现实利益是背后主谋,那它可能是金钱、权力,甚至自私的感情;背负着愧疚的内心,不是那么轻易能逃出来,因此,为了避免一时冲动铸成大错,面对着再强烈的感情、再巨大的诱惑时,都需要更理智的思虑,尤其是对后果的估量。
  •     一封遗书道尽人世孤独 先生和K究竟是同一种人罢 一件小事 却是一刀一刀割在心上三十五年 厌弃人世终究更厌弃自己
  •     情节设置非常抓人,好看!文学若是把再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一语道破,便显得不平凡了。
  •     难以捉摸的心啊
  •     易於阅读,情节一般,但心理描述还行,充满日本特色
  •     不能直视的除了太阳,还有人的心
  •     不可直视的自我
  •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犹豫而错过很多时机,有些话憋在心里,慢慢地就会化脓腐烂侵蚀整颗心。当我们孤独,真希望那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出于无奈。
  •     和那部动画不太一样,很直白的自我剖析,没有太多感情色彩,很理性的剖析,有时候就像是自言自语,很真实【但没有相应历史背景知识很多情节的发展看不明白(情节发展实在淡得几近没有),需要再好好琢磨一下】
  •     缓慢的悲伤,像看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
  •     看到最后,甚至会随着先生一起忏悔,泪流。太可怕,现实就是如此。人心就是如此。
  •     明明是我先……明明是我先喜欢上小姐的……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还得到了一生的挚友,两份喜悦相互重叠 ,这双重的喜悦又带来了更多更多的喜悦,本应已经得到了梦幻一般的幸福时光……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     关掉了门口树上那道灯光。 总觉得还应该再来点什么啊……我好俗……
  •     在無關緊要的絮叨 徘徊之間克制住痛苦的抽搐 不知道原文是否有種反諷的語調 是的 “厭棄了別人 還厭棄了自己 我就這樣變得不能動彈了” 精神在現實同理想中間始終不得安寧 許對精神有追求的人遲早的要步先生後塵
  •     和《竹林中》完美配对。
  •     《心》第二遍第三遍读的是周大勇版和林少华版,差不多,有些语意的差异也无关紧要,反正觉得夏目漱石就是啰啰嗦嗦。读到最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许其实是不忿这么“无果”。想像如果是我家大谷崎,语言缩减是一回事,另外估计得让妻子也写一封信给我,告诉我K的另一段隐情,光这么想居然也觉得兴奋。我真是太糟糕了!夏目漱石当然不会这么写,他太不会写女人了。。哼。。骗稿费的家伙
  •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后来都变了。
  •     一百多年過去了,人情世事仿佛昨天。分上中下三部,而用一整個下來寫遺書,也真不是大師幹不出來這事
  •     #2016阅读计划No.47#夏目漱石这种笔调很特别 和其他日本作家都不怎么一样
  •     我对先生这种人很有共鸣,或者说我就很像这种人。明摆着很多东西都是自找烦恼自我放逐,但是并没有自救的能力。又因为不想告诉别人,所以也没有被救的资格。跟活着比起来死了更解脱,这好像是抑郁症啊。
  •     这样优柔敏感的心使“我”受尽煎熬,但也因为有这样的心,才能写出如此精妙深刻的故事吧?
  •     杀人不必用刀,这就是诛心的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