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教子有问题

出版社:苏颂兴 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 (2008-01出版)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5508160
页数:189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一、家庭教育职能问题现在许多家庭,把学校的教学功能延伸到家里,自觉或不自觉地办起了无形的家庭学校。学生的作业每天要做到深夜;节假日,家庭教师要为孩子补课,家长要充当陪读的角色。我们不禁要问,家庭教育的职能究竟是什么?家教,被忽视的“第二专业”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如果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必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的一位朋友,担任着一份时尚杂志的主编。这份杂志深受青少年的欢迎,他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但是辉煌的工作光环掩盖不了他心头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每天回到家中,他和妻子必须面对自己患了精神分裂症的儿子:突发的“恐怖袭击”经常让一个好端端的家,霎时一片狼藉。这的确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夫妻俩“文化大革命”前夕大学毕业,双双去了西部工作。在山沟沟里,他们的独生子度过了平静而快乐的童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夫妻俩又双双回到上海,他到出版社做编辑,妻子进大学当教师。进城后,孩子的成绩单经常挂满“红灯”。后来孩子革命加拼命,成绩总算挤进班级第一梯队,显露出学习的潜力。然而中考时,孩子的成绩离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差整整20分。夫妻俩感到了在教子方面前所未有的失败,他们将孩子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一顿,骂孩子不努力、不争气。为了孩子今后能考上大学,他们无奈地四处奔走,结果花掉几万元的积蓄,送孩子进了一所私立学校。从此,他们以鼓励的形式把唠叨包装起来,让孩子的心理承受了难以名状的巨大压力。据说在学校里,这孩子连课间10分钟的时间也舍不得浪费。不到两个月,孩子开始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提不起精神。老师在电话里向父亲告状。无知的父母认为孩子缺乏毅力,没有雄心壮志,继续严格要求。又过了一个月,孩子终于不堪忍受而发疯,住进了精神病医院。这是高学历父母导演的一出家庭悲剧。他们像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有着令人羡慕的专业知识,在单位是骨干,但作为父母他们缺乏教育子女这第二专业的知识,是绝对的外行。在这对父母身上,第一专业的高智力与第二专业的低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比如,孩子学习跟不上,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在父母的眼里是孩子不努力、不争气的结果,是孩子懒惰和怕苦,是思想有问题。怎么办?父母一味地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的所有努力,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弄得一团糟。其实,他们错把孩子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来处理,甚至根本不明白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完全是两回事,前者应该教育,而后者需要调适。于是,他们的孩子平时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如紧张、压抑、焦虑和无助等等,在他们眼里统统成了懒惰和怕苦。再比如,孩子从山沟沟来到大城市,走过了从名落孙山到名列前茅的艰苦历程。父母盲目地断定孩子有着巨大的潜力,不断地给他加压。中考前,孩子所在学校的教育水平充其量只属于那种相当普通的学校,即便成绩较好的学生要考进重点学校也会有相当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孩子的学习潜力是有限的,不是可以无穷无尽地挖掘的。平心而论,在社会经济和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父母希望孩子进个好学校、能够上大学,这种期望并非高不可攀,问题是如何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地提出这种要求,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有效,这中间大有学问。直到现在,那位父亲、我的朋友还在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经不起竞争。”他压根儿没看到自己在家教上的无知。父母不能把准问题的脉搏,又怎能对症下药?如果说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第二事业,如果说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的话,那么所有父母都不能忽视对第二专业的学习、研究、掌握和正确运用。总结知识分子父母对孩子教育成功的案例,概括起来至少有这么一条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类型父母参考:千万别把自身成才的经历强加给孩子!道理很简单,遗传和血缘上的联系,并不能宿命地决定人的一生。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生存方式、学习内容等,都因时代的差别而使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感受不同、成长道路不同,正因为如此,社会才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才变得丰富多彩。更何况,父母与孩子的个性特点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要求父母必须分辨自己的经验哪些是适合今天需要的,哪些是适合孩子发展的;反之,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是不适合的,在对孩子施教时要有所取舍。现在,不把家教当学问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我看过一份材料,反映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这个孩子平时说不上学就不上了,说不吃饭就不吃了;睡觉要人帮着关灯,上厕所要人陪着“办事”;一旦发起脾气来,父母什么事都干不成。有一次,竟然莫名其妙硬逼着他爸爸将“惩罚”两字写上1500遍!针对这种现象,有专家说,现在许多父母对孩子只知爱,不懂如何爱,他们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付出的苦心往往得不到甜蜜的回报。不懂家教这门学问,到头来孩子必然成为父母的心病或牺牲品。我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事:明朝年问,有户姓庄的人家养了个儿子。这小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任性十足,长大后在外为非作歹,最后由于犯罪被判了死刑。临刑前,他向主刑官提出要吃一口母亲的奶,主刑官和他的母亲答应了。谁知这小子将噙着的奶头一口咬下,并扔下一句话:“都是你们害了我!”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关家教的经典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家教这一门古老学问的实质。根据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古往今来的家教有其独特的职能,是其他各种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诸如任性、说谎、胆怯、暴力、厌学、网瘾等等,这让许多父母大伤脑筋。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有的父母说,现在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了。孩子出现异常状态,根源在于父母没把家教当学问;连儿子都不认识,根源在于父母忽视对家教的不断学习和研究。2006年有调查显示,70%的父母教育子女存在误区,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父母根本就不懂家教,至少没有把家教提高到作为父母“第二专业”的高度来认识。教子的方式方法有三种来源:一是祖传的,即父母怎么教育自己,自己再怎么教育孩子;二是自选的,即随心所欲,自己爱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三是借鉴的,即在学习别人家教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教训和缺陷,加以改进和提高。第一种情况,要看是继承了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延续了糟粕,结果截然不同;第二种情况,是感性的家教,家教失败司空见惯;第三种情况,是理性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家教,真正把家教当做一门学问。可惜,真正把家教当学问的家长还不到30%。为解决家庭教育的难题,改变父母忽视第二专业的现状,有的地方组织了家长学校,举办了好家长沙龙。这是一种培训父母科学教育子女的机构,一种探讨现代家庭教育观的团体。其共同宗旨是,实施现代、科学、创造性的教育启迪家长的理念,培养优秀的孩子;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座谈交流、专家评点、学者授课、亲子活动,以及热线咨询的形式,拓展家长心智,提升孩子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是令人可喜的新局面。有报道说,一对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人走进了家长学校的大门,坐在孩子们坐过的椅子上静静倾听家庭教育的基础课,他们成了渴望求教的小学生。触景生情,我们发出呼吁:家长们都来重新做一次小学生吧!因为那些即使上过大学的家长,也从来没有学过家庭教育这门课。“快来补课!”我想,这应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P3-6

前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现在“成龙”、“成凤”的基本标准是孩子考上大学,甚至要考上名牌大学。正因为有这样的标准,于是,孩子考上大学的父母,就是成功的父母;反之,孩子考不上大学的父母,就是失败的父母。这种观念在我国贯彻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被进一步强化了。因为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是百分之一百的成功;孩子考不上大学的家庭,是百分之一首的失败。孩子考上大学成了每个家庭唯一的追求,而限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目前全国大学的平均入学率在50%以下。这意味着大多数的父母的目的自我评价是失败的。确实,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老大考不上大学还有老二考,“东方不亮西方亮”。一个家庭的成功与否,不会毕其功于一役,父母的失败感也就淡化了。上述分析是由调查数据来支撑的。有项调查显示,50%的家长表示对自己的家庭教育“不满意”,35%的家长坦言自己是“失败的父母”。这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同时,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封建传统和历史的国家。家长意识作为家教的主流观念,充分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往往居高临下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孩子。这眼光是压抑孩子的。要孩子考上大学的家长意志,必然强加到孩子身上。“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的结果,通常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对立,也给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苦恼。应该说,父母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没有权利把“成龙”、“成风”作为孩子发展的唯一选择。如果父母真要如此包办代替,那么相当多的家教从孩子降生的那天起就注定要失败了。“中国人教子有问题”,其源概出于此。其实,孩子应该有自己成长的空间。今天的父母不仅不应为孩子设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且也不能以家长自居站在孩子的对立面,阻挡其发展。有个被孩子们挂在嘴边的词语叫“代沟”,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与父母话不投机的苦恼。现在许多孩子很郁闷。有项调查显示:“当有麻烦或心里不愉快时”,15.2%的学生会“告诉父母”;11.4%的学生“倾向于憋在心里,谁也不告诉”;7.6名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虽然孩子与父母交流还占据首位,但与父母或老师“心存隔阂”的现象已相当严重。某市精神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位心理医师,接待过好多因为与家长闹情绪而苦恼的孩子。她说:“在升学、选择专业等方面,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孩子学习的心理压力本来就大,这样只能使孩子和家长之间越来越没话说,沟通得越来越少。”从父母的角度看,解决代沟、沟通的问题,需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方面,父母对孩子不涉及是非的一切,要学会看得惯。两代人对各自所处时代的生活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不同,行为习惯和父母不同,孩子的做法也往往和父母不同。父母不要与孩子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美国学者赫茨曾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10万名孩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孩子对父母有10项主要要求:(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给每个孩子以同样的爱,不要偏心;(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信和撒谎,说话要算数;(4)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5)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8)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其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父母要满足孩子的这些合理要求。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理解代替不了教育,但没有理解往往也很难教育。说明这些道理,是本书撰写的一个目的,希望能对我们的父母有所启迪。

后记

未来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父母究竟怎样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在本书结束的时候,我们将把所有的话题,总结为这两个问题来作归纳性思考。近代社会,世界范围内发生过两次教育改革的大潮。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人们的观念是要用最好的条件、最好的手段,培养孩子具有聪慧的头脑;第二次是在20世纪中叶,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认识到要用最好的条件、最好的手段,培养孩子不仅要有聪慧的头脑,而且要有一双能干的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4年倡导青少年“学会生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1974年的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夕。那个怪诞的年代隆重推出了一位考试交“白卷”的英雄,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因此,当社会开始拨乱反正的时候,人们必然要特别地强调知识的作用,并且因矫枉过正而走向应试教育也是可以理解的。好在我们及时看到了问题的存在。素质教育的战略,指明了未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对现在的人、未来的人的基本要求”(《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年)。但这一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对个人的挑战。随着高新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来自现实和未来的挑战又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如大气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污染、耕地减少、森林被毁、人口急剧增长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教育青少年“学会关心”,超越自我。这就是现代社会需要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教育理所当然地应培养孩子具备这些基本素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奠基工程。要培养孩子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现在是让我们放飞孩子的时候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般家长都是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少吃苦、少受罪;而有的家长却变着法子让儿女吃苦,目的是从小培养儿女的自立能力。前者,孩子是“笼中鸟”,后者,孩子是“空中鸟”。这里,我们把全国优秀家长、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助理王晶女士介绍给读者,听听她是怎样变着法子让女儿吃苦的故事:在女儿两岁多时,王晶就开始让她自己洗头洗澡;女儿刚上小学,一件连衣裙穿着不合身,王晶让她自己飞针走线来解决;15岁时,让她随同学出访日本;16岁时,又独自到美国学习古典音乐;学习归来,王晶的女儿成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学生。由于孩子是独生子女,王晶始终有种危机感,担心把女儿培养成小公主。她把每个困难(有时甚至创设困难)都看做锻炼女儿的机会。在做法上,她坚持两点:一是女儿做什么都不迁就;二是能逼的一定要硬“逼”。有一次学校搞大型的文艺会演,女儿作为校学生会主席,不仅担任组织策划,还得出演一个节目,真是千头万绪。最后一次彩排那天,女儿竟把自己要用的伴奏音带丢在了家里。那天王晶正好在家休息,女儿打电话求她把磁带送去。王晶一口回绝。最后,女儿只好找老师调整了演出顺序,自己赶回家取伴奏音带。因为匆忙上场,节目彩排效果不理想,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那次教训也就一直留在女儿记忆深处。有人说王晶太苛刻,但她认为越是在这个时候帮女儿就越是害他。为加强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王晶还不断给女儿增加一种另类“压力”。她一说,许多日本父母认为“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便要求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到外面劳动挣钱。王晶也要求女儿这么做,并且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繁杂的原则,让女儿自己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成长。把孩子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走向未来。这就是王晶女士教育女儿、放飞女儿的秘密所在!我们衷心祝愿千千万万的家庭教育走向成功!

书籍目录

开场白:失败的父母苦恼的孩子一、家庭教育职能问题家教,被忽视的“第二专业”“现代私塾”应该缓行家教等于“加”教?别做应试教育的帮凶二、家庭教育观念问题“男主外”与父爱缺失严父慈母有道理好孩子动口又动手左撇子是瑕疵吗?三、不同类型家教问题“变形金刚”乱弹琴树大自然直吗?溺爱与爱心缺乏症“护墙壁”下的碰撞“打”造出来的权威四、家庭教育规律问题反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全职妈妈幸福期待的奥秘从“三好学生”到抢劫犯啃老族:现代隐士之路五、家庭教育内容问题性教育,儿童不宜?课外读物成了“禁书”好动不是多动症空白的心理断乳期六、家庭教育方法问题授“渔”而非“鱼”把握批评的艺术说善意谎言莫紧张该做主时不做主网瘾要靠高手治疗数数孩子有多少个朋友七、家庭教育原则性问题英雄时代让绅士走开?教育投资,追求回报一俊不能遮百丑淘气:男孩好,女孩巧八、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胖墩,营养过剩惹的祸家中出了“小皇帝”有偿家务劳动被囚禁的“笼中鸟”“娘娘腔”为何多起来给“421综合征”把脉九、早教领域的新问题孩子的啼哭与秩序人生最佳开端越早越好?“奶爸”角色不能少请了月嫂,别忘了自己十、家教遗产中的是与非“多子”与“独子”之福玩物未必丧志不打不成器吗?十一、西方家教对我们的启示18岁,父母不再是“取款机”书本是甜的勿做“背驮书本的毛驴”家教的“优质时间”十二、孩子心声折射的家教问题别把我比得一无是处唠叨让我心烦我要童年我要玩父母冷战为难我日记非得上锁吗?结语:放飞孩子走向未来

编辑推荐

《中国人教子有问题》立足于现代教育理论,阐述了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鲜活的案例为家长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封建传统和历史的国家。家长意识作为家教的主流观念,充分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往往居高临下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孩子。“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的结果,通常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对立,也给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苦恼。把培养其有成功心态的人作为教育孩子的核心内容,应是您正确的选择。让您的孩子做到:在心理上是健全的;在为人处事上是积极的;在遇到挫折时能保持乐观心态;在碰到机遇时能牢牢把握;对人生意义和幸福有朴实而真挚的认识和追求。作为子女,谁不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呢?请父母尽量收敛否定性的语言,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哪怕我们并不出色.哪怕我们已白发苍苍。

作者简介

《中国人教子有问题》通过对中国人家庭教育职能、规律、内容、方法、原则等问题的反思,以感性的笔触和鲜活的案例,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针对中国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提出值得借鉴的、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图书封面


 中国人教子有问题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