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想

出版日期:2014-9-1
ISBN:9787532153878
作者:[英] 扎迪·史密斯
页数:334页

内容概要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
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权威杂志《Granta》选为20位最佳青年作家之一。2000年,处女作《白牙》使她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坛巨星,此书甫一出版便荣获惠特布莱德图书奖、布莱克纪念奖、英联邦作家处女作奖、《卫报》最佳处女作奖、法兰克福电子书最佳小说奖;2005年,作品《关于美》入围布克奖决选,并在2006年获得橘子图书奖。《改变思想》作为第一本随笔集,展现了其丰富幽深的内心世界,赢得了诸多好评。

书籍目录

序言
阅读
一 《他们眼望上苍》:何谓触动灵魂?
二 爱·摩·福斯特,中层管理者
三 《米德尔马契》和每个人
四 重读巴特与纳博科夫
五 凡人弗朗茨·卡夫卡
六 长篇小说的两个方向
存在
七 那种巧黠的感觉
八 在利比里亚的一周
九 多说几种话
观看
十 赫本与嘉宝
十一 维斯康蒂的《小美人》札记
十二 二〇〇六之视觉盛宴
十三 奥斯卡周周末的短评十则
感受
十四 史密斯家的圣诞节
十五 偶然成就的英雄
十六 逝者的笑声
纪念
十七 《与丑陋人物的短暂会谈》:大卫·福斯特·华莱士那难以消受的礼物
致谢

作者简介

作为英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扎迪•史密斯认为自己是写作中的微观管理者,怀疑自己永远无法跟《白牙》达成和解;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读完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就需要来点卡夫卡充当粗粮;《他们眼望上苍》令扎迪对自己的“黑人性”首次做出私人回应,她在潜意识中怀疑自己是个悲惨的黑白混血,被自豪和羞愧的情感撕扯着;《米德尔马契》虽然至高无上,却让她感到当代英国作家太过依赖榜样的力量,她瞥不见21世纪小说的踪影;作为纳博科夫虔诚的读者,她读了六遍《普宁》,不断修正着自己的阅读方式并对写作这一行为进行重构……
正如她本人所言:“思想观念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其实正是信仰的要素之一。不论我今后成长到何种地步,都不会背弃这一信念。”扎迪用二十余篇字字闪光的思想随笔,回溯了对自我的寻找过程,无论阅读或观影,文学或电影,都构成、丰富和助推了扎迪对自我的认知,她的写作也由此出发,如影随形,并逐渐走向一个身份交杂又独立的扎迪式写作。


 改变思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黄夏/文平心而论,作为评论家的扎迪•史密斯,比作为小说家的扎迪•史密斯,似乎更值得关注。几年前我读她得奖多多、好评如潮的《白牙》、《关于美》,总觉其思维活络但积淀不够、文字谐谑却疏密失衡、结构松垮而口水泛滥,不脱一个造星时代新人作家的印象。但史密斯的评论,尤其是收在《改变思想》一书中的小说评论(该书另收影评、时评和随笔若干),则令人刮目相看。这些文章逻辑清晰、论证严谨,且常有让人掩卷沉思的洞见,可以说,是颇可一观的。比如,史密斯对自己过去的小说,就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她在《那种巧黠的感觉》一文中检讨说,因为总担心着读者跟不上自己的思路,于是在小说开头二十页就把人物所有背景、身份、性格、环境,交代得一清二楚。这二十页她要写上两年,定完了调,接下来的四五百页就在五个月内完成。前紧后松,一松到底,就此落下头重脚轻的毛病。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用厚厚一本砖头塑造的人物,还不如卡夫卡用一页篇幅写下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来得印象深刻。《〈他们眼望上苍〉:何谓触动灵魂》是讲阅读和评论的。史密斯早年拒绝对文学怀有“文学以外”的感情:“我想成为客观的审美家,而不是多愁善感的傻瓜。我讨厌对所读的小说‘感同身受’这一想法。”史密斯服膺莱昂内尔•特里林、埃德蒙•威尔逊“中性普适”的评论原则:“在高雅的风格中,个人所钟爱的东西绝不能流露出偏好或个人色彩,也不能出现‘爱’这样的字眼,因为白人小说家并非白人小说家,而仅仅是‘小说家’,白人角色并非白人角色,而仅仅是‘人’”。但通过阅读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史密斯深刻体验到书中那些“有像我一样的头发、眼睛、肤色的人物,甚至相同语言节奏的祖先”对她个体灵魂的强烈触动,以至发现特里林们的“中性普适”原则不仅大大有碍理解文本,并且,还在文学评论中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对白人读者来说,这种认同的方式是如此的自然——兔子安斯特朗就是我!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以至他们相信,自己的认同远非私人化的认同,或者至少认为,他们的认同仅仅建立在至高的、存在的层面。白人读者常常认为,他们没有肤色偏见,直到他们读到以非白人人物为主的作品为止。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没有肤色偏见的读者——直到我读到这本小说为止,铭刻在‘触动灵魂’一词当中、有关黑人生活的陈词滥调,在我心中呈现出新的分量和意义。”就史密斯而言,承认阅读是有“肤色”,且“肤色”所代表的语言、思想、风格,是深深触动读者心灵的,才是文学评论的起点。由此才能探讨建立在“地域性”、“民族性”基础上的普适价值,理解《包法利夫人》何以从通奸故事升华为艺术,理解菲利普•罗斯的“犹太小说”何以脱胎为“小说”。如果说史密斯通过分析《他们眼望上苍》廓清了自己早年深陷的阅读雾障,那么,她通过比较罗兰•巴特与纳博科夫关于“作者已死”的论争,建立起了自己作为小说家的身份。巴特在其《作者之死》的著名论文中宣告,文本没有所谓“真相”(终极意义),作者不比作品高明,作为“誊抄员”,他只是在“描摹一个没有起点的场域”,因而“破解”作品的“意义”这种说法根本就不可能成立。阅读文本不需要作者的参与,读者通过解读镌刻在文本中的种种“符码”,重新构造文本,从而由文本的消费者变身为文本的生产者。与之相对的是,纳博科夫相信文本“真相”的存在,即使这个“真相”只能无限接近而无法获致。而作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以各种细节、结构、语言来努力捕捉它,并在捕捉的过程中邀约读者一起参与捕捉的乐趣,体验作者在构建文本灵感闪现与迸发之际的狂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巴特理论在大西洋两岸遍地开花的时代,这种自由解读文本的思潮把许多年轻学子变成了作者。史密斯说自己感觉其乐无穷,“即使无聊的老小说也能重新激起我们的兴趣和忧思”。但当她被强摁着坐在教室里,被剥夺一切“读者的权利”,像面对考题一样面对纳博科夫的小说时,才惊觉巴特式的阅读爽则爽矣,但这种爽快无不建立在轻率的类比、对符码和话语过度大胆的解读、注重文化符码胜过文本细节的基础之上,这就好比“让某人把他们的蝴蝶交给我们,好让我们用二十页的篇幅,说它是我们的长颈鹿”。经由纳博科夫的洗礼,尤其是自己从事创作之后,史密斯才真正感觉到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巴特式的老死不相往来。因为后者的阅读是一种孤独的阅读,摒弃了交流的理念,摒弃了作者和读者真正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如今,我明白了,我阅读的真正目的在于缓解孤独……为此,我开始小心翼翼地相信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艰难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通过断断续续的努力,试图通过语言这种不稳定的媒介,来揭示个体在人世间的经验。这样说来,它并非对意义的拒绝,而是对意义的探求。”这种在世间建立联系、探求意义的理念,也见诸史密斯对E.M.福斯特和乔治•艾略特的评论上。福斯特相信小说不死,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小说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自1929年起,他通过BBC电台作了一系列旨在向英国民众普及经典的读书节目。他的节目被高端的文化精英贬为庸俗,但史密斯却注意到福斯特的开放态度不仅在作家和读者间建立起联系,也使不同文化呈现出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因而大大迥异于那类死抱着某某主义不放、囿于一隅之见却大声嚷嚷“小说已死”的论调。而对亨利•詹姆斯苛刻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结构凌乱、没有中心的评论,史密斯指出,正是这部有别于简•奥斯丁“离心式”叙事、起用“空前多样中心人物”的“环绕声式”小说,将小说的艺术引领至一个更精妙的境界。她援引艾略特的话说:“如果我们有敏锐的目光和感受去体察普通人的生活,那种感觉就会像聆听青草生长和松鼠心跳的声音,寂静另一侧的巨响或许会要了我们的命。正因如此,我们当中最敏锐的人在四处走动时,用愚蠢封闭了自己的感官。”是的,“寂静另一侧的巨响”就算不要我们的命,也足可令我们鼓膜震裂、听觉失灵。但作家的写作不就在于捕捉这一“于无声处”的巨响吗?我们的阅读不就在于竖起耳朵、即使冒着失聪的危险也要听到这一巨响吗?在我们的心灵与世界之间建立联系,而不是用种种自以为是的幻觉去取代这种联系,正是扎迪•史密斯努力恪守并且传达给我们的阅读与为文之道。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选读若干章
  •     聪明可爱
  •     我喜欢作者这个调调
  •     喜欢看zadie smith写阅读体验,不喜欢看她写流行文化。
  •     利比里亚和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     看看
  •     全书就第六章《长篇小说的两个方向》,写得超级好,抒情的现实主义小说大行其道,完全忘却了真正的小说还有这么多面向。其他章节基本可以忽略不看。
  •     谈阅读/写作的都好看 影评也太mean了吧
  •     觉得扎迪•史密斯的随笔评论比她的小说作品稍好,她的小说总给人感觉别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