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愛繁殖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862130704
作者:Michel Houellebecq,韋勒貝克
页数:284页

内容概要

關於這位傳奇的作者簡介, 我不妨借用一則新聞填充這方空白. 然而我其實想說明的是, 他活在我們當中, 活在同一種荒謬之中.
二零零八年五月一日
〔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法國知名爭議性小說家韋勒貝克或許被許多書評家視為文壇巨擘,認為他的作品用殘酷的洞見照亮了現今的紛擾世界,但最近有位觀點獨特的批評家卻將出書對他發動毫不留情的惡意攻擊,韋勒貝克在文壇的地位還可能因此動搖。
這位批評家就是韋勒貝克的親生母親露西.塞卡迪,她甚至揚言,假如韋勒貝克膽敢在作品中再提到她的名字,就要用手杖打得他滿地找牙。高齡八十三歲的塞卡迪下週將出版一本名為「無辜者」的自傳,書中形容她的兒子是個毫無天分的攀附權貴之徒,而且自大的程度跟他虛偽的程度成正比。塞卡迪在書中指稱,韋勒貝克是個騙子、寄生蟲,為求名利不擇手段。
塞卡迪會如此痛恨骨肉,甚至出書報復兒子,並非全無道理。韋勒貝克在許多公開評論與文章中,都曾嘲諷和詆毀自己的母親。在讓韋勒貝克一夕成名的重要小說「基本粒子」中最令人厭惡的角色之一,是個年老色衰卻又行止放蕩的嬉皮,她為了在法國度假勝地里維耶拉享受性生活,竟然拋棄了自己的小孩。這個角色就叫塞卡迪,而且跟韋勒貝克母親有許多相似處。
塞卡迪的確把韋勒貝克留給祖父母扶養長大,她自己則和丈夫開車環遊非洲,後來又當上醫生。韋勒貝克曾多次在接受訪問時形容母親為蕩婦,還聲稱母親早已死亡。塞卡迪現在打算藉出書來證明她既非蕩婦,而且還活得好好的。
就連出生日期也是母子兩人爭執的原因之一,韋勒貝克在個人網站上聲稱他出生於一九五八年,但塞卡迪卻說他實際出生年為一九五六年,韋勒貝克刻意在年齡上動手腳,只是出於虛榮。
塞卡迪還批評他的名作「基本粒子」連基本的敘事線都沒有,整本書不過是對性愛問題等流行議題的膚淺探討。
=============================================================================
=============================================================================
米榭.韋勒貝克創作年表
1958出生於法屬留尼旺島(La Réunion)。
1980農業機械工程師學位。
1991出版第一本文集《羅夫卡特:對抗世界,對抗生活》(H.P. Lovecraft: contre le monde, contre la vie),緊接著出版第二本文集《活著》(Rester vivant)。
1992出版第一本詩集《追尋幸福》(La poursuite du bonheur)。
1994出版第一本小說《戰線的延伸》(L’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
1996出版詩集《戰鬥的意義》(Le sens du combat)。
1998出版小說《基本粒子》(Les particules élémentaires)。
1999出版詩集《新生》(Renaissance)。
2001出版小說《平台》(Plateforme)。
2005出版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 》(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目前全心投入《一座島嶼的可能 》電影拍攝工作,親自執導。

作者简介

布呂諾與米榭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因在不同的環境成長而有不同的個性。布呂諾從小在學校被欺凌扭曲了他的人群倫理,長大後生性浪漫的他趕上70年代的性解放社會風氣,恰好給他無盡的滋養,但他終其一生的頭銜只有失職的老師、失敗的作家;而弟弟米榭有相對安定的際遇,思想觀念與哥哥迥異,他對情感絕緣,致力於智識的追求,後來成為傑出的分子生物學家。
兩兄弟有著熱情與冷漠、強迫性衝動與性冷感、藝術浪漫與科學理智、縱慾悖德與宗教道德等之間的對比,但都同時患上了「無力去愛」的現代文明病……


 無愛繁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无爱繁殖》是Michel Houellebecq最好的小说。读完只觉得空落落的,不知道下一本该读什么。  小时候也是狂热的英语爱好者,从Nirvana爱上摇滚乐,然后以摇滚乐中的自由情结为基点,憧憬波澜壮阔的红左的60年代、嬉皮的70年代。对于一个每天住在被铁栅栏重重包裹住的寄宿学校初中生,那两个时代是被自由的光环包裹起来的。即使后来到英国、澳洲,看到潦倒肮脏的嬉皮士老头,看到从左派学生运动家变成大学里利用直权搞女学生的叫兽,也没有完全驱散我对这两个年代的敬仰之情。    也许Michel Houellebecq的这部小说是推倒多米诺骨牌的最重一击。我在这里看到了,今日的浮躁与物质,今日的无动于衷与腐朽,与过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那些时尚杂志上的流苏和羽毛,除了空气中残余的自由主义舆论,极乐主义的70年代给物质主义的90年代留下的是悲伤的基因,是他们在极乐之时不小心生下的中庸 (mediocre)一代人。这本小说正是对自由运动的直接后果——原子社会的产生的反思。原子社会是一个有原子家庭组成的社会,一个新家庭与之前养育他们的家庭关系变得疏远。而失去了脉络式的大家庭关系,人与社会的关联也变得模糊。原子人只能去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性欲、食欲,而无法把这种欲与周遭的环境关联起来,因此不懂爱为何物,更罔论所谓幸福。    小说中的Bruno和Michel是嬉皮女郎Jane分别和两个男人生下的同母异父兄弟。他们从小被各自的祖母带大,在迥然不同的生活轨迹中分别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他们在少年时期得以相认,并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作者写到最后的时候一定已经精疲力竭并且非常抑郁,结尾有点“树倒猢狲散”的意思。Jane在一处苟延残喘的嬉皮士社区死去,Bruno和Michel把她的尸体草草处理掉,并也没有再见过面。    读书的我,也有跟着一点一点下沉的意思。书里的Bruno,在现实生活中我自然是认识一些的。纵欲、不快乐的中产阶级白人男性。学社会学的时候,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作“有话语权的大多数”。Houellebecq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关于他们——漫无目的的生活、猥琐、且总是以悲剧收尾的命运。看完了觉得空落落的,不知道下一本应该读什么书。
  •     “我想和你生活在一起。我觉得到此为止够了,我们到现在不幸地够久了,太久了。之后我们会生病、不良于行、死亡,但我相信我们在一起会快乐,直到最后,至少我想试一试。我想我爱你。”--米谢-韦勒贝克《无爱繁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芙烈-叶利尼克年轻时曾就自己的文学态度说,“我的文学将舍弃孤绝,我的文学须如爆炸如烟幕般炽热,如汽油”。这话表达她意欲用文学这把刀割向人间,借杀气腾腾的文字让社会问题现形。在这话里,相较于叶利尼克的文学抱负,她书写时的笔力、透纸而出的热切更让人惊诧,该是对世间怀抱多么强烈的爱,才能让一颗拳头大的心生出这般撼人的激情,而被这如爆炸如烟幕的情感所点燃的生命,又该有多么璀璨和燠热?然而,究竟什么是爱?爱,不过是个干净利落的单字,无形无体,虚无缥缈,却又无处不在。每个人不是走在迎向它的路上,就是在失去它的路上,谁都没法将它固定下来。爱,是个美丽的字眼,当代的人们在宇宙里的每个空格都填上它。但是,比起从前那些决口不说爱字的年代,爱于我们,未必如爆炸如烟幕般炽热,却如爆炸如烟幕般短暂与虚幻。■这问题,很早就出现苗头,但会走到失控地步,该负最大责任的,大概就是避孕药吧…..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如果人没有永恒的意识,如果万物底下只有一种狂野沸腾的力量,在黑暗的激情风暴中产生了巨大而令人窒息的万物,如果万物之下是一种没有东西可以填满的无底的空虚,那么生命除了绝望之外还有什么呢?”科学无情地消解宗教后,永恒成为空洞字眼,我们唯一仅有的不过此生。盖棺瞬间,生命彻彻底底灰飞烟灭,不留渣滓,和丁点希望。任何以未来、以大我为名的事物,其实于我们都不相干、也无意义。只有“我”和“现在”,才是所有的所有,是生命的真义。因此,我们要快乐,拼命地快乐。用我、现在、和快乐,构筑一副坚实的盔甲,抵挡虚无主义的森冷大刀。要快乐,就该勇敢地回归真实欲望,放手让性愉悦急速奔驰,在年轻肉体上筑起快乐城堡。避孕药的发明是道福音,它为性与责任脱钩,解放生殖的束缚,让世界响起青春的赞歌。于是,在书本里、在广告里、在电影里、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我们大声地咏叹青春、咏叹窈窕姣好的年轻肉身,让美貌、身材、和魅力成为一场崇拜、成为男男女女们闪耀的标章、成为个人主义下的文化主旋律。在歌颂年轻的国度里,松弛的筋肉、衰微的体能、以及纹路浮突的容颜,是局外人的专属烙印。带着这些烙印的人们总是形影模糊、声音低微,仿佛岁月一点一滴、一分一毫地减去了他们作为人的分量。而曾经的他们,就是如今的我们。既是你和我,大唱青春赞歌、将年轻与及时行乐唱成文化主旋律,也是你和我,被这曲赞歌摘掉青春标章、换上衰老烙印、成为局外人。那时,我们对世界呐喊着自我与解放,如今,世界不负所托地回报我们以寂寞与孤独。“生命是如此的空虚、毫无意义”,克尔凯郭尔再次说道。■孤绝空虚的生命《无爱繁殖》是法国作家米谢-韦勒贝克推出于1998年的小说,内容透过两个同母异父兄弟的生命历程来阐述西方社会所面临的人际问题:人际孤立、空虚挫折。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同父异母兄弟,出生于上世纪六0年代末期,两人当中的一个是极度理性、情感疏离的分子生物学家,另一个则是沉溺于性欢愉不可自拔却备受性挫折的中学教师。两位主角的父母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年轻时投身于各种思想和行为的解放,终身实践着自我的追求与欲望的满足。结果不仅成为自己父母和孩子生命里的局外人,剪断三代人之间原本应有的情感牵绊,也将整个时代的价值观从上一代的牺牲奉献,转变为这一代的独立自由,以及下一代的孤立疏离。《无爱繁殖》所阐述的是,宗教的影响力被科学消退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兴起,个人的生命态度从牺牲奉献过度到自我欲望的满足,凝聚社会的力量则从抽象的情感依附过度到具象的生活规则和生命逻辑。发展至今的结果是,人们透过商业和娱乐疯狂开发和追求本能欲望,致使情色文化和暴力文化四处蔓延,整个社会渐渐走向放纵的享乐主义。另一方面是思维意识被高度科学化和理性化,导向冷漠疏离和现实自私的物质主义,整个时代则无可避免地陷入人际孤立以及普遍爱无能的状态。从主题来说,《无爱繁殖》和之前的《情色度假村》、以及之后的《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可说是韦勒贝克的性/爱三部曲。这三部作品都以“性”作为载体,各自以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人们如何在沉溺于自我欲望的过程中,渐渐丧失爱的能力,致使社会走向暴力、人际陷入孤绝。在《情色度假村》里,韦勒贝克阐述的是在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下,广告和营销手法使得“性”这个本能欲望被疯狂开发,“年轻”、“性感”、“魅力”、“吸引力”、“性欢愉”成为主流价值和肯定自我的手段,性欲的追逐和刺激的感受力更是一步步升级到无度纵欲、乃至于暴力。在《无爱繁殖》里,韦勒贝克则是以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的方式,从两位主角的故事开始,对内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描摹出当代整个西方社会的形而上学转变是如何发生。启蒙时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彻底瓦解了基督教的影响力,失去永恒概念的人们被局限在此生此世里,自然地走向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注重个人自我的实践和欲望的满足。而上世纪六0、七0年代的思想解放、以及避孕药的普及,对性解放更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性彻底从生育和责任的钳制中解脱出来,成为欢愉的主要来源和自我肯定的手段。加上广告和营销手法的助长,青春与及时行乐成为时代的标章,年轻人则成为社会的主角。放眼望去,多数的欢愉和自由都是为年轻人准备的,年轻、性感与魅力已然成为财富和地位之外的另一种权柄,成为一种应当被拼命挖掘、尽情享用的资源。结果是,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过度到对衰老的恐惧。年轻时人们相信性欢愉、相信性魅力,对责任与牵绊报以轻忽的笑,衰老来时却深陷于色衰爱弛的悲哀当中,渴望责任与牵绊的缠绕而不复可得。人们将年轻、性感与魅力供上神坛,但这神坛反手便将人们打入地狱。一直以来,韦勒贝克的作品都备受争议,颓唐的人物性格、赤裸的情欲纵横、刻薄的宗教批评、以及不留情面的政治讽刺,在在让他成为文坛卫道人士眼中的颓废坏份子。《无爱繁殖》推出后,韦勒贝克遭受格外多的批判,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书中那些颓废氛围和赤裸性爱,而是因为他笔下所写、用以解决人际孤立和爱无能的方式:人类基因改造和复制,以及无性生殖。这种对人类基因改造和复制的抱持美好愿景和公然支持的态度,不仅挑动了卫道人士的神经,即使是科学主义的支持者也不免感到难以招架。《无爱繁殖》里,韦勒贝克在深入剖析当代西方社会人际孤立和爱无能状态后,认为是对死亡的恐惧造成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产生,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又是造成家庭观念崩溃的主因。而人类的性活动在与生育脱钩后,经过商业运作的过度渲染,其实已经渐渐从单纯带来欢愉转变为带来自我肯定和满足的工具,就像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财富一般,性所演变出来的东西助成了自私、人际隔阂、世代撕裂,以及普遍爱无能的状态。因此,如若借由基因复制消弭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进入永生,借由无性生殖消弭人们对性的沉溺,彼此形成紧密的血缘关系和相似性,则人类整体便能像实行社会民主主义的北欧国家那般,因为人际差异和不安全感的降低而使得社会责任感和个人幸福感获得提升。有趣的是,在《无爱繁殖》出版近十年后,韦勒贝克推出了《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在后面这部小说里,他彻底推翻了基因复制和无性生殖可能带领人类社会进入幸福的构想。《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描绘一个透过基因复制走向永生的世界,在那个未来世界里,虽然消弭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个人欲望的沉溺,但人们并未因此相互关爱,反而是因为所有欲望丧失,包括彼此接触的欲望,而陷入完全的孤立与虚无,个体与集体生命都成为意义全无的重复。由此,韦勒贝克重新诠释人类恢复爱与幸福的方式,必须是始于当下,人们必须现在就重视爱与幸福、在生命里培养爱与幸福的能力,否则无论是采用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抑或借由基因复制进入永生,漫长的演化历程都会因为起点和方向的错误而将人类带往相残或孤绝。■关于无性生殖韦勒贝克在《无爱繁殖》里提出以“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恢复人们相互关爱的能力,乍看之下似乎极其匪夷所思,毕竟生物进化论里所教授的知识是,有性繁殖更有利于物种多样性,能增加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比无性生殖更复杂而高级。但事实上,生物演化学里从来没有解答出生物为什么会演化出“性”这个能力,也没能真正地论证出有性生殖更优于无性生殖。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优劣判定,多少是基于所谓“高等生物”大多采取有性生殖而直观地认定有性生殖必然优于无性生殖。从实际的运作看来,借由“性”来繁衍后代既低效又危险,生物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伴侣,在性交时还容易遭受攻击,受精成孕的几率和后代数量也较为有限。虽然有性生殖发生时,子代由亲代那里各截取一部分的基因形成独特的基因组,有利于隐藏“坏”基因的显现,但对于“好”基因却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综合来说无法得出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利于物种演化和适应环境的结论。在现实的生物圈里,在有性生殖出现后,无性生殖并未就此被淘汰,可见这两种机制在生物界里都各有利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性生殖却为人类带来许多现实的问题,首先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人们必须去爱生物关系疏远的人。由于相似的基因组容易使得“坏”基因显现出来,人类社会普遍要求人们必须在茫茫人海中挑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去结合。而且,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结合之余,还需要发展出长久和坚实的情感依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爱,让后代得以拥有稳定的生存环境和较好的养育照顾。然而在生物学上,相较于亲子间先天便易产生诸如母性的情感依附关系,两个没有血缘关系或是血缘关系疏远的人,除去最初的性吸引力外,要建立和维持长久的情感依附关系其实并不容易、也没有太多生物基础。除此之外,在生物学上,人类男性为了更好地传递自己的基因,先天倾向于与多位女性发生性关系,而人类女性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得到更好的生存条件,先天倾向于寻找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高的男性结合。这些生物倾向其实都与在两性之间建立长久坚实、独占排他、不计代价的爱相冲突。加上韦勒贝克在《无爱繁殖》里所指出来的,个人主义使得人们更注重自我的实践和欲望的满足,让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天平更向生物性那边倾斜,凡此种种,都让爱成为一个美好却艰难的路,每个人都能踏上,却少有人能在这条路上坚持向前走。因为更自由、更自我,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需要力量才能一路爱下去。■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四处弥漫着寂寞与孤独的烟雾,也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用尽全身力量都难以维系一个家庭的完好,耳边听到、眼里看到的,尽是男人对青春女子的渴慕,是女人对外来情敌的恐惧。每个人都轻易地说爱,但却没有多少人将爱握在手里。这个时代很糟糕,爱带来幸福与快乐,却也带来更多的失落与恐惧,也许我们从来就不真的懂得爱。对此,不用担心不被爱的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整体就是我们所谓的“宇宙”。这一部分在时间上或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只有他自己的经验,因此他的思想和感情都和别人不同—这是他认知与判断错谬的根源。这种错谬对我们来说有点像囚笼,把我们局限于思欲,使我们的爱心局限于少数接近我们的人。我们的课题就是摆脱这个囚笼,把我们的同情心扩及到一切生物和美丽的自然界。没有人能完全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迈向此一目标的努力,本身就是解脱的一部分,也是内心安全的基础。”
  •     的确如此,我们只需要改变一个基本变量,世界就会以完全颠覆的荒谬形象出现。比如在这本中,改变的是人类DNA的自体可复制性——即制造出超越死亡、时间、不朽的新人类。而维勒贝克另一本《一个岛的可能性(07)》使用的是克隆。总的来说维勒贝克的变量都比较简单,针对人类的存在。不像1Q84,又是月亮又是山羊,写了3本还写不完。The Elementary Particles(翻译成什么sb无爱繁殖)让我思考的有以下几个点:1宗教的价值根据孔德的说法,宗教唯一的角色,就是把人类全体聚合成一个完美的个体。也就是尝试解释这个世界,其功效取决于它建立的道德观。于是质疑来了:一旦人们不相信有永恒生命的存在的时候,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宗教。想想看,如果耶稣输掉重生那场戏,佛教不再轮回,新兴宗教里没有外星人带你去天堂——谁还知道怎么活?(中国人知道,挣钱)对于宗教/秩序的信仰——民主的自然基石、人类行动自由理性的决定、尤其是个人政治选择的自由理性的决定——或许只是来自介于自由和不可预测之间的的混淆。没有任何社会可以缺乏宗教的聚集力量儿存在——换句话说,没有社会能抗拒死亡的分离。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仅仅是我们所创造的世界。永生也是一样,仅仅是一个秩序的改变——用来断绝和个人主义、不朽、自由、反社会决裂。由此导出米谢的存在意义。他和他创造的新秩序的一样,具备“单一性、稳定性、重复性、可预见性。(鲍曼)”想起奥兹在《咏叹生死》里也讲到永生的方法:“结果发现,成双成对来到世上的并非生与死,而是性欲与死。因此永生便在逻辑上有了可能性。我们只需要想办法消灭性欲——永生,没有痛苦和屈辱;性欲,痛苦、衰弱、衰老、死亡。”接下来就是永生和性的关系。2个体本体主义——整体视为生殖系统我们不是生为个体,而是成为个体。(抄西蒙波娃)个体的存在在动物界里是由肉体的痛苦显现。在人类世界里,个人的存在意识要融入社会机制(众人),中间藉由的是谎言和虚假。个体是民主的自然基石,搞得最后没人能不依赖自己所生存的社会。人们对它没有贡献一丁点用处,所有能做的就是发表评论,制造垃圾和孩子。而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意识到青春已逝,儿子会长大,取代老爸的地位拥有青春、抢走年轻姑娘,或许还会成功度过自己失败的一生;女儿则要再走一次她妈妈的老路——一切都远远不够。这时,人们就会无比渴望重新回到独自一个个体的阶段——一个单一粒子。“我”这个认知就像间歇的精神官能症,人类可以说病入膏肓。对自我的寻求也许是最大的灾难。米谢发现随机的变化比自然选择来得有效,完全颠覆里认为有性生殖是促进演化的假设。一旦人类完全解读出遗传基因密码,性就会呈现出它真正的功用:危险、无效、越来越降低的功用。他建议人类应该消失,应该制造一个新的品种,无性而且不朽,超越个人、死亡和未来。而性快感不再拘束于生殖器,在未来人种身上,大可以吧敏感源变不到周身皮肤,这样新的愉悦将强大到无法想象。(新的《美丽新世界》)在我看来,他创造的新人类的将是一个永远用不上的生殖系统,而且只是生殖系统。3自杀关于自杀,福柯那些牛逼刑罚政治经济学就先忽略,要不没法写。对身体强壮时间和身体病痛时间的理性思考,无可避免地让每个人迟早、在某个年纪上走上自杀一途。比如德勒兹和德波,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连包括死在内——逼拖着一副衰弱的身体活着更恐怖了。(Mr. Debord said : suicide carried off many, drink and devil took care of the rest. Walking Life 2001)70年代诞生了协议离婚法,堕胎,安乐死,人们开始经历里一个前所未见的大转折:面对死亡那种悲剧性的感觉稀释,被比较广泛、比较无趣的面对老的感觉取而代之。从此往后自杀的仪式意义迅速瓦解,这是人类一步步努力的结果:二次大战、萨德、嬉皮、性解放、维也纳行动派后又开始回归的暴力、女性主义、连续杀人狂、极端自由主义者、网络、保守派再次兴起……什么所谓“死都不怕还怕活着”真是蠢话。暗自还期待永生的蠢人说来玩的。4手淫——性的社会民主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叙事莫过布吕诺持续一生的、卑微的、夹杂着昙花一现的幸福的手淫。“卵蛋都破了,一切都完蛋了。”我总是觉得无政府最好的符号就是手淫。比如马克思说巴枯宁:“根本不懂什么是社会革命,只知道关于社会革命的政治词句……他的社会革命的基础是意志,而不是经济条件。”我在想一个假设:热衷手淫的人是否都不会认真考虑死亡的事,到最后一刻还想和肉体对抗,再看着内衣广告再手一次。当然,什么程度算是热衷不太好说。布吕诺这样就算吧。人性方面,人类总是想超越自己身上低层次的、动物性的东西,一般来说就是七宗罪之类的,尤其是恐惧。但是在性方面,男人总是羡慕大鸡巴,女人怕阴道不够嫩。人们希望变回动物——和黑人一样,长着巨大阳具,顶着一个小小的灵长类的脑袋,像是阳具的附属品……不过只有犹太人不会后悔自己没生成黑鬼,因为长久以来他们选择了智慧、耻辱的道路,其成果在西方文化中无人出其右。所以黑人(及很多人)恨犹太人。5所有现代人都极度畏惧衰老人的意识无法跟上死亡的脚步。在这个只崇尚年轻的世界里,人被渐渐吞噬。对于一个现代西方人(中国也差不多了)来说,就算身体健康,死亡这个思想就像一个隐隐持续的噪音,一旦脑中的计划和欲望稍歇,它就会魔音穿脑萦绕不去;随着年纪,这个噪音越来越响。在以往的时代买这个噪音形成的是等待主的召唤,今日,则是等待死亡的召唤。迈向衰老的男人还好些,他们喝劣质酒,满嘴臭味大睡一觉,醒来再喝,然后很快就死了。女人则吞镇定剂,练瑜伽,看心理医生,她们会活很久受苦很久。兜售自己衰老,丑陋的肉体。一定年龄后女人还可以做爱,但再不可能被爱。男人就是这样,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对老的嫌恶,对变老的反感,恋童癖已成为讨伐的议题。6佛克空间 space fockWhat we have to give a try7集体性交——性的社会民主布吕诺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唯一生存的可能性,就是性。”有一种理论,分析人类如何对待于自己不同的他者。1:吞噬(如全球化)。2:剥离(如纳粹)。3:nowhere(如青年旅社)。集体性交GS(group sex)可以说是第三种。书中GS的地点大多是天体海滩,那里呈现出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性,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无从界定,只不过宽容地容纳了一群不同的个体,任其所为。暴露与偷窥都是被允许的,每个人都礼貌的过分。这是一个和人性完全相容的地方,在不造成任何人痛苦的前提下,让每个人获得最充分的愉悦。 同样,如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俊美的人得到更多性交机会,也有无人问津的可怜虫,非常自然。虽然我不认识谁玩过GS,但是想想如果你无法满足你的爱人(不只是能力方面,还有时间带来的习惯和厌倦),那么为了不因此而失去他/她,规范的GS是超好的选择。也有问题,就是欢愉度渐次减低得飞快,接着就要奔去SM之类的不归路。一个愚蠢的循环。维勒贝克在此书中否定了性对于进化的功能价值,我不是很赞同。人类的思想真的能控制思想产生的成就吗?我看还是交给性吧。8格里菲斯一致性譬如说,在t1时间下,一个电子的速度以某一种测量方法测出大约值;t2时间下,它处于某个空间之中;t3时间见下它产生某种自旋速度。集合这些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故事。逻辑上具有一致性,但不能称之为真实,只能说没有互相矛盾之处。这就是格里菲斯一致性。于是说,人想藉由回忆重组的过往就是一个一致性故事。 因为它是由单一叙述组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某段时间内独自存活,收到拥有者和被拥有者这两者本体论的控制。我们把它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忘记那本书的桥段。对于远方归乡的冒险者来说,他的冒险经历(真实)只存在于他反复(每次都不一样)的叙述中。还有想了些关于历史进程如何推动人类发展?(过去和未来)/如果没有时间,历史如何存在什么的问题,不写了。感情方面的分析也省了,描写的一般。个人觉得,《The Elementary Particles(什么sb翻译成无爱繁殖)》像是维勒贝克写《一个岛的可能性》之前的练习。故事线是很类似的,只不过在《一》的时候结构处理得更加巧妙(简直完美),没有用本书这么多的科学术语就渲染好技术氛围,世界观也更加成熟。anyhow,我还是哈维勒贝克就是了。(“哈**”一词在本书重复出现,多是“哈年轻姑娘”)受苦,永生。同母异父的选择。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對現代人的自私、縱慾卻又寂寞的生活寫得十分精準,就算在露骨的性描寫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反省意識。可惜立論似要將這種悲慘無愛的生活,歸咎於上一代人的自私,是的,愛就是自私的反面;但無論是否與性慾相關,愛人也該自內而發的。抱怨得不到上一輩的愛,轉而去傷害其他人,這種任性不值得同情。
  •     「這本小說揭示虛無主義,卻沒有宣揚它。」
  •     《一个岛屿的可能性》前传。专业名词太多,不算是很好读的书。韦勒贝克的世界里,性和爱永远是对立的,却同样收敛于孤独。真正的虚无主义,欲望之后,是什么都没有。
  •     狂爱维勒贝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